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经济统计学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对经济统计学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对经济统计学的认识

浅谈对经济统计学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数理统计;西方统计思想史;数量经济学;贝叶斯

一、古典统计学时期

古典统计时期统计学同时存在不同的两大学派,在这种情况下,争议是必然的,但他们之间的争议并未在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之间爆发,而是通过内部纷争表现的。随着政治算术学派的发展,其计量思想冲击使得国势派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以哥根廷大学教授为代表的正统派,他们坚持统计研究要以文字记述为主,另一个是以克罗姆为代表的图表派,主张在文字记述的基础上,接受政治算术学派所提倡的计量方法的思想。图表派和正统派的矛盾在十九世纪初期终于爆发了,正统派指责图表派的表式统计是没有方法的大杂烩,没有形式,只能沉迷于表现;而图表派则坚持认为,正统派只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能真正意识到能真正反映客观事实的图表和数字的重要性。克尼斯指出,虽然统计学的命名最早是由国势学派提出的,但国势学派没有统计学之实,它仅仅是关于用文字记述国家事项的“国家记述学”,并且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目的与历史学相一致,所以应该把它被归为历史学,而政治算术学派属于以新任务、新方法的方式提出的新的观点,因而政治算术学派才是真正的统计学。克尼斯的论证宣告了政治算术学派在此次思想交锋中取得胜利,结束了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长期以来的争论,同时也为统计学界指出了未来统计学的发展方向。

二、近代统计学时期

到了近代统计学时期,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同时融合了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的思想,并在计量思想的基础上引进概率论的方法,将统计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近代统计学发展的起源思想,开辟了统计学的新时代。

十八世纪中后期,起源于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将其研究中心转移到了欧洲,政治算术学派在保留自身研究方法和内容的同时,吸收了国势学派的研究目的形成新的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的开创之作就是克尼斯在在解决政治算术学派和国势学派争端时发表的《作为独立科学的统计学》,在这篇著作中克尼斯确立了统计学作为独立社会科学的地位,随后恩格尔支持并发展了他的统计理论。恩格尔认为统计学是根据合理的观察,从而描述一定时期人类社会的组织和状态以及这些组织、状态的变化的一门科学。在克尼斯和恩格尔的统计思想基础之上,德国统计学家梅尔总结了当时统计学界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学术成果,建立和完善了社会统计学派的理论体系,由此社会统计学派又被人们称为梅尔学派,该学派认为统计学是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揭示社会现象发生变动的原因和规律,基于此,该学派将统计学定义为研究规律性的独立实质性社会科学。并且他们提出将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分为自然和社会,将其从存在形式分为总体与个体。

在社会统计学派发展的同时,留在英国本土的政治算术学派开始朝着数学方面发展,形成了旧数理统计学派。作为旧数理统计学派代表性人物的高尔顿比较擅长用统计方法研究生物进化(这主要受其热衷于科学研究和统计调查的父亲以及研究生物的表哥达尔文的影响),他在其创办的杂志中首次提出生物研究中所使用的统计方法论为生物统计学,并在生物实验中建立了若干新的数理统计概念和方法,诸如“相关”“回归”“中位数”等。旧数理统计学派在方法上主要使用数学、概率论的方法,在搜集样本资料时,更倾向于使用大样本观察,这与他们的生物统计研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该学派的出现实现了统计学从实质性到方法性的转变。

三、现代统计思想

到了现代,戈塞的出现为旧数理统计学派走向新数理统计学派提供了基础,其实相比于他的原名,他的笔名“student”更为人所熟知。在戈塞之前,人们一直认为统计认识思想的核心是大量观察法,依靠大样本统计来研究问题,然而他提出大样本统计方法并不是适合于所有的情况,有时候受客观原因的限制,有的实验很难进行多次,所以人们只能从少量的观察得出结论,这一思想构成了后来形成的小样本理论的基础。该统计思想的出现也拉开了新数理统计时代的大幕,实现了数理统计学从描述性统计学向推断性统计学的划时代的转变。

贝叶斯学派的思想源于1764年贝叶斯发表在伦敦皇家学会的遗作《An Essay Solving a Problem in the Doctrine of Chance》,在这篇著作中,贝叶斯提出了贝叶斯假设、贝叶斯公式以及参数的后验分布密度等,从思想的呈现到贝叶斯得到广泛的认可,期间经历了近200年的历史,原因就在于贝叶斯统计思想与经典统计思想之间存在很多分歧。他们之间的分歧基础就在于统计学中对“概率”的理解,即“概率”的定义是客观意义下还是主观意义下。概率的存在有两种解释,第一是某系统的内在特性,该特性不依赖于人们对系统的认识,即属于客观意义下;第二是对某一说法的相信程度的度量,这是在主观意义下的解释。经典统计学坚持认为概率是客观意义下的,而贝叶斯统计在经典统计中概率意义基础上,扩展了意义的外延,即在包括第一种意义的同时加入了第二种意义。基于统计学中“概率”定义的不同理解,引发了这两大学派在统计推断以及推断逻辑方面的更大分歧。

贝叶斯统计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主观”的导向问题,受到了经典统计的批判,但实践领域的成功应用证明了贝叶斯统计对统计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贝叶斯统计的发展扩宽了统计学所研究问题的客体,使得统计学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很多不能大量重复实验的领域。同时贝叶斯统计不仅开创了新的统计推断形式,而且解决了经典统计中的“两难推断问题”。

四、小结

在21世纪的今天,统计专家有各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哪一种统计思想在解决问题中占有支配地位,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知道,统计学一定会在解决问题中更加趋于完善,在解决问题中留下更适合的。(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

参考文献:

[1]窦雪霞.统计思想演化的哲学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

[2]郭海明.浅谈几种常见的统计思想[J].中国统计,2015(6)

[3]姚波,张凌翔.数学给了统计学什么[J].中国统计,2005(1)

[4]窦雪霞.历史视野下的统计学内涵思想分歧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5)

浅谈对经济统计学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统计学;发展趋势;统计教育改革

引言

随着国家创新形式的发展,统计创新工作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统计创新包括统计实践创新和统计教育创新两个方面。统计教育的创新是统计创新的基础,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下面我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来探讨目前统计教育的改革方向。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统计学的发展与其它学科的发展相似,也需要走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发展道路。

1.1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的趋势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统计方法基本是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得来的,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同时历史上一些着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另外,从学科体系上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统计方法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统计学的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产生了社会统计学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社会统计学不仅仅属于统计学,同时也属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这个发展趋势说明了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因此,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通晓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课程知识,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1.2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信息数据也越来越多,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信息过量、信息真假、信息安全等问题出现了,同时信息形式的不一致也导致信息难以统一处理。于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随之应运而生了。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所以,对于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所以统计教育的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2.1统计专业课程建设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则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的内容。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将统计方法与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完美结合。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2.2.1改接受式的教学为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2.2构建以课堂-实验室-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才能展现统计学的生命力。

2.3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要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再者,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当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2.4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影响着教学的内容。语言、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是不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单一化人才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更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浅谈对经济统计学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统计课程;教改;措施

一个高校的办学宗旨及目标,是培养有能力的大学生,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很适合去保险公司、银行、企业管理等一些工作岗位。而这些岗位又相对来说随机性比较大,这就要求这部分的人才必须对统计学有所了解。当然,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对于经济也开始了数量化的统计和分析,所以自然就出现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1]而这些课程一出现就变成了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所以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关于统计的课程就显得格外有必要。

1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落后的教学方式

现阶段,我国有很多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是受传统教学方式以及应考模式的影响,整体的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最原始的状态,当然,其中就包括现在新兴起的统计课程,它的教学模式整体还是处在落后的状态。总体来说,主要集中表现在下面这三个方面:第一,统计课程没有专门的教师,多是由经济管理专业其他的老师兼职任教,而这些学科的老师又不能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即教师的专业性不够;第二,因为不是相应科目的老师,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就极容易会忽视学生自身的感受,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很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对教师产生厌烦心理,这也就会极大影响学生最终的学习考试成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最原始的时期。老师,粉笔,黑板,这就是整个教学课堂的全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不高,也达不到原来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不能够合理的选择统计课程的教材

通过分析调查,我们发现很多经济管理类专业在选择统计课程教材的时候,他们忽视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际性,[2]选用的教材全部都是一大推的理论,完全是理论性的教材,而统计课程实质上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这样的错误选择很容易破坏掉学生对于统计课程的兴趣,而且这种类型的教材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实践能力。在实际的生活中,统计学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我们选用这种理论性的教材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结合教材自身实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注意培养理论和实践二者兼得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对于经济类学生的要求。

(三)专业教师队伍的壮大,素质的加强

这几年,随着国家对于人才需求的扩大,学校开展了扩招的政策,受这个政策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教师显得数量紧缺,而且整体的专业素质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这个学校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有些老师的年纪比较大,思想比较古板,不易接受新鲜事物,更不注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这样一来学生就是牺牲品,他们的专业性就很大程度上被束缚住了,这样其实很不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壮大专业教师的队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就显得迫在眉睫,至关重要。

2 关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办法

(一)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发现多种教学手段

其实对于经济管理类的教师而言,尤其是统计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改变自身原来的思维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多去培养实用性人才,而不是科研型的人才,另外,还要有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不断去培养和发展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统计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多借助各种多媒体工具为学生立体生动的展示统计学的相关知识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最后,教师要多注意对学生统计应用能力的培养,慢慢将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渗透到学习中。

(二)在具体实践中实现教学,整理教学内容

之前我们就说过统计学实际上是一门实践操作的学科,所以,对于统计学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最基础的课本上,我们必须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实践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两种办法去学习统计课程。第一,统计课程中,案例分析和情景再现应该成为主要的教学办法,通过对于实际案例的分析,整理,以及整体思路的探索,最后依靠计算机的分析功能,我们就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而最后结论的得出必定可以使学生的信心大增。这样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效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信心;第二,我们要注意统计学科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容整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统计学作为一门入门级别的学科,它在别的学科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整个统计学的学习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为别的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强大教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结合上述说到的教师数量紧张,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现阶段必须想办法加强教师队伍的壮大,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其实这是确保经济管理类统计学科质量的最重要的一环坏,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基础。所以,帮办法去提升教师的统计能力和水平,完善老师原来的统计知识体系,整体提升教师的综合水平才是现阶段工作的重点。这个主要从三方面去实现:第一,在保证原有教师数量的基础上,积极吸引更多的教师,不断完善教师的结构体系;第二,要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掌握专业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还要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第三,教师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去对统计课程研究,深入认识统计课程,从而能够从整个宏观上去把握整个课程的学习。

3 结语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发现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课程其实相当重要的,它作为整个专业基础性的学科,必须受到充分重视。而在学习统计课程的时候,一定要立足学科的实际,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加强对于统计学科的研究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之上,在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浅谈对经济统计学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独立学院 经管类专业 统计学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114-02

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改革,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统计学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与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主讲教师,笔者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着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在此,笔者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谈谈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思想改革

1.领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着力体现人才的个性和特长。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学校的办学层次、服务面向和服务领域,突出人才的实用性、适应性和发展性。目前,独立学院基本上将办学类型界定为教学型,其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应用型,这种定位明确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任务,就是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基础厚、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第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只有明确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目标,才能更好地把握如何培养人才问题。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只有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社会经济领域,才能够发挥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

2.从“教师本位”改为“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现在高校,几乎全部课程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思想下,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说教为主,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灌输的对象。这种现代“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不仅缺乏创意、缺乏师生互动交流,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容易使学生“消化不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必须摒弃“教师本位”的观念,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辅学”的新型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使统计学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教学内容改革

1.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统计学作为一门工具,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因此,在统计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意与经济管理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修正统计学教学大纲,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实际性和够用性。如在给经管类专业学生讲授统计学课程时可以联系到市场调查、企业生产产品质量评级、对外进出口业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等问题。

2.重视统计软件的介绍与应用。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过程中涉及到大量数据、统计图表的绘制与繁杂的计算过程,这些内容通过统计软件处理就很容易得到解决,同时也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因此,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统计分析与统计软件相结合,介绍常用统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了应用软件分析问题的能力。目前,市场上提供的专业统计分析软件有SPSS、SAS、STATISTICA、EVIEWS、BMDP、SYSTAT等等。笔者在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选择了电子表格软件EXCEL。EXCEL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操作简单、易学易用;而且EXCEL的统计函数与统计宏软件包,已经覆盖了统计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完全能够满足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内容的需要。

3.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统计学的理论知识点多、应用领域广,仅靠课堂教学时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心设计高质量的教学内容,而且要当好知识的中介者,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第一堂课上,笔者就给学生推荐相关的统计学专业教材、统计相关网址,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杂志等广泛充实自己的统计知识,了解统计在相关领域里的运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通俗实用的教学方法将课程重点难点简易化,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

三、教学方法改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效果,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很大因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目前,高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条件、教师自身素质以及学生实际特点,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针对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结合统计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笔者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案例启发法、项目驱动法与实验实践法等创新启发式教学方法。

1.案例启发法。统计学中不乏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可能会因为难以掌握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启发法,将枯燥的统计学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实践案例中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分析讨论方式总结得出的一般规律性知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采用许多实际案例组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习,如大学图书馆使用状况分析、某4S店服务质量分析、我国网民人数增长趋势分析等。

2.项目驱动法。项目驱动法,即结合统计学理论知识与教学进度,设计项目任务,通过项目实施过程的合理设计与过程控制,使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使下积极主动接受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将知识应用到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将项目驱动法引入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通过将统计学课程分散在各教学章节的零星实践教学内容整合到综合性的“项目”中,有利于实践教学功能的系统发挥,有利于学生实际调研能力和统计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强化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

2009-2010学年的第一学期,笔者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08级财管专业4个班级的统计学教学中,进行了项目驱动法的尝试,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以下5个步骤。

(1)划分项目小组。在统计学课程开课之初,笔者就让学生分组,每组人员8~10人,一个班级大概5~6组。学生分组的依据:在遵从学生自愿原则下,照顾同寝室(方便课后交流讨论)、考虑性别搭配(方便分工合作)等细节问题。各组推荐一位“项目经理”(组长),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2)选定统计调研项目。根据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结合统计学课程知识点的需要,笔者提出了若干贴近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生活的调研项目供学生参考,如: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大学生时间分配状况调查、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调查等等。当然,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成员讨论自拟感兴趣的可行的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者也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选择项目。

(3)明确项目实施任务。具体做法是:笔者在各组学生选定统计调研项目后,给出每组学生总体的任务要求;然后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每上完一章节内容,就会布置相应的任务要求,提醒督促学生按照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项目任务。在具体的任务要求中,注意既要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又要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如在介绍完第二章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内容后,笔者就提供范例,并且让各组制定相应的调查方案。而整个项目实施的流程按照统计工作的四个环节展开,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最后成果表现为统计调查报告。

(4)辅助学生完成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组织管理,针对本组项目任务随时召集项目组成员开展研究讨论,明确组内分工,同时注意成员间协同学习、共同攻克项目“难题”。这期间,笔者注意辅助各组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实施,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进度,适时适度给以提示指导。具体方式途径可以选用EMAIL、QQ等通讯方式,做到学生有“难”、及时指导。

(5)项目成果展示。在学期末的时候,选取一个课时,让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进行收获交流,笔者将和学生共同评定各组项目的完成情况。通过交流对比,让学生对自己参与完成的项目有更深刻的认识,寻找优势与不足,同时进一步激发创造激情。

目前,项目驱动法已经开展了四个学期,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学生表示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既巩固了课堂知识,也通过项目实践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自身能力。

3.实验实践法。为了能让学生更好掌握统计软件,笔者将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由理论教学为主向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转型,将原先54课时的理论课时改为36理论课时,18实验课时。在实验实践中,向学生提供实验指导手册,该手册包括了附有详细操作步骤的实验案例,以及根据统计基本理论、方法和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来的资料编成的单项或综合实践作业。在实验课堂上,学生利用EXCEL软件,通过教师演示或者自学案例,进行基本概念的辨析、统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写出实验报告。实验实践法,为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论知识,用统计方法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条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开展统计实践研究,引导学生申报学生科研项目、参加相关竞赛活动,以科研与竞赛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四、考核方式改革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统计学考核方式中,除了强调期末笔试考试外,更要注重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根据统计学教学目的,结合统计学教学方法,笔者在院级重点课程建设中,提出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目前统计学成绩主要包含三项: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期末成绩60%,而课程中的项目调研作业包含在平时成绩里。随着实践教学环节的逐渐完善与成熟,可以在期末考核时,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将课程项目作业的分值提到与上机实践一样,而课程项目作业最后要以统计调查报告与课件(用于成果交流)的形式提交。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应着眼于“应用”教育,注重“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应用实践,改革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从而更好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实用性、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谢小芸,李立清.项目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统计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农业教育,2007(4)

浅谈对经济统计学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高校;概率统计课;教学方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及其统计规律的一门科学,也属于高校非数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数学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实用工具,概率统计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医学、生物学、经济学、金融学、气象预报、人工智能、工农业等领域。很多大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并且不同生源的学生数理基础更是参差不齐。因此,概率统计这门课成为不少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在此背景下,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呢?笔者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简要谈一谈自己的教学心得,以供参考。

一、重视备课环节,做好教学准备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第一步,也是每个教师的必备功课。对于概率统计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教师在授课前必须做好备课工作。首先,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消化、归纳,探索,让这些空洞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以便于学生的理解。要特别重视实例的选择,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个知识点,就应构造出一个与之对应的实例,再根据实例来推演过程与结果,最终得出相关的结论。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效果也会更好。比如,在教学数学期望概念时,可将例子改为彩票或证券投资的平均收益,这是很多学生都关心的问题,学生也能认识到这一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学习兴趣大增。当然,备课也并非一劳永逸的,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学生认知水平来合理选择教学实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开展趣味性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与其它应用性极强的学科相比,概率统计学这门课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很难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关于该学科的发展史、历史人物故事及有关典故,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在上第一堂课时,可介绍概率论的起源,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此外,还可介绍现代统计学的相关奠基人,包括我国统计学家许宝碌,在斯坦福大学统计系的走廊上可以看到许宝碌与其他著名的统计学家的照片。在教学中可穿插一些有趣的例子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于《静静地顿河》的作者是否是肖霍罗夫存在不少争议,可以通过概率论中的频率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我们收集肖霍罗夫的书信以及其他著作,从中分析其写作风格与用词习惯,计算出频率,然后与《静静地顿河》中的写作风格、用词进行一一对比,便可得出结论。

三、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工具能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也便于学生理解。概率统计学本身知识晦涩难懂,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精心准备课件,将知识难点生动化、形象化。概率统计学中涉及到很多相似的知识点,一般需要通过类比、归纳的方式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实质与区别。比如,在学习“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相关内容时,可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链接比较的方式,动态显示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所用统计量的异同点。同时,也可通过例子让学生观察区间估计中的估计区间与假设检验中的否定域的异同点。另外,在多媒体教学中还应充分利用常用的统计软件,如Excel、SPSS、Eview、Maple等。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样本均值与样本方差。同时,还可用各种图形进行表示,从而使概率统计更加直观。这样能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并能节约运算量与时间。这样也能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教学互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互动过程,双方要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因此,师生间要经常交流,教师才能明白教学环节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样才能使教学相长,相得益彰。讨论课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出更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可围绕某个问题互相探讨,也可让学生走上讲台发表个人意见。比如,在学习区间估计方法时,笔者就单双边估计问题组织了一次讨论课,学生可各抒己见,自由讨论。通过问答与辩驳,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极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科研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另外,除了在课堂上注意师生互动外,教师还可利用网络平台、邮件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再给以相应的指导。

总之,概率统计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很多领域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教师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后续学习与今后的工作打好必要的数学基础。对于概率统计学,教师要充分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学习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统计思想与统计能力,使其能灵活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汤宇.浅谈大学概率统计的教学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4,26(1):128-128.

浅谈对经济统计学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公路运输;统计;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公路货物运输的现状

交通运输关系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物质生产生活以及商品流通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不可或缺的内容。当前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长度位居世界第二,2010年1-10月份,全国公路货运量再创高峰,我国投入的公路建设资金高达4869.9亿元,由此可见公路货物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统计学概述

1.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体系

2.重点调查指标

2.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交通运输统计来讲,作为统计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利用各种科学的方式,进行搜集和整理各种公路数据,同时分析研究和处理各种经济活动中统计资料的工作,也是有效地加强公路运输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随着公路的发展,越是现代化,就越是需要依靠数据的统计,在交通运输统计工作中,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交通运输统计是进行历史经验的总结,揭示和认识公路在发展的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在公路的养护过程中以及公路的新建改建的工程施工和具体的使用领域中间,存在很多的我们都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和他们往往没有被认识的必然的联系,这都是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探索的。比如对于公路的发展以及整个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公路的发展方向以及与公路相关的每部分的各种的比例和其社会效果等部分。

其次,交通运输统计能够有力地加强公路的科学管理,编制好公路发展的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计划,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检查这些计划完成的具体情况,交通运输统计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对交通运输的统计工作,能够有效的加强交通运输部门的内部经济核算机制,从而能够更好的推进经济责任制,充分的调动起各个部门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交通运输统计工作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公路的养护情况和建设的实际过程以及结果。同时,交通运输统计也是能够反映出考核各个交通部门的各个单位的管理好坏以及管理的成果的重要的尺度。对于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来讲是一种更好的责任心的体现。所以,交通运输统计能够有效的保证交通运输部门的行为正确性,有效地做出应有的监督工作。

2.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工作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我国统计法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编制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材料,对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进行监督。交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交通运输的统计需要符合国家统计法对统计基本任务的要求。目前交通运输统计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适合的手段进行统计,对交通行业中可以提供现代化服务的活动进行调查、统计、收集、分析,从而为国家充分的了解交通喊个对国民经济和运输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制定出适合交通行业发展和规划的资料,为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提供依据;为交通行业的不同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参考。

3.在现场测试与交通中,两个变量之间多数不是线性关系,而是某种曲线关系,在这类问题的回归分析中,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可以化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曲线回归分析两种情况。

对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问题,可按下述步骤进行:

3.1 选择能代表两变量与之间内在关系的函数类型主要是从散点图的分布特征、变化特点——是否具有收敛性等特点,进行选择。在交通统计中不能单纯依靠理论上的推导,还要借鉴以往的经验,才能选出满意的函数类型。

3.2 求出两变量与相关函数中的未知参数欲求非线性函数关系中的未知参数,首先是通过把非线性的函数关系变换成线性函数关系,然后再按线性函数求未知参数的方法求出未知参数,再由参数变换式求得选定的曲线函数的未知参数,从而得到曲线函数回归方程。

3.3 经过剩余标准差分析,感到精度不够理想时,则可另选一种曲线函数按照上述步骤再进行重分析。

若令被测物理量(如位移)为y,观测时间为x,我们设法找出一直线函数式来表示两个变量y与x的关系,即

y=a+bx' (1)

统计数据可以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三.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的统计数据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别使得公众对于统计的数据产生了疑问,因此这种统计的结果没有很强的公信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交通行业整体发展来看,管理中有很多的漏洞,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完善,那么必将会严重影响到我国对交通行业的把控和分析。当前我国使用中的统计指标已经严重滞后交通行业发展,不能真实的对近几年交通行业的发展进行反映,那么对交通行业的现实意义也就不能实现。

产生以上问题的具体原因主要是对统计调查项目的信息整合不足,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交通运输统计没有一套完整和准确的运输工具数据库以及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案,所以严重影响了抽样调查产生数据的准确性,而且我国在交通运输统计方面的管理水平,统计体系等都还不完善,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运输行业的总数据一直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而且各地的运输经营模式不同,导致运输统计的执行标准也不尽相同,严重制约了我国交通行业统计调查的发展。

交通运输统计工作仍然需要不断的完善提高。

1、完善统计网络,细化统计职责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交通统计网络体系,根据交通运输管理的工作职责,按照交通统计工作的要求及交通统计网络有效运行的需要,明确统计网络、各部门的统计工作职责。

2、强化落实工作责任

交通统计工作是交通运输经济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单位)应正确处理好微观和宏观的关系,强化交通统计工作责任意识,落实交通统计工作责任。各单位应将统计工作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以确保各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统计报告是反映统计工作成果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统计人员劳动成果的体现,更是上级部门和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统计报告制度是交通统计工作的基本保证。统计报告制度既包括了“条”上的统计报告制度,同时也包括了“块”上的统计报告制度。

4、强化统计管理,优化统计手段

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交通统计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全面统计手段已无法适应统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必须不断强化统计管理,优化统计手段。

在统计的过程中要改变单一的报表制度,通过抽样的方式结合统计报表的方式来进行统计;还要建立完善的名车库,并完成科学的工程。:

针对遇到的问题,要求统计工作者对于老化的设备负责。

( 1) 在统计范围内的所有从事运输工作的各种车辆,都应该使用。在统计中,要对下去的事情以及各种车辆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货运车辆中的火车,各种私营企业者提供运输车辆含货车、各企事业单位的自用车、乡镇开展货运经营的农用车。

( 2) 在道路运输的众多业务中,例如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物流、信息服务和新兴的 4S 店的经营业户。

( 3) 统计交通运输行业中各种等级公路的经营和收费。

由于当前的机动车管理权属于公安交警、车管、农机、运管等多个部门管理管理,这就导致交通事业发展那中迫切需要建立完整的机动车名录,这个名录是道路运输的依据,而且准确性较高。

四.当前对道路统计中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道路统计中存在的大量问题,结合各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对市场变化影响交通道路设施建设进行研究。

( 一) 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统计超过了统计部门职权,始终坚持道路运输统计的行业化方向。

当前,很多交通主管部门都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公路、航运等职能部门都进行了指导。由于统计工作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管理范围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存在着重叠和交叉的现象。职能部门收到部门职权的限制,加剧交通行业各个部门的重复现象严重。对于此类情况,我们应该树立“行业化”统计的思想。在道路运输统计中将道路的统计范围扩大到整个行业范围之内而不仅仅限制在部门的职权范围之内。要实行“行业化”统计,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统计部门内部的很多工作叠加问题,还可以为国家解决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还能够促进政府统计的“综合化”、“社会化”。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地位,如何能够整体把握好其发展前景呢?对此来说,交通运输的统计调查就显得极为重要,那么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统计的调查方法的研究就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振江.加强运输指标统计分析,完善、优化运输组织——浅谈公路专业货物运输统计工作[J]. 科技信息. 2007(06)

[2] 梁超强,靳文舟.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调查抽样方案设计[J]. 交通与计算机. 2007(03) [3] 左庆乐,林旭霞.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思考[J]. 交通企业管理. 2007(06)

[4] 梁超强.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调查数据处理软件分析与设计[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