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1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生物防治;病虫害
近年来,园林植物改善了城市的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每年园林部分都引入大量的植物种类,没有严格的经验检疫工作,加上种植随意、栽培不合理造成病虫害的频繁出现,病虫害的增加对植物的生长以及园林景观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影响了植物对于环境的改善作用。在过去,园林部分大多是防治为主,等到植物出现病虫害或者病虫害比较严重时,才开始防治,缺乏预防机制。针对病虫害多发现状,园林部门也采用了多种病虫害防治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采用农药防治的手段,很多情况下,即便没有病虫害的迹象,但是本着“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原则,没有病虫也要喷洒农药,导致在园林植物成长过程中农药问题非常严重,过度的使用农药不仅与园林植物带来了损害,同时也极大的污染了环境,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问题。而且农药在杀死病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很多其他生物,甚至是害虫的天敌也被毒死。农药防治手段反复使用也会造成病虫抗药性的产生,防治效果越来越弱,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园林部门。
1 城市园林植物保护中应用生物防治措施
2.1 城市园林植物保护中应用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与农药防治相比,采用生物防治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生物防治是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植物害虫的方法,其效果是显著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生物防治能大量消灭害虫,一旦天敌建立了自己种群,就可以不断的、长期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不需要反复进行防治,这也是农药防治所达不到的优点。而且生物防治没有污染,对植物、对人类都没有威胁和伤害,对环境也造不成污染,因此在园林植物的虫害防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很多国家都对园林植物保护进行详细的规定,其中生物防治手段也是重点提倡的措施。当然生物防治手段不是在所有园林中都适用,一般而言,其大多应用于园林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利于天敌的生存和繁衍。
2.2 生物防治措施
目前生物防治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动物天敌、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性杀虫物质。
2.2.1 动物防治。在城市园林植物中往往树木高大,加上人流量大,如果大量繁殖病虫的天敌,可以大范围的、长久的防范病虫害,同时也减少对整个城市环境的污染。第一就是用虫来防治害虫,我国在历史上就研究过以虫治虫的做法了,古代文献中就曾经记载了用黄蚁来对柑橘上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发展到今天,这种以虫治虫的方法已经越来越普遍,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例如有的地方就用瓢虫来对付樟树上的蚧壳虫病害,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很好的降低了蚧壳虫病害,还有的地方用管氏肿腿蜂来对付杨树上的钻蛀性害虫,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第二就是用鸟来治虫,也就是用一些益鸟来对害虫进行防治,我们国家益鸟很多,常见的就有大山雀、家燕、啄木鸟、黄鹂、布谷鸟、灰喜鹊、柳莺等,每一种鸟类都有特定的捕食对象,例如啄木鸟通常喜欢吃一些双条杉天牛等害虫,例如山雀是松毛虫的天敌,据统计每只山雀每天都可以消灭大约200只松毛虫,除此之外,还可以消灭大约30只蛾子,可见,利用鸟类治理病虫害也有着不错的效果。
2.2.2 微生物防治。近年来,微生物农药在我国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活跃。目前,已有较多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应用于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第一细菌性杀虫剂,目前,用来控制害虫的细菌主要是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含有伴孢晶体的细菌,是应用最广泛的细菌性杀虫剂。伴孢晶体可通过释放伴孢毒素来破坏虫体细胞组织,致使害虫死亡。第二,病毒类杀虫剂。利用病毒防治害虫,其主要优点是专化性强。在自然情况下,某种病原病毒往往只寄生于一种害虫,不存在污染与公害问题,在自然界中可长期保存,反复感染,有的还可遗传感染,从而引起害虫的流行病。目前,发现不少园林植物害虫,对这些害虫的猖獗发生起到了抑制的作用。第三,抗生素类杀虫剂。一些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能分泌抗生素,杀死或抑制病原生物,这一方法是目前生物防治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 结语
总之,园林植物虫害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对整个园林植物的成长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防治。在诸多防治方法中,生物防治优势明显,也是今后病虫害治理的主要方向,作为园林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研究和完善生物防治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防治有害生物,实现人类、环境、植物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 刘颖琦.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的创新[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
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2
【关键词】护理服务小组;内科病房;实践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为脑内科、心内科病区。病区内共计床位34张,其中脑内和心内各17张,是我院第一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医院按照1:0.4的床护配比分配护士14名,年龄在22--36岁,平均年龄为27岁 ;主管护师2名、护师6名、护士6名,其中本科6人、大专8人。医院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责任护士负责制。我科设有脑内组、心内组责任组长各一名,每组组员为5人。两名责任组长的产生条件是:具备护师以上职称,且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热爱本专业,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协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报名聘任上岗。责任组长的聘期为一年,负责协助护士长做好本病区的业务及质量控制。一年之内的工作以白班为主,绩效增加0.10。
1.2 方法
除护士长以外,另设固定办公班一名(负责处理医嘱),4人轮班制,基本上每天保持每小组护理成员3人,分别包干5--6张床位,由责任组长统一调配。一般是责任组长视病人的危重程度,护理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来安排。责任组长有详细的调配与考核记录,为保证质量每位病人的床尾都有一张基础护理项目表,用来专门记录为患者提供的基础护理量化情况,由责任组长负责指导并督促组员的护理工作。
1.3 护理质量的评定方法
根据我院制定好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考核表进行统一评定如下:
(1)基础护理质量考核表;
(2)特护,一级护理质量考核表;
(3)护理书写质量考核表;
(4)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
(5)急救药品,急救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考核表;
(6)护理单元基础管理考核表;
(7)整体护理质量评价;
(8)护士与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采取每月不定期的的方法对我科护理质量进行评定。
2 结果
在院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床位包干前提升3.2%,医师对基础护理质量,治疗及时性、准确性、病房管理质量及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对护理部组织的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明显优于包干前,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率达到了100%。而且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明显改善,护士为患者提供了以基础护理为首要的整体护理服务,增进与患者的沟通,患者可以随时受到护士的关心,增加了对她们的信任度。
3 体会
3.1 优质护理服务责任组长小组包干制的护理模式具有责任到人的优点,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我科病人存在住院病程长,周转慢的特点,这一点更有助于责任护士的护理质量的提高,责任组长小组包干制将床位与病人、护士相对固定。责任到人,激励护士主动服务,护理工作任务明确,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强,为病人解决问题更直接、迅速。护士熟悉病情及治疗方案,每位患者入院后都有一张详细的中医护理评估表与中医健康宣教单,使护理整体服务更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完整性,避免医护脱节,令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而且我院还采取了各种中医操作项目服务于患者,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防止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
3.2 护理组长小组包干制有利于年轻护士的素质培养
护理责任组长早交班后对所分管组的病人进行逐一查房,评价与检查护理工作,对新职工及年轻护士可以安排2--3名患者,有时甚至更少于床位,但要求工作质量不能打折,责任组长对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反馈,以后根据其能力提高的程度以及层级管理制度适当增加分管病人的数量,这样有利于年轻护士的素质培养。
3.3 护理责任组长小组包干制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责任组长不论中夜班,班次相对固定,对整组床位上的患者的病情比较了解,通过小组包干,既能充分发挥责任组长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全面的护理专业知识,又能使护士对工作充满了成绩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还能为低年资护士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规范的工作环境,起到了穿帮接带的作用,从而确保了护理质量。
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3
摘要 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农业活动、工矿业活动影响以及区域高地球化学背景等因索。同时,由于土壤污染的特性和环境保护的阶段性,我国对土壤污染的关注和治理起步较晚,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在政策机制、技术标准方面亟待完善,需要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加速成熟技术的本土化应用、实现修复行业规范化发展,从而推动土壤污染防治的进步。
关键词 土壤污染;标准;责任机制;土壤修复
万物土中生,人与土壤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人多地少,土地高强度利用,土壤的脆弱性十分突出。此外,与较小国家相比,我国从土壤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到管理都更为复杂。根据2014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土壤状况不容乐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本届政府的环保理念,2015年4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与水、气污染治理相比,土壤污染有自身的独特性,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的治理成效,需要统筹考虑、综合施策,循序渐进解决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中的瓶颈问题,才能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稳步前行。总之,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使命光荣,但极富挑战。
多重因素导致土壤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土壤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危害人体健康。农田土壤污染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工业用地污染则会通过污染物的暴露威胁人身安全,对污染土壤的接触、吸人和摄人最终都会危害到人体健康。二是危害生态安全。土壤一旦受到污染,其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都会发生变化,影响土壤生态安全,进而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因此,保护土壤的首要意义是保护人体健康,同时保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环境更加协调地发展。
2014年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目前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局部地区污染严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土壤从农田到工业用地总体上有一定污染,但同时也要看到,有些污染地区本身背景值较高,即使没有任何经济活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比如南方局部地区土壤本身重金属含量较高。
土壤污染并不是短期造成的,而是长期日积月累的结果,总体而言有农业活动、工矿业活动影响,经济粗放发展导致的高排放等。从农田而言,长久以来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的施用滥用、农用高分子材料等使得农业活动本身就会造成污染。工业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类型的重化工业、重工业的污染物排放量较大,通过大气扩散、干湿沉降,最后进入土壤并影响土壤质量。尤其是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带来的高排放,土壤环境接纳的污染不可小觑。
土壤污染治理周期长、难度大
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治理历程来看,各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对于土壤的关注、治理和管理,都要晚于大气和水,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和难可逆性的特点,危害表现不明显。二是土壤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间接的,并不像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那样直接。三是土壤污染治理、处理的成本相对较高,1吨土的处理成本有时达上千元,与大气和水的治理相比,土壤污染治理难度更大、周期更长、付出代价更大。我国土壤类型从用途上主要分为农田和工业商业住宅用地,还包括矿区、油田等,类型较多,治理起来比较困难,目前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责任机制不明
在土壤污染治理政策方面,责任机制、融资机制不健全。比如责任的界定过程中,对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的污染者界定不明晰,在界定污染主体后,责任的分担、修复所需资金及资金的分配比例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责任机制不明导致土壤污染后找不到责任主体或者责任主体责任的分配无法确定,从根本上制约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国外成熟技术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从技术上,一方面,国外土壤治理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目前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技术方案的确定和优化难度也不小,土壤治理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确定治理方案。
标准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土壤环境标准是土壤环境管理的基石。标准制定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与同一地区水气污染比较均一不同,土壤是高度非均一性介质,不同点位土壤污染情况不同,有时相距1米污染情况却相差很大,土壤的不均一性、空间差异性为标准和管理策略的制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土壤环境标准研究,包括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土壤管制标准等,整体研究节奏进展较快,但是标准的指标、取值范围还需要优化。在土壤标准的修订上还需要综合考虑背景值的多样性、酸碱度和土壤的其他特性等,通过国家、地方共同发力建立适合国情的土壤标准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土壤环境修复产业发展尚不成熟
近年来,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瓶颈问题,一方面土壤治理政策、标准还不完善,另一方面修复后的验收环节也缺少管理依据。此外应当承认,任何产业在发展初期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无序、盲目发展的现象,如何使修复行业从无序到有序、从不规范到规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土壤污染治理需要循序渐进
近年来,我国在大气污染物源控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水的治理也取得了较好进展,相对于水气介质来说,土壤污染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总量上来看,已治理的污染土壤所占比例还很小,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少,土壤污染治理的道路还十分漫长,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责任机制、技术标准等,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确立责任机制
明晰的责任机制是土壤污染治理和管理的基础,也是土壤环境政策机制的核心。其一,需要通过立法途径,结合正在制定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建立健全土壤污染治理的责任机制,包括投资模式、风险管控的基本措施等。其二,建立长期的调查机制,界定土壤中各方的污染贡献,花较大的代价界定、研究、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担责机制。其三,开展试点示范工程。由环保部门联合农业、国土、建设部门适度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在试点地区示范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的责任分担机制,真正把土壤污染的责任界定清楚,把投资模式初步建立起来,并对试点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加速土壤修复技术的本土化应用
对于国外比较成熟的土壤治理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创新形成本土化的新技术。土壤污染治理的多样性决定了治理方案制定时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比选,技术的多样性决定了技术方面还有更多优化的可能性。土壤修复技术的筛选和决策是修复工程的关键,事关修复工作的成败。在修复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本土化应用过程中应该细致考量,结合我国自然社会条件和人文特征,引进适宜的技术,并加以吸收转化创新,推进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精细化发展。
采取先进的风险管控方法
风险管控是指按照污染土壤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进行不同管理策略和干预措施的考虑。我国受污染的土地数量较多,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所有污染土壤进行治理,需要根据风险高低进行优先性选择,在治理难度相同的前提下,对于造成人体危害大、风险高的污染地块优先进行治理。比如农田涉及粮食安全,工业用地作为住宅用地涉及人体暴露,对于这些地块,在治理上应该优先予以考虑。
推动土壤修复产业规范化发展
引导土壤修复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很多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包括污染企业、政府、修复企业、公众等,处理好各方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管理问题,顺利地推进修复工作需要每个利益相关方都能够自律,修复产业才能健康发展。推进修复产业规范化发展,首先需要完善污染场地的基础信息采集;其次,关注场地环境修复领域的人文问题,比如各利益相关方,如何处理好自己的角色问题,如何站在一种社会责任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和谐是土壤(场地)修复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结语
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4
【关键词】地方文化馆;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2-268-01
地方文化馆是地方文化集中地,是各级人民政府为地方人民群众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路线不可或缺的文化组织机构,也是我国基层文化机构。地方文化馆是当地推动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工作推进的重要动力。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与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伊始,保护机构尚未健全成熟之时,地方文化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大量工作。地方文化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当地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相结合,依据自身优势,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地方文化馆具有地域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来源于一定的区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了截然不同的的特点,与当地的生活环境、文化氛围、宗教氛围息息相关。地域的文化习俗特点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传产生一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息息相关,如果离开区域,如同将植物拔离土壤,不供给其养分、水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赖以发展的环境,则不能保证其能够获得充足的保护与真正的传承。地方文化馆具有优越的地域性。地方文化馆的建立与当地文化环境紧密相连。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地方文化馆比其他的地区文化机构更了解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传的特点,更了解如何运行保护模式,开展相关的传承工作。我们可以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化馆也是紧密相连的。
二、地方文化馆具有文化优势
与其他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非物质”性。在成品未成形之前,它往往被作为一种知识,一种技能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的思想中。只有持有者通过不同方式,将文化遗产制作、复述出来时,人们才能真正感觉到它的存在,真正感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以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此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更大的难度。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主要针对有形的物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对物质的保护,还包括对思想、知识、技能等“无形物质”的保护。为了更大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馆可以实时特别保护,通过自己文化影响优势,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一定的鼓励手段来鼓励他们不断进取,传授自身的知识或技能,扩大影响范围。比如说以前常见的糖画。在过去旧时代中,拥有一个糖画是小孩子非常骄傲的事情,宁愿把它放到融化的时候,也不舍得将其吃掉。可是随着社会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认为糖画属于街头作品,不干净。由于受到人们的冷落,糖画一度进入濒临绝境。诸如此类的情况是非常多。地方文化馆利于其文化优势,更易于发现此类情况,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能力范围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鼓励其将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下去。
三、地方文化馆具有群众基础优势
生活在共同区域的人类,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自然而然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群众文化。为了整合群众文化,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地方文化馆应运而生。地方文化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地方文化馆主要是面对当地居民群众开放的,同时也就具有一定的群众影响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与地域性,与地反文化馆紧密相连。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不够深入,不能形成正确的保护意识与传承理念。地方文化馆可以利用自身的群众基础优势,广泛地宣传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保护与传承氛围。群众人多力量大,利于帮助地方文化馆推动相关保护工作。地方文化馆的宣传工作还有可能吸引部分年轻人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活动中,注入新鲜生命力。通过群众的口口相传,借助群众的传播力量,做好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
四、地方文化馆具有独特优势
每个民族群体、地方区域的发展都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显示了自己独特地与大自然相处的智慧与思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具有必然性与合理性。不同区域都有自己流传下来的独特文化。这种独特文化也可以通过地方文化馆呈现给不同地区的人看。地方文化馆包含了当地独特的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看法,闪烁着当地人的智慧。这是其他地区文化无法取代的。通过地方文化馆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与传承工作更为自然而然,而且还会强化区域特点,并且在传承中不断完善、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形成具有鲜明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总结
地方文化馆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息息相关,具有同样鲜明的地域性、独特性。地方文化馆应该积极宣传参与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传统报纸宣传、电视宣传,也可以利用目前甚为流行的微博宣传,为当地居民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变传统工作状态,提高地方文化馆工作人员素质,确保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与传承工作,维护地区的文化特色。
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5
关键词: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核心技术;措施
1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1.1对害虫实施诱杀技术
频振式杀虫灯。依托害虫喜好的光线、颜色以及光波,促使其集中至设定的区域内,随后将其消灭。这种方式属物理处理手段,省去药物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黏虫黄板。主要利用害虫的趋黄属性,属于物理防治手段。在使用中,需要将其置于田间,设定一定高度,多为东西走向,以便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性诱杀剂。需要保障使用时间准确,一般选择在害虫性成熟阶段释放性激素,发挥诱惑害虫、搅乱其性激素信息接收状态的作用,以便有效减少幼虫出生率。这种方式立竿见影,操作便捷,负面影响较小。
1.2结合害虫类型,合理应用防虫网阻隔技术
结合农作物生长区域,在其外部设置防虫网,在害虫进入农作物种植区域之后,就能够对其进行集中处理,属物理杀虫手段。采用这种方式可使害虫规模减小,农作物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此时可对区域内的温度进行合理调整,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这与生态农业理念相一致。具体在应用过程中,防虫网一般设置为22目规格,如果遇到特殊害虫,如烟粉虱,也可适当增大,以30目为最佳。
2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核心技术的管理措施
2.1改变传统植物保护措施,全面实施综合防治模式
传统农产品生产中农药与化肥不可缺少,而且使用量较大,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但是也会出现植物病虫害问题加剧的情况,从而降低农产品安全性。为此,对于新时期农业生产,要综合使用多种治理手段,有效降低农药与化学药品使用量,应用更加安全与科学的植物保护技术。
2.2加强植物保护宣传,做好农民培训与教育工作
在农业生产中,产量是根本,但更多农业工作者将其归功于化肥与农药,这在根本上会污染环境,对植物造成危害,同时也无法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且在时间的影响下会形成恶性循环。这主要是因为植物保护宣传工作不到位,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对植物保护工作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强宣传力度,引起全社会对植物保护的重视,提升农民的植物保护观念,并形成理念。此外,为了维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保障产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需要重视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充分研究。
2.3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构建科学高效的病虫预测系统
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灾害很难绝对避免,但是,针对植物病虫害可以进行有效预防,使病虫害数量大幅降低。当前,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托技术检测手段实施。因此,为了达到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精准化控制,需要因地制宜,构建科学高效的病虫害预防系统,依托多种手段,强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管控。
3生态农业思维以及植物保护价值分析
3.1生态农业的发展意义
生态农业倡导的理念是绿色与环保的经济观念,即在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前提下,维护生态均衡,实现对环境的有力保护。从理论上探讨,生态农业主要依托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措施来促进农业生态化进程,从而获取更加可观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收益。从结构上分析,生态农业需要进行系统设计,综合农业内部多个产业的具体情况,实现优化与整合,以便获得生态效益。只有落实生态农业,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构建更加科学与高效的生态农业系统。
3.2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价值
随着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型,要保证植物保护技术的实施要与植物生长发育周期规律相一致,同时要充分考虑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强化对营养物质的掌控,保障各个生长环节都有序进行,大幅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率。在传统植物保护中,农药化肥是基本操作方式,能够强化人们对土壤类型、酸碱性、温湿度以及渗透指标的控制。但这种方式会埋下食品安全质量隐患,且威胁性较大,势必与生态农业发展相背离。在现代植物保护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可持续、绿色发展,在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维护对人们的身心健康。
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6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现状;问题;发展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014
专家系统就是包含了某个领域内的大量的经验和知识的程序系统,并且人们可以根据这个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模拟以及处理,从而解决需要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在植物保护的过程中,工作者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但是需要较高的费用和较长的时间,因此运用植物保护专家系统不仅可以解决复杂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1 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现状
我国对于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研究比较早,该系统已经涉及到作物的育种、施肥、灌溉等多个方面,主要集中在病虫草害诊断、预测以及决策3个方面。
1.1 病虫草害诊断
准确快速地病虫草害诊断是有效进行农业生产管理的基础,因此对病虫草害的诊断与鉴别是植物保护专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该系统根据当前的病虫草害的危害程度和特征,模拟专家的思维方式进行判断,鉴别病虫草害的目标,然后给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目前关于植物保护诊断的系统已经有许多了,比如说针对水稻的病虫草害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害虫的形状和水稻的状态来判断病虫草害的种类,然后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科学的咨询和措施。
1.2 病虫草害预测
专家的预测系统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和状况进行分析,并且对未来的状况进行推测。该系统不仅可以对病虫草害的进行预测,还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过去遇到病虫草害和疫情时,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且需要专家对分析的结果进行专业的解释,这种方式费事又费力。因此运用植物保护专家系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专家系统的预测分为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定性只能做出简单的分析与预测,定量分析可以将预测模型和专家系统进行结合,可以实时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报。目前我国有白蚁虫害仿真预测系统,该系统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白蚁虫害的蔓延规律。从而对水稻的白蚁虫害进行预测。
1.3 病虫草害治理决策
病虫草害的治理决策是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决策系统是专家系统中最常用的系统。它根据病虫草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农作物生长中的异常状态,根据病虫害的程度和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帮助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监控、预测和控制。目前开发的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主要方面就是病虫草害的防治决策方面。
2 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问题
2.1 技术开发人才缺乏
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多方面交叉研究,但是当前的专家一般缺少专业的计算机编程技术,反过来专业的计算机编程专家缺少植物保护的专业知识。因此当前的系统研究面比较狭窄,技术比较落后。
2.2 知识库广度深度不够
植物专家保护系统需要收集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才能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防治。当前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知识库更新需要大量的人力与时间,系统只能提供一些基础的判断,不能详细地解决用户所遇到的问题。因此该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2.3 系统灵活性差
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目的就是根据大量的信息模拟专家的思维进行分析。但是当前系统的推测方法比较单一,使得系统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大大地降低。大部分系统的系统只包含的当前地区的信息,并且信息不能进行共享,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的障碍和不足。
3 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发展趋势
3.1 系统网络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网络的无穷潜力。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新型农药的开发应用,新病虫害的发生等,我们只能应用网络来共享这些信息和数据才能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和快捷性。
3.2 技术多元化
目前大多数的系统一般采用数学回归模型,但是这种模型只能分析几个影响因素。但是有些问题是许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产生的。植物保护专家在遇到这一类复杂问题时,也很难将自己的想法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但是运用多种开发技术手段,例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多媒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极大地丰富专家系y,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3.3 功能综合化
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开发的趋势就是多学科交叉,高度综合化。因为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了条件、气候等许多方面的影响,在对其管理的过程中要全面的分析考虑,包含种子、土地、肥料等各个方面。只有功能综合化才能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杜艳艳,岳桂兰.我国农业专家系统在作物育种和栽培中的发展概况[J].辽宁农业科学,1995(06):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