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心得体会范文1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科技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大胆探索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抽象性、实验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而现阶段的中专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低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原理枯燥难记,操作深奥难明,于是出现畏难、厌学情绪。究其原因有:课堂上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让学生学会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则要从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向通过多种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相结合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认为改进教学模式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加强兴趣培养,引导学生树立信心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中专生一进校,对专业的认识几乎一无所知,这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的良机。错失该良机后,大多数学生几乎就没有希望了。我认为不妨从课外辅导人手:
其一,建立电子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辅导学生制作简单的电路如声控灯、门铃、防盗报警和双联灯等。刚开始时要简单些,多加肯定,志在激发自信,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一开始就有成就感,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兴趣大增强了。制作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知识性到创造性。制作时,注意选择电路,充分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制作兴趣。对于出现的故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帮学生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制作结束时,可把产品拿到校橱窗进行展示,树立榜样,使其产生“成就感”,产生榜样效应。
其二,可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开拓学生视野。也可鼓励学生去网上搜索相关网页,了解维修电工、电子行业发展情况及和专业有关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觉确立努力方向,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其创新能力。
其三,在维修教学实践中,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电器维修人手,如手电筒。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随着维修经验的积累,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义务维修,提高其维修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学生在维修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四,教师做好示范作用。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维修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言传身教,向学生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就更能长久保持。
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纯理论教学。俗称“满堂灌”,己不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应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人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注重实物教学
实物教学是只知其输人和输出不知其内部结构的系统,或者说“黑箱”是内部结构一时无法直接观测,只能从外部去认识的系统。从外部观测那些具有某种功能而内部结构不清楚的系统,通过输人变化所引起的输出响应,分析系统的状态过程,推断系统的行为,这就是“黑箱方法”。
比如在讲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在课堂上老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和PN结的形成过程,多数学生仍然不能完全理解。这时如在课堂中引人实物教学,可增加同学们的直观认识,向同学们展示各种型号的二极管实物,直接告诉同学二极管具有只允许单方向电流通过的特性,然后讲解如何去判断二极管的管脚,接着再把含有二极管器件的实用电路(比如单向整流电路)向同学们展示,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二)重视演示实验,敬炼思维能力
在教材上有许多结论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到的,如电感、电容在交、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电动机的控制等,如果照本宜科地去讲这些现象,缺乏说服力,学生可能很难接受,也不利于提高同学的思维能力。我在上课时把示教板带进教室,带领学生一步步完成演示,然后启发学生探究现象的本质。这样既让同学们得出结论,又能通过分析现象锻炼思维能力。
(三)增强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组织上,适当突破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辅之以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每四至五人为一组,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轮流回答老师的问题,从而达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学生的思维这时往往会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有分歧的地方由老师进行启发引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形成结论。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实践技能;动手能力;高技能型
作者简介:韩振宇(1966-),男,山西太原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
吴青娥(1971-),女,河南长垣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2A520049)、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2013G079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142-01
“电工电子实践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材、教学过程和考核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充分调研,郑州轻工业学院在电工电子教学中,通过教材选用、实践环节的加强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引导学生从基本的电器维修、小电器的组装到能设计出具有实用性的生活电器,从而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能够精通电工电子实训所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而培养出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一、教材的选用
以往选用的教材虽然经典,但内容有些陈旧。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训能够真正地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重新编写了专用教材。该教材从实际安装电路着手,从各种元器件讲起,对器件内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着重通过几个典型电路的安装,从故障现象来分析故障点,并让学生亲自排除故障。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始终对电路保持兴趣,完成任务后感到有成就感,使学生不自觉地学到了很多东西,对理解并安装、调试和维修复杂的设备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二、从兴趣入手,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进入大学校门的电气专业的学生来说,可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建立电工电子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设计制作一些简单的电路(如声控灯、门铃、防盗报警器等),在教学维修实践中,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电器维修入手,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随着维修经验的积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义务维修,提高其维修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学生在维修中不仅可以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要与学生一起参加一些有益的维修活动,在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同时,向学生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使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能持久保持。
三、注重训练实践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可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达到教与学的完美融合。
在基本的电路理论讲解结束后,对一个具体的电路进行讨论,再分组让学生自己练习,让学生对实验台首先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然后从安装最简单的照明电路开始到安装通电延迟带能耗制动的星形转三角形的电路,由简单到复杂,给学生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学生经过电路课程理论的学习和具体电路的安装后,就很自然地掌握了比较完整的电路理论知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研讨、改革实训教学内容,随时变换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及时发现设备上损坏的零部件并更换。设定实验课题,使学生经过相关课题的实际动手操作之后,不仅掌握了相关的实践技能,还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合理安排学生组队,让学生两人一组安装线路,这样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提高了交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还使其不自觉地学习和掌握了各种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
在电工电子实训过程中,多数学生是初次接触电器设备,大都存在着对电的恐惧。此时,教师应加强引导,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外,还应鼓励学生多动手。为了消除学生对电的恐惧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首先,用做好的课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理论讲解;其次,进行简单的室内照明电路的安装;再次,用电机的正反转电路的安装作为过渡;最后,用通电延迟带能耗制动的星形转三角形电路的安装作为考试项目进行实际操作。经过这样的循序渐进,学生从不认识电路图到能看懂基本电路图、了解电路图的一般规定、正确画出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再到最后能熟练地连接安装好电路,动手能力逐步提高。
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完成电路安装后,申请通电试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按照如下步骤,自行检查一次。首先,按照接线图逐个元件进行排查、核对导线的标号。其次,对照原理图,将控制电路再次核对、排查一次。若有时间,最好是对全部电路进行彻底核查。通过这样的排查可极大地减少电路出现故障的概率。
当电路出现了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时,如何快速排除故障,这是每个安装电路的学生都有可能碰到的问题。如安装通电延迟带能耗制动的星形转三角形电路,在通电试验时发现没有能耗制动,应怎样由电路的现象来快速排除故障?首先,要看控制电路在进行制动时所表现的现象,发现接触器KM3、KM4能够正常吸合,这样就可基本判断:故障点不在控制电路,而是在主电路。反之,接触器KM3、KM4不能正常吸合,故障点就在控制电路,检查的重点就要放在控制电路上。检查后,再申请通电,若故障还没有排除,但接触器KM3、KM4能够正常吸合了,说明控制电路的故障已排除,主电路里还有故障,这样还需要检查主电路。按此顺序来排查故障,学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茫然的检查了。通过这样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仅在实际动手能力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增加了学生的信心。
五、制定考试标准
电工电子课程考试标准的制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标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努力方向。考试标准可规定为:平时出勤20分,实习报告40分,实际操作40分。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其中,最重要的是实际操作,即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电路的安装。实际操作打分标准分为四项:一是接线编号完好,会正确操作(10分);二是星形启动正常(10分);三是转换正常(10分);四是能耗制动正常(10分)。根据该打分标准,细化了这四个步骤,除了给每个步骤分外,对首次试车有故障的学生再次机会,让学生自己对电路进行排查,对能自己排查出故障,并解决了故障的学生,除了给该步骤的分数外,只扣除5分;若仍然排查不出故障,但能将原理讲明白的学生,酌情给该步骤分;对排查不出故障、原理也讲不明白的学生,则扣除该步骤分。这样不仅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排除故障,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职业院校;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137-03
当今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航天航空、通信手机、机器人、数控设备、计算机等等,数不胜数。随着电子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不断提高,各行各业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懂理论、会动手的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传统技工教育的《电子技术》课程开发,将工作任务分解成独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以分解后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从而使得课程缺乏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教学实施过程中也仅仅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获取情况、对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忽略了制定计划、检查控制与评价反馈等重要的工作过程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缺陷。“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我们的职业教育必须下大力气,进行一体化课程开发,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的开发
现代职教观认为:课程开发时,首先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然后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体化课程,再进行学习任务教学设计,构建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通过专业调研,我们确定《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的学习目标为:学生能利用万用表等仪表检测电子元器件,会判断其质量好坏,并能根据需要挑选元器件;能参照电路原理图组装与调试应用电路,制作出实用电子产品;能利用工具、仪器仪表检测电子电路,能排除电路中常见故障;会根据需要设计小型应用电路。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操守以及团队合作、交流、表达及组织协调等关键能力。
《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要尽可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融通合一,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工作要求对接合一。通过行业座谈会获取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后需要对这些典型工作进行学习任务的再设计。在进行学习任务的再设计时既要考虑电子电路的工艺、工具、技术等专业学习内容的完整性要求和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要求,同时又要将职业行动领域的相关工作要素融合在学习任务中。考虑到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本课程共提取了六个典型的学习任务,如表1所示。任务以产品制作与调试为主线,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由新手到能手的成长过程。
《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的资源建设
一体化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课程资源包括软资源和硬资源。软资源主要包括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材、电子仿真教学资源等;硬资源则主要指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一体化学习工作站。
在软资源建设方面,为配合任务引领、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的开展,设计学习工作页、学习任务书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引并进行学习情况记录,设计《工作计划表》、《完成情况记录表》来辅助“班组长责任制”的开展,最后将工作现场使用的《产品说明书》、《元件清单表》引入教学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工作体验。
《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训在教学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实训受到实训时间、空间和材料等多方面的限制,很难满足学生进一步的需求;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实训耗时多,操作难度大,仪器设备局限,演示可视化效果不理想等原因,很难在课堂内穿插演示。为此,在软件资源建设方面,笔者主要进行仿真教学方面的资源建设。
电子仿真软件可以设置各种真实系统中无法实现的参数、工艺以及事故等,而且成本低廉、使用灵活,因此发展迅速,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职业院校、公司及企业的重视。仿真教学利用电子仿真软件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是未来智能化教育的基础。在仿真环境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此外,通过仿真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学的条件,学生可以反复试验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学材方面:围绕《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一体化课程中六个学习任务,采用multisim10仿真软件编写实验指导书。在本书指导下,学生可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即将真实实验的内容进行仿真预习,然后再做实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实验效果得到大大提高。
教材方面:采用了multisim10仿真软件进行实验仿真,它能快速、完整地建构实验原理图,并且能够完美地仿真实验过程,实现了“把实验室搬到课堂中去”的设想。围绕《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中六个学习任务的教学进行编写,其内容包括各个学习任务的实验和教学设计。开发的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针对性强:针对主要知识点精心设计了相应的仿真实验进行辅助教学,将知识点融入到实验中;(2)实用性强:每个仿真实验都有完整的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和教学总结);(3)图文并茂:每个仿真实验的结果都以图片或表格的形式详细呈现,方便阅读。
《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每个学习任务都以“产品制作”引领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笔者设计了学习任务通用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分为6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实施如下:
接任务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习任务对应一种电子产品的制作和调试,学习任务初期,先让学生观看电子产品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分析产品技术要点,明确制作电路的任务,最后学生接受任务并就如何制作电路提出自己的想法。《评价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照依据和指引,在学习初期就下发给学生。学生每完成一项学习内容就及时进行对应的评价,这样便于师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
做准备 此环节模拟生产前期准备,在接受任务之后,教师提供电路原理图,学生自行完成材料清单的编写并领取工具、材料、元器件。材料清单如表2所示。
定计划 定计划包括制定学习内容、计划时间、实用时间和负责人。《工作计划表》如图2所示。表中每个项目的使用说明如下:(1)内容。对于第一个学习任务,教师可通过示范给出比较详细的指引,学生通过填表学习做计划的方法,为后续的学习任务做好准备。从第二个学习任务开始部分内容可以由学生自行编写。(2)计划时间和实用时间。表中设计有“计划时间”和“实用时间”两个栏目,用于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学生可以比较计划与实际所产生的偏差,便于发现问题。(3)负责人。表中的“负责人”要求每个组员必须承担最少一项,为实行“班组长责任制”做准备。
实施 根据认知规律和学习目标,笔者制定了从易到难的4个实施环节:认识电子元件 认识典型电路 制作和调试电路 拓展(可选)。其中认识电子元件和认识典型电路是做好知识的准备,制作和调试电路是完成学习任务,拓展是知识的迁移。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实行“班组长责任制”和“5S”管理制度——拉近工作与学习的距离。为培养学生的基层管理能力,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的“班组长责任制”,在制定《工作计划表》时明确每个学习内容的负责人(“班组长”)。每个组员都需要承担其中一项学习任务的负责人。负责人的职责是负责检查全组对学习内容的整体完成情况,并指导组员完成,收集汇总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完成《完成情况记录表》。“班组长责任制”使组员联系起来,使每个组员都有机会当组长,都是组内不可缺少的一员,有自己的职责,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交流、表达及组织协调等关键能力。现代化企业生产和管理一线人员不但要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采用企业现场5S管理制度,营造出一个清爽、明朗、洁净的学习场所,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职业要求。(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以电子产品的制作作为学习内容载体,激发学生兴趣,引领整个学习过程;“头脑风暴”法—小组确定制作方案,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合作能力;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3)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监控,保证目标的达成。每个学习内容在《评价表》中都设计有相应的评价项目与之对应,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内容就要完成对应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
评价 在成果展示、答辩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其中,安全与考勤纪律实行一票否决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在课外,通过观看学生上交的课外拓展训练成果,考核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各小组成员的表现来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主动与人沟通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考虑到《评价表》可执行性,最终的评价结果采用自我评价(30%)+教师评价(70%)的方式进行,以尽可能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价。
反馈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写心得体会,借此了解学生的情况。
《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的实践效果
几年来,我们对《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开发了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推行《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编写了相应的校本教材和学材。从实践效果看来,以“产品制作”引领教学,创设职业环境,让学生体验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要求,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与职业操守,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动手中享受劳动成功的愉悦,激发了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增强了学生的交流、表达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一体化课程实施以来,我校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其中某生荣获2011年“广州市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维修电工项目比赛第二名。课题组的两位教师参加“2011年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在教学设计和说课两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奖,分别是教学设计二等奖和三等奖,说课一等奖和三等奖。这些都证明了我们的一体化课程开发和实施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崔仁泉,黄远飞.广州模式: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探索[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易谷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胡峥主.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