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范文1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软件技术;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冯明卿(1978-),男,河南方城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冯玉东(1970-),女,河南方城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34-02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的信息服务平。2009年1月7日3G牌照的发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从此开启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热潮。短短4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迅速普及,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推出,移动互联网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国内软件行业也受到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刺激而迅速活跃。面对如此旺盛的人才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应抓住机遇,适应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及课程设置,培养出合格的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人才。

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人才需求

2012年,我国软件产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5万亿元,同比增长28.5%,我国软件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按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 年,我国软件业业务收入将达到4万亿元,软件出口额达到600 亿美元。中国市场每年至少存在50万软件人才的巨大缺口,并且整个缺口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递增。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后,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呈爆炸式增长。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549.7亿元,增长96.4%,智能手机保有量达到3.6亿,增速为80.0%。2011年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已超过PC,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在2016年或超PC互联网网民规模,智能手机保有量在2016年将超过7亿。

目前互联网提供的最典型服务有资讯、交流、娱乐和购物等,而这些服务都将在移动互联网上实现。在Apple和Google构建的这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参与人数最多的是应用开发者。在国内,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未来十年发展的趋势,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人才缺口较大。在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移动商务软件开发工程师以及移动增殖业务开发工程师需求量最大。

二、开设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方向专业的条件

开设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方向专业除了要考虑人才需求情况外,还要考虑师资队伍及实训实践条件等因素。笔者所在学校在2009年之初就开始尝试申报开设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专业,2010年申报开设软件技术(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方向)专业,并获得批准。在开设移动互联网软件方向的专业建设上有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1.师资条件

作为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发展情况。移动互联网发展变化快,开发平台竞争激烈,在2009年3G元年各培训机构热衷于诺基亚Symbian系统平台的软件开发培训,而随着Android和iOS平台快速崛起,Symbian系统已经失去了霸主地位,诺基亚于2011年12月宣布放弃Symbian系统。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在专业建设中可以处于主动,有的放矢。

作为专业教师,需要快速掌握新技术。目前国内主流的移动互联开发平台为谷歌公司的Android和苹果公司的iOS。Android应用开发采用Java语言,iOS开发采用Objective-C。2005年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开始开设Java相关课程,2006年开始指导学生从事JavaME应用开发,2011年组织教师参加由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联合举办的“移动互联网暨3G应用技术开发”师资培训。这些都为软件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开发方向)的开设进行了技术储备。

2.实验实训条件

2012年11月数据显示,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76%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90%。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中Android创纪录地占据了86%的市场份额,其次苹果的iOS占据了12%的市场份额。考虑到苹果iOS开发成本较高,根据自身情况,学校选择Android作为教学平台。Android开发在Windows环境下就可以进行,开发所用的Eclipse、SDK、ADT等均可免费下载使用,学习成本较低,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基本可以满足一般应用开发的需要。

2012年学校计算机专业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引进了多套3G及物联网开发教学实验平台,并建设移动互联网开发实训室,为专业的开设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

三、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主要面向的工作岗位有WAP网站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移动商务网站开发、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手机游戏开发、软件测试及移动网络服务等。软件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移动设备应用开发能力、移动网站开发能力、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能力、软件运行维护及测试能力、快速跟踪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较高职业素质、较强社会适应性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包括思想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几个方面,其中能力结构是专业培养的重点。能力结构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能力,如管理的方法与技能、协调、公关能力、自学能力、检索文献资料的能力等。二是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能借助词典阅读专业外语资料,能阅读英文电力设备说明书,掌握日语基本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三是专业能力,熟悉HTML、CSS+Div、JQuery、JSP等Web技术、具备基于B/S的系统软件开发所需要的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能力、基本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程序编码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具备基于Java平台和Android平台的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能力;具备软件测试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网络运行与管理能力、及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四、专业课程的设置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围绕移动互联网web开发能力、移动嵌入式应用开发能力和软件测试及运行维护能力三个方面来设置,如表1所示。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基础、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库基础、软件开发流程、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针对不同能力目标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技术要领。在具备基本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后,安排校内和校外的专业实训对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进行强化,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鼓励学生顶岗实习,到企业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五、立足新技术,办出专业特色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有软件技术专业,但是专业同质化严重,很多软件专业课程杂而全,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毫无特色。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蓬勃发展,二者联系密切,在物联网开发平台中嵌入的就有3G移动开发模块。很多院校陆续开设物联网专业,但是开始移动互联网开发专业的不多。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师资和实验实训条件,以移动互联网开发为重点开设软件技术专业,突出自身的软件优势,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开发新技术的应用,争取办出特色。学校计算机专业成立了创新实践工作室,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新技术,早几年就在教学中引入JavaME手机开发技术,一批学生成为第一代3G开发人才。2011年引入Android技术,很多学生开发了不错的智能手机应用,成为3G移动互联网开发领域的专家。2011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检验了软件技术教学的水平。2012年,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授予“全国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人才职业能力培训项目考试点”,为移动互联网开发职业认证的开展提供了条件。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软件技术专业应立足新技术,面向行业需求,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明确专业目标,办出特色。

五、结论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技术专业开设不久,人才培养方案也在不断调整完善中。在IT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技术发展趋势,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模式,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加强创新教育,以适应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更多的优秀软件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

[2]杨亮,高岩.高校培养移动互联网人才相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1,(24).

[3]熊亚蒙.高职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的探讨[J].信息与电脑,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范文2

开启互联网新模式的导火索是APPstore的广泛传播,这提供给互联网领域一个新的思路和模式,使得应用程序商店变成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不论是手机的生产厂家还是操作系统的供应方,或者互联网产业的领导者都纷纷踏足应用程序领域,都想拿下应用程序商店链条的重要环节,一时间千万种应用程序商店都集体上线,相互竞争十分激烈。本文将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程序商店进行详细的、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

一、应用程序商店的概述

应用程序商店,顾名思义,就是以销售应用程序作为基本工作的平台,这种平台类似于电子商务中的主要核心部分。维持应用程序商店运行的服务商通过对资源进行整理,将应用程序的开发者与手机终端之间实行连接,这样既方便了手机用户的体验,同时也可以将开发者想要实现的目的,提高自身应用程序的使用量和下载量。

在互联网时代最基本的电子商务模式为B2C和C2C,这些是互联网发展到该阶段时的产物,而应用程序商店也可以称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实应用程序商店并非是创新,在早期时许多的移动增值业务就已经开始渗透到手机应用中,例如部分手机游戏中产生积分充值和购买业务,这些就是早起应用程序商店的雏形。应用程序商店与早期手机游戏的最大差别在于应用程序商店所具有开放性,这个平台可以为几乎所有的服务厂家建立联系,实现即传即用,消费者可以在没有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条件下将应用程序商店中的内容进行下载和使用。

自从APPstore实现了巨大成功之后,大型的手机供应商和操作系统供应商都开始建立自身的应用程序商店,既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又能为自身取得一定的利益,方便后期推广。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商店的特点

在互联网中的店铺与移动互联网世界中的应用程序商店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都是提供一个交易产生的平台和场所,在网上店铺中,消费者购买的实物产品,交易工具是PC,其基本运营模式是作为交易的平台,为销售者提供信息的平台,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搜索信息的平台,而网上店铺可以从广告中获得一定的广告收益来维持自身的运营。而移动互联网下应用程序商店中主要的商品类型为虚拟产品,也就是应用程序,产生交易的工具为移动终端,通常情况下是手机,该运营模式是为开发者开发出的应用产品提供平台,聚集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下载服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并且还会收取开发者的注册费用,参与开发者的收入分配。

上述的特点为基本的互联网时代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区别,同时应用程序商店还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存在,下面分别进行阐述:第一,移动性。移动互联网几乎可以实现所有位置的定位信息,这样应用程序商店服务商可以准确分析位置信息,有针对性进行用户应用程序使用服务,对这一区域用户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定点推送,提高应用程序的使用量。这是区别于传统电子商务的重要特征,对位置信息的获取。第二,开放性。应用程序商店服务商为开发者和消费者提供一个十分开放的平台,两者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访问,上传和下载。移动终端和SIM卡本身具有明确的身份特征,而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的针对对象就是移动终端,与互联网的终端PC具有很大的差别,为应用程序商店的开放性提供保证。第三,终端与业务的紧密性。移动互联网能够将移动终端与业务恰当的融合在一起,通常情况下,移动互联网业务在终端的体现形式就是应用程序。移动终端与PC的最大区别在于业务联系的紧密性,服务商可以利用互联网点对点的发送用户可能需要的信息。普通的电子商务是以PC作为终端接收点,与实际业务的联系相聚较远,必须始终登陆该网站才能得到相应的信息。

三、应用程序商店的结构

(1)业务平台的基本概述。应用程序商店业务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双方的连接环节,一方面应用程序商店可以与开发者联系,将开发制作成的相关应用投放到用户的移动终端,另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搜索功能,方便用户快速找到自身想要使用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商店业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有应用的开发,应用的管理,产品运营,外部连接。其中开发者进行应用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确保在多种平台的可使用性。应用管理指的是对应用程序的版本升级进行管理。产品运营将应用程序进行价格的制定、收入的统计以及应用程序反馈回来的用户信息进行统计。在对外连接部分,除了保证向开发者供给SDK工具包之外,还要面向用户,保证其正常的搜索和下载功能。

(2)开发者。开发者的主要任务是使用应用程序商店上所提供的开发工具,设计开发应用程序,然后将制作完成的应用程序上传至服务器,开发者可以为应用进行价格的制定。

(3)终端用户。用户可以通过在终端搜索需要的应用程序支付定好的价格,下载到自己的终端安装使用。通常情况下,应用程序商店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确保所售应用的唯一性,并且申请相关版权,任何使用者不能进行复制使用。

四、主流应用程序的对比

APPstore是由苹果公司在2008年7月创建的封闭的应用程序商店,主要作用是作为一个平台,既收取开发者注册的相关费用,同时还要收取部分的销售比例的利润。APPstore最大的优势是独创了应用商店的模式,本身具有良好的用户基础,同时产业链相对于其他应用程序商店完整。

Android Market是由Google同样在2008年10月建立的开放式应用程序商店,该应用程序商店的主要盈利模式与APPStore不同,他不参与利润分成,只是通过广告和流量来获得收入。主要的优势在于位置的确定较为准确,可以提供专业的服务器和搜索方式。Android Market的使用基本实现了Google的成功转型,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移动终端系统的研究。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应用程序商店的概述,将应用程序商店的基本要点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应用程序商店的主要特征,将其与互联网电子商务进行区别,接着分析应用程序商店的基本构成和相应的作用,最后笔者对目前两大主流应用程序商店进行对比,对其主要的优势和定位进行阐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应用程序商店的繁荣一定是必然趋势,笔者对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技术人员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亮.应用程序商店之杂谈[J].评论.2009(09):116-117.

[2]李丹宇.企业应用程序商店面临的五大问题[J].中国电子报.2013(4):1-1.

[3]吴哲雯,丛依蕾,罗玉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开放优化研究[J].中国市场.2014(2):62-63.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范文3

随着3G业务的推广和三网融合的推进,学术界和产业界陆续开展有关移动互联网的研究与讨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我国移动互联网现状和发展趋势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分析移动互联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供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

一、移动互联网概述

移动互联网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广域网、局域网及各种移动信息终端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互联网络。广义上指手持移动终端通过各种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与互联网结合就产生了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者的结合,在知识结构上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其首先体现了移动互联网对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融合贯通。其次体现了移动互联网与计算机科学、通讯工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服务科学、应用经济学、数字媒体、传媒学科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和桌面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快、规模大,3G网络、社交平台、视频、网络电话,再加上日新月异的移动装置,移动互联网代表五大趋势的融合。移动与桌面网络用户使用模式的巨大差异,不仅意味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意味着传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改变,为学科建设、商业竞争、技术革新各方面提供了更多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二、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系统

“商务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首先是由JamesF.Moore在他的著作《ThedeathofCompetition:LeadershipandStrategyintheAgeofBusinessEcosystem》中提出的。这个概念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JamesF.Moore指出商务生态系统正是模拟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机制。企业作为有生命的经济实体,同时还作为经济细胞,组成和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功能协调、优势互补、和谐增长的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随着移动通讯业与互联网业务的逐步融合,移动互联网生态圈带动了原有产业链从产业链向生态系统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终端制造商、移动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芯片厂商、手机操作系统厂商、手机浏览器开发商、业务平台开发商、应用开发商等,基本上可以归纳为移动终端提供商(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及内容提供商(IT厂商)。其关联如下图1所示:

自从苹果开创了产品形态的生态体系之后,各厂商开始争相模仿,当今正在形成的主流移动生态系统有:苹果的iOS生态系统、谷歌Android生态系统、微软(及诺基亚)的WindowsPhone生态系统。iOS是苹果的私有移动操作系统,最初是为iPhone开发的,现在主要是给iPhone、iPodtouch、iPad以及AppleTV使用。从操作系统、终端硬件的生产到软件平台,苹果对其有绝对的主导权。如下图2所示,iOS的成功除了本身领先的用户操作体验外,更在于苹果以AppStore模式团结了大批开发者,至今已为iOS设备开发了超过30万款应用,使得iOS终端的功能得到不断强化和完善。谷歌公司于2007年11月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后转由开放手机联盟(OHA,OpenHandsetAlliance)开发,联盟成员包括终端制造商、移动运营商、芯片公司、软件公司,整体上仍由谷歌主导。由于是开放的平台,Android获得了众多终端厂商、移动运营商的支持。如图3所示,Android平台拥有松散的生态体系,由终端及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内容服务提供商)、运营商等产业各环节参与,生态圈的自由度高。由于该生态圈自由度高,具有高度可定制的主界面,因而创造出各个品牌的差异。为了改变之前WindowsMobile系列发展的颓势,微软于2010年2月了全新的WindowsPhone7手机操作系统,简称WP7。主要的生产厂商有三星、HTC、LG。随着微软与诺基亚的战略结盟,将转由双方共同主导WindowPhone系统。两家公司期望通过互相之间高度互补的资产和专长将WindowsPhone打造成为“第三个生态系统”。

目前,手机厂家和用户在服务使用选择存在差异偏好,Android、iOS、Windows三大生态系统的全球市场格局还在不段变化,2011年易传媒统计,全球移动用户应用率如下图4所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如下图5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规模已达到3.6亿,全年市场规模达到851亿元,预计将在2012年再增长148.3%,跃升至976亿元。这标志着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时期。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网络带宽不断提高,无线宽带广泛部署

从全世界的情况看,3G无线宽带已经日益普及。2011年,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为3.6亿人,而接入3G网络的用户总数为1.28亿,3G网络渗透率达到13.0%。同时4G网络技术已经成熟,目前美国4G网络在大城市已经进入试运营阶段,在未来5年内将广泛部署,实现98%的覆盖。而我国则在2010年底,由工信部宣布正式开展TD-LTE试验网规模试验,在上海、北京等7个城市建设试验网。

2、智能无线终端设备爆炸式增长

以苹果IOS和GoogleAndroid操作系统为主导的智能手机、ipad、智能电视技术的不断更新,极大地带动了连接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无线终端的爆炸式增长。到2011年底,全球智能手机的出厂数目已经超过了台式机的数量。目前,美国手机中超过一半都是智能手机,而我国201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接近3千万部,市场占有率大约20%,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丰富,推动移动网络的发展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以个人娱乐、游戏等为主,同时移动社交网络、多媒体视频应用、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搜索和信息服务应用以及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正在迅速增长,这些在线式移动式应用大大加快了移动网络的使用。预计未来5年内,多媒体数据流量,特别是视频数据流将占到移动互联网络的70%左右。

4、移动互联网实现技术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是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汇聚点,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技术多样化是一个重要趋势。其中表现在网络接入技术多元化、移动终端解决方案多样化,网关技术推动内容制作的多元化,网关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软件支撑平台薄弱,还需继续和云计算技术紧密结合,适应超量移动“云”终端接入的需求。(4)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与应用方面还不够丰富和个性化,尚不能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缺乏优质应用和服务应用。(5)与国外业已形成的移动互联网络生态环境比,我国的产业生态环境还不太成熟,尚未形成综合系统、终端、内容和服务共同组成的垂直生态系统。

三、我国移动互联网当前

问题与机会分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移动互联网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表现在如下几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传统互联网多数应用将逐步转化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型应用,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不断细分扩大了互联网企业的生存空间,促使移动互联产业联盟形成。移动互联网保证了企业可以与客户随时随地的联系,所有原有的传统应用都将建立移动化,面对移动改变生活的现状,企业必须改变营销策略,必须调整自身策略以适应这种状况。移动互联网可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可企业发展论坛移动互联网内容来源和制作渠道。

5、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多元化

成功的业务,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来支持。移动应用的商业模式更为丰富,也更有挑戓性和想象力。目前,流量、图铃、广告这些传统的盈利模式仍然是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的主体,而新型广告、多样化的内容和增值服务则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在盈利模式方面主要的探索方向。

6、移动互联网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融合的时代,是设备与服务融合的时代,是产业间互相进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业务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是一个显著的特征。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产业间、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推动了传统电信业向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大ICT产业的演进,在产业融合和演进的过程中,不同产业原有的运作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都在改变,产生了更多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终端普及范围不够和渗透率低,市场占有率尚未达到50%。(2)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急剧增长,而目前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滞后,无形中增加了移动互联网的运行成本。在宽带移动网络技术还不太成熟,特别是4G网络还有待开展部署。(3)以使人们随时随地享受自己需要的服务,利用生活中的琐碎时间上网购物、手机搜索、手机游戏、GPS定位等等,大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本质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移动互联网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扑捉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机会:

1、移动互联网的自主技术

根据统计显示,有47.4%的互联网用户认为,网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有49.7%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认为网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终端用户的不普及,终端及硬件不够匹配,不能提供很好的用户体验,甚至不能支撑关键功能,移动互联网就很难发展壮大。宽带无线和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的研发,我国以IPv6路由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及设备产业化已初成规模,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研发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中间件技术及企业级终端应用技术,形成从核心网络设备、软件到应用系统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为中国参与全球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2、移动互联网的自主产业生态

目前,移动操作系统工形成Android、iOS、WindowsMobile三大阵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产业生态系统。中国移动也开发了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OMS),正式基于TD制式的OPhone智能手机解决方案,但我国自主的生态产业还很薄弱。企业移动应用大部分是将企业中基于PC的应用延伸到移动终端上,而基于移动终端特点建立的原生态产业非常少。移动互联网的原生态应用开发难度大,部署难度和推广难度也很大,正因为如此,才能带来更大的商业创新,带来更大的市场价值。目前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刚刚起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竞争格局远未成熟,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我们要大力发展自主移动生态产业,争取在将来的移动互联的生态产业系统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3、商业模式和服务创新问题

从商业价值层面上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绝不是简单商业价值的迁移,其更多的是从用户行为习惯、应用呈现方式、应用承载内容、系统性解决方案、实时性应用方案等多个角度带来的产业剧烈变革。由此所承载的产业价值的凸显,更是呈几何式的爆发增长。商业模式的研究一定要考虑客户属性、业务形式、产业链参与者和市场特征。移动互联网商业运作模式可以分为以下6种:“终端+服务”一体化商业模式“、软件服务化”商业模式、广告商业模式、电信与广电双网运营商业模式、FON类商业模式、传统移动增值商业模式等6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4、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与管理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上原有的恶意程序传播、远程控制、网络攻击等传统网络安全威胁向移动互联网快速蔓延。移动互联网终端和业务与用户个人利益的关联度更高,大量的用户,海量的数据,用户隐私、文化管理与垃圾短信等使移动互联网面临着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挑战。安全问题及管理问题是移动互联网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范文4

1 移动互联网生态链领导权的争夺

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战略机会是平台,谁掌握了平台,谁就掌握了通往移动互联网成功之路的话语权。从操作系统、浏览器到应用商店,平台正变得广泛而重要。凭借“智能终端+应用商店”,苹果成为大家热捧的典范。在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百度、阿里和腾讯后来居上,分别独霸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和即时通信三大领域,因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耀眼的市场业绩,形成新的“三足鼎立”之势。

在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硝烟弥漫的今天,曾经的三巨头之间悄然发生的摩擦,已逐渐演变为更加直接的对抗和冲突。2013年7月末,阿里宣布暂停与腾讯微信相关的第三方应用服务,彻底切掉了微信的数据接口,将微信拒之门外;之后不久,阿里宣布与新浪微博账号互通,并联手“微博淘宝版”;而百度移动互联网开放平台提供的服务则囊括了框计算、搜索引擎优化和数据分析服务三大领域。2013年百度注重移动视频应用的分发而收购了91(目前已拥有14款过亿用户的应用),不仅因此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应用商店入口,而且还包括91平台上的约10万开发者。而且,百度自身的应用如手机百度、百度手机输入法、百度地图、91助手等也快速增长。2013年其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仅百度移动搜索日活跃用户总数就超过1.3亿。

面对移动互联网近似白热化的竞争,腾讯早在2012年就了《从一站式服务到生态系统构建――全球移动浏览创新中心2012Q1白皮书》。该白皮书透露,腾讯自主研发的X5内核浏览器已经在HTML5技术上获得突破性进展,而且还开发了一套方便国内用户使用的SDK,使开发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开发出各类跨平台的移动应用。它搭了建国内首个HTML5应用中心,为移动互联网创业企业及个人开发者提供一个优秀的HTML5 App运营平台,从而更好地保障以手机QQ浏览器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的先进性。这是一个由手机QQ浏览器形成的一站式上网平台进化而成的生态系统,通过HTML5技术的全新体验和基本覆盖智能手机的移动IM实现用户黏性,吸引应用开发者,庞大的用户资源和暂时稀缺的应用平台整合能力是腾讯的突破口。

不论是百度、阿里还是腾讯,都力图以自己为核心构建一个完整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从而通过平台开拓各种各样的服务,依此收费实现盈利。目前在争夺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主导权的过程中,仅将用户设定为盈利的基础,而不是产业链的主人;以大数据挖掘为核心的能力设计也仅由移动互联网“巨头”把持,用户只能在“巨头”们设定的范围内享用服务,用户的弱势地位使移动互联网产生了许多新问题。

2 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生态链中的弱势地位

移动互联网生态链中,用户的弱势地位主要表现为:

(1)一是移动互联网的本质优势可能被各个“平台”消解,又对用户形成新的信息壁垒,从而使移动互联网出现信息泛滥与知识匮乏并存的现象。

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通信技术的时间和空间障碍,为人们进一步打开了获取信息与知识的大门,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但是也带来了问题和“副作用”。首先是“信息爆炸”现象更为严重。信息爆炸表现为新闻信息飞速增加、娱乐信息急剧攀升、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科技信息急速递增、个人接受严重“超载”。其结果是移动互联网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大量无用信息淹没,求知的人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对待信息“洪水”。有分析说,目前搜索和收集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已超过信息本身的价值。

但信息爆炸并不意味着知识爆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量无关的没用的冗余信息严重干扰受众对有用信息的准确分辨和正确选择,使人们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取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变得非常困难。不过知识匮乏也并不意味着在移动互联网上知识供应总量低于过去,也不意味着知识增长速度放慢,而表现为信息与知识的增长失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信息虽发达,知识却贫乏”的困局。医治和控制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爆炸”与“知识匮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应该看到,以“平台”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是减缓信息与知识的增长失衡,反而是加剧此种失衡。

(2)二是移动互联网“僵尸应用”现象十分严重,用户成为“僵户应用”现象的最大受害者。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范文5

产业链争夺

移动互联将成为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移动终端制造商、移动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都希望拥有产业链上多个环节的话语权。

三大运营商,同时拥有固网和移动网络,基础设备优势明显,控制了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过渡的基础。互联网企业和手机企业,不得不倚赖它们的网络。

运营商的不足在于缺乏互联网应用和内容开发经验,提供的互联网服务,缺少与使用者的互动和个性化内容,而这正是互联网企业的优势。

互联网企业在搜集、识别消费者偏好并针对性地开发产品上的经验是可以移植的。但能否转化成移动互联网市场中的优势,还有待考察。

手机制造商的优势在于开发适合移动互联网的交互界面,内置相关的应用,帮助消费者更便捷、更具娱乐性地使用移动互联网服务。

5大盈利模式

尽管移动互联网市场前景巨大,但盈利才是各方参与者的最终目的,目前有以下五类盈利模式:

有偿内容模式:消费者向门户和运营商支付费用,后者再向内容商支付相应报酬,消费者的费用包括网络接入费用、通讯费用和内容费用;

免费内容模式:消费者向门户和运营商支付费用,后者收取广告费用,消费者的费用只包含通讯费。

率先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盈利的日本NTT DoCoMo,其i-mode服务的盈利模式则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运营商管理大量用户、内容商和广告商的成本不断增加,盈利模式将不断分化。

虚拟运营商模式:广告接入、内容提供和向消费者提供都由虚拟运营商和基础运营商共同负责,虚拟运营商向主要运营商购买通路;

内容平台模式:运营商经营内容平台,或向平台支付技术支持费用,向广告商和用户收费,支付给内容提供者;

第三方服务模式:运营商的收入主要来源不是普通用户,而是为第三方提供网络、计费、数据处理等各项服务,核心竞争力是高效的通讯基础设施和全面的服务。

修补4大脱节

相比于国外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各方参与者在产业链中协调发展,国内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存在4大脱节,制约了市场发展。

定制手机和运营商官方WAP绑定,但官方WAP尚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定制手机只内置官方WAP入口,部分手机连接独立WAP不方便,存在菜单复杂、需要经过官方门户跳转等问题。空中网、泡泡网等独立WAP,注重用户细分,并结合传统互联网和社区化发展方向,已成为市场的重要部分。

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开发未能与移动终端的特性相联结。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内容大多是从PC互联网移植而来,可视电话仿佛成为了惟一亮点,应更多利用手机随时在线、移动性和可定位等特性开发相关应用。

运营商对内容、应用开发者控制力过强。中国运营商更多地强调用户资源和内容提供商的控制,而日本的运营商则通过对整个行业的技术支持、网络支持和商务支持,推动整个行业的融合和健康发展。

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之间的定制合作不够深入。运营商手机定制由浅到深可分为:外观/Logo级定制、软件/业务定制、硬件/主板设计定制等,目前国内的定制基本停留在前两个阶段。

以传统优势切入

显然,运营商是市场中最为强势的一方。内容质量的提升、终端向市场需求靠拢,都需要运营商牵线。但是,运营商不一定要事必躬亲,制定行业标准、拥有领先技术等方式,是运营商控制产业链的省力良方。

手机的用户界面、应用导向设计变得重要。手机继PC后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核心,越来越多的软件、硬件、应用程序开始为手机量身打造。手机软、硬件设计在追求技术领先和功能全面的同时,应该适应运营商和用户需要的各类应用。

现在许多企业都迫切想从传统行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但事实上,他们不应该忽视自己在原行业中的优势,要以传统优势为切入点。

中小企业单靠移动互联网本身很难盈利,建议采用“移动+线下”的商业模式,移动网络作为产品推广、联系用户、搜集信息的渠道。移动广告方案设计也是一个机会,帮助传统企业将线下商业和移动营销联系起来。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范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盈利模式 “软件+服务”模式

1 移动互联网特点和发展趋势

1.1 移动互联网特点

移动互联网具备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开放性,包括网络的开放性、应用开发接口的开放性、内容和服务的开放性等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开放性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和服务的基本标准,更多新颖的业务将出现在移动终端上而无需依靠现在的移动运营商;二是分享和协作性,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共享各类资源,实现互动参与、协同工作,用户将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多选择,将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的内容创造者;三是创新性,移动互联网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无限可能,从而使各种各样的新型业务不断涌现出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1.2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1)移动用户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用户群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就是与互联网的融合。在业务层面,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互联网在内容和应用体验方面融合发展,但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推出速度快于传统互联网;在网络层面,相对于桌面互联网,移动运营商致力于提供廉价的、高速的上网体验。对于用户来说,移动互联网具有终端的移动性和接入的便捷性、业务应用的随时性和私密性等特点;对于运营商和服务、内容提供商来说,移动互联网具有更强的控制力和更大的开放性,能够融合互联网和电信网的商业模式。

推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有三大力量: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运营商以差异化的数据业务为中心,整合产业链做智能管道,互联网企业则将优秀的桌面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移动化,并不断开发出更多的业务服务以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而终端厂商围绕着终端致力于提升移动互联网综合服务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移动通信用户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以美国为例,预计到2015年美国智能手机流量占比将达到98%,如表1所示:

另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2年底,中国移动用户已达13亿,其中有5亿多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用户。

(2)移动数据业务呈爆炸式增长

随着移动接入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增长和终端接入方式的层出不穷,移动数据流量快速增长,到201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已超过移动语音流量。据美国思科公司的2011年度报告,2011年全球无线网络连接数增长了一倍多,全球无线数据流量的增长在2011年超过了预期,达到133%,到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是2010年的2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2%,到2016年移动数据流量将达到每月10.8EB,60%的移动用户即全球约30亿人口将加入千兆字节俱乐部,即移动用户每月将消费1GB的移动数据,详见图1所示。

我国的移动数据流量也具有同样的增长趋势,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移动无线上网业务流量达到2 173亿MB,同比增长了58%,其中移动数据流量1 123亿MB,WLAN数据流量1 050亿MB。

(3)终端接入的多元化且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其接入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目前的主要接入方式有:移动电视、PDA、智能手机、电子书、iPad、Notebook等。并且移动互联网用户逐渐渗透到互联网业务和应用的各个领域,如电子商务、微博、手机网络新闻、手机搜索、手机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社交网站等,如图2所示。

(4)产业链融合促进移动互联网不断走向纵深

移动互联网走向纵深的推动力是产业链融合,各行各业“互联网化”和“移动互联网化”使移动互联网必定走向合作共赢。在2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产业为彩铃精细运营、MMS娱乐、音信互动等;到了3G时代,就涌现了大量的移动产业,如精确定位、健康监控、移动电子钱包、媒体直播、家庭监控、移动卫星电视;到了4G时代,由于有了更大的带宽,将涌现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并且各个产业将不断融合,如传媒行业、金融行业、零售行业、制造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等广泛的行业融合,这将不断创造新的业务存在形式和商业模式,如图3所示。

(5)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业务层出不穷也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除了下载流量、彩铃彩信这些传统的盈利模式外,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呈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有广告类盈利模式,是指免费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通过收取广告费来实现盈利,如门户网站和移动搜索;内容类盈利模式,是指通过对用户收取信息和音视频等内容费用盈利,如付费信息类、手机流媒体、移动网游、UGC类应用;服务类盈利模式,是指基本信息和内容免费,用户为相关增值服务付费的盈利方式,如即时通信、移动导航和移动电子商务;共生盈利模式,如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2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2.1 移动互联网产业合作演进路线

2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的主要是话音和低速率的数据业务,这种服务非常有限,因此产业链也相对简单,运营商能够把控整个价值链,主要是通过价格吸引客户消费,用户的价值都比较低,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用户的不断增长。到了3G时代,提供给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业务和服务是差异化的多种多样的应用,使产业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营商不再在价值链中处于绝对控制地位,收入增长的来源也转变为现有用户价值的提升。

以往运营商一家独大,享有大部分价值,其他参与者都居于从属地位,而在3G时代单凭网络运营商已无法完成价值链的主要环节,各环节必须均衡发展。在产业价值链分割后,对价值的重新分配取决于价值链的重新定位和各种力量的对比,网络运营商从产业链中的获利一般不会超过50%,并且不同的定位及力量的对比必将导致不同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产生。

泛行业的合作、清晰的利益分配、合作者的准确定位,这将使移动互联网产业、产业链、盈利模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2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

在目前和未来4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终端软件平台和网络应用服务紧密结合,业务和应用平台已成为整个移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在产业链中处于控制地位,电信运营商的地位在产业链中逐步下降,如图4所示。

同时,终端厂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大举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加大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了以服务与应用为主的几大商业模式:“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软件+服务”模式、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而前两种模式在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终端厂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以相对较低的进入成本及合作成本,削弱了原来处于产业链后端的业务/应用平台商在产业链前端环节对用户的控制力度,从而利用其优势业务和特色业务获取更大利润及产业发言权。同时,技术的进步也造成产业链用户控制点向终端厂商和软件开发商靠近,使强势终端厂商利用终端掌控权而获得内容运营优势。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群的不断扩大、终端制造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终端和应用服务已经直接面向广大用户,如诺基亚、苹果、Google。这些企业凭借自己强大的财力和技术优势,不断整合各种资源,在产业链上已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如苹果公司既具备自己生产智能手机的软、硬件实力,也具备提供各种应用和服务的能力,它首创的手机软件商店概念风靡全球,很多商家都建立自己的手机软件商店,例如诺基亚软件应用商店、谷歌软件应用商店、中国移动软件应用商店等。智能手机制造商将自己的用户吸引在自己的手机平台上,也吸引新用户使用自己的手机,使得其在产业价值链的利益分配占比越来越大。

当然,为争得在产业链中更大的利益,各运营商也在不断地加强与终端厂商的合作。如中国移动和联想公司合作,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苹果公司合作,通过苹果的iPhone手机来扩大自己的客户群,这种合作和竞争还在不断地演绎。

3 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研究

3.1 日本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

日本是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好的国家,40%的日本国民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80%移动用户在3G终端上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

在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中,从手机制造商到内容提供商,移动运营商控制着整个价值链。运营商好比价值链上各环节的客户,移动运营商为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服务平台、广告服务等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并制定产业链上各个参与者的收入分成比例。例如内容提供商(CP)和运营商按照9:1的比例分配收入,而在欧美大部分国家仅仅只有50%,这种收入分配比例就极大地鼓励了CP/SP的创新,并有效地控制了移动数据业务的资费。在这种低资费的市场环境下发展了大量的用户,促进了大量业务、应用和服务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扩大了用户规模并培育了市场。日本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中,既有对互联网的继承和发扬,又有手机支付这样的创新模式。搜索、电子商务、社交网络(SNS)和手机支付是日本最成功的商业模式,其中前三者是互联网的延伸和发扬,而手机支付是移动互联网创造出的全新商业模式。

3.2 我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各利益参与者的地位决定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主要是以下几种:“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软件+服务”模式、运营商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1)“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

手机终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智能化,从原来只能承载话音业务变成既能承载话音又能传送数据、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业务,还能连接互联网,具有收发邮件、移动办公、网上交易等互联网终端的业务特性,成为多媒体信息收发的智能化信息终端。“终端+业务”一体化模式是现在和未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该模式有以下特点:第一,能够为手机终端厂商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第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移动运营商渠道垄断,手机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可以不使用移动运营商的门户网站,从而在价值链上取得主动权。第三,手机厂商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经验不足,使得其必须加强与价值链其他成员的合作。

(2)“软件+服务”模式

移动互联网业务在用户中的广泛使用,很多都取决于软件以及其提供的服务,软件平台与应用服务的竞争与合作是该产业新的趋势。Google的Desktop和Amazon的AWS就是“软件+服务”盈利模式的典型代表,以手机软件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服务在产业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运营商的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

即传统的移动增值业务的盈利模式,如运营商按照流量盈利、按照短信条数盈利等。

(4)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中,与运营商利益相关的有用户、SP/CP、终端制造商、设备/软件提供商。其中,SP/CP与运营商之间的竞合博弈关系将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在3G时代,移动运营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竞争和合作的成败将关系到移动互联网能否繁荣,因此运营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生盈利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存在。这包括运营商和终端厂商的合作盈利模式,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iPhone的合作盈利模式;运营商和广电集团的合作盈利模式,如手机电视,电信运营商负责提供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及计费、客服、收费等工作,而广电则负责提供内容;运营商和移动门户网站的合作盈利模式,运营商向用户收取流量费,按照流量或是包月形式收费,再向门户网站或内容提供商支付信息服务费。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这种合作共生盈利模式还将有更多的表现形式。

4 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参与者进入该产业链,并且整个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竞争的加剧将使产业链更加复杂。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某一种特定的、单一的盈利模式,而应该被理解为一系列构筑在开放融合应用基础上的盈利策略及思路的总和。当前的各种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正是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融合产业所拥有的各方面产业经济特色的综合体现,随着多种盈利思路的不断碰撞,未来还将涌现出更多的创新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 沈拓. 不一样的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 2011.

[3] 魏炜,朱武祥. 发现商业模式[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