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范文1
关键词:保险公司;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保险业也高速发展起来,面对基数庞大的人口规模,日趋加快的老龄化形势,相对较高的储蓄率,不断提高的居民收入,逐步加强的风险意识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保险行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而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具有强大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市场与国内保险公司展开激烈的竞争,各保险公司通过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来赢得市场份额就成为保险公司与学术界所讨论的热点问题。
一、保险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保险创新的概念就是在保险行业内创建起新的生产函数,即各多种原有的保险要素的重新的相结合。保险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保险创新是指保险行业里出现的一组新事物,包括保险理论,制度、技术创新等。狭义的保险创新是指开创出新的保险技术,包括保险产品营销方式创新以及保险服务方式创新等内容。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指在某特定企业范围内经过重新整理合并新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协调各种资源的知识和技能。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被认为是影响这个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保险公司竞争能力的强弱体现的是该公司的综合实力,保险公司的企业制度、经营机制、组织架构、营销理念和企业文化等全部因素都可以制约该公司的竞争能力,但其中起到绝对作用的是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保险公司能够经受国内外激烈竞争考验的具有显著竞争优势、扩展应用潜力和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创新能力之所以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因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标志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从而在竞争中优势明显。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不断创新能力,是保险公司获取新知识和利用新知识、新技术、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包括科研和开发能力、将技术和开发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提高业务规模和业务质量的能力、组织协调公司内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经营的能力,以及公司为应付制度环境、市场变化和不可预测因素的应变能力。
二、中资保险公司的发展现状
回顾国内保险行业发展的历史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积极的保险创新推动了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每项重大的保险创新都推动了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并在整个保险行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加入WTO已经历经十一载,保险市场的竞争氛围会变的越发浓厚,必须大力进行保险创新是中资保险公司必然的选择。在日后的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必然是那些保险创新能力强 ,且能及时转化成生产力的保险公司
在中国加入WTO逐渐开放本国金融市场,尤其是放松对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国内市场的的条件下,中资保险公司是否有能力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过程中抗衡国际保险巨头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守住已占有的国内市场份额,取决于中资保险公司保险创新的水平和速度,中资保险公司必须积极进行保险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大范围的保险创新能力较弱是中资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公司相比较而言存在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淡薄的保险创新意识、匮乏的理论创新、匮乏制度创新、不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缓慢技术创新速度等方面。加速提高中资保险公司的保险创新能力是影响其在逐步开放的充满强烈竞争氛围的保险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提高中资保险公司创新能力的对策
1、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围绕实际需求,着力进行产品创新
我国保险业虽然近几年保费收入大幅增加,但是保险创新发展缓慢,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未能针对需求细分市场,以特定的目标市场为对象 ,在结合营销渠道性质及营销渠道的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产品开发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但以保单所能覆盖的保障范围并不是十分宽泛,保险公司很难根据客户实际风险情况为其"量身定做"保单进而吸引客户投保是其又一重要原因。因此,在保险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应以重点针对特定的细分目标市场,着力防范风险,充分保障消费者各项权益,并针对不同营销渠道的特点有效进行产品开发。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经过系统化的充分论证、精心设计 ,开发、推广一系列适合市场的新产品,。最终通过新产品开发推广促成保险产品丰富畅销、险种结构合理平衡,专业人才充足精湛、业务增长又快又好的良好局面。
2、以客户为中心,强化保险服务功能,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社会认同度
观念决定着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服务创新,首先需要的是营销观念的创新。对于保险企业来说,营销不仅仅是做广告,推销保险,而是涉及保险公司各部门,贯穿于险种设计与开发、员工培训、销售、售后服务(包括退险和理赔)、品牌建设和信用建设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过程。整个过程要以顾客满意为标准包括开发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两个基本方面。首先就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以客户为中心"不仅仅是在服务上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方便,而且意味着公司的经营模式要实现由以"业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移。其次在服务内容创新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延伸服务领域。保险延伸服务就是保险公司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扩大为客户提供保险责任以外的附加服务,如风险咨询、风险管理、防灾防损等,另外保险服务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方面,也必须与时俱进,加大高新科技成果的应用,持续扩展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在高新应用方面要敢于投入,积极推进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建设,加大员工服务培训力度,努力起综合素质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要整合现有资源,积极进行开发和技术升级,建设功能强大、技术先进、服务完备的各类平台。
3、以健康发展为主导,加强风险保障的社会功能,实现经营模式的创新
首先要完善公司评价机制,构建保费规模增长和业务质量、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理赔服务、社会认同度、员工成长机制等因素协调发展的经营模式和工作评价标准,倡导和谐发展观,避免盲目追求保费规模增长,牺牲公司的未来发展的经营理念。其次要扩展营销渠道,扩展优质稳定的客户群体。通过扩展营销队伍和机构的规模巩固传统营销渠道,通过电话营销和电子商务拓展新型营销渠道,通过集团公司内部的交叉培育忠实的远期营销渠道,特别是要在营销策略、优惠政策、VIP客户培育等方面进行精心策划和统一协调,提高对优质客户群体的吸引力。再次要明晰核心管控目标的层次,因地制宜地选择管理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特征明显,各地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所以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分层次区别对待。抓好核心管控元素的管理和监控,核心管控元素的选择应"抓大放小",始终坚持在业务发展、合理赔付和服务水平这三大核心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徐文芳.如何培育我国产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管理之道,2002,(8).
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范文2
关键词:温州;历史街区;新功能;物质环境;矛盾;调整路径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9-70-(3)
1 温州历史街区概况
温州是浙江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温州古城由我国东晋著名舆地学家郭璞选址规划营建,是古代天人合一整体思维和“以象制器”创作方法的结晶。古城“通五行之水”、“连五斗之山”、“凿二十八井”,根据“倚江、负山、通水”和“东庙、南市、西居、北埠”的原则进行布局。温州古城以河渠为骨架,是基于“井田制”基础上的方形城制,街区方正,子城在中央,成“回字形”格局。
根据温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遗存,划定历史街区。五马街—墨池坊历史街区位于古城东南,为古城格局中“南市、东庙”的主要街区和规模最大、风貌最完整的历史街区,总面积达63.08公顷,是温州古城最主要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城西街历史街区总面积20公顷,因位于原钱氏子城之西而得名,历来是商贩云集的商业区;庆年坊历史街区位于古城的西侧,是“西居”的代表,街区总面积达28公顷;朔门历史街区位于温州古城北面,是“北埠”唯一保留的历史街区,总面积21.78公顷,由于临近瓯江,是为交通要道,也是温州对外商业贸易的窗口。温州历史街区内历史遗存丰厚,拥有大量的宗教建筑、名人故居、近代望族大户宅邸及古树、名木、古井等。街巷格局呈鱼骨状,以低层建筑为主的传统或中西合璧建筑,里面尚保留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温州市政府在保护古城的历史文化遗存方面做了很多实践工作,2001年起又对庆年坊、朔门街、纱帽河等历史地段和传统街巷进行了修整和街景整治,然而这种仅由政府主导出资的修补和维持,除了少数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转化为公益性的纪念馆、展示馆等而得以较好的利用外,历史街区里大部分建筑仍处于年久失修、自生自灭的状态。随着城市的发展,各功能区布局的调整和部分传统功能的转移,历史街区渐渐变为廉租房和低端商业的集中地,街景风貌混乱无序,基础设施极度落后,居住环境和周边新建的高层住宅有着鲜明的对比。有着千年建城史的温州古城亟待凭借自身的优良区位条件和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寻求新的发展地位,并和城市的其他区域一起参与到整个城市发展进程中。
2 新功能和物质环境之间的矛盾
2.1 植入新功能的困难
温州历史文化名城及各个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都还没有对整个古城开发利用的布局进行统筹研究。旅游和商业往往是通过导入新功能来克服街区的逐步衰败,在温州早期的旧城改造过程中,沿街店面的商业置换比较容易开展,受政策与资金等条件的限制,那些需要更大投入的功能置换往往被搁置。因此,基本上每个街区都是先从沿街建筑的整治入手,带来的问题就是业态重复,没按照原先的功能定位去发展,一些街区成了布景式的民俗展览和旅游纪念品销售一条街,人气不旺,没有了商业的持续动力,经济价值的重新提升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情况反过来抑制了街区后续的保护和发展。
近年有些街区内的风格较为独特、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建筑被用作小型博物馆、特色茶室,此外还有几处老工业建筑被改作创意办公建筑,但基本集中在少数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段,大面积有序的更新计划尚未形成,历史街区的发展还没能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功能里去。
2.2 历史街区物质环境的局限性
温州历史街区内大量的可供再利用的历史建筑中,大空间工业遗产或其他公共建筑较少,民居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传统民居建筑开发利用的限制体现在现有的建筑特征和空间形态、建筑结构、空间尺度等方面。
历史街区要拥有新介入的使用功能,需要改造原来的外部公共空间,如建设硬质广场和集中绿化、拓宽道路、新建停车场、改造地下市政设施等等,而这些体现现代功能空间场所的增加,和代表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背景的院落式空间及街巷空间特征有很大冲突,历史文化信息随着空间载体的改变也在渐渐丢失。
2.3 对街区本身历史价值的损害
收益高、见效快的新产业往往是开放度较高、娱乐性较强、带来大量人流车流的商业,如餐饮、酒吧、特色零售等,这些休闲娱乐设施或休闲消费场所对原来相对封闭的社区生活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干扰。居民生活的日常空间被割裂或开放,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失去了完整的物质载体,就很难维持历史的原真性。若带来新活力的商业或休闲产业和居民之间没有互动,居民又没有得到直接的收益,冲突就会产生,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如上海田子坊改造初期,居民、艺术家、商家之间因为相互干扰形成的冲突,就是典型的案例。
目前历史街区改造的建设集中在政府部门和极少数的民间建设主体,他们关心的重点是投入和产出的问题,这种街区改造往往是一次性到位,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商业的自我调整和业态的自我发展,反过来影响了社区环境,与保护的初衷适得其反。功能置换势必需要调整与其相适应的建筑物质空间,如立面整修、室内装饰、内部的结构改造等,损伤性的改造很难控制,且风格趋同化、材料非本土化、建造工艺工业化、构造简单化等成了常见的现象。
3 温州历史街区新功能调整路径分析
3.1 对各历史街区新功能植入的统筹分析
温州历史街区在保护规划中明确了各自的核心价值和保护发展主题。五马街街区是以五马步行街为中心的商业性历史街区;墨池坊街区是以墨池历史公园为核心的传统居住风貌为特色的文化性历史街区;城西街历史街区是代表温州传统的街巷商业模式,以高品质居住服务功能和商业旅游服务功能为主的复合历史街区;庆年坊历史街区是代表“西居”主题的生活街区;朔门历史街区则是代表温州北埠商业历史的街区,历来是富商集居之地,还以居住为主,辅以与古街相协调的商业和公共建筑。
虽然规划建设、旅游、文化等政府部门及一些政府投资企业、社区住户等都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但是达成的共识是明确的——一定要利用历史街区本身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环境特征来重置街区的综合功能。历史街区功能定位的共性是基本遵循各自的街区历史特征,且保留了作为居住的主功能。由于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古城完整的山水格局,温州的这几个街区目前仍是最适宜居住的黄金地段,这也使得历史街区承受着巨大的“效益压力”。占历史建筑大部分的民居建筑需要更新和维护,社区环境需要改善,如何在保护物质空间的前提下提高居住品质,合理改造或开发与传统建筑共存的新型住宅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路子。
五马街街区作为温州地区最核心的商业地段,可以进一步扩充其商业;墨池坊街区因其深厚的文化氛围、密集的民居和狭窄的街巷,就不合适引入服务面过大的旅游商业,而应当引入与文化相关的小产业,采用宅院式空间类型更为合适;庆年坊街区作为生活街区,也可引入旅游商业,但更适宜的是小规模密集型的地方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类;城西街-沧桥街一带延续传统的前店后宅的沿街商业特色,延续服装、首饰、书画等业态;朔门街区大宅院较多,更新利用的物质空间条件较好,尤其是朔门街改造后经过几年的市场发展与磨合,新植入的商业和原住民的生活已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可仍以朔门街为基础,继续扩大街区的更新利用范围。
功能置换规模需经细致策划和多方论证,像上海新天地这样的整体商业植入的案例都是早期的实践。保留居住群体空间和作为商业文化的开放空间的规模要根据每个街区的具体情况确定,并进一步划分街区内部的功能区。以代表“西居”的庆年坊街区为例,除了历史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大部分的普通民居建筑经过了居民无数次的自主修建,建筑本身携带了各年代的建筑工艺的痕迹;庆年坊的街巷作为民俗活动及邻里交往的公共活动场所,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街-巷-弄空间是历史文化和物质空间结合最紧密的场所,必须严格的保护。引入商业功能的地段要尽量集中在开放度高的商业街上,利用开放广场、公共绿地或相对安静的写字楼、工艺作坊等作为居住和商业之间的过渡地带。
3.2 街区内复合地下空间的利用
大部分的历史街区面临着新功能的需求和物质空间的矛盾。近年来,国内很多地区已经通过挖掘历史街区的地下空间来突破因保护带来的空间限制。历史街区内复杂的街-巷-弄空间格局和密集的建筑布局很难满足现代城市的交通、消防、停车等需求,利用拆除的零星空地、硬质广场和公共绿化、下沉庭院等场所作为地上地下的空间衔接点,组织起合理的地下空间系统,可弥补历史街区在消防、交通、停车等公共空间的不足。
现代生活所必须的大型空间场所,如影剧院、商场、展示馆等,都可以通过地上地下的复合空间来满足需求。对应历史街区改造后的不同功能分区,结合居住、商业、公共绿地等,制定不同的地下空间利用措施,来适应街区综合功能的开发利用,并利用地下空间协同地面的历史建筑改造和开放空间打造来共同承担街区新的整体功能,从而激发起街区的新活力。
3.3 新功能的引入要与街区文化体系相协调
历史街区的根本价值在于其稀缺的历史文化价值,新功能作为现代生活文化的承载者无疑会带来整体物质空间和文化体系的改变。现行的保护规划着眼于对原有的物质空间和文化体系的保护,对改造后的历史街区很少做综合功能体系的梳理。本文建议在现有的保护框架下,深化城市设计内容,根据历史形成原因、空间特征、建筑类型、自然文化环境等,细分保护单元,避免造成新功能导入引起的风貌特征、建筑语言等历史信息的遗失。进行系统的地方建筑史的研究工作,如建筑类型、空间语言、建筑细部等的专门研究工作,建筑构造、建造工艺等也要作为相关的文化遗产纳入保护内容。大量的传统砖木结构历史建筑,要有专门针对整治改造的建筑技术体系,加强小开间砖木建筑的大空间改造、结构加固、设备改建、防灾措施等等技术课题的专题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Z].2005.
[2]丁俊清.论永嘉郡城的规划思想及学术意义[J].中国名城,2012,(7),46-51.
[3]都铭.街区共生型地下空间——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再生与活力激发[J].华中建筑,2013,(3),85-90.
[4]康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微观政治——对上海市卢湾区田子坊空间形态的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1),43-55.
[5]李博韬.消费视角下的城市历史街区的振兴——以中美联合设计重庆十八梯历史街区改造为例[J].福建建筑,2012,(12),11-13.
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范文3
关键词: 高校 核心竞争力 内涵 要素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挑战、技术的爆炸和知识全球化的态势,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高校转变传统办学的方式,在变革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校改革转型的关键点,也是现代高校发展的关键。高校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识别和培养本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认识竞争要素,培养并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在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其各项资源基础之上的,而高校的资源是指高校所拥有的所有则可以用来提高高校竞争力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等等。它们既是一个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又是形成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以这些资源为基础,通过有效整合利用,形成高校的特色力、管理力、学习力、创新力及文化力五大核心能力,构成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等核心功能的发挥。
首先,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不仅仅指高校的基础资源,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基础资源之上通过整合资源后产生的核心能力体系;其次,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以这些资源为基础,通过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等资源的优势,发挥高校的竞争优势;再次,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带来的价值是隐性的,是一种长期的、综合的、全面的价值,这种价值的目的是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取得学校和社会的双赢;最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要保持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这就要求高校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保持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为: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取得可持续的发展,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和持久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二、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由高校的特色力、管理力、学习力等要素构成,高校的办学特色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构成部分,是一个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力求发展的基础。高校应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行业特色或学科优势,加强建设特色专业学科,提高科研能力,建立自身特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高校的特色专业为核心通过产生和整合更具有竞争价值的知识来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水平。高校的管理体系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系统,高校的管理能力指高校管理者组织、协调学校各项事务的能力,它表现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及模式、组织结构、管理政策措施、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管理力所具有的协调、组织的作用是高校实现高效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是促进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良好的管理需要建立完整的制度和规范,以此作为大学创新与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高校的学习力是高校为了形成其核心竞争力,围绕信息和知识采取认知、传递、整合等行动的能力。学习力具有很高的独特性,能将学校从外部获得的知识和学校内部的特色相结合。将二者整合后的成果转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增强教学的价值和功效,提升学校的可持续核心竞争力。高校要保持自身持续的竞争力,创新能力要不断地加强,必须具备创新的知识平台和信息平台促使知识不断扩展、延伸;必须加强高校成员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促使其拥有创新力并在变革中增长。高校要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优势,就必须不断在高校办学理念、管理体制、知识及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拥有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高校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及内涵,因为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大学和个人自我价值、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是在高校独特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经过高校不断努力实践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管理风格及传统习惯的总和。它是高校经过外部影响及历史沉淀而逐步形成的,凝聚在校园精神、校园文化、行为习惯、管理风格、教风和学风之中的特质。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体系中,文化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能为其它核心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和文化氛围,有助于学习力的形成和提高。学习力是创新力提高的基础,没有很强的学习力就无法吸收利用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就无法创新。创新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没有创新就难以保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动态发展。管理力是“剂”,使其它能力有机结合,并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构成一个各就各位、各尽其能的有机整体,进而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使其发挥最大效用。特色力是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由其它核心能力共同作用形成。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文化力形成的土壤里发展,以学习力为基础,将创新力作为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管理力对各要素进行协调整合,最终外显为高校的特色力,从而形成领先优势,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高校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促进高校的不断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现代意义的高校在中国出现已逾百年,人类社会也已跨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走进新的历史时代。然而,我们的高校在自身内涵的建设上却似乎与现代标准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现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恐怕是当今中国高校更深层的忧患,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高校能否培养出具有现代气质和人文精神的学生、人才和公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认清发展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严峻性和长期性,才能使我们的高校在各种压力面前认清自己,才能在逐步认识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继青,邓薇.大学个性与大学核心竞争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
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范文4
(一)资源整合的内涵
所谓资源整合,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通过组织和协调对企业的内外资源进行有效地重新配置,并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以此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取1+1>2的效果。物流资源整合就是为适应物流市场的变化,满足物流客户需求,借助现代物流技术的力量,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将物流企业的有形和无形的内外资源进行无缝化链接,以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
(二)核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的关系
中小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物流企业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组织管理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是企业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只有通过优化、整合企业的资源结构,才能产生整体效应,核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这么理解,一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资源整合的内在要求。资源整合的目标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将内外各要素资源进行加工与重组,整合为一个高效的系统,以此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差异化的物流服务,突显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另一方面资源整合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资源除了企业本身所拥有的资源外,还包括企业不拥有所有权,但与之合作的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和社会资源。而这些资源并非都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了独特性、价值性、延展性等特征的才能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要获得这种竞争优势,必须将企业内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偏小,服务能力有限
中小物流企业大多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转型而来,除少数企业初步具备了专业化物流机能和柔性化的综合物流能力以外,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不论是在资金、技术还是设备上都很薄弱,运输仓储网点不多,辐射面较窄,导致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只能在有限的地区进行小区域内活动,服务能力非常有限。
(二)信息技术利用率低,服务意识薄弱
我国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都是在自己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信息化建设,缺乏规范的物流流程和信息化标准,导致整个行业的信息整合相对困难。还有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网络活动只局限于创建一个简单的网站,对企业和服务进行了简短说明,有少许的网络广告和宣传促销,对企业自身形象、网络调研、网络分销、网络新产品开发等活动基本没有。更甚者,有些中小物流企业压根没有自己的专业网站,即使有也很少更新,网络的优势和潜力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此外,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运输、仓储和配送等核心功能上,对于相关的流通加工、方案设计、包装等增值服务相对较少,企业领导不思创新,服务意识淡薄。
三、基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资源整合策略
(一)客户资源的有效整合
现代物流的本质就是客户服务,因此客户资源整合就是要将客户资源集中,将客户进行有效分类,并根据类别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的体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从而实现满意的客户忠诚的客户战略伙伴关系的转变。中小物流企业必须依据系统优化和供应链管理思想,采用多种客户资源整合的方法,完成对客户资源的有效整合。要想方设法留住老客户,将客户服务理念融入日常的物流管理活动中,要不断开发新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实行服务差异化策略;构建客户综合知识模型,便于客观全面了解客户综合价值和客户关系的发展趋势。
(二)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中小物流企业首先需要搭建各自的企业信息平台,将公司内部掌握的与物流活动有关的资源(如运输资源、仓储资源等)全部放置在该信息平台上;社会再搭建一种公共的信息平台,联合企业信息平台,结合社会资源,从而完成对整个社会的物流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构建了企业信息平台和社会公共信息平台之后,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建立跨企业边界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的无缝衔接。充分的信息共享是制约机会主义行为、成功合作的有效保障。信息资源整合还离不开IT技术的支持和各方的协同,只有将各自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才能共同为顾客提供优良、快捷的物流服务。
(三)能力资源的有效整合
能力资源整合就是要在互信和共赢机制作用下,通过对物流企业内外资源、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系统化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资源整体,从而到达系统功能倍增的效果。途径主要包括
(1)中小物流企业之间的升购和参股,以此来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企业的扩张,达到相互资源的整合;
(2)建立物流战略联盟,即中小物流企业与其上游的生产企业及其供应商和下游的顾客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提供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信息服务、配送等一整套物流服务,还为产品供应链提供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到废弃回收物流的整个产品链的物流系统的设计、运作与管理;
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范文5
关键词:中小企业 虚拟经营 发展
随着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竞争的加剧等种种因素,传统的企业模式已很难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企业运作模式——虚拟经营脱颖而出。特别是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虚拟经营变得更具经济性和可行性。
一、虚拟经营的内涵及发展
虚拟经营是适应多变的需求与竞争环境的产物。通俗的讲,在有限资源下,为取得竞争优势,保留核心功能,把不擅长、或者自己经营成本高的或没有优势的通过联盟分化出去,组织上突破有形界限,管理上突破功能界限,将非核心功能虚拟化,借助外力整合弥补的经营方式。
世界著名的耐克公司、英特尔公司、波音公司等都成功地实施了虚拟经营。我国中小企业虚拟经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1999年开始,虚拟经营已由个别企业的自发实践转变为自觉的群体创新行为。继美特斯·邦威,高邦,森马,拜丽德等一批休闲服企业虚拟经营实践成功之后,国内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实施虚拟经营,整合内外部资源,突破了企业用地,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制约,获得了研发,生产,销售等具体功能,从而实现了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如今,虚拟经营模式,正以其柔性的组织结构,灵活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
二、中小企业虚拟经营的形式
(一)业务外包
企业按扬长避短,留强去弱的原则精简组织结构,仅建立或保留关键的职能机构,集中力量开展属于自身强项的业务,而把非强项业务外包出去,让国内外相对条件好,能力强的专业企业去经营,也就是将那些对应的非关键的职能机构虚拟化,借用外力即社会优质资源来弥补,整合企业资源,通过“借鸡生蛋”来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组织的应变力,争取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
(二)特许连锁
拥有品牌,技术等优势的企业实行“强项扩散”,在保留自身全部经营业务的同时,与经过严格选择与人员培训的国内外其他企业订立特许经营合同,有偿地授予他们在一定期限,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使用该企业的品牌或技术开展经营活动的特权,从而使他们在业务上加盟连锁经营,成为该企业虚拟营销网络的成员。输出品牌或技术的该企业无需投入大量物质,货币资本,无需承担被许可方经营失败的直接损失,既能凭知识产权取得可观的许可使用费收入,又能迅速扩大企业影响。
(三)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不同企业为实现一定时期内某一共同的战略目标,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达成彼此交换关键资源,强项互补,共同开发产品和国内外市场的协议而形成的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网络型企业联合体。它较为松散,灵活,对其成员并无合作项目以外的统一要求,各成员始终保持各自的高度独立性,一个企业可同时参加几个联盟,更大范围的利用外部优质资源,共同目标完成后,联盟可很方便地解散,各企业可为新的目标重组新的联盟。这种形式已赢得了愈来愈多中小企业的青睐。
三、中小企业虚拟经营的作用
(一)企业发展
虚拟经营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制订发展战略时将不再以大而全为发展目标,而是更多地注重自身关键性资源的掌握控制和核心竞争优势的确立。弱化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不利因素,突破有形组织的界限,借力造势,增强竞争力,强化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
(二)企业经营
虚拟经营对中小企业经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为了完成产品生产,不再担负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不用负担厂房、设备的投资及其风险,而是趋向于将自己不专长的生产环节如设计、包装、制造环节进行外包,交给更好的专业公司去做,以低成本获得比自有能力更高价值的资源,使企业的整体运作更有效率。
(三)企业理念
虚拟经营对中小企业理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两个方面。对企业文化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虚拟组织不可避免地造成组员之间企业文化的冲突,二是虚拟组织形态下对企业文化的包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企业品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作为无形资产的品牌其重要性越发凸显。企业之间在选择虚拟组织对象时品牌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而保持一个强势的品牌无疑是企业在虚拟组织中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
四、中小企业虚拟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理念落后
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仍然奉行“小而全”,“万事不求人”、"同行是冤家"的理念,表现在追求多角化经营,造成资源分散,主业不明;一味扩大规模,重复建设,浪费资金;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一应俱全,结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在传统的竞争观念指导下,企业之间你抢我夺,互不相让,往往导致多败俱伤。而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价值链上各个相关企业组成的系统之间的竞争,也就是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企业的竞争观念也将由你死我活,非赢即输的对抗竞争观念转变为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合作竞争”观念。
(二)核心竞争力缺乏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独有的核心资源,是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能力,内涵包括技术、管理、战略设计、组织结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核心竞争力原则是选择企业合作伙伴的第一原则,也是决定虚拟企业运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即虚拟企业中的合作伙伴只有具有其核心能力,才有可能参与其中从而互相结合在一起;并且是强强联手,弥补其弱势环节。经营实质是企业间资源互相合作,优化配置。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培养优势的战略打算、企业自身也没有优势。具体表现在经营方向的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特点突出,没有明确的战略定位,制约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技术创新能力弱,信息化水平滞后;企业家素质偏低,人力资源匮乏;没有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三)企业之间的信用成本较高
虚拟经营主要是通过合作来实现整个价值链的整体效益。虚拟企业的伙伴之间主要以契约的形式联系起来,契约的维护主要不是靠制度规范、谈判等手段,而是靠彼此之间的真诚信任来维持长期合作关系,否则就难以保证虚拟企业低成本运作特征。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性,不排除个别伙伴出现单方面的违约,或搞弄虚作假、欺骗伙伴,或泄露合同机密的可能性。加之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人们违约成本较低造成许多企业信用程度较低,这些都增加了企业之间的信用成本,降低了虚拟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信用危机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良好的企业信用是企业间合作的基础,而虚拟经营模式则对中小企业的企业信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较难
现代企业最主要的竞争力不再是厂房、设备和产品自身,而是信息管理系统、创新能力、企业文化等等。而一个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需要企业员工形成共识、一致努力才会发挥作用。虚拟企业的存在短期性、员工工作地方的分散性、成员来源广泛和复杂等,不同企业和地域的员工会带来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区域文化,使得虚拟企业成员总是用自身文化来感知信息,这样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容易导致信息失真,也容易引起磨擦和冲突。
五、中小企业实行虚拟经营的对策
(一)树立合作竞争理念
传统的竞争观念是击败对手才算赢。而虚拟企业的出现使人们逐渐意识到,没有竞争对手、没有上下游供应链的配合,就没有企业生存的条件。一个企业必须同其他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才能为企业在当今相互影响、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取得成功。昔日的竞争对手,面对共同的生存需要和长远利益,会成为今日的战略联盟伙伴。“合作竞争”已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这种经营理念在于它不仅是整合传统资源,有效利用或开发新资源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规避风险,减少交易成本,不断聚合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战略手段,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实现1+1>2双赢目标的有效手段。
(二)培养核心竞争力
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对企业自身以及其他伙伴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分析识别。虚拟企业整体和伙伴之间识别核心能力的方法是判断哪种能力最具贡献性;判断哪些能力最能使竞争优势持续更长时间。在此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制定明确的战略定位。中小企业可进行市场细分,选择适当的目标,集中所有资源,专门从事某一领域的专门业务,使自己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型企业,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创新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实践中,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技术创新的切入点。企业信息化建设是虚拟经营的基础,虚拟经营的良好运行必须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支撑。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虚拟经营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中小企业需要建立起人才的激励机制,制定人才开发、管理、服务新对策,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阶段。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运营效率,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保证企业长远利益。
(三)建立企业合作信用
信任对于虚拟企业来说处于中心位置,选择合适和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对于虚拟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明白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它需要伙伴之间进行大量的方方面面的投资。对于信任关系的建立而言,伙伴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虚拟企业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低成本、间接的、实时的沟通,在合作过程中如果能始终在伙伴之间保持资源共享和信息有效沟通,那么双方对对方的信任度评价也会提高。这样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可以避免虚拟企业中的管理僵化和减少冲突,降低其结构成本,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使得他们很乐意提供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并可以大大减少虚拟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四)消除不同企业的文化冲突
强调团队文化。虚拟企业实际是一个以完成项目为目的的团队,合作是参与各方共同的义务,因而要求形成目标一致的团队文化。建立起一个良好的需求信息网络和合作伙伴关系网,使各成员企业能充分、及时地进行信息沟通,从而准确理解与把握相互的需要,建立信任关系,这是虚拟企业协调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开展文化敏感性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使成员了解文化差异的状况及可能会带来的问题,使成员接受和认可他人的文化,尊重他人的语言风格及行为习惯,消除成员之间的习惯性防范心理和行为,减小文化对沟通造成的不利影响;另外,尽量选择具有互补性文化的成员组建虚拟企业,互补性的文化可以激发虚拟企业成员的学习热情,增强相互间的吸引力,从而使虚拟企业高度融合,形成一个默契和谐的整体。
综上所述,虚拟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形态,将成为21世纪一种重要的企业经济新模式。虚拟经营是新时代企业发展的创新之举,对于要素瓶颈制约问题突出的地区的中小企业来说,推行虚拟经营模式,无疑是一条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茜.《虚拟经营的基本运作方式》.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
[2]程春.《多元化企业的虚拟经营》.时代经贸,2008
[3]陈柳钦.《21世纪企业管理新模式》.著中外企业家杂志.2004
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范文6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业务外包从理论到实践,由国际到国内,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以至于社会上许多人还不知道业务外包这一名词的特殊含义时,一些知名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已经籍此取得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功。概括说来,业务外包首先是在企业界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显著成效,而后逐渐成为善于学习的各类机构争相尝试的一种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进而包括学校、政府机关、医院、图书馆在内的许多事业性机构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自2006年开始也在采编方面进行了业务外包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旨在通过回顾分析业务外包理论与实践的总体发展情况,结合我馆一年来采编业务外包所取得的主要成效与存在问题,探讨中医药专业图书馆业务外包的认识与实践问题,希望能为中医药专业图书馆顺应潮流、权衡利弊、促进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1 业务外包的基本概念与应用概况
虽然国际上对于外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时间较长,但外包(outsourcing)这一专用名词是1990年Gary Hamel和Prahaoad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这篇文章中才提出来的,它是Out Source Using的简称,其英文原意为“寻求外部资源”,以后又译为外源化、资源外包、资源外取等。理论界对外包的一般定义是:“企业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而把其他资源借助于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依据外包理论,实施业务外包一般来说应该认真考虑以下4个结构要素:外包主体(指决定外包与否的经济机构)、外包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外包过程所要达到的最后结果)、外包合作者(指有可能完成外包目标的供应商)和外包设计(也就是对外包方式的总体规划)。外包关系的管理目标就是要使外包合作者的行为与外包主体的目标保持一致。
因为业务外包能促进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能力,轻装上阵,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创建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并在不降低甚至更加快速地扩大原有生产规模的情况下,达到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所以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日益受到企业瞩目。事实上,许多国际知名品牌企业正是通过这种经营策略,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如世界最大的运动品牌耐克的核心竞争力是运动鞋的设计、应用与研发气垫(Nike Air)技术,而所有的制造工业外包给世界各地。微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创造其软件产品及与其他公司发展策略性合作,提供顾客服务和支持,而其他的工作都是外包。据邓百氏公司《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营业额在5 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当年在业务外包上的开支上升了27%,达到了3 250亿美元。
最近十多年来,业务外包这一现代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已被西方图书馆界广泛吸收和采用,并日益受到全球图书馆界的重视。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图书馆就已开始编目业务外包的工作。它以其费用低(甚至免费提供)、质量高而受到图书馆界的欢迎。图书馆将核心功能通过合同外包给社会机构来完成,以便集中自身的力量搞好改变基础结构,提高核心功能的工作,正在逐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我国部分图书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重视和采用了业务外包,但业务主要集中在事务性工作和编目工作方面,其中最广泛、发展迅速、最具成效的就是编目业务外包,通过图书供应商提供编目数据(包括CNMARC、UCMARC两种格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采编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我馆业务外包的主要成效与存在问题
2006年,我馆采编部在体制改革、人员大量精简的背景下,于4月份开始正式启动了互利合作型的采编业务外包。外包合作者是北京一家资质较深的图书供应商。双方约定:我馆今后主要从该公司订购图书,同时公司派出专门人员负责协助我馆选购图书、免费提供CNMARC格式的编目数据及图书加工业务。通过近一年的合作,我馆业务外包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
2.1 主要成效
有效缓解了本馆人员紧缩与文献信息量膨胀、工作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公司职工能够主动提供免费加工服务,而且服务比较到位,使本馆人员能够有一定时间投入到更深一层的学科研究之中。
及时提供MARC格式的编目数据,快速加工,缩短了图书上架时间,提高了新书到馆的入库时间,提高新书利用的时效性。
双方明确图书采购选择对象,目标更加准确,采用到公司直接选购和网络传输数据进行选购两种方式,使采购工作更加方便,高效快捷。
促进了本馆人员对于业务外包的感性认识,为更好地开展外包合作奠定了基础。
2.2 需要改进的问题
外包合作者有待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专业化层次。当前,我国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合作者尚不是很成熟,其形成背景主要源于各供货商之间的竞争,他们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和扩展服务领域,愿意主动地免费为客户做一些费时费力且重复循环、枯燥乏味的工作,这对于图书馆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大好事,但是相对于专业化的层次要求来说还有较大的距离。因此,在业务外包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在所具体承担的合作内容、方式、工作流程以及与外包主体的配合协调等方面,都还需要一个逐步磨合、适应和不断地改进的过程。
在合作前期,外包合作者所提供的订购书目数据不能很好适应中医药专业图书馆的需求。中医专业图书馆本着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及科研工作者服务的方针,要求选择具有科研性、前沿性、临床性强的图书资料。而供货商总想提供他所拥有的全部图书数据,并在每次都是追加性地提供大量重复的图书目录信息,其提供的数据有的来自出版商,有的是公司自己的人员录入,在书名、著者、ISBN、提要、附注说明等信息项方面不够准确或者有缺漏,再加上我馆自身馆藏数据库数据建设的不完善性,使得采购过程变得复杂化,采购人员要反复,反复对比,有时还要到外网进行查找(如互联网、国家图书馆网、上海图书馆网等),以确定其准确性,稍有不慎就容易重复采购,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劳动,使图书订购工作进展一度十分缓慢。
受供货商提供编目人员的专业及工作经验的限制,图书分类、编目、标引的质量还不能完全保证,需要本馆分编人员再次进行审校。分类、标引的不正确性,数据的错误都将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建设,影响到为读者提供的服务。
业务外包方案在具体实施环节方面不够明确,对于合作双方的约束性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供货商对于本馆重点藏书方向缺乏敏感性,推荐书目存在无效与缺漏并存的问题,只推荐他所收存的图书。
本馆人员对于业务外包的思想认识不尽一致。
3 对中医药专业图书馆业务外包相关认识与实践的再思考
参考国际国内业务外包特别是图书馆业务外包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结合我馆一年来采编业务外包的得失,笔者认为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开展业务外包应当进一步重视解决好以下认识与实践问题。
中医药专业图书馆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都要对业务外包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情况有明确了解,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顺应历史潮流,站在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专业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角度,积极开展业务外包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
进一步扩大视野,切实根据中医药专业图书馆的特点和工作实际,明确方向,精心设计业务外包方案,突出重点,逐步扩大业务外包范围,使本馆专业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加重要的核心工作,快速提高中医药专业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
要根据中医药专业图书馆的特点,切实加强对外包合作者的指导与业务审校工作,纠正因专业限制而出现的问题,如分编工作中MARC格式、字段选取、分类标引的正确性等,确保数据质量。
要善于发现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及时制定符合中医药专业图书馆特点的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性文件或操作指南,如岗位责任制、数据制作的标准要求、工作流程等,以促进合作双方的工作协调和纪律约束,保证业务外包工作顺利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