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对策
伴随着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的完成,图书出版市场已进入一个群雄角逐的时代。面对图书出版市场激烈的竞争,出版企业如何在竞争的洪流中谋求一席之地,立身于出版行业,发展壮大,是各个出版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提升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出版企业的发展必由之路。
一、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著名的管理学家普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首先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拓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核心竞争力应反映客户长期最看重的价值,要对客户的核心利益有关键性的贡献;其次,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独树一帜的能力,并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第三,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延展到更广泛市场领域的能力。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从企业核心竞争力推演出来的概念。笔者认为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的出版企业内某种关键技术或能力的组合,是能够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的动态平衡系统。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四个特性:①价值性。价值性是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征。出版企业是出版精神产品的企业,它为社会为读者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越多,价值越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越强。②领先性。出版企业的竞争力在本行业内具有较大的领先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独特的;二是该竞争力是不易模仿的;三是能够满足顾客当前及以后的需求。③整合性。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集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动态平衡系统,单独任何一项技术或能力都不能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④持久性。出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源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上。出版企业必须拥有其他企业不易获得和仿效的专有技术或能力优势,并能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中长期拥有和发挥效用。
二、提升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力中一组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关键因素,而竞争力是由资源和能力构成。因此,出版企业可以从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能力、制度管理能力、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完善用人机制,强化人力资源优势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实现核心竞争优势的保障。因此,出版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图书市场长期保持核心竞争优势,一方面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高素质出版队伍。同时,出版企业还要重视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的发掘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育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出版企业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尤其是用人机制市场化改革后,既要防止原有人才外流,又要加强人才引进,做到用人机制的灵活创新,发挥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作用。
(二)更新技术,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首先,图书出版企业要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培养科技创新的意识,树立科技强企的理念,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出版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加技术创新资金所占的比重,加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研制,掌握产品核心技术,不断开发引领图书市场的高技术产品。比如,出版数字化就是图书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出版企业要高度重视出版数字化,把企业的“拳头”产品数字化,不断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潮流,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三)结合出版企业的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出版企业(尤其是刚刚改制后的事业出版单位)要提高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经营管理模式,就要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建设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出版企业。
(四)认清形势,科学规划发展战略
当前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刚完成体制的调整,大多数出版单位正处于向企业转换机制的过渡阶段。为适应图书出版市场的竞争,企业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结构、资源配置结构等均需调整,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需要重新制定。因此,出版企业必须认清市场形势和自身条件,在充分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出适合企业各个阶段的战略发展规划,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准确定位,建设品牌
品牌就是知名度,企业有了知名度就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出版企业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要走品牌建设的路子。出版企业要以产品特色为核心,以产品质量为基础,准确定位,建设品牌。出版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向,依靠资源优势地位突出主导产品,出版高质量、高品位的精品图书,形成品牌优势,培养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盛小平,孙琳.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透视[J].经济问题探索,2006,(11).
[2]戴小江,张玉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7,(04).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内涵外延
[分类号]G237.5
1 引 言
1990年,美国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被认为是核心竞争力理论产生的标志性文献。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组织中积累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集成多种技术流派的学习能力,它是组织内部知识的汇总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技能和融合多种技术的汇总”。
自此之后,核心竞争力概念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认识。如美国麦肯锡咨询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集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有明显优势的能力;巴顿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的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等。虽然对核心竞争力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均是对组织内部独一无二、难以模仿的知识、能力做出界定。据经济学家报社对垒球350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报告表明,核心竞争力被列为现在及未来构成竞争优势的首要因素。正是由于核心竞争力对于组织发展的重要性,该理论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充分吸取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养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并较为成功地应用在某些企业的运作、管理之中。
核心竞争力理论源于企业,已有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企业领域,但其核心思想却有着对一般组织的适用性,包括学术期刊领域。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文献调研发现,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在简要介绍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之后,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构建、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很少有学者对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外延做具体的阐释。不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内涵和外延是完全不同的,针对某一特定行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时,首先要把握的是其内涵和外延,也就是对该行业来说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只有将概念解释清楚,准确把握,构建起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框架,才能对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
2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学术期刊的本质和主要功能是对学术信息、知识的获取与传播,对学术期刊能力的要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围绕办刊宗旨的学术信息、知识的获取能力和将获取的知识、信息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就是期刊社内部能力的集合,这些能力能够使期刊具备在内容获取和有效传播方面的竞争优势。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 核心竞争力是期刊社内部多种能力的整合
核心竞争力意指“能力”,而不仅仅是资源或资源的简单相加。各种基础资源是学术期刊构建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但资源本身不会促进期刊发展,形成竞争力;只有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配置、合理利用后,所形成的某一方面的难以超越的竞争能力才可称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同时,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合力”,不是单纯某一种能力的凸显。对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界定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核心竞争力是能为期刊社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的组合;另一种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某种能力的凸显,一种期刊需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出来的能力部分构成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又从学术期刊发展的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分别指出提供内容的能力、品牌价值、知识体系、个性化程度等要素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笔者认为,后者观点列举出了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构建中的一些关键因素,但将单纯某一方面的能力理解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单纯某一方面的能力难以使期刊获得长期的、持续竞争优势,模仿起来较为容易,难以对同行业其他期刊形成进入壁垒。只有综合能力的提高才是“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流不掉”的。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是一种集合能力,植根于期刊的成长过程,是期刊人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共享和运用而形成的整合能力。要模仿经过整合的核心竞争力是很困难的,它的整合机制和相关环境条件是难于模仿、复制的。
既然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在的、经过整合的能力,无形的能力需要通过有形的产品与服务来展现。具体地说,就是要以期刊、期刊系列产品以及延伸服务为载体来展现,包括正刊、特色增刊、学术研讨会、学术丛书、专辑(集)、综合性学术网站等形式,以期刊整体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品牌效应、市场占有率等为重要衡量指标。
2.2 核心竞争力获取以价值的不断创新为途径
价值的不断创新是学术期刊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期刊社需要不断拓展更广阔的价值领域。学术期刊的价值包括读者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其价值创新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是使读者从更多方面、更深层次、更广程度上受益,不断提高学术知识服务的形式和质量另一方面是使科技信息、知识更加便捷、快速、有效、广泛地传播,以此来强化已有读者群、拓展潜在读者群,寻找学术期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点。
价值创新包括价值和创新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一方面,创新以读者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增加为基础,一味追求发行量、不符合期刊价值取向、违背社会效益原则的盲目创新会使期刊本身丧失合理的学术定位;另一方面,真正的价值实现依赖创新。目前,国内学术期刊界同质创新多,异质创新少。同质创新可使期刊获得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而开拓性的异质创新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则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只有创新才能使组织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学术期刊具有受众群体窄、市场需求量有限的特性,作为期刊“原材料”的学术产出也是有限的。因此,学术期刊在和同行业期刊争夺有限的读者资源和作者资源的同时,更要着眼于拓展市场边界,通过不断创新来深化、丰富学术信息服务的层次,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力,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外延分析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依赖对期刊发展各个环节和因素的整和,首先需要明确对哪些因素进行整合,这就涉及到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外延。基于什么才能成为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讨论,笔者构建了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层次与要素框架,也就是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外延。
3.1 基础层
基础层指构建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支撑资源,就象是一个个零散元件,有待整合以使价值得以彰显。
人力资源构成基础层的核心,在学术期刊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学术期刊行业组织的运作、发展和生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根植于人力资源。期刊人与作者、读者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和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有赖于期刊人的主体意识与办刊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人力资源是最核心、最活跃的能动性要素。人力资源的范畴在这里可包括主编、编辑、经营者;主管、主办单位领导;广义上的人力资源也可以扩展到长年发展、累积起来的优秀作者队伍。主编的理念和决策为期刊发展指明方向;编辑的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决定了期刊的最终学术品质;经营者的宣传、发行、广告经营等一系列工作使期刊提高了知名度,获得了经济效益;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支持与信任可为期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并不是要强调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的知识、能力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所做的贡献,个别杰出人才不能构成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拿不走、拆不开”的特征决定个别人才的流失不能将核心竞争力带走。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在良好文化和完善的制度体系下,人力资源围绕竞争目标的最佳组合,最优配置和每一个人能力与智慧的充分发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力资源都具有价值增值的作用,这就需要界定具备何种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成为价值的源泉,进一步成为组织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对人力资源能力的要求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①洞察能力。这是对每一个期刊人的要求,尤其是对期刊社社长、期刊主编、期刊主管领导的要求。②执行能力。主要是针对期刊各级运作人员,包括编辑和经营人员,一线实际工作能力的差异直接导致最终期刊与系列服务质量上的差异。
作者资源、读者资源、战略资源、组织资源、信息资源构成基础层的支撑。具体来说,对作者资源的占有也就是对学术信息来源的占有,对期刊来说,作者对期刊的忠诚比读者的忠诚度更重要,直接决定了期刊内容的价值与质量,因此,作者资源是期刊人应采取主动、重点争取的资源。读者资源包括对个体读者、机构、研究团队、课题组、图书馆、科技公司等用户的不断拓展,在图书馆资金日益缩减的情况下,可重点维持图书馆订户、争取机构订户、发展资金雄厚的科技企业订户。战略资源指运用资源的经营方式和手段。组织资源包括组织结构和制度两方面内容,其中组织结构是期刊经营管理各要素发挥正常作用的载体与有效运营的平台;制度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具体规定,是保证期刊编辑、经营工作轨道的正常运转,是调控内部各种关系的有效工具。信息资源是指快速、有效获取信息的平台与机制,包括对作者信息、读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政策信息、相关法律信息等的获取和利用。
3.2 转化层
转化层指可以直接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主要包括学术竞争力、经营竞争力、服务竞争力、组织竞争力4个方面。它是以期刊人为主导,通过对基础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而形成。其中,学术竞争力是学术期刊最根本、最重要的竞争力,是期刊快速、准确地传播最新学术进展的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学术品质,学术期刊就丧失了发展的根本,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营竞争力在这里是指狭义的经营,即以学术期刊为依托所衍生出的发行、广告、培训、国际合作、研究会、会展、产业经营、资本经营等经营能力。服务竞争力是指期刊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和服务层次的提升,将期刊服务由简单的以单篇论文为单元的服务上升到以信息、知识为单元的服务等。组织竞争力是指促使期刊社有效运转、难以模仿的组织架构,如覆盖学科不同层次、不同分支的集群化的出版组织结构等。4个方面的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经营、服务、组织竞争力的强化将促进期刊及其系列产品学术品质的优化;学术竞争力的提升也将对其他方面竞争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期刊的发展应遵循“全面发展、优势突出”的原则,全面整合、提升4个方面的能力,夯实基础;并根据学术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确立核心发展方向,重点培育某一方面能力,以形成同行业其他期刊所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发展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3.3 表现层
表现层指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期刊往往会形成某一方面的品牌,如学术品质品牌、组织品牌、服务品牌、经营品牌等。品牌是核心竞争力最为集中的外在表现形式。核心竞争力就像是树根,为品牌的形成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3.4 期刊文化是整合各种要素的有力工具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围绕满足人类需要沉淀下来的,通过互相联结而形成调整每个特殊群体独特行为的不成文的非正式制度。文化渗透于各种能力之中,为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主要包括:①理念,理念具有的规范力和推动力是打造组织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内在动因,对形成期刊社全体人员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往往起到“谐振效应”及“导引效应”。②价值观,价值观是期刊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组织作取舍、辨是非、明赏罚、论能否、定褒贬的尺度和标准。学术期刊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4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4.1 基本特征
表明了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属性,是构成核心竞争力重要条件:①价值性,包括为读者、为社会创造价值和为期刊社赢取价值两个方面,它是核心竞争力产生的基础,是竞争均势的来源;②稀缺性,核心竞争力的特质是其他同行期刊所不具备的,是竞争优势产生的基础;③难以模仿性,期刊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其他同行业期刊想模仿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其读者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其他期刊难以替代的,这是核心竞争力最根本特征,是竞争优势的来源;④可扩展性,也就是“溢出效应”,核心竞争力优势可以逐渐辐射到其他领域,使期刊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它是核心竞争力得以维持和扩展的重要保障。
4.2 衍生特征
根据4个基本特征,不难得出以下推论:①相对稳定性,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由于其难以模仿,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②动态性,长久来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某期刊的优势领域被同行业其他期刊分得一席之地时,其核心竞争力不复存在。
4.3表现特征
如前所述,核心竞争力是集合能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同时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经过一定载体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在表现形式上具备系统性和内在性的特征。也正是基于此,核心竞争力是无法或者不易通过简单的市场交换购买到的。
4.4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独有的特征
特征是:①学术期刊作为记录、传播、传承知识的载体,对其社会效益的要求高于经济效益,这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至上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学术期刊要将“社会效益至上”作为竞争原则,在依靠核心竞争力进行延伸时,不仅要遵照一般企业“紧紧围绕并服务于核心竞争力”的宗旨,还要牢牢把握拓展界限,不能违背社会效益至上的指导原则。②学术期刊之间的竞争是不完全的市场竞争,虽然在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一些杂志社成为独立的事业法人或企业法人,但很多适应市场需求、符合期刊发展需要的决策仍然不是期刊社可以自主决定的,往往需要主管、主办单位的审批过程。主管、主办单位的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程度对期刊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术期刊在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戒除对主管、主办单位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还需重视对主管、主办单位资源的利用,努力争取上级单位对期刊社发展规划的信任与支持。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民间资本 核心竞争力 银行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银行领域的实践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文章阐述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集体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能力。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观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核心竞争力应反映客户长期最看重的价值,要对客户的核心利益有关键性的贡献。
其次,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独树一帜的能力,并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
第三,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延展到更广泛市场领域的能力。
先进的业务开展理念与产品多样化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银行产品的研发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尤其是现代商业银行为了开展多样化的资产业务已经走过了从被动负债到主动负债的过程。如今随着“新36条”的提出,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提出了明确的实施意见,因此,商业银行要培育自己的业务发展核心竞争力,就要从资金来源着手,利用强大的民间资本支持开拓业务创新领域,占领市场的至高点。
二、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的方式
(一)民间资本可通过发起设立、认购新股、受让股权、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投资银行金融机构。
(二)允许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涉农企业,运用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或参与农村商业银行增资扩股。
(三)民间资本参与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持股比例可以适当放宽至20%以上。民间资本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为15%。
(四)民间资本可以投入建立投资信托公司、民营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并且发起设立或者参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增资扩股。
三、引入民间资本于银行业产生的问题分析
(一)钱袋子效应
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银行资本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资本扩张路径也比较狭窄,银行经常性增资扩股不现实,特别是还处于发展初期的民间资本,在促进银行稳健经营上往往缺乏远见。民间资本一旦业务开展膨胀,而没有后续资金跟进,就可能产生钱袋子效应,成为民间资本借钱生钱的袋子。
(二)关联交易风险
注入民间资本的主体银行因由民间资本出资组建,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容易产生家族化管理倾向,从而将贷款发放给自己的内部人员,极易出现违规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的现象,导致银行的信用风险。
(三)公司治理结构发挥功能缺失
至今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以及相关基础制度的不完善,民间资本参与公司治理方面难有根本性改变,由民间资本组建的村镇银行成为了发起行的分支行,不能实现其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
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助力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
(一)充实银行资本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创造资金来源
银行利率水平较低,导致存款意愿不强,单靠吸收存款支撑资产业务的发展,滞缓了银行的业务拓展和业务竞争,民间资本的进入恰好增强了银行的经济实力,增进了银行的业务拓展,对银行业务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银行资产结构多元化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民间资本对市场十分敏感,对银行的经营形成一种内在的压力,同时民间资本的进入改变了银行资本的结构组成成份,有利于实现其体制的组成改革。私有化的民间资本的进入,更加注重市场规律和法人管理,强化了资产结构多样化的发展,致力于通过民间资本的进入拓展银行资产业务更广阔的空间。
(三)民间资本的进入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市场融资
1.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可以给银行注入新鲜的血液,增高民营资本在银行股权中所占的份额,使其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定位自己的市场,同时保证了银行有能力去解决当前急待解决的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2.助力农村金融市场融资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缺位,农村经济往往依赖民间信贷筹措资金,存在一定程度金融风险。民间资本进入银行,可以促进建立起为农村经济服务的中小型银行类机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市场融资难题,及时阻止民间借贷的不良效应。
五、合理引入民间资本于银行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一)完善法律制度
虽然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文件,放松垄断性行业的进入管制,但所有这些都是停留在政策文件和部门规章的高度。完善法律制度要重点加强对民间资本产权保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
(二)加强金融监管
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中对于社会中介组织在银行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非官方的市场化金融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在整体银行监管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确立银行年度计报表的外部审计为银行的法定义务,加强市约束力量的建设,从而保护银行各相关方的利益。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范文4
一、关于企业会计与会计控制的表述
(一)关于企业会计的表述
企业一词是指以赢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会计是指对企业静态的反映(资产负债表)和动态的反映(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马克思在谈到企业与会计关系时,认为经济越发展,作为“观念的控制”和“过程的总结”的会计越有必要。根据葛家澍教授的表述,也符合企业会计一词的表述。广东教育考试网在线课堂介绍企业会计学时,表述为:“是研究如何对企业经济活动进综合核算与监督的知识体系,它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结合工业,商业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会计核算与监督的特点,企业的资本,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成本与费用,销售收入,成本,税金和利润的帐务处理,成本及盈利的计算,核算程序以及会计报表的结构,编制和分析进行了系统,垒面的论述。”可见企业会计是关于会计要素的核算。
(二)关于会计控制的表述
1.会计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指“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者,遵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正确贯彻其经营决策,维护企业财产的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财政收支的合法性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作用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一种自我调节和制约的控制系统。”
2.会计控制的目标
(1)完整性。所有发生的业务都记人会计记录。
(2)有效性。所有记录的经济业务都是实际发生的,并经过规定的程序。
(3)准确性。对十各阶段经济业务的记录都应做到金额准确、帐目无误并处理及时。
(4)安全性。会计登记完毕后应妥善保管,以便随时了解单位经营活动的准确情况。
(5)责任性。对资产本身和授权动用资产的文件的接触应严格地局限于经过授权的人员。
3.实施内部控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1)企业应当有合理的组织方案。组织方案就是划分组织各成员问权力、责任和职务。它对单位经营方针的顺利执行,提高经营效率、资产安垒和增强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巾,应做到授权程序的规范化,业务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各部门组织上的相对独立性。制订严格的会计制度。制订企业会计制度是为了综合、分类、分析、记录和报告其交易,并为有关资产保持受托责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拥有高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当前我国一些企业出现的会计秩序混乱与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对职工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对于加强会计控制,提高工作效率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制订严密的财产安全控制程序。对于企业财产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以做到对业财产心中有数。
(3)对于财产物质的管理要科学,保管措施要得当。建立独立的内部核杏制度。独立的内部核查是指山与保管资金无关的职员来比较会计记录和现有资产;对照控制帐户和明纽记录;以及由编写数据之外的职员来复算职工工资等。因此,内部核查最经济的手段就是实行职务分离。
4.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如何将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理顺。并交代清楚,对于企业由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效率、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十分重要。“迄今为止,能够将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交代清楚的是会计。”会计通过明确会计主体、确定会要素、会计特有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方法,将企业的产权关系清晰地反映出来。明确会计主体,事实上等于界定了一个食业资产的权益范罔。同时通过会计要素的确定,将该企业主体的法人资产和财务收支与该主体的所有者个人的资产和财务收支区分清楚。最后通过会计计量,提供会计报告,准确地反映该企业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的准确数值。在松散的会计控制下,企业的产权关系也呈现为一片混乱状况,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就无从谈起。
二、战略管理会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表现
(一)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
与传统企业相比,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发展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因此现代企业应制定一定的发展规划或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定位、产品定位、资源定位、技术定位、战略定位的整合,企业只有具备一个完善而科学的发展战略,并组织实施、校正和管理其发展战略,以确保发展战略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才能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外向性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条件。
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关注企业的内部运营,还时时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断把外部信息向管理层反馈。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不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是垒球化的市场,在异质的基础上求“发展”,从“发展”角度出发,通过不断地发展,企业的“技术”才能始终走在科学的前沿,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管理会计瞄准市场,着眼于“知彼”,即充分了解竞争对手,将本企业战略决策的分析技巧应用到外部竞争对手、供应商和顾客。从而能够使企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为企业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战略管理会计可以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和提升提供信息支持。
战略管理会计综合运用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企业业绩和营运情况做出评价,能够更准确的把握竞争环境,为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和提升提供信息支持。在竞争环境下,衡量竞争优势的不仅有财务指标,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许多非财务指标尽管不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财务指标的运用能更准确的反映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企业管理的有效性、企业产品的质量、顾客购买趋势和要求、产供销关系等。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能够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特别是有关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以及与企业战略相关的背景信息,如市场占有率、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等非财务信息。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范文5
关健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 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陕西省高等教育在盲目追求外延发展与迫切需要内涵式发展之间显现出诸多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反映了在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在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行政与学术权力、质量与创新之间的不协调;反映了教育硬实力迅速增强与软实力之间发展的不统一。
一.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意义
“内涵”是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基本特征的界定,“学校的内涵发展是一种以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育质量、办学特色等内部因素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选择。它关注的是学校长远的发展、合理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焦点。”
高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以坚持以人为本为先导,以提高质量为特征,以转变办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加强大学软实力建设和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学校的资源配置和发展规模、办学质量和和发展速度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二.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2010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达到78所,比2005年增加6所,独立学院12所,成人高校19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0所。其中,大部分为省属普通院校。地方院校是陕西省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
1.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是探索特色办学道路,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
探索学校办学特色,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不仅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第二条关于“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中对地方本科高校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地方院校在现有发展资源的基础上,走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2.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是发挥高校三大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直以来,高校肩负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地方院校更是担负着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纵观发展环境,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推进实施以及陕西省实现经济转型、推动自主创新、引领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普通地方院校担负着特殊而崇高的历史使命。这类高校只有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的强大推动下,在教育投入大幅增加的保障下,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为建设教育强省输入文化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综合素质过硬的高质量人才。
三.地方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探讨
1.转变办学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正确处理发展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正确的发展观决定了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科规划、服务领域、发展规模等等。在出色的完成为地方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科学研究两大任务外,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我省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是其最根本的任务。因此,我们要主动的转变办学观念,树立科学全面的质量观,在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发展目标。地方院校应该以提高质量为出发点,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主动调整学校结构,明确办学定位、深挖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将学校的发展模式由外延向内涵上转变,使地方院校的更快更好地发展。
2.积极培育优良校园组织文化,为全面深化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理奠定基础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价值观上的共识和行为习惯上的一致,贯穿于组织活动的全部,影响组织的全部工作,决定组织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竞争力。为此,我们要建设开放兼容、传承创新的精神文化;构建科学规范、激励自律的制度文化;建设开放创新、自由和谐的学术文化;建设环境优美、格调高雅的环境文化,通过优良组织文化的培养,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和凝聚作用,构建和谐校园,为全面深化改革,走内涵式发展奠定基础。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范文6
一、现阶段国内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位置较为薄弱
导致国内中等教育结构不平衡、普职在校人员比重失衡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常规“重普教、轻职教”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家长不考虑学生的自身条件,盲目跟风“普高热”;不少中职院校存在陈旧、腐朽的教学观念,办学规模及条件等较差,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不衔接,造成教育质量不高。其次是区域之间的教育状况参差不齐,通常大城市发展较快,而很多地区中职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相去甚远,甚至一些县市并未办力中职院校;此外,职业院校的总体办学实力不强,区域核心竞争力较低。一般来讲,由于受到学校种类、部门及条块等的束缚,我国的中职教育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化及整体化效益,要想进一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对现阶段中等教育资源的深入优化及整合变得迫在眉睫。
(2)高等职业教育的引导作用未能有效实现
首先,由于教育理念的陈旧、落后,通常会出现过于追求建设规模,从而忽略教学水平及教育实质、重专业技能,而忽视职业素养的提高、注重院校内硬件设施的建设,轻视内部管控体系的构建等情况,进而造成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一定的差距。其次,人才培养策略较为滞后。现在,国内职业院校关于人才的培养方面,通常只注重“订单式”人才的培养形式,缺少对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创新。除此之外,由于较为薄弱的社会服务能力,国内的高职学校在教育培训、技术研发以及技术咨询与转让等诸多方面仍旧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服务能力亟待强化。
(3)人才需求预测及专业动态调整体系尚未健全
一般情况下,职业学校的功能决定了它们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应当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即便国内职业院校一直在研究专业性人才的预测,然而,由于自身情况以及信息资源的束缚,预测水平与结果往往带有很大程度的局限性,无法精确地反映出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同时,现阶段我国的人才需求预测环节较为薄弱,没有能够建立起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再加上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情况、人才需求等无法得出一个严谨科学的衡量,因此,各职业院校也不能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合理的优化、调整。
二、供给侧视角下对职业教育改革的相关建议
(1)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
依照国内对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国家提高了对职业教育改革问题的重视程度,积极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名师培养、基础能力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专门的建设项目。将提升职业院校的区域核心竞争力作为根本目的,持续地完善职业院校的“双向流动制度”。与此同时,不断强化职教团队的建设,将构筑区域性共享型的基地作为出发点,重点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参照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加强了对兼具社会生产及教育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
(2)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带头作用
职业院校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激励方式,推动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一同探索并创新教育改革问题,尤其是在专业对接、教材拟定等基本内容上实现突破。另外,还需要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分类指导及分类管理作用,积极扶持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及时进行院校的调整和重组工作,同时为一些品牌学科的建设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积极研究和分析应用技术类院校办学模式和教育体制等内容,加强教育体制的灵活性、多样性,迎合当前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实现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发挥其自身的优势。
(3)及时调整和转变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在职业教育的管理环节中,我们应当协调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融合,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课程,强化培训机构的社会服务及管理职能,提升教育水平、社会效益。不断地积累职业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从而实现教育与区域产业的有机结合,推进差异化发展,进一步突出教育特色,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整体推进与区域先行先试机制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