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病虫害的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防治病虫害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葡萄;病虫害;关键措施

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1.1 不让病虫害侵入

在没有发生某种病虫害时,应该采取措施,不让此病虫害传播到本区。通过植物检疫、种植脱毒苗木、苗木消毒等预防措施,如霜霉病、白腐病等,必须加强防范措施。

1.2 减少病原基数,降低菌势

要充分减少病源或虫源的基数,降低菌势、虫量。病源和虫源数量很少时,病虫害只能零星见到,对生产没有真正影响。清理果园,在发病前或病虫害的防治关键期使用药剂,切实抓好栽培技术环节等。在生产中,最实用、最理想、最有意义的防治工作是减少病源基数,降低菌势。不进行预防或预防措施不够或预防措施不对,是目前优质葡萄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1.3 减少和降低病虫害爆发成灾的几率

如病虫害已经严重发生,或将要大面积发生,必须采取措施,不能让病虫害成灾。这时最为重要的措施是病虫害的化学防治,不能盲目使用大剂量农药。对于病虫害防治,利用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治疗性杀菌剂的配合使用,是科学的施药措施。

所以,不能让病虫害进入区域是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减少病虫源基数,降低菌势、虫量是病虫害防治的根本。要充分理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精髓:预防比防治更重要,在防治病虫害关键点采取措施,而不是等到病虫害发生后再采取措施。

2重点抓好葡萄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工作

2.1 葡萄出土上架萌芽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红地球葡萄出土上架萌芽期预防病虫害运用3~5°Be石硫合剂或80%必备400倍液可杀灭多种真菌、细菌病害的越冬菌源,且能杀灭短须螨、蚧壳虫、锈璧虱等虫害。

2.2 葡萄展叶、花序分离期的病虫害防治药剂措施

葡萄展叶期用80%必备400倍液或科博600倍液喷施植株、杜邦福星8000倍液或戊唑醇4000倍液,50%烯酰吗啉1000倍液;花序分离期使用1次必备400倍液。对于霜霉病发生严重时,2~3叶期用80%喷克600倍液+80%三乙磷酸铝1200倍液;花序分离期用科博600倍液。葡萄生产时应注意花前或花期土壤水分充足;花序分离期用前后补硼、铁和锌肥,如13%的螯合铁3000~5000倍液和培尔钙1500~2000倍液等增加树体枝条、叶片的营养。

2.3 葡萄花期的病虫害防治药剂措施

防治葡萄霜霉病或白粉病,在落花后2~4天使用秀特1000倍液,10天1次,交替使用80%喷克800倍液,或三乙磷酸铝800倍液或1~2次波尔多液和普力克1200倍液;在7月使用翠泽3000倍液,交替使用己唑醇9000倍液,重点喷果穗防治白粉病的发生。园间注意土壤保持不干不湿,叶片密度要合适,预防高温气灼,增加土壤通透性。发现白粉病发病率3%时,去除病果粒后,要用药剂拿敌稳4000倍液和己唑醇4000倍液交替喷洒果穗,预防其它果粒感病。利用糖浆诱杀金龟子,按酒水、糖醋1:2:3:4的比列+敌百虫300倍液,可有效预防金龟子危害果实。

2.4葡萄采收前、后,埋土前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采收前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先用灰霉病的药剂25%戴唑霉1000~1200倍液处理果穗后采收。使用1次治疗剂(霉多克1000倍液、三乙磷酸铝1200倍液、烯酰吗啉1000倍液等)。10月底或11月上中旬对修剪下的枝条、田间的枝叶、架上的卷须、叶片等进行全面清扫,集中到葡萄园外统一处理,进行冬季修剪后埋土防寒。

3科学、适时使用药剂

3.1安全性

安全性包括3方面内容:对树体安全;对人、畜的安全;对环境和后续产品的安全。所以,红地球葡萄园良好的杀菌剂必须具有优异的安全性。

3.2实效性

能够解决葡萄园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

3.3时段性

葡萄的不同发育期具有不同病害,葡萄园优秀杀菌剂必须具有在某一时期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80%喷克800倍液的安全性、广谱性,对锈璧虱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以成为葡萄开花前的首选杀菌剂。能防治病害,又能促进葡萄的果实上色,可以成为后期的优秀药剂。

3.4 防治药剂使用记录档案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范文2

关键词:城市园林 病虫害防治 生态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在城市建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达到优美的城市绿化生态环境,城市园林工作者充分利用丰富园林植物资源,巧妙的将花草树木及各种地被植物配植在一起,达到了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园林生态环境,而在这种城市生态环境下,由于打破了物种间原有的生态平衡,往往给病虫害的发生和相互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因城市园林的特殊性,城市园林中的病虫害防治就要不同于农作物或其他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针,病虫害防治在园林绿化中要考虑到一下几个方面:(1)既要有维护好生态系统、控制病虫害的观点,又要在防治的时候充分考虑到病虫害生态因子的变化,如喷一些农药防治时,会造成天敌受损。故在对病虫害防治时,要求控制在观赏允许受害水平之下,尽量少施农药,对害虫最好不要彻底消除,为其天敌作过渡寄主。(2)保护环境,多种方法协调预防:采取多项措施,取长补短,相互协调 ,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选用低毒、低残留或无残留农药,多采用生物农药制剂,以致保护城市环境少受污染,不受污染的境界。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从多方面采取好措施,以满足城市居住生态环境的需要,主要从包括植物检疫、选择抗病虫害强的品种、做好植物搭配、加强栽培管理,以及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采取措施。

1、植物的检疫: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力度的加大,引种和苗木的调运频繁,园林病虫害的传播机会大增,这就要求加大检疫力度,坚决杜绝引进有病虫害的苗木。

2、选择抗病虫害强的品种:不同树种对于同种病虫害的受害程度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多选择抗病虫害强的品种,一般乡土树种在本地区的抗病虫害都较强,应多采用乡土树种。

3、在种植设计时做好植物品种的搭配:对一些互寄生传染的植物品种,设计种植时要避开,做到配植合理,提高植物对自然灾害的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蔓延,例如在园林绿化中常常将桧柏、侧柏与梨或海棠配置在一起 ,造成海棠锈病大量发生;烟草中花叶病毒能侵入多种树木,在花坛中,多种花卉混栽导致病虫害流行;苹果、桃、梨、樱花混栽可减少食心害虫危害,毛白杨、白蜡、槐、臭椿等混栽可减少和阻止光肩天牛扩散。

4、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花木自身抗性:(1)加强肥水管理:是一项重要措施 ,能使植物健壮生长,提高其抗病虫能力,合理施肥,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以便杀死虫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无机肥要适量,以免造成植物徒长,抗病能力减弱,或引起其他病虫害,(2)对栽培地进行隔年轮耕栽培,论耕栽培是一种原始而又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措施,因轮耕植物为非寄主植物,而使原栽培地中的病原微生物找不到合适的寄主,而造成数量减少,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3)加强正常养护管理,改变生态环境,及时中耕除草、调节温湿度,合理灌溉,及时清理病虫害枝叶,集中烧毁清除,合理修剪,保持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危害,园林工具注意消毒后使用,避免重复感染。

5、以虫自身特点,采用物理机械防治:(1)利用人工捕杀,人工摘除袋蛾越冬虫囊、挖除越冬虫茧,利用刀钩等工具,砸毁虫巢,钩捕幼虫,剪除网幕或摘除有虫的叶子等方法。近年来,我市采取此方法防治天牛、合欢吉丁虫、美国白蛾等虫害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诱杀法:①采用气味诱杀,利用糖醋酒液诱杀地老虎、粘虫以及蛾类等害虫。②气味诱杀,如用新鲜的直径4cm以上的柏树枝,诱杀柏树双条杉天牛成虫和柏肤小蠹,就是利用它们对长势弱的柏树释放出的气味极为敏感来诱杀。③设置潜伏诱杀,如入侵性害虫美国白蛾,以蛹潜伏在老树皮下,地面枯枝落叶上和表土内越冬。老熟幼虫开始下树时,在距离地面1---1.5米树干上绑缚一圈稻草诱集下树老熟幼虫在围草中化蛹,然后在蛹羽化前解下围草烧掉,消灭它们。如产卵,可于幼虫孵化危害期将饵木烧毁,可用草绳缠绕碧桃、榆叶梅、桃树树木基部,引诱红颈天牛成虫产卵,于幼虫孵化期解下草绳烧毁。④紫外光诱杀,近两年,我市多处公共绿地采用弧光灯诱杀金龟子,地老虎成虫、蛾类等,大大降低了蛴螬、地老虎在公共绿地的危害,如连续多年捕杀效果更好。⑤黄板诱杀,有些昆虫喜黄色,如蚜虫和白粉虱就有强烈的趋黄性,常采用悬挂涂满胶水的黄色胶板诱杀它们。⑥设障截杀,一些害虫为安全越冬不得不躲藏在树下面的土里或石缝中,春天来时,它们再爬到树上,抓住这一特点,在害虫出土上树时,在树上围一圈塑料布,并往塑料布上喷药,截杀害虫,比如草履蚧即可用此法。

6、保护天敌,利用天敌,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既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也不污染周围环境,在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利用其控制害虫不仅可改变生物群落组成,直接消灭大量病虫害,而且对人畜无害,不杀伤天敌,不引起病虫的抗性,不会引起虫害猖獗,对病虫能起到长期抑制作用。(1)以鸟治虫,保护益鸟,在城市树木上设置人工鸟巢,增大鸟群数量。(2)以菌治虫,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产物防治园林病虫害,具有繁殖快、用量少,不受园林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限制且持效长等优点,目前通常使用的是苏云金杆菌。(3)以激素治虫,在应用时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掌握病虫害发生期、危害范围和发生量;②指导适时施药,减少防治次数和施药范围,有利于天敌繁殖,减少环境污染;③及时发现害虫及扩散区域,便于及时扑灭。生物防治,特别是近两年美国白蛾在我市开始发生,我市积极采用周氏啮小蜂,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在老熟幼虫期和蛹期放蜂。

7、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化学农药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及杂草的一种方法,在目前的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中,还是一种主要的防治方法。化学防治的特点是:一般受季节性限制小,杀虫快,效果好,使用方便,适于大面积成灾害虫。但往往易引起环境污染,杀伤昆虫天敌,使园林植物产生药害,并使部分害虫产生不同的抗药性。在化学防治中要多筛选不污染环境,易分解的化学农药,如烟参碱乳油,它属于植物性杀虫剂其最大优点杀虫广普对人畜低毒,在自然界易分解,不污染环境,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特别适合城市园林中病虫害的防治。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杨树种植;病虫害;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319-01

引言

在我国林业树种中,杨树是常见树种之一,其生长状况与林农业经济效益紧密相连。但是由于杨树长期长期遭受病虫害上海,严重影响到树木健康与木材品质。在天气异常情况下,杨树更容易受病虫害侵蚀,而且幼苗成活率也不高,这就为林农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有效预防杨树出现病虫害,在其栽种过程中要严格预防病虫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时节不同,选用不同的杨树病虫害预防措施。

1、常见病虫害类型

1.1 溃疡

杨树出现溃疡,究其原因则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般情况下在4月份开始发病,第一个发病高峰期为5月下旬到6月。随着温度升高,到7、8月份病势有所好转,但是在9月份会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期。在发病初期症状表现为在树干皮孔周围有很多水泡,其破裂后就会流出褐色液体,具有一定的臭味。长期干缩下陷后就会形成溃疡,在发病部分皮层颜色为褐色而且会腐烂。通常情况下溃疡病出现在杨树主干的中下部位,如果严重的话就会延伸到树干上部与枝条部分。在造林过程中,如果苗木水分不足,树木长势不好,幼苗更容易受到侵害,而且一般树木的阴面更容易出现病症。如果树木健康状况良好的话,就算出现溃疡病症,在次年也逐渐恢复。

1.2 黑斑病

一般情况下,杨树在5、6月份最容易出现黑斑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杨树新叶顶端部位出现褐色斑点,如果防治不及时,病症就会蔓延,直到形成大块病斑影响整个树叶的健康。如果黑斑病严重的话,正片树叶及整棵树的叶子都会变成黑色,对树木的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病叶提前脱落,树种出现病变,极易造成树种出现早期落叶,影响生长。此外还必须要注意的是,如果杨树栽种密度越高,其黑斑病爆发机率就会越高。

1.3 烂皮病

烂皮病,又可称之为腐烂病,该病症一般出现在杨树的枝条与主干,在发病初期,一般会出现暗褐色水肿状斑纹,杨树缺失水分后其树皮就会出现收缩下陷,严重的话还会出现龟裂。但是伴随着杨树的不断生长,其皮层组织出现腐烂,病斑黑色凸显,在潮湿环境状况下就会出现橘色卷丝状孢子角。

1.4 杨树主要虫害表现

杨树树种虫害表现主要有食叶与蛀干两大类害虫。其中食叶害虫主要以杨树小舟蛾为代表,其繁殖率比较高,在其幼虫时就会出现成群聚集侵蚀树木表皮。过了2个年龄段,就会逐渐分散蚕食树叶,危害性加倍。在雨季该虫害爆发机率更高,甚至会蚕食掉全部树叶。尽管该病害幼虫行动缓慢,但是其成群危害性很大。在杨树蛀干害虫类型中,天牛以侵害杨树树干为主,其主要危害杨树树种苗木、幼苗树干与侧枝,其以危害量大与繁殖速度快加大了防治难度。

2、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生态化预防手段

大多数食叶害虫都是依靠杨树落叶度过冬天,因此在出现严重的食叶害虫破坏时,要及时清理烧毁林地与苗圃的杨树落叶、杂草,能够有效杀死食叶害虫的虫蛹与病菌。一般情况下,草履蛤、杨舟蛾及刺蛾的卵囊及蛹都是在土壤中过冬的,如果对杨树林地用拖拉机或牛耕翻地,就可将这些虫害的卵囊与蛹冻死,降低存活率,也可采用铲、锨等工具人为在杨树底下挖掘虫卵或蛹,再集中烧毁,降低虫害存活基数。

2.2 人工预防手段

一般情况下,灯光诱杀适用于防治趋光性成虫。卫生条件相对较好或虫害不严重区域,可以采用饵木吸引产卵的成虫,再将其集中消灭。根据病虫不同的产卵的习惯,对于在产卵前咬成伤痕的可通过木褪将卵和初孵幼虫敲击杀死;对于在树干翘皮缝隙外产卵的病虫可以通过刮削树皮,将卵与初孵幼虫清理掉。不喜光的成虫白天活动量相对较少,飞行距离不会很大,因此极易捕捉到。在苗圃与幼树上摘除卵块,杨小舟蛾具有卷苞特点,因此可以在小树苗上将虫苞摘除。

2.3 填埋农药防治法

在杨树病虫害防治措施中,填埋农药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措施,具体而言就是在杨树根系部位填埋农药,通过树根农药进入树木内部,从而实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标。这种预防病虫害的方法成本不高而且花费时间短,只需在每年的春、夏两季各填埋一次农药就可以了,这样就能够促使树木根系能够吸收足够的农药,枝叶带有一定的毒性,一旦害虫吞噬杨树枝叶,便可以被毒死。此外,对于出现病变的树木,该预防手段效果也很好,它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杨树抗御病虫害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杨树栽种与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问题比较常见,一旦防治不及时,防治手段不科学,就会严重影响到杨树的生长;如果虫害严重,则会导致杨树死亡,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杨树病虫害问题,综合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实事求是,探索正确的虫害预防措施,才能促使杨树更加健康的存活。

参考文献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范文4

关键词:早熟梨;病虫;措施

大丰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北纬32°56′~33°56′,东径120°13′~120°56′,东濒黄海,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显著,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4℃,无霜期213天,常年降水量1058.4mm,日照2255.6小时,较适宜早熟梨的生长。大丰市以盛产早酥梨而闻名,多年来,大丰市相继发展一批早熟梨新品种,如早美酥、西子绿、爱甘水等,全市共有早熟梨面积2467hm2。在早熟梨生产过程中,由于果农管理水平的不同,相同面积的果园产量和产值相差甚大,笔者根据早熟梨生长规律和在早熟梨长期管理过程中发现的早熟梨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对大丰市早熟梨的病虫害防治提出如下建议:

1.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时期和规律

早熟梨发病一般在3月中旬~8月下旬,6~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此时期多雨高湿,最适病害盛发,其余月份发病较少。虫害在梨萌芽至落叶期都会发生,5~9月份虫害达到危害最高点,特别是5~6月份高温干旱,一旦管理不到位,虫害难以控制,使很多梨园出现虫害后造成树势衰落引起早期落叶,造成秋冬梨树2次开花,影响来年的树势和产量。

2.正确识别病虫特征和危害症状

现在很多梨农不能识别哪种病,哪一种虫,是什么病虫危害的枝、叶、果,甚至将有些虫口错认为病害,发现枝、叶、果有症状就大量使用农药。不能对症用药,不但没有达到防治效果,且造成了果品质量低、成本高、效益差。因此在病虫防治前必须正确辩别病虫特征,对症下药。

3.病虫害防治

梨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防治对象如下:3月上旬芽鳞松动时,可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防治黑星病、黑斑病、梨锈病、红蜘蛛、蚜虫等;4月上中旬开花期,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对硫磷乳油2000倍液,除防治上述病虫外,还可防治茎蜂、梨象、花网蝽等。4月下旬~5月中下旬新梢伸长时,可用12%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一遍净800倍液,防治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等。6月长枝停梢至果实膨大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病、梨木虱、梨大刺蛾、梨小刺蛾等。7月中下旬出梅后,用10%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防治黑星病、叶炭疽病、梨小刺蛾等。8~9月下旬采收后,可用50%甲基托布滓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虫螨净乳油1000倍液,防治叶炭疽病、花网蝽、梨小刺蛾等。

4.加强梨园管理

4.1严格控氮肥增施磷钾钙镁肥和微肥

大丰市梨树最常见的问题是生长旺,枝叶不易老熟,易抽发夏秋梢或徒长枝,也不利喷药防病。要注意控制枝梢旺长,以叶片稍小、深绿、质厚为好;旺枝多,叶翠绿,叶大或转绿困难均为不良。因此,培育健壮树势提高抗病力至为关键。梨园要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园土有机质含量2%~3%为宜,有机肥量根据斤果斤肥的原则施入。人畜禽的粪肥、麸饼肥、沼液肥等含氮多,含磷钾少,可采用露天发酵一段时间挥发减少部分氮素或另添加磷钾肥调整比例后施人。氮磷钾比例为1:0.8:1。重视钙、镁肥施用,根据台湾资料,梨树1年中肥分吸收量每hm2约为N:98kg,P2O5:49kg,K2O:99kg,钙:92kg,镁:27.5kg。氮肥主要靠有机肥提供,在落叶前后到冬季间施人,供全年使用。萌芽前后用三元复合肥追肥,酌情添加少量氮肥,保证氮肥适量供应。开花后、采收前1个月分别追1次三元复合肥或腐熟有机肥,量要足。果实采收后根据树势,可以不用氮肥而全用磷钾肥作追肥。东方土壤多缺乏锌、钙、硼、镁、钼等中、微量元素,如早酥梨缺硼果肉易出现黄色木栓化斑点。一般生长期叶面喷洒2~4次。使用浓度:硫酸锌0.1%,硫酸镁0.1%,硼砂0.1%,钼酸铵0.05%。与其它农药肥料混施时总浓度不应超过0.5%。也可将中、微量元素肥与有机肥混合施入,一般锌肥、镁肥、硼肥等每株用量合100g。钙肥成年树每株施石灰0.5~1kg,单独施用。

4.2注重采果后管理

早熟梨采收早,采收后至落叶时间较长,从8月上旬采果完毕到12月中旬落叶前有4个多月的生长期,主要进行花芽的发育充实和养分积累。采果后—要注意防止大水大肥促发多量秋梢徒耗养分,二要防止病虫草猖獗为害。追肥用磷钾肥为主,通过叶面肥少量补充氮素即可。秋天有水地区每月可追肥1次,无水地区每月喷富含磷钾的叶面肥1~2次维持树势,并覆盖树盘保水降温。叶片应在12月中旬后落光为宜,以防旱开花。要注意防治梨网蝽、红蜘蛛为害。

4.3注重树体管理

梨树是喜光树种,树冠不宜密闭,以开心树形为好。园地不能渍水,产量宜控制在2000kg/667m2以内。为减少养分消耗,冬季修剪可稍重些,多疏去一些枝和花芽。在12月中旬叶片快落光时进行,1月下旬前完成。

5.冬季梨园清园要彻底

要把冬季清园做为梨树病虫防治工作重点来抓,清园工作的彻底,很大部份决定第2年的产量。在梨树的枯枝、落叶、老皮、断枝口和芽鳞及周边的寄主植物进行越冬,必须结合秋冬深翻改土、埋肥和冬季修剪等工作,彻底清除烧毁越冬源,及时使用杀菌、杀虫剂进行全面清理,细致地做好预防工作。

6.药剂防治

发现病虫害,及时用药,起到标本兼治,也是防治病虫的重要手段,但药剂防治要重点注意:一是要因虫因病因危害轻重及时对症用药;二是不能乱混用药,将杀菌剂与杀菌剂、杀虫剂与杀虫剂、杀菌剂与杀虫剂乱搭配以免造成药害或达不到防治效果,看清说明、询问专家后,再合理混用;三是喷药要因气候、时间统一进行,用药要均匀,不能乱增加用药剂量和次数,一般在病虫害盛发期隔15d左右喷药1次;四是不能长期使用一种药剂,要轮换使用,要多使用生物制剂和矿物制剂性农药,如石硫合剂、松缄合剂和波尔多液等,且效果相当理想。

7.加强早熟梨园管理

一是地下水位高的梨园,搞好开沟排水,创造不利病菌生长蔓延条件。二是增肥料,促进梨树根系生长旺盛,提高抗病力。梨园中可适当种植小黑豆、苕子等绿肥作物,以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钾肥对防治烂根和促进新根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应适当多施。在发病梨园中,通过多次检测,发现梨园土壤中钾含量偏低,只有80mg/kg左右。

7.1病树的治疗处理

经常检查树体地上部的生长情况,当症状初见时,及时处理,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如发现树势衰弱,叶形变小或叶色褪黄等症状时,应当立即扒开根部周围的土壤进行检查,确定根部有病后,首先是切除已霉烂的根,扒出病根周围的土壤,并换上无病新土,再灌施药液或撒施药粉。然后应开沟封锁,即在病株周围挖1m以上的深沟,防止病菌向邻近健株蔓延传播。常用药剂有:①70%五氯硝基苯以1:50~100的比例,与换入的新土混合,均匀地分层撒施于病根分布的土壤中。8-10年生大树,每株用药量150-300g;2~3年生小树,每株50~100g。②70%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灌注土壤,每株用药量可参照上述处理。此外,50%代森铵500倍液、50%退菌特250~300倍液、硫酸铜100倍液用以灌注根部周围土壤,对梨树根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病树处理及施药时期,上半年可在4~5月间进行,下半年可在9月份进行,也可以在梨树休眠期进行。但要避免在7~8月高温干燥的夏季扒土施药。病树处理后,应加施肥料,如尿素或腐熟人尿等,以促使新根产生,加快树势恢复。

7.2除病株及病土消毒

病情严重将要死亡的或已枯死的梨树,应尽早掘除,掘除的病残根要全部收集烧毁。病穴土壤可灌浇40%甲醛100倍液或五氯酚钠150倍液消毒。如病死梨树较多,病土面积大,可施石灰氮消毒,667m2用量为50~75kg。土壤施入石灰氮后,至少要经过15天以上,在其有效成分氰氨分解成为尿素后,才可以种植果树。

7.3选栽无病苗木及苗木消毒

苗木出圃时,要严格检查,发现病苗应予淘汰。对有染病嫌疑的苗木或来自病区的苗木,可将根部放入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中浸10~30分钟;也可在45℃的温汤中,浸20~30分钟,以杀死根部菌丝,然后栽植。

8.综合控制对策

8.1植物检疫

大丰市的梨树已进人品种更新的关键时期,目前主要以外调苗木或接穗的方式为主,应强化通过检疫措施防止检疫性病虫害种类的传人。同时,可以将本区目前没有的线虫病列入检疫要求,防止其传人危及梨产业的发展。

8.2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病害防治最有效的方法。引种前要尽量弄清品种的抗病性能,通过观察成年果园或建立观察圃等措施来考察预定品种的抗病性,为引进适宜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8.3隔离和诱集

阻断传播和繁殖链,可达到预防病虫发生的目的。幼果期(谢花20~45天)用双层防病虫纸袋套果,阻断病虫害与梨果实的接触,达到防病虫的目的。利用粉虱、实心虫、蓟马、蚜虫、蝉等成虫对黄色、蓝色等颜色的趋性,进行诱集并捕杀,避免上树产卵以阻断繁殖链。利用鳞翅目成虫、蝉成虫对不同波长射线的趋性,用杀虫灯进行诱杀。用糖醋酒液诱杀部分昆虫种类的成虫,削弱或阻断繁殖链。

8.4生物方法

目前比较可行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是用生物农药或其衍生制剂,比如BT、印楝素、浏阳霉素、阿维菌素、苦参碱等,在梨生长发育期对梨树进行保护性施药,达到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原则;措施

基金项目:天津市市容园林委科技项目(编号:2010-15)资助

作者简介:陈晓霞(1983―),女,河北沧州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保护工作。

中图分类号:S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03002

1 园林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及特点

1.1 园林植物常见的病虫害

1.1.1 常见的病害

月季黑斑病,寄主植物有月季、黄刺玫、蔷薇等;美人蕉花叶病,寄主植物是美人蕉;桂花枯斑病,寄主植物是桂花;桃缩叶病,寄主植物是桃树;紫荆角斑病,寄主植物是紫荆;樱花褐斑穿孔病,寄主植物是樱花;海棠锈病,寄主植物有西府海棠、贴梗海棠;月季枯枝病和月季白粉病,寄主植物都是月季;苏铁斑点病,寄主植物是铁树;黑斑病,寄主植物是;黄杨白粉病,寄主植物有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大丽花病毒病,寄主植物是大丽花。

1.1.2 常见的虫害

棉蚜,寄主植物有石榴、木槿、花椒、黄杨等;桃粉大尾蚜,寄主植物有桃树、紫叶李、榆叶梅、樱花等;桃瘤蚜,寄主植物有樱花、榆叶梅、碧桃、山桃等;月季长管蚜,寄主植物有月季、蔷薇等;绣线菊蚜,寄主植物有西府海棠、榆叶梅、苹果等;小绿叶蝉,寄主植物有桃树、紫叶李、樱花等;草履蚧,寄主植物有白蜡、黄杨、女贞、紫叶李、月季等;桑白盾蚧,寄主植物有碧桃、山桃、国槐等;光肩星天牛,寄主植物有刺槐、榆树、杨、柳等;云斑天牛:寄主植物有白蜡、法桐、榆树、杨柳等;铜绿丽金龟,寄主植物有松、杉、杨柳等;舞毒蛾,寄主植物有桑、桃树、榆树、杨柳等;大蓑蛾,寄主植物有桑、核桃、油杉、榆、杨、柳等。

1.2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特点

(1)人的活动较多,植物的品种十分丰富,其生长周期很长,立地环境复杂,小气候、小环境呈多样化分布,生物种群的自然生态性被打乱。

(2)城镇的郊区同农作物、果树、蔬菜等相互连接,因此,除了园林植物特有的病虫害以外,还会有很多来自农作物和蔬菜及果树的病虫,常常发生互相转主危害和越夏越冬的现象,甚至有的长期宿留,导致了病虫的种类繁多、危害严重的现象。盆花和鲜切花病虫害的特点为:品种过于单一,栽培密集,并且大多是在温室和各种塑料大棚内栽培的,这种环境湿度较大,病虫严重,易于流行,从而加大了防治的难度。

2 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原则

2.1 生态学原则

植物、病虫以及天敌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当3者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的时候,其发生、消长又与周围环境状态的关系非常密切,生物与环境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所谓综合治理,就是在对植物进行育苗、移植、养护的管理过程中,通过有机地调节生态系统里的某些构成部分,创造一个适合植物和病虫天敌的生存环境,从而预防或者减少病虫的危害。

2.2 安全、经济、有效、简易

这些问题是在进行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保证对植物、天敌、人、畜等没有药害。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须考虑资金的节省,实施的简易,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效果。

2.3 从保护环境,有利于自然控制的角度出发

对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并不能完全排除化学药剂的使用,其要求应该从植物、病虫、天敌、环境4者之间的自然生态关系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来选择农药。城市园林中,应该尤其注意“高效、污染轻、无毒或低毒”农药的选择,以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减少环境污染,充分保护天敌。因此,应逐步加强对自然因素的控制,使防治措施更多地采用自然控制的方式。

2.4 相互协调,减少矛盾

化学的防治经常会误伤天敌。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两者的矛盾。在化学药剂的使用过程中,应考虑其对天敌可能造成的影响,选择那些对天敌无害或者毒害较轻的农药,还可通过调整施药的时间、改进施药的方法来减轻危害。这样,使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既可控制病虫又能保护天敌的目的。

3 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1 以植物检疫为基础

植物检疫也称法规防治,属于防治病虫害的根本措施之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得以贯彻的有力保证。所以,务必把好植物检疫这道关,在调入新的苗木、花卉时,须严格进行植物检疫,一旦发现有害生物,要立即进行除害处理,严重者要予以销毁,以防止新病虫害的传入,避免给园林带来各种损失。

3.2 技术防治措施

技术防治措施是通过种植管理,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使园林植物良好地成长,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消灭或者减少病虫害的来源,或者改善植物生长条件,使其抑制病虫害的生长,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的一系列栽培措施,直接或者间接地消灭、抑制病虫的生长和危害。这些方法勿须额外地进行投资,即可起到预防的作用,能够长期对病虫害进行控制,是最基本的措施。技术防治措施包括选育抗病虫植物、利用无病虫源的园圃育苗、加强肥水的管理、改善环境及球茎等的收获方法等。但此种措施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在病虫害十分严重时,则必须依靠其它的防治措施。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以及代谢产物对病虫害进行控制。遵循“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原则。

(1)利用天敌。天敌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作用较为持久,且效果显著。天敌一旦建立了种群,就能够长期地、持续地对病害虫起到控制作用,其效果是化学农药无法替代的。园林植物的种类丰富,具备进行生物控制的条件。应加强对天敌种群的保护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创造有利于天敌种群的生存环境。如今,有些发达国家加强了植物保护工作的管理,建立新的植物保护管理标准,特别是生物防治的技术措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已经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效,生物防治正逐渐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2)使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能够保护天敌,对人畜的危害很小,环境污染系数低,对病虫害的防控非常持久。比如,灭幼脲对大袋蛾的防治,其效果可达98%以上。有关资料证明:从苦楝的果实中,分离得到的苦楝醇、三萜类化合物苦楝酮、苦楝二醇及苦楝新醇等化学成分,其配制的制剂对25种害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优良的持久性。生物防治有着高效、安全、无污染、保护生态的优越性,符合持续发展的要求。

3.4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手段、机械设备及一些现代化的工具和技术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这种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法。此方法既包含简单、古老的人工捕杀方式,也有当代物理方面技术的应用。物理防治的内容主要包括捕杀法、诱杀法、汰选法、阻隔法、温度处理和原子能、超声波等的应用。

3.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运用各种含毒素的药剂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防治方法。化学防治的优点是快速高效,方法简单,不受环境限制,可以采用大面积的机械化操作。但也有一定副作用。因此,利用化学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能使用,要实行靶标防治,尽量选用那些有选择性、低毒、污染小的化学药剂,少用或者不用广谱性的农药,须经常变换药剂品种及混用配方,避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2)须改进药剂的施用技术。目前病虫害的防治中,基本使用常规的喷雾方式。相关资料证明,从施药器械喷洒出的药剂,只有25%~50%可以沉积在植物的叶片上,能够沉积在害虫上的药剂不足1%,其中只有0.03%的药剂能够发挥杀虫的作用。常规喷雾的方法不但效率低下,使农药浪费,重要的是大量的农药流失到空气中,容易造成人、畜的中毒。因此,务必改进农药的施用技术,要尽量采用根施、涂茎和注射的方法,减少喷雾污染。提高化学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其在环境中的投放率,从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防止城市生态的恶化。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园林植物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各种景观的布置、施工的质量固然重要,但若要完整地展示设计人员的意图,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的享受,景观植物的养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病虫害的防治。因此,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对保护园林景观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淑梅,卢 颖.园林花卉病虫害防治[J].园林植物保护,2007(5):65~66.

[2] 宋建英.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J].园林工艺,2005(2):71~72.

[3] 杨子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J].中国园林,2002(5):165~167.

[4] 张文吉.新农药应用指南[J].中国林业,2008(3):13~15.

[5] 夏宝池.中国园林植物保护[J].江苏科技,2002(5):45~46.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范文6

1、抗病品种的利用

即利用蔬菜品种的抗病性来控制病害发生与发展的一项技术。由于不需要另外投资,是最为经济的防治措施。目前这一措施是防治蔬菜病毒病、霜霉病、枯萎病、黑腐病、根结线虫、番茄叶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最为有效的防治办法之一。

在使用抗病品种时首先要注意品种的商品性,具有很好的市场经济效益;其次是要选择适合的栽培技术,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鉴于抗病品种的抗病程度是有差异和会发生变异的,因此,对抗病性不强的品种,在使用时仍要配合一些其他的防治措施。如抗叶霉病的品种开始感病时,使用几次化学农药,有助于延缓其抗病性丧失的进度。

但是,利用抗病品种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①目前培育出的抗病品种,特别是对病害高抗和免疫的品种数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以番茄为例,应当说它是在抗病品种的利用方面取得成绩较大的一种蔬菜。面对经常发生的十几种病害,也只有抗番茄花叶病毒病、番茄叶霉病及番茄根结线虫的品种比较有效。②品种抗病性会随着病原菌的变化而丧失。如番茄叶霉病是小种变异较快的一种病害,早期选育出的双抗2号,由于叶霉4号小种群的出现,早已不抗病;对叶霉4号小种群具有抗性的中杂9号,近几年在植株生长后期,叶片上布满黑霉,其抗病性已不如当年。③抗病品种的推广往往受到农艺性状的制约。例如2170是一个较抗根结线虫的番茄品种,但因其节间较长,果皮厚,在推广时并不顺利。

2、热处理种子

这是利用种子较某些病菌对高温耐受力强的特点,杀灭种传病害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分为干热和湿热两种处理。干热处理一般在恒温箱内进行。如处理茄果类蔬菜的种子,可将其分放在纸袋中,再放入恒温箱中,70℃下保持72 h (小时)即可杀灭种子携带的绝大多数真菌、细菌及病毒。处理时应注意种子的含水量不要超过10%,必要时先用40℃以下的温度将种子烘干,再进行处理。

湿热处理即温汤浸种。不同的蔬菜种子使用的温度及时间各异,处理时一般使用双层盆法。如处理黄瓜种子,可将种子包在纱布中,先在温水中不断揉搓,去除中间的空气,再放入盛有60℃水的铝盆中,将铝盆再坐在盛有60℃水的大盆里,不断揉动种子,并利用外面大盆加温,使小盆保持55℃ 15 min(分),然后将种子放在冷水中降温。目前有一些菜农处理种子时不保温,而是将种子放在55℃水中搅凉为止,这样的温度对杀灭病菌是无效的。

3、嫁接换根

这一措施是防治蔬菜根部病害十分有效的措施。其原理是利用同类植物嫁接的亲和性,将感病的蔬菜换上一个抗病的根部,使病菌失去侵染的能力。目前这项措施主要用在防治瓜类枯萎病、茄子黄萎病、茄果类青枯病及果菜类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方面,用得好的地区嫁接已成为防治这类病害的当家措施。

使用这项技术首先是选好砧木,不仅砧木与接穗之间的亲和力要好,而且砧木不能影响嫁接品种原有的口味。例如,目前西瓜常用南瓜作砧木防治枯萎病,如果嫁接后结出的西瓜带南瓜味,这样的砧木就不能应用。其次在定植时,不可将接口埋在土下,这样会诱使接穗长出新根,这些根是不抗病的,和土中的病菌接触仍然会得病。此外,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地将砧木上发出的腋芽打掉。以免和接穗抢夺养分,影响接穗的发育。

4、清除病残体

将病茎、叶、花、果或植株清除出田,避免病菌扩大蔓延。这是控制传染性病害最常用的防治方法之一。科学的处理病果及病残体,用塑料袋将病果集中收起来,到指定的地方集中处理,这样就会避免因病果破碎引起的大量的孢子飞散,而导致病菌的传播。此外,清除病残体要选择适合的时机。一般在发病初期,如果仅是一个叶斑,可以不将整叶打去,而将病部连同一部分潜伏有病菌的叶组织掐掉即可,尽量减小伤口。当发病比较严重时,清除病残体对本茬蔬菜的意义就不大了,可在罢园后进行。

5、轮作倒茬

这是利用病害的寄生专化性及害虫取食的选择性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方法。利用不同科的蔬菜进行轮作,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对一些土传病害效果甚好。

轮作时首先要注意病原菌的寄主范围,例如寄主范围较广的灰霉病、根结线虫,食性较杂的甜菜夜蛾等,利用轮作倒茬起到的防病作用就十分有限。其次要注意轮作的时间。过短的轮作时间,一般起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正因为如此,轮作倒茬在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实行存在一定的难度。

6、间作套作

这项措施主要被用来防治番茄和辣椒病毒病。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高秆作物为蔬菜营造一个不利于病毒病发生与发展、提高植株对病毒病抗性的好环境。此外,也有人认为高秆作物可以淡化传毒介体口针中的病毒,对植株起到保护作用。

采用这项技术时,应注意间作物的比例要适当。如使用玉米间作防治辣椒病毒病,一般是2行辣椒间种1行玉米,玉米的株距一般为1 m。玉米种植过密有可能影响到辣椒的生长。此外要确定好玉米的播期及定植期。过早定植的玉米,植株过大,容易影响辣椒的发育,诱导辣椒疫病的发生。

7、以虫治虫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利用赤眼蜂防治鲜食玉米玉米螟、番茄棉铃虫及辣椒烟青虫。由于鲜食玉米植株高大,穗期人工施药难度较大,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有着其他措施无法相比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