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1
关键词:园林水景;分类;作用;设计;施工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garden water features, classification and role in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garden water features, garden water features construction elements is discussed.
Key words: garden water features; classification; role;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1、园林水景概述
(1)水景定义
水景是以水为主体,辅以植物、动物、雕塑等装饰,用各种材料人工构筑的水池、瀑布、喷泉、小溪等室内、外水体景观。
(2)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
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
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先贤们将水的本性以拟人化的手法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正的品德。孔子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同时,水能“不清以人,鲜洁以出”,洗净污浊,与人为善;水至量必平,最“公正”。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水态;以水环绕建筑物可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亭榭浮于水面,恍若神阁仙境;建筑小品、雕塑立于水中,便可移情寄性;水在流动中,与山石、河岸、塘堤产生摩擦,发出各种声音。“山石有清音”是悦耳的美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气势磅礴。水声,增添了天然韵律与节奏,显示空间的乐感美。总之,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因素。
(3)水景的分类
水景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自然型,利用地势或土建结构,仿照自然景观而建成。如溪流、瀑布、泉涌、水帘、叠水等,这些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有较多应用。而现代水景则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二是人工型,依靠喷泉设备造景。建成各种各样的喷泉如音乐喷泉、程序控制喷泉、旱地喷泉、雾化喷泉、玻光喷泉等。这类水景是近年来才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但其发展速度很快。
2、园林水景的设计要求
在园林设计中,水景越来越受到景观设计师的重视,各种形式的水池在小区环境营造中成了不可缺少的元素,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水景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安全性:一般来说景观水体设计水深不能超过40cm,防止出现安全隐患。局部需加深的应设防护设施,如分隔式绿化、假山、石景或造型较为自然的栏杆等。泳池尽量做到封闭,设一出入口控制人进出。
3.2 水质净化:对于小型水池,应设水质净化系统,使水循环利用。对于大型水池,可多植水生植物(荷、莲、水藻、水浮莲、风车草、芦苇、落羽杉等),适当养殖观赏鱼,形成自身净化功能。
3.3 空气净化:在较大的水面或水边密林处设置雾化喷头,飞扬的水雾能形成特殊的景观效果,又起到除尘、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3.4 景观功能:水池造型应与周边环境协调,或规则,或自然,也从俯视、平视、亲身参与三个角度观赏,在场地许可的前提下,应能充分调动人的各种观赏机能:视觉、听觉、触觉(戏水、游水);及利用各种手段亲水:渡船、小桥、亭榭、汀步等等。自然式池岸宜采用天然石材或较粗糙的半成品石材(如大卵石、自然面花岗石),岸边和石缝中配植水边适生植物,形成较为自然的水景景观。
3、园林水景的施工要点探讨
3.1 管道材质选择
较早的工程一般采用热镀锌钢管.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钢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锈蚀,影响美观,且使用寿命较混凝土结构短一倍以上。较好的管材是铜管和不锈钢管,但造价较高。UPAC 管材可避免锈蚀,但存在耐热性差,且光直接照射加速变色老化等问题。若将其暗埋在池底板下, 而在部分采用铜或不锈钢管材,应是较为合理经济的解决办法。据厂家介绍,在无日光直射条件下,UPAC 管的使用寿命可达五十年。
3.2 水泵形式选择
目前许多水景工程为节省建筑面积或降低工程造价,采用无需泵房的潜水泵作水力提升设备。由于潜水泵的可靠性大大低于干式离心泵。因个别潜水泵损坏带来的后果,一是水景经常产生局部缺陷,造型不完整;二是一旦水泵绝缘破坏将导致水体带电产生触电危险。若采用离心泵,则使管道长度增大,需设置泵房,使水景观造价增加又破坏景观。所以,研制高可靠性潜水泵,是降低水景工程造价的一大关键。在维护条件方面,离心泵也有着潜水泵无法比拟的优势。若要保持水景观长期可靠运行应首选离心泵。
3.3 灯光照明及电气施工
水下照明灯具是景中常用设备,尤其是在喷泉中广泛使用。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塑料支架的飞利浦水下灯,它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结构强度差,在喷泉池水波动强烈或受其它外力作用时极易损坏,灯具密封设计可靠性差,塑料在日照下老化迅速等。一旦灯具损坏或密封失效便会漏电使水体带电,成为水景安全的最大隐患。笔者认为,在无隔离、易于接近或者参与性较强的水景,必须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使用12 伏安全超低电压供电,使用灯体应完全屏蔽在强度较高的灯具壳体内,其灯具外壳应可靠接地,同时池体钢筋网采取与接地装置相连的等电位联结措施。变压器高低压绕线圈之间应确保绝缘,初级次级隔离分开,变压器铁芯亦应接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开关,以确保人身安全。
3.4 水位控制
对于水景水位的控制有时是极为重要的。例如采用雪松喷头,涌泉等射吸式喷头,均对水位的变化十分敏感。水位稍有升降.喷射高度及水形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为此,应有可靠的自动补水装置和溢流管路,较好的作法是采用独立的水位平衡水池和液压式水位控制阀并采用足够直径的联通管与水景水池连接。隅流管可设置在水池排空阀前,在阀前加一三又垂直向上装一条立管作为水池的溢流口,代替水池结构的溢流格栅。改变立管的长短可任意调节水面的高度。
4、结束语
一个优秀的园林工程离不开水景点缀,水景工程以其独特的特点在现代园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综上所述:在水景的设计和施工中,美观、可靠、安全、经济、环保的问题均应重视,这样才能造出合符时代要求的水景。
参考文献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2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城市文化;茶
中图分类号:TU98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19004
1引言
创建园林城市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目标。随着整体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城市都在逐步适应地方的绿地系统模式。就目前来看,城市公园景观已经突破了单一的文化休闲公园模式,呈现出了多元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的的要求。在公园空间设计方面,众多城市也没有停止对更加人性化方法和手段的研究。然而不仅要注意这些令人欣喜的发展变化,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城市的快速发展同城市公园绿地严重落后的矛盾,仍旧是城市公园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同时也是城市公园建设发展中急需处理的问题。同时,当下探究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大多局限于各自专业的理论,深入探究整体层面的力度不足,所以深化整体的、系统的探究,和加强对城市公园的各个层面问题的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城市公园景观的功能
2.1休闲功能
现代城市公园是具备使用功能的让城市居民能够自在休憩的场所。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符合城市居民的进行休闲、游憩活动的要求。
在城市化进程中让居民享有尽可能多的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创建休闲活动平台则是创造城市绿色生活的首要措施,在城市公园的设计和建设中,要贯彻生态保护的原则,规范人的活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
2.2文化功能
公园是社会文明的标识,也是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舞台。这就要求城市公园建造不仅要有文化内涵的景致,更应该具备满足人们需求的文化设施,让公园处在文化的高度沟通古今,让民族文化普惠民众。同时正确处理好资源、环境和人这三者的关系,积极打造公园文化旅游品牌,引进数字化文化产业创新模式,将园林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积极开发文化产品,可以使公园资源和产业成果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3.1开放性
开放性可以说是城市公园景观本质特性,主要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功能的开放,也即是对市民没有出入的时间限制、没有进出身份的限制,对任何人也不收取费用;二是空间的开放,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开放性公园是领略城市景观的首要方式,对城市整体景观也产生着积极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以自然要素为主题的供游憩的公共性景观空间,是现在城市公园景观开放性特征的具体表现[1]。
3.2引导性
城市公园承担着城市居民的众多户外活动。而全民健身运动的风行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城市公园也逐渐变为宣扬精神文明、普及科学知识和推动科研与宣传教育建设的主要地方,使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城市公园中举办众多如民族风情、传统文化等社会文化活动,让市民的情操受到熏陶,也形成一种特别的大众文化。
3.3旅游性
眼下城市公园也成为了城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发展历史来看,城市公园设计也要增添一些历史悠久时空跨度大,既有传统的古典园林,以及独具地区文化特色的现代公园;从活动角度来说,在公园内举行的各种诸如茶艺展示、风情展、文艺雕塑等活动更有利于城市公园的发展。
4实例分析――武夷茶博园
4.1项目概述
武夷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武夷山风景区更成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区。在武夷山创办“中华武夷茶博园”不仅是因为其本身坚实的基础,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武夷茶博园位于崇阳溪畔旅游度假区西南方,正对大王峰、玉女峰,武夷山主景区和度假区在这里交汇,还有领略武夷山精华景点的绝妙视野。总体包括主体展示园区、山水实景演出舞台、武夷山游客中心、武夷茶文化博物馆等。该项目的建设立足于高起点、高质量、高要求,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历史悠久的武夷山茶文化[2]。其总体规划如图1所示。
4.2景观设计分析
4.2.1景观改造目标
茶博园设计拟武夷山茶文化为主题,并参考武夷山地域文化建设带有文化特色,聚观赏性、科普性、休闲性、参与性于一身的现代综合性的城市公园。详细要求如下。
(1)文化公园――建设中华武夷茶文化的展示平台;
(2)景观现代公园――打造武夷山人文景观的新旅游点;
(3)科普公园――突出武夷山地域文化特征,加强国内外好茶人士的交流[3]。
4.2.2景观设计构思
(1)文化的层面:文化是主线。“岩茶史话”、“茶魂广场”,以及古今中外为茶而作的诗词,这些为武夷茶博园增添了深刻的文化底蕴。在公园中游玩,了解武夷茶文化,既有利于武夷和谐文化的构建,又推动了游客对人生的领悟与诠释。
(2)景观的层面:茶文化与产业的融合。茶具有深厚的和谐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茶早已同琴、书、画等艺术形态相辅相成,茶诗、茶帖、茶画应时而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茶博园的建设将进一步挖掘整理以武夷岩茶为特色的茶文化,使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优秀代表,推动茶文化和茶产业深度融合。
4.3景观设计整体构想
将“浓缩武夷文化,展示茶乡风情”作为中华武夷茶博园的设计主题,充分展现武夷山茶文化的历史。茶博园将分景观园区、博物馆区、印象大红袍演艺区三个区域。为了避免景观园区跟邻近的茶文化博物馆分工混乱,将运用特写和立体的手段来描刻细节,博物馆主要是展示茶文化系统,而景观园区侧重于与园林相结合的人文景观全面的介绍,具体关系如图2所示。
4.4景观设计方案要点研究
4.4.1入口设计
北入口设仿汉阙式石木结构牌楼,入口内雕塑上刻雪川《大红袍赋》。南入口设仿清式牌坊,入口内雕塑上题刻贾平凹的《大红袍茶树记》。
4.4.2茶魂广场
整体为椭圆形的茶魂广场,其后屹立的神农、彭祖、武夷君等“武夷三圣”在雾中透露出一丝神秘;两旁有形态迥异的诗人在诵唱称誉武夷茶的诗歌。曲折的“九曲溪”静淌在广场中;《九曲棹歌》把人们带进那如诗如画的意境,让人们依稀领悟到背后的岩茶之魂,如图3所示。
4.4.3岩茶史话
从”远古的记忆”到“汉晋遗存”都在诉说茶乡古老的历史;“晚甘侯”、“蜡面茶”传扬着唐朝佳话;斗茶、分茶彰示了两宋风采;御茶园、喊山台记录了元明的闪耀;岩茶的史话,集结了武夷茶文化的精华,展示出岩韵的风采,如图4所示。
史话园以分组团布局的形式,以历史朝代的发展划分展区,将武夷山茶从远古至今、传遍中国、传向世界的发展历史充分展示出来,让游客感受武夷山茶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
武夷茶历史演变的设计构思主要以花岗岩作为材料,茶叶上刻着每个不同时代武夷茶的名称,雕刻成茶叶的造型。墨绿以此展现武夷岩茶几千年的演变史,让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更加了解武夷岩茶的悠久历史。暗红色的茶叶造型既代表了红茶,又起到了调节视觉的作用,给游客丰富的视觉感受[4]。
4.4.4奇茗传说
丹山碧水孕育岩骨花香。武夷山民间一直传颂许多与岩茶相关的例如大红袍的传说、乌龙茶的传说等故事。这些传说故事不管是从历史方面或从民间文学方面看都是富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5所示。其入口设计利用情景雕塑的手段将这些流传千年故事形象展现,让人们在新奇有趣的状态下,听神话故事,了解武夷山茶。
4.4.5岩骨花香
武夷岩茶胜在甘醇、清香,以特有的岩韵享誉国内外。岩茶有大红袍、水仙、肉桂、名丛、奇种等五大类,品种多达280余种,正所谓是琳琅满目。
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对茶的物质享受,提倡其文化陶冶。武夷山人更是推动品饮岩茶走向艺术化,讲究品茶时的环境、茶具、水质、冲泡技巧和品赏艺术。品茶不但是品茶之醇美,更是品人与人之和美、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社会之和静。
5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一直在出现变化,人们开始要求更为广泛和日常化的景观空间,以及跟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景观形式。同时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的长期发展中,也在不断积淀和发酵,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同时,营造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中华武夷茶博园的建造,不仅给武夷山旅游添加新内涵,更给城市地域特色景观补充了更加优秀的名片。
参考文献:
[1]明丹.武汉园博园中山园景观[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6(4).
[2]谢先礼,姚婧,童红霞.武汉园博园植物特色空间营造[J].园林,2016(1).
[3]孟勇,魏荣刚,董冲.武汉园博园设计创新启示[J].园林,2016(1).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3
【关键词】:公园 ; 老年活动场所 ; 设计分析
【 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对社会和经济等方面都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被人关注。老年人在城市生活更加需要一个延展性的多功能空间来丰富晚年生活。城市公园是大多数老年人最频繁使用的户外活动场所。然而目前城市公园的规划与建设还处于按照规定条例来为老年人保障安全的设计阶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充分参与其中的机会,制约了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城市人文空间发展同步提高的程度。
1.石家庄各大公园老年活动场所设计的意义
1.1保障老年人在公园中活动的安全
城市公园的安全性是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重要保障。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理、心理、行为特点,预料各种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必要的设计措施,以降低老年人在公园活动中发生事故的几率,并做好应急措施预案应对老年人户外突发事件。当然石家庄城市公园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可是当下对安全的理解不能仅仅是局限于人身的安全保障,更需要在细节的设计考虑老年人使用安全和心理安全感,并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预测到可能发生的安全需求。
1.2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有利的环境条件促进老年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可以有效减少生活的孤独感。石家庄自身发展的区域化、商业化使整个城市相对于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具有隔离感,而人文关怀设计的城市公园,能够促进居民间的公共交往,将隔离现象降到最低,促进老年群体与社会各阶层的融合与共生。
1.3支持老年人独立幸福的生活
未来的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老年人拥有独立生活的环境。一方面子女需要更多的独立生活的空间,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受与子女分开居住而享受相对独立自由的生活,这己经成为石家庄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城市公园中充分考虑针对于老年群体的人文关怀设计,通过保障老年人的活动需求,提供老年人活动更丰富、舒适的场所,来支持老年群体的独立生活,帮助老年人自理进行户外活动,减少老年人对于子女的生活依赖,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给老年人更多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机会,使老年人在石家庄城市生活中更具有幸福感。
2.石家庄各大公园老年人活动场所的设计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老年人年龄逐渐增大,身体各方面都在下降,所以需要被保护,设计者应该按照符合老年人人体工程学的尺度要求进行相关的设计,如老年人一般都偏爱散步,所以公园步行道的表面材质应该进行防滑处理,保证其表面无反光,还应该保证步行道的坡度不超过5%等。
2.2通达性原则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分析,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感知能力逐渐减弱,方位感也越来越弱,所以公园的道路应该尽量简单、顺畅,避免给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困扰,特别要注意公园服务设施位置的设计。
2.3健身性与舒适多样原则
和年轻人不同,老年人对外界事物的适应能力一般较差,因此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我们去关心和照顾,所以在公园活动场所的设计也应该尽量丰富多彩,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活动需求。
2.4社交性原则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老年人会因为社会角色的变迁而产生较大的寂寞感和失落感,从这方面考虑,老年人更加需要参与社会的交往。应该尽量创造一些方便交往的安静的活动空间、半私密休憩空间等。
3.石家庄各大城市公园老年人活动场所的构成空间和设计要点
按照社会的现状和设计的实际情况,许多城市的公园功能中,老年人的活动场所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也是公共场所比较重要的部分。具体的构成空间和设计要点为:
3.1步行的空间
散步是老年人比较欢迎和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形式,因此其步行空间的设计非常重要。应该参照人体工程学的相关规定,做好公园道路的设计。
3.2休憩的空间
观察发现,老年人比较喜欢有座椅的地方,可以在这一点上下功夫。另外,弧形、多凹型、凹凸两边型等形式的内向型的空间能够形成一个小的空间,使老年人从内心产生一种领域感,符合老年人的交往需求。
3.3活动空间
公园老年人的活动空间的设计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应避免把场址选择在风口的位置,应该保证老年人活动场地的遮风条件和大面积的日照;应明确老年人活动场地设施的使用性,活动场地的步行路线应该分为不同的长度和难度,并做一定的防滑处理,不能反光,不能太滑,在有的步行道旁边还应该设置扶手、坡道和休息区,以便中龄和高龄老人参加锻炼时休息;场地的周围座椅应该做防护措施,使其更加安全;还应该考虑恶劣的天气活动场所仍然有交流和锻炼的可能。
3.4园艺欣赏的空间
园林的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负氧离子,可以净化空气、吸尘防噪、调节小气候等,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所以植物的配置可以分为以下方面:种植植物避免种植根茎露出地面或带刺的植物,防止绊倒或刺伤老年人;应该选用容易管理、无毒、少病虫害的优良树种为主要的树种;老年人比较喜爱颜色鲜艳、充满生机的绿色植物,所以可以配置花色艳丽、季相分明的色叶木和花灌木;还可以选择芳香型的植物,刺激老年人的嗅觉,还能招引鸟类和昆虫,使整个绿地空间充满生机和活力。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公园老年人活动场所的设计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可以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田静.浅谈城市公园老年人活动场所设计[J].管理观察,2010(18):45-50.
[2]熊启明.社区公园中老年人活动场所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10):58-62.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4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植物配置,植物生态
引言:
随着人民群众对居住区绿色环境的要求不断的提升。房产开发商为了迎合群众的这一需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全面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则是小区绿化景观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一、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概念
1.1 生态设计
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1.2 景观生态设计
如果我们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那么,景观生态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地上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
1.3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园林景观是人们在城市中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等。近十几年,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园林的这一生态特性。从生态角度讲,园林景观设计应尽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使城市的生态负效应尽量得以补偿。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原则应用的最终目的为:与良好的生态过程协调,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而产出达到最大。
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2.1遵循地域自然条件原则
2.1.1 气候因素
在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各种气象要素,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设计。如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可以考虑当地的气温、日照变化规律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不同方式种植,使之在夏季温度较高时段能够遮阳,降低环境温度,而在冬季要避免影响采光。也可根据温度、降雨、湿度的年内变化选择不同开花结果期植物种植,使景观具有季相变化,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还可根据场址的风向特点合理安排景观廊道位置,使其可以引导自然气流增强基地内的自然通风,有效增加气流运动并缓解热岛效应。
2.1.2尊重地形,维护场地完整性
在园林设计当中,应当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设施,甚至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特点和废弃设施重塑新的园林景观,既保留了原有场地的历史文化,又满足人们需求。如对于原有的植被、地形、水系应加以保护利用,而不是一味推平重建。保持场地的自然风情与原始面貌成为建设园林城市的前提与基础。
2.2遵循植物生态学原则
2.2.1 植物多样性
植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多由单一物种构成,此种形式搭配的群落其结构与功能都不完善,该系统比较脆弱,很容易受病、虫害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所以要维持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就应该尽量设置与地带性植被结构相近的生物群落。
2.2.2 植物群落的结构
植物群落的结构主要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依据生物的不同高度将植物划入实际所逗留的层中。成层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一般来说,植物群落的地上部分可划分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构成的地被层等四个基本层次。在园林植物的配置过程当中利用植物群落的成层性以及层片特点,在物种选择过程中依据“近自然群落”理论,效仿地带性顶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点来选择物种,构造一个合理的、多层次的群落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乔-灌-草混合搭配,取缔稀疏乔木配置大面积草坪地配置方式。
2.3循适用、经济原则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也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是指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园林设计者要根据广大群众的审美要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创造出景色优美、环境卫生、情趣健康、舒适方便的园林空间,满足游人的游览、休息和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功能要求。园林空间应当充满诗情画意,处处茂林修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令游人流连忘返。
经济条件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样一处园林绿地,甚至同样一个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规格的苗木,不同的施工标准,将需要不同的建园投资。当然,设计者应当在有限的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节省开支,创造出最理想的作品。实际上,正确的选址,因地制宜,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情况下办好事。当然,园林建设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必要的投资。
三、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
3.1根据植物的不同特点合理配置
植物的特性很多,有观花的,如紫薇、夹竹桃、石榴、桅子、广玉兰、醉鱼草、木本香蕾、糯米条、云南山茶、冬樱花、月季等。一些花形奇特的,如鹤望兰、兜兰、飘带兰、旅人蕉等。赏花时更喜闻香,如木香、月季、、桂花、梅花、白兰花类备受欢迎。不同花色可组成的绚丽色块、色斑、色带及图案,在配植中极为重要,有色有香则更是极品。根据上述特点,在园林设计时,可配植成色彩园、芳香园、季节园等。很多植物的叶片很有特色。巨大的叶片如恍榔,直上云霄,非常壮观。其它如董棕、鱼尾葵、巴西棕、高山蒲葵、油棕等都具巨叶。亚马逊王莲,浮在水面上巨大的王莲叶犹如一大圆盘,可承载幼童在水面上游荡,吸引众多游客。还有具有奇特的叶片如轴搁、山杨、羊蹄甲、马褂木、蜂腰洒金榕、旅人蕉、含羞草等。尤其是彩叶树种在园林审的应用更是广泛,它能体现园林美中的色彩美,如紫叶李、红叶桃、紫叶小劈、变叶榕,红桑、红背桂、金叶桧浓红朱蕉、菲自竹、红枫、新疆杨、银白杨等。此外,还有众多的彩叶园艺栽培变种。
有的植物的果实也极富观赏价值,奇特的如象耳豆、眼睛豆、秤锤树、蜡肠树、神秘果等。巨大的果实如木菠萝、番木瓜等。很多果实色彩鲜艳,紫色的紫珠、葡萄;红色的天目琼花、欧洲英援、平枝拘子、小果冬青、南天竺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2色彩搭配要协调
植物搭配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和对比,具有丰富季相变化。如落叶树下可选一些常绿植物,如麦冬、葱兰、沿阶草等。常绿树下可选耐阴性强、花色明亮、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玉瞽、紫萼等。
四、结语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不同于城市公园式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设计者对现有楼群分布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建筑布局、园路、园林小品等内容进行合理设置,通过运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要营造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景观须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乡土树种的作用,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的效果。
参考文献: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5
关键词:秋澄公园;生态;文化 ;休闲
Abstract:Wu Yi Qiu Cheng Park located at the Wuyi city , south side faced with Shu Xi , it’s a greenbelt along the brook , area approximately 7.3 hectares , union actual topographical condition , design a city green garden as subject of ecology, culture and leisure.
Key Words: Qiu Cheng Park ;ecology;culture ; leisur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概况
武义县素有“温泉之城、萤石之乡”的美誉,隶属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南,“长三角”经济圈南缘 ,界于东经119°27′~119°28′,北纬28°31′~29°03′之间,南北 长59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面积1577. 2平方公里。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44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武义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无霜期214―242天;年降水量1445.7毫米;年日照时数1963.7小时;年辐射总量108.3千卡/平方厘米。
本次设计位于武义县城区内,南面面临熟溪,为沿溪条状绿带,面积约7.3公顷。基址内有部分为荒地,还有一些未拆除的建筑,北面有一块地略有规划,但是现状较为凌乱,需要进行调节。
二、设计依据
1、总体规划及现状的相关图纸资料;
2、《公园设计规范》;
3、对现有场地的踏勘;
4、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5、有关领导的意见和指导精神;
三、设计构思
充分结实际的地形条件,设计以生态、人化、休闲为主题城市绿园。
四、设计指导思想
1、遵循本案的总体规划,以现代园林艺术构成理论指导园林规划设计,通过园林小品、水景、绿化造景等景观设计积极改善城市环境景观,创造富有生机、蓬勃发展的休闲旅游城市。
2、合理进行景观分区,各个区域有其特色的景观内容。
3、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的思想,吸收国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先进理论,继承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充分发挥绿地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形成完整的绿化环境体系。
4、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重点处理好本岸集中绿地、地形设计、水体和小品,使之形成生态的、可持续的景观空间。
五、设计原则及目标
(一)原则
1、生态设计
生态是景观的灵魂。一个好的设计,必须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便是生态设计的体现。
本方案的设计中,始终坚持生态设计的思想:道路、小品建筑、基本设施以天然材料结合现代材料为主,或与主体建筑用材相协调,使之融于自然,融于环境;植物配置更是讲求生态性,植物造景采用多层次配植来进行景观空间的竖向分隔,创造出植物群落的整体美。以成片种植大乔木为主,配以小乔木和花灌木模纹色带,不仅可增加叶面积系数,提高绿化覆盖率,还可形成立体绿化景观,在色彩、质感和季相上形成对比,以满足植物配植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的条件,在有限的绿地中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
2、生活设计
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
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
闲、幽雅的感受,既体现“以人为本”
的设计原则。线型流畅的园路,曲径通
幽,移步换景;绿荫、鲜花、清澈明亮
的湖水、阳光、小草、木椅……一切都
显得那么惬意,温暖、和谐,使人们心
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爱,对亲人、爱人
的情,对健康的向往。工作的劳累,生
活的烦恼,顿时抛入了那亮绿的小草中
间,“化作春泥更护花”。
3、创意设计
创意将平凡转化为永恒,好的设计还需用创意来点缀,通过各种手法来表现:小品点景、植物造景、或借景自然……使之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一首首隽永的诗篇,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或洒脱、或奔放、或雄壮,或委婉,与心共鸣,与心交流。创意设计是公园有别于其它的特色、特别之处。
(二 )目标
建设成武义县功能齐全、主题明确的城市绿带,为市民提供晨练、学习、休闲的空间,满足市民的对生活环境日益提高的心理要求,提高城市品位,创造优良的生活、投资及休闲旅游环境。
六、景观设计分析
本设计根据绿地的性质、用途、服务人群以及设计者的总体意图,结合总体规划的生态、人文、休闲原则,将整个公园分为以下几个区:主入口区、休闲步行区、自然丛林观赏区、生态溪流游赏区、童真天地园、康体健身区。在平面构图布局上使它们互相因借,有主有从,有节奏有韵律,以取得和谐统一、中西合璧、活泼古朴、庄重大方、野趣横生、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一)、主入口区
主入口区起始于熟溪桥,位置上需要解决和熟溪桥西面的城市绿地景观相衔接,功能上要满足公园入口集散的要求。沿桥下面做了一个下沉平台与桥西面相连接,将新造的公园和已有的西面城市公园联系在一起。平台向东为一条狭长的步行走道,通过地面的拼花铺地延伸到主入口广场。主入口广场也是一个餐饮美食广场,由于堤坝走道与道路有一定的高差,设计上考虑将道路与堤坝走道之间抬高,一方面可以使公园可以相对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开喧嚣的城市交通干扰,另外抬高的绿地也能给城市道路景观带来立体的视觉效果。主入口原为一个停车场,地方比较开阔,为美食文化广场的建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广场中间为一个艺术照壁,照壁前面刻有“秋澄公园”,背面为一个浮雕墙面,上面镌刻“熟水秋澄”这个历史典故。广场内将熟溪水体引进来,形成江南小桥流水的布局风格,沿溪流布置建筑,建筑采用传统江南民居形式,居民、小桥、流水营造出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
(二)、休闲步行区
休闲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功能之一,休闲也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内容之一,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一切园林要素的布置都要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休闲,最终体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休闲步行道利用植物与地面铺装之间的有机结合,让游人在游赏江景时能享受到足下不断变化的情景带来的愉悦。在这些景点设计中尽量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小品尺寸、视觉感受、亲水性与安全性等方面都做到最佳。
(三)、自然丛林观赏区
本区块内主要是体现植物景观。模仿自然界植物生态群落的生活方式,合理将乔木、灌木、地被和草坪按照自然生长规律搭配在一起;将阔叶、针叶等树种混交,形成各种不同的植物景观,如混交林、疏林草坪、孤赏林等。利用植物不同的观赏习性,将它们群植,分别形成以观赏开花为主的香溢园,以观赏果实为主的秋实园、以观赏各种颜色树叶为主的醉红园,以表达对松柏类植物不惧严寒的敬意的傲雪园。通过园路的组织将其联系起来,使游人在游赏过程中得到不同的视觉、嗅觉等感官享受。沿江边的步行道上采用膜亭休息处有序的排列,提供人们休息和欣赏江水的优美。在膜亭背后景墙上做了一些浮雕,内容为展示武义民间文化。如反应武义高超的根雕艺术,武义民间美术类石雕(凝灰岩雕刻、萤石雕刻)和泥水画(墙壁画)等。在小路边或者一个转角点,适当点缀一些武义民间文化类情景雕塑,起到丰富公园文化内涵,增强景观观赏趣味。
(四)、生态溪流游赏区
生态设计是本公园的主导思想。一方面要遵循自然规律,模仿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形态,将它们的具象状态在公园中体现出来,另外一方面公园也要将已经逐渐从人们意识中淡化的童年生活场景重现。在公园基址的位置曾经水网交错、水草丛生、百鸟低飞、游鱼翔底,这一切都源于水这个生命的缔造者。所以在本区内设计了蜿蜒曲折的自然水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人们童年的生活场景;同时水系的存在与熟溪形成了不同形态的水体之间的对比美,一者大,一者小,宽广和秀气,驿动和安宁交相映衬,共同组成一幅和谐自然美丽画卷。沿水系分别设置了供游人休息和游玩的公园景点:
1、假山跌水――此处为一个景观亭和假山喷泉相呼应,假山作为游览视觉对景,而景观亭是游人休息的精致小品。
2、亲水台阶――沿水系设置一些延伸入水体的台阶,水深为50厘米左右,可以提供游人亲近水体,同时又保证游人戏水时的安全。
3、休息广场――一个连接水体和绿地的圆形平台,提供游人在水边停留和休息。
4、水上木栈道――以枕木为材料,让游人体验水上行走的乐趣。
5、亲水平台――与木栈道相连接,木材质相互之间的连接,使游人仿佛置身于自然的环境中,体验不同的休闲方式。
(五)、童真天地园
儿童是公园游人里一个重要的人群,他们有着自身游玩的特点,所以在公园内为他们开辟一个童真天地园。针对儿童比较喜欢新奇的心理和好动的行为特点,在建筑上考虑造型比较新颖的管理房,里面可以做小卖部和提供滑冰的器具。管理房外是一个大型的溜冰场,以提供他们在里面进行玩耍。另外安排了一部分低年龄的儿童游戏场地,通过木栈道将各种游戏器具结合在一起,中间位上坑或者草地,起到保护作用。
(六)、康体健身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身体的锻炼却越来越少。作为公园设计不仅仅只考虑游赏功能,更应该关注人们不断增长的锻炼需求。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在本区设置了健身广场、康体步道等一系列运动场地和设施。这些设施包括了各个年龄段的活动需求,可以安排中老年人进行跳舞和晨练的运动场地、健身广场和康体步道;青年人进行户外运动的休闲广场等。沿熟溪岸边设置了一些游船码头,让人们可以荡舟溪上,去享受大自然悠闲时光。为了考虑与外面道路的衔接,所以在此处留有一个入口。沿道路分别设置了生态停车场,解决车辆停放问题。
七、竖向规划
由于公园内堤坝走道比城市道路要高,设计考虑在公园北面进行抬高,使地形与堤坝走道尽量齐平或者稍微高于走道标高。尽量在满足土方平衡,遇有高地形的地方尽量不动土方,保持原有地形,平坦的绿地区域可进行微地形塑造营造错落有致,地形起伏的园林空间,地形的改造要有利于绿地的自然排水,绿带与道路之间进行较大的地形起伏,以达到绿带内的的景观与道路景观的有效分割的效果。同时,竖向设计还要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八、给排水规划
(一) 、给水工程
本设计用水由公园给水管网供水,供水水压不低于0.25Mpa。
本设计用水以绿化养护用水、水池的用水及水景喷泉用水为主。
绿化养护采用自动喷灌和人工浇灌相结合的方式。在重要景点采用自动喷灌系统,其他地方布置洒水栓,、实行人工浇灌。
自动喷灌系统采用埋藏式旋转喷头(射程10.7~12m,工作压力:0.17~0.25Mpa,流量:0.86~1.13m³/h,弹出高度:100mm)及散射喷头(射程4.9m,工作压力0.21Mpa,流量0.82m³/h),电磁阀和控制器。在自动喷灌喷洒不到的地方及自动喷灌不工作时由洒水栓供水,实行人工浇洒.
洒水栓采用快速连接阀,管径为de25。
给水管采用PP-R给水塑料管(PN1.0),熔接,100mm砂基础,埋深不少于0.7m。
绿化用水量以2~4L/m(.d计,喷泉用水量以水池容积的10%.d计.
(二 )、排水工程
本设计雨水排除主要是中心广场及绿化内的雨水排除,设计时以有组织排水和微地形排水相结合,在自然排除有困难的地方布置雨水口,盖箅排水沟收集后排入雨水管或湖水中。
广场的排水坡度为0.3~0.6%,盖箅排水沟坡度为0.5%.管道坡度为0.3~0.7%。
雨水管采用UPVC加筋管,100碎石基础,粗砂回填至管顶,埋深不少于0.7m。
九、照明规划
绿地绿化面积较大,其电气工程的实用功能为整个绿化园区及景观小品等环境景观照明的供配电系统。
设计依据:国家有关设计规范JGJ/-16-8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
根据绿带各区域机电设备容量及增长性和其负荷等级情况拟定了本工程供配电系统方案。
由绿地配电房或城市供电系统的低压配电装置引出几路低压电源向各待定位及设计的区域动力柜提供低压电源。各区域机电设备及景观照明电源均由区域动力柜提供。根据园内特性,低压电缆所有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三相五线制输配电。电缆VV22-1KN铠装电力电缆埋地或电缆沟敷设,进出建筑物及穿越道路时均穿钢管保护,照线路采用VV型橡套电缆穿PVC管形式。
景观照明的设计原则:重点区域按亮化标准设计,其余按一般标准设计,照明灯是采用庭院灯、泛光灯、地埋灯、草坪灯等。(详见灯光布置图)
十、总体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景观环境设计的重点。要构架“自然生态、以人为本”休闲环境空间与场所,最重要的是植物生态景观群落的营造,它是自然化景观再现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局部性植物群落的构成,富于自然化的景观则是“无源之水”。
根据公园基础的气候,水文,降雨,土壤等的特点,植物群落是以常绿的阔叶树和常绿针叶树为主,与落叶阔叶树混交林相出现。但作为公共绿地植物景观与环境,应充分考虑冬日梅雨季节对阳光的需求。因此,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和冬季的充足阳光。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观叶,观果及芳香树种。下层采用耐荫的底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整个公园香樟为基调树种,以水杉、杜英、广玉兰、杂交鹅掌楸、枫香、银杏、榉树、白玉兰、二乔玉兰、柳树、乐昌含笑等。(详见植物配置图)
具体的植物树种的选择:
上层乔木:香樟、乐昌含笑、杜英、广玉兰、女贞、杂交鹅掌楸、枫香、银杏、榉树、白玉兰、二乔玉兰、柳树、合欢等;
中层乔木:桂花(金桂、银桂)、樱花、碧桃、红枫、鸡爪槭、海棠、紫薇、木槿等;
花灌木,色叶灌木:杜鹃、金丝桃、含笑、栀子、海棠、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火棘等;
地被:书带草、麦冬、石蒜、二月兰、地被石竹等;
攀缘及藤本植物:紫藤、蔷薇、络石、爬山虎、花叶蔓长春花、常春藤等。
十一、建筑小品设计
在整个景观环境的设计中,除了一些必要的功能建筑和景观休息建筑以外,原则上不再出现人工建筑。出现的景观建筑一般也是小体量的,且是分散在绿色的环境之中。在建筑形式的考虑上,原则上以明快,轻盈,通透为主。同时,为了景观上的丰富,以及气氛的创造,选用了膜构,玻璃和木构架等形式。以现代的材料以及由此带来的建筑特有的自由形式。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也给场地传达了一份活跃,自由的感觉。更多注意材质之间对比以及环境之间的协调,散布出自在,轻松的氛围。园内设计了厕所、茶室、亭廊等多样的建筑形式,同时建筑的选材也是天然材料与现代材料的多样材料。但在整个建筑设计中以绿地的建设原则为原则,建筑在变化中求统一,体现了绿带的功能性,同时也塑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十二、园路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6
【关键词】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特殊性;规律
前言
随着园林事业的高度重视及发展,园林景观建设项目也逐渐增多,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园林景观缺乏色彩设计就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在园林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人们忽视或尚未足够重视一个较重要的色彩处理问题,以致使设计的效果受到影响。色彩在园林景观中最能引起视觉美感,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并产生情感反应,既可以装点生活,美化环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是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由此可见,作为环境艺术的园林景观对于色彩的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使之达到整体统一协调的目的,实现视觉上的美感。
1 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重要性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造景元素,所以在大部分园林景观中尤其是城市公园、绿地中都是以绿色为基调色的,而建筑、小品、水体等景观元素的色彩是作为点缀色而出现的。但在一些以硬质铺装为主的广场和休息活动场地,铺装色彩在园林景观色彩构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植物色彩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但不管是以哪种颜色为主,园林景观色彩设计都要遵循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调和规律,以创造和谐、优美的色彩为目标。
对于园林景观中的灯光设计,它不仅增加和延伸了园林景观的审美时空,也可反映景观审美的三维多变性。而灯光设计中,对灯光色彩的应用又尤为重要,特别是渲染气氛和效果的金卤灯、彩卤灯、地埋灯和水景灯。光源的亮度和色彩直接影响园林景观的效果,应用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反复推敲。一般金卤灯(黄色光源)和彩卤灯(红、蓝、紫等光源)常用于景观中的建筑、雕塑和假山等方面,以强调园林景观的主体;地埋灯常用于主景植物和植物造景的小品,但在此环境中忌用黄色光源,因黄色光照射在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变成褚黄色或土黄,似乎已是“死树”,不符合人们审美的心理需求,用绿色光源为最佳。此外,水景灯的多种色彩的光源,常用于喷泉和有水景的园林景观小品中,建造出多彩的灯光,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完善深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它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的客观因素,也有来自于设计者的主观因素等。可以说,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设计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其规律性很难把握,不过,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整体色彩统一协调,实现视觉上的美感,所以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下面就对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设计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园林设计者提供参考。
2 园林景观的色彩设计
2.1 园林景观色彩的搭配――着重处理好主色和支配色的关系问题
园林景观色彩的搭配,最主要的就是要使园林景观环境的的整体色调统一起来。要想统一,色彩必须要有主色和次色之分,其中次色起支配的作用,由此必须处理好园林景观中支配色的问题。支配色虽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和周围环境取得一致的调和,但却必须保持某种调和的关系。这就要求支配色对色相、明度、彩度都要综合考虑。如公园、广场、绿地中,从整体来看都是以深浅不同的绿色植物组合作为支配色的,其它的景观元素的色彩(如建筑外形、小品、铺地、水体等)一般都是穿插其间作为点缀色而出现。但绿色植物作为支配色并非是固定的,在一些主要活动场所,绿色也可以成为点缀色和背景色,而其它的景观元素的色彩则成为支配色。因此,在不同场景中,究竟哪一种色彩处于支配地位是由设计所追求的色彩效果决定的,只要主次色搭配合理、和谐,这样的色彩效果就是可以的,这样的色彩设计就是合理的。
2.2 园林景观色彩的组合――从大色块来研究和考虑色彩的组合
不管是哪种颜色作为主色还是支配色,在研究和考虑色彩的组合时,应该尽可能地从大面积和大单元来考虑。如当一块场地以绿色为基调色时,我们可以先考虑使中间道路的颜色和绿色取得调和,再逐步深化其它景观元素的色彩以取得对比和调和,接着还要深人设计不同深浅的绿色是否有对比,整体是否调和,是否还要加人其它的花卉颜色,铺地的颜色是否丰富,整体是否有冷暖,设色面积是否合适,明度和彩度是否符合场地气氛等。总而言之,园林景观色彩设计不管追求的是怎样的风格,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贯彻对比和调和的设计原则,要满足人眼视觉平衡的要求。当然在不断深人的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其它因素发挥的作用,如光、材质、心理、气候、文化等。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其实同其他设计一样,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比较的过程。我们做设计时应多画方案,利用草图多进行比较分析,从多个方案中选取最合适的一个。
2.3 园林景观色彩的协调――使装饰色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园林景观中,我们可以利用色彩的造型能力,使景观小品或建筑成为视线的焦点或成为景观的标识,但不管这样的装饰色彩多优美,前提都是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但经过观察表明,这样的装饰色从整体的色彩调和看,都有过度的情况,我们在选择其色彩时一定要谨慎,不仅从单体上要得到协调的色彩效果,与周围环境更要协调。
当色彩设计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发现色彩过于单调或是对比过于强烈,设计时可以适当加人其它颜色,使色彩更趋向丰富和柔和。我们可以在色彩构图中加入灰色、黑色等,都能取得较好的调和效果。不过这些色彩的加入要注意与原来色彩的和谐、协调,以免喧宾夺主。总而言之,取得色彩调和的方法是多样的,还需要我们多观察,通过实践多进行总结,才能使色彩与周围环境更协调。
2.4 园林景观色彩的融合――营造具有节奏和韵律的色彩空间
园林景观中经常会划分出不同的空间,空间和空间之间又有不同的层次,需要有过渡。所以我们在做色彩设计时,要注意不同空间色彩的过渡,要把属于不同空间的色彩联系起来,使园林景观色彩局部和局部之间有所差异、对比和层次感。在园林景观布置形式方面,利用点、线、面、体来表现景物的动静、强弱、刚柔等姿态,使景物产生节奏感,与这些技法相对应,可以营造不同色彩的空间,使它们在色相、明度、彩度上有所区分,营造具有节奏和韵律的色彩空间,则可以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更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色彩在园林景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十分重要,设计者要从园林景观色彩的搭配、组合、协调和融合这四方面分析和把握园林景观中色彩设计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着重处理好园林景观中主色和支配色的关系问题,从大色块来考虑和研究色彩的组合,使装饰色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营造具有节奏和韵律的色彩空间,这样的色彩设计才是合理的,进而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余坤.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设计分析[J].大舞台,2010,(04).
[2]丘岳榕.论园林景观设计的色彩效果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07,(11).
[3]李能巡;李能建.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色彩问题[J].现代园艺,2009,(12).
[4]杜树荣.浅谈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