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的学习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的学习方法范文1
直观的感觉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向我们表明一个事实:长期以来,我国广大中学生基本上都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历史的。这种学习方式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如此,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把变革历史学习方式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也将有利于转变学生历史学习方式作为一个重要原则。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两册教材的确为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提供比较充分的条件。然而要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还需教师和学生都作出艰苦的努力。下面我就如何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教学中,实现学生历史学习方式转变问题谈一下看法。
一、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历史教育
从知识的来源看,学习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大类型。接受学习在儿童、少年和青年(尤其是在校学生)的学习中占重要地位。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接受间接知识、接受书本知识是他们的重要任务。在各科的学习中,接受学习对于历史学科学习的重要性,相对突出,历史难以“目睹”,难以“发现”,接受前人的记载和老师的讲述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否定接受学习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会把历史教育引入误区。但是,接受学习可分被动接受学习和主动接受学习两种类型。我们倡导的是主动接受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学习?
(一)形成主动接受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接受的动力首先来自兴趣。没有兴趣的接受往往是被动的,一旦有了兴趣,接受就会主动起来。新教材中的导语、“小字”部分、“史海拾贝”,以及丰富的插图,多样化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除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外,还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或特长、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并使其兴趣长期保持下去。
仅有兴趣是不够的。主动接受的更大的、更持久的动力来自对历史学习的意义的认识。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感受体验到学习历史是“有用”的。学习历史可以丰富知识,活跃思维,启迪智慧,更深刻地认识现实,把握未来。学生的感受一般是发生于细处,如通过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知道了很多成语的来源,他们会感到学习历史对学习语文大有好处。又如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评价一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分析该作品是正说、戏说历史,还是乱编,他们会感到,学不学历史的确是不一样。因此,教学中应从细处着手,大处着眼,提高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认识。
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对历史学习意义的正确认识相结合,主动接受学习就有了不竭的动力。
(二) 保持主动接受的状态
主动接受学习要求学习者接受知识和培养接受能力时保持主动、积极、能动的状态,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讨论争辩。从教师的角度讲,讲述必须有吸引力,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可能40分钟内都高度集中。因此,要把一节课分为两三个或三四个时段,教学要有张有弛,要抓住开始、、总结三个关键时刻,让学生始终保持主动积极的接受态度。
(三) 从心理层次上实现主动接受
区别被动接受和主动接受主要是在心理层次上。如果按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图示理论来解释,被动接受过程是消极的记忆或背诵老师灌注的“图示”的过程,而主动接受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前图示”的基础上主动自觉地构建新的“图示”的过程。比如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老师要求学生记住如下图示“猿猿人人”,学生通过背诵记住了这一图示,这就是被动接受。而主动接受则不同,他的学习过程是:
1.当老师介绍元谋人、北京人体质特征时,学生主动与自己脑中小学阶段已形成的前图示“猿人”相联系。
2.学生对“前图示”进行充实和改造。如思考元谋人、北京人在“猿人”这一图示中是什么位置?什么概念可揭示出他们的本质特征?
3.通过主动的努力,形成新图示A:“猿元谋人、北京人人”,或形成新图示B:“猿猿人现代人”或形成新图示C:“猿古猿猿人人”。
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如学生通过《三国演义》以及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头脑中已形成关于曹操、诸葛亮的“前图示”,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时,他们如果将教材和老师提供的史料,主动与自己的“前图示”进行联系,并对其进行充实或改造、顺应或同化,最后形成关于曹操、诸葛亮的新“图示”,这个过程就是典型的主动接受学习过程。
以上所举例子,均属知识的接受,除知识外,能力、方法、以及感情态度价值观教育,同样也应引导学生主动接受。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是发现学习。实际上,无论是杰出科学家,还是学前儿童,都有自己的“发现”,都在进行发现学习。因此,发现学习有很多类型。目前我国广泛提倡的是探究式学习或研究性学习实质上是中小学生发现学习的基本方式。在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中,在使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以促进历史学习方式的变革。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了诸多条件,这是新教材与传统教材质的差别之一。这些条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学习活动的安排及其相关建议的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组织和开展好历史学习活动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核心和关键。
七年级历史教材的活动安排在辅栏和“学习与探究”之中,除此之外还有七个“主题活动”,按规模可分为以下三类:
小型活动:如读、写、说、议、练(测评)等。
中型活动:如讨论、辩论、制作等。
大型活动:各主题活动基本上属此类,其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强,涉及人多(全班乃至年级),准备时间和活动时间较长(不仅课内,还要占有课外时间)。
对于教材安排的活动,一般说来,教师都应发动组织和安排学生去搞。当然,教材的安排意见是指导性意见,教师可按教材的精神安排其他活动以代替之,但绝对不应轻易取消活动。活动需要一定的条件,教材安排活动时,对此是有考虑的,如历史考察活动,教材已作了这样的建议: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依次选择考擦对象。一般来说,级别越高,价值越大,不得已则可求其次。教材还指出,如学校所在地缺乏考察对象,则可利用某一历史遗址或名胜古迹的照片、图片或音像资料进行“模拟考察”。这样一来,可以说任何学校都可以找到考察对象。
活动需要动手动脑动口,有些活动还要动脚,即走出学校到社会上去调查和走访。但其关键是动脑,也就是任何活动的核心都是思维的活动。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组织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从而获得创造性的成果,这是活动的最高境界。当然,对于初中学生的创造或创新,我们不能过高要求,只要是“新”于教材内容、“新”于教师的讲述和理解,应该说就有创造性。
历史教师是历史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但历史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在开展历史学习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应发挥好以下一些同学的作用:一是历史兴趣小组同学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多种活动的设计、主持、评比和总结工作。二是有某种特长的学生的作用,如书法、美术、音乐、诗歌、戏剧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相应的历史学习活动中,都可发挥很好的作用。
对历史学习活动要及时认真地总结,建立起以表扬为主的激励机制。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尤其是闪烁着创造智慧的成绩或成果要充分肯定。不能人为地划分“优生”和“差生”,很多其他学科考试成绩平平的学生,在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活动中,可能成为出色出众的积极分子。老师的一句话一次表扬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三、倡导新的学习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将主动接受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上面我们将主动接受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亦即发现学习)分别作了说明,实际上二者不应分开,应将主动接受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如学生在认真听讲、主动接受老师讲解青铜器司母戊鼎时,同时就在想:什么是青鼎?它与一般的铜有什么不同?与红铜、黄铜有什么不同?它是干什么用?司母戊鼎和很多寺庙中烧香用的铁鼎怎么很相像?这实际上就是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结合起来。又如进行历史遗址或名胜古迹考察,是较典型的探究式学习,但学生的年龄小知识毕竟有限,需有人加以讲解或指点。学生既听别人或老师介绍,又自己加以考察,这也是将主动接受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表现。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要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历史教师自己首先必须进行研究性学习或研究,做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者。通过自己研究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丰富了感受,积累了经验,就可以提高教学的水平质量。就具体做法而言,要注意以下几点:教师必须改变一讲到底的灌注式教学方式,采取启发教学,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心理学的学习方法范文2
关键词:兴趣 教学方法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08-02
在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初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信息技术作为各学科学习、生活的常用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从而更好地适应时展、参与社会竞争,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生活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努力实现上述目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
1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主动积极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发展信息技术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1.1 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论语》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适当利用提问来创设“愤”、“悱”的情境,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从被动转为主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例如,在介绍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时,教师先播放一段有关“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视频,然后问学生:“信息技术的作用有哪些?你们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信息技术?”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师的总结概括中,学生愈发体会到信息技术的神奇之处,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1.2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在教学中,及时地将学生学习的结果反馈给他们,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例如,将学生用“画图工具”绘制的图画、用“Word”输入并编辑作文、制作课程表,利用班级QQ群或论坛展示出来,让学生和家长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把获奖的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宣传橱窗里展示,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看到自己劳动的成果,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及时的强化,激起进一步好好学习的愿望。
1.3 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
适当地在学生中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比如进行指法练习时,让学生通过趣味软件练习指法输入,比赛字符输入的速度、正确率,通过软件里的成绩查询比比成绩的高低。诸如此类的比赛可以激励学生的好胜心,鼓舞他们学习的进取心,以促其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2 精心设计教学结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拓课堂的“内涵和外延”,是教师设计教学时要考虑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完成教学,即理论课、上机课、考核和评价、课外学习。
2.1 理论课
信息技术教学中,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可以进行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但抽象的理论知识往往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方法找出其中的“亮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时,笔者先在黑板上写出“1+2=?”这么一道题,问学生算式的结果。学生都笑了起来,意思是这么简单的题目还要问,但接下来笔者又问:“有谁知道计算机是怎么算这道题目的呢?”这下学生兴趣大增,于是笔者把人与计算机联系起来,用打比方的方法(将人的眼、耳比作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将人的大脑比作计算机的CPU,将人的嘴巴、手比作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介绍了计算机计算这道题的过程,这样就将抽象的理论变为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也易于理解和接受。
理论课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可改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偏见。比如通过辅助教学光盘,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知识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看到计算机和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作用;通过白板课件学习基本概念、完成习题等,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很容易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2 上机课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上机课时占总课时的比重较大。因此,教师应注重讲练结合,每节课都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在上机课的前5~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讲解或布置任务,让学生明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之后就可以结合辅助软件让学生自己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时教师要勤于辅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实践。
在对学生的辅导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水平的层次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作不同的要求。例如,在教学“画图”软件的过程中,对能力强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向美术技能方面深入学习,对一般学生则要求加强基础练习;教学用“Word”编辑文档时,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学会基本的文字处理应用即可,基础好的学生则要求能够制作出图文并茂、美观新颖的电子作品。
学生大都喜欢上机课,计算机的神奇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欲,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点,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在“画图”教学中,教师先示范教学,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后,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利用学过的工具组合创作、创新。
2.3 考核和评价
信息技术的考核评价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在评定成绩时应灵活、因人而异,主要看学生在操作技能上的进步和提高,并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一个让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优秀的标准。对于一次考核未达标的还可再进行一次,对于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感到学知识、学技能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从而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
2.4 课外学习
由于目前信息技术课课时不多,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了限制,许多对计算机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并不满足于每周有限的课堂学习。基于家庭普及计算机的现状,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看书或实际操作来自学,一方面扩展了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网上冲浪”已是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可以通过上网了解信息、掌握信息,学习新的知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上网的正确引导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
结合每年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竞赛”活动,笔者所在学校成立了计算机制作兴趣班。一些对计算机制作感兴趣或能力强的学生被组织起来,由专任教师辅导,定期开展活动,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机会。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信息技术课内容大多为应用性知识。记忆、理解、深化都需要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尝试,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在教师或相关信息及指令的指引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性或发现性的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的方法、学到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画图”中的直线工具后,笔者让学生用这种工具画出五角星,不久就有学生告诉笔者,他用“多边形”工具来画五角星更简单方便。其实“多边形”工具还没教,但这个学生通过大胆实践,更好地完成了任务。笔者高兴地让他向全班学生介绍了这种方法,肯定了他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当然也向学生强调了大胆实践的同时还必须遵循一定的操作规则。民主、自由、和谐的氛围,消除了学生的拘谨情绪,使学生敢于开拓、敢于置疑,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学生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在教师的“任务驱动”下,合作学习可以把学生从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相互切磋、集思广益体会到合作成功的快乐,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协调能力,这也是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南京市九龙小学,江苏 南京 210035)
参考文献:
心理学的学习方法范文3
在《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中,明确提出:“要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特别指出“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该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爱这一科,并从中受益呢?笔者认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营造教学环境,包括两部分:一方面指教师安排、设置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外部环境(即学习的外驱力);另一方面指使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内部环境(即学习的内驱力)。
其宗旨就是使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情境的“驱使”下,学生总处于一种“动”的状态中,即动脑、动手、动口,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基础和根本途径。
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只有使课堂活动成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过程,创设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课堂中,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安排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可见学生学习的状态如何,学习的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教师对学习环境的安排、设置,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语言、图片及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其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意主体的感受与体验,从而达到情感的教育与审美体验。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的使用,能使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是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的重要保证。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营造好的教学环境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生动有趣的导入,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他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指出:“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从一节课的导入开始。生动有趣的对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意义,好的导入不仅在上课伊始就让一节课成功了一半,而且从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自觉地改变着学习方式。
好的导入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引起学生感官的冲击、思维的震憾、无比浓厚的学习兴趣。从形式上来讲,有实物导入法、视频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等。从我上课的实践来讲,我比较常用的是实景导入法、实物导入法和视频导入法。
如上《大众传媒》这节课,一进教室,教师在三分钟内都是用手语动作着,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引得学生摸不着头脑,纷纷猜测今天教师怎么不会说话了?有的猜教师在表达什么意思,想干什么?有的猜教师今天为什么会这样?老师的哈哈一笑,更让他们摸不着头脑,相信再不愿意上课的孩子也会被这独特的开始吸引住。然后,老师再问他们:“看懂老师的意思了吗?”“老师刚才在用什么方式表达意思?(手语、肢体语言)”“除了这些方法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表达我的要求?”并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学习――《大众传媒》。学生在恍然大悟中被课堂深深吸引,并自然而又深刻地记住了教学内容。
在上《合理的购物方式》一课,使用“一个白白的信封”导入本课,从钞票这个实物和它的作用,开始了“消费”这一概念的学习,之后,又使用应季的水果、流行的影碟;在《伊斯兰文明》一节课中,展示穆斯林盖头和《古兰经》,对于从未接触这些物品的南方学生,不仅牢牢地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和大脑,更能用实物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感受。在上《诚信是金》一课时,可使用赵丽蓉的小品《打工奇遇》片段导入商业的诚信问题等等。总之,在语言、实物、声音等等多种方式的配合,一节课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转变被动的机械的学习方式为主动的、独立的、不断张扬的学习。把外在的驱动变为内在的学习要求。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这种变化除了学生自觉的要求外,主要取决于老师如何把固定的课本知识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意和主动性。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指出:“学生是一切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主体的含义之一就是,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要有求知的强烈愿望和激情,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教学内容的讲授,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中要求: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断深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 这就告诉我们《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那么,教学当然也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上教版有《儒学》一课。“儒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思想体系,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如何设计教学,才能让学生了解和理解这个很抽象的思想,认识到它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它对中国人思想的长久影响呢?
在《儒学》的教学中,教师不是死板地写出儒学的主要思想,要求学生记忆,而是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设问“你的父母对你的品德方面有哪些要求?”告诉学生,父母之所以这样要求他们,是因为父母的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然后引出儒学的主要内容,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这些思想评说哪些在今天是有道理的;哪些是应该加以改变的。让学生在评判中展现自己的观点,在与别人的思想碰撞中体会真知。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一般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下面听。学生迫于外在压力的学习动机大大多于内在的学习需求,因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消极的,学习欲望是朦胧的,学习激情是压抑的,学习方法是统一僵化的。处于这种状态的学习没有探索欲望,没有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是必然的。课程改革正是从根本上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可见,新课程标准时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我使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在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化》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完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和阿拉伯帝国的早期历史后,以《哭泣的耶路撒冷》为题,引导学生进行了专题学习。他们自己收集材料,制作幻灯片,扮演老师的角色,负责主讲,学生在已有的相关知识的支持下,从各方面搜集了现在耶路撒冷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深化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在资料的整理中他们也感受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了当今的社会问题,也体会到了自己幸福安定生活的可贵。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言自喻。学生的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而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他们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和自己的看法,教师顺势增加了一节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这也符合了新课程倡导的问题教学法和研究教学法的要求。
新课程教学提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要求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进行备课时的出发点是根据课程标准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对教材理解进行备课,但毕竟与学生的思维有些不一样,就会出现一些不符和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收集材料,制作幻灯片,担任主讲,由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发现师生思考方式的差异,得到信息反馈, 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又能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扩大知识面,让他们说出他们最喜爱的知识,让他们做学习的评价,一举两得。
角色置换教学法,让部分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学生,并通过课外阅读掌握大量的知识,开辟一堂由他们来讲的历史课,无疑给他们一个知识发挥、个性开发的好机会,同时,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展开的找资料的过程也是吸取知识、开拓视野的过程,对学生素质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就某些历史专题问题,合作学习,探究辩论。更应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从事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治史能力。如组织历史辩论会;以小组为单位的社会调查、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活动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学史兴趣、提高了治史能力,同学之间也增进了解,师生之间也加强了沟通。
3.课后延伸学习,体现个性特征。《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中,明确指出:本课是一门开放的课程,知识不再局限于书本,固定的结论转变为注重个性化的思维过程。
笔者也认为:现代的学校,不应该是一个“人”的加工厂,学生不应该是标准一致的产品,而应该是一个个有着不同个性的活生生的充满感情的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培养是应该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的。因此,作为最为弹性的作业,则成为在本课学习中最具个性,最有延伸价值的部分。这里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现个性的天地。 如在〈三国鼎立〉一课中设置的课后作业:“如果你是班主任,三国中的人物是一个班的学生,请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给他们安排一个相应的职务,让职务最符合他们的个性。”这个作业不仅能考察出学生对三国中人物理解的准确程度,更能体现他们每个人的个性。这个作业没有统一的对与错的标准,只要言之有理、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就可以。
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设置被学生接受和喜爱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点亮学生心灵之灯。在教室这个环境中,教师不再是严肃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益友,在师生流动的交流中学生获得了知识,教师获得了职业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
[2] 理论发展与斯卡特金[C]//中学教学论选读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心理学的学习方法范文4
关键词:初中地理;自主创新;学习方法
自主创新学习是适应时展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发展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已成为当前教育关注的焦点。审视目前初中学生学习地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教学中教师教得多,学生自主学得少,以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很少主动思考,自我表现机会少,学习兴趣低;(2)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考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不考不学。基于此,地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被动的教学模式,重视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道德品质得以培养和发展。下面就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创新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只有让学生身心愉悦,才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进行自主创新。地理课堂教学亦是如此,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教师要学会正确地看待和理解学生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以此增强学生课堂“主人翁”的意识,锻炼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学生在跳一跳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创新学习的欲望。
二、培养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打下基础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知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使观察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兴趣的高低、浓厚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态度、效果。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过去“要我学”的消极学习态度,增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创新学习。具体方法略谈一二。
1.联系实际,稳定兴趣
地理学习与生活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每个学生都在体验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与自己的关系,这也是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效地引入课堂中,这是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教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指挥交通的红绿灯,用绿色表示安静与安全,为什么用红色表示停止、禁止,用黄色表示有危险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学生所熟知的,但是却很少有学生知道原因,因此,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巧妙设疑,强化兴趣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尝试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同化未知知识的过程。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研究和分析问题。在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给学生观察、实验、阅读、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提炼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让学习兴趣持久下去。
另外,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要进行及时检查、不断校正,才能使学生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
三、指导学习方法,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奠定基础
自主创新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是没有教师指导,独立学习的模式,而自主创新学习有赖于教、学双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和鼓励,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逐渐得以提升。
1.引导学生学会对地理规律进行提炼,使学生的归纳能力得到提高,自然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2.引导学生学会学法总结,要善于对习题进行归纳分析,总结解题规律,细心揣摩答题思路,从而得出解某一类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让学生思维方式得以超越。
3.引导学生学会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这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知识构建过程也是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应认真研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心理学的学习方法范文5
学习活力激发是学生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状态基础和有效手段,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追求的学生培养目标。它不仅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而且体现在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我们在激发学生学习活力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构建亲生对话平台,力求资讯传递无障碍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生想学、乐学的校园氛围,我校在整体的校园环境设计规划时,就以“学堂”为打造目标,借学生的视角、学生的需要来整体部署校园各个对话平台,努力将校园变成与学生交流信息、说学生学习事、表学生自豪心、为学生服务的开放式大课堂。
1.开发多样平台
校园的空间是有限的,除了专设了一些学生自我展示、管理的平台,我们努力利用已有空间,开发能为学生服务的多功能平台。
在我们的校园里,你可以看到各种有趣的平台: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平台的教室外墙上的“成长墙”;学生科学观察的教室窗台、花坛“生物角”;学生美劳作品展示的天花板“工艺区”;学生语言文化熏陶的走廊过道……
2.开放平台内容
我们重视校园主题化视觉文化布置,坚持“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站在儿童的立场想问题”,在校园的各个平台中,我们总是让学生参与其中。以楼梯台阶、走廊过道为例:我们一方面是以“四书”为主的经典名句、以“礼仪”为主的生活常识,用以熏陶、教导学生;另一方面向学生征集环境布置的字画、照片和标语,做成以“生语”为主的自我感悟。我们还特别开展了“劝学佳句”的征选活动,选取了学生自创的劝学名句,也通过照片墙展示“学生的身影、学生的作品”,这对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体验各种岗位
“体验教育”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总体思路,我们以“生活绿色公司”为载体,开展了多个岗位体验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参与了常规性工作、临时性工作和管理型工作岗位的体验。
例如,“读书漂流吧”是学生根据年段推荐目录,用自己捐献的图书布置起来的开放式读书场地。学生可以申请成书吧的会员,早上与放学时间更换登记书籍,并定期更换书目,日间由值周班级进行分工管理,确保书籍整体摆放。这种自主的管理方式,能让学生在一种无压的环境下自由阅读,当时也被2012年2月11日的《青年时报》报道,标题是《自己当馆长,让图书玩漂流》。
二、开展特色实践活动,追求学科整合无界限
“特色品牌”就是知名度,是一种无形资产;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成为发展的动力。而活动是解决组织具体任务的优选路径。学校基于已有的基础设施,提出以“主题实践活动”的策划、实施,来有效整合课堂内外,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1.提升策划理念,打造品牌
我们学校以打造有校园影响力的特色实践活动为目标、为途径、为手段,力图全面营造一种教育学习氛围。
我校特别策划实施了“阅读激发学习活力”的景华特色阅读系列活动。学校以书为纽带,让先贤的智慧与现实的契机融合,让阅读生长出师生更多的思想;带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伟大的心灵,走进自我,感受幸福,拥有幸福的人生。学校的读书活动分阶段开展了以下活动:氛围营造、启动活动、 活动小——世界读书日景华书市及校刊首发式、 常态化活动。通过以上一系列标识性活动的开展,稳定了学生的关注度和满意度,使本次学校读书会搞得风生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孩子从小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态度,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2.推进实施效果,辐射整合
活动是在一个主题下,将观念和行为完美地统合在一起,以综合的形式开展的实践,强调课程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学校要认真分析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要保证环境创设的丰富性及适应性,在活动空间上,要充分利用学校与教师、家庭与家长、社区与文化环境等全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全方位为学生开放活动,着眼于让学生在个人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中得到发展。所以,搞纯粹的读书活动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改革学校教育的影响方式、提高教育的辐射力和渗透力才是最终的目的。校园的特色系列活动还应与整个校园文化、学校教育融为一体,使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前提下,整合各种学习资源,以点带面,让学生在精致的“学堂”环境中耳濡目染。
在“阅读激发学习活力”的主题下,我们各个部门整合了学期规划,推出了协助推进实施效果的相关措施和操作安排。
三、完善评价奖励体系,成长过程无遗漏
学校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引进“荣誉银行”的评价手段,改革以往的评价方式,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入手评价学生的发展,以全面、综合、动态的方式关心、指导学生,呵护每一个生命健康、自信地成长。
1.积分式累积升级,构建荣誉梯度
我校以“Honour银行”为荣誉累积平台,利用荣誉章→荣誉卡→荣誉兑换等荣誉升级策略和方法,让每个在校学生作为主体,记录学校、社会、家庭中的某些方面的进步,肯定和鼓励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劳动技能、体验活动等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在关注自身的生命成长过程、享受成长快乐的同时,使他们自然地产生自尊心和强烈的荣誉感并自觉地改正不良的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荣誉银行”的启动仪式上,大队长向全校同学了荣誉银行的操作办法。学生从第一级别的“基础荣誉章”——启明星,到第二级别的银色奖章——恒星月,再到“终极荣誉章”——金太阳,在“奖章分级,荣誉积分,累积换卡”的过程中收获无穷乐趣。
对学 生的教育,不仅要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多数学生的转变和进步,有了荣誉银行,每个同学每一次肯定都能得到记录,他们在这个小小的银行里面盘算着自己的所得。我们以此为抓手,着重于学生的成长过程,着眼于班上全体学生的进步,建立激励机制,带动全体学生进步。
2.多元化展示评价,增加成功体验
一位教育家讲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是解放,是发现,是选择。”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放在课程、教材与教学的整体框架下进行设计,使教学和评价成为一体,使之难以分辨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评价,从而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细心地寻找学生每一个进步的足迹,让学生的成长过程无遗漏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也努力从增加学生在活动中的成功体验来激发学生自我的发展欲望和校园幸福感,进而让他们多一些追求成功的内心驱动力。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创设各类评价展示的平台,多元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围绕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使学校教育的甘露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要给学生关注、给学生展示,更要给他们肯定的评价,让他们能准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积极地发展自己,就是我们不断完善评价奖励体系永恒的追求。
四、探究活力课堂模式,师生沟通无功利
学生的活力课堂的探究是我们激发学生学习活力的实践研究的最必要的途径,但课堂也是最难的研究阵地。它需要教师内在的思想、思维都能统一到位。我们觉得真正有活力的课堂一定是师生融洽、且基于学生思维基础和感受的生本课堂。为了让教师们能达成共识,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理论学习——改革学习交流方式,开放中提高信息获取
在教师培训上,除了教育局组织的师训活动以外,学校提出“三大内容、两种形式”的方向引导。三大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专业培训,与工作有关的非专业学习,与专业、学校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爱好和兴趣”;两种形式:“全员+自主(相约星期二)”“师说+名家”,以此来提高教师学习的意识,提高信息的获取量。
专家的引领自有理论学习的高度,而我们特别引以为傲的是我们学校成立的教师读书会。该会所是校本全员培训的主要平台,我们以“不启不发——跟孔子做教育”为主题,以教研组为单位,选择好相关书籍,教师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寻找、领悟自我认同的理论,提升个人理论水平。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承办理论报告会,创造教师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除了学校组织的教师交流活动,我们教科室在2012年新学期初,特别推出了“相约星期二”这一种自主培训的形式。借助一些周二下午下班后的时间,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给教师们进行专门的草根式自我充电。
2.实践研究——放慢课堂交互节奏,等待中保证学习效率
2011学年我校的校本培训是以“放慢节奏,让课堂充盈‘等待’”为主题。初听之下,感觉“慢课堂”与学生的学习活力激发似乎存在矛盾。但是,仔细想想,学生课堂学习活力的激发与节奏的快慢无关,而是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和思维状态是否积极有关。而我们的“慢课堂”,就是提出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探究真正兼顾大多数学生的落实、发展和提高的课堂教学节奏,以慢求快,努力把教育教学真正做成一个“细致活儿”,让学生在学习“扎实”的基础上焕发出思维的活力。
心理学的学习方法范文6
【关键词】高中物理 核心概念 学习方法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127-01
一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学习的重要性
1.能完善高中生的知识结构
高中物理的核心概念是高中物理知识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在初中的物理知识中,往往是对实验现象的认识和对知识的表象认识。在进入高中物理的学习阶段后,学生需要更多地摆脱表象认识,试着从原理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对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学习,能丰富和完善高中生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加强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强化学习效果
我们知道,高中物理有力学、电学等核心知识点。在传统的学习中,不注重对核心概念的学习,往往造成学生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是割裂的,没有一定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核心概念的学习,学生能把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体验来迁移到另一个知识点上,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使学生在已有的理解的基础上支持后来的学习。
二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学习方法探讨
1.核心概念的简介与梳理
“运动”是力学的重要概念。在这一节中,有两个重要的知识点,首先是位移这一概念和初中时学的不是同一个概念,这是第一个要注意的点。第二个重要的点是加速度概念的引入。“机械能守恒”主要在于介绍动能、势能及其之间的转化。通过机械能守恒,我们可以引入到“动量守恒”。这也就是文中提到过的,让学生通过对核心概念的学习,可以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因为这些知识点本身就不是割裂的,而是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关系。
在电学的一系列概念中,有四个是比较核心的概念,分别是静电场、恒定电流、电磁波、磁场,因为这四个概念是贯穿在其他概念中的,如果能深入理解这四个核心概念,才能为其他概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分子动理论”这一章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热力学定律”还是物体的三大形态之间的转化,都与“分子动理论”有着内在联系,因而我们把“分子动理论”作为这一章节的核心概念来学习,通过这一概念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物体的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等神奇的自然现象。在光学的学习中,我们把“几何光学初步”和“物理光学初步”作为两个核心概念来学习。因为不管是光的折射,还是光的偏振和光的色散都和这两个概念有关。
其他的核心概念还有原子的结构、原子的变化、波粒二象性和相对论这几个概念。这些核心在它们所属的章节中,都是核心概念,此处不再赘述。
2.核心概述的学习方法探讨
在总结的11个核心概念中,在五大领域的分布如下:力学2个、电学2个、热学2个、光学2个、近代物理3个。接下来,我们主要谈谈这些核心概念的学习问题。
第一,以“能量守恒”的学习为例。在“能量守恒”这一概念的学习中,学生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我们知道,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对“能量”这一概念有所认识。小学生对能量的理解是肤浅的,如电能发光、热能传递,这种表象化的理解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对“能量”的主要理解。在初中阶段,我们对“能量”的理解有所深化,但是在初中阶段并没有引入“分子动能”这一概念的理解,所以也不能真正理解能量。
进入高中阶段后,对能量的理解,要更多的和能量的定量、守恒这些性质联系起来,自觉地对能量守恒这一概念进行前后衔接的深入理解。此外,教师可以介绍原子能与其他能量的转化、核能产生的具体机制及其转化,电势能与其他能量的转化、定量掌握各种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和机械能守恒等能量守恒的形式,帮助学生对“能量守恒”这一概念深入理解。
第二,教师对学生概念性的引导。通过上文我们以“能量守恒”这一核心概念的学习为例,我们发现,在核心概念的学习中,教师起着很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概念性的引导方面,体现在知识扩展的引入方面。老师们不用担心过多概念的引入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为知识有着系统性的特点,单一概念的学习反而会引起学习效果不佳,而旁及概念的引入,多概念会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理解高中物理中的核心概念。
第三,学生自觉地衔接前后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我们对“能量守恒”这一核心概念具体学习方法的介绍,我们发现,学生自觉地衔接小学和初中对某一概念的理解,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强化对现阶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三 结束语
通过对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界定,可以发现,这些核心概念贯彻了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在对这些核心概念的学习方面,一方面老师要做到概念性的引导和拓展,同时,学生更要在对核心概念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常言道:教学相长,通过核心概念的教学,教师本身也在不断地丰富自己对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范增.我国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D].西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