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1

论文摘要:人口问题涉及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等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稳定的人口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从数量上准确的预测人口数量以及各种人口指标,对我国制定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健康人口发展计划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都影响着我国人口的增长。鉴此,本文依据灰色预测方法和年龄移算理论,基于人口普查统计数据,从人口系统发展机理上展开讨论。

首先根据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一级的灰色预测模型,再将近几年我国的人口数量带入模型,便得到未来较短时间内我国的人口数量。所得结果为我国总人口将于2006年、2007,2008,2009,2010年分别达到13.1495,13.2212,13.2909,13.3587,13.4246亿人。

然后分析人口发展方程中按年龄死亡率及生育模式等参数函数的内在变化规律,及其对总人口的影响,建立了莱斯利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参数函数的不同特点,建立了生育模型和死亡模型等子模型。在将所得子模型和主模型结合,依据当前人口结构现状对我国的人口做了长期的预测。所得结果是我国总人口将于2010年、2020年、2030年分别达到13.51058,14.38295,14.78661亿人与国家发展战略报告数据一致。

最后对所建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1.1 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已有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中国人口做出分析和预测是一个重要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增长。2007年初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还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试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人口增长的上述特点出发,参考附录2中的相关数据(也可以搜索相关文献和补充新的数据),建立中国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并由此对中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趋势做出预测。

1.2 背景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耕地少,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人口数量、质量和年龄分布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社会保障、社会稳定和城市活力。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对此,单纯的人口数量控制(如已实施多年的计划生育)不能体现人口规划的科学性。政府部门需要更详细、更系统的人口分析技术,为人口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导和依据。

长期以来,对人口年龄结构的研究仅限于粗线条的定性分析,只能预测年龄结构分布的大致范围,无法用于分析年龄结构的具体形态。随着对人口规划精准度要求的提高,通过数学方法来定量计算各种人口指数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这就是人口控制和预测。

二、问题分析

2.1 整体分析

人口增长模型是由生育、死亡、疾病、灾害、环境、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共同结果,如此众多的因素不可能通过几个指标就能表达清楚,他们对人口增长的潜在而复杂的影响更是无法精确计算。这反映出人口系统具有明显的灰色性,适宜采用灰色模型去发掘和认识原始时间序列综合灰色量所包含的内在规律。

灰色预测模型属于全因素的非线性拟合外推类法,其特点是单数列预测,在形式上只用 被预测对象的自身序列建立模型,根据其自身数列本身的特性进行建模、预测,与其相关的因素并没有直接参与,而是将众多直接的明显的和间接的隐藏着的、已知的、未知的因素包含在其中,看成是灰色信息即灰色量,对灰色量进行预测,不必拼凑数据不准、关系不清、变化不明的参数,而是从自身的序列中寻找信息建立模型,发现和认识内在规律进行预测。

基于以上思想我们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

2.2 局部分析

在灰色预测模型中,与起相关的因素并没有直接参与,但如果考虑到直接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例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人口数等,根据具体的数据进行计算,则可以根据年龄移算理论,从某一时点的某年龄组人数推算一年或多年后年龄相应增长一岁或增长多岁的人口数。在这个人口数的基础上减去相应年龄的死亡人数,就可以得到未来某年龄组的实际人口数。对于0岁的新生人口,则需要通过生育率作重新计算。

当社会经济条件变化不大时,各年龄组死亡率比较稳定,相应活到下一年龄组的比例即存活率也基本上稳定不变。因而可以根据现有的分性别年龄组存活率推算未来各相应年龄组的人数。

即,若某t年年初有i岁人口数 人,次年即(t+1)年年初这些人长了一岁为(r+1)岁。若 为这批人在一年内的死亡率,则(t+1)年年初(i+1)岁的人口数为 。0岁人口数需要通过妇女生育情况另行计算。

因此可以建立人口发展矩阵方程模型这一主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建立生育率模型和死亡率模型。

三、模型假设

1. 假设附件中所给数据真实可靠且具有预测性。

2. 不考虑国内外的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的影响。

3. 不考虑香港、台湾以及澳门人口。

4. 假设影响中国总人口数的主要因素是死亡率和出生率。

5. 假设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生育和死亡率都比较稳定。

6. 由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知,我国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低于更替水平。假设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保持为1.8。

四、名词解释

1. 人口: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实现其生命活动并构成社会生活主体,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2. 出生率:指某年每1000人对应的活产数,又称总出生率或粗出生率。它反映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以千分数表示。

3. 生育率:某年每1000名15-49岁妇女的活产婴儿数。又称一般生育率。该指标比出生率要精确一些,因为它将同可能生育的特定性别年龄的人口联系起来(通常是15-49岁的妇女),排除了年龄性别结构不同引起的偏差。生育率比出生率更能揭示生育水平的变化。

4. 总和生育率:指假定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

5. 死亡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说明该时期人口的死亡强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

6. 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程度或增长速度,即一定时期内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通常以一年为期计算,用百分数表示。

7. 人口年龄结构:某一年某一地区按年龄划分的人口数。

8. 老龄化指数:65岁以上人口对15岁以下人口的比例,数值越高说明老龄化程度越深。

9. 平均寿命:0岁时的期望寿命,用以反映同时出生的一群人预期可能存活的岁数。

10.灰生成:将原来数据通过某种运算交换为新数据,成为灰生成,新数据称为变换数据。

11.累加生成:将同一序列中数据逐次相加以生成新的数据。

五、模型的建立

模型一 灰色预测模型

灰色系统是指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信息或非确知信息的系统,也称为贫信息系统。灰色模型是根据关联度、生成数灰导数、灰微分等观点和一系列数学方法建立起来的连续性的微分方程。灰色预测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利用这些信息,建立灰色预测模型,从而确定系统未来的变化趋势。灰色预测模型能够根据现有的少量信息进行计算和推测。

灰色建模的思路是:从序列角度剖析微分方程,是了解其构成的主要条件,然后对近似满足这些条件的序列建立近似的微分方程模型。而对序列而言(一般指有限序列)只能获得有限差异信息,因此,用序列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实质上是用有限差异信息建立一个无限差异信息模型。

设原始序列为

这是一组信息不完全的灰色量,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将其进行生成处理,以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下面选用累加生成,则m次累加生成的结果为

式中

(k=1,2,…,n)

一般通过一次累加生成就能使数据呈现一定的规律,若规律不够,可增加累加生成的次数。同理一次累加序列为

在数据生成的基础上,用线性动态模型对生成数据拟合和逼近。对 建立模型

白化形式微分方程的离散解为

(k=0,1,2,…,n-1)

按累减生成还原,计算后得到预测数据。显然这里只需一次累减。

利用1999年-2005年的中国人口数据,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运用Matlab软件编程(程序见附录)对参数求解可以得到: ,初始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为0.0975。

因此可得白化形式微分方程的离散解为

通过上述GM(1,1)模型的建模过程可知,模型的解是一个指数函数,实际上对于任意非负离散点序列,其一次累加序列呈现指数规律,因此,用指数函数来拟合是可以的。

模型二 模型组

下面以人口发展矩阵方程为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不建立生育模型和死亡模型的子模型。

主模型:改进的莱斯利模型

以年为组划分年龄组,令最长寿命为m,设第t年满i足岁不到i+1足岁的人数为 ,t=0,1,2…,i=0,1,2,…,m.其中表示符合条件的全部人口。记 为第t年i年龄组的死亡率,因此有

i=0,1,2,…,m-1,t=0,1,2….

(式一)

令为i组妇女在t年的生育率, 为妇女的育龄期, 为i组中t年时的女性的人口比率,则第t年出生的人口为

其中 是生育模式,成立 ,而

Ⅱ 年龄移算原理求解

年份

由上表数据,可用EXCEL画出平均年龄图,平均寿命图,老龄化指数图(参见附表1-3).

其中

通过这些公式不难得出如下表二:

表二

通常 、 、C值越小,p值越大,则模型的精度越好。若

Ⅱ 模型二的结果的分析:

在附件一(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总人口将于2010年、2020年分别达到13.6亿人和14.5亿人,2033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这与我们得到的在2010年人口为13.51058亿人和2020年达到14.38295亿人以及2030年的14.78661亿人很接近,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由结果知,我国人口规模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这达到了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指标,为我国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从2010-2030年我国人口指数数据预测表(5年为一阶段)表数据和附表中的条形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人口的平均年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增大,而且市、镇、乡依次成递减规律;平均寿命存在同样的规律,老龄化指数随时间的推移也在逐渐增大,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逐渐加深,而且市、镇、乡的老龄化指数成增加的趋势与国家发展人口战略报告的结果一致。

八、模型评价及推广

Ⅰ 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本文建立了两个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和改进莱斯利模型,其中灰色预测模型用于对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做出短期预测,而离散控制模型是做长期预测。

灰色预测模型是从自身的序列中寻找信息建立模型,发现和认识内在规律进行预测,而将影响目标的因素看成是灰色量,因而能够根据现有的少量信息进行计算和推测。

所以只需少量数据就可以进行较准确的预测,因而该模型有较强的移植性。在对该模型进行大量的试验之后,可知它在做短期预测时精度是非常高的。

离散控制模型与灰色预测模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模型中则需充分考虑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他们是怎样影响人口变化的,将定性的转化为的定量的。该模型考虑了各发面的因素,因而所的结果更贴近实际,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缺点:由于数据有限,未能充分考虑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因此所建模型不全面,所得的结果与实际有一定的出入。

Ⅱ 模型的改进:

对死亡模型的改进,对连续的按年龄死亡率函数可用多元样条,即曲面拟合来进行构造。

死亡率是一个客观现实的统计,不是受人为影响的量,一般受社会发展水平、医疗卫生、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一些已知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还有受一些间接的、未知因素的影响,要把影响死亡率的各因素都包含在内是不可能的,只能根据以往的客观数据来对人群死亡率函数进行离散行式的拟合和预测,可用再次采用灰色预测。也可以建立一般的人群死亡率预测方法,要假定人群期望寿命有上限,或者采用控制人群期望寿命增长速度的方法,使得预测结果趋于合理,如最佳寿命表,模型寿命表等方法。

Ⅲ.模型的推广:

由于灰色预测模型能够根据现有的少量信息进行计算和预测,因而除了在人口方面适用,也在经济、生态、医学、工程技术、气象、水文及减灾等许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改进的莱斯利模型主要通过迭代的方法预测未来长期人数,由于精度高,事业它可以应用于一些预测问题中,同时也可以对一些防止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

九、做题感受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不仅仅是知识更有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暑假一个月的数模培训,使我们得到较满意的结果:虽然觉得具体学到的知识不是太多,但它让我们认识到,数模不是让我们去解决理论上的难题,而是重在培养一种思维,一种对身边任何事物数学化的思维。这不但是数学理论的现实应用,更是对数学本身的深层次的理解。使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了较大的思维转变。在思考问题时会考虑的更全面,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我们变的更加严谨。

一个小组由三个队员组成,所以它决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这就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思考并解决问题。一个人的精力、思维或知识总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对某些大问题给出全面的、完美的结果。因此,注重集体的力量,协作搞好工作不容忽视。

数模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总的来说,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许多。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

十、参考文献

[1] 熊和金,徐华中,灰色控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9。

[2] 谭永基,蔡志杰,数学模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

[3] 衷克定,数据统计分析与实践—SPSS for Window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4] 陈强,人口系统模型及人口状况分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4.9。

[5] 虞丽萍,人口年龄结构模型建模和预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7。

十一、附录

Ⅰ程序

1.1 模型一的程序:

灰色预测模型

a=[12.5768 12.6743 12.7627 12.8453 12.9227 12.9905 13.0756];

%1999年至2005年的统计人口数 ,t=1时映射的增长年份为94-95

for i=1:6

c(i)=a(i+1)-a(i); %年净增长人数

end

c

for i=1:6

b(i)=a(i+1)-a(1); %年净增长人数的1-AGO

end

b

B=zeros(2,5);

for i=1:5

B(1,i)=-0.5*(b(i)+b(i+1));

end

B(2,:)=[1 1 1 1 1];

C=B';

%矩阵转置

r=zeros(1,5);

for i=1:5

r(i)=c(i+1);

end

r=r';

s1=B*C;

s2=inv(s1);

s3=s2*B;

s=s3*r

%结果系数为0.0281,0.0888;且序列c的第一个元素是0.0975

2.2 模型二的程序:

2.2.1年龄移算法的程序

for i=1:91

B(i+1)= A(i)*(1-d(i));

end

sum1=0;

for i=16:50

sum1=b(i-15)*k(i-15)*A(i)+sum1;

end

B(1)=(1-d(1))*(1-d(1))*sum1;

sum2=0;

for i=1:92

sum2=sum2+B(i);

end

B=zeros(1,92);

for i=1:91

B(i+1)=A(i)*(1-d(i));

End

2.2.2改进莱斯利模型的程序

注:下面只是举一例-2030年乡村人口预测及其人口特征程序,其余依次类推由于其中具体数据过于庞大,故不一一将其列出,只是将最近2005年的数据列出,请参见附表1.

子程序:

A11 %生成矩阵A的M文件,其维数为(90,90),表示各年龄段的死亡率.

B2 %生成矩阵B的M文件,其维数为(90,90),表示各年龄段的生育率.

x1 %生成矩阵X的文件,其维书为(90,1),表示各年龄段的抽样人数.

y=increase(x,A,B,25); %调用自定义的改进莱斯利模型函数

sum=0;

for i=1:90

sum=sum+y(i);

end

sum1=111489.7196*25;

sum=sum+sum1 %抽样的总人口数

s2=0;s3=0;s4=0;

for i=1:90

s2=s2+i*y(i);%求平均年龄中的

for j=0:i-1

if i

s3=a1(j+1)+s3;

else

s3=s3+29.6185*10^(-5);%对于查

end

s3=s3+19.0975*10^(-5);

end

s4=s4+exp(-s3);

end

r=s2/sum %平均年龄

s4

%平均寿命

w=r/s4

%老龄化指数

以下是改进莱斯利模型函数的程序

function y=increase(x,A,B,n)

for i=1:n

x=A*x+1.8*B*x;

end

y=x;

Ⅱ 图形及图表

附表1

注:此为利用改进莱斯利模型得到的平均年龄图,系列1表示城市人口平均年龄;

系列2表示镇人口平均年龄;系列3表示农村人口平均年龄.

附表2

注:此为利用改进莱斯利模型得到的平均寿命图,系列1表示城市人口平均寿命;

系列2表示镇人口平均寿命;系列3表示农村人口平均寿命.

附表3

注:此为利用改进莱斯利模型得到的老龄化指数图,系列1表示城市人口老龄化指数;

系列2表示镇人口老龄化指数;系列3表示农村人口老龄化指数.

附表4

注:此图为2005年城市人口各年龄段的人口死亡率.

附表5

注:此图为2005年镇人口各年龄段的人口死亡率.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现状 应对措施

一、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中国企业改革开放近30年来,通过实践所形成的管理经验,尤其是对人才的引进、管理 及为人才提供、创造条件和发挥才能的环境方面,尽管有许多成功之处,但是面对新的市场 环境,我们还是需要以十分清醒的态度来强化新的人才竞争意识。进步来自对瓶颈的突破。 卓越成绩的取得来自管理者永不自满的饥饿精神。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知人之所长和用人 之所长。管理者应不断创新、吸收、学习新科技、新思维、新方法,引进新人才,来填饱肚 子充实大脑,而不是庸庸碌碌无力地“守旧”;闯荡市场,风险重重,所以要居安思危、战 战兢兢、如履薄冰,树立人才忧患意识,做到人尽其才,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指鹿为马;要 乐于向上、积极进取,营造部门间和谐快乐的氛围,而不是死气沉沉,板着一张长脸,压抑 的气氛只会让人才跑掉;要树立“多做事是自我资历、经验、阅历的积累,意味着财富的积 累”的务实观,而不是“老实人多做多吃亏”或者“企业不是自家的,干好干坏一回事,多 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的唯利观。每一个领导要明白,用七八分精力来挖掘部下的优 点 ,用二三分精力注意部下缺点,这是一个成功管理者最重要的用人原则,因为注意人的短处 ,只会弱化组织。择其长处而用之,才能使部门工作取得绩效。

二、对人力资源的制度性激励管理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管理模式具有东西方文化背景方面的适应性和差异性。西方文化强调 “契约制度”,而东方文化注重“人伦纲常”,这样在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管理上的内容有侧 重。经济学的制度激励理论与管理的管理激励理论,实际上是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管理活动在 市场经济具体文化背景下的理论放映。东方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典型形态是日本 模式。日本模式的特征是注重“管理激励”,强调员工从业自主权,充分利用了人的“社会 性”或“合群性”动机,通过终身雇佣、年序工资、内部晋升和开发培训等,进行人力资源 激励管理。西方文化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典型形态是美国模式。美国模式的特征为 ,侧重“制度激励”,注意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在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 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对在职员工进行契约化制度管理。

三、我国人力资源存在的现状

1.人口素质总体比较低。2000年,我国15岁及以上的文盲人口为8700万人,超过德国总人口。我国15岁以上受教育年 限为7.86年,25岁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仅相当于美国100年前15岁以上国民 受教 育的水平。200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中初中以下的比例占82%,是同时期美国的6.3倍,日本的 4.36倍,韩国的2.4倍。而高中水平占劳动总人数的13%,但发达国家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达 到高中水平平均占到50%左右,德国达到35%,是中国的4.5倍,连发展较晚的韩国也是中国 的3.3倍。差距最大的是高等教育,在中国100个劳动人口中只有5个受过高等教育,这一比 例只相当于美国的1/7,英国的1/5。

2.教育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由于财政支出的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是91.8%,一些偏远山区只有75%(2001年)的学生按时完成学业。 高中 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41.3%,高中阶段教育容量不足,已成为制约劳动人口文化水平、 提高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也使我国教育结构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产 生了教育发展的结构性失衡。至于高等教育,我国目前只有13%的入学率,属于欠发达国家 。

3.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中国老年人口超过1.3亿人,随着1950年出 生高峰的人即将进入老年,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 口总数将突破2亿人,2027 年超过3亿人,2044年将达到4亿人。从2015年到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预计减少2900万左右 ,估计到2050年我国将减少18%~25%的劳动人口,届时,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有相当一 部分岗位,面临着人员短缺,并且现在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不再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

4.地区差距较大。中国主要生产基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工业区,以中国25% 的人口创造了85%的 中国财富,而广大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和普通劳动力资源,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能 力。2001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平均义务教育学生按时毕业率分别为83%、78.2% 和62%。西部比东部整整落后21个百分点。2001年义务教育学生按时毕业率高于80%的地区 有12个,其中9个为东部地区,3个为中部地区;超过90%的地区仅4个,分别为天津、上海、 浙江和北京;低于20%的地区有9个,除海南、湖北外,全部是西部地区;其中不到50%的有 西藏、贵州和宁夏。由于西部经济和生活水平相当落后,使得许多高学历人才不愿在西部工 作,造成了西部高学历人才紧缺,东西部人才结构差别加大。城乡人力资源也很明显,城镇 人力资本积累处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处于普及初等教育阶段。目前至少有1.2亿人流入城镇,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8年。

四、制定人才的长远发展计划

企业应该根据引进人才的成熟度和人才的自己发展计划,为人才提供发展的晋升机会。对于 引进的人才,应考察是否真有才华,对于才华出众、事业心强的人才应及时提拔委以重任, 拓展其发展空间。因为专业的原因,未能表现出其才能的,实施高层次人才“自我开发”计 划,使其符合发展方向的前提下,设计自己,培养自己。管理者应充分听取人才本人的意见 ,按照高层次人才对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材施教,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应当引 入建设性人事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地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工作轮换机会,使人才在企业内部流动,不断丰富各类人才工 作的多样化,使人才感到职业更富挑战性,努力使员工感到为企业工作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人才是企业的资源,而且是能为企业创造财富的资源。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企业要 在社会变革和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长期学习,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更有 利于人才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结合,使人们在组织中活出生命的意义,从而降低人才的流 失率。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3

[关键词] 再分配 不公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全国及尼系数从1978年的0.317上升到2005年的0.455。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在继续,主要表现为: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由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7年的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二是地区收入差距拉大,从农村居民看,2004年人均收入最高的省市与最低省市的差距拉大到4.11倍,从城镇居民看,2004年这一差距扩大到2.31倍。三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四是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以城镇居民为例,2004年,低收入户在总居民收入中的收入比重只占7.3%,而高收入户的收入比重,则占40.6%。另外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增速比城镇居民年均少8%―9%;还有一系列行业垄断,灰色、黑色收入等问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刘易斯 (William Lewis)曾指出:“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 ,也是最容易诱发妒忌心理和混乱动荡的方面。”完善收入分配理论,缩小贫富差距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1.税收在调节收入方面应有的作用还没完全发挥

第一,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微弱。个人所得税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偏低。由于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收入分配功能以其收入功能为基础,因此其调节作用受限制。(2)个人所得税的课税模式不合理。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实行分类所得课税模式,不能就纳税人全年各项应税所得综合计算征税,难以体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而且由于分类所得课税模式对不同收入项目采取不同的税率和扣除方法,造成各项所得之间税收负担不一致,纳税人容易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费用,存在较多的逃税、避税漏洞。(3)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方式不合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实行综合扣除方式,采取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相结合的方法,未能考虑到纳税人的婚姻状况、家庭总收入、赡养人口等情况,忽视了收入水平与现实纳税能力的区别影响了个人所得税量能征收的公平性。(4)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过窄。个人所得税来源过重地偏向属于劳动收入的工薪所得,部分非劳动所得的高额收入却游离在税收调节之外,或名义上征收而实际不征或征收不足。如在证券投资收益方面,将股息和红利作为个人所得课征,但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对由证券交易而获得的所得,尚未开征相应的证券交易税;

第二,个人收入支出环节的消费税不完善。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制是1994年税制改革中新设的一个税种,在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收入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税在调节高消费支出方面的作用日益微弱。一是现行的消费税只对特殊消费品征税,而不对消费行为课税,致使一些已属奢侈消费的消费行为未能得到应有的调节;二是消费税的调节作用错位,已不能准确反映当前社会消费状况,致使本应得到调节的得不到调节,本不需要调节的进行了调节;

第三,个人财产积聚环节的财产税调节不力。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财产税由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构成,财产税额作用是筹集地方财政收入,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相当微弱;

第四,个人财富转让环节未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我国的遗产税虽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却一直未能开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居民的财产积累程度已有提高,特别是高收入群体的财产已积累到相当规模。遗产税与赠与税的缺位使得税收无法消除严重的财富累积效应。

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第一,最低社会保障存在不公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劳动收入判断标准”没有全面评价个人的经济能力,只包括劳动收人而没有考虑资产或财产收入,一些没有劳动收入却拥有资产或财产的人仍然符合低保的资格标准,比如拥有四五套住房还领低保的情况,有违低保本意,使低保资金流失,国家受损。

大部分农村还处于社会保障空白状态。我国公民中农民最多,生活也最苦,很长时间内经济的增长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条件,而现在他们不仅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水平,甚至还处于无任何保障的水平。还有另一特殊群体――农民工的保障也因制度的不健全而十分脆弱;

第二,现收现付制难以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我国的社会保障名义上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仍然是现收现付制的模式。现收现付制很好地体现了互济原则,且便于管理,无须高昂的管理和监管费用,但存在着养老责任后移的情况,对人口老龄化而言是脆弱的,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会对当代和后代人的缴费和受益水平产生严重的影响,当期应尽的社会保障责任没有尽全;

第三,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清,资金管理混乱。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大量社保资金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难以统筹分配,且各地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各部门责任不清,社会保障基金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保值增值水平低。另外,对社会保障责任重视不够导致社会保险水平偏高,过于依赖中央财政,社会保险缺口最终成为政府的无限责任,不利于社会保障代际平衡和健康发展。

二、对策思考

1.增强税收对高收入的调节作用

第一,简化工薪所得的税率档次,拉大低档间距,降低低档税率,体现量能负担原则。制定更趋合理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适当考虑纳税人抚养、赡养家庭人口等费用扣除,在统一各地费用扣除标准的基础上,坚持实行全国统一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避免各地自行规定不同的扣除标准,人为造成分配不合理情况。调高股息、红利、财产转让、租赁、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偶然所得等非劳动性收入的税率;

第二,调整完善消费税税目。通过消费税制的调整,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将新出现的高档品、奢侈品及高档消费行为均列入征税范围,取消对已成为日常用品的商品的征税,切实发挥其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作用;

第三,改革税收征管体制,加强征管力度,加大对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的监管查处力度,增加纳税人偷逃税款的成本和风险;

第四,政府应进一步改革税制,完善个人所得税,积极创造条件开征不动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财产税,逐步扩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力度,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2.建立覆盖整个国家的公平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劳动收入判断标准”,尽快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缩小城乡差距;

第二,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结合。基金制对于老龄化而言优于现收现付制,且有利于提高储蓄促进增长,但是却大大弱化了社会保险的互济功能,并且存在积累资金的投资和保值增值以及高管理与监管费用问题。考虑到二者的优缺点,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建立一种高效的混合型养老制度;

第三,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不断提高统筹层次,有效控制社会保障成本,强化对未来社会保障的资金储备。强化社会保障资金及责任管理,节约当前资金,防止社会保障向当代人多分配的倾向。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国家稳定和谐之源,收入分配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构建一个合理、公平、共享的收入分配制度,真正让全体人民合理分享到国家发展的成果。我国应该努力构建一个中等收入水平人群占绝大多数的橄榄型收入结构。当然,这个任务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都值得下工夫,仅仅重视某一个环节,是无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只要我们真正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坚持公平、正义、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按照科学发展观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调整旧的制度,确立新的政策,收入分配这个民生之源就会在公平、正义、共享的机制下得到永久的保障,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具备了扎实的基础,民生问题也会得到持续的改善。

参考文献: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4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腹股沟疝局麻下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2009年01月~2012年12月,我科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共计89例,其中的58例患者行局麻下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31例患者行TAPP。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统计术后3d内使用止痛药频率、术后不适感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随访术后半年内手术区慢性疼痛、复况。结果 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TAPP组与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适感持续时间、术后3d内使用止痛药频率、术后6个月内手术区慢性疼痛等方面,TAPP组均优于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腹股沟疝;老年人;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人口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及速度的加快,老年人人口日益增多[1]。上海市一项多中心的腹股沟疝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为0.36%[2]。据文献[3],60岁以上老年人该病的发生率(0.59%)较青壮年(0.12%)高出约3倍,可以说腹股沟疝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和(或)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症、慢性便秘等病史,使得其对全身麻醉要求高,手术风险大。回顾性分析2009年0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9例老年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局麻下前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9例,其中一组58例,行局麻下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另一组31例,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其中男性81例、女性8例;年龄61~94岁,平均年龄72.3岁;直疝11例,斜疝78例;单侧84例,双侧5例;其中高血压患者58例,糖尿病患者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2例;前列腺增生症70例;慢性便秘34例;63例有长期吸烟史;8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脑、肝等疾病。

1.2方法 ①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实行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腹股沟区斜切口皮肤标记线处用1%利多卡因皮下浸润行梭形封闭,后逐步浸润至腹膜外,以达到封闭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的目的。待麻醉生效后按传统方法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腹外斜肌腱膜,取10ml麻药注射其下方,纱布轻柔使麻药扩散充分后,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向两侧充分游离,保护好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在斜疝在精索前内侧找到灰白色疝囊,游离精索,而直疝则在直疝三角处找到疝囊。于内环口(直疝则为假被囊)处环形注射10ml局麻药后将疝囊完全游离至疝囊颈部,至腹膜前,暴露腹膜前脂肪,完全剥离疝囊,而较大的疝囊需横断,远端不做处理,近端分离后结扎并回纳疝囊,充分游离腹膜前间隙,至入D10cm疝修补片(善释PPMS),充填物外瓣边缘与内环口3-0单丝聚丙烯缝线8字缝合固定,并缩紧内环口。术后给予局部冰袋压迫6h。②TAPP组:全部采用全身麻醉,头低脚高位15°~30°。腹腔镜下在疝缺损上缘2cm处切开腹膜,切口从脐内侧韧带至髂前上棘处再转向下约3~4 cm。分离腹膜进入腹膜前间隙,分离中避免损伤腹壁下血管及髂血管,疝囊较大时予以横断,远端旷置,近段"8"字缝合。分离完全后可显露髂耻束,髂前上棘,耻骨梳韧带,根据分离腹膜面积置入100mm×150mm疝修补片(三联星海),展开铺平,补片应完全覆盖耻骨肌孔并且与分离腹膜的面积相当,但不应小于7cm×10cm。以3-0单丝聚丙烯缝线连续缝合关闭腹膜,关闭时缝合需严密,以防止肠管疝如腹膜裂隙间,嵌顿其中引起肠梗阻。解除气腹,缝合穿刺孔后,术区立即给予冰袋压迫6h并卧床休息48 h。术后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3d。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处理,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评价指标见表1,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TAPP组与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适感持续时间、术后3d内使用止痛药频率、术后6个月内手术区慢性疼痛等方面,TAPP组均优于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手术之一,腹股沟疝也是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而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心律失常、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前列腺增生等合并症。这些疾病不仅对患者健康造成威胁,而且对腹股沟疝的病程有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给疝的治疗及预后带来困难[4],其麻醉及手术危险性亦比青壮年高。而局麻是一项安全、简单、有效、经济的麻醉方式,没有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等并发症[5]。局部麻醉只是对局部神经的阻滞,对患者正常的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干扰小[6],可以避免全麻所可能导致的呼吸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破坏,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且药量较小、较低浓度,麻醉时间缩短,对全身影响小,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且能抑制手术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7],从而也扩大了手术适应证。局麻的这一优势对老年患者和体弱患者特别重要。所以综合分析与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发症有关的各项风险因素,包括手术入路如腹腔镜或开放手术,以及麻醉方法如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等,结果显示局部麻醉下开放修补术具有相对较小的风险[8]。特别是对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高龄患者,以及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更加适合在局麻下行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其次较TAPP组相比,治疗费用较全麻患者明显减少。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是一种通过腹腔的、针对肌耻骨孔的疝修补术。其操作及显示空间大,可清楚地解剖并显示腹壁下动脉内侧三角、腹股沟管内环口及股管,特别适合复合疝、双侧疝和隐匿疝的治疗。术中将足够大的补片覆盖耻骨肌孔;从而避免了遗漏、复发疝及再发疝的发生,减少了这类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9],这对于老年患者有着更加重大的意义。其次,由于平片相对符合生理特点,其平面结构更接近正常人体解剖[10],补片放置于腹膜前间隙,其神经分布少,而且足够大的补片,术中不予以固定,不仅对术后复发率无影响,同时还降低了钉合所造成的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发生率,真正实现了无张力修补。我们认为,这也是TAPP组术后不适感及慢性疼痛较前入路组低的原因之一[11]。欧洲疝学会指出:前入路常规疝修补术后的复发疝,推荐腹腔镜修补[12]。但是,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时间相对较长,住院费用相对较高,手术医师要有一定的腹腔镜操作经验,及腹腔镜操作器械,目前不易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尽管费用高、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时间长,且有一定的麻醉风险,但其具有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特别适合对能耐受全麻条件下的复合疝、双侧疝和隐匿疝患者,使其在腹股沟疝气的诊疗一体化中,有着其他术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局麻下行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麻醉要点简单、效果完全、安全可靠、对重要器官影响小,对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可能无法耐受全麻,局麻下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参考文献:

[1]党培.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0(24).

[2]唐健雄.老年腹股疝沟的特点和术式选择[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4):224-226.

[3]王荫龙,姚伯元,田正刚,等.天津市成人腹股沟疝流行病学调查[J/CD].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07,1(1):13-15.

[4]吴肇汉.无张力疝修补术-疝修补手术的新趋势[J].中华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5.

[5]Fitzqibbons RT,G reenbu rg GT主编,马颂章主译.疝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0-140.

[6]刘小卫,刘仁胜,张传佑,等.局麻下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策略[J/CD].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2):175-178.

[7]彭章龙.于布为.局部麻醉在外科中的规范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19-21.

[8]Lundstr m KJ,Sandblom G,Smedberg S,et al.Risk factors for complications in groin hernia surgery:a national register study[J].AnnSurg,2012,255(4):784-788.

[9]陶卫东,王艳,许文娟,等.腹腔镜下隐匿疝患病率观察[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8):669-670.

[10]刘业峰.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28例[J].实用老年医学,2010,14(1):82-83.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5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国际比较与借鉴;多层次;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135―06

一、世界养老保障制度创建与演变

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创始国德国于1899年颁布了《养老残疾保险法》,取消原有对被救济者的家计调查,关闭济贫院,创立了一套覆盖广泛的强制性缴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此同步,丹麦建立了另外一种社会养老体系――老年援助计划,该计划使老年人脱离了一般社会保险范围,凡属60岁以上符合规定的贫困人口,都可以申请领取养老援助,新西兰(1898)、澳大利亚(1908)和瑞典(1913)也先后建立了类似的养老计划,逐渐形成一种非缴费式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拉丁美洲也是较早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地区,智利于1924年在该地区建立了第一个规养老保障制度,乌拉圭、巴西、厄瓜多尔和秘鲁先后在30年代建立养老保障制度,由于拉美国家独立以前多属西班牙、葡萄牙、英法等国的殖民地,他们沿用了欧洲国家的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二战之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起来。1949年,有44个国家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到1977年,拥有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国家超过140个,到1999年,这个数目达到了166个,这表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养老保障体系。国外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建初期到二战之前),不同类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开始萌芽,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第二个阶段是二战之后到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逐渐从社会养老保险过渡到社会养老保障,建立了普遍性、广覆盖、国家承担大量责任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第三个阶段,世界各国养老保障模式不断改革与调整。

首先,单一的养老保障体制逐渐演变为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为应对养老金支出的压力和老龄化的巨大风险,OECD国家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第一层次专为最低收入或无收入的老年人设计,资金来源于税收,第二层次是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金计划,第三层次是强制性个人账户制,第四个层次是自愿退休储蓄和非年金收入。世界银行也在发展中国家大力推广五支柱的养老金体系:零支柱是以消除贫困为明确目的的基本支柱,无需缴费,任何贫困老年人都可以申请;第一支柱是强制性、非积累制的,由政府管理的待遇确定型制度;第二支柱是由私人机构管理的,强制性的,积累制的缴费确定型制度;第三支柱是自愿型养老储蓄制度;第四支柱是非经济支柱,包括家庭赡养,医疗服务和住房政策等。

其次,从现收现付制向预先积累制的演变。现收现付制难以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财政问题,70年代后,发达国家普遍改革单一的现收现付制,强调养老金积累账户的作用。发展中国家(以拉美国家为代表)也展开了个人账户积累制的改革。智利、玻利维亚、墨西哥等发展中国选择了替代模式,停止改革前的现收现付体制,新就业人员都要加入私营的积累制养老金计划;秘鲁和哥伦比业实行了并行模式,在缩小现行现付制的同时,引进私营管理的积累制养老金计划;阿根廷、乌拉圭以及一些东欧国家实行混合制模式,将现收现付制转变为养老金计划的第一支柱,同时建立一个强制性私营管理的积累制作为第二支柱。

再次,从待遇确定制向缴费确定制的转变。与现收现付向预先积累制的转变同步,多数国家的养老金从待遇确定型逐渐转变为缴费确定型。在现收现付制下,个人按照政府预先计算的替代率公式,定期缴纳养老保险费,在退休时定期领取定额养老金,缴费和待遇都是确定的。但预先积累制难以采用待遇确定制的方式,因为预先积累制更多与个人的贡献和缴费相联系,个人未来的收入是不确定的,因而其缴费水平不确定。待遇确定制使得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了社会养老保险的财务风险,有效促进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城镇建立了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建立了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基础,农村五保工作制度为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1、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发展商业性保险业作为补充;城镇职工养老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障管理机构,养老保障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险基金分开经营。1997年,国务院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将城镇从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健全省级养老保险调剂基金,在完善市级统筹基础上,逐步实行省级统筹,条件具备时实行基本养老金的基础部分全国统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医疗保险。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城镇职工的养老金发放标准、筹资机制等做了要求,特别规定将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从城镇职工扩大到私营个体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其缴费标准相当于当地平均工资的20%。2008年,五省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事业养老保险采取与企业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相同的政策框架,事业单位和个人共享承担缴费责任,养老金水平与个人缴费挂钩,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由符合资质条件的投资管理人进行管理。经过不断地改革与试验,我国城镇养老保障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8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890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6597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293万人,离退休人员的平均退休金水平达到1200元(2009年);城镇养老保险基金年年结余,到2008年,基金累积结余9000多亿元。截至2007年,企业年金已经积累了大约1300亿元企业年金,1000多万城镇职工参加了企业年金计划,而且,企业年金已经基本让渡给符合资质的投资管理人和资产托管人进行管理。在统筹层次上,到2008年,大多数省份的城镇养老都实现了制度上的省级统筹,按照规划,将于2009年底在全国实现养老保险的省 级统筹。同时考虑到养老保险待遇可携带性太低,造成大量参保者退保,各级政府纷纷制定政策,首先实现了养老保险的省级区域内的可移动性,中央政府也计划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在全国范围内的转移接续。在做实个人账户方面,1998年,国家开始在东北三省开展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工作,截止到2008年底,试点工作扩大到全国17个省(区、市),并实施了“动态做实”方案,允许各省市根据本地工资水平确定做实个人账户的规模,即各省市可以根据工资增长情况自行决定增加做实个人账户的规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根据做实的比例提供相同的补贴。

2、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

改革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养老保障是一种低水平的集体保障形式。1956年,政府建立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1958年在建立了敬老院,但农村绝大多数农民基本处于国家整体的养老保障体系之外,农民仍然主要依靠家庭和土地等途径养老。改革开放后,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社会养老需求日益增加。顺应新的形势,各级政府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改革的探索。1986年,民政部召开全国农村基层养老保障工作座谈会,提出探索农村基层养老保障雏形,其中包括发展社区型的养老保障制度。1992年,民政部制定《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首次正式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设计思路是农民缴费、集体扶持,政府给予优惠,农村社会保险实行县级统筹,采取分段缴费的方式。但这种社会养老保险方式带有叫显的商业性质,加上养老金管理缺乏效率,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并不高,效果不甚理想。到2008年,参保人数不足7000万,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也仅为400多万,且许多缴费较少的农民养老金水平非常低。

2009年,国务院研究决定在全国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09年试点范围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强调农村社会保险中个人、集体和国家的三方责任,将农村年满16~60周岁的农民都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主要内容,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50%,确保同一地区参保农民将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水平相同,从而体现新农保制度的基本性、公平性和普惠性。

3、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

(1)养老保障城乡二元分割,缺乏衔接。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存在严重的城乡失衡。城镇养老保险以城镇职工为参保对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以农村居民为参保对象,这样,以户籍为标准,养老保障被分割成城乡二元体系,城镇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远高于农村,农村人口则难以进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到目前为止,城镇基本上建立了国家养老保障模式,有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这样一些特色,而农村实际上还是一种家庭保障为主的模式,农民应对生存风险的基本方式,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制度化的养老保障和养老、医疗保障以及社会捐助,只覆盖极少一部分农村人口。2008年,城镇领取退休金的人口5300万人,而领取养老金的农民仅为400多万;城镇职离退休人员人均退休费超过1100元,农村参保老人的人均养老金仅为80余元,城镇退休金水平是农村养老金水平的14倍。

(2)城镇养老保险可携带性差。目前,我国只有部分省份内部实现了养老保障账户的转移接续,养老保险账户只有在各统筹单位内才能实现转移。而且,职工跨地区流动时只转移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转移社会统筹资金。而农民工的社保关系转移则更为困难,一旦农民工出现省际流动,其往往只能退保,退保时又只能获得个人账户资金。2009年,人保部制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其养老保险关系应随同转移到就业所在地。参保人员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其流动前后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但是,由于养老保障的长期统筹层次低,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大,社会养老保险的省际转移接续在实际操作中,难度仍然相当大:不同地区都有特有的参保要求和支付方式,难以在近期内实现统筹;同时,社保关系的跨地区转移会影响地区的局部利益,而在长期“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各地财政各自为政,养老保险跨地区的转移意味着东部沿海地区大量的养老保险收入可能流出本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可能成为养老保险省际转移接续的阻力。

(3)缺乏基本的养老保障法律规定,且立法争沦较大。我国现行城乡养老保障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文件引导,还没有一部养老保障的正式法律制度。在无养老保障法律的情况下,各地政府的养老保障政策不具备法律效力,执行存在一定困难,而且民众也缺乏维护自身基本养老保障权利的法律武器。

但我国养老保障的复杂性导致养老保障立法面临种种困难,《养老保障法》(草稿)在征求社会意见时,在养老保险覆盖面、享受养老金的条件、待遇支付、费率等细节上都存在较大分歧,难以达成共识,原定于2009年审定第三稿的计划也可能被迫推迟。如在缴费年限上,一些人认为年龄较大的劳动者即便现在参保,到退休时也难以达到15年的缴费年限,故而应该缩短年限,如缩短为10年;而有些专家则从养老保障制度的正常收支出发,认为应该延长到20年甚至30年。在养老保险的费率上,目前养老统筹层次较低,多在市县一级,各地均按照当地的以支定收的方式确定,各地对于养老保险缴费率的意见也各不一样。而且,社会保险法立法不仅涉及参保人重大权益的调整,更是对不同地区利益、不同群体既有利益的一次重新分配,各地方政府对于养老保险的统筹问题的态度也存在明显差异。虽然中央政府提出了全国统筹的长远目标,但尚未形成明确时间表,各地的养老金实际上还是属于地方政府自我管理。由于中国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尤其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差异较大,富裕地区的反对改革的一大阻力。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养老保障的立法工作遇到的阻力非常之大,恐怕在短期内难以形成统一意见。

(4)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突出。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总数已经达到1.4亿。由于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较低,他们很难承担现行养老保障制度规定的缴费额,而其雇主从劳动成本的角度也往往缺乏能力为其提供足额的社会保险金,高 的缴费率和过低的收入水平形成强烈反差,使得他们难以获得养老保障。以一个代表性农民工来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股为地平均工资的60%左右,2004年广东外来农民工的平均收入为750元,仅为广东社会平均工资1852元的40%左右,其按照现行标准全面参会与社会保险缴费的难度很大。农民工多处于非正规就业部分,失业的风险较大,他们往往难以满足最低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城市农民工基本处在城市的养老保障网络之外。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大量被征刷,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土地被征用之后,如何合理妥善地安置失地农民,如何解决和处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也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失地农民之所以成为问题,其实质就是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农民利益没能得到合理的维护。目前的土地产权制度中,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界定不清,加上土地征用过程不规范、补偿标准不合理,都严重侵害了失地农民的经济与社会权益。另外,城乡养老保障标准和水平的巨大差异也是失地农民缺乏养老保障的重要原因。

三、国外社会养老保障的经验和借鉴

1、养老保障制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

养老保障制度的刚性较强。在许多发达国家,养老保障政策作为政治高压线,消减养老保障支付的政策面临巨大的政治风险,西方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举步维艰。二战以来,福利国家为了维持高标准的福利水平,逐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公共开支体系。欧美各国在1960―1980年间的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普遍要高于经济增长率,社会保障支出在政府总财政支出和GDP中的比重越来越高,1960―1992年间,OECD国家的养老保障支出从占GDP的比重从4~5%上升到10~12%,而一些北欧福利国家的养老保障支出则接近GDP的20%。这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出现财政赤字,1970年代后期以来,西欧主要国家的财政赤字多数大幅增长,美国社会保险费在1983~1989年的缺口则达1500―2000亿美元;。

发达国家慷慨的养老金支付水平建立在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抚养比没有较大变动的基础上。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庞大的财政开支尚能得到支撑,一旦受到经济衰退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冲击,政府有限的财政收入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社会福利支出又具有较强刚性,政府不得不实行赤字财政,通过发行巨额公债来弥补日益扩张的养老保障支出,导致养老保障制度非常脆弱。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养老保障缴费标准和支付水平上,在领取资格和支付项目上,在普享制与家计调查之间,在长期与短期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2、有关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

从世界各国的养老金改革与运行实践来看,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的养老金制度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现收现付制的优点相对构成基金制的缺点,而现收现付制的缺点往往是基金制的优点。现收现付制的优势在于可以迅速建立全额的养老金领取权,并使处于支付阶段的养老金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还可以根据经济增长情况来改变养老金的实际价值。但现收现付制易受劳动者与领取养老金者的相对比例减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即所谓的赡养率(dependeney ratio)的影响,它还使得养老金领取者依赖于未来的劳动力。我们可能需要对基金制究竟对于中国迎接未来挑战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何种作用,以及它对于现收现付制的优势问题做出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不能简单做出基金制优于现收现付制的结论。

同时,在选择养老金计划的模式时,我们必须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变量和参数的差异性问题。如果一国初期的收入水平较低,且收入差距较大,采用完全积累制的养老金计划便会导致大量国民无法参与社会保险,以及参与社会保险的国民间收入也存在巨大差异的问题,老无所依似乎是必然的结局,拉美国家最近的新一轮养老金改革就是试图纠正该问题。中国可能更好的选择是建立混合制的养老金计划,而且该计划必须是能与中国经济发展,人口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动态结合。

3、发展中国家必须扩大养老保障覆盖面。

当前发展中国家养老保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覆盖率较低。拉美国家在实行养老金制度改革之后,缴费人口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一些国家的下降速度异常迅速:拉美国家的非正规部门社会保障的参与率从1980年的2/3降到2002年的1/3,在正规部门役盖面保持稳定的状态下,巴西的社会保障覆盖而从1990年的76%下降到2004年的60%;智利养老保险覆盖面则经历了从增加到减少的过程。1960年到1975年,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呈上升趋势,但从1976年开始,到1980年,养老保险参保率逐渐下降。“智利养老金改革总统咨询委员会”认为,智利模式存在参保范围低,养老金缴费密度低,将大量自雇人口排除在外等等问题,同时私有化本身也存在性别不平等、分配差距拉大、运作成本高以及市场垄断等问题。2006年开始,智利政府开始了养老保障制度的新一轮改革,在私营养老金制度基础上,成立一个由政府出资的养老储蓄基金,从而引人一个“普享型”的养老金支柱。2001年经济危机后,阿根廷政府建立一个费缴费的救助制度,通过国家财政建立相关基金,进行社会救济,并重新设计了多支柱模式。拉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说明,个人积累账户计划很难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低覆盖面问题,还可能扩大退休者的收入差距。我国人口众多,1%的人口不能享受养老保险都意味着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可能老无所依,这对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不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不利。如何在建立多支柱养老金制度的同时,提高个人账户的覆盖率,避免退休者收入差距扩大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4、养老金管理与投资的高成本问题。

多数拉美国家大多采用了私营养老金计划。私营养老金基金投资获得了较好收益,如智利1981~2005年25年间的养老基金年投资回报率为10%,阿根廷1994~2002年的年投资回报率也为10%,墨西哥的年投资回报率也达到7%。但养老金私营化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拉美国家对养老金企业的市场准入、投资工具与范围、投资收益率等制定了严格的监管措施,导致市场垄断趋势加强、养老金公司投资策略上的“羊群效应”以及高额的管理成本。与政府集中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相比,在私营养老金体制下,养老金计划的管理成本较高,高额的管理佣金耗用了大量的养老金缴费资源:一方面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缺乏竞争,没有降低管理成本的市场压力;另一方面,养老金基金管理行业获得了超额利润,养老基金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要高于金融行业的平均水平。如何降低养老金基金运营中的交易成本,也是发展中国家养老金基金管理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构建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1、建立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对我国来说,层次单一的养老保障模式难以有效应对未来(快速人口老龄化、收入差距大)的养老风险,我们可以在强调养老保障再分配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城乡分离的多层次(元)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适当降低养老保障制度的刚性和老龄化为中国养老问题带来的潜在财政压力。城镇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如下:第一层次专为最低收入或无收入的老年人设计,资金来源于税收,无需缴费(最低收入者也没有能力缴费),保障对象是经过收入调查后确定的生活水平低于最低贫困线的老年人,使他们达到最低生活标准,第二层次是现行的现收现付制,第三层次是强制性个人账户制,第四个层次是自愿退休储蓄。农村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设为:第一层次为主要山政府提供的“农村五保”制度,第二层为个人、集体和国家三方筹资形成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第三层次为农民自身参加的商业保险,国家在利率等方面可以提供一定的优惠,第四个层次是土地、家庭和农村合作组织等形成的传统养老保障形式。

2、将养老保障有效、动态覆盖到农民工和失地农民。

从我国特定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状况来看,我们需要建立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的养老保障制度,其核心是将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我国养老保障的流动性限制即将取消,但由于《社会保险法》和相关规定不能根本改变农民工收入低、工作不安全等基本特征,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养老保障问题。我们需要对现行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结合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特点,在缴费基数、缴费率和支付条件上进行变革,帮助大多数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建立基本的社会养老保险。对于那些正式部门和收入较高人群来说,通过强调企业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国家在他们的养老保障中仅起到管理和监督作用,无需功用额外财政支出为其提供特殊补助;国家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为农民工和失地农民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险补助,制定灵活的缴费政策,帮助他们建立以公共基本养老保障和社会保险为主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对于少数无法依靠工作维生或失去工作能力的人,国家需要通过社会救助体系给其提供基本的生活补助,逐步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福利与救济为辅的,广覆盖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3、提升养老保障制度的财政支出效率。

最近10年,我国社会福利支出的速度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一方面是政府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民众养老保障需求的强烈。但从支出结构来看,虽然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快速增长,其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然较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比发达国家更为严峻的民众的养老保障压力,相应的,政府财政的压力会更大,养老保障支出的效率问题尤为重要。从1996~2005年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来看,失业保险基金收入超过90%来自城镇居民缴纳的失业保险金,但在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中,只有50%左右(有的年份这个比例为30%左右)作为失业保险金发放给个人,这说明失业保险金的支出成本达到了50%左右,远高于国外10~20%的社会保险支出成本,其他各种社会保险项目也大致如此。

虽然养老保障支出的效率不容乐观,但较低的养老保障支出比例和较高的GDP增长率掩盖了制度间的不协调,低效率问题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面临日益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支出必然将快速增长,并将在财政支出中占据越来越明显的地位,这就有可能导致我们陷入类似于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障的财政危机。养老保障支出效率低下,政府养老保障政策目标存在冲突,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协调的矛盾一旦在不利时机爆发出来,后果将不堪设想。为避免将来快速养老保障支出的增长带来过大的不利影响,必须建立多种监督机制,实行目标定位,逐步实现按照社会需求来确定养老保障的支出水平,提高养老保障支出的效率。

4、实行集中经营的养老保险金管理和投资模式。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6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胫骨折;全髋术;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043-02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交通建设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股骨胫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症、髋周肌肉群退变、平衡能力及自控能力差发生股骨胫骨折的几率很大,是股骨胫骨折的主要发生群体,且女性多于男性。股骨颈骨折十分容易造成股骨头坏死,约为20%~40%,这可能与股骨头的动脉血供缺乏丰富的侧支循环有关[1]。目前治疗股骨胫骨折的方式很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临床对各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优缺点仍存在争议[2]。我院对2009年2月~2012年2月骨科收治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分别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适应症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性37例;年龄60~85岁,平均(68.46±2.53)岁,60~79岁32例,80岁以上16例;左侧骨折28例,右侧骨折22例。致伤原因:滑倒摔伤25例,车祸伤12例,高处坠落伤7例,重物压伤4例。其中新鲜骨折46例,陈旧性骨折2例(病程均中3周以上)。按Garden分型:GardenIII型22例,GardenIV26例。合并症:高血压9例,冠心病7例,慢性肺部疾病5例,糖尿病3例。

1.2对象标准:所有对象均符合:(1)年龄60岁以上(包括60岁);(2)有近期外伤史;(3)符合股骨颈骨折影像学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4)骨折后14d内行全髋术或内固定术治疗;(5)术后自愿接受康复治疗;(6)患者对实验知情同意。

1.3排除标准:排除骨肿瘤者;排除各种癌症骨转移者;排除治疗中无关死亡与术后失去随访或资料不全者。

1.4方法

1.4.1分组方法:根据HFIM评分标准,综合患者年龄、骨质条件、症状、关节疼痛度及活动度,其中观察组18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病程、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及合并症等方面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2手术方法: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组):采用硬膜外或全身麻醉。患者侧卧位。取髋关节后脱位行后外侧入路,暴露髋关节关节囊,脱出股骨头,行股骨颈截骨,彻底清理软组织及骨赘,显露髋臼后下部,用髋臼锉磨削髋臼软骨面,至有新鲜出血的软骨下骨床,渗血[3]。行骨水泥固定假体植入。彻底冲洗伤口,止血,置入负压引流管24~48h,缝合切口,常规应用抗生素3~5d预防感染。术后及早行主动及被动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内固定组):

对有明显移位的患者术前常规行股骨髁上牵引,至达到解剖复位。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患肢外展,于患髋外侧做长纵形切口,显露股骨骨皮质,钻入克氏针导针,导针方向正确无误后,分别拧入3枚加压螺钉,确认髋关节活动无障碍,骨折固定,拔除导针。摄片复查。术后穿“丁”字鞋2周,并行床上股关节功能锻炼[4-5]。

1.5疗效评定标准:按Harris评分标准[2-4],从功能(47分)、疼痛44分、畸形(4分)、活动范围(5分)将疗效评定为优、良、可、差四种。(1)优: 90~100分;(2)良:80~89分;(3)可:70~79分为可;(4)差:70分以下。

1.6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