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范文1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一】 一、校园暴力的几种表现

(一)打架斗殴。

打架斗殴是校园里最常见的暴力行为,通常是一些品德较差的大同学,自以为有力气,就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来殴打校内外的学生。除此之外,还有这伙中学生与另一伙中学生相互殴斗的现象,也称为学生打群架。中学生打架斗殴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学校带来了不好的声誉,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不难发现,中学生打架斗殴的发生具有时间上的规律性:

(1)放学 时。中午或傍晚放学,特别是周末中午,一些与校内学生有联系的校外少年,还有被学校开除的不良少年,站在门口寻找机会打架。同时,大批学生出校时易因发生碰撞而引发打架。

(2)考试结束时。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老师忙于批改试卷,学生普遍松口气,一些不良学生就惹是生非,易发生打架斗殴。

(3)秋季开学时。新生刚入学,学校老同学串联的,其中有因过去的仇恨而算账的,往往采用暴力攻击的手段来解决。

(4)课外游乐活动时间。不少学生喜欢到校外去打桌球、玩电子游戏和相聚郊游等。由于社会活动场所管理不严,人员复杂,学生之间常因争输赢、争地盘而发生冲突,导致打架斗殴。

(5)节假日。由于休息时间,有的学生家长又不在家中,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就跑到外面去,易发生打架,甚至相约互斗。

(二)强索钱财。

这是近几年来发生的比较普遍且严重的校园暴力现象,往往发生在中小学校门口或附近地区,大年龄的中学生向低幼学生强索钱财,以暴力相威胁,逼迫低年龄学生交出零用钱或学习用品等,并不准他们告诉学校和家长。此类事件不仅摧残了被袭击学生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而且造成许多家长人心惶惶,对孩子的身心和教育担惊受怕。

(三)毁坏物品。

有的中学生由于心中的不满、怨恨等情绪作用,通过毁坏物品来表现和发泄。在一些中学生里可以看到被学生破坏的课桌椅、墙壁、门窗等,其中一部分就是有的学生发泄情绪实施攻击的结果。这类攻击行为的目标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

(四)争风吃醋。

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早熟使早恋现象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而早恋给青少年的成长和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往往会因为女生而产生嫉妒、排挤甚至仇恨的心理。小小的矛盾因为缺乏沟通和引导而酿成打架甚至凶杀等暴力事件。

(五)心理障碍。

青少年攻击行为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这就是由于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所引起的攻击性行为。国内外研究表明,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具有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主要原因是在于他们的意识障碍、幻觉和妄想作用、智力障碍、情绪情感激烈等。在这种异常心理的支配下,青少年患者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引起攻击性行为,给他人造成轻重不等的伤害,极端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比如常见的少年多动综合症,表现为多动、多话、任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比较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并会干扰社会秩序。有多动综合症的少年行为,常有攻击性,一次性精神症状有突然发怒、行为冲动的表现,二次性精神症状有明显的暴力攻击行为,在生活中显得喜与人吵架和打架。又如,少年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意志和行为的障碍,造成行为混乱,在兴奋之下会伤人或物。再如,少年躁狂症者有的经常惹是生非,发生打闹等冲动行为,造成对他人的攻击。鉴于这些攻击行为不是一般的品德障碍,而是在精神障碍的情形下发生的,所以应提醒人们给予特殊的注意。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暴力病态在向校园延伸的结果。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给在校青少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如果青少年一旦形成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无论对其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将是非常危险的隐患。这种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造成的校园恶瘤,如果不在校园内得到应有的遏制,那么以后社会将会为此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一)家庭暴力是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

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大多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他们大多受到极度贫困、父母离异甚至家庭暴力等负面的刺激。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欺凌弱小,一方面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可见,缺乏关爱、缺少管教是这些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老师对学生施行暴力或冷暴力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土壤。

老师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体罚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严重的。老师施暴在前,学生想要对抗在后,这也是榜样的力量吧!

现在老师对学生体罚的事件,虽还是时有发生,但已大大减少,这正是教师观念进步的体现。而校园冷暴力却常常被忽略。校园冷暴力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问题学生采取不理睬、疏远、隔离及在语言上进行讽刺等行为。这些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举动,但其杀伤力更大。老师如果对向个性较强的孩子采取冷暴力的话,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重则造成自闭的后果,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二】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行为与表现: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重点:了解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过程:

活动一:走近校园暴力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其平时听到或遇到的校园暴力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之后引出校园暴力的概念。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暴力事件:

2010年9月30日下午3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1月2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活动二: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常见的校园暴力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学生分析总结后让学生自己先说出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来看校园暴力危害。

校园暴力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活动四: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常见情形: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是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5.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归纳有关校园暴力常见的情形,然后,让学生讨论后为事件里的主人翁出主意,教主人公几招预防暴力的办法。对于学生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可参考: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暴力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范文2

关键词:教师角色;问题;理论;行动

一、问题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也在不断的发展。但学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与之前有所不同,教师的管理活动也面临巨大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暴力行为

在百度搜索中,以“校园暴力犯罪”为关键词,搜索出有关报道12000多条,其主要表现有学生之间的打架、斗殴、抢劫或使用杀伤性的器械等手段造成同学身体上的严重损伤,更有甚者导致同学的残疾或死亡。学生的暴力行为不仅仅存在于男生中间,还有女生暴力行为,据报道,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一名16岁女生被同班四名女生用拳打脚踢2小时之久。此类事件的发生令人咋舌。

2.厌学情绪严重

学生是在中考中没有进入普通高中而选择了职业学校。在进入学校一段时间后,便产生明显的厌学情绪,如上课时玩手机、听MP3、看小说。上课时,不听老师上课,公然在课堂与同学吹牛聊天,无视老师的存在。还有的学生不但不接受老师的批评,反而顶撞老师、辱骂老师。在有条件接收快递的学校里,学生还在空余时间上淘宝购物。不少学生认为,上学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只不过是为了混在学校,等一张毕业文凭。反映在学习态度上不认真完成作业,或者认为做作业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抄袭现象非常严重。教学活动的实施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早恋现象普遍

由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强烈,也没有对人生加以规划,很多学生只是以混个文凭为目的而选择上学。由于社会环境、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学生年龄在15~17岁间,处在青春期,对异性敏感,但并不懂什么是感情,却一味模仿电视中、电影中、周围人恋爱,导致学校中“校园恋人”愈来愈多。虽然学校对早恋行为明令禁止,但早恋现象还是屡禁不止。

4.上网成瘾

信息时代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网络是信息时代的代表。学校中不少学生通过手机登录网络上网。在课后,邀约一同去网吧玩电玩、打游戏。上课时,却呼呼大睡,不听老师上课。网络中,“黄、赌、毒”等信息又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此导致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

5.个性问题

部分学校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判断标准,想问题偏激、片面。因为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矛盾,甚至对骂、打架。自尊心过于于强烈,太过要所谓的“面子”,很容易冲动,同学惹不得,老师管不得。导致的结果只是把全部问题推到别人身上,明明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却不认为有错,引发心理问题。

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教师的教育工作如何有效地开展也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是延用原有的教育理念,还是在此基础上创新改进,如何进行改进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理论研究

1.关于教师角色含义的研究

在瑞典教育学家胡森主编的《简明教育百科全书》中,对教师角色所代表的含义作了三种解释:

教师角色就是教师行为;教师角色就是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角色就是对教师的期望。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中,教师角色被定义为:“教师的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实际角色行为;二是教师角色期望。”冷宇在对角色理论进行研究之后指出,“教师角色即代表教师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与身份,包含着社会所期望于教师个人表现的行为模式,它既包括社会、他人对教师的行为期待,也包括教师对自己应有行为的认识。”从以上研究可以归纳出教师角色的一般含义,即: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为实现与其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2.不同视野下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1)以网络时代为视角的研究

朱跃龙在总结了网络时代的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信息化、学习方式自主化与协作化、师生交往平等化等特点之后指出,这些特点必然引起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知识学习指导者、文化知识传授者、课程教材执行者、教育教学管理者逐渐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知识体系建构者、课程教学研究者、人际关系艺术家”。钟铧主要从现代教育技术的角度讨论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及新的教师角色观。他对教师角色定位如下:指导者、合作者、心理保健员、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研究者、学习者。

(2)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社会为视角的研究

黄雅丽在研究了终身学习社会、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后,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与顾问、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型的社交家”。

(3)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视角的研究

刘兴民从教育社会学角度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的转换进行研究,指出其转换的六大趋势: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由教书匠成为研究者;由课程的执行者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开发者;由纯粹的管理者成为教育教学意义上的交往者;由个人劳动者成为教育协作者;由道德说教者成为学生心理健康调适者。

三、行动思考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大众传播及网络的流行,学生求取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使得教师不再享有知识权威的独占地位。中国传统存在的“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落后观念也有所改变。对于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强调采用多元化角色转换的方式教育学生,不提倡以专制、强制的方式教育学生,而是用不同的角色对待学生,在行动上感化教育学生。

1.以交朋友的方式换真心

某校高中一年级学生李×,在班级里成绩平平,课堂上经常低着头,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没有积极的回答,班主任对李×也没有过多地关注过。在学期期末,李×突然对班主任提出要放弃现在的学业,这让班主任感到很意外。最后,在一次聊天中,班主任从其他学生口中了解到,原来李×的父母在她早年就已离异,之后就和奶奶住在一起。李×的爸爸外出打工,一直不在家,可就在期末时,李×的奶奶病危,家里所有的负担都落在了李×一个人的肩上,为了照顾奶奶,支撑起这个家,李×最后决定放弃学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多加关注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学生,可能只在人生的几年当中与老师有交集,但如果一个老师在这几年中与学生真心相待,就算以后不能见面,也会让学生记在心中。朋友是容易拉近人与人距离的一种关系,现在的老师,不是高高在上,对学生的姿态都是居高临下。在学校中,学生也是有情感的一类人,老师也是有感情的一类人,而不是用老师固有的优势地位去压倒学生,让学生面对老师时就心生畏惧,两腿发软。如果是这样的一种关系,那么,老师就不能够了解学生的全部。就像上述案例中所说的那样,如果班主任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可能就能通过捐款等方式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不至于辍学。

老师上课是要保持治学的严谨,在课下,可以通过聊天、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多次以后,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最后,建立起师生间的友谊,用真心去换取真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2.以导师的方式教知识

现在的部分教师,在教书上,由于职业特性以及工作的重复性,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产生了倦怠的工作状态。根据心理学,人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的教学环境中,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都在厌学的状态,也会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的教学不是由教师一人就能完成的,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与老师的配合与合作。教师的教课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因此在学生上课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引导的角色,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发现学生厌学时,作为教师,也应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教师只是一味地念书、教书,这是老夫子时代的教学模式,现在的社会已俨然不同于以往。面对90后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见识比上一代更加广泛,而课堂教学的一成不变,必然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更多的吸引力,课堂太过枯燥乏味。故教师会教还不够,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我们的教学才算是成功,从教师的体验升级为导师,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3.以父母的方式爱学生

在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中,胡忠和谢晓君夫妇在藏区支教12年。他们对待孩子就像自己的亲身孩子那样付出了全部的爱,在生活上,给了全部的照顾,在教学上,奉献了毕生所学。我们被一种大爱、博爱所触动,12年的时间,留住他们的不是美丽的风景,也不是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是爱。相反,有些丧失道德的教师,对幼儿都缺乏爱心,出现很多不负责任的幼师伤害幼童事件。学生也是懂得情感的,当一个老师付出爱时,学生总会感受到,理解老师的苦心。对于早恋学生,如果以父母、长者的关心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摆脱好奇的心理,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以此教育学生做正确的选择。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培养出心智健全的人,长大以后才懂得去爱别人。

4.以学习的方式求进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教育学生,讲授知识,但老师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正确。教学中,提倡学生与教师公平、平等地探讨学术、探讨知识。当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可能存在新的思想、新的思路,能够提出更好的学术理念,老师不要因此而约束学生的思维,而是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更好地学习。在学生身上,找到老师所欠缺的、不具备的,并且主动学习、改进。这样的老师,才能够被学生所尊重,而不是一味地压制学生,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样的结果只是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现代社会要求的是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新时代的学生问题,与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联系在一起。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已经与之前有显著不同。教书先生的戒尺、严苛只是过去的教师形象,而今天的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行动上,为人师表,率先做表率;在教学上,要求不断进步、不断改进,讲授最前沿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用真心感动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将老师作为自己的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师吐真言来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角色的变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为了祖国新一代,承担起民族的责任,保证民族发展的要求,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贺国荣.浅析校园女生暴力现象.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0).

[2]刘宏娇.以文化视角解读教育学.教育论坛,2009(12).

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范文3

关键词:农村留守青少年;未来就业保障;犯罪率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农村留守青少年未来就业保障的PPP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10295056)

中图分类号:D917.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3日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转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形成。为了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同比增长1.5%,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6,934万人,增速为0.3%。与此同时,农村留守青少年作为进城潮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的农村留守青少年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3~20周岁的人。

随着教育体制的完善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114万人扩增到2016年的765万人,增长近5.7倍,加上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后不再升学的学生,2016年的就业群体大约有1,500万人。由此可见,整体的就业形势十分复杂、非常艰巨,而与城市生源毕业生相比,农村生源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2013年中国社科院“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调查”的数据显示,来自城市家庭的毕业生就业率为87.72%,而来自农村家庭的毕业生就业率只有69.51%,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由于就业的困难,很多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农村留守青少年由于自身特点,其犯罪率一直高居不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这一现状,深入分析就业对犯罪率的影响,探讨未来就业保障对于降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率的作用。

一、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政府工作的落实,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人数在不断减少,刑事犯罪案件中主体为青少年的比例也在稳步降低,但是2015年仍有236,341名青少年因刑事犯罪而受到刑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舆论的传播更加快捷,过早地接触复杂的社会生活给青少年带来物质、心理等方面的冲击,由于心智尚未成熟,青少年极易受到他人言论的影响而导致价值观的歪曲,从而违法犯罪。目前,青少年犯罪现象逐渐呈现低龄化、团体化、智能化、暴力化和突然性等特点。(图1)

在青少年犯罪案例中,大部分是由于缺乏P爱、缺乏监管、缺乏教育、经济贫困、心理扭曲等原因,而这部分群体中农村留守青少年占较大比例。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陪伴,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现象更加严重。据全国法院相关资料,2006~2012年全国法院判处留守青少年罪犯人数由41,707人增长至97,895人,年均递增9.7%,2013年和2014年人数有所下降,但2014年仍高达67,420人,占全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总数的27%。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特点。通过对近年来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案例的分析,其犯罪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犯罪年纪低龄化。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以上,呈现上升趋势;二是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以财产型犯罪为主。农村留守青少年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攀比心理,追求物质主义,当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心生邪念,引发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抢劫、盗窃等侵犯财产型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80%以上;三是犯罪手段暴力化。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大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缺乏对法律红线的辨别能力,没有明确生命和犯罪的概念,易受网络上的暴力游戏和不良信息的诱导,不仅侵犯财产而且危害人身健康与生命。近年来,校园暴力层出不穷,农村留守青少年因矛盾杀人的悲剧也时常发生,如2014年的肖明案、薛毅案等;四是犯罪行为偶然性强。农村留守青少年往往会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罪行,作案动机比较单纯,多为临时起意,突发性犯罪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五是犯罪方式团伙化。农村留守青少年易情绪冲动、盲目随从,但是非辨别能力不足,缺乏法律知识,聚集到一起时易受人多势众心理的影响而共同犯罪。

二、就业对犯罪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基于郭飞对于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因素的分析,本文着重研究国家政策、劳动力素质、劳动力市场三个就业因素对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率的影响。根据经济政策作用的直接性与调节性,选取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作为国家政策对于就业影响的具体指标。根据农村留守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机会与层次,选取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作为劳动力素质对于就业影响的具体指标。由于缺乏青少年就业市场岗位供需与就业人数的具体数据,故以我国就业总人数作为劳动力市场对于就业影响的具体指标。由于农村留守青少年是青少年刑事案件中的犯罪主体,并且缺乏近几年我国青少年总人数的数据资料,无法直接计算犯罪率,故以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作为犯罪率的具体指标。

(二)模型构建。为了进一步研究就业对降低犯罪率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2015年的数据材料,以我国青少年刑事罪犯数(用Y表示)为被解释变量,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用G表示),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用E表示),我国就业总人数(用X表示)为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建立计量模型,用最小二乘法做回归分析。通过对不同模型结果解释能力的比较,最终选取半对数模型与倒数模型相结合的回归模型。(表1)

根据Eviews输出得到表1所示结果:

(三)结果分析。2=0.965223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96.52%,即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变动的96.52%可由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我国就业总人数作出解释,回归直线拟合观测点较为理想。方程的F值为84.2629,说明回归模型总体是显著的,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我国就业总人数对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的共同影响是显著的。从每个自变量的t值看,在5%显著性水平上,三者分别对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的影响都是显著的。由回归方程系数可知,其他条件一定时,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与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成正相关,与理论分析不符,可能是由于时间序列的有限性或模型固有的局限性;其他条件一定时,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每增加1万人,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将会减少0.05%;其他条件一定时,我国就业总人数每增加1%,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将会减少31.40%。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扩大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可以增加升学机会,提高劳动力就业素质,从而增加我国就业总人数,减少我国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对于高犯罪率的农村留守青少年,提供未来就业保障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对于降低其犯罪率有更大的积极效应。

三、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一)就业对犯罪的影响原因分析。就业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层次与就业质量更是不容乐观。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农村青少年的升学率明显低于城市青少年;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青少年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自卑、孤僻、叛逆等都会造成人际沟通方面的缺陷;由于学校教育方法的失当,重视升学率、就业率而忽略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导致农村留守青少年自律意识薄弱,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上原因都造成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困难。

由于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农村留守青少年自我认识存在不足,如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弱、情感需求强烈、意志薄弱,再加上缺少父母的关爱,农村留守青少年易夸大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而形成阴暗的人生观,面临就业的困境往往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过分追求物质满足而置法律法规于不顾。失业问题也可能引发青少年对秩序的叛逆、对社会的不满,从而产生报复心理,增大了犯罪的可能性。

未来就业保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困境,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一方面未来就业保障使农村留守青少年感受到社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注与呵护,有利于情感上的感化,减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矫正扭曲的心理,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另一方面通过未来就业保障的各项措施,农村留守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专业技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找到能发挥个人价值的岗位,在获得劳动收入的同时实现自尊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从根本上预防犯罪行为。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调研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原因,研究就业对降低犯罪率的机理,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广安市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50份问卷,回收224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有210份有效问卷。

在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原因分析中,由图2可知,共有33.3%的受访者认为心理问题为主要原因,即亲情缺失导致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内心封闭、情感冷漠和行为孤僻,这一类青少年极易形成扭曲的价值观而导致犯罪。26.2%的受访者认为教育问题为主导因素,大部分犯罪的农村留守青少年都存在厌学、逃学、辍学的情况,由于学业知识的不足无法进行就业技能的学习,从而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了追求物质生活极易进行犯罪。此外,部分受访者认为社会风气的不良倾向、周围同学的欺凌行为、家庭教育缺失而形成的错误道德观等也是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诱因。(图2)

由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原因分析可知,扭曲的价值观、道德观是犯罪的根本原因,物质的生活需求则是犯罪的主要目的。大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由于专业技能的薄弱导致就业困难,在金钱主义不良倾向的诱导和攀比心理的鼓动下导致犯罪行为。由此可知,提供未来的就业保障对于降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率有一定的促进效应。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认为学校再教育、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基金的支持等都能提供未来就业保障,促进就业从而减少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四、促进就业、避免犯罪的对策

(一)职业教育培训。为了让农村留守青少年更好地就业,提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针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普遍情况,开展以门槛低、费用少、时间短的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培训,通过实行免试入学、放宽年龄限制、建立弹性学制、加大扶持力度等措施积极促进农村青少年的就业,并把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学历证书与业资格证书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让更多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获得工作技能,可以通过劳动所得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从而降低犯罪率。

(二)对接就业岗位。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针对就业岗位培养专业人才,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学校应围绕市场进行教学行动,根据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调整专业结构,在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条件下通过模块化教学提高青少年的职业能力。此外,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联合办学让企业作为学生实习的基地,加强实践教学,便于对口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利于就业岗位的对接。学校的老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进行订单式培养。通过对接就业岗位可以提高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率,通过在工作上获得的成就感纠正被扭曲的价值观,从而避免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三)创新创业扶持。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各种补贴与优惠政策的扶持为农村留守青少年进行就业与创业提供良好的机遇。积极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建立完善创业培训、项目推荐、资金扶持、专家指导为一体的创业扶持机制,提高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创业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创业风险。此外,在银行贷款、税收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也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并充分利用社会的就业创业基金,大力表彰成功创业的农村留守青少年,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青少年勇于创业”的新机制。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就业保障机制,为农村留守青少年梦想的实现铺垫道路,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减少犯罪行为。

(四)调整产业结构。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出现负增长,第二产业劳动力增长缓慢,第三产业劳动力增速不断加快,逐渐成为我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但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就业总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是与产值比重的增加幅度不对称。相较于城镇,农村的产业结构更不合理,第一产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第二产业未合理吸收劳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应大力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首先,通过强化农村科技、引入先进设备提高农村第一产业的工作效率;其次,增加第二产业中的技术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注重与生产业的融合发展;最后,应将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作为调整重点,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运输、保险等项目,同时抓住农村的地域特色,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等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为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与创业创造更多机会,教育培训与不同产业岗位需求的密切联系也增加了未来就业的保障,从而降低犯罪的可能性。

总之,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应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未来就业保障,满足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犯罪行为,从而降低犯罪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训伟.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2]索文斌,宋欣.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青年研究,2015.3.

[3]宋洪杰.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0.

[4]操学诚,路琦,牛凯,王星.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6.

[5]郭飞,夏建军,余欣.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出与就业(就业版),2011.24.

[6]郭秀芬.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要以农村青年就业为导向[J].理论导刊,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