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糯玉米;杂交组合;杂种优势;产量;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13.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37-01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几乎所有生物都存在杂种优势,由于杂种优势是双亲基因互作及与环境条件互作的结果[1]。为了更好地分析36个糯玉米杂交组合的环境适应性及推广潜力,本试验采用超标优势进行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的度量,同时通过对糯玉米产量与其主要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为今后糯玉米杂交组合选育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3年夏季在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田种植。供试材料为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9份不同来源的糯玉米自交系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组配的36份杂交组合,各自交系编号分别为W1、W2、W3、W4、W5、W6、W7、W8、W9,对照品种为京科糯2000。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7个处理,即每个组合为一个处理,其中以京科糯2000作对照(CK)。田间种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2-4],3次重复,行长5 m,行距80 cm,株距25 cm,种植密度3 333株/667 m2,每个组合种植4行,单株定苗,田间管理与大田相同。
1.3 调查内容及方法
试验在糯玉米吐丝后30 d采收鲜果穗,收获中间2行进行测产,折算产量。每个组合在每个重复中选取10穗调查穗粗、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5-7]。
1.4 分析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张天真(2003)等介绍的方法度量杂种优势的大小,分析36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超标优势(%)=(F1-CK)/CK×100;按照刘来福、莫惠栋[2-3]等介绍的方法,对36个杂交组合产量、穗粗、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等8个主要产量性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主要借助Excel 2007及DPS 7.05软件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种优势分析
通过对36个糯玉米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分析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超标优势),结果(表1)表明:与对照品种京科糯2000相比,36个糯玉米杂交组合的鲜籽粒产量幅度为5 891.85~9 738.15 kg/hm2,产量超过CK的组合有5个,增产幅度为0.01%~9.50%,占所有组合的13.89%;其中增产幅度在5%以上的品种有3个,占所有组合的8.33%,杂交组合W6×W9产量最高,为9 738.15 kg/hm2,增产幅度为9.50%,其他2个组合为W8×W9、W4×W8,增产幅度均为7.25%,说明这3个组合杂种优势较强。
2.2 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的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
通过对36个糯玉米杂交组合7个主要产量性状即穗粗(X1)、穗长(X2)、秃尖长(X3)、穗行数(X4)、行粒数(X5)、百粒重(X6)、出籽率(X7)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了解各主要性状与产量是否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得出产量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如下:
Y=-1 072.387 637+17.309 081 318X1+8.864 690 323X2-5.757 887 737X3+30.423 255 944X4+7.962 814 879X5+8.941 481 116X6+3.443 222 251X7(F=43.108 1,R=0.956 6)
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为了了解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便提高选择的效率和预见性,对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通径分析(表2),通过分析可知:穗行数对糯玉米鲜食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521 3;百粒重、出籽率对小区产量的直接作用略小于穗行数,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73 8、0.367 9。秃尖长对糯玉米鲜食产量影响作用为负值。
综上所述,要想选育较高产量糯玉米杂交种,重点是把增加穗行数、提高百粒重和出籽率作为选育鲜食糯玉米杂交种的重点,同时协调好其他各性状的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对36个糯玉米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得出,3个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较强。杂交组合W6×W9产量最高,为9 738.15 kg/hm2,比对照京科糯2000增产9.50%,另外2个组合为W8×W9、W4×W6,均比对照京科糯2000增产7.25%。
通过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得出,穗行数对糯玉米鲜食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百粒重、出籽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略小于穗行数,说明要想选育较高产量糯玉米杂交种,重点是强化对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的选择,同时协调好与其他各性状的关系。
通过研究,得出36个杂交组合中,3个组合产量较高,但是,本试验缺少多点试验,无法确定品种的适应性及推广潜力,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品质、产量和生育期是糯玉米最重要的3个指标,本试验仅从产量方面进行分析,不能较为全面地分析杂交组合的优劣,在下一步研究中还有待结合3个方面综合分析糯玉米杂交组合的综合品质。
4 参考文献
[1]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刘来福,毛盛贤,黄远樟.作物数量遗传[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211-250.
[3] 莫惠栋.农业试验统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 梁庆平.7个新选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12):17-20.
[5] 孔繁玲.增广NCⅡ设计[J].植物数量遗传学,2006(1):103-112.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粮食生产;耕地变化;敏感度分析模型;连云港市
耕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素,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和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面临着诸多的压力。作为人口与农业大国,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目前,国内外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粮食供求关系偏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2-3]。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粮食产量变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动态关系,这对保护耕地资源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连云港位于中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部平原占72%,沿海滩涂占16%,西部丘陵山地占12%;土地总面积7499.9km2,水域面积1759.4km2;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常年平均气温14.1℃,历年平均降水883.6mm,常年无霜期220d,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受海洋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性季风气候[4]。连云港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城市,是粮食生产大市。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对粮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本文作者拟运用敏感度分析模型对2012-2016年连云港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评估,从而揭示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特征。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本文作者采用刘彦随等学者构建的敏感度分析模型[5]来分析研究粮食产量与耕地变化之间的关系。该模型通过研究基期与研究末期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的变化,计算敏感度系数,并根据敏感度系数的值对敏感程度进行类型划分,从而定量评价粮食产量对耕地面积变化的敏感性特征,即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响应。式中:β为敏感度系数,Gt和Gt+1分别为基期和末期的粮食产量;Lt和Lt+1分别为基期和末期的耕地面积。敏感度系数可以衡量一个区域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程度。若β≤0,表明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成反向变化,粮食产量对耕地面积变化不敏感;若β>0,说明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向变化,粮食产量变化受耕地面积增减变化的影响。β值越大,说明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度越高,即耕地面积的较小变动会造成粮食产量的较大波动。其中,0<β≤5为低度敏感,5<β≤10为中度敏感,β>10为高度敏感。
1.2数据来源
连云港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2008-2016年)》和《江苏农业经济数据小手册(2008-2016年)》。通过近九年来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的变化构建敏感度分析模型,对2008-2016年连云港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评估,从而揭示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特征。
2讨论与分析
2.1耕地面积的动态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显示(见图1),2008-2016年期间连云港市的耕地面积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缓慢过渡阶段,2008-2010年连云港市的耕地面积变化幅度不大,从2008年的552.9万亩上升到2010年的554.6万亩,增长幅度仅为0.31%;二是猛速增长阶段,2011-2013年连云港市的耕地面积增长幅度较大,从2011年的554.35万亩增长至2013年的588.7万亩,增幅6.2%,年平均增长率为2.06%;三是稳步发展阶段,2014-2016年连云港市耕地面积稳定在589万亩左右,上下略有浮动。2011年之后面积变化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家相继出台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8号)、《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等一系列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进一步改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机制,推动耕地保护权责利相统一,更加广泛地调动各方面保护耕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连云港市的耕地面积自2011年起保持了稳定的动态平衡。
2.2粮食总产量的动态分析
相对于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按照“三年一总结”,也将2008-2016年连云港市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归为三个阶段:一是2008-2010年增长期,粮食产量从2008年的293.09万t增长至2010年的339.36万t;二是2011-2013年起伏变化期,粮食产量从2011年的345.98万t增长至2012年的361.3万t,达到研究阶段的峰值,再降至2013年的354.73万t;三是2014-2016年平稳期,粮食稳定在360万t左右,上下变化幅度不超过1万t。由图1可看出,连云港市粮食总产量与耕地面积呈同向变化趋势,即: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相应增加,2008-2012年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一方面是因为耕地面积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测土配方施肥等粮食种植技术以及作物秸秆还田、废弃物循环利用、种草肥地等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得到了大力推广与应用,使得粮食产量稳步提升。
2.3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特征分析
根据公式(1)敏感度分析模型,并结合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动态分析结果,计算得到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程度(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三个阶段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不同,第一阶段2008-2010年敏感度系数值β为51.3348,β>10,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为高度敏感时期,说明耕地面积的较小变动会造成粮食产量的较大波动,该研究时间段的粮食产量多寡主要依赖于耕地面积大小;第二阶段2011-2013年敏感度系数值β为0.4081,0<β≤5,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为低度敏感时期,该研究时间段的粮食产量已不仅仅会因为受到耕地面积的影响而发生较大波动;2014-2016年敏感度系数值β为-2.7732,β<0,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为不敏感时期,表明在耕地面积大小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的前提下,粮食产量仍可以保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
3结论
文章通过总结分析2008-2016年连云港市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并用敏感度分析模型对研究期间的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度进行定量评估,相关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2008-2016年连云港市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可知,连云港市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①2008-2010年,耕地面积为缓慢过渡阶段,粮食产量增长期;②2011-2013年,耕地面积为猛速增长阶段,粮食产量起伏变化期;③2014-2016年,耕地面积为稳步发展阶段,粮食产量平稳期。(2)由模型进行敏感度计算结果表明,阶段不同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不同:①2008-2010年,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敏感度系数>10,为高度敏感时期;②2011-2013年,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敏感度系数>0且<5,为低度敏感时期;③2014-2016年,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敏感度系数<0,为不敏感时期。通过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耕地保护政策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粮食种植技术的大力提升,粮食产量对耕地面积变化的敏感程度越来越小。但在今后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发展过程中,耕地面积数量的严格划定,耕地土壤质量的治理与提升工作仍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孙潇潇,张来振,方鸿国,等.连云港市耕地质量提升主要措施研究[J].现代农业,2016(17):48-50.
[2]刘彦随.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若干战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5):379-384.
[3]童彦,施玉,张梅芬,等.基于敏感度分析模型的云南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动态响应研究[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5,27(3):45-47.
[4]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连云港年鉴2015[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9.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3
年,我县遭遇了持续干旱天气过程,特别是进入8月份的持续高温伏旱天气长到60余天,对大春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据县农情专题调查统计,全县仅水稻作物受旱面积达3万余亩,成灾面积达1.5万余亩,绝收面积达3500余亩,损失稻谷产量达1200吨,造成粮食作物经济损失333.5万元。为弥补干旱损失,力争实现灾年不减产、不减收目标,各乡镇(街道)、县级相关部门务必抓好晚秋生产,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提高晚秋种植质量,增加晚秋粮食产量,确保全年粮食总产和农民增收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特提出我县年度晚秋作物生产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围绕“大春损失晚秋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有关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应种尽种、选好品种、突出样板、强化套种”的总体思路,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合理选择种植作物与品种,大干晚秋,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千方百计弥补因旱造成的损失,确保全年粮食总产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二、目标任务
全县计划种植晚秋农作物21.6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3.66万亩、秋菜8万亩;力争实现晚秋粮食产量5.14万吨、农业产值21480万元(详见计划表)。
三、工作重点
(一)抓好秋洋芋种植
秋洋芋是城乡居民重要蔬菜之一,经济价值高,市场销路好。今年各乡镇(街道)要突出抓好10万亩秋洋芋种植,平坝乡镇(街道)重点抓好稻草覆盖蔬菜型秋洋芋生产,适度推广连片示范种植,做到适时早播、适时早上市,实现效益最大化,力争全县稻草覆盖秋洋芋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实现产值2400万元。丘陵山区乡镇重点抓好间套种粮食型秋洋芋生产,努力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力争全县粮食型秋洋芋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产量2.4万吨以上,实现产值2880万元。
(二)抓好秋大豆——冬豆生产
冬豆作为我县重点晚秋作物之一,平坝乡镇(街道)要重点发展田埂冬豆生产,适度搞好连片示范,使之成为冬季农业开发利用的风景线,力争全县田埂种植秋大豆——冬豆面积达到3000亩,产量达到150吨,实现产值60万元。丘陵山区乡镇重点抓好间套种秋大豆——冬豆生产,力争全县秋大豆间套种面积达到7000亩以上,产量达到450吨,实现产值160万元。
(三)稳定再生稻
再生稻作为我县低海拔区域首选晚秋作物之一,不仅节约劳动力,且米质优、口感佳,市场前景好,价格优势强,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各乡镇(街道)要继续发展再生稻,其中等低海拔乡镇要重点发展,适度推行连片示范,力争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产量达到700吨,实现产值180万元。
(四)开发秋玉米
各乡镇(街道)应根据雨水情况,充分利用目前因旱灾改种的1.5万亩旱地,种植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蔬菜型秋玉米,减少因旱撂荒面积。全县计划种植秋玉米13650亩,产量4600吨,力争实现产值1850万元。
(五)发展再生高粱
再生高粱生产是近年来我县农民反复试验开发出来的新种植模式,大力发展高粱生产,能进一步减少农闲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促进酿酒业的发展。全县计划种植再生高粱7000亩,产量1500吨,力争实现产值450万元。
(六)努力扩大秋冬蔬菜
各乡镇(街道)要利用好因旱撂荒地,河谷地带,场镇周边区域,大力种植秋冬季蔬菜,尽量减少荒芜面积。全县计划种植秋冬季蔬菜8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
(七)重点突出间套种
主要抓好经济林园、玉米地等套种其他粮食作物,打造间套种样板3400亩,辐射带动21.17万亩;同时抓好苕套豆、玉套豆、果套菜等,全面落实晚秋作物间套种任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各乡镇(街道)要充分认识抓好晚秋作物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措施。要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对晚秋生产的认识程度,增强多种、种好晚秋作物的自觉性,做到领导有机构、工作有安排、发动有声势、面积有保证、措施能落实。
(二)稳定面积,突出重点
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因旱荒芜面积、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认真做好优势区域规划,选好作物种类,认真落实种植计划,确保有2片以上的百亩示范样板。要突出七大工作重点,以增收为主线,优化晚秋作物结构,实现晚秋作物增产增收。
(三)提升技术,增加单产
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作用,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项目为契机,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力度,推行农业新技术,落实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重要农业科技措施,不断提升增粮技术,切实提高粮食单产,为全县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4
据报道,山西、吉林等地一度多种动物异常,疑祸起转基因玉米。大老鼠消失、母猪爱生死胎、狗肚子里都是水,此外,羊也出现异常情况。全国闻名的生猪集散地,很多村子的养猪业已经变得萧条。而这些出现异常的动物,几乎都吃过同一种玉米———先玉335。“中国正研发百种转基因生物专家吁推进产业化”、“发改委:进口转基因玉米不危害生产和食品安全”等新闻尘埃未落,动物异常的信息还是不幸发生了。过分用所谓的科学技术当做提升粮食产量的杠杆和脱贫手段,急功近利、大胆冒进,可能会将国人的生存环境、繁殖能力,拖向危险甚至亡国灭种的境地。过去,因为没有见到转基因惨剧,人们可以不相信,但今天,无情事实发生了。
我们不反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但人类科技的每一种进步,都是建立在尊重公共安全和生活健康基准之上的。更是为了顺应自然、尊重规律,创造更和谐的人与自然的生活和发展状态。如果将社会发展比作一辆车的话,它的两个轮子就应该是“安全理性”和“技术”。所以,德国科学家狄尔鲍拉夫认为:“人类逐渐向其能力所及的领域扩展,这种时候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凡是人能够做到的事,做什么都可以吗?是不是要限制人类的任性和放纵?是不是要有一个类似行动指南的规范?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意味着技术要受道德原则的支配。”
可在“粮食产量就是GDP”、“转基因成果就是科技进步”的今天,人们尤其是某些官员更注重看重产量翻番,“技术崇拜论”很有市场,单方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革命性,忽略了科学伦理道德、科学人文精神。本该坚守的科学理性无情让位于行政需要和“权力审美”。
“中国成为国外转基因粮的生死试验场”。袁隆平说:转基因可能影响人类。“如果在全球还远未达到共识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贸然去进行转基因水稻大面积的商业化种植。”这种‘敢为天下先’是不是也太超前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发出呼吁。因此,山西、吉林出现的动物异常对我们是一个及时的提醒,推广转基因品种,必须将粮食安全、健康保障、生态和谐等放在第一位。如果没有可靠的数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是绝对安全的,我们就应该站在科学人文精神、健康和生态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巨大风险和安全隐患,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不能让群众成为转基因食品的小白鼠,将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扔到一边。
(责编 穆 伙)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5
世界粮食危机是粮食供需严重失衡导致粮价飞涨而引起的。近年来,由于粮食生产增速减缓,甚至不增反降,赶不上世界人口的增长,消费粮食的渠道增加,出现求大于供的局面。为了填补粮食供应链缺口,有的国家不得不动用库存,世界粮食储备急剧萎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本年度世界粮食库存将由2002年度的30%下降到14.7%,为30年来最低;现在世界粮食储备仅为4.05亿吨,只够人类维持53天,而2007年初世界粮储可供人类维持169天。粮食短缺、存粮锐减,加上投机盛行,使得粮价飞涨。过去一年,粮食整体涨价83%,其中小麦涨价181%,大米价格一度突破每吨1000美元,比平时上涨三倍。直到现在,粮价还在疯涨,造成了近40年来前所未有的粮食恐慌与危机。
粮食是人类第一生活必需品,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当今维系国家生存与安全的三大支柱即粮食、军力、能源中,粮食居于首位,其重要性在军事、能源之上。所以,粮食危机的影响超出粮食问题本身。
首先,粮食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粮食短缺、粮价飞涨使广大居民生活水平锐降,贫困阶层更要遭受饥饿之苦。这不可避免地要加剧社会矛盾,爆发不测事件。现在粮食危机已使33个国家动荡不上述因素共同推高了粮食生产总成本,从而引起粮价上涨。以玉米生产为例,每亩玉米生产成本呈逐年增加趋势,从1995年~2007年,总成本上升了50.4%,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分别上升了34.1%和260.7%。生产成本构成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分别上升了26.9%和43.6%。
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粮食实际价格上涨是工业化中后期必然面临的问题。中国经济目前处于“费景汉一拉尼斯拐点”,而在超过了“费景汉安,在加勒比、非洲和亚洲地区不少国家发生骚乱和,海地总理还因此而辞职下台。
其次,粮食危机激化了南北矛盾,是造成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紧张、动荡的一个新因素。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是这次粮食危机的主要受害者。它们由于种种原因粮食普遍不能自给,其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很高,在平常年份都要将其收入的60%以上用于购买食品。现在粮价飞涨,他们为购买活命粮须付出加倍的代价,这是他们无法承受的沉重负担。发达国家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只有15%,粮食危机对其影响不大。这些国家又都是世界粮食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它们趁粮食短缺哄抬粮价大发横财。粮食危机因而深化和加剧了南北矛盾,使南北关系趋于紧张与对立,将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全局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世界粮食危机是地球温室效应的恶果
多年来,尽管世界人口增加较快,但随着农业科技和耕作水平的提高,粮食产量增长一般高于人口增长,全球粮食供给和需求之间保持了总体平衡并略有节余,世界粮价因而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较低水平上。现在全球粮食供需平衡被打破,发生粮食短缺、粮价高企,从而爆发大范围的粮食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因之一是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对农业生产的灾难性冲击。一拉尼斯拐点”之后,购买相同数量的农产品需要更多的货币,必须出售更多的工业品才能实现。“费景汉一拉尼斯拐点”的意义是,如果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不重视农业生产,不断向工业转移农业资源,就会出现全社会资源都趋向于赢利高的行业,社会资源开始撤离农业,造成农产品总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农产品价格上扬,粮食问题将不可避免。
其一,地球变暖使得农业灌溉的淡水主要来源――冰川加速融化。现在,南北两极冰架先后断裂,冰层大幅缩小。其他冰川地带的冰层融速也在加快,2005年至2006年的融速比2004年至2005年的融速快一倍。2006年地球冰川平均厚度减少1.5米,而2005年只减少0.5米。这导致地球上淡水大规模流失,旱情加重,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严重。专家统计,世界上现有土地的20%出现程度不等的盐碱化,可耕地大幅减少,其生产力严重退化或下降。
其二,极端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随着地球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发生的严重旱、涝、酷热、苦寒、飓风等天灾和异常气候次数之多、为害之烈都打破历史记录。这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性影响。2007年,澳大利亚、欧洲国家、孟加拉等世界重要粮食生产国因气候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今年,世界大米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缅甸遭受强热带风暴袭击,水稻歉收已成定局。
其三,气候变暖利于各种害虫繁育孳生,对粮食生产带来危害。如去年世界大米第二大出口国越南发生虫灾,水稻产量和大米出口下降,导致亚洲米价翻番。受温室效应冲击,世界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2006年,全球粮食产量由2005年的60580万吨降为59180万吨,减少1400万吨,减幅达2.3%。其中低纬度的发展中国家受打击最大。鉴于温室效应难以根本缓解,低纬度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下降趋势将持续较长时间。到本世纪80年代,印度农业生产可能下降40%,非洲国家可能减产30%,拉美国家将减产20%以上。
美国是世界粮食危机的主要推手
现在一些西方国家认为,随着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发展,其居民食品结构升级,吃肉太多,消耗了大量饲料粮,造成世界粮食短缺。事实上,仅就粮食消费而言,美国是世界上人均消费粮食和人均吃肉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的人均粮、肉消费在世界平均线以下。2007年,美国人均消费粮食达1046公斤,分别是印度和中国的6倍和3倍;美国人均年消费各种肉类超过120公斤,也是中国和印度的好几倍。就中国而言,粮食自给率在95%以上,每年进口少量粮食主要为了调剂粮食口味和补充饲料,去年中国还出口了1000万吨粮食。中国利用只占全球7%的耕地解决了占全球22%人口的吃饭问题。
当前这场世界粮食危机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美国要对世界粮食危机负主要责任。
第一,美国是世界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国和国际社会减轻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障碍。美国人口只占世界5%,温室气体排放量却占世界25%,人均年排放20吨,是中国的7倍。美国拒绝《京都议定书》规定的起码减排义务,使国际社会缓解温室效应的努力不能奏效,它的所作所为是全球温室效应形成和加剧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美国是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的第一大户。为了缓解进口高价石油的压力,美国利用其世界最大粮食生产国和最大储粮国的优势,率先大规模生产生物燃料乙醇。2007年,它将粮食总量的1/3用来生产乙醇,用掉玉米8100万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全球粮食紧缺和供求关系紧张。
第三,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严重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美国为鼓励粮食出口,长期对农产品实行高额补贴政策。1995年至2002年,美国农业补贴达1140亿美元,年均补贴142.5亿美元。美国高额补贴粮食出口,压低了世界粮价,使发展中国家粮食出口和粮食生产遭受沉重打击。现在粮价劲升,美国的农场主又有补贴之利,在国际粮食市场竞争中占尽优势,同样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
第四,美国放任美元大幅贬值,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资本大举涌入粮食市场,哄抬了粮价,加剧了世界粮食危机。
美国粮食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垄断和操纵世界粮食市场,最大限度地增进其国家利益。它除了利用粮食杠杆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外,在经济上也大发粮食危机之财。尽管美国近年耗费大量粮食于生产生物燃料上,粮食出口有所减少,但高粮价使其出口收入不减反增。2007年,其粮食出口收入达1010亿美元,比2006年净增190亿美元,增幅达1g%。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6
这是2008年6月12日记者在郑州郊区农村看到的景象。
一场喜雨洗礼后,中原大地显得更加广袤丰饶,金灿灿的麦田里,联合收割机和农民们正在抓紧时间收麦……
这是2008年6月12日记者在郑州郊区农村看到的景象。
“三夏”是全年农业生产中承前启后最为关键的农时季节,搞好“三夏”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到2008年夏季粮食收成,而且关系到全年农业、粮食生产以及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在当前国际市场粮价飞涨、粮食供求吃紧的新形势下,河南省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站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三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三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8年5月25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南阳举行的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上表示,如果不出现重大灾害性天气,夏粮单产将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将实现第5年增产。在河南省“三夏”工作如火如荼展开之际,省委书记徐光春到现场查看麦收情况,指导“三夏”工作并强调,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粮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做好“三夏”工作。
“三夏”期间,持有2008年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的联合收割机在河南省都享受到了免收车辆通行费的待遇。一些小麦主产区像南阳、周口、焦作一带,亩产超千斤的随处可寻,最高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
中州粮仓 夏粮丰收
素有“中州粮仓”之称的南阳盆地,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据南阳市农业部门调查,2008年南阳市小麦种植面积981.1万亩,比上年增加1.2%;单产达到353.5公斤,比上年增加3.5%;总产346.8万吨,比上年增加4.8%。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这是南阳小麦连续第5年实现稳产增收。
2008年5月10日至12日,总理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指导工作时指出,保持粮食的稳产和增产,南阳市为全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当前世界粮食供求紧张粮价快速上涨对国内经济形势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南阳的小麦可望再次迎来大丰收确实让人高兴。
南阳市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正常年景全市粮食产量约占河南省的10%、全国的1%,是名副其实的“中州粮仓”。南阳市农业部门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2008年南阳市全市小麦生产主要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长势均衡。平原、丘陵、山区不同生态类型区,不同品种长势均衡,个体健壮,尤其是麦棉套种地区,小麦整齐一致,长势更为喜人;二是主导品种进一步明晰,品质结构得到大大改善。全市以郑麦9023、新麦18、西农979为主的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达650万亩,占66.3%;三是小麦成产因素增加。全市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比上年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四是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格局。全市形成了以唐河、邓州、新野、南阳市卧龙、南阳市宛城等县市区为主的65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一个电话
加油车就来到了田头
“真没想到,一个电话,加油车就把油送到了田头。每升五块一,价格还低于市场价一块五毛钱。”2008年6月3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西共乡约店村的田头上,来自河南省安阳市的农机手张国道说。
45岁的张国道和其他农机手5月底来到了上蔡县参加“机收会战”。他说,由于2008年各地柴油供应普遍紧张,市场价涨到每升七八元钱,加油还要排长队。到了上蔡县,他才知道,县政府给参加“机收会战”的农机手发了“石油保障卡”,在加油站还设了“绿色通道”,给加油站打个电话,服务队便送油到田头。“真是大大节省了我们跑加油站的时间。这样,我一天就可以收100亩麦子。”张国道乐呵呵地说。
腰店村村民张志成高兴地告诉记者:“服务好,来这里的收割机就多,麦收就快,加油便宜,割麦也就便宜,咱农民也跟着得实惠!”
上蔡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2008年夏粮生产又喜获丰收,预计粮食总产将达6亿公斤。麦浪滚滚,穿梭在田间的收割机构成了一幅幅火热的丰收图。
上蔡县针对“三夏”期间的时间跨度、作业面积和用油需求,制定了“三夏”农业用油供应方案。上蔡县农机局与中国石化上蔡分公司联合对从事“三夏”农机生产并纳入管理的收割机械免费发放了石油保障供给卡、加油引导卡、跟踪服务卡和行车证,参加“三夏”作业的农机手凭证、凭卡在本县指定供油点可享受农机用油优先、优惠政策。为方便农机手加油,该县还开通了“供油热线”,组织20多辆送油车24小时为农机手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全县24个乡镇的指定供油点还专门设立了“农机加油绿色通道”,确保“三夏”用油。据中国石化上蔡分公司的负责人介绍,麦收期间,中国石化上蔡分公司每天为2500多台收割机至少供油3万余升,基本满足了上蔡县全县收割机械需要。
农业的长远之路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第一大省,粮食总产占全国十分之一,夏粮总产占全国四分之一。2008年全国小麦产量突破了600亿斤。单产目标增长了1%,河南省单产增长了3%以上。耕地面积占全国的7%,生产了占全国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的四分之一,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