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乡村难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乡村难点范文1
随着有线数字电视的深入发展,全国有线数字电视建设已由局部试点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县级广播电视如何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不断开拓数字电视市场,转型发展推动县级广电超常规、可持续发展,让数字电视惠及千家万户,让更多的百姓收看到高质量、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从而实现县级广电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
1襄汾县有线数字电视的提出、准备和发展机遇
1.1襄汾县数字电视的提出
襄汾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总面积1034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348个行政村,50万人口,是晋南地区的平川大县,素有“金襄陵、银太平”的美誉。在“十一五”期间,襄汾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已把数字电视平移、数字电视改造纳入中心议事日程,到2010年底,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了2万余户。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襄汾广播电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的关键之年。五年看三年,襄汾广电人牢记发展理念,把数字电视、网络电视、光缆网络的开发和利用再次列为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
1.2“十一五”期间襄汾数字电视准备工作根据“十一五”期间数字电视发展目标,我们早在2006年就制定了《襄汾县数字电视发展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要求,我们及时组织相关人员介入到此项工作之中,开始了具体各项准备工作。分批次派人外出考察、下乡调研。2007—2010年的四年间,我们由中心分管副主任、总工程师带领技术骨干深入到全国数字电视发展比较好的陕西省和本市周边县市进行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数字电视管理经验和运营办法。同时也给了我们的很大的启示,要想在县级广电推广数字电视业务,就必须借鉴一些大中型城市数字电视发展的成功经验,使数字电视的各种业务在县级广电逐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另一个原因是,数字电视发展前期投入大,县级广电这些年在事业建设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资金短缺已成为数字电视发展的瓶颈,其发展空间虽然很大,但进展并不是很快。
2010年4月16—18日,我们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由中心领导带队,兵分三路,利用三天时间,深入全县乡村,就广大群众对数字电视的认同进行专题调研。调查中,我们发现广大群众对发展数字电视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是对于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到底有何不同,数字电视究竟会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有什么好处,绝大多数群众心里还很模糊,只是认为能多接收几个台。涉及到收视费有所提升,80%以上的用户有异义。这种新的收视方式、收视习惯和消费习惯,一般用户特别是农民还无法在短期内接受,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宣传推广。通过下乡调研,我们深深地感到,数字电视这一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是今后我们县级广电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襄汾广播电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的关键和努力的目标。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宣传,让群众更深地了解数字电视,使用数字电视,发展数字电视。
2襄汾县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过程的转型
针对襄汾县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该怎么办?我们经过多次反复讨论研究,数字电视平移,发展高清数字电视,实现“三网融合”,这是全国广播电视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不容置疑的。在襄汾数字电视发展史上,我们科学发展、合理规划,实现了广播电视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一是全面实施了全县光缆网络改造。早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我们就提出了“一年一大步,三年一跨越”的发展战略,利用一年的时间投资1500余万元进行全县有线光纤网络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光纤、村村通有线电视。这为发展有线电视用户特别是下一步发展有线数字电视迈出了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二是全面实施了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2008年特别是2009年山西省农村公共事业“五个全覆盖”工程(广播电视全覆盖为其中之一)安排以来,县委、县政府对此项工程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实现全县有线电视‘户户通’全覆盖”。即:由县政府投资1200余万元,对未安装有线电视的用户每户补助250元,让全县90%以上的用户收看到55套广播电视节目。通过三年的时间,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了89000余户,“户户通”工程共完成了29000余户,全县有102个村已率先实现了“户户通”。实施有线电视“户户通”是襄汾县委、县政府提出并实施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惠民工程,是襄汾县有线数字电视转型进展过程中的一条成功之路,为下一步发展数字电视夯实了基础。三是加快光纤网络的开发和应用。我们利用现有广电光纤网络,采用推送技术(PUSHVOD),开展准交互点播服务,满足广大用户点播收看的需求;同时从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出发,大力开发电子政务、社会教育、生活信息、文化娱乐、电视商务、银行支付等多种业务同,不断丰富节目内容和信息服务业态,使有线数字电视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娱乐工具、信息工具,让数字化惠及千家万户。在增值业务的开发上,我们根据本县实际,已经成功利用广电光纤网络,完成全县“天眼”工程建设,使有线网络的附加值进一步增加,推动了广电产业建设的步伐。下一步,还可以增强全县视频会议系统及数字化平台建设,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使广电光纤网络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是把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上升为政府工程。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把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上战略高度,襄汾广电中心抓住这一机遇,结合全县打造文化名县的战略,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议,得到了县领导的大力支持。列入次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成为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成立了以县长为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总指挥的领导机构,书记、县长多次视察、调研,亲临指挥,定措施、定方案,提建议,排困难,领导的关心支持,全县各级干部的齐心协力,促使“户户通”工程顺利向前迈进。二是调动乡村两级干部,取得他们支持帮助。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上升为全县的“政治工程”。我们积极与乡村两级干部取得联系,统一他们的思想认识,站在想民、利民、为民的高度,把“户户通”这一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竭尽全力进行了全面实施。特别是村干部能协助我们积极主动地深入农户搞宣传,讲解政策做动员,想方设法解困难,大大促进了入户,加快了工程进展。三是广电中心倾力,求真务实为民。面对“户户通”工程量大、面广、资金严重困难的实际,我们竭尽全力稳步实施,出台“户户通”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六个工程小组,制定详细的可操作办法,出台了工程安装维护新规定,明确每个人的目标任务,落实了相关职责,用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推进了“户户通”工程健康发展。四是技术人员攻坚,保证工程质量。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涉面广、线路长、环节多,难度大,面对困难,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从未畏惧,迎难而上。冒严寒、战酷暑,翻书籍、定规划,跑路线、绘图纸,搞测量、定指标,寻难点、强攻关,一张张图纸完美绘就,一个个难题迎韧而解,确保整个工程建设进展顺利。#p#分页标题#e#
4“十二五”襄汾数字电视发展思路及发展机遇
4.1“十二五”期间襄汾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襄汾县把数字电视列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之中,作为全县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重点工程。不断加快高清、标清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步伐,及时做好高清、标清数字电视落户襄汾工作,使全县80%的用户收看到数字电视,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全县数字电视全覆盖。
4.2襄汾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机遇
一是环境机遇。随着央视、省台、市台数字电视的平移,尤其是2010年临汾市数字电视的普及和大力宣传,使更多的百姓对数字电视有了全新的了解,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特别是数字电视提出了更加旺盛的需求,对广播电视的图像质量和数量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丰富,为襄汾县发展数字电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机遇。二是政策机遇。广播电视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基本政策已经出台,配套设施正在完善,市场环境正在形成,全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给我们指明了科学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这就意味着广电的传媒空间将逐渐扩大,为我们广电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历史赋予襄汾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三是战略机遇。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和普及,国家出台了数字电视产业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数字整体转换时间表,并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这为我们发展数字电视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机遇。同时,随着我县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等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广播电视的投资力度,2005年、2006年把光纤网络覆盖工程,2007年“调频广播到村、有线电视入户”工程、2008年、2009年、2010年把“户户通”工程列入全县的重点工程,更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5如何做好数字电视落户襄汾工作
我们要抓住“三网融合”的机遇,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发展有线数字电视,使广电产业经营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主要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注重宣传推广。作为广播电视宣传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自身媒体优势和其他各种方式和渠道,大力宣传推广数字电视,普及数字电视知识,扩大数字电视影响,使广大观众能够充分认知数字电视,获取数字电视相关信息,方便选择和收看。
二是加大数字电视各项业务的开发力度。在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传输的同时,大力开发数字电视、视频点播等新型业务,大力开发政务信息、社会教育、生活资讯、文化娱乐、电视商务、金融支付以及各类接入服务业务,不断丰富节目内容,拓展服务范围,让用户真正体会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
数字乡村难点范文2
世界电信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第三十七届世界电信日。首先,我代表临沂网通公司,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关心支持我市通信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创建公平的信息社会"。国际电联确定这个主题,是为了提醒人们关注由于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数字鸿沟,号召我们付诸行动,公平地对乡村地区、贫穷地区和弱势群体加以扶持,争取早日消除数字鸿沟,促进全球信息社会的共同发展。
临沂网通作为临沂主导通信运营企业,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根本,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建成了覆盖我市城乡的光缆传输网络,开通了程控电话网络、无线市话网络、宽带互联网络以及各类支撑网络,服务客户超过200万户,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为建设"大临沂、新临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临沂网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数字化临沂的战略规划,部署建设了功能完备的宽带互联网络,基本实现了宽带到小区、宽带到大楼、宽带到桌面的网络接入环境,不断为各行业提供性价比优异的通信解决方案。今年一月,经过细致规划与多方论证,临沂网通为市政府电子政务网络提供了量身定制的组网方案,这对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监管能力,增进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和协调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临沂网通不忘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主动承担着通信市场的普遍服务义务,不断加大农村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话村、电话镇、电话县,在全国五大革命老区中率先建成了电话百万市;在农村大力推广信息技术,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今天,临沂六大通信运营商在此集会,共同庆祝第三十七届世界电信日,作为该项活动的值年单位,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第一、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公平信息社会的创建。加快信息基础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适当加大农村地区的投资,进一步完善农村通信配套设施,解决网络覆盖方面存在的城乡差距,积极参与公平信息社会的创建。
第二、切实做好客户服务,争创文明行业。积极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战略,把客户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解决好客户服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全面提升行业的社会形象。
第三、理性参与市场竞争,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自觉服从政府监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自觉履行自律公约,自觉维护网络畅通,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共同促进我市通信产业的繁荣壮大。
数字乡村难点范文3
肖波局长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全市广播影视工作,对“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任务,特别是2011年工作,进行了安排安排。应该说,过去的五年,全市广播影视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务实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广播影视的舆论引导力、社会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时提升;广播影视“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展迅速;广播影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影产业快速发展,广播影视科技水平不时提升,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广播影视战线的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同意召开的刚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就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广播影视工作,下面。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不时提高广播影视的影响力,牢牢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党委、政府的喉舌,广播影视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平安和谐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从我市的实际动身,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取得的新进展,宣传全市统筹推进“三化进程”坚持“四动”并举,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的新举措,为实施“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同时,要体现平安播出问题,不能出现政治问题,要坚决防止干扰。
积极探索广播影视宣传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要依照三贴近的要求。创新广播电视节目形式,增设法制、经济类栏目,宣传发达地区经济理念、先进经验。精办栏目、节目,不时提高频道专业化、栏目特色化和节目品牌化的质量和水平。不受激进栏目限制,把节目办精、办活,办出特色。要注意贴紧靠实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突出“发展、民生”两大主题。要紧密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宣传工作和经济建设统一起来,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把丰富的宣传内容和有效的宣传形式统一起来,不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时提高广播影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广播影视宣传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二、不时促进我市广播影视繁荣进步,大力推动改革创新。
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依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方针。增强广播影视活力。确保牢牢掌握节目内容的谋划权、编辑权、审查权、播出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推进制播分离制度。深入推进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企改制,深化经营性产业改革。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影发大厦终审判决的执行,盘活电影公司资产,用于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和新公司发展运营,促进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
落实配套资金,要加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组织好基础工程建设,加强工程监督管理,力争效果得到巩固、范围得到扩大、规范得到提高、服务得到改善。今年要把市广电大厦建设作为重点,力争在十一”前工程全部竣工,交付使用。要抓紧启动今年的村村通”村村响”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平安可靠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中小乡村影院建设改造步伐,确保依照全省安排,2012年底前完成市内和部分县(市)数字影院建设改造,2015年基本完成全市县城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全市电影市场繁荣。
推进“三网融合”有线网、宽带网、电信网)当前,要加快广播影视科技进步。广播影视正处在技术革新调整、更新换代时期。要以推进“三网融合”为契机,加大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力度,全面提升广播影视科技水平,推动广电网络实现战略转型。要大力发展新媒体、新业态,推动“数字乡村”工程实施。
对调整经济结构布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要尽快培育我市有市场竞争力的广播影视产业,要全力推动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广播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局部。兼顾激进广告与新兴广告业共同发展;加快广电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搭建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平台。
三、为全市广播影视繁荣发展提供保证,加强领导。
对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快广播影视业发展。把发展广电事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解决广播影视发展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制定促进广播影视发展的各项政策,为广播影视的繁荣和发展发明良好条件。各级广播影视部门要主动协调,主动衔接,确保我市广播影视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目标能够顺利实施和完成。
关键在于人才。抓好领导班子建设,要切实抓好广电系统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广电事业的发展。把领导班子建成思想解放、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干事的领导集体,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提高宣传质量上,放在加快事业发展上,放在促进产业化发展突破上,团结一心,全力推进我市广电事业快速发展。要加强人才培养,通过教育培训、人才引进、轮岗锻炼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干部职工队伍,为广电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正确处置好管理与发展、管理与改革的关系,要加强和改进行业管理。以促进广播影视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努力实现依法管理、综合管理、科学管理。要改进管理方式,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提升对激进媒体和新媒体的管理水平。要加大广播影视“三俗”问题的治理力度,加强对IP电视、手机电视的平安播出监管,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平安播出、传输技术维护和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全力维护国家信息平安和文化安全。
数字乡村难点范文4
城镇化可以简化为乡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但不同学科对城镇化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城镇化也就有了不同的表述。所谓人口城镇化,就是从人口统计学角度看,城镇化水平就是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化水平就是用的这个指标;所谓外观城镇化,就是从规划学的角度看,地表外观由乡村变为城镇,也称为土地城镇化;所谓产业城镇化,就是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区域支柱产业由农业变为非农产业,即工业和服务业;所谓人的城镇化,就是从社会学角度看,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迁移或人口直接就地由村民变居民,并享有真正的“市民”待遇,融入到城镇居民社区,过上真正的城镇生活。
关于城镇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率大幅提高。1978年中国总人口9.63亿人,其中城镇人口1.72亿人,城镇化率17.9%;2012年中国总人口13.54亿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12亿人,城镇化率52.57%,相当于2011世界城镇化率平均水平(52.08%)。但这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若扣除城镇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2.36亿人,实际拥有本地城镇户籍人口4.76亿人,也就是说,2012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只有35.14%(4.76/13.54×100%=35.14%)。然而,无论是35.14%还是52.57%,都不影响对中国城镇化所处阶段的整体判断,两组不同数据显示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即城镇化发展规律“S”曲线的30%―70%加速通道 )的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102万人。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2.57%,比2002年上升了13.4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20970万人;乡村人口64222万人,比2002年减少了14019万人。
又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中国城镇化水平区域差距也十分明显。就整体而言,中国目前尽管处于城镇化加速前期阶段(实际城镇化水平在30―50%之间),大多数地区的城镇化为集中式城镇化,即资源(尤其建设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医院、文化娱乐等)、人才、资本向高等级城镇集中的城镇化,但也有一些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地区,已进入到城镇化加速后期阶段(实际城镇化水平在50―70%之间),城镇化为分散式城镇化,即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2011年中国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61.0%,中部和西部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分别为47.0%、43.0%,与2010年相比,东中西分别上升1.1、1.7和1.6个百分点。从统计数据看,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与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至2011年底,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的省份已达15个,湖北、山东、海南三省首次超过50%;继上海市、北京市之后,天津市城镇人口比重2011年首次超过80%。
关于城镇化质量
中国的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若干个具有国家和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不包括港澳台,1978年中国城市总数只有193个,2012年增加到657个。2011年中国6.9亿城镇人口中的71.6%生活在城市中,1.59亿外出农民工中约82%在县级市及以上城市就业。1978―2012年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由29个增加到125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到19881个,几十个城市群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3%左右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3%左右的人口,创造了36%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
但由于不同户籍者所享有权益不同,“同城人不同权”使得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存在较高“水分”。例如,2012年广东省深圳、东莞两市常住人口分别为1054.74万人、829.23万人,但没有两市户籍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分别高达72.73%、77.45%;2012年江苏省昆山市常住人口195.52万人,但没有昆山户籍常住人口所占比重62.27%。由此可见,一些城市虽然统计上所反映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很高,但相当部分人并没有享受户籍人口“市民待遇”,不仅在医疗、子女教育、就业等方面无法享受公平待遇,甚至在购买住房和汽车上牌照等方面也存在严重歧视现象,形成了所谓的“半城镇化”。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夹生”城镇化所产生的“半城镇化”人口至今仍在扩大。据统计,2008年“半城镇化”人口数字是1.61亿,当时中国城市化率为45.68%,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之差为12.4个百分点;但到了2012年,“半城镇化”人口数字是2.36亿,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之差为17.4个百分点。
关于城镇化问题
一是产业化与城镇化脱节。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是“因”,城镇化是“果”,且城镇化与工业化演变轨迹几乎重叠,因此,真正可持续的城镇化也是伴随产业演变的城镇化,城镇化与工业化既要良性互动,又要同步发展。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商品住房成为城乡居民最大市场需求后,以房地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土地城镇化不断加速并成为遥遥领先于产业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先行军”。一方面,一些主要依靠房地产业发展的三、四线城市,出现了产业城镇化乏力现象,一些有城无业、有城无人的“新城”也纷纷被媒体以“鬼城”而冠之;另一方面,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周边区域所开发的超大规模楼盘,也由于没有产业支撑所形成的“卧城”,与主城之间形成了每天“潮汐式”人流格局,导致了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大城市病”――房价高、交通堵、空气差、淡水缺等问题。
二是城镇化没有建立在农业现代化基础上。城镇化以非农产业发展为基础,但衡量非农产业发展,一要看非农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二要看非农产业就业所占比重。在2012年所反映的中国三次产业构成指标中,虽然非农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接近90%,但非农产业就业所占比重只有2/3不到,第一产业就业所占比重超过了价值(增加值)所占比重23.5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的工业化并不是在农业现代化基础上的工业化;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使得城镇化成为“城乡割裂发展”的城镇化。
三是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城镇内部二元结构。“半城镇化”现象的实质是进城农民既不能平等享有市民权利,又不能割断与土地、宅基地以及与原农村集体的联系。总根子在于长期执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半城镇化”减少了城镇化、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政府即期成本,而增加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半城镇化”解决的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化,而非人的城镇化。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和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半城镇化”对城镇常住人口中本地户籍与非本地户籍之间二元关系以及城乡关系的扭曲和对城镇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将越来越凸显出来。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对体力型的劳动力旺盛需求,转变为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要,进城农民基本上是体力型的劳动力,尽管出现就业机会,但进城农民越来越难于难找到适合工作,而由于长期在外漂泊,农村只能成为一种回忆。
四是土地制约凸现。当前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0年至2010年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61.6%,高于城镇人口46.1%的增长水平。东部一些地方已经到了无地开发的地步,西部则选择移山填沟,人为造地来发展工业。一方面,土地制约几乎成为地方政府众口一词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而另一方面,城镇人口密度开始不断下降,也是在2000―2010年间,城镇人口密度由8500人/平方公里降至7700人/平方公里,特别是许多地方开发区和新城、新区,由于非农产业发展滞后、人口集聚能力不足,甚至出现了大范围“鬼城”现象。中国是以山地高原为主的国家,宜居土地只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9%,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40%。本来城镇化集约了人口,可耕作的土地因此可以增加,但是现实城镇化进程中占用国土空间过多,基本农田和优质耕地减少过多、过快,挖山、填水过滥,这样下去,不仅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而且会破坏国家生态安全。
数字乡村难点范文5
地区电视台台长 __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十七大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现代化大众传媒的广播电视,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广播电视的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区各族广播电视工作者,特别是广播电视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现结合我区实际,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地区广播电视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以下粗浅认识,旨在抛砖引玉。
一、以宣传工作为中心,建设现代化广播电视强势媒体
宣传是广播电视工作的首要任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宣传工作摆在广播电视工作的首位,其他各项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宣传这个中心。为此,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始终坚持广播电视作为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根本属性不动摇,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加强“解疑释惑、解读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切实提高把握导向、引导舆论的水平;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用以全面提升节目质量、建设现代化广播电视强势媒体为目标,创新办台理念和发展战略,立足实际,从地区经济、历史、文化、市场和受众需求出发,对频道(率)定位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调整,形成独特而鲜明的个性。要大力推广和实施栏目精品化、频道(率)专业化、媒体品牌化战略,不断深化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品牌价值,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适应科技发展和受众分众化的趋势,积极探索发展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等新型媒体,形成一批具有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品位高雅的新媒体品牌,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为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主流媒体建设,20__年地区广播电视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原地区广播电视台广播部的基础上分设成立了阿勒泰人民广播电台,不但使之成为继报纸、电视之后的地区又一主流媒体,而且在传统媒体强势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此外,地区电视台按照提高舆论引导力和落实“三贴近”的要求,正在着手对《阿勒泰新闻联播》、《金山周刊》、《金山纵横》等自办品牌栏目进行整体改版和专业化包装,力争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地区电视台自办节目的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
二、以事业建设为基础,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以来,我区的广播电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区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已达96.51%和93.58%。但是由于受区域经济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与内地发达省区甚至疆内其它地州相比,我区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各族群众特别是边远农牧区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为此,今后几年我区广播电视应紧紧抓住以下四个机遇,做强做大全区的广播文秘站:电视事业,以此来满足各族群众听广播、看电视、享受文化娱乐和科普教育的基本文化权益。一是抓住国家和自治区投资实施广播电视无线大功率覆盖工程的机遇,精心组织好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中央和自治区广播电视节目在全地区的覆盖水平。二是抓住国家发射直播卫星的机遇,加快推进“村村通”工程,按照以县(市)为单位、集中整片推进的原则,在各县(市)全面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不断提高全区广播电视的覆盖率。三是抓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的机遇,积极争取财政对广播电视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的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实现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播出。四是抓住20__年地区节目下传到县的机遇,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实现地县(市)节目的到乡到村,不断提高地县(市)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率,使边远农村牧区群众都能收听收看到地区和各县(市)的广播电视节目。通过实施上述四项工程,努力构建起覆盖全区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使事业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尽快步入全疆的先进行列。此外,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地区广播电视局提出了由地区电视台与地委组织部联合开办农村远程教育专业电视频道的构想,以此来更好地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科技信息服务、政策法律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
三、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数字化水平
科学技术对提高广播电视传播效率具有决定的意义,数字化是广播电视科技发展的趋势。我区广播电视应坚持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力争早日实现地区及各县(市)所在城镇的有线电视数字化。要把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大环境下来运作,既要符合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又要考虑低收入人群的承受能力,充分尊重不同收视人群的选择权,避免搞强制转换。要在20__年自治区网络公司数字节目下传到县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实现数字电视的乡村化延伸,让有条件的乡村和有经济承受能力的农牧民群众尽快享受到数字电视的丰富节目内容和清晰收视效果。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加快推进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要以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和传输、播出数字化为目标,切实做好规划和人员培训等工作,不断创新运行和管理方式,构建数字技术新体系。要充分利用地区及各县(市)现有的硬盘播出系统和已开通的新闻回传系统等设备设施,加快推进地县(市)广播电视制作播出的网络化建设,努力实现地区与县(市)、广播与电视、有线与无线之间的资源共享,不断降低采访、制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新闻传播时效。为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人民
日报社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发展新型媒体,地区电视台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广电部门的要求,正在着手筹办地区数字移动电视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工作,力争早日开通以手机、车载为主的数字移动电视,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四、以经营创收为重点,努力发展广播电视文化产业
近年来,地区广播电视系统的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总量在全疆仍居于落后位次。这与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不相适应,与我国东部省市和部分西部省区甚至疆内发达地州广播电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为此,我们必须敢于正视问题,找准制约发展的瓶颈和原因,站在新的起点上寻求新的突破。要牢固树立“第一要义是发展”的科学理念,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发展规划,创新发展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广播电视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要把握发展重点,突出抓好广告业和影视译制这两大优势产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随着我区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断提高,广告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为广播电视广告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加之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和广告经营机制的创新,为广告收入的较快增长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信心和智慧,用更好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抓好广告经营创收工作,把广告产业做强做大,为做好以宣传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充分运用国家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政策,大力发展付费电视、视频点播、电视会议、互联网接入、家庭缴费、传输业务、资讯服务等多种业务,形成多元化经营的产业格局,打造有线数字电视产业集群。为进一步做强做大我区的广播电视产业,20__年地区广播电视局按照发展文化产业的规律和要求,在原地区广播电视台影视部的基础上分设成立了地区影视译制中心。为此,我们要以分设成立地区影视译制中心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哈萨克语影视剧和动漫片的译制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译制水平,努力使之尽快成为地区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同时,我们要抓住自治区实施“走出去”工程的机遇,不断提高我区广播电视节目特别是译制节目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和购买力。
五、以推进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激发广播电视发展活力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实现我区广播电视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破除安于现状、回避矛盾、畏惧困难的心理,牢固树立改革是广播电视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动力和必由之路的观念,把改革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把改革做为发展的前提条件,把发展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通过深入改革激发发展活力。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深化广播电视的体制机制改革,在确保电台、电视台把关节目内容和播出终审权的前提下,应重点做好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改革试点,在确保有较高广告收入基数和较高年增长率的前提下,进一步剥离广告经营,实现广告经营的社会化、市场化。要积极探索媒体参股打造旅游景点等新的宣传推介方式,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手法来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着力抓好重大现实题材、历史题材、民族题材、农村牧区题材的专题片、纪录片创作,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吸引社会投资,争取每年多拍摄几部有影响、有收入的优秀专题片和纪录片。为此,地区电视台拟与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合作,共同摄制全面反映我区旅游资源和景点的大型系列节目——《走遍金山银水》,并由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包装刻录成光碟对外出售,实行利润分成,以此来不断探索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路子。
数字乡村难点范文6
关键词: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创新发展
“十三五”规划指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海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但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我们的民生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民生改善和保障事业稳步发展
(一)着力改善居住环境,城镇改造大刀阔斧。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五年累计完成旧村改造97.7万平方米,新增安置楼建设面积145.2万平方米,回迁安置群众7500多户;新修建城区道路37条、53.4公里,城市交通体系更加完善;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50万平方米,供水管网120公里、燃气管网220公里,新增城市供暖面积90万平方米,城市功能配套显著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文化娱乐、交通出行等条件大幅改善。
(二)统筹城乡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亮点纷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85项,解决了25个村、1.5万余人和43所学校、5.3万余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村村通”道路180公里,修补农村道路16万平方米,对219个村进行了电气化建设改造;13座镇级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打造美丽乡村106个、“乡村文明一条街”240条;累计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2个、烟台市级以上生态文明乡村89个,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省森林防火能力建设示范县、烟台市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社会事业同频共振,切实回应民生之愿。一是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新育才小学、亚沙城学校投入使用,学生装实现免费配发,农村小学校车实现全覆盖;改扩建卫生服务业务用房8.6万平方米,投入1亿多元更换、新增医疗设备,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平均降价49.3%,我市被确定为省级慢性病防治综合示范县。二是文化事业成果丰硕。地雷战纪念馆被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大秧歌被选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类唯一数字化专项保护项目。我市被评为“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二、民生改善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是民生发展缺乏强大经济支撑。2015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万元,收入水平不高,财政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支出不断增加,从根本上制约了民生事业的发展和改善。二是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有待加强。就当前而言,各级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完全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为主转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主上来,还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型向民生服务型转变,区域发展模式也还没有向民生导向型转换。三是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有待取得新突破。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仍未得到全面解决,公共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建议思考
(一)加快经济总量集聚,夯实民生改善基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海阳市委、市政府把创新作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核心动力。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抢抓“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机遇,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力争“十三五”末新能源装备制造、海工装备、针织毛衫三大产业集群产值分别突破200亿元,着力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二)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民生相关系数。一是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创新。鼓励毛衫企业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推动毛衫产业向研发、销售两端延展;加快推进毛衫创新园建设,在“互联网+海阳毛衫”的产业发展方向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二是力促新兴产业科学布局。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海工装备、汽车配套、高新技术”等板块,加快推进中核控制二期、国电投海阳核岛检修基地、中车海上风电塔筒制造、中铁建北方蓝色海洋科研生产基地、飞虎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海阳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