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镇化建设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镇化建设意见

城镇化建设意见范文1

(二)广泛开展宣传。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定稳定。运用多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改革和加强户籍管理的目的原则、内容,各相关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政策交给群众,并注意掌握好宣传的重点和尺度,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防止呈现“一哄而起”盲目扩大规模。要本着实事求是原则,积极慎重地抓好涉及到土地、社会保证、计划生育、子女教育等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问题的配套改革。要积极稳妥地解决好从事非农产业外地农业户口转换后原享有的计划生育、宅基地、集体经济分红等有关权益的转换、衔接问题;抓好村级资产重组划分、土地转让、社会福利保证、计划生育、社区建设等各项配套措施的改革,保证农民户口转换后,权利和义务到位,享受与原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通过解决这些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促进我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防止造成稳定隐患。

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各有关单位要做好此次户籍改革实施情况的信息收集、社会舆情掌控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掌握社情。并制定相关预案。确保户籍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依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促进人口有序流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更好地发挥户籍管理制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现就我市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依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逐步缩小附着在户籍上的城乡差别。推动有条件的农民工向城镇有序转移,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努力实现城镇建设规模与人口规模相适应,促进我市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总体设计。设置准入规范。最终实现城乡户籍制度一体化。建立完善各类群体转户进城的制度通道。

2.积极稳妥。充分兼顾政府的接受力和资源承载力。防止损害农民利益。防止出现乡村贫民窟现象。防止农民流离失所。

3.完善保障。建立完善社会保证体系。待遇不变、生活得到保证。

4.综合配套。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

5.促进发展。着力消除人口自由流动障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户籍制度改革主要内容

进一步放宽我市落户条件。积极发明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有利于吸纳人才、有利于人口向城镇集聚的政策机制和宽松环境。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和人口流动、增长规律。

三、科学设置户籍准入条件

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准入条件。最大限度地放宽城镇户口落户条件,继续依照省人民政府发13号文件精神。继续出台一系列惠民利民措施。切实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一)全市所有乡(镇)以及洎阳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的城镇常住户口全面放开。自己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均可在居住地料理城镇常住户口。

1.对“合法固定住所”政策界定。合法固定住所”包括自建房、自购房(含商品房、房改房、存量房)单位公房以及出租私房。但为防止政策上的漏洞。>

2.对“稳定就业或生活来源”政策界定。只要具备其中一个条件即可。合法人均收入不低于我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证线标准。

(二)中专和技校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初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无论应聘与否。

(三)凡属我市高科技产业、重点企业或利税大户急需的人才。允许自己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市区落户

(四)凡在城镇投资守业人员。

(五)城镇购买店面或成套商品房的允许自己及其直系亲属在所在城镇料理常住户口。

(六)三投靠”准入条件

1夫妻投靠”对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地居住的人员。可将户口迁入居住地派出所。

2子女投靠父母”取消年龄限制。父母居住地落户。

城镇化建设意见范文2

刚才*、*、*、*和三个镇的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他们这些年抓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做法。另外,一些书面印发的典型材料也各有千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焕彩厅长主要从如何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角度,讲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刚才刘伟书记所作的重要讲话,从五个方面充分肯定了了全省小城镇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并结合国际国内的一些范例,深刻论述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下一步的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刘书记讲了“六个坚持”,就是坚持规划先行、坚持产业强镇、坚持功能兴镇、坚持文化立镇、坚持特色活镇、坚持为民建镇。这“六个坚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层层递进,密切相连,密不可分,缺一不可,起点高、立意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具体实在,非常符合我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实际。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省小城镇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刘伟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再强调几点。

一、进一步深化对小城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小城镇连接城乡,是城镇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小城镇在聚集农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成为城乡统筹、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重要的结合点。这在近年来各地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刚才,*、*、*、*和几个镇的发言,都说明了这个问题。特别是昨天我们现场参观的马桥镇,原来号称桓台县的“西伯利亚”,但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发生了巨变。现场我们看到,许多老百姓喜气洋洋,笑逐颜开,非常满意。通过开展小城镇建设,不仅面貌改变了,而且体现了以人为本。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刘伟书记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小城镇重要性的认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必须重视小城镇建设;反过来,小城镇建设搞好了,又会促进经济发展。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社会发展。小城镇建设越不抓,多少年面貌依旧,就不可能有吸引力,就不可能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招商引资,也不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把抓好小城镇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作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衡量和检验标准,也作为站在新起点、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具体行动,切实摆上日程,尽职尽责,抓紧抓实,抓出更大成效。刘书记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从几个方面指出了我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自己和自己比,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同广东、江苏省份相比,我们的小城镇还是发展慢了,总量确实太小。差距就是潜力,差距就是后劲。如果我们在小城镇发展上能够赶上广东,那么我们山东的发展状况就不可估量。

二、进一步转变小城镇建设的工作指导

刘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小城镇发展要实现“三个转变”,就是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省九次党代会的精神,对今后小城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各级政府要紧密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三个转变”的要求贯穿到小城镇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关于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工作重点,刘书记作了全面阐述,这里就工作中需要把握的几个具体问题,我再强调一下:一是要与县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产业带动,是不少小城镇发展的成功之路。马桥镇的两个大企业,就安排了15000人就业,每年提供地方财政收入两个多亿。没有产业支撑,不可能有小城镇的发展。必须把城镇经济的发展放在县域经济的大盘子中,通盘考虑,统筹谋划。要立足小城镇的特点,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商贸旅游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渠道。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对小城镇的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力求做到突出特色、形成规模、优势互补,避免各自为战、无序发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城镇经济的提升,通过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县域经济的壮大,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要与城镇体系规划紧密结合。刘书记在讲话中讲到,规划要有前瞻性、科学性、严肃性,这至关重要。小城镇建设,不怕慢,就怕乱。要做好规划,一届跟着一届干,一届一届抓下去,就会见到大成效。规划要有长期总体观念,要有适度超前意识,适应发展需要,避免“朝令夕改”。规划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城镇布局要科学合理,城镇规模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切实防止搞“形象工程”。要尊重群众意愿,决不能强迫命令,好事要办好。规划要防止低水平,不能搞成“大排挡”式的,沿着马路齐刷刷建房。建筑要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突出地方特色。三是要与加强集约用地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紧密结合。要把节地、环保贯穿小城镇建设的始终。要协调组织农村工业集中布局,积极开展旧镇村改造、空心村治理和迁村并点,引导鼓励农民按规划集中连片统一建房,大力推行村镇开发、配套建设。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推动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生活居住向社区集中。要加大污染控制和治理力度,严禁上马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不然后患很大,治理的难度比得到的收益大得多。要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运输设施的建设力度,努力营造宜居小城镇。小城镇环境整治工作一定要加强,没有太多钱搞建设,至少应该干净起来。四是要与做大做强中心镇紧密结合。要采取有力措施,把我省247个中心镇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县域副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加强中心镇的领导班子建设,为中心镇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乡镇书记和镇长应当学会研究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增强城镇意识,培训成为明白人。要研究适当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新办法,探索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路子,继续加大对中心镇的政策倾斜扶持力度,赋予中心镇更多的自和更大的发展空间。省建设厅要继续加强对中心镇的指导和监控,严格考核,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使中心镇名符其实。

三、进一步完善支持小城镇发展的部门联动机制和政策措施

发展小城镇,内容涵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工作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配套联动的工作机制和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整体合力。当前的重点是要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精神,认真解决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突出矛盾,切实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努力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会前,省建设厅代省委、省政府草拟了《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会上已印发给大家。对其中一些需要协调研究的政策和体制机制等问题,我在这里点点题目,分分任务,会后请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尽快拿出意见和办法。一是探索研究既严格保护耕地、又促进小城镇发展的用地政策问题,请省国土资源厅会同建设厅负责;二是探索建立小城镇建设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问题,请省财政厅会同建设厅负责;三是探索建立有利于小城镇自我发展的财税体制问题,请省财政厅负责;四是探索建立促进小城镇发展的社会管理机制问题,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请省教育厅、公安厅、民政厅、劳动保障厅、卫生厅等部门研究提出相应意见。发改、人事、交通、水利、供销等各有关部门都要增强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从部门职责出发,积极为小城镇的长远发展、自我发展、健康发展尽心尽力,献计献策,为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性文件当好参谋、出好主意。

同志们,这次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小城镇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主题明确,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效果很好。大家回去后,一定要抓紧向市委、市政府和本部门主要领导同志汇报好会议精神,特别要原原本本地传达、学习、贯彻好刘伟书记的重要讲话,并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推进小城镇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参加这次会议的县、镇,要先行一步,做得更好,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这次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请各市、各部门10月底前书面报省建设厅,由省建设厅汇总后,书面报省委、省政府。

城镇化建设意见范文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动全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构建覆盖全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这一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不断增强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软实力建设。

二、具体措施

以实现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为主题,坚持一手抓文体事业发展,一手抓文体市场繁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文艺骨干培训和文化下乡等形式,使镇综合文化站、村(居)文化大院开展有效的文化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一是巩固镇村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加强镇综合文化站、镇图书分馆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镇图书分馆的作用,以镇图书分馆为龙头,村(居)农家书屋为依托,建立镇、村流动图书管理体系,促进图书资源共享,有效解决农村群众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信息共享、健身休闲娱乐的环境,形成功能齐全、发展均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使全镇公共文化设施能够充分满足群众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的需求。

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功能互补、运转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制和责任明确、富有效率的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以村文化大院为依托,以健康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覆盖全镇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管理服务职能,让广大群众能够就近、方便地享受各类网上公共文化资源,形成“一室(文体活动室)、一个活动广场、一个农家书屋”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普及网络,努力形成“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二)加强文化活动阵地和队伍建设,提高群众参与率

做好村(居)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全民健身工程、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使其真正发挥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的职能作用,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一是抓好农家书屋的管理与服务。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建设,各村(居)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建立完善农家书屋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农家书屋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四个环节,坚持“自主管理、无偿借阅”的原则,实行免费借阅,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为农民群众看书学习提供场所。

二是加强村(居)文化队伍建设。依托镇综合文化站,举办村级文艺骨干培训班,加强对文化工作者的辅导和指导;做好文艺团体、民间剧团、文化产业户的调查。

三是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以村(居)文化大院为平台,加大投入,加强村(居)文化体育设施、健身路径、文化活动室文体器材配备。村(居)年内在公共场所新添置专业厂家生产的健身器材10套以上的,奖励扶持3000元。

四是加强文体协会建设。做好镇老年人体育协会、太极拳分会、戏曲协会、书画协会、象棋协会、乒乓球协会等组织建设,发挥文体协会的带动作用,鼓励积极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各文体协会年内提出申请,经镇政府批准,承办全镇大型文体活动,带动效果好、取得明显社会效应的奖励扶持2000元。各村(居)按要求成立太极拳辅导站,新发展太极拳协会会员达20人以上,服装统一,管理规范,活动经常,带动效果好。并能随时按要求参加镇、区举办的各项展演活动及比赛的,奖励扶持1000元。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推动全镇体育健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点文化建设步伐,形成覆盖全镇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率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开展文体活动,繁荣社会文化

一是开展全镇元旦、春节、元宵节系列活动。举办庆新春书画展暨春联书法大赛。推选优秀书法、春联作品参加区庆新春书画展暨春联书法大赛;组织优秀民间艺术展演队伍参加“优秀民间艺术展演”;举办“优秀民间剧团戏剧展演”镇专场演出;按要求参加区元宵节优秀民间艺术展演,有展演队伍且达30人以上的,奖励扶持1000元。

二是依托传统节日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举办大型文艺汇演等庆祝活动。三是举办全镇摄影书画、戏曲舞蹈、民间游戏技艺等文体大赛,积极参加中国第九届国际齐文化旅游节举办的文体活动。

四是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为目标,开展送电影、送图书、送节目下乡活动,免费为人民群众放映电影、文艺演出,为农家书屋配送图书,不断丰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是举办全镇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六是积极组织参加区举办的文艺骨干、太极拳、健身秧歌、门球、体育指导员等培训班,培养群众文化活动骨干。各文体组织按照统一安排,参加区级以上组织的调演、汇演、比赛等大型活动,参加人数达到15人以上(含15人)的,奖励扶持1500元;参加人数15人以下获得团体第一、二、三名的各奖励800元、500元、300元。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个人参加区级以上组织的各种比赛、培训班的每人每天补助30元,对参赛获区第一、二、三名的各奖励300元、200元、100元。

(四)做好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一是加强对镇域内的文物古迹保护力度,做好文物普查、申报工作。

二是加强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申报工作;加强特色文化镇的打造,大力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打响金岭特色品牌,不断提高我镇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城镇化建设意见范文4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城镇化;建设

作者简介:张和平(1957-),男,贵州普安县人,研究生学历,贵州省六盘水市广播电视大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副教授,贵州省远程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学会理事、六盘水市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15-05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东西部差异,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欠发达、待开发的贵州来说,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更为重要,它是贵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是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关键。实现贵州的城镇化建设有多种途径,本文重点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一)刘易斯模型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符合我国国情,是指导研究解决贵州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将乡村城市人口迁移视为劳动力平衡机制,它能使劳动力由劳动力过剩部门向劳动力不足的部门转移,从而在这两个部门实现工资或收入的均等。模型的核心是一个二元经济:一端是存在大量的传统农业;另一端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现代城市工业。刘易斯模型指出经济转型期的重要标志——二元经济结构,特别是他所提倡的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这一途径,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农民需要、促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这些需要要按照优先次序可以排列成金字塔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一个人是在一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或相对满足之后,其需要的重点就会发生转移。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实现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就自然会产生向往较高层次的需求。大量实现了脱贫和温饱的农村农民有向小康发展的强烈愿望,城镇为他们的需求层次得到升级提供实现的可能。贵州农村大都是在高山峻岭之中,农村人口有追求向往城镇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农村人向城市转移的心理依据。

(三)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为我们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城镇转移拓宽了视野

美国学者伊沃里特、S、李的人口推力——拉力理论关于影响迁移的因素,即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通常,人们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各种因素的评价会受到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例如,适宜的气候条件、舒适的生活环境、优质的教育条件、充分的就业渠道等可能是拉力因素。在重视城市拉力作用的同时,加大农村的各种推力作用:例如,加大土地流转、承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这是农村人向城市人转移的客观基础,对贵州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研究拓宽了视野。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意见》指出,贵州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完善功能的原则,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引导产业向城镇和园区集聚。

上述理论对我们提高认识、深入探索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保障机制、排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国际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一)国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西方发达国家,从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规模转移。由于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各有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

1、政府主导型模式。主要代表国家是英国。英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历时400多年,政府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采取了国家干预的做法,即通过政府制定法律强制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成功地解决了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为世界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2、集中型转移模式。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目前农业劳动力比例低于20%,比二战结束初期下降了5%以上,基本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韩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大城市。韩国资金较为雄厚,资金主要靠输入,为经济腾飞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回顾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期停滞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59.3%,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1995年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农业部抽样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1997年为4461万人,1998年为5483万人,1999年为6683万人,2001年为8961万人,2002年达到9400万人,2003年为9900万人,2004年达到11821万人,2005年增至12578万人。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近5亿,大约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

三、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贵州省过去五年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从27.5%提高到35%,但全省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全国及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力争在未来五年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解决贵州贫困地区“三农”问题,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贵州大多数地方土地贫瘠,荒漠、石漠化并存,人地矛盾极大,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递减,“三农”问题比发达地区显得更加突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主要从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入手。要缓解农村人地矛盾出路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重点是向城镇的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就贵州地区而言,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一方面存在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另一方面农村还是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要摆脱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状态,发展经济,就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现代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关键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二三产业转移。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有序有效转移是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欠发达地区贫困的主要举措

虽然农业仍然是农民首要的收入来源,但是现在非农就业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所载: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基本上在20%到25%之间,在90年代的10年里农民工资按比例递增,与其他收入的增长保持了相同的比率。贵州省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入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37%,并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增长。另外,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无论流入城市还是农村非农产业收入都很高,收入返回也相当可观。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还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实现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增殖的重要手段

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造就了一代新农民,促进了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过:“全国8000万民工,自己在培养自己,国家没花一分钱,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投资。8000万民工,只要回去1/3,家乡就要起变化。”通过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不少农民适应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了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返回农村的农民回乡创业,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使人力资本大大增值,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辖区土地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土地面积就占92.5%。在4189万户籍总人口中,农村人口为3434.9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4.2%,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

贵州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对外交通不便,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观念守旧落后,农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耕地资源匮乏,人地矛盾十分尖锐,农村劳动力问题非常突出,贵州现有耕地面积184.35万公顷,人均耕地0.049公顷(0.73亩),仅为全国人均0.103公顷(1.54亩)的47.4%,突破了联合国制定的人均0.053公顷(0.8亩)的警戒线,劳动力多达600万人左右。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劳动力数量大,转移任务艰巨。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劳动力率高达40%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起步迟,流动慢,近年来转移速度呈下降趋势。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还没有做好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用工信息,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农民流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无序性。

(二)贵州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状况,不能适应有序有效转移的需要。贵州省在2005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3%。由此可见,贵州省劳动力文化素质过于偏低,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劳动力比重较小,收入偏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就业信息吸纳能力弱、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劳动力的风险性,降低了预期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进度。

2、农村劳动力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心理素质及转移环境的制约,是实现有序有效转移的障碍。表现在:一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恋乡恋土。部分农民及其子女只希望解决温饱问题,外出求生存求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二是过分谨慎小心,怕担风险。三是有些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贵州年龄在24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基本上无承包地,越穷越不愿外出务工。

3、工作环境和子女教育问题对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带来的障碍。一是农民工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伤事故频繁,事故处理不当。二是农民工子女教育未能享受城里子女教育的平等待遇。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4、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的空间狭窄。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若发展缓慢必然制约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的转移。据专家统计,目前,在我国二三产业中,来自于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在其中就业的比重逐年提高。服务业中来自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已经占到总的从业人员的50%以上,在制造业中占到60%以上,在建筑业中占到80%。从产业结构上看,贵州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跟不上全国的步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狭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流动和农民就业领域的拓展。

5、城镇化滞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关键问题。城市化在经济学中的基本含义是指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近几年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还不够理想,贵州尤其突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0%,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化水平将超过70%,市镇总人口将超过10亿,而贵州镇化率仅为35%,这说明贵州有更多的就业人员从事第一产业。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严重阻碍了贵州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有序有效转移。

6、制度与政策的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与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仍然非常少,特别是贵州还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漂泊”在非农领域。农村劳动力要实现真正的转移,最低标准应有:一是拥有城镇户口并在城镇居住;二是脱离农业并在城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贵州城镇户籍改革力度不够,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外,在城镇就业的农民由于工业化程度低,收入不稳定,加之各项社保又不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人员比例较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促进贵州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中的主导作用

1、提高认识,落到实处。贵州的基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应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的极端重要性,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中长期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这项工作。在发展思路上,应创新思路,以劳务输出为切入点,以城镇为区域重点,以城市社区三产服务、基础设施、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增长点,多管齐下,多渠道,多层次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促进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

2、优化政策,努力为劳务输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深化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黏附在户口管理上的种种不平等,建设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对在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就业、收入、子女受教育、居住、福利等方面享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真正使城乡居民在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面前处于平等的地位,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

(2)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村转入城镇的劳动力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变为真正的城里人,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拉力”。

(3)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建立和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对承包的土地农民可以通过出售、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形式,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允许农民进行土地置换,从根本上使农民既离乡又离土,“豪无牵挂”的转移到城市,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按照省委的要求,全省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力度,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空间。

第三产业是指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主要指服务行业。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6%,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60%-80%水平,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贵州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全国,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技术信息咨询服务、法律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潜力很大。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可以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对于城镇吸引农村劳动力将起到极大的拉力“作用”。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走山区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把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市场。而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也会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村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即每转移一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农民收入就会增长2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率2011年才达到50%,与世界城镇化相比还是比较低下,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贵州城镇化率更低,贵州城镇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尽快向城镇转移农业的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把农村工业化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提高小城镇容纳劳动力的能力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合理布局,适度超前,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采取多种城镇化建设形式,促进城镇化建设。可采取撤乡并镇、撤镇改办、撤县建区、撤区建市、建立城市综合体等多种形式,推动城镇化建设。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通信、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强化学校、医疗、住宅、服务网点等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五)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据专家预测,现阶段中国劳动力的供求状况是:高科技人员、高素质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非常短缺,一般科技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技工尚有缺口,而非熟练工等普通劳动力过剩。贵州城镇化的发展,也会面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十报告提出“我们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建设,”贵州要充分利用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劳动力,储备大批具有一定技能的中级层次的劳动力,充分利用和发挥贵州人力资源的作用。

(六)统筹兼顾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

正确处理好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将这两种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地转移,是指劳动力在不发生地域转移的条件下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主要指劳动力向省内城镇转移和省际跨区域转移。政府有关部门应处理好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根据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实际,加大城市的拉力作用和农村的推力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总之,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有效转移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城镇化建设与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辩证关系:只有全面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才能为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只有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才能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只要我们坚持按唯物辩证法办事,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就能够有序有效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贵州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贵州“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研究课题组.深化认识“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N].贵州日报,2008-3-18.

[2] 史保金.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6,(16).

[3] 郑文兵.对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有关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0).

[4] 胡锦明等.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身份转变的战略思考[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02).

[5] 熊军.对贵州农民进城问题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 .

城镇化建设意见范文5

1.以先进理念制定新型城镇的开发和建设规划。科学编制规划是有效推动产业和城镇同步发展、互为支撑的前提。花桥国际商务城的建设,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全新的理念、制定了比较好的规划。它积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加强与国际知名咨询机构的合作,构筑符合国际产业发展方向的规划体系。在总体发展规划上,立足全球视野,聘请美国麦肯锡公司进行商务策划,明确了产业定位和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又先后聘请上海城规院、新加坡邦城、日本野村、英国阿特金斯等国内外知名机构进行深化研究和专业规划,基本做到规划全覆盖,确立围绕建设“国际、科技、生态、人文、宜居”的大目标,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功能集聚、人才集聚;同时,在专项研究中注重借力借脑,聘请法国凯捷、日本野村等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完成营销招商战略、低碳城市等研究,不断拓宽发展思路,提升发展理念。

2.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花桥建设国际商务城,首先明确选择了四大产业:服务外包、金融机构后台处理中心、制造业企业的区域性总部、物流采购中心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酒店、商业、文化和居住等项目,形成以中央公园为核心、周边布局商务园的城市框架,呈现“城在景中、人在林中”的生态景观,成为商务集中、商贸配套、商住齐全、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商务功能区。但是,国际商务城的建设,并未让鳞次栉比的城市高楼成为这里唯一的风景,伴随着土地的精心整治,碧浪滚滚的万顷良田展示出现代农业的风貌:曾经零星分散的小块农田、穿插于田间地头的零散农居、杂乱铺展的自然村庄以及常常被忽略的闲散土地……终于连成一片,在新建的沟渠、桥梁、涵洞以及众多机耕路的勾勒下,变成网格状的标准农田。经过整治后的良田,全部采用现代化生产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而原土地权属关系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参与万顷良田整治工程的村庄,整治或复垦后的土地所有权仍属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则进行统一流转,集中经营。通过这种土地和体制的“整治”,实现了三个“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促进了三个“转型”:农村向社区转型、乡镇向城市转型、农民向居民转型。

3.在城镇建设中推进功能优化与形态优美的耦合发展。花桥坚持“产业升级+城镇转型”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努力打造“一带一轴、四心五区”的现代化城市架构:“一带”——在花桥商务城中部形成一条由东向西的产业与生活配套空间跳跃式发展的城市综合发展带,实现“融沪通苏”的发展目标;“一轴”——依托东城大道便捷的交通条件,形成集服务外包、商贸交易、会展经济、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四心”——打造具有引领性的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商业中心、文体中心四大城市核心功能,显著提升城市综合能级;“五区”——按照功能类别,形成东部的总部商务办公集聚区、西南部的服务外包产业区、西北部的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北部的天福现代农业休闲区、南部的高尚居住配套区等五个片区。

4.在开发融资中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花桥借鉴新加坡等国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实行政府主导推进的开发模式,以大投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环境建设,营造产业进驻和转型发展的空间载体,成立昆山花桥商务城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开发主体作用,组建置业、市政、物流等若干专业公司,构建符合市场运营机制的公司化管理运作模式,并积极推进土地融资、项目融资、信托融资等融资方式,形成了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进绿地集团等一批品牌响、信誉高的大集团大公司参与商务城开发,形成了面向市场、开放资本的城市投资建设新模式。同时,针对现代服务业企业大多是轻资产,按照传统金融担保模式从银行融资比较困难的实际,推进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主动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建国内首个服务业基金产业园——花桥基金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集聚度较高、特色鲜明的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园。5.在管理方面形成上下协同推进城镇化的强大合力。企业在市场、资金、招商、管理等方面具备优势,政府在资源、服务和行政管理方面具备优势,为充分发挥各自所长,按照“事权集中、管理统一”原则,整合花桥经济开发区和花桥镇资源,归并政府职能,减少管理层次,形成“一办六局一公司二街道”的扁平格局,统一领导、强化管理。以“昆山层面的事不出花桥就能办理”为目标,整合全市行政服务资源,在花桥设立昆山市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通过昆山市相关部门职能延伸、权限下放、流程再造等举措,实现“一栋楼、一个窗、一站式”服务,形成了高效便捷、科学规范的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模式。

二、花桥镇产城一体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效

2006年以来,花桥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倍增,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转变”:一是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迅速向“三二一”转变。三次产业比重从2005年的2.5:67.0:30.5,调整为2013年的0.5:26.9:72.6,第三产业已经居绝对优势。以业务流程外包为主的金融BPO、以研发销售为主的制造业企业区域总部、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等快速发展。引进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认证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形成完善的金融外包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以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影视服务、广告会展、休闲娱乐、培训认证等为主的新兴产业,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二是农村居民成功地实现了向城镇居民的转变。2009年,花桥被列为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实现翻番,贫富差距逐步缩小,共同富裕逐步实现。特别是通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实施,农民身上发生了三重改变:一是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相当一部分农民经过培训,掌握了现代化耕作技术,驾驶着播种机、插秧机等各种机械回到昔日的田地上,成为现代化合作农场里的产业工人;二是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新型社区建设加快,建成农民动迁房100多万平方米,农民搬到了建好的社区,住进了花园般的公寓小区,而且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率近100%,城镇登记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三是身份发生了改变,农民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后,拥有土地股份,成为新田地经营的股东之一,获得长期回报,即土地流转后的定额补贴。无论遇到何种自然灾害,无论流转后的土地有无受灾以及程度如何,定额补贴都会按时发放。三是城镇面貌快速从传统乡村向新型城镇转变。花桥积极推进“双集中”(集中使用村级集体预留土地,集中投入村级集体动迁资产补偿资金)、“双置换”(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和商业用房收益权)、“双调整”(调整社区管理格局,调整村级资产管理办法),完善街道社区级功能配套,实施“355”工程,即建成3个综合医院、5个文化场所、5个体育设施,实现街道行政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一体化建设。打造高品质居住配套环境,以国际社区为试点,将服务外包区打造成为具有示范性的国际化低碳生态社区,将核心区打造成具有都市活力的城市中心社区,营造绿地板块综合性国际生态社区,形成国际高尚社区、普通商品房、专家楼、人才公寓、动迁安居房等多层次的居住配套环境,完善适应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生活便利、生态优化的功能体系。四是发展后劲从单一竞争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沿沪大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成,新东变、电信枢纽等一批电力电信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承载力;希尔顿逸林酒店、中影国际影城等一批高品质功能项目的投运,增强了城市服务能力;服务外包、总部经济和人才引进等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加快人才结构从“蓝领”向“白领”转变;低碳城市建设的全面启动,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花桥镇产城一体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得出的若干启示

城镇化建设意见范文6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城镇化建设中,许多人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要建设越来越多新的小城镇,或把原来的小城镇进行扩大或进行旧城改造,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试图通过小城镇建设消除农民的身份。大部分地方推出小城镇建设的量化指标,即通过把大量的农民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因此,不顾现状与条件,盲目大拆大建的现象到处可见。

2.对“国际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各地小城镇建设的调研中发现,有的人谈到“国际化”建设标准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言谈举止,认为“国际化”离本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太遥远,甚至还存在“本地哪有外国人来”的观念,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所谓“国际化”标准,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现在或将来外国人生活的需求,而是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如规划设计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绿化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等应该达到国际通行标准,以确保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做表面文章,现在不少地方为了遮盖已被破坏的山体,用非植物绿色薄膜进行覆盖,道路两侧用绿色塑料地皮取代植物绿化等,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其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3.小城镇建设思路不明

主要表现在规划滞后、建设思路不明确,这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求短期效应,盲目拆除房屋,建设农民集中区或强制农民购买商品房,这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中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往往是边拆边规划、拆后规划或是边规划边建设,违背建设基本规律,导致重复建设。

4.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配套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前期投入多,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仅仅依靠房地产收益很难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过程是资源集聚、彰显特色的良好契机,也是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优势、吸引外部投资的良好机会,但在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中,这种基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往往被忽视。

二、思考及建议

小城镇建设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但需要有计划、有思路,稳步推进,不能盲目跟进,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城镇化的过程也应是广大群众得到实惠的过程,更不能使广大农民失地、失业、失居。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深思熟虑,站位高远,打破制约瓶颈,打破固有思维,不能急功近利,要统筹考虑、稳扎稳打。在城镇化建设中,至少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要因地制宜,科学定位

在城镇化建设中,规划往往被认为是首要任务,其实不然。对于小城镇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定位问题。小城镇的定位即是一种建设思路、建设方向,定位决定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甚至决定小城镇的生命期。定位应先于规划,定位也是小城镇建设进行决策的依据。例如,法兰克福是欧洲的中心和交通枢纽,但与中国的大城市相比,规模相当小。二战中法兰克福80%的建筑被摧毁,可以说法兰克福是从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城市。在建设中,始终围绕世界金融中心的定位进行,城市中心区林立的高楼折射出法兰克福市依托金融服务业打造独特经济竞争力的努力。法兰克福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成为欧洲乃至全球金融服务机构云集之地,有200多家德国和国际知名银行在法兰克福罗湖安家。

小城镇建设发展定位的基本思路是结合城镇的现有资源环境、历史条件和区位优势,理清其发展脉络,拟定具体的发展路径,针对地区特点,寻找发展的着眼点,规划、设计、建设、招商等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既定的定位开展。如南京江宁上坊小城镇建设,江宁2000年拆县设区后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唯有上坊基本没有变化。上坊南靠江宁开发区、高新园,北靠麒麟科创园、仙林大学城,紧临古运粮河、青龙山,是东山主城区的东大门,18余平方公里范围内有长三角最大的物流市场,有南京最大的汽车4S园,有刚刚兴起的东山国际企业研发园,内有梁武帝陈霸先陵墓故址,有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祈泽池深”,可以说是产学研氛围浓厚,是小城镇建设的绝佳宝地,经过论证,最后将其定位为“智慧品质新城,国际生活社区”,定位明确后才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

2.要注重规划,细化设计

在明确小城镇定位的基础上,要在规划和设计上下功夫。在全面的规划完成后,才能分期推进拆迁改造工作,规划必须全盘考虑,规划一旦定下后,就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因个人意志而改变,必须有延续性和长久性。后期的设计、建设应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设计要精雕细刻,要在充分考虑到经济收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生态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统筹好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布局,如共同管廊、雨污水管网建设等都要考虑在内。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至少应做到“50年不落后,100年不后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规划设计注重生活的便利性,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无论是规划,还是设计,都要注重整体效应,不能孤立进行。南京江宁上坊在旧城改造中,原本将临近的青龙山纳入规划设计范围,将打造成生态型山水小镇。但由于种种原因将青龙山划归基本成型的麒麟科创园进行开发利用,这可以说是小城镇建设在规划上的一大败笔,得山得水的宝地因缺少山体而使得原本为“智慧品质新城,国际生活社区”的定位大打折扣,因此定位一旦确立,规划就得紧紧围绕定位进行。

3.要挖掘文化,彰显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