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情况范文1
【关键词】网络文明;建设;伦理;法律
网络作为人类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它的诞生无疑提升了全球人类生活品质。网络以其不可阻挡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网络虚拟的空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大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似乎昼夜之间,人类生活的地方仿佛只是一个村——“地球村”。网络让人类更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生活更加快乐和丰富。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更给我们中职生带来了许多的隐患。其负面的影响愈来愈突出,各种黑色的阴影正向我们慢慢袭来。例如黄毒,暴力,非法网站,网络游戏仿佛裹着糖果的炮弹向我们发射。因此,网络又仿佛一个战斗的阵地,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去占领,就会被那些精神垃圾占领。
一、网络虚拟性与共享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我国网络技术落后于西方等发达国家
中国的网络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当时的西方国家,网络及其相关管理已经基本健全,无论在网络基础设施还是相关技巧方面我国都有着较大差距,而这一差距也成为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短板所在。
(二)网络的自身特征导致网络文明建设难度的增加
互联网自身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征,人们在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空间中时,现实社会的法律和道德无法起到约束其行为的作用,而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又无法有效的抵制网络犯罪的发生,从而使得网络垃圾文化和负面影响无法进行有效过滤和抵御,从而使网络成为国家想管却又无法可管的死角。
(三)我国现有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还处于起步的初期
阶段
无法行之有效的对网络不文明、违法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最近几年,虽然由于各种网络犯罪的频繁发生,使国家开始逐渐重视互联网法制和文明的建设,但是多以规章、通知、措施、文件的形式,不具有法律效应,无法真正达到抵制和改善的效果。
(四)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在互联网上的作用有限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民族传统思想对人们的行为起到限制和束缚的作用的无形束缚,使人们压制住人性的阴暗面;但是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空间特性,使得人性中被现实社会中法律、道德等被压抑的阴暗面失去了束缚,使得自制力不强的,尤其是喜欢新鲜和刺激的青少年群体将阴暗面释放出来。因此,网络上的道德伦理问题一直屡见不鲜,又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快速、无地域性,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受到西方思想的冲级和腐蚀,加之网民自身道德修养普遍不高,很容易受到其不良影响。
(五)西方等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渗透等手段严
重阻碍了我国网络文明建设步伐
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有将近一半以上都设置在西方国家,其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使得西方文化在互联网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文化的传播和意识的交流。西方诸国利用其网络优势不断向我国释放其资产主义的不良思想和文化垃圾,由因为之前提到过的,我国设备和技术实力的落后,导致我国无法进行有效抵御,这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促进网络文明建设的若干建议
现阶段,网络文明建设的重点是采取一系列复合我国现有情况,从而提出可行的、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抵制和降低互联网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大力提倡的网络实名制建设就成为推进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必要步骤以及实施以下建议的基础构架。
(一)大力提倡正确的上网理念
从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出发,以中国现有的思想理论为基础,利用舆论、传媒等传播方式建立并引导网民正确、健康的绿色上网理念,从根本上培养网民自身思想和道德意识,主动抵制网络垃圾信息,为建设和谐的网络环境打下基础。
(二)为网络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单靠引导网民从自身修养出发,主动抵制网络负面影响,营造和谐上网环境是不够的。在引导的同时更应该加紧完善互联网的法制体系,只有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和威慑力,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督、管理、追责机制,将网络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加以明确,使网民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了以后的严重后果和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极大的打击各种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由于现在网络的法律体系还处在摸索和实践阶段,但这更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快速、准确的对已有的或新出现的网络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和颁布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有效限制,而不是敷衍了事,确保落实实处,最终目的是从点到面,逐步完善我国互联网的法律体系。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网络技术平台,要对其实施管理和有效监控,为打击网络不文明、违法行为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这就需要对应的技术实力和硬件水平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只有技术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加强,才能真正实现对互联网的管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抵制互联网不文明信息的传播和西方不良思想对我国网民的腐蚀,才能真正的让在网络上进行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只有我国自身技术和能力达到相应的水准,我国构建网络文明建设才不会只是一句空话。
(四)利用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文化、伦理资源
互联网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那么就不能忽略伦理道德的教育。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长河的筛选中已经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文化财富,我们因该充分利用这笔宝贵的财富,通过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有目的、有步骤的通过互联网将其传递给民众,通过优良的传统文化抵制网络负面文化的影响,将祖先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建立成现代网络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
三、总结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在带来各种便捷的同时,其危害在我国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中逐渐显现,控制其危害已经刻不容缓,但是依然有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其危害性而没有产生应有的警惕心理。光靠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只能治标,根本还是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其危害,并从自身素质、思想品德培养着手,主动抵制网络垃圾文化的侵蚀和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共同携手参与到网络文明建设的行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才能真正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网络精神文明家园。
参 考 文 献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情况范文2
1、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今年,以文明和谐单位创建为载体,寻求文明创建和供水工作实践的结合点,积极探索实践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细化企业内部创建标准、考核办法和激励手段,将文明创建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使创建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的轨道。按照《公司精神文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从4月至11月,精神文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工作组每月下基层各单位随机检查,并将精神文明考核办法纳入公司部门岗位责任制考核体系,在检查中出现问题立即给予该部门扣分处罚。截至目前,从检查情况看,多数单位领导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能够按照公司《精神文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工作标准及具体要求进行落实,整体情况良好,与过去情况相比,有明显的改观和进步,各单位的厂容厂貌有了较大的提高,工作环境较以往进一步整洁美观。员工着装、举止以及风貌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公司精神文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的稳步推进,激发了全体员工创建文明单位的热情和动力,本年度继续保持了“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标兵”称号。
2、进行“忠诚企业,责任至上,共创和谐”宣讲和大讨论活动。为进一步巩固教育成果,不断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加强爱岗敬业意识和忧患意识,党委组织了一支宣讲队伍,深入基层与大家分享心得,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宣讲主题,将忠诚、责任和感恩的理念深植于员工心中,开展了“忠诚企业,责任至上,共创和谐”大讨论活动,以营造“人水和谐,人企和谐”的企业发展环境为主题,达到了统一思想,鼓舞干劲的目的。
3、加强公司网站建设。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司网站建设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网站的建设与管理,规范了网络信息的,完善了网络宣传工作体系,对网站的管理机构与职责进行了划分,对信息审核与报送工作进行了细化和规范,使公司网站建设步入规范化轨道。
4、初步建立公司理念识别系统,形成突出体现供水行业特性与企业特色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以及经营理念等等。为了归纳总结出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企业理念,我们于XX年元月下发了企业文化调查问卷,对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文化程度的干部职工做了详细调研。此次问卷调查,共下发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15份。通过此次调查问卷,我们对公司员工思想状态有了一个相对准确的梳理。随后,我们结合两次企业文化调研的结果,于今年4月攥写了《公司企业文化诊断报告》,归纳总结了公司六大文化优势、六大文化短板和双十文化要素,为企业文化理念识别系统的建立做出了方向性的指导。10月,公司下发《关于征集公司“理念识别系统”词条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各党支部自行组织开展“理念征集”的活动,经党支部提炼精华后上报公司企业文化部,由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组汇总、归纳,最终提炼出公司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以及经营理念等。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5、继续办好《xx》。切实发挥《xx》报的舆论导向作用,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在内容上贴近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在形式上强化主题策划。全年出版12期,为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做出了积极作用。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情况范文3
[P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18-01
1.安康市汉滨区基本情况
安康市汉滨区是陕西省东南部的一个直辖区,是安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信息中心。全区面积共计3643平方公里,辖30个镇,4个办事处,共有人口102万,是一个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绿色生态的版图大区,人口大区。
2.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2.1 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按照自然规律科学开发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2012年党的十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决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2.2 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安康市汉滨区共命名省级生态镇9个、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镇34个、市级生态村32个、市级绿色学校1所、市级绿色企业1个。
汉滨区作为安康市下辖的最大一个区,人口比重大,一般社区规模较大,且分布密集。由于经济、科技、人才及其他等因素的限制,社区基础建设逐步加强但仍不完善;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的比较晚,现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但在绿化方面做得不够;安康市汉滨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当地经济水平落后,尤其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很多人意识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2.3 基本调查方法
通过现场查看、座谈会汇报、观看专题片、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创建镇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置、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3.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结合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查得出目前在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3.1 社区规模大,基础设施落后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虽然社区基本实现了公路、电网、通讯的畅通,但如大型超市等大型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开展。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道路照明设施等建设后放置不管现象严重;文化广场利用率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十分的脏、乱、差。社区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程度低下是目前汉滨区社社区基础设施利用存在的问题
3.2 住宅建设缺乏规划,社区绿化不足
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较晚,缺乏社区的整体规划。社区内部没有统一设计,选址较随意,住宅房屋排列无序。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汉滨区大部分社区的绿化面积都不足,甚至许多社区内都没有留出空间来进行绿化,有的绿化面积也因为各种原因被荒废或者占用。汉滨区社区普遍存在绿化水平低。
3.3 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在目前的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社区居民参与度并不高,对于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关注也不了解,这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极大阻力。在社区居民心目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个人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4.关于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社区有利于改进社区居住环境,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因此,因地制宜,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生态社区建设的优化路径很有必要。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创新管理机制
政府有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加大对关乎居民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面积比较大的情况,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保障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满足社区居民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指导社区进行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委员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
4.2 落实社区规划,推进社区环境优化
汉滨区社区应该在现在社区房屋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可实施的社区绿化详细规划设计,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新型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落实社区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到“常宣传、常管理、常检查”,经常向社区居民宣传绿化与卫生保护的重要性,对任意占用、损坏绿化的行为严肃处理,不定时对社区卫生、垃圾处理情况检查通报。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
4.3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强化生态意识
政府应利用网络、电视、宣传册、文化广场等载体所,广泛开展形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宣传力度,不断强化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行为。只有个体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提高,才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生态社区建设中去。
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将促进新型城镇社区的更好更快发展。目前,我国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还处于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存在许多问题,汉滨区应当借助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契机,对当地社区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理,建设人地协调的生态社区,大力推进汉滨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静.陕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坚定[J].2015.
[2] 周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发展论坛,2013.
[3] 占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 杨海蛟,张翠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J]. 河南农业科学,2013 .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情况范文4
【关键词】社区 精神文明建设 居民
城市小区精神文明建设,在社区“和谐社会”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占越来越大比例的老年人口,对社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公房出售给住户后,住房的私有化程度提高了,居民对所居住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日益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实行“双休日”之后,居民对所生活的社区也要求有一种“家园般的归属感”。所有这些新情况,都对社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四项举措。
一、以先进的思想引导居民,构建小区精神文明的总体框架
小区精神文明建设,在社区管理中十分重要,关系到如何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居民,培养什么样的精神情操等等,必须加以重视和引导。
首先,要从规章制度抓起,制定长远规划,为精神文明建设指明方向。建章立制,是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前提和战略举措。要从长计议,把握全局,在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中,紧紧抓住突出居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这两个重点,进一步具体地对广大居民进行规范和要求。如社区成立十年以来,我们利用宣传栏、广播站、联欢会等多种形式,在小区居民中广泛深入地宣传各项物业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居民文明用语》、《居民日常行为规范》等。物业公司还同居民签订了《道德自律“十要十不要”责任书》,实行双向承诺,变“他律”为“自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所在这些,都受到了居民的欢迎和支持,被赞誉为“咱们的小区宪法”。
第二,要强化居民的文明举止,重视“三德”教育。崇尚礼仪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法治国”是构建合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国策。首先从强化居民思想道德观念和文明居住意识入手,从一点一滴抓起,杜绝随手乱扔、落脚乱踏等现象,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园林绿地;要加大对居民进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增强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心,并选树精神文明方面的各类典型,大力进行弘扬表彰,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使小区形成健康向上、温磬和谐的社会风气。
二、以健康的活动激励居民,构建小区活泼向上的文化阵地
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活动内容,可以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在活动内容上,应突出以下重点:
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活动,增强居民的文明居住意识。通过家家户户参与,扎扎实实整改,各个方面支持配合等形式,使创建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要通过创建“文明小区”活动,使居民进一步明白哪些行为文明是该做的,哪些行为不文明是不该做的,从而增强居民的文明居住意识,自觉维护、关爱大家共有的家园。创建活动可以三年一次或五年一次等,对那些一时不达标的“文明小区”要加强督促检查,以此促进“文明小区”的创建进程。
开展争创“和谐家庭”活动,培养居民的现代家庭美德。在小区居民中要以恪守“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为基本内容,开展“和谐家庭”评选活动。通过评选,真正把家庭和睦美满、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团结邻里、互相帮助、见义勇为的好家庭、好儿女、好居民评选出来,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使小区不断涌现出更多的“和谐家庭”,逐步树立时代特色的家庭新风尚。
开展“民企共建”活动,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在小区中,要大力开展居民与企业共建共管活动。共建共管活动,不仅涉及到物质文明方面,而且涉及到精神文明方面。要积极争取居民大力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形成“人民社区人民建,人民社区人民管”的格局。要借助开展活动的优势,多方争取企业单位共同参与。可利用小区文化广场,定期组织晚会、联欢等活动,把社区的各种规章制度通过文艺小品、诗歌朗诵等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共建精神文明的号召力和针对性,使居民的的认同感进一步得到深化。
三、以优质的服务回报居民,构建赢得理解与信任的社区氛围
社区工作很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各项生活服务。优质周到的服务,能够让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换来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理解,从而沟通居民与社区各方面的关系,关心和支持社区工作,使社区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大力开展社会服务承诺活动。要在物业、城建、文教、卫行等系统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参诺活动,把承诺的标准、时限和违诺责任等,公布于众,发挥居民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双重作用,从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拓宽为民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使居民得到“足不出户、服务到家”的享受。
二是在规范“窗口行业”上下功夫。“窗口行业”的服务事关全局,影响面广。要把物业、城建、文教、卫生等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窗口行业”的服务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从文明用语、待人接物、工作时限、工作标准等方面制定严格的服务标准,确保“窗口行业”文明规范。要进一步规范“440”“110”“120”“119”队伍,加强各队伍之间的工作协调和工作联动,真正体现各自的专业特点和为民服务的时效性,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中的难题。
三是做好服务与监督的结合文章。服务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监督。一方面是居民和企业的监督,另一方面是社会的监督。可通过聘请社区的监督员、对外公布监督电话等形式,定期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设。同时,要加大服务人员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和教育,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方式,促进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以安定的秩序稳定居民,构建小区居民珍爱的平安乐园
一是加强集中整治的力度。在小区中要集中时间和力量,整治交通车辆乱停乱放、小商小贩乱叫乱卖、乱摆设摊点、乱贴乱画、乱扔乱弃等不文明现象,从而为居民提供清新的生活环境和安静的生活秩序。
二是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安居乐业”以安居为本,只有让社区居民稳定,才能增强凝聚力。要借助专职治安队伍和业余治安队伍的力量,营造出治安环境“齐抓共管”的局面。要发挥保安人员、楼栋长、单元长、义务巡逻员、治保员等各类人员的作用,在小区形成“群防群治”的联动网络;要通过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居民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三是要创造良好的文明环境。在小区管理中,要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要弘场正气,倡导见义勇为的好行为;要弘场遵守社会公德、遵章守纪的好行为等等。对文明行为进行大力弘场,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使文明新风不断得到树立、传播。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情况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失范行为;网络自律培育;综合体系
网络的兴起,构成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加“多彩缤纷”的“网络世界”,让现代生活的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相对现实环境而言具有更加自由、不可控、多样化等特点,这对大学生自律与道德认知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容易让“三观”还未逐步完善的大学生踏入歧途,形成不良的网络习惯。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网络自律行为习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运用情况及表现
(一)大学生网络运用情况
根据《CNNIC: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比例最大。与2013年底相比,20岁以下网民比例增加了0.6个百分点,50岁以上网民的 比例增加了0.3个百分点,这说明互联网继续向高龄和低龄群体渗透。其中青年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在该群体中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处于高位。大学生网民群体网购比例为43.1%,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热衷于论坛BBS。
(二)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表现及主要成因
网络环境自由度高、传播力强等特点易吸引大学生。大学生是从高中”捆绑式“教育中脱离出来,又进入一个束缚小,解放度高的环境,难免使得大学生被网络吸引。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通过利用网络,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样化的事物,与更多的人进行交往。
大学生运用网络主要是进行各类社交、娱乐等,运用网络查询资料及自主学习较少。而在此之前较少进行网络文明普及教育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的能力。当前学校教育偏重于学习成绩及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更多的需求,大学生更容易躲入网络的虚幻世界中逃避压力。缺乏判断力的大学生更易让不良的网络行为习惯泛滥,进而影响整体网络文明建设。
经常上网的大学生,部分会将自已长时间关在室内与电脑独处,足不出户,这使得他们与身边的亲人朋友交往时间缩减,与此同时也减少了很多本可以锻炼自己社会能力的机会。大学生正处于可塑性强的青春期,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虚拟世界的价值观、道德观与现实世界不同,长期生存于虚拟世界中,混淆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差别,从而造成社会适应不良,集中表现为:不思进取、行为逃避、学习和生活遭到严重影响等。
一旦大学生无法控制自身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不健康的网络行为以及无法正确判断网络现象的正误时,更容易使自身的网络行为失范而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建立大学生网络自律培育综合体系十分必要。
二、大学生网络自律培育综合体系的内容分析
大学生网络自律培育是以大学生本身为网络行为主体,而客体则是围绕网络环境所进行的相关活动,网络行为媒体则是作为载体服务于网络活动。要进行网络自律培育除了涉及政府部门、娱乐部门、家庭、学校、大学生自身这五个方面外,内容涵盖到网络道德认知及培育、个人网络自律意识提升、良好网络行为习惯养成三个层次。
道德培育是网络自律培育的基础,因此首先必须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而道德认知的背面,必须有强大的自我意识的支撑,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受教育时充分构建自己良好的“三观”。大学生均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在学习与生活当中,愿意接受教育的程度与自我意识有很大的关系,这些理念与知识都要经过大学生大脑自行支配。要建设大学生网络自律培育综合体系,首先重要的一点是进行网络道德培育,而后提升大学生个人网络自律意识,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事件的缘由以及其中内在的逻辑构成。在进行自我意识支配时,主动自律。
网络已经是时展的大趋势,但其具有不可控、不成熟的社会现实,因此对大学生普及网络文明知识非常必要,学校教育不仅是要教授学生扎实的网络技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同时也需要让学生们全面了解网络环境,对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自觉形成与发展网络自律培育的良好氛围,最终形成良好的的网络习惯。
同时,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同样重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唤醒大学生对在网络虚拟社会中需要增强的自律意识以及需要反复强调的自律行为。可以利用典型代表素材,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培育,用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为榜样以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律培育的实效性。自律不应是一种被外界所强迫、绑架、命令的行为意识,而是真正进入内心深处,被接纳、同化、运用的良好习性。
三、 大学生网络自律培育综合体系实施路径
(一)提升大学生自我网络道德认知
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应从外部与内部同时入手,双管齐下。首先,从外部看,需要通过一定的外部因素推动,可以采取宣传网络文明建设、丰富网络道德培育的方式方法。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如在校内悬挂一些宣传网络文明的横幅,开展网络文明讨论大讲坛以及邀请专业的网络文明教育教师进行讲座授课等。可由大学的校团委或学工部门等引导学生组织开展网络文明及道德认知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行理论学习及实践,从外在环境中体会到网络自律的重要性,了解以身作则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良好范例的必要性。相关教育部门还可以定制一些关于网络道德文明及自律的宣传册,让学校进行发放,让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知更加深刻。相关娱乐部门也需要尽量减少低俗内容的传播,严格执行网络自律。社区极力配合网络文明宣传,包括关于网络自律横幅的贴放,宣传单的发放等。其次,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引导大学生心理活动着手。
1.通过开办《大学生网络自律》主题讲座,在讲座上讲师与学生互动,在给大学生传输网络道德相关知识时了解大学生对待网络的心理及解决部分学生对网络道德认知偏差的问题。
2.由政府、相关教育部门或学校组织每学期一度的网络行为调查,包括大学生对现阶段网络政策的看法、了解相关的网络道德知识的程度、对网络信息关注的层次以及是否在网络上散播过谣言等网络失范行为。以此了解大学生现阶段的网络自律状况,并对情况的趋势做出分析并研究出解决办法。通过课堂教学、组织活动等方式有的放矢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
3.通过校园心理咨询室了解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与学生群体进行沟通交流。
4.通过举办“选举网络自律优秀大学生代表”等相关活动,提升大学生对网络道德及自律的重视程度,使其真正关注在网络活动中的各类失范行为并引领学生向具有良好网络文明习惯的大学生代表看齐。
(二)利用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1. 增设《大学生网络自律培育》等相关选修课,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案例,让学生思考其原因及危害,同时对良好网络行为习惯进行推广。
2. 由学生代表与教师共同组织“网络自律我先行”等活动,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距离,同时传输网络文明知识,从具体行动中规范学生,养成自律习惯,从内心接纳网络自律思想。
3. 利用微信、微博、App等网络平台,积极组织大学生进行网上话题讨论。可针对网络上现存有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相关焦点、时事政治,在提高大学生对社会新闻关注度的同时,增强他们自身对网络道德的认知以及对网络文明的思考。
4. 通过启发诱导,由个体出发到小部分群众至最终形成网络自律的良好氛围。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也是网络德育的一种,是提高大学自律意识及能力的重要内容。
四、大学生网络自律培育综合体系可持续性探究及预期效果
只有当“网络文明”真正成为一种内在自我意识的时候,大学生们才能更自觉地去追求它,遵守它,而网络文明的养成,可以自化,更需要教化。这就要求全社会多方面的参与配合,其中学校教育是关键。
大学生网络自律培育综合体系涉及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内容。据悉,以武汉高校为例,几乎各大高校均有自己的校园官网、团委官网以及各式各样的官方微博、微信或App软件。部分是以学生组织负责,老师进行监督的方式运用网络平台。这对大学生网络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时刻提醒大学生以责任为重,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建设网络文明。在大学生进行构建和参与管理网络平台的过程中,也更易理解学校甚至社会对网站建设与管理方面的要求及相关政策,自觉积极维护网络文明,增强网络自律的主观能动性。在此过程中,积极培育网络文明学生代表与积极分子,在网络文明建设过程中起引领作用。
大学生网络自律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工程,网络是人类文明的时代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只有当社会各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一起寻找良好的对策与思路去解决大学生网络使用中的种种问题,科学地进行网络文明教育与指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在网络信息的洪流中健康成长,使大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遵守践行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文明行为准则。这是一个情感认同与思想认知、道德意志与道德习惯,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相结合、相促进、相统一的实践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共同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曾长秋,万雪飞.青少年上网与网络文明建设[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李伦.网络传播伦理[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朱银端.网络道德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祝智庭,王陆.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霍福广,刘社欣.信息德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8.
[6]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10.
[7]邓陆潇.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8]曾长秋,薄明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从问题意识走向理论建构[J].教育研究,2006(11).
[9]张宽裕,丁振国.论网络意识形态及其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02).
[10]朱黎丽,施光跃.构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明网络环境的保障培育[J].宿州学院学报,2007(04).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情况范文6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广电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进位.追赶”和“争先.翻番”定位,以“创新服务理念、创造最佳业绩、创树行业新风”为目标,不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使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全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服从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我们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坚持展示亮点、突出重点,弘扬正气、培树典型,大力宣传推动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突破、新成果。工作协调上,与县委宣传部、县委办、政府办有关人员成立了新闻宣传协调小组,定期通报工作,使新闻宣传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始终把握正确导向;在信息网络上,建立了宣传信息员制度,在每个乡镇(工委)和县直部门设立信息员,在第一时间提供、反馈新闻线索,使新闻宣传和报导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在报导内容上,结合全县总体工作,每周确定宣传重点,明确专人负责,做到了阶段有重点,落实有保障;在工作机制上,坚持创新理念、开放办台,与政协合作开办了《委员的风采》栏目,与公、检、法、司合作开办了《政法在线》栏目,与组织部共同开办了专题《党建巡礼》栏目,“计生”专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宣传工作和事业发展同步
我们始终坚持“宣传工作与事业发展同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总体思路,把推进和促进全县三个文明建设作为贯彻始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保证宣传报道质量。严把进片关,逐级审批,切实保障了购进、播放政治性、娱乐性强,适合群众观看的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的好片,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我们专门开设了《农业之窗》栏目,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真实可靠的经济信息和致富信息。同时,做到了不做虚假广告,不欺骗和误导群众消费,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二是努力扩大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确定2004年为“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年”,采用比较先进的控制装置,实现了收费管理自动化。在完善城区网络的同时,启动了乡镇网建设,突出重点乡镇和村街,目前,县城有线用户发展到 户,乡镇 户。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明显增加,基本满足了群众收视需求。三是恢复广播电台。完成投资40.8万元,广播电台已经开始播出。电台以农业节目为特色、以为农业服务为根本,在节目转型、人员配备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办了“今日蔬菜行情”等特色栏目,既有利市场发展、又利菜农销售,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
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升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