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建筑风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建筑风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建筑风格

中西建筑风格范文1

传统闽台建筑与巴洛克建筑装饰风格的比较

福建(简称“闽”)与台湾一衣带水,自古至今,台湾建筑是闽南建筑的传承和发展。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谈闽台建筑,就是在谈闽南建筑,在谈传统的闽南建筑和台湾建筑。闽台建筑样式的起源,传说是在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为了安抚爱妃黄氏思乡心切,命赐黄氏一家建筑府第式住宅,但被误传为“赐泉州一府”,所以一时间,泉州各地大兴土木,建起了具有皇宫气派的民居建筑[1]。而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后传至德、奥、法、英、西、葡,直至拉丁美洲的殖民地。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巴洛克建筑基本上代表了西方传统的建筑和装饰风格。通过二者的比较,我们即可把握住中西方传统建筑和装饰风格中各民族传统建筑的共性和个性,又可把脉世界各民族建筑和装饰风格的时代演变和发展趋势。

整体装饰风格比较。闽台传统建筑,风格独特,以当地特有的红土为原料,建成独具地域色彩的“红砖”建筑,且装饰之风颇盛。闽台古建筑,尤其是庙宇、祠堂装饰风格独特。常见的装饰技法有木雕、石雕、泥塑彩绘、彩陶、剪瓷雕等6种。闽台传统建筑装饰极尽雕饰,色彩艳丽,以“飞”、“翘”的屋脊著称于世,极具动感,体现了工匠高超的工艺技巧,也体现了人们祈福镇邪和炫耀富贵的群体心态。巴洛克建筑,大量使用贵重材料,内部充满装饰,色彩艳丽,极其奢华,以炫耀教会的财富与权势,一度成为皇宫、大教堂的代名词。它极力强调运动和变化,关注建筑的空间和立体感,并把多种艺术形式结合于建筑,使建筑有繁杂复缛的形式感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一种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

雕刻风格比较。闽台建筑的外部建筑雕饰,主要采用其独特的“剪瓷雕、泥塑彩绘、交趾陶”等雕饰方法。不论是庙宇还是祠堂,大多数闽台传统建筑的外部雕饰有以下3种雕饰方法结合而成。剪瓷雕,顾名思义,就是选取各种颜色鲜艳的彩瓷器,或利用残损价廉的彩瓷为材料,按需要剪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细小瓷片,然后再用它来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山水装饰建筑物,所以这种工艺也叫剪花、堆花、堆剪或贴瓷花,具有色彩鲜艳亮丽、造型生动逼真、立体感强、久不褪色的特点。加之福建各地盛产陶瓷,取材便捷、价廉,所以福建闽台建筑尤其是寺庙、祠堂等建筑物的屋脊、翘角、门楼、壁画常用剪瓷雕进行装饰。(图1)。

泥塑施绘是台湾和福建地区建筑常用的雕塑形式,常用来装饰屋顶和翘壁飞檐(图2)。交趾陶是一种低温多彩釉,是融合了软陶与广窑的一种陶艺。交趾陶的制作全凭巧夺天工的陶匠用双手及竹篾将陶土片片贴合、修饰,再以多彩釉细工着色使其绚丽,然后经过多次烧制而成,集雕塑、色彩、烧陶之美于一身(图1、图2)。其特点在于晶亮艳丽的宝石彩釉,呈现多元丰富的民俗风格,且包含了捏塑、绘画、烧陶等技艺及宗教文化的民俗工艺,展示了中华民族高超精湛的民间艺术水平。

从雕刻的内容层面上看,其表象不仅是人物,还涉及到花卉、动物、山水等,品类繁多,而内在实质却寓意深刻,大多宣扬、倡导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优秀的传统道德理念和祈财求福保平安的平民心态。所以,其人物的雕刻一般有一定的、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褒扬“从善尚孝”、“精忠报国”、“荣宗耀祖”。例如,图2讲述关帝率领众将士保护四城门不被攻克的故事。即使雕刻的是花卉、动物、山水等,也都蕴含着“为人立世”或祈求“吉祥平安“等深意。而巴洛克建筑,内部装饰追求华贵气派,炫耀财富气势,甚至是达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如著名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为罗马科纳罗小礼拜堂制作的祭坛雕塑《圣女德烈莎》(图3)和以繁缛的雕刻著称于世的《拿破仑三世的行宫———隆尚宫》(图4),典型代表了巴拉克建筑的华丽装饰。又如图5,李希腾费尔斯的维也真赫里教堂,金碧辉煌、视野开阔,室内大量装饰着壁画雕刻,处处是大理石、铜和黄金,一派富丽堂皇、炫耀财富的气势。

巴洛克建筑的雕刻内容主要以人物为主,逼真地表现出男女老幼皮肤外观、卷发、衣饰、织物的质感,展现了这一时期雕刻艺术家表现真实人物的方法臻于完美、成熟的艺术表现手法。其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动态的展现,人物不再被雕成静止和休息的姿态,而总是处于运动之中,展现出人类生命的蓬勃活力。如图6的意大利麦腾的修道院图书馆,把柱子雕刻成健壮力士模样,让其用肩担负上面重量,十字拱结构也被极为华丽的装饰彻底掩盖了。

内部彩画比较。闽台传统建筑,自古以来以“雕梁画栋”著称于世,据考查,闽南的明代建筑彩画,其题材多为花卉人物,彩画梁坊部分一般分为3停,即中间是1堵仁,两边是2个堵头。堵仁的题材大多有山水、人物、花鸟、亭台楼阁,堵头的题材是交尾螭虎纹、螭虎吐草纹、卷草纹、如意纹、雷纹等。闽台历来有“红宫乌祖厝”的谚语,意思是,庙宇应为红色,而家庙、祠堂应以黑色为基调。到了清末及近代,彩画色彩大量用金色,整体色彩艳丽,尤其是在庙宇之中[2]。如图7的台湾鹿港城隍庙彩画,其绘画颜料选用大漆(或称“福建漆”、“建漆”),绘画成图后,采用金箔施贴,光彩夺目,久不褪色。而在巴洛克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是建筑技艺和绘画相互融合交错。立体感强、逼真、带有透视效果,彩画往往以“天国”为题材,出现在构成屋顶框架的拱门上方,给人以通向“天国”的联想(图8)。天顶画在向下与墙面的交汇处,往往又是与雕塑等结合的好地方,画中的人物或倚在栏杆(雕塑构成)上或伸出一只雕塑的手脚(图9)。

综上,闽台传统建筑与巴拉克建筑装饰艺术特点详见表1。从时间上说,巴拉克建筑晚于闽台传统建筑近1000年。尽管我们目前无法有力推断巴洛克建筑是否就是闽台传统建筑的承继或深受闽台传统建筑的影响,但通过比较,可以明显看出闽台传统建筑装饰与巴拉克建筑装饰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相同之处,尤其是装饰特点、装饰目的等都存在着许多共性,但又不失各自民族特征及其建筑理念。

闽台中外合璧式建筑风格解构

19世纪末,闽南一带的居民由于生活所迫,下南洋谋生,一旦有了积蓄往往回祖居地大兴土木。这些建筑物不仅保留了祖居地的传统建筑风格,而且融汇了侨居地的建筑技术,形成了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3]。当地人喻这些建筑物为“穿西装、戴斗笠”的建筑,是闽台传统建筑中的一道富有时代新鲜气息的亮丽风景。其特点在于,借鉴吸收侨居地的建筑风格和技术的同时,又不失自身民族的特质,不失祖居地的地域特色。这种中外合璧式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在民居、祠堂、寺庙、宫观建筑,还体现在牌坊、塔、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等。其中较有代表的建筑是已故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辜家老宅(如图10),即现在的“鹿港民俗文物馆”[4]。

台湾辜家老宅,入口立面高耸开阔,豪华贵气又兼具典雅气质;外立面模仿巴洛克建筑圆形的立柱,运用以椭圆形为基础的S形、曲线形、波浪形立面和平面,凹凸度很大的山墙筑就强烈的光影效果;正面两翼设八角形卫塔力求其外观的豪华气派,但其内部结构和装饰色彩仍然沿袭传统闽台建筑风格。在色彩方面,在建筑外立面的墙面点缀着闽台传统建筑的经典红色;在门厅两侧的墙面和窗子的上部,也都是以红白两色的穿插作为装饰主色调。主体内部建筑结构依然保留着传统闽南建筑的风格,室内结构较多,使空间的结构分割比较轻便、灵活,住者居其间,萌生一种民族和地域的亲切感和“家”的温馨厚重。

该类似建筑在闽台一带绝非罕见,一段时间内形成一道颇有生气的风景线。尤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这类“穿西装、戴斗笠”的建筑物,可谓是这一年代的闽台建筑的具有历史标志性的建筑物,并载入闽台传统建筑史。

闽台传统建筑艺术风格发展之启迪

从闽台传统建筑的“红宫乌祖厝”的雕梁画栋,到“穿西装、戴斗笠”的中外合璧式建筑,可以看出,闽台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的发展,几经传统的承继。外域先进艺术和技术的借鉴和与本民族的融合,折射出各民族的文明及其艺术文化属于整个“地球村”,属于全人类。人类文明的进化,是各民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融合的过程,建筑艺术也不会例外。如果没有各民族间的互相借鉴融合,就不会有今天遍及全球的通讯网络,不会有惠及全球的电力照明等。

到了今天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各民族的融合更加频繁。在当前物质文化乃至建筑艺术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在多元、立体交叉的大文化语境里,如何发展和推进我国的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事业,怎样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确的认识,是摆在当代建筑者、设计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西建筑风格范文2

[关键词]园林建筑:功能;形式;风格;文化

1 前言

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他们的性质、规模虽然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

2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二是强调其独特性。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

经过上述功能分析,可以归纳出园林建筑以其自身的特点对园林景观所起的作用: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求园林建筑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做到布局上依形就势。这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断追求的境界。

(3)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建筑外形轮廓,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

3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

3.1表现含蓄

含蓄效果就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追求含蓄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往往巧妙地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江南园林中,漏窗往往成为含蓄的手段,窗外景观通过漏窗,隐隐约约,这就比一览无余地看有生趣得多。

3.2强调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多以自然山水式园林为主一般来说,园中应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是人作,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在园林中,即使有密集的建筑,也必须要有自然的趣味。为了使园林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筑各种相应的建筑,但是园林中的建筑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

园林意境的创作方法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根源。融情入境的创作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体物”的过程。即园林意境创作必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对特定环境与景物所适宜表达的情意作详细的体察。事物形象各自具有表达个性与情意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意匠经营”的过程。在体物的基础上立意,意境才有表达的可能。然后根据立意来规划布局,剪裁景物。园林意境的丰富,必须根据条件进行“因借”。计成《园冶》中的“借景”一章所说“取景在借”,讲的不只是构图上的借景,而且是为了丰富意境的“因借”。

“比”与“兴”。是中国先秦时代审美意识的表现手段。《文心雕龙》对比、兴的释义是:“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比”与“兴”有时很难绝然划分,经常连用,都是通过外物与景象来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意的方法。

3.3突出宗教迷信和封建礼教

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汉代是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体现,皇家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才能看到的吻兽。吻兽既是人们对龙的崇拜,创造的多种神兽的总称。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时至今日,人们仍可见到“龙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示,如今的龙文化(装饰)不仅仅是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海内外,凡饰有“龙避邪”的,一定是华人宅府),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

3.4平面布局简明有规律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

3.5地域文化不同园林建筑风格有异

洛阳自古以牡丹闻名,园林中多种植花卉竹木,尤以牡丹、芍药为盛,对比之下,亭台楼阁等建筑的设计疏散。甚至有些园林只在花期是搭建临时的建筑,称“幕屋”、“市肆”。花期一过,幕屋、市肆皆被拆除,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建筑。

而扬州园林,建筑装饰精美,表现细腻。这是因为,扬州园林的建造时期多以清朝乾隆年间为主,建造者许多都是当时巨商和当地官员所建。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财富、粉饰太平,因此带有鲜明的功利性。扬州园林在审美情趣上,更重视形式美的表现。

4 展望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也对园林和园林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内容和新的课题。因此如何这些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装点得更加美丽、更加适应现代化旅游的要求,以及如何更多的开辟新的游览点和风景名胜区,园林建设乃是一项主要的手段,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萧默.建筑意.2003 ,1.

中西建筑风格范文3

探究哈尔滨多元文化的成因,可追溯到19世纪末,1896年在《中俄御敌互助条约》下,中东铁路在中国东北动工修筑。1898年成为中东铁路附属地的哈尔滨,从松花江畔的小渔村,开始了全面的规划和建设,开始从以农副业为主的小渔村向着新兴的工业社会转型。随着中东铁路工程的展开,大批的技术人员参与了城市的规划设计,俄国殖民者仿照莫斯科的城市面貌,开发建设哈尔滨。与此同时,中东铁路的兴建也将沙俄的文化意识一并传承到哈尔滨。经济和文化的空前繁荣,促成哈尔滨博得当时东北亚最负盛名的国际化商埠的重要地位。1907年哈尔滨已经成为中东铁路以及东北铁路枢纽。30多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在此,不乏至今仍散落世界各地、为推进世界社会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的犹太人。这些移民带来了自己国家跟民族的文化,这些文化的交汇形成了多元文化的哈尔滨。多种形态的文化与哈尔滨原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交汇。这样的建筑风格确实反映了哈尔滨在历史长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大量欧洲移民的涌入、西方文化的浸染,必然使得哈尔滨早期民间大量的地标建筑体现中西兼容并蓄的城市特点。

二、哈尔滨地标建筑中的文化“包容性”

哈尔滨的建设规划中融入来源于西方的多元文化,使整个哈尔滨的发展走向了世界最前沿,与整个先进文明时代的发展保持着基本相同的步调。城市文化包容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居住空间的融合。1907年后,蜂拥而至的外国移民中,不乏一些杰出的建筑师。其中,对哈尔滨影响最大的是沙俄的建筑师,他们将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带到了哈尔滨,兴建了一批批独具特色的建筑。其中一部分保存至今,其中主要以新艺术运动风格为主,还夹杂着一些西方现代建筑风格。

1.宗教建筑的异彩华章。俄国建筑师仿照沙俄时代莫斯科的城市面貌,在喧杂的南岗区博物馆中心地带建成了“尼古拉大教堂”。这个标志性的宗教建筑,让哈尔滨的冬天如同千里之外的莫斯科。显要的地理位置非凡的建筑场地控制力,在漫长的岁月里影响着哈尔滨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形态与建筑风格的演化。在当时的俄国建筑风格主要是以法国建筑中的浪漫艺术流派为主导。多元文化的聚集,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将自己的宗教也带入到了哈尔滨。教堂建筑的出现,成就了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在30年代的哈尔滨,教堂共计50多座,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等不同教派的教堂、庙宇散落于哈尔滨的大街小巷。现今保存下来的东正教“索菲亚教堂”,也是现今中国保存最完美的典型拜占庭式建筑。这座近百年的建筑,宏伟、壮观,古朴典雅。惯用的篷顶洋葱头式穹顶,是典型的俄罗斯建筑设计手法,既衬托出雄浑气质、又勾勒着整个外墙体华丽多彩的细部,是“媲美”莫斯科的瓦西里教堂的经典之作。这种带有典型俄式风格的西方宗教建筑,将哈尔滨这座城市文化包容性展示得淋漓尽致。

2.商贸建筑的瑰丽绽放。哈尔滨作为一个具有殖民色彩的移民城市,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产生的效应,更多地反映在新艺术运动风格的传承和创新中。哈尔滨最具有多元文化风格的中央大街,为欧洲文化所熏染。比比皆是的欧式建筑,让“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盛誉名副其实。多元文化在此聚集,生根发芽,绽放着历久弥新的华彩。这条大街涵括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有起源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式,17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建筑,这些建筑都体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精髓。目前,中央大街仍有欧式、仿欧式建筑75栋。建筑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马迭尔宾馆,原为犹太人萨姆所诺维奇兄弟商会。她的兴衰起落,是哈尔滨历史发展的见证,哈尔滨的繁华盛景、血雨腥风,在这座百年商铺中留下了太多的传奇往事。1931年日本发动了对华战争,在占领哈尔滨后,将其文化一并带到哈尔滨。所以这一时期日本的建筑文化又作为哈尔滨建筑的一部分融入到了建筑文化中,并且逐渐走向主流。将当时在欧美非常流行的、与现在工业文明相适应的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建筑移入哈尔滨,“滨江桥”、道外“桃花巷”等商圈的“圈楼”“中华巴洛克”成为另一道哈尔滨的特色建筑风景。

3.新艺术地标建筑的中西并蓄。哈尔滨现代地标建筑别具风格,防洪纪念塔就是其中之一。建于1958年,为纪念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水修筑永久性江堤而建造。主设计师是前苏联建筑艺术设计师巴格奇•兹耶列夫。这座建筑让中西方文化和谐交融得以延续。由20根7米高的古罗马式回廊围绕。塔碑刻有“塔镇江天”的中文介绍,同时塔基前设有两层仿古罗马式水池,塔顶端为防洪建堤英雄们高举旗帜的立体塑像。罗马式回廊的建筑风格既体现了浓重的西方文化,而在细节上、在塔主体的标志线跟塑像则体现了中式风格,文化的交融在这座建筑中得到自然的、细腻体现。显而易见,哈尔滨的新艺术中建筑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因而新式建筑风格具有抹不掉的地方色彩。在100余年里,哈尔滨的城市建设呈现旺盛发展态势,这一中西兼收并蓄的地标建筑设计特色,对哈尔滨城市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建筑风格的主流模式。

三、结语

中西建筑风格范文4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建筑;建筑艺术;比较

建筑风格能够十分直白的表现出建筑艺术。不同的建筑风格包含了不一样的物质和精神要素,也包含了这个时代和民族的审美标准,因此建筑艺术更多的是对时代风格、民族风格的表现。一般情况而言,时代的不同,所产生的风格也不相同,但是因为影响民族风格的民族文化需要时间的沉淀,这个过程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使得民族风格也具有传统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建筑艺术是和时代风格紧紧相连的,建筑艺术对于民族风格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 木料和石材

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其中对人们思想影响最深的就是儒家文化,在儒家思想中崇尚的是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规律。这种思想也渐渐的深入到了建筑艺术中。因为受到儒学的影响,渐渐的形成了一种和社会等级制度有关的建筑形式。中国的建筑形式主要以木材结构为主,就连建造一些砖筑的地下墓室和佛塔也是如此,虽然表面使用的是砖石结构,但是还是仿造木材的结构形式来建造的,这就足以证明木材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就出现了“墙倒屋不塌”、“拆东墙补西墙”的俗语。然而在西方的古代建筑有很多代表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建筑,主要是采用石材为建筑材料,注重强调的是建筑数据的严格和准确。而且,在西方建筑中主要是以承重墙为主,使用砖和石头所筑成的墙体可以达到很高的高度,房屋的顶部是采用的半拱型构造,这就是西方建筑的典型标志。

2 强调天人合一和神人合一

在西方人们一般把建筑比喻成音乐,但是在中国,建筑具有更多的诗情画意。中国自古都把自然神人化,对自然的态度也是神秘和恐惧并存,对自然的态度也是比较顺从。中国建筑不太注重建筑中的体量、类型、风格和透视的效果,主要关注于对空间规模的扩大,以及在平面上和空间上的相互联系和配合的群体性建筑,主要关注建筑的和谐性和包容性。西方主要看重实践方面,重视实际和人生的精神理念。西方建筑主要是用石头建成,初期时比较黑暗,后来就有阳光照射进来,都属于控制人的精神,注重对神秘感的设计。西方建筑看重的是整体和局部的布局,局部和局部之间的透视、规律和比例等造型准则,注重对立和争斗,注重人们对建筑空间的理性把握。

3 注重模仿和意象

在西方很多人认为曲线是世界上最美的线条,古希腊建筑中不同的柱式就是对人们美的充分展现,大家都知道,多立克式是对男性雄伟和高大的表现,爱奥尼柱则是对女性柔美身形的展现。在欧洲大多数人都比较注重理性思考,善于进行几何分析,西方建筑比较注重对数学模型的比例分配,使得建筑的整体布局呈现出较强的模拟集合图案。比如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其中正面高宽比例1:1.618,遵循“黄金分割”原理。中国人就比较注重人们的内心感受和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思考和领悟,具有很强的意象性。英国的佛莱彻说过:“西方人心中的美术,只有绘画为中国人所承认。雕塑、建筑以致工艺品为视为一种匠人的工作,艺术是诗意的(情感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中国人比较注重逼真的东西,并且要能够达到栩栩如生的境界。[1]

4 封闭和开放

中国的古代建筑,比如故宫、园林、庙宇和住房都是呈现出封闭的状态。中国保存到现在的古代建筑——故宫,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像是北京的四合院、云南人们居住的“一颗印”和广东潮汕等等,也就是封闭模式的体现。这些建筑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外墙不开口,是通过通风来采光,这是中国建筑的鲜明特征。这种封闭的居住环境和当时封闭的国家环境和政策有着极大的联系。和中国建筑的封闭相比较,西方的古代建筑更加注重的是开放、张扬、大气,主要以外部空间为主,中心广场被叫做“城市的客厅”,就有明显的要把室内转化成室外的意思。像是在1756年简称的法国凡尔赛宫,中间是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也就是把立面转化成纵、横、斜三段,左右是对称的,建筑的轮廓造型严正、伟大雄健,具有明显的理性美。凡尔赛宫的集合形

花园主要是依照大厅为主线渐渐展开的。

5 内向和外向

中国在进行建筑的时候,主要的表现是外部空间简单牢固,但是内部却清新脱俗,具有不同的情趣在内。注重空间的封闭性,主要倾向于内心世界和对外界的防范,这就和儒家所宣扬的“外求自保,内得心安”的思想有些类似。但是在西方的建筑中,在布局、构造和意象等方面都给人一种阔达、宏伟雄壮以及结构复杂的感受。尤其是几何的造型更是给人一种和自然对立、人定胜天的感受,这就是西方人在征服自然方面的体现,具有鲜明的侵略和探求的意味。就是这种否定和叛逆,就充分的体现出西方建筑的多样性,出现了一个个不同的流派特色,络绎不绝,这和我国长时间以来单调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2]

6 大众和特殊

在中国的儒家思想中,注重的是中庸和制衡。中国建筑更加注重群体间的组合,部分服从整体,达到协调的美。西方哲学理性思想中强调的是对立和自我,注重对个性的解放,像是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等等,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给人们一种激动、雄健的艺术感受。而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采用中轴线的形式,从宫廷到、府衙、住房、寺庙,都是采取坐北朝南的中轴线,成对称的形式,呈现序列化的空间状态。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北京故宫的布局模式。西方建筑不注重这方面,建筑并不是追求对称的效果,主要是呈现出放射性的状态,主要是为了表现出不同和不规律性。比如欧洲中世纪的城镇布局就是以教堂为主,然后围绕教堂进行宫殿、住房和修道院等建筑的布局,其中各自都是独立的存在的。

7 静态和动态

中国古代建筑给人的感觉是范围较小,但是却又让人觉得有种以小见大的感觉,一棵树木、一片花草、一块石头,都能使观赏人员从中联想到一片山林。其中的布局也十分注重虚实相融合,注重其中的动静配合,但是一般都是静多于动,这种建筑思维和布局有利于建造更加明朗和精致的环境,从而有效的表现出自然的美感和相互协调的气质。但是在西方的园林中,主要是以瀑布和喷泉为主,整体感觉比较宏伟和壮大,具有强烈的动态感,从而有效的表现出热情奔放的感觉。[3] 8 内涵和外露

因为儒家思想对于人们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建筑也逐渐向和谐和含蓄的方向发展。在建筑内部是以封闭的空间为主,建筑和装饰都比较自然,让人觉得十分的亲切和安逸,给人一种家的温馨。在西方的古典建筑中更加注重人和自然的抗衡,在石头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上面显得生硬和冷酷,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在建筑的外形构造方面,西方古典建筑是使用比较夸张的造型来表现出建筑的伟大和永远,让人瞠目结舌,具有激情。西方古典建筑中的空间位置是直挺向上的,使用的是高空垂直的发展模式,而且,西方古典建筑注重突出建筑的单个特点,其中的每个建筑都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

9 主体和客体

中国建筑和人一样,是有鲜明的前后差别的。在中国的建筑中,主要发源于黄河流域,方向是坐北朝南。一个中国的住房,实际上体现了主人宇宙的观念,也就是对主人的身体构建的反映。中国人和中国的建筑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建筑的方向也是人的朝向,也就是南方在前面。和中国的宇宙观念不同的是西方的建筑风格,西方的建筑主要从观察面开始建立的,因此北方是前方。一座简单的三合院,从上向下看就好比一个张开手臂的人形,房屋是正面,两厢是手臂,把自己紧紧的包围起来,就像一个井字的形状。而且这个井就是房屋主人的心脏。中国的住房都是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只是建筑的范围大小不同罢了。[4]

10 不变与万变

中西方在革新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可以体现在建筑发展的不同上。就建筑发展历程而言,中国建筑倾向于保守型。根据文献资料表明,中国建筑形式及材料亘古不变,起码在过去3000年基本维持原样。不同于中国,西方建筑追求推陈出新,材料和结构也是不断演变的。希腊雅典卫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批神庙,距今约2500年,在这期间欧洲古代建筑的外形及建筑材料历经了剧烈的发展演变过程。欧洲建筑在装饰、空间布局、比例、形象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向古罗马穹窿顶技术以及拱券技术的发展,还包括从飞扶壁技术、十字拱技术向文艺复兴时期圣彼得堡大教堂的演变等。

11 总结

根据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

显的看出,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性格逐渐呈现出内敛、封闭的状态,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得设计思维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传统成为中国人思想上的束缚,但是新的事物没有经过时间的堆积也不能广泛使用,所以有的地方还是需要去继承的。在建筑风格上面,中国人也具有一定的创造力,不然就不会出现独具匠心的建筑风格,但是封闭的思想还是让我们固步自封,很难发展,建筑的形状也大致相同。

传统的建筑不但有四合院、大屋顶斗拱等形状,还有对内在设计思想和艺术内涵的表现。对传统进行学习,不是要全部吸收,而是要符合实际,主要是给人们一种启发和灵感。建筑渐渐的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建筑形式使得现代建筑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传统和现代有冲突的地方,也有相互融合的地方,传统的风格要能够与时俱进,接受新的构造、材料和技术的影响,如果不能融入现代化的因素,传统的建筑就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树京,贾铮.谈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别[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2]杨洁,黄金凤.中西方传统建筑的比较与探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29-32.

中西建筑风格范文5

关键词:青岛; 德占时期; 建筑风格

Abstract:During German occupation period, the form and style of Qingdao architectures reflected the influences of European and German architectural school at that time. Therefore Qingdao is miniatures about urban planning and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Europe specially the German modern times in China; is continuing about the western modern times architecture in China; also is manifesting on a collision and amalgam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culture. Since then, the city's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of Qingdao has been caused to influence under the western construction culture by these architectures, and these architectures have been important meaning in the Chinese modern times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Key words:Qingdao; German occupation period; the style of architectures

中图分类号:TU-09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4-0077-03

1897~1914年,青岛作为德国殖民者独占的殖民地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在中国较早地开始了近代城市的历程,使青岛在城市风貌上的独特性表现为德占时期建成的高质量的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等风格的建筑。而时值欧洲建筑的复古思潮和探求新建筑运动的影响,所以青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国在此时期的建筑思潮和特色,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

1青岛德占时期主要建筑风格的发展渊源

1.1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手工业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反对机器的粗制滥造。在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从19世纪30年代后常常以哥特风格出现,故又称为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浪漫主义者在创作中追求性灵的解放,府邸的平面相当自由,房间的大小、形状、朝向和相互联系灵活地根据实际功能需要适当安排”①。浪漫主义在德国比较活跃,也相当流行。他们把哥特建筑当作日耳曼精神的体现来歌颂,因为他们认为中世纪的文化是日耳曼人创立的,代表了当时竭力强化日耳曼民族精神以求德国统一的思潮。

德意志传统住宅的形式特征是“没有内院,平面布置不整齐,体形很自由。常常底层用砖石,楼层用木构架。构件外露,安排得疏密有致,装饰效果很强。屋顶特别陡而高,里面往往有阁楼,开着老虎窗。圆形或八角形的楼梯间凸出在外,上面戴着高高的尖顶。也有些楼层房间的局部悬挑在外面而冠以尖顶。这些住宅的风格很亲切,活泼美丽,散发着乐生的气息。”②

德意志传统住宅的形式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建筑风格。

1.2折衷主义(Eclecticism)

折衷主义的建筑并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沉醉于“纯形式”的美。为了弥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建筑上的局限性,可以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这一风格曾一度在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盛行。

1.3青年风格派(Jugendstil)

德国的“青年风格派”是从“新艺术”(Art Nouveau)运动中发展出来的设计运动,开始摆脱单纯的装饰性,而向功能性第一的设计原则发展,因此被视为介于“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设计之间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的设计运动。线条表现手法是曲线派,主张师从自然,以模仿自然界动植物纹样的线条进行装饰。

该时期的青岛建筑风格与当时的欧洲建筑潮流,尤其是德国建筑潮流息息相关。“几年之内,青岛便成了‘德国文化和城市建设艺术的展览馆’”。③

2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

2.1殖民时期风格(Colonial Style)

即日本学者所称“外廊样式”(Veranda Style)。当时德国殖民者仿效了英国在其印度殖民地颇为成功的这一建筑形式,每层均有遮荫的大面积敞廊环绕。然而德国殖民者不久就发现这种热带建筑形式特别注重通风避热的建筑模式不适合青岛,因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 又因其三面环海,在海洋环境的调节作用下, 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于是许多“外廊样式”被改造了,以适应青岛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居住习惯,不久又舍弃了这种形式。如青岛旧海关大楼,建于1899年,立面为两层券廊处理。德国总督副官宅邸旧址,屋顶铺中国瓦,四周围以敞廊(如图1);德华银行,处于对气候的考虑,西面和南面设有通风的券柱式外廊,具有“殖民地式”风格。

2.2古典主义(Classicism)

建筑多使用西方古典柱式,讲究对称,突出轴线,强调构图中的主从关系,比例严谨的立面构图,但也能根据基地地形作灵活处理。建筑用材讲究,多使用花岗石贴面,花岗石柱式;或作水刷石面层,坚固耐久,典雅华贵。在青岛建筑中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不多,青岛的总督府属于这一类。立面采取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横三纵五对称处理手法,中部及两侧略外突,墙体建筑材料为青岛特产花岗岩石材,有两层券廊,矩形爱奥尼式壁柱,符合严谨的古典主义构图比例(如图2德国总督府的南立面主入口)。

2.3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

青岛的德式建筑几乎是德国本土风格的原样移植,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风格占据主流。德意志传统折线式屋顶陡高奇特,举架很高,层高一般约为4m以上。为了使建筑物表情丰富、生动,往往把墙壁做成抹灰,而将壁柱、上楣、窗户四周、拱门、柱子等用红砖装饰;或用砖来构成墙面的基调,而壁柱、上楣、窗户四周等则采用石材。如青岛基督教堂(如图3)、伯恩尼克住宅、德国盖尔普克亲王别墅,这些建筑同时也是现今当地建筑师创作的源泉。

2.4折衷主义

集各种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局部有意或无意地融入了其他建筑文化要素的折衷主义建筑华丽新奇,引人注目。特别是巴洛克建筑手法的掺杂很受欢迎。严格意义上说,青岛德占时期的所有建筑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折衷现象,或纯德式传统建筑本身融入了青年风格派的要素;或掺杂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构成要素和各种象征意义的东方符号。如总督府官邸是德式建筑为主的多种元素有机组合的“集仿主义”风格,既有“青年风格派”特征又有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特征,而建筑东立面的花房完全是一个纯钢结构玻璃围合的阳光大厅,已显示出现代主义风格特征,屋顶既有红色筒瓦又有中国传统的绿色琉璃瓦;而车站饭店则是新巴洛克式、哥特式等东西方建筑符号的生硬结合(图4)。阿里文住宅在其住宅的入口处设置一间典型中国屋顶的门房,这在当时的青岛可谓独树一帜。

2.5青年风格派

“青年风格派”在青岛有许多典型的实例,曲线的山花和开窗纹样非常丰富。如德国医药商店,上面的两座烟囱及两个楼层采用拱形和曲面相结合的手法,细部纹样如窗框、门框、山花等用自然曲线,整座建筑充满动感。胶澳帝国海关,横向的侧山墙局部外悬、礼和商业大楼旧址(图5)在入口门套的两边,雕刻成花草纹样装饰等都为德国青年风格派的手法。亨利王子饭店旅馆部的沿街南立面在中部上面起山墙,山墙设计成曲线形状,山面上雕刻着花草纹样装饰,也可见受“青年风格派”的影响。

3青岛德占时期建筑所具有的价值

城市是建筑文化的历史堆积,青岛德占时期的德式建筑传承着一定的历史信息,而更多的历史信息则承载于建筑周围的环境、城市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城市的景观风貌之中。因此青岛的德式历史建筑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展示着青岛发展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色,是青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3.1历史文化价值

青岛德占时期建筑虽然有其为殖民统治服务的目的,带有侵略属性的一面,但并不是毫无特色和经验可取的。它们不仅传播建筑文化,更展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强有力的冲击,对青岛当地的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德占时期建筑明显地受到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带形城市”和“花园式住宅”规划思想的影响,还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与工艺运动”(Art and Crafts Movement)、“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但探究这些建筑具有的鲜明地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可以帮助我们破译青岛近代建筑中西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有助于我们加深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建筑的复古思潮和艺术与工艺运动及新艺术运动的认识;同时促进我们对本土文化自觉的意识,树立对本土文化自尊的态度,加强培养对本土文化自强的精神。

3.2文化景观价值

德式建筑形体高大,建筑风格与中国北方城市及村镇的面貌迥异,高耸的尖顶与山势相映、片片红瓦与绿树环绕、凝重的花岗岩与大地的色彩相融,构画出“红瓦、黄墙、绿树、碧海、蓝天”优美的城市画卷,并形成了一条条有欧陆风情和历史痕迹的特色街区,成为青岛旅游业的重要景观,给青岛城市塑造了无可比拟的个性魅力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如太平路上集聚了许多优秀的德占时期的建筑,亨利王子饭店、德华银行、山东矿务公司办公楼、卡拉维茨公司办公楼,还有一些花园式的高级别墅。此外,还有广西路、沂水路、中山路、湖南路、湖北路、德县路等亦是如此。这些街区烘托出的格调与气氛,是青岛地方生活特色、地方风俗习惯发生的“容器”,浓缩了一定的地域和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些对城市旅游业来说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它们不仅凝结着城市不同时空阶段的社会文化特征,还是青岛在20世纪初其文明进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物质沉淀。因此对于遗留至今的德占时期建筑进行保护,使其成为青岛的文化景观历史记忆。

4结语

德国在青岛建成了许多建筑类型,如宗教、行政、居住、文教卫生、交通、金融等建筑,可以说是青岛近代城市规划和建筑的开端,对青岛以后的建筑和城市风貌的形成,起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同时,也正是这些历史建筑,才使青岛城市魅力更加璀璨夺目。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老建筑,保持城市建筑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宋连威著.青岛-城市老建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2] 窦世强、李明著.画说青岛老建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3] 徐飞鹏等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 杨秉德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中西建筑风格范文6

关键词:上海;天主教堂;建筑特色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2-0062-02

1、引言

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上海近代建筑,是西方文化在上海交流、融汇的产物;上海现存的古代建筑,则是上海城市发展、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载体。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上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特点。

而上海的教堂建筑历史悠久,造型别致,风格迥异,在近代上海建筑史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大多形成于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的西方传统风格的宗教建筑,反映了当时世界建筑设计潮流、审美取向和施工技术的一流水准。以今天的眼光去观察,可以发现它们以非常具体的形象见证了世界建筑文化发展的脉动,更可举一反三地勾画出上海与世界宗教文化交流的关联。故其历史的、文化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已然是这座城市中一份不可再生的人类文化遗产。本文主要论述上海天主教堂的建筑设计特色。

2、上海天主教堂概述

2.1 董家渡天主堂

地址黄浦区(南市)董家渡路、万裕街路口。

早在明朝时期,天主教便在上海传播,但早期出现在上海的教堂是地道的中国建筑,以适应当时中国百姓的审美习惯。进入近代,则是夹杂着一些西方风格的中国厅堂建筑。建于1640年的“敬一堂”是一座中国庙宇式的天主教堂。它是上海地区最早出现的一座正规教堂,也是上海最老的天主教堂。

清朝康熙雍正年问,在全国范围内一度禁止信仰天主教,许多天主教堂被没收,“敬一堂”也变成了关帝庙。

后,根据《》规定,西方传教士又开始了在中国建教堂、传教活动。他们进而要求归还已被没收的教堂。由于上海的“敬一堂”已变成了关帝庙,传教士梅德尔通过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等人逼迫上海道台宫慕久用董家渡原大悲阁的庙产充抵为教堂地基。该地块曾一度成为法国水兵的临时驻地,后来西方传教士们又将地块扩展到黄浦江边。在此建起了一座“圣沙勿略天主堂”,俗称“董家渡天主堂”。回溯以往,悄悄探寻天主教在上海尤其是开埠以后传播史实的根底,我们才知道,这是目前尚存最老的天主教堂。位处晚清老城厢边际的董家渡天主堂兴建于公元1847年,1853年3月建成,用了六年时间始建成开堂。现已湮没在南市大片灰色平屋群里的董家渡天主堂——在今天董家渡路和万裕街的交汇处。

2.2 徐家汇天主教堂

地址:蒲西路158号。

说起上海的教堂,一般人首先能想到的是著名的徐家汇天主堂。作为中国第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教堂,它那直;中霄汉的哥特式双尖顶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作为上海目前最大的教堂,同时也是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更由于地处主要商业中心地块,徐家汇天主堂吸引了无数惊羡赞叹的目光。到过徐家汇的人,一定会对徐家汇天主堂留下深刻的印象。上海开埠以后,法国传教士便看中了这块地方。1851年,他们在此建起一座教堂,取名“依纳爵堂”,后改名“圣母无原罪胎堂”。以后,由于教徒增多,老堂无法容纳,又于1910年建造了现在的法国哥特式大教堂,又称“依纳爵堂”。

2.3 佘山天主教堂

地址:松江城北佘山上。

上海另一座堪与徐家汇天主教堂相媲美的天主堂是佘山天主堂。1925年将原有的教堂拆除重建新堂,历时10年之久方告完工。大堂位于佘山顶部,它的平面为长方形,东侧建有方形翼部。大堂长约56米,可容3000余人。教堂原来的玻璃窗镶嵌着彩色的圣像玻璃,窗顶部为尖拱形,檐部则为半圆形。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文艺复兴时期罗马风格的建筑风采。

2.4 伯多禄教堂

地址:重庆南路270号。

伯多禄天主教教堂,1933年由法国华侨集资兴建,次年建成,属拜占庭式建筑,是上海主要天主教教堂之一。教堂正门上面有头戴教皇冠的伯多禄(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石像浮雕,为整块大理石雕成。教堂大厅内没有一根柱子,高敞明亮,祭台由大理石装饰,高耸的钟楼,装置着三只角度的大铜钟,敲响时,声传数里之外。1996年7月因南北高架路工程后移重建。

2.5 君王堂

地址:巨鹿路361号。

君王堂,又名帝王堂,原位于长乐路165号,建于1928年,是专为法租界外国天主教徒设立的教堂。内设弹子房、乒乓和羽毛球房、网球场、茶点室,专供外国教徒享用,这为其他教堂所没有。1985年因建造新锦江大酒店拆除君王堂。1993年4月25日,君王堂新堂在巨鹿路361号开堂,现为卢湾区唯一的涉外教堂。

除了上述天主堂外,上海还有较为著名的浦东唐墓桥天主堂,它是一座单钟塔哥特式教堂,也颇有特色。

3、上海主要天主教堂的建筑设计特色分析

3.1 董家渡天主堂——砖木结构的巴洛克式风格,浮雕中西杂糅。

董家渡天主堂的外观造型流露出显而易见的西班牙味——大概因为设计师本身是一位西班牙籍教士,且又受到作为宫廷艺术家的父亲影响。建筑风格则归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式。经典的巴洛克建筑追求动感,喜用富丽堂皇的装饰、雕塑和强烈的色彩,线条也曲折多变。但在董家渡天主堂却表现出略微出人意外的简洁的装饰风格。这所砖木结构的老教堂由于左近厂房的逼仄而显得有些内敛、谦逊。董家渡天主堂为砖木结构,它的正立面带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由两道水平檐口线脚将立面划分为三段。最底下一段是四对八根爱奥尼式壁柱;第二段则安置了两个巴洛克式小钟塔及旋涡状曲线的女儿墙,女儿墙中部安有一座大钟;最上面一段为西班牙式的弧线三角形山花,其顶部立有十字架。教堂的平面为长方形,堂内砌有方形砖柱,柱边各设一座小祭台;大祭台则设在正对中央大门的尽头,祭台与座堂用矮的栏杆分隔。堂内中部有四个大拱圈,上有泥塑装饰,地坪铺大方砖,室内外可悬挂很多楹联,反映了早期天主堂沿用中国装饰习俗的特色。

教堂正立面为三段式。下段以四对爱奥尼克式柱划成三间——使大门开有三个入口。进门旁的双柱当间有砖砌的中国式对联,外端的两对立柱间则塑有神龛;中段墙面正中嵌入一只圆形大时钟,其上两端各耸立一座钟楼,楼内铜钟据说是一个半世纪前的原物;上段山墙做成具有典型巴洛克气质的卷涡式样,中央辟出一额,直书“天主堂”三个大字;顶上竖起铁十字架,长近4m,据说有一吨来重。大堂内部采拱顶而非穹顶,辅之以青绿藻井图案构成天花;堂内粗壮的立柱测算来约有四米周长,其中一柱内还有楼梯可上唱经楼。唱经楼是位于进门上的一道夹层,这里遥对远处的祭坛,侧望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堂内墙面高处的精美浮雕。作为中西合璧的具体体现,这些浮雕表现了十分中国化的莲、鹤、葫芦、宝剑、双钱等内容。

董家渡天主堂在上个世纪曾是天主教江南教区主教座堂。自本世纪初徐家汇天主堂落成后,它的传教中心地位才被取代。两堂迥异的建筑特质——前者中西杂揉,后者全面西化也多少折射出天主教进入中国前后不同时期的心境和姿态,由此念及早年来中国的耶稣会会士在打破中国和西方之间文化隔阂方面所做出的煞费苦心的努力。

3.2 徐家汇天主教堂——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尖拱门窗樘,铅条彩色圣像玻璃窗。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称为“圣母为天主之母之堂”,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其建筑特色为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是上海市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可容纳3000多名教徒进行活动。大堂内圣母抱小耶稣像立祭台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该堂区现有教友数万名,每天清晨有多台弥撒,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现已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它的平面为拉丁十字形,教堂大门朝东,正门两侧各有一座高50多m的钟楼。外墙用清水红砖砌成,墙基勒脚用一部分青石。堂内有大小楹柱64根,一根大柱子用10根小圆柱拼成,这种束柱向上的动势就象是一个个喷泉,由地面开始毫无阻碍地喷向拱门,喷向屋顶的穹隆。堂内共设祭台21座,教堂两翼最宽44m,可容2500人。室内大方砖铺地,中间走道则采用花瓷砖。教堂采用哥特式尖拱门窗樘,四周大多数是铅条彩色圣像玻璃窗。这些彩色玻璃窗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灿烂辉煌。它引导人们一步步地走向圣坛。圣坛为半圆形五片花瓣状。所有线脚、花饰、雕刻均用大理石。正门有浮雕圣像,四周水落接头处用兽形作为装饰,钟楼尖顶为淡紫灰色的石片瓦。这一切使教堂呈现着浓厚的宗教气氛。这座建筑从此成为上海市区最大的天主教堂。

3.3 佘山天主教堂——色彩协调自然,山与建筑为一体;中西合璧,教堂融希腊、罗马、哥特式建筑艺术于一炉,部分采用中国传统手法。

佘山天主教堂建于佘山山顶,系法国传教士所建,其建筑特点为总体设计山与建筑为一体,色彩协调自然;教堂融希腊,罗马,哥特式建筑艺术于一炉,部分采用中国传统手法,可谓中西合璧;宏观上充分体现了建筑学上对称中不对称的美学原则;教堂雄伟宽阔,堂内讲话不用扩音器便具有扩音作用,又无回音干扰。由于佘山天主教堂的宏伟壮观,1942年罗马教皇将其敕封为“圣殿”。信徒到佘山朝圣,沿苦路拾级而上,领略耶稣代人受难的经历,获得宗教感情上的升华。每年5月的朝圣日,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徒上山朝圣。

大堂结构坚固,采用钢筋混凝土拱顶屋盖,墙身下部用金山石砌成,石柱同为金山石或斩假石。教堂外墙由红砖砌筑,部分屋顶还用玻璃瓦。在大堂的西南角,有一座3.8m高的钟楼,楼顶铸有一座4.8m的圣母铜像。

除教堂外,在半山还建有二层小堂及路德亭和圣母亭等小建筑物。此外,在沿着到教堂去的“之”字形石级山路上,每逢转折外,便建有苦路亭。亭子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外形,亭内原为木雕(现为绘画)向人们讲述耶稣受难的经历,并引导朝圣者随着耶稣受难的足迹,一步步来到圣坛前。整个教区建筑依山而筑,浑然一体,气势恢弘,体现了一种庄严、肃穆而又神圣的气氛。

3.4 设计特色综述

作为上海天主教建筑的主要代表,董家渡天主堂作为中西合璧的具体体现,融合了西班牙建筑风貌,属于巴洛克式的建筑装饰风格,但内敛、谦逊的装饰手法简洁,装饰元素中有意表现了一些十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内容,它呈现出的是一种中西杂揉形态;徐家汇天主教堂具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尖拱门窗樘,铅条彩色圣像玻璃窗,钟楼等典型的建筑风格,是典型化的天主教建筑,教堂呈现着浓厚的宗教气氛;佘山天主教堂其建筑特点为总体设计山与建筑为一体,色彩协调自然;教堂融希腊,罗马,哥特式建筑艺术于一炉,部分采用中国传统手法,可谓中西合璧;整个教区建筑依山而筑,浑然一体,气势恢弘,可以领略到文艺复兴时期罗马风格的建筑风采。

这三所天主教堂在建筑上的共同特点是建筑风格和气质鲜明,大多形成于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的西方传统风格的宗教建筑,反映了当时世界建筑设计潮流、审美取向和施工技术的一流水准,以非常具体的形象见证了世界建筑文化发展的脉动,是上海与世界宗教文化深入交流的历史见证。

与上海的宗教建筑历史篇章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的其他宗教建筑如基督教堂怀恩堂、感恩堂;佛教寺院玉佛寺、龙华寺、静安寺;道教建筑城隍庙等等相比较,上海天主教建筑的主要特色是:建筑风格融合性较强,在将融希腊、罗马、哥特式巴洛克建筑艺术于一炉的基础上,有着鲜明的中国建筑传统手法,色彩协调自然,具有一定的中西合璧的艺术特色。

4、结语

上海丰厚的建筑历史文化遗存是近代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综观历史,每个时代都具有自己的特色,都与该时代的社会制度、信仰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这种特色无一例外地通过人类的创造与想象展现,产生出风格迥异的建筑形态。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窗口。上海的天主教建筑就是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见证,为中国的建筑增添了新的元素,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