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社会需求;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一、研究背景

1999年全国高效第一次大规模扩招无疑是教育界的一次重要转折,自此之后,直到现在,高校毕业生可以说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倍的剧增,大批量的人才涌入就业市场,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人才的饱和,大学生就业困难成为一个受人瞩目的社会问题。现在的中国处在的是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所以对于计算机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也是及其需求的。但是根据数据统计,我国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就业率偏低,根本矛盾在于我国现有高校所培养的信息管理人才不能适应当今市场以及社会的需求,也不能满足我国信息化建设和IT行业的发展需求。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仍是偏重于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理论化培养,将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理论依据作为教学重点,却忽视了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与IT行业的发展现状。所以,我国目前所培养的信息管理人才仍停留在高层次的科研人才,而不是能够适应我国发展现状的实际操作型人才。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基于市场需求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对于信息管理人才就业现状分析

在信息经济与科技占据主导的当今社会,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应该大规模的扩大了信息管理人才的就业市场。各级各类软件公司、党政机关、网络公司和事业单位中的信息化部门,再如正在发展中的信息专业人才培养学校对于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都是求贤若渴的。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带来的是从企业到国家机关,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系统都逐渐适应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都急需大量的计算机方面人才。但是现在除了各大高等院校在培养计算机人才外,大批量的计算机类高职高专、中专学校以及社会上大大小小的计算机长期、短期培训机构也在不断的向社会输送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所以导致了超饱和的人才在分割着计算机人才市场这一块蛋糕,使得原本急需人才变为人才饱和,也就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

三、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之所以出现计算机人才就业难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院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且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大同小异,很少会有各自的创新与特色,放眼全国范围的高校,仍然是局限于专业名称类型,教学框架雷同,甚至在一些院校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都是完全一致的。教学模式也是局限在“理论教学+上机操作”这一古板教学模式。而且我国现有高校的师资系统也略显老化与传统, 教学方式雷同、古板、知识陈旧是很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于计算机毕业生的调查,所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在他们进入社会后,很快就会发现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与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脱节的。所以,各个高校应当根据社会现状与需求,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围绕社会需求这一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四、基于社会需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基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各大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遵循育人为先,科学与人文教育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模式。1.重点加大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后,着重提高学生的研究动手能力。2.课程体系方面的调整在于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学生个性培养为三大主要框架。3.在理论教学模块,也就是专业课程模块要以学生的就业意向为导向,适当的降低必修课和专业课的比重,可以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与之匹配的选修课。4.在实践教学模块,除了给学生提供每门课程的教学辅助实验外,应在此基础在开设综合课程设计和专业技能实训两大环节做以巩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5.为了锻炼学生的应用性,各大院校也可在学校范围内多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帮助和参与下提升当代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6.采取多与信息化产业或企业合作的模式,多将在校大学生输送到企业、社会进行锻炼。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更新完善师资系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进行科研立项工作和专业理论研究,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结语:基于市场需求培养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可以说是依赖于多方面因素的,无论是院校管理、课程体系、教育模式、师资力量、硬件水平、实训基地等方面都应当发挥其各自的作用,并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的进行完善和改革。另外,由于为了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趋势,计算机专业的快速发展与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各大高校也应在专业方向和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方面做出个性化的改革,不能从众也不能过于大众化,这个问题也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培养与之匹配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者单位: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专业 课程改革

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现状

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一直很大,许多职业学校为了吸引学生,纷纷办起了计算机专业。但计算机学科分支越来越细,实践性很强,内容更新速度快,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结合紧密,因此对创新教育的要求比较高。

计算机人才是现在人才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人才,但供需矛盾也十分突出,市场需求与学校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用人单位更加重视学生本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应以技能训练为主,培养一般应用人才。但由于许多中职学校在办专业之初缺乏对计算机专业的科学认识,盲目办学,致使培养的学生既学不到专业知识又学不到系统的基础知识,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低。

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做法

最近几年,许多学校已认识到,如果不对计算机专业进行改革,将很难生存。因此,许多学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期改变这种状况,主要的做法有:

1. 将计算机专业细化为许多小专业,在专业名称上做文章,最近几年办学较多的如:网络技术专业、广告专业、办公自动化专业等;

2. 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以求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 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教学法、分层分级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等;

4. 尝试进行“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

三、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不足

以上做法各有各的价值,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办学上存在的弊端,主要的不足之处有:

(一)学生初中毕业选择专业时,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对计算机各学科的认识也是很片面甚至有可能一无所知,所以对专业的选择大部分是盲目的。将计算机专业细化为小专业,虽然解决了过去课程设置时广而不精的状况,但学生的选择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

(二)过分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容易造成学生“教什么,会什么”的状况,而计算机知识更新较快,学生如果没有知识的更新、扩展能力,今后的转岗能力差,仍然会被淘汰;

(三)改进教学方法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没有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同样没有解决;

(四)有部分学校尝试推行“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但从可以查到的资料表明这些学校存在以下不足:(1)大部分是理论上的探讨,构建了课程模式之后,没有具体的实施细节;(2)实施之后的数据统计不够完善;(3)没有进行深入的反思及经验总结;(4)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5)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企业实训时间,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应当说,这些办法各有价值,也都相应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都不可能带来职业学校中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质性变化。要解决计算机专业存在的问题,应该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全面重构计算机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进而从根本上全面推进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现状

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一直很大,许多职业学校为了吸引学生,纷纷设置了计算机专业。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今后每年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将突破100万,而每年高等院校培养的此类人才数量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弥补这样大的一个人才缺口的重担,就落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肩上。但计算机学科分支越来越细,实践性很强,内容更新速度快,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结合紧密,因此对创新教育的要求比较高。

计算机人才是现在人才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人才,但供需矛盾也十分突出,市场需求与学校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用人单位更加重视学生本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但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专业对口率低;本属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往往我们的毕业生却不能够胜任等。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应以技能训练为主,培养一般应用人才。但由于许多中职学校在办专业之初缺乏对计算机专业的科学认识,盲目办学,致使培养的学生既学不到专业知识,又学不到系统的基础知识,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低。

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做法

最近几年,许多学校已认识到,如果不对计算机专业进行改革,将很难生存。因此,许多学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期改变这种状况,主要的做法有:

1.将计算机专业细化为许多小专业,在专业名称上做文章,如网络技术专业、广告专业、办公自动化专业等。

2.优化课程内容,编写校本教材。

3.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分层分级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等。

4.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考核制度。

三、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不足

以上做法各有各的价值,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办学上存在的弊端。

1.不可否认,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情况十分严峻,而且招收到学生大部分在初中时都被视为教师眼中的“差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学生就是抱着“拿一张文凭,找一份工作”的态度走进职业学校的大门的,他们在选择专业时,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对计算机各学科的认识也是很片面,甚至有可能一无所知,所以对专业的选择大部分是盲目的。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授课模式已不能适应计算机教学。如在调查中笔者就曾问过一位上课爱睡觉的学生,他的回答是这样的:“不是我想睡觉,而是我实在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而且我感觉学习的内容根本没什么用,整天坐在教室里,就跟坐牢一样度日如年,上课就盼望着下课,上学就盼望着放学,这样还不如爬在课桌上睡觉。”这样的回答令笔者思索良久,怎样使学生上课时不再睡觉,不再觉得他们所学的东西根本没用,让他们能听得懂,这正是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做的事情。目前,将计算机专业细化为小专业,虽然解决了过去课程设置时广而不精的状况,但学生的选择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

2.过分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容易造成学生“教什么,会什么”的状况,而计算机知识更新较快,学生如果没有知识的更新、扩展能力,今后的转岗能力差,仍然会被淘汰。

3.改进教学方法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没有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同样没有解决。

4.有部分学校尝试推行“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但从可以查到的资料表明这些学校存在以下不足:(1)大部分是理论上的探讨,构建了课程模式之后,没有具体的实施细节;(2)实施之后的数据统计不够完善;(3)没有进行深入的反思及经验总结;(4)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5)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企业实训时间,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应当说,以上这些办法各有价值,也都相应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都不可能带来职业学校中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质性变化。要解决计算机专业存在的问题,应该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全面重构计算机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进而从根本上全面推进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认识范文4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领导下,2006-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本届教指委”)积极开展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工作,不仅很好地延续和发展了上届教指委在专业发展战略和专业规范研制等方面的成果,而且采用有效的组织方式,充分发挥教指委在专业办学方面的引领作用,使分类培养的基本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并从多方面推进分类培养的办学实践。在深化专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将教指委的工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概括起来,这些工作及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借鉴国际先进研究成果,研究并了包括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等专业办学的5个指导性文件,推动了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的实践。

2)在30个省、市、自治区组织了70余场报告会,广泛宣传了分类培养思想和专业规范,引领广大教师对我国计算机专业办学进行深入的思考。

3)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分类办学试点,不仅促进了有关学校面向社会需求的办学改革,而且增强了我们对专业转型及分类培养实践的认识。

4)充分发挥委员们专业素质高和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参加质量工程建设,推动名师经验、精品教材、精品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5)通过大力宣传与实践专业认证,引导办学单位积极参加工程教育改革,促进办学思路的调整,使专业办学目标更明确,教学针对性更强。

6)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推进了教指委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提高了教指委在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方面的影响力,部分工作还为其他专业教指委提供了借鉴。

1 指导思想与主要工作

上届教指委提出了我国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的建议和规范,为推进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届教指委积极开展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这些文件,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人才培养规格分类重要共识的形成,制定了包括规范和认证在内的一系列促进这种理念转入实践的具体方案。

本届教指委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是面向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研究借鉴国际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先进成果,结合我国的办学实践,以推进分类培养战略的实施为主线,在教育部政策支持、行业学会和协会合作、联络员单位的参与和高校计算机院系的配合下,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即广泛的宣传培训、有选择地进行试点和探索讲实效的认证。与此同时,以“战略研究规范制定评估认证战略研究……”的模式,循序渐进地促进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质量的持续提高。

在过去的5年中,本届教指委组织全体委员和大批专家(含250余人的专家工作组组织),联合联络员单位(5个主要的计算机相关教材出版社)等多方有生力量积极开展工作,深入研究计算机专业及其办学,不断拓展《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内容,组成研究小组,先后完成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第1、2版)、《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方向规范》的研制与出版,共计6本,约

155万字。另外,还进一步开展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技术方向规范》的修订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和“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的研究。

作为对上届教指委工作的延续,根据我国计算机专业规模大、发展快等特点,本届教指委努力推进专业改革,不仅完成了《规范》的专家评审与出版,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宣讲,使规格分类的专业改革基本思想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引导我国计算机专业发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5年中,我们共计组织了70余场次报告,5 000余人次的一线教师和专业负责人参加,覆盖了中国大陆除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通过网络视频系统,我们与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合作,分10个专题,面向全国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专业负责人进行培训,进一步扩大了培训范围,为教指委工作的广泛开展示范了一种新的培训途径、形式和组织方法。本届教指委的网站也是广大教师获得《规范》及相关文档的有效途径。

我们积极开展《规范》指导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分类培养试点工作。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以研究课题的形式,组织了分布在11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14个高校开展分类办学的试点研究与实践工作,并为其他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改革提供咨询和指导。

我们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强化专业认证导向,从教育基本思想、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科学施教、科学管理等方面推进专业教育的改革。起草了完整的认证文件,完成了国家统一框架下的专业补充标准的制定,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文件的修订、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主导了11所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

我们落实人才培养规格分类、按社会需求发展专业的思想,明确了计算机专业可在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等5个方向上发展,并响应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协助教育部设置了“面向软件外包的软件工程”方向和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不仅实现了“分类指导”,还为将计算机专业上升为专业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作好了准备。另外,在推进地方院校计算

机专业的改革、指导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办学上也作出了积极努力。

我们积极参与质量工程建设,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教育部布置的包括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各类优秀教材、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各项评审或推荐任务,还配合国家质量工程的实施,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和开展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已经开设了4期培训班,来自30所学校的55名教师接受强化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还广泛进行了教师课程培训与优质教学资源的推广等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除了强化委员们的使命感外,我们还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高效的组织形式。根据工作需要,以委员为骨干,我们吸收相关专家参与,先后组建了8个研究小组,开展“发展战略”、“公共核心课”、“实践教学体系”、“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信息系统专业方向规范”、“专业能力”、“信息技术专业方向规范”、“规范办学试点”等方面的研究,圆满完成了任务。通过加强与联络员单位的合作,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不仅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还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推广利用。同时,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个250余人的专家组,使本届教指委的工作更加深入和广泛。

作为具有研究和指导双重性质的一个团体,本届教指委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进行年度工作总结,并研究决定未来一年的任务,还召开了7次主任工作会议,就专业建设、分类办学、发展与改革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此外,还召开各类研究小组会议25次,试点工作会议5次。一些研究论文在《教指委通讯》、《中国大学教学》、《计算机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并及时在《教指委通讯》通报有关工作。

2 广泛宣讲专业规范,推动分类培养改革

2.1 《规范》的评审与宣讲

本届教指委延续上届教指委的工作,完成了《规范》的评审,受到教育部组织的以李未院士和李国杰院士牵头的来自科学院、工程院、教指委和高校的高层次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并于2006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ISBN:7-04-019133-4)。《规范》出版后已经多次印刷,不仅在计算机专业中产生重大影响,引导计算机专业科学办学思想的确立与实践,而且由高教司理工处推荐给其他理工教指委,作为规范制定的重要参考材料,还被理工处安排在全国理工专业“专业规范”制定工作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提出的“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的理念和在专业规划制定中进行的实践都得到广泛认可。另外,还受到有关教指委的邀请,介绍制定《规范》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摆脱以往教指委文件制定出来后只进行例行和简单组织教材的模式,本届教指委组织全体委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广泛宣讲活动,向各个学校计算机学院(系或者专业)的负责人和广大教师直接传达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专业规范与专业认证的精神,同时也进一步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与反馈。为了保证宣讲质量,还统一制作了讲稿(PPT),并作为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重要内容,向委员们示范讲解计算机发展战略报告,讲解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各个专业方向的规范以及计算机专业认证。此项工作按地区分成9个组,覆盖了中国大陆除外的所有省市,组织了共计约70余场次报告,5 000余人次的一线教师和专业负责人直接接受了培训,同时还向他们提供了咨询服务。通过全国范围大规模的宣讲和辅导,广泛推进了各办学单位对发展战略和专业规范的理解,成为专业办学和课程教学的重要参考,取得了良好效果。在70所高校中做的抽样调查问卷表明,60%的高校对发展战略表示同意,40%的高校表示基本同意。

2010年9月15-16日,探讨了通过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面向全国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专业负责人进行网络培训的组织与实施方法,获得了很多经验,为其他专业规范的推广做了有意义的探索。这次培训共用13个小时,历时2天,培训内容包括发展战略、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规范、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规范、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规范、信息技术专业方向规范、信息系统专业方向规范、公共核心课与教学实施方案、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能力培养、专业认证,共10个专题。仅本次集中培训,参加人数就有300人。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们还与网培中心合作,组织参加培训的教师对以下5个方面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而

且为了使讨论更深入具体,更具针对性,还由各个省市的分中心组织了本地的讨论。

1) 计算机专业开展“规格分类”的基本思想以及该专业的未来发展,为什么分方向。

2) 教育部要求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分方向培养,二者的关系如何。

3) 结合所在学校的特点,目前进行分类培养面对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4) 迅速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水平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是什么,如何借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思路提高教育质量。

5) 所在学校的计算机专业适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课程教学的关系。

本届教指委的网站也是广大教师获得《规范》的有效途径。

以《规范》的研制和宣讲为基础的工作在2009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第六届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2 分类培养试点

为了推进分类培养的实践,我们开展了《规范》办学的试点工作。考虑到这是一项具有很强研究性质的活动,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按照不同的目标,分4个项目组织分布于11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14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试点(教高司函z2008{71号),分别由杨波、孔令富、孟祥旭、吴跃担任项目组组长,并为每个参加试点的专业选派了责任专家。为了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还由杨波(组长)、李晓明、蒋宗礼、孔令富、孟祥旭、吴跃组成试点工作小组,具体领导、协调和研究试点工作。

分类培养试点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以实践为载体的一项研究,不仅有许多问题要思考,而且这种思考必须通过办学实践活动来检验和深化。例如,如何实现学生的分类培养?如何有效利用学校的特定环境和已有的基础开展实践活动?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试点目的,各有什么难度?难度有多大?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比较顺利地参照规范进行办学,哪些条件下会有更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是否能够被克服?如何克服?在试点的具体做法上,领导小组要求各试点单位采用灵活的方法,无须刻意追求全面照搬规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某些方面寻求突破;每个项目组重点解决一、两个方面的问题;形式上可以通过召开研讨会,重点研究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同时交流经验,互相启发;在试点中边研究、边推进,不断提高认识。

在试点过程中,本届教指委开展了一系列工作,2007年6月16日,向有关高校计算机院/系发出“关于征询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意向的函”,由高校自行申报,确定参加试点的高校,并在2008年4月28日向各个试点高校和各个试点专业负责人发出了“关于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试点实施计划的函”,由参加试点的高校提交试点任务书,向教育部申请立项并得到批准;2009年1月5日,向14所院校发送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试点”进展调查表,进行阶段总结,其间先后在北京、济南、银川、武汉召开项目研讨会。经过试点,得到如下一些结果。

1) 各试点院校对计算机专业规格分类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普遍认同,试点工作表明,所设专业方向定位合理,适应计算机专业当前及将来一段时期办学要求,对引导明确培养定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不同类型的学校提出了适合自身定位的特色办学思路,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形成了共识,认为信息技术方向已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最适合的专业方向。

3) 试点工作引起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关注,一些大型IT企业参与了部分环节,形成了“校企衔接”、“课程置换”、“软件外包”、“企业实训”等不同校企合作方式,探索了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4) “分类培养”是一种成功的模式,适应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应在“十二五”期间结合新专业目录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与此同时,试点工作表明,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升级为一个专业类,按《规范》提出的方向设置本科专业是合理的。

3 丰富拓展《规范》内容,完善能力素质要求

5年中,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就公共核心课

程(专业平台)及其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专业能力培养(包括创新能力培养)、专业方向规范等,我们对已有《规范》进行了补充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数已经完成,研究成果已经出版,发挥了广泛的指导作用。

3.1 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

作为贯彻《规范》的一种建议,我们提取了8个知识领域、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的专业教育核心内容,构成“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并建议用程序设计、离散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课程覆盖这些核心内容。

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包括7部分。引言部分介绍构建公共核心课程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公共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第三部分给出公共核心知识体系;第四部分给出程序设计、离散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公共核心课程的大纲;第五部分是公共核心课程对各个方向核心知识单元的覆盖分析;第六部分给出了基于公共核心课程构建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四个方向的示例性课程体系;最后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说明。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10月(ISBN:978-7-302-16202-5)出版,其修订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10月(ISBN:978-7-302-18708-0)出版,均已多次印刷。

3.2 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是《规范》中关于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建议的一种措施性拓展。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共8章。绪论讨论了在信息社会背景下计算机专业的特征,指出它以技术为主,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2章结合《规范》规格分类的思想,阐述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及培养基本要求,这里所说的能力不仅是一般的“动手能力”,各种能力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形成。第3章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面描述了计算机专业办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描述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没有试图显式地覆盖第2章所提到的所有能力的训练,更多的还是从教学安排的角度所考虑的内容。4~7章分别详细给出了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的含义和基本要求。由于实践教学的完成需要一些特别的条件支持,第8章提出了对实践环境建设的要求。最后的附录则给出了13门核心课程的具体实验大纲以及9个综合课程设计大纲示例。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10月(ISBN:978-7-302-18642-3)出版,已经多次印刷。

3.3 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是为推动分类培养思想的落实,有效利用优质教学资源,解决相关课程教学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进计算机专业科学办学进程而研制的。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针对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8门课程,探求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给出的基本课程教学大纲下,如何面向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类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关注不同的学科形态、不同的问题空间、不同的根本问题,以知识为载体,瞄准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形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形成较系统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科学型以“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工程型以“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应用型则以“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同时,对相应的教材建设提供一个指导性意见(方案),解决目前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趋同性、盲目性、孤立性以及不完整、不合理交叉等问题,改变过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忽略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倾向,为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够瞄准基本目标,更科学有效地发展进行探索。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7月(ISBN:978-7-04-027812-5)出版,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了参照,完成《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研制,并且即将出版。另外,为促进计算机工程方向特色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培养质量,“嵌入式系统教学实施方案”的研制已进入最后阶段。

3.4 计算机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

《规范》刻画了各个方向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要求,考虑到倡导能力导向教育的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对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作了全面的论述,是一项富有挑战的开拓性工作。

全书近20万字,共分5部分。绪论从总体上讨论教育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能力导向的教育,以及重视专业能力培养问题。第二部分论述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要求和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构成。这部分以计算思维、算法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与实现和系统4大专业基本能力为基础,给出将4大基本能力分成13个方面、82个能力点的总框架。第三部分给出82个能力点的描述,努力从能力点概念及相关性说明、作用、培养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描述。第四部分以离散数学、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10门课程为例,示例性地给出课程教学如何为能力培养服务。主要包括该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在专业能力培养中所起的作用,课程知识内容和相关思想方法,课程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及在课程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时要注意的问题等。第五部分讨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3月(ISBN:978-7-111-29835-9)出版。

3.5 信息系统方向规范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方向规范》描述具有明显“计算机特色”的信息系统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是对《规范》原有4个方向的扩充。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方向规范》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开办信息系统专业方向的若干思考。第二部分是规范的主体,包括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问题空间和专业能力要求,培养目标和规格,知识结构和相关教学要求(含培养方案总体框架、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办学条件(含师资力量、图书资料、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含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第三部分是该方向办学基本问题的问答。附录部分给出了14门示例性必修课程的大纲和5门基本选修课程的大纲。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方向规范》由中国铁道出版社于2010年10月(ISBN:978-7-113-11924-9)出版。

3.6 其他补充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技术规范(修订)》目前正处在统稿阶段,即将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本届教指委还继续开展了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具体就“关于‘分类培养’战略的进一步思考”、“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去向分析”、“国外计算机专业办学情况概览”、“关于‘就业导向’办专业观念的辨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已经进行了调查和数据采集,并完成了初步分析,相应在《中国大学教学》上。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基本要求”的研究,相应报告即将出版。

除了上述这些研究成果外,我们还在《教指委通讯》、《中国大学教学》、《计算机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并且在《教指委通讯》上以工作简讯的形式多次及时向大家通报了开展的工作。

4 强化专业认证导向,培养工程应用人才

4.1 专业认证

这项工作被本届教指委看做推进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以陈道蓄、蒋宗礼、李晓明等为主干力量,积极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并结合我国工程教育的实际,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加深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识,强化专业认证对教育基本观念的更新、准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办专业、科学施教、科学管理等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在全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中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推进了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我们起草了完整的计算机专业认证文件,完成国家统一框架下的专业补充标准的制定。参加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文件的修订工作,并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训和全国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认证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先后主导完成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共11所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在进一步获得认证经验的同时,也更加细致地研究和掌握了具体单位的专业办学状况。

4.2 专业发展

上届教指委在计算机专业中设置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并给出相应规范。为进一步落实符合社会需求,分类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战略思想,本届教指委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面向国家建设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开展了以下工作。

1) 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建设。

面向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增设了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并给出了相应规范,提供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新途径。该方向鼓励培养具有“计算机特色”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维护和利用人才。

2)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

面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本届教指委按照教育部的指示精神,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成功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给出了该专业的基本描述。

为了督促搞好该专业的建设,2010年8月21日和2010年11月20日,先后在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组织召开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王志英、陈道蓄、蒋宗礼分别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和要求。以傅育熙教授为组长,成立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专家组”,正在进行该专业建设的研究工作。

3) 软件外包专业方向。

按照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设置面向软件外包的软件工程方向,并将有关办学基本要求纳入计算机专业办学基本要求框架中。

4) 提升办学单位和教师对分类办学思想的认识。

随着分类办学思想的不断落实,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计算机专业的这一发展趋势,而且这一思想已经得到自上而下的支持。除试点学校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开始进行(考虑)分方向培养学生,而且还有望在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中得到支持和体现,这将成为我国计算机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新起点。

此外,我们还与联络员单位合作,召开各类教学研讨会30余次,以特约报告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与改革实践和发展方向,这类报告约40人次,直接受益教师约6 000人次。

5) 推进计算机专业升格为计算机类。

计算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教育计划涵盖整个专业。我们进行的相关工作不仅实现了“分类指导”,而且还为建立计算机专业类,以适应专业和社会需求的发展作好了准备。在目前的框架下,应该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纳入计算机专业类。这一发展建议已经得到自上而下的广泛认同。

4.3 分类培养指导

本届教指委通过《规范》的广泛宣讲与不断的研究补充、专业认证的推进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展、规范办学试点工作的推进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计算机专业分类办学的试点和指导。

除了上述工作之外,还面对分类培养指导的需要,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力导向的基本特点,深入到具体核心课程的教学上。我们不仅动员有关专家开展课程教学培训,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52名优秀专家,面向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制出本专业7门公共核心课程和“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引导本专业教师更理性地开展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活动,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4.4 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改革

在理工处的直接领导下,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重点面向地方建设的需要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战略要求,落实本委员会提出的规格分类的专业发展思想,我们在推进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转型、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等方面达成共识,参考《规范》等,研究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评价标准(草案)》,确定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以及面向服务外包的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建设要求,体现了教育部关于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思想和原则,也为推进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转型与改革提供支持。

我们积极参与教育部、商务部、浙江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在浙江省和江苏省开展的转型试点工作,作为试点工作指导专家组的主要成员,实现对这项试点工作的指导。

4.5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办学指导

为了促进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积极支持独立学院的办学研讨,李晓明、陈道蓄、王志英、蒋宗礼分别参加了第一、第二届独立学院系主任论坛,并作了特邀报告。通过这4个报告的演讲,更集中指导了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办学。

在李晓明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成立的专家工作组,由专家工作组成员张钢教授牵头开展了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研制,教指委委员房鼎益和王命延作为骨干参加了这项研究工作。为了搞好这项研究工作,还在独立学院中进行了专业办学状况的调查。

5 配合质量工程建设,提高专业教育水平

5.1 积极参与质量工程建设

积极参与质量工程建设,高质量地完成了教育部安排的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各类优秀教材、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的评审和推荐工作。

例如,作为本科生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部分,委员们积极参与国家精品课程的评选工作,自2008年开始至2010年,连续3年评选并向国家推荐精品课程。2008年共接收申请13门课程,向国家推荐5门课程(含教育部―Intel精品建设课程2门),其中入选国家精品课程4门;2009年共接收申请9门课程,向国家推荐4门课程(含教育部―Intel精品建设课程1门),其中入选国家精品课程1门;2010年共接收申请22门课程,向国家推荐3门课程,其中入选国家精品课程3门。总入选率达到66.7%,远远超出平均水平,表明推荐过程公平公正,推荐质量高。

此外,我们还受教育部的委托,参加“教育部―Intel”、“教育部―微软”、“教育部―IBM”等精品课程的遴选与验收工作,起到了联系企业,保障质量的作用。

5.2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根据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需要和《规范》精神,为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举办了“全国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软件工程设计开发高级研修班”,并委托北京亚思晟商务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承担培训任务。第一期培训班于2010年1月25日至2月5日开办。到目前为止,已经办了4期培训班,取得良好的效果。

所选的北京亚思晟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海外归国IT专业技术人士在北京中关村创办成立的留学生企业,是教育部最早批准建立的“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工信部“全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实训基地”。

为了保证质量,本届教指委多次与北京亚思晟商务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研究,明确培训班的各项内容,并设计了关于研修班学院结业时的调查问卷,以便不断提高研修班的办学水平。

培训班设置4门课程,每期上课10天,每天授课6小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实践,旨在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5.3 教师培训与优质资源的推广

我们与联络员单位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联络员单位除了支持本委员会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外,还积极组织开展广泛的《规范》与专业教学与改革思想的宣传和相关经验的交流活动,对专业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还结合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精品)教材建设,聘请了大量知名教授,针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广泛的教学研讨与教师培训工作。5年来,约开展此类活动70次,聘请各类专家200余人次,直接受益教师约7 000余人次。

5.4 推进优质教材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落实《规范》,除了进行试点之外,我们还根据《规范》开展了相应的优质教材建设工作。

很多出版社根据《规范》组织了优秀教材,约200余本教材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促进了我国计算机专业教材的建设。这样一种新的机制也使得《规范》的宣讲和推广应用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6 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广泛发挥指导作用

创新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为这些成果的取得提供了保障。

6.1 强化使命感

本届教指委特别强调委员们的使命感。大家深深感到,我国的计算机专业是最大的理工专业,时时牢记该专业有几十万在校生,该专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些骨干成员,发挥了重要的核心带头作用,保证“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6.2 和谐一致的工作组织

我们采取的“大会定原则,主任会议定任务,面向实际问题,日常组织实施”,以及“目标驱动,深入研究,广泛讨论,自由争鸣,追求实效”的有效工作模式,保证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年来,我们共召开全体会议5次,主任会议7次,研究小组会议25次,试点工作会议5次。每次会议都准备充分,紧凑高效,富有成果。

6.3 努力扩大影响

本届教指委创新性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规范》培训,建立了教指委网站,提供信息的共享,努力使研究成果及时与广大一线教师见面,及时获取相关反馈,使研究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不断得到完善。

6.4 组织专家工作组

根据工作的需要,本届教指委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了257名热心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教授,成立专家工作组。为保证专家工作组的正常运行,制定了相应的条例。按照区域分成19个小组开展工作,每组都由教指委的委员出任组长,这种组织形式有效提高了教指委的工作效率,并使得工作更加深入广泛。

作为一个志愿者组织,专家工作组构成一个专家网络,实现教指委与办学单位以及一线教师之间更紧密的联系,使教指委的精神能够更好地传播。同时,在相应地区形成一个凝聚力量,结合本地区专业办学的实际情况,开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更好地落实教指委的专业办学基本要求,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

6.5 开展专业办学调查研究

虽然委员们本身就来自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对该专业的办学状况比较了解,但我们还是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制定专业发展战略,指导专业办学实践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办学状况的调查研究是充分利用组织起来的专家工作组开展的。既发挥了专家工作组的作用,又提高了调研的质量。为了使调查更具针对性,首先明确了调查的目的,然后根据该目的精心设计了调查表。调查表共有7个方面的3个表格和37个问题,包括基本信息(2个表格),教学管理(4个问题),教师的个人提高与发展(3个问题),教学工作(9个问题),教学条件(10个问题),学生状态(1个表格、2个问题),教学改革(9个问题)。目前已经完成了调研数据的基本分析。

6.6 加强与联络员的合作

建立了与联络员单位恰当的合作机制,实施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大家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联络员单位在教指委的研究结果出版、经费支持、宣讲活动组织和试点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联络员单位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动员教学名师和知名专家积极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教材、国家规划教材、省市级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专业办学经验等的推广和建设示范工作。

各联络员单位根据《规范》和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出版教材,为我国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提供了有效支持。

7 思考与建议

面对规模大、构成复杂、基础比较薄弱、对应学科领域发展迅速的计算机专业,本届教指委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大范围地接触来自各类学校的一线教师,不仅总体上促进了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更好地反映计算学科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与变化,还使本届教指委的工作与一线专业教学更好地融为一体,树立了教指委工作的新风范,扩大了教指委在广大教师中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专业办学、专业发展、课程教学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我们充分认识到,今天的计算学科已经不是10年前的计算学科,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才,今天的社会需求与10年前也有了很大差别。我们以规格分类为指导思想,以深入认识学科领域为基础,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目的,研制和的各种指导性文件,对我国计算机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专业的发展将是深远和持久的。

我们希望教育部能够抓住这次专业目录调整的机遇,设置计算机专业大类,并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等作为此类的部分专业,以利于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结构的调整,引导和督促各个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明确办学定位,实现规格分类的专业教育,促进我国计算机专业完成新形势下的转型。

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030-01

中职院校作为我国初、中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为我国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更是如此。然而中职院校毕竟在教育系统当中仍然处于比较低等的地位,其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方式仍然与高等大学教育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计算机专业课外活动的举办方面,与兄弟院校相比仍然有进步的空间。如何开创属于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自主特色的课外活动新模式,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 专业与兴趣相结合,成立课外兴趣小组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催化剂,它可以自主引导学生去学习自己感兴趣、想学习的知识,其潜在的激励作用也是任何其他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在开展中职计算机教学时,我们只要能够培养起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爱好,不管爱好是在软件、硬件,还是在网络开发、系统维护、信息安全等方面,我们都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成立和参加这方面的计算机专业兴趣小组,让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够在计算机课外兴趣小组里面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这也是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外活动模式中最常见的形式。

建立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活动小组,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实力,在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们成立计算机三维绘图建模小组、图形与图像处理技术小组、网络系统开发小组等不同的兴趣小组。不定期的对这些组织开展专业的兴趣知识讲座,邀请社会上的计算机专业人士为他们讲授和各兴趣小组专业相关的知识。同时,我们还可以帮助他们指导完成各种专业活动,参加各种国家级、省市级的各类计算机设计、编程竞赛,让他们的专业知识在兴趣爱好的自主驱动下能够在学术建设、科技竞赛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计算机编程竞赛等全国性活动,还可以在学校范围内举行一些像打字、Photoshop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小规模竞赛,帮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 专业与就业相结合,成立专业实践机构

中职院校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其最终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为培养社会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让广大学生掌握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专业技能,让他们能够顺利的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工作。因此,就业这一动机也是刺激他们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的的一个重要原因。借助这一思想的考虑,很多中职院校已经将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起来,在校内开设了专门的计算机实践中心,如果我们能够把校内实训扩展到社会层面上,成立专门的计算机专业就业实践活动组织时,就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鼓励他们掌握好计算机专业技能。

因此,中职院校成立中职生计算机就业实践服务机构,除了积极主动的与社会上的软件编程公司、硬件生产企业、网络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各类企业单位沟通合作,推荐这些中职生去这些单位参观、学习以外,还可以积极开辟实习基地,定期将一部分学生选派到这些单位实习一段时间,让他们提前感受到社会工作与学校学习的不同,体会到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甚至可以积极邀请社会上各计算机行业的人事主管人员、CEO到学校开展关于计算机就业的讲座,邀请一些社会上知名IT培训学校老师进行讲座,让我们的学生清醒认识到当前的就业新形势,掌握未来的发展动向,为他们在未来几年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实践准备。

3 专业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成立课外专业服务小组

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一方面是可以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才、让中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在就业市场当中具备良好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为社会能够提供各种专业性的、公益性的、服务性的计算机技术服务。因此,我们的计算机课外活动模式还需要在这一块开辟一个新的阵地。鉴于这点,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在进行课外活动时,可以考虑成立计算机便民服务社,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小区、街道办、居委会为广大居民提供计算机专业服务,帮助他们改造网络线路、牵线入户,修理计算机软件、硬件故障。还可以在小区内做计算机专业知识展板、小型的计算机课堂讲座,给广大居民讲解一些他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通过简单培训可以自己独立解决的小知识、小窍门,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机使用过程当中能够足不出户就能解决一些基本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机会融入到社会中去,也涵盖了德育的教育思想。

除此以外,便民服务社作为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外活动的特色项目,在形式和内容上还可以不断进行创新,除了以集体形式为广大社区居民服务以外,还可以为各社区内的街道办、居委会、对计算机不懂的居民开展电话预约、免费上门的服务,切实将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生活中使得所学的知识得到具体应用;还可以为社会、为群众百姓服务,特别是通过这些细致的服务,在得到社区居民的赞誉和欢迎后,一定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荣誉感、责任感,使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这种思想上的巨大满足和刺激,反过来又会鞭策他们更加努力的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这也成为用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新途径。

4 结语

通过以上三种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外活动模式的初步探索,我们能够清醒认识到当前的中职院校在计算机课外活动开设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要想使得课外活动模式得到新突破、新发展,我们还必须要不断引进新理念,拓宽新思路,以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同时应该注意的是,我们的课外活动培养模式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将计算机专业与社会、就业、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的时候也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水平。只有通过这些活动小组的设立和参与,才能将计算机专业知识得到实际的应用,才能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出合格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认识范文6

一、 高职学校开展计算机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每一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等等。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许多使用计算机技术犯罪事件中的违规者中大多数是计算机专业的精英人物,但他们高超的专业技能却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损害国家、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这与他们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注重智力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职业德育教育,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试想一个计算机技能高超而职业道德水准低下的计算机专业人员,经常受利益驱使而将国家法律、法规置于脑后,其结果势必是造成对国家和人民财产的侵害,这样的专业人才还不如技术一般的人员,是计算机人才的“畸形儿”。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今后将是我国各行各业中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主力军。因而我们更应重视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也要求计算机专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一手抓好学生的技能水平,又要另一手抓好学生的计算机职业道德,而且两手都要硬。

二、 高职学校开展计算机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1.丰富教学内容

高职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时,其中有一章节内容是关于计算机安全及计算机病毒,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运用概念、原则并结合目前最新的典型案例分析,将枯燥的说教于生动具体的案例中,无形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又能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感性认识,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兴趣,真是一箭三雕。例如在讲计算机病毒时,列举了各种计算机病毒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方便,甚至造成全世界的直接损失可以达到数千亿美元。一些反病毒专家用毕生的精力与这些计算机病毒作斗争。学生就完全可以通过这个案例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含义及其危害,深刻体会到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效果显然比死记硬背好得多。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要重点讲授网络职业道德,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关于计算机安全的信息,助于学生牢记计算机行业的法律法规,通过各种案例学习职业道德的精髓,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一般原则。经常有针对性地指定和指导学生阅读某些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

2.革新教学方式

面对社会现实和舆论环境,以网络为主体的信息源的立体化、多样化,容易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对职业道德内容的认同产生困惑和障碍。而且,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重组和分配落差使学生在价值意识和价值取向方面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这些都对传统的说教和灌输方式提出挑战,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比如,对书本知识要精讲少讲,辅之以丰富多彩的课件或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职业道德理念。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情景教学进行职业环境模拟,让学生扮演某种训练任务规定的职业角色,营造准职工身份,使他们亲身体验该角色的社会期待和行为要求,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

三、 高职学校开展计算机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

1.职业道德教育要与日常的行为规范相结合

在教育过程中注意从小事抓起,从平常抓起,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尤其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突出规则意识,使他们养成守业习惯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的,要让学生到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去实践。

2.把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课教学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