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暴力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暴力建议范文1
关键词:保险利益;原则;时间效力
中图分类号:D92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保险利益的概念
我国《保险法》第十一条规定:“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这是对保险利益的定义,但这一规定过于抽象,内涵含混不明确,容易引发争议,而且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保险实务展开。
保险利益基于发生保险事故时合同中保险标的的收益和损失,保险利益归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所有。因此,本文认为,保险利益是基于保险合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合法经济利益;类似的,财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是基于保险合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财产的合法经济利益。
二、保险利益的分类
财险合同中保险标的具体是指所保财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利益,它包括两种,一是财产本身的物质财富,二是财产相关的无形的经济利益。财险合同中,保险利益的类别有:
1.现有利益。现有的利益是一种积极的利益,是正确的和相关的收入利益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投保的财产已被保险拥有,在投保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已经拥有的财产及与之相关经济利益,如所有权,抵押权,管理权等。
2.期待利益。期待利益是一种消极的利益,它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对财产的现有利益为基础,预期所应当获得的相关利益。从时间上来看,期待利益在投保时及保险期间内还并未存在,但在投保之后它会产生,并将合法的归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所有。现有利益是期待利益的保障,并且预期在保险期间内不会产生某项责任。
3.责任利益。责任利益是指当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投保后,因为出现合同违约、意外、自身侵权或其他现象,导致保险财产发生事故,而在此过程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也要对保险财产的事故损失负有法律责任,因此需承担赔偿责任。责任利益也是保险利益的一部分。
4.偶然利益。偶然利益是指在投保之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财产因为未知的某种利害关系而产生的不确定的利益。
三、保险利益确定的原则
1.在确定发生保险事故时的保险利益时,如果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之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则其对保险财产具有保险利益;如果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之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并没有遭受经济损失,或者甚至其经济利益不但没有受损还获得了额外收益,则其对保险财产不享有保险利益。这是保险实务中确定投保人对保险财产是否具有保险利益时遵循的首要原则。
2.财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所拥有的财产权为基础,但不完全等同于财产权。保险利益还包括依据其拥有的财产权,所派生出的其他的合法的相关利益。在保单有效期内,不管因为发生事故保险财产受损或者未发生事故财产正常,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相应的受损或者获益,因约定合同产生的合法利益,其都有保险利益。在保险实务中,财险公司也要遵循这一原则。
3.财险合同的财产损失的确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保险财产损失既要衡量直接损失,也要衡量财产受损导致的间接损失。保险事故发生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所损失的财产利益及其对保险事故损失应负的赔偿责任都是保险利益的组成部分。
四、保险利益确定的条件
1.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必须是拥有合法的保险财产权利。只有法律承认的财产利益,才可以作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保险利益。因此,如果保险财产取得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及禁止性的强制规范,违背公序良俗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不论投保的出发点是否善意,其与保险公司订立的合同均不具有法律效力,也就不存在保险利益。
2.发生合同内约定的保险事故导致财产损失,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经济利益造成损害,而且保险财产的损害要能用货币准确计量,并且,在事前或者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可以很快地确定保险财产损失的具体额度。如果损失的具体额度不能以货币计算,那么即使存在保险标的的损失,保险人也无法对其进行弥补。
五、保险利益的时间效力
我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这一项规定是遵循保险利益原则,严格界定了时间上的要求,要求投保人自订立保险合同到发生保险事故导致财产损失时,都必须对保险财产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不能享有保险公司的损失赔偿。这样要求是主要是考虑到存在熟悉保险规则的不法分子以及事后核实的难度,为了防范保险赌博和道德风险。
但是财产保险也应该遵循补偿原则,即发生保险事故导致财产损失时,保险人应弥补被保险人的损害。补偿原则要求被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导致财产损失时具有保险利益就可以,不考虑合同订立时的情况。如果发生保险事故导致财产损失时,投保人没有保险利益,那么保险财产的损失就不是投保人的损失,若将保险事故的损失赔偿给了投保人,则违反了补偿原则。这种时间效力判断的代表是海上保险合同。
对于海上保险合同而言,之所以不需要订立合同时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是因为海上保险合同允许自由背书转让。如果海上保险合同要求订立合同时的保险利益,那么保险合同转让就失去了意义,没有相应的保险担保,海上货物的交易流转就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国际贸易。而其他类型的财险合同转让时,必须要经过保险人同意,并批单修改保单上的姓名,这样的业务规定也就内含要求了在订立合同和发生事故时其都要具有保险利益。
参考文献:
[1]陈玉梅,贺银花.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的确定[J].法制与社会,2006(9):54-57
[2]寇建轶.论财产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J].保险研究,2003(12):46-48.
校园暴力建议范文2
关键词:不间断电源;概念;优点;维护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一、引言
作为一种不间断电源供应的系统设备—UPS已经在多数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早期的医院手术室,电视台的节目播出以及尖端军事国防科技应用,UPS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紧急情况的电力供应,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当然,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图像以及文字处理技术越来越多的成为计算机处理并贮存的一部分,UPS电源系统就成为这些应用系统设备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假如计算机处理系统、服务器、各种传输设备突然出现断电的意外事故,不单单是数据以及程序丢失的问题,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造成计算机的硬盘阵列的损坏以及整个通信的中断。如果这些数据的丢失或者是通信的中断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二、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UPS是不间断电源系统的英文简称,而英文为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基于字面的意思就是当电源异常或者中断时候能够不间断的提供电力,从而维持计算机等设备能正常操作的一种设备。不间断电源系统不仅可以对质量不良的电源进行滤除噪音、稳压以提供使用者稳定纯净的电源而且能在输入电源中断时立即提供给各种设备稳定而纯净的电源。所以用户特别是在网络设备及通信设备上接入不间断电源系统就像是购买了人身保险一样,有备无患。同时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UPS不间断电源系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分别为在线式、在线互动式以及离线式。
(一)什么是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系统呢?一般在机械术语中,其指由逆变器输出负载电力,只有当UPS出现故障的时候,整个系统才会转为才会转为旁路输出负载。这种电源系统一般的特点为:
1.由于输出至负载之电力会通过UPS处理,因此输出电源质量最高。
2.无转换时间。
3.保护性最高,对市电噪声衰减能力最佳。
(二)在线互动式不间断电源系统是逆变器会作为充电器,当旁路经变压器输出给负载。当另外一种情况出现,比如断电的时候,逆变器则将电池能量转化为交流电输出给负载。其特点是:
1保持双向性转换器的设计。
2.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电池回充时间比较短。
3.保护性介于在线式与离线式UPS之间。
(三)离线式不间断电源系统一般是指一条直通路径,而这条路径是平常市电走旁边的,一般是直接供电给负载。通常只有停电的时候,才能由电池来提供电力。离线式不间断电源系统同一般的特点为:
1.当市电正常供给的时候,UPS对市电几乎没有任何处理而直接输出到负载。
2.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控制容易、低成本特性。
三、机房的供电特点及使用UPS供电的优点
(一)因为绝大多数的设备都属于计算机应用类型的。根据这一特点要求,对于机房专用设备的供电要求,普通计算机机房对电网电源的供电要求首先必须得到满足。
1.电压波动380V小于或等于5%,220V小于或等于5%。
2.其设备频率的变化范围必须小于1%。
3.相数为三相四线制/单相三线制或三相五线制。
(二)由于大部分专用设备要求供电的等级是比较高的。一般来说假如突然中断供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会不可估量这位一级负荷。而另外一种情况是中断供电对生产通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情况为二级负荷。而计算机大部分设备例如接收器、网关与服务器等介于一级和二级负荷之间。一般的用户供电要求介于需建立带备用的供电系统与不带电之间。而比如特殊情况,像经常发生较长时间停电的单位,企业应该考虑配置发电机,另外其容量不小于UPS电源额定输出功率的两倍。
(三)而对于业务机房而言,所需要的UPS可能要求更高,一般都是中小型UPS电源且负荷有不断扩容的趋势。比如,一般的省厅或者机关部门单位其机房的负荷都小于10KVA,因此属于比较小型的UPS电源。其他的市政单位其电力负荷多数介于10至50KVA之间,隶属中型UPS电源。而小型UPS多数采用单相输入加单相输出的工作模式,而大中型UPS采用的是三相输出的工作模式。
四、UPS电源工作系统使用的优点
(一)UPS电源系统供电持续长,一般为几个小时,也有大到十几个小时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可以让您在停电的情况可像平常一样工作,显然,由于其功能的特殊,价格也明显要贵一大截。比较适用于计算机、交通、银行、证券、通信、医疗、工业控制等行业,因为这些领域的电脑一般不允许出现停电现象。
(二)离线式UPS运行效率高、噪音低、价格相对便宜,主要适用于市电波动不大,对供电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比较适合家庭使用。
(三)具有较强的软件功能,可以方便地上网,进行UPS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可自动侦测外部输入电压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如有偏差可由稳压电路升压或降压,提供比较稳定的正弦波输出电压。而且它与计算机之间可以通过数据接口(如RS-232串口)进行数据通讯,通过监控软件,用户可直接从电脑屏幕上监控电源及UPS状况,简化、方便管理工作,并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五、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维护及保养的简略介绍
(一)UPS的工作质量与寿命与UPS电源的工作环境息息相关,所以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应该对其周围的环境进行定点定时的检测与侦测,如果环境的温度变化的过快的话,可能会对其征程的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一方面,电池组的维修与保养也会对UPS电池组的寿命起到关键作用。其次在维修使用的时候需要使用绝缘效果良好的工具,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或有关的电工手册,保证所接的地线火线以及零线都符号要求,不得随意更改他们之间的相互顺序。
(二)由于UPS长期处于开机状态,所以尽量不要带负载开启UPS。要注意开机时候的先后顺序,先打开UPS电源,再开启负载电源,而关机的时候应该按照相反的顺序来进行。UPS的开关次数不宜太过于频繁,关闭后要等6秒之后才能再开机。否则,可能出现既无市电输出,有没有逆变器输出的“启动失败”的状态。
(三)UPS使用的注意事项
1.UPS的使用环境应注意通风良好,利于散热,并且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
2.切勿带感性负载,如点钞机、日光灯、空调等,以免造成损坏。
3.UPS的输出负载控制在60%左右为最佳,可靠性最高。
4.UPS带载过轻(如1000VA的UPS带100VA负载)有可能造成电池的深度放电,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应尽量避免。
5.适当的放电,有助于电池的激活,如长期不停市电,每隔三个月应人为断掉市电用UPS带负载放电一次,这样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6.对于多数小型UPS,上班再开UPS,开机时要避免带载启动,下班时应关闭UPS;对于网络机房的UPS,由于多数网络是24小时工作的,所以UPS也必须全天候运行。
7.UPS放电后应及时充电,避免电池因过度自放电而损坏。
六、结语
综上所述,UPS电池的正确使用与维护需要由市级各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工作者的互相配合,而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的故障率的降低,对一些重要的系统比如经济、金融和银行等单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峰,姜久春,王占国.基于串口通信的蓄电池校准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10,1
[2]陈敬学.UPS供电系统的改造以及维护[J].中国有线电视,2010,1
[3]王力坚,刘杨,夏清,何春.UPS应用与供电系统设计技术探讨工程师与制造商伙伴们的观点[J].电气应用,2010,2
校园暴力建议范文3
关键词:医保总额控制 公立医院 绩效管理
我院在绩效管理方面进行了策略的调整,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探索,医疗保险总额控制工作达到了试点要求,提升了医院在医保总额控制下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和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为医保总额控制在兵团医疗机构的推广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参考依据。
一、医院医保总额控制试点的背景
2012年11月1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人社部发〔2012〕70号,和兵团《关于印发兵团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指出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做好医保总额控制管理。支付制度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公立医院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及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方案在医院的严格实施,公立医院如何从关注医院效益向提升医疗服务内涵的转变,在严格控制上涨的医疗费用,同时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和技术进步,主动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实现病人、医院、政府三方受益的预期效果。作为2013年首批加入兵团试点的二级综合医院,针对医保总额控制试点工作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我院经过近一年的摸索与实践扭转了以往社保严重超额现象,达到了试点要求。
二、医保总额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分三种:按服务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及医保总额控制。
“医保总额控制”:是根据医院前三年的历史数据计算出人均医疗费用,在兼顾政府、社保、医院多方利益下,由相关部门在对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后,制定科学、客观、合理的标准,按此费用标准向医院支付定额的医疗费。
为了有效地遏止医疗机构开大处方、乱检查、乱收费、任意扩大服务项目等弊端,切实减轻患者负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确定总额支付额度时应参考区域内经济发展和物价指数增长,及医院的实际发展和住院人数增长等多方面因素,实行动态平衡管理,同时建立政府、社保机构、医院的多方协商机制,确定每年的预算总额和实际拨付额度,才能有效调动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同时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我院总额预付制度是通过总额管理、超额和社保机构按比例分担,按月审核支付,年终考核清算的混合式社保支付政策。
三、医院实践医保总额控制的方法
我院自2013年初作为兵团首批试点医院,院领导给予了充分重视和支持,分管工作的副院长亲自组织落实,经过紧张有序的学习、预算与论证后,于2013年4月总额预付制正式在全院运行。
(一)科主任负责制
阶段性组织临床科室主任座谈会,学习、宣传、解读医保总额控制制度,广纳善言、群力群策讨论如何科学、客观的落实医保总额控制指标,全院上下同心协力共担重任。
(二)全院积极参与
深入科室一线多次组织绩效管理考核的座谈会,广开言路认真听取一线医生的心声,多方位综合分析、评价基础上不断修正和完善绩效考核方案。
(三)高效使用医保基金,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及时调整并优化了诊疗流程,完善了绩效考核指标和权重,增加了平均住院日、病房周转率、药品比例、人均住院费用等考核指标,在主动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的同时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切实减轻病患的负担。
四、医院医保总额控制试点的成果
立足我院,从公立医院的角度出发,总结我院一年来医保总额控制改革的实践探索,本文采集了2013年1~12月以来我院的综合运营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医院医保办、医疗质量管理办,数据均有专人录入,双人核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有效,同时利用excel表进行计算、比照,分析与评价。
(一)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我院2013年较2012年门诊就诊人数增加了27325人次,增长率11.8%。2012年度住院总人数11854人次,2013年度13545人次,住院人次增加了1691人次,增长率14.27%,较上年同期有明显增长;2013年在住院人次增加1691人次的同时,医保支付的医保费用却在下降,较2012年减少了43.3万元,2012年我院医保超支1091.2万元,2013年医保超支146.1万元;综上所述2013年我院医保总额预付试点成果显著,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医院管理水平。
(二)住院费用明显减少
我院在2013年较同期住院人数增加1691人次情况下,2013年总的住院费用6662.1万元,较2012年7169.8万元,住院总费用减少了507.7万元,增长率-7.08%;2013年人均住院费用4946元,较2012年人均住院费用5533元,人均住院费用减少了587元,增长率-10.61%。我院2013年在医护人数少,病房紧张的情况下,不断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房周转率,不仅保证了当地日益增长的住院患者的就医需要,同时切实减轻了病患的负担。
(三)药品比例明显降低,人均医保报销比例增长
我院药品比例占总费用2012年38.8%,2013年34.4%,2013年较上年同期增长-11.5%,其中2013年甲类药品占药比较同期增长18%,有显著性增长;人均医保报销比例2013年达到78.6% ,较2012年同期增长5.8% 。我院2013年在保证日常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医疗效率,保证了社保基金的有效使用,减轻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矛盾。
五、构建临床科室的长效沟通机制和社保基金内部分配制度
临床科室是医保基金的使用者,应构建临床科室的长效沟通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办法激励约束,同时对各科室每月医疗质量与医保费用使用实时监控,按月通报与约谈,使各临床科主任在做好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的同时做好医保基金的运营管理,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合理使用和管理医保费用的全新医疗理念。
医保定额的内部分配需科学、合理,每月对绩效考核数据严格监控与趋势分析,避免超定额或失控状况,在全院一盘棋的统一原则下,在尊重既往历史数据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科室的内在发展动力和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及时发现基金使用不足或过度使用问题,并反馈给相关科室及时调控,区别对待内科、外科以做到社保基金的高效合理使用。
六、科学客观的评价科室社保基金定额超支并区别对待
从我院一年来的试点结果分析,基金超定额有两方面的因素,正常超定额、恶性超定额。
(一)正常超定额
如科室开展新技术、或收治疑难重症患者时,科室虽然进行了有效控制,但科室医保定额绝对量不足,导致超定额。
(二)恶性超定额
个别科室医疗行为控制不力,定额使用不合理超出科室医保控制额度。
我院对于医保超定额也采取区别对待,对正常超定额,在实际调研与参考医院每月医疗质量、安全监测项目指标 (病历质量管理、药品质量管理、输血管理、不良事件管理、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管理、医保费用管理、护理质量考核、院感目标检测与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与反馈) 基础上对医保数据客观综合分析,与相关部门一起分析原因,并申请在额度上适当增加;对恶性超定额进行科主任约谈、医疗质量管理通报等有力措施,同时每月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按比例扣罚科主任绩效工资,以引起各临床科室的重视,进一步规范并引导医保险基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七、加强成本管理,健全核算体系
随着医疗行业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方案的实施,成本核算在医疗服务价格制定、成本控制及绩效考核评价中扮演重要角色,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可以根据成本核算提供数据、资料,在成本控制中有据可依,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从而科学评价成本运行合理性,制定符合医院发展的绩效管理考核评价体系,避免出现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缺乏对于医院运营管理风险和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精确评估,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医院运营管理模式。
八、医保总额控制有效推动绩效管理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带来的是政府与医院之间、医院与科室之间的一场双赢博弈,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同时借助医保总额控制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保资金的利用效率。
我院一年来的试点过程中,对绩效考核办法不断完善,对相关考核指标尽可能科学精细,比如:在药费、耗材费用的使用中有严格的签字审批流程和指标监控,对各项指标多维度综合分析;在参照科室前三年的平均指标基础上,同时考虑到科室的实际发展对平均住院日、病房周转率、人均住院费等指标科学设计,赋予不同指标的不同权重分值,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奖励与惩罚,奖罚分明,形成科室医保基金良性运转的局面。
九、讨论
(一)科学健全的补偿机制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是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关键 ,目前卫生投入严重不足(2013年我院的政府投入仅占人员经费支出的35 %),医院目前仍然依靠医疗服务收入,进行代偿性补偿,医保资金已经成为公立医院的主要补偿途径。医保总额控制在未来的有序前行,还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科学、客观的政府补偿机制,才能保证高效的医院运营管理。
(二)建立良好的磋商机制
医保总额控制的定额管理,对医疗诊断、治疗新技术的开展和实施、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以及对医院学科建设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医院应对医疗诊断、治疗新技术的开展和实施,以及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建立档案,进一步完善与医保机构良好的磋商机制,逐步转换由被动拨付的角色进入到主动事前磋商申请的角色中来,通过谈判磋商使医保拨付更加合理,为对医疗诊断、治疗新技术的开展和实施申请额外补偿,或建立独立的社保补偿机制。
(三)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同时,政府应加大一级、二级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硬件、软件)的投入力度,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一级、二级医院的诊疗质量,最大限度的保证各类疾病患者合理分流到基层医院,使更多普通患者获得方便、经济的诊疗,重症疑难患者有机会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才能在一定程度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对此,政府要进一步建设梯度的医疗服务体系,完善一级、二级、三级医疗就诊规范流程和相应的医保报销制度,在政策指导下合理有序的分流病人,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大利用率,保证社保基金的高效运转。
十、结束语
医保支付的改革对公立医院的发展是一个契机,在医保总额控制的要求下,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管理水平和质量,不断加强绩效管理,有助于激发医疗机构的管理创新活力,提升内在管理质量和效率,与政府和患者一起,共同维护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校园暴力建议范文4
[关键词] 血小板;血细胞计数仪;散点图;直方图;假性血小板减少
[中图分类号]R446.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b)-063-02
血细胞分析仪具有高效、快捷、重复性好等优点,已被各家临床医院广泛应用,但应用中血小板计数时常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令操作者真假难辨,相关报道甚少,本文就我院2006年中47例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院2006年门诊及住院患者中47例血小板假性减少者,男27例,女20例。末梢血标本17例, 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30例。
1.2 仪器
美国库尔特HMX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希森美康KX-21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OLYMPUS显微镜及草酸铵法血小板稀释液。
1.3 方法
对47例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根据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指定的复检标准,对于仪器计数血小板偏低、仪器有报警提示、散点图及直方图异常时,推片镜检血小板形态及分布情况;重新采血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要求进行显微镜下草酸铵法血小板复检,计数3次取均值;末梢血预稀释后,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应放置室温30 min充分混匀后进行血细胞分析。
2 结果
10例患者的末梢血标本,经显微镜下草酸铵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得以纠正,同时血涂片瑞氏染色后镜检观察血小板形态及分布未见异常。
7例末梢血标本,10例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经室温30 min后进行血细胞分析及草酸铵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均得以纠正,血涂片瑞氏染色后镜检观察血小板形态及分布未见异常。
8例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经室温30 min后进行血细胞分析结果仍然减少,草酸铵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得以纠正,血涂片瑞氏染色后镜检观察发现血小板大小不等聚集团块。
5例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经室温30 min后进行血细胞分析血小板计数结果仍然减少,草酸铵法血小板计数结果纠正,血涂片瑞氏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血小板卫星现象”。
7例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经室温30 min后进行血细胞分析结果仍然减少,草酸铵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得以纠正,血涂片瑞氏染色后镜检观察发现巨大血小板体积。
3 讨论
10例末梢血标本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多因穿刺组织损伤、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标本中产生肉眼无法见到的凝块[1],是造成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的直接原因,对此类末梢血标本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应该予以阅片,必须重新采血。
7例末梢血标本,10例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经室温30 min后进行血细胞分析得以纠正的患者,考虑血液离体后血小板产生可逆性聚集,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末梢血标本经过预稀释随着与稀释液作用时间延长血小板均匀离散,抗凝静脉血标本中的EDTA-K2随着放置时间延长亦能使血小板逐渐离散[2],因此采取经室温放置30 min充分混匀后进行血细胞分析可避免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发生[3]。
8例血涂片瑞氏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血小板呈大小不等聚集团块。此类患者多见于肿瘤、自身免疫病、肺心病、晚期孕妇、肝病、毒血症等一些不明原因产生凝集素,使EDTA-K2抗凝血中血小板聚集呈大小不等团块,血细胞计数仪会把这些凝集团块当作白细胞来计数,这样血小板计数结果将假性减少,而白细胞数量增加;对于此类血小板减少一般仪器可有警报提示和散点图、直方图异常,库尔特HMX血细胞分析仪会在WBC结果后面做出[*R]提示,WBC散点图DF1、DF2图像下方血小板区细胞分布密度向右延伸[4],提示有血小板凝集的存在;希森美康KX-21血细胞分析仪会在WBC结果后面做出WL提示,WBC直方图上Ghost区和SCR之间的鉴别线与直方图交点抬高,提示有大颗粒存在。对此类患者采用草酸铵法血小板计数。
5例血涂片瑞氏染色后发现“血小板卫星现象”。“血小板卫星现象”是偶见于EDTA-K2抗凝血中,血小板黏附、围绕于中性粒细胞(或偶尔黏附于单核细胞)的现象,系EDTA和白细胞表面的IgG或Fc片段相互作用、非特异性结合血小板表面的GPⅡb/Ⅲs所致,虽与疾病和药物无关,这些黏附、围绕于中性粒细胞的血小板被误计为白细胞,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5],由于“血小板卫星现象”造成血小板减少,可造成仪器对白细胞分类不确切,应采取草酸铵法血小板计数纠正,有文献报道用枸橼酸盐抗凝可消除此现象。
7例血涂片瑞氏染色后发现血小板体积偏大。这类患者多见于肿瘤、白血病、肝病。一般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阈值在2~30 fl,因此血小板体积大于30 fl时,超过仪器计数血小板阈值,不被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被误认为是小红细胞,因此是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6,7],对此库尔特HMX血细胞分析仪WBC散点图DF1、DF2图像下方血小板区细胞分布密度向右延伸[4],MPV值增高,PLT直方图底部分布较宽,提示有血小板凝集的存在;希森美康KX-21血细胞分析仪RBC结果后面出现RL、MPV值增高,PLT直方图底部分布较宽,鉴别线与直方图的交点抬高。此时应采用草酸胺法血小板计数纠正其结果。
综上所述,根据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制定的复检标准,对于仪器计数患者血小板偏低时,仪器有报警提示、散点图及直方图异常,应及时推片镜检及采取草酸胺法血小板计数纠正其结果,避免假性血小板减少现象发生,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永红,钟步云.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结果偏低的原因及纠正方法[J].临床检验杂志,2001,19(2):112.
[2]丛玉隆.当代血液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4.
[3]李胜发,程大林.血小板可逆性聚集在全血细胞分析中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1):37.
[4]王淑娟.现代血细胞学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3.
[5]周小棉,邹晓.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9):1065.
[6]熊立凡,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9.
校园暴力建议范文5
搜狐新闻民调中心近日发起“校园暴力频发,谁会是下一个受害者?”的相关调查截止2016年5月25日14时,逾1万名网友参与。针对“校园暴力频发,难以有效遏制的原因”63.98%的网友认为“法律形同虚设,施暴犯罪成本低,校园变法外之地,学生成法外之人”;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你认为是否应该修订?”的问题上,95.49%的网友认为“应该及时修订,对未成年施暴者的暴力行为进行惩戒”。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和2015年两年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就有43起。仅2015年,媒体报道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近百起,其中以发生在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居多;此外去年一项千人调查显示,73.3%的学生受访者身边曾经发生过校园暴力事件。
述评
近年来,“校园暴力”成为一个高频词,然而,它能长期以来霸居新闻榜单前列的原因竟然是暴力事件屡禁不改。网上流传的各种施暴视频,大多是施暴学生自己拍摄或是围观者拍摄,我们不难想见当暴力“流行”起来的时候,就会以更加可怖的形式――冷漠围观演变成更大规模的暴力。当然,未成年学生的自制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尚在形成中,因此很容易落入施暴或是受暴的处境中。这就给每一个教师、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遏制校园暴力?如何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通过法律的形式给予适当有效的惩罚?如何形成正直纯良的校园风气?
其实,问题并不像网友所争论的那般简单。校园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是未成年人的聚集地,课堂内外、人与人之间都表现出了极大差异。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管理学生,也不可能随时制止一次校园暴力事件。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从心底生出对校园暴力的抵制和排斥,形成明确的是非观,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志在必行。将校园暴力置于道德制高点上,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并且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校园暴力就不再会屡禁不止,而是从根本上得以制止。法律也应该增加实际的效力,将校园纳入法律惩罚管制的范围内,不再让校园成为“法外之地”,学生成为“法外之人”。
校园暴力建议范文6
关键词:女生;校园暴力;攻击;群体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24-01
校园,向来被喻为“象牙塔”,象征着神圣洁净。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却时有发生,并有逐渐升级的势头,不仅如此,一向被视为弱者的女生,也由暴力的受害者转向施暴者。在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中键入“校园暴力”进行查询,相关网页达960000篇之多,而改用“女生校园暴力”查询,相关网页也有402000篇,几乎是相关信息的一半。虽然这只是粗略估计,但由此也可以大致看出,女生校园暴力也成为如今校园暴力的重要组成。本文在对已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心理学角度透视女生校园暴力现象,希望对日益严重的女生校园暴力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为校园暴力的干预给予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女生校园暴力的特点
对百度搜素引擎中出现的女生校园暴力案例,选取前150篇,剔除相同案例,然后分别从参与人数、施暴时间、施暴手段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归纳,发现女生校园暴力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多人参与。发生在男生中的校园暴力一般具有人数上的对等性,而女生则选择了以多欺少、以众敌寡的方式。面对一个被害人,施暴者少则两人,多则十几人,以此弥补生理条件上的不足,用人数上的绝对优势迫使受害人乖乖就范。即便有的案例中施暴者只有一人,但却在施暴过程中有同伙在场,或以言语鼓励,或用手机及其他工具进行拍摄,这些人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攻击事件中,但也是暴力事件的间接参与者。
第二,虐待倾向。由男性较强的攻击性和占有欲决定的,男生的校园暴力行为一般说来攻击性很强,通常给被害人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与此不同,女生的施暴行为并无明显的暴力攻击倾向,但其表现出来的虐待倾向则令人触目惊心,加害人往往寻求精神刺激,享受任意摆布弱者的乐趣,以满足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心理优越感,给被害人造成的精神上的恐惧和伤害远远胜过身体上的伤口。其虐待花样之多,手段之恶劣,危害性比男生的野蛮粗暴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三,持续时间较持久。男生的暴力过程时间一般较短,通常是一打了之。与之截然相反,女生的虐待过程则往往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一般都在几个小时以上。加害的众人往往乐于享受施虐过程给她们带来的刺激和快乐,对被害人来说则是漫长而可怕的梦魇。现实案例中发生的最长的一次虐待行为持续了36小时。
二、从攻击行为的理论看校园暴力的成因
第一, 挫折―攻击理论。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 当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引发攻击性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 如果人积聚了过多的能量, 这些能量就必须找到宣泄口。当宣泄口―有目标的行为―被阻碍时,能量将可能转移, 找到其他替代性的宣泄口, 对与目标有关或无关的物体或人的暴力行为, 也是宣泄的途径之一。多拉德等人提出“挫折―侵犯学说”,认为侵犯行为的发生,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的,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
第二,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们对攻击行为的学习不仅发生在亲身体验其后果时,通过观察别人,人们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学习来习得攻击行为。研究表明, 模仿可能导致暴力行为, 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尤其突出。暴力文化充当了帮凶的角色, 它为青少年的模仿提供了鲜活的模板。很多青少年学生都抱着试试看电视剧中的办法好不好使的心态,将“绑架”、“谋杀”等行为付诸实践。上网的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随意地实施枪杀、屠杀、打斗等行为,从中感觉到“成功者”的,在现实生活中不自觉地去模仿,久而久之, 就会由模仿到潜移默化形成暴力倾向。
三、从群体影响看女生校园暴力的特点
第一,群体效应中的“责任依从”诱发暴力群体完成一个人无法完成的施暴行为。首先,归属感使得暴力群体中的女生们在施暴过程中行为上表现的很协调,一致对外。其次,认同感使得暴力群体内各个女生对正在进行中的施暴行为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最后,一个女生的某一暴行会得到群体的赞许与鼓励,以支持、强化她的行为,并刺激其他女生做出相同的行为,这就是“群体的支持力量”。正是在责任依从原则的作用下,施暴女生互相支持壮胆,暴力行为超越了个体能力范围,不知不觉中升级恶化。
第二,群体通过“责任分散”使攻击行为增大,导致暴力持续。一旦情绪的唤起和责任扩散结合到一起,道德的约束就会变小,责任扩散随着人数的增多而变强,从轻微的失态到破坏性的社会暴力都可能发生。女生在群体施暴过程中,往往会观察其他女生的反应,即使其认为应该停止暴力行为了,但如果别人没有流露出停止的意思的话,她也不会带头提出停止的建议。就这样,大家都互相观望、互相推卸,不自觉的导致暴力时间的延长。
第三,群体增力作用对暴力扩大化的影响。群体效应中的增力作用,即“ 1+1+1>3”。正如“种族屠杀不是杀人行为的复数” 那样,一个团伙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成员个体之和。根据群体能力大于个人能力原则,女生群体校园暴力行为中,群体暴力能力大于个体暴力能力之和。在施暴过程中,群体起到了类似放大镜的作用。在群体增力作用的影响下,暴力程度往往是随着施暴者人数的增长而成几何倍数增长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狭隘自私、好占上风、忌妒心强、攀比、叛逆、盲从心理等等是少女暴力的心理原因;而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等等则是少女暴力的深层次原因。暴力不能解决问题,逃避不能化解危机。要杜绝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再度出现,需要加强新时期女生校园暴力心理的研究,洞悉女生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通过心理干预、救助、治疗等方式,帮助她们解除暴力之毒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