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
一、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落实环保优先为导向的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南京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生态优先方针,以生态市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全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重点表现在“五个有力”:一是规划支撑有力,编制《南京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并围绕这个主规划编制了众多专项专题规划;二是法规保障有力,南京市相继颁布实施了与生态建设相关的11部法规和规章,为深化生态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三是政策配套有力,先后出台了关于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加强生态市建设、推进科学发展的一系列生态建设指导性文件;四是资金投入有力,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0%以上,2004年至2011年,环保投入平均增幅达21.2%;五是考核落实有力,环境保护考核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指标体系,成为评价发展政绩时优先考核的指标之一。
以山水城林为特色的生态框架基本形成。2002年至今,市级财政每年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全市累计造林122万亩,95%以上荒山完成植被恢复,新增绿地面积6000多万平方米,完成聚宝山、七桥瓮等8座郊野公园建设。重要生态功能区域保护得到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达到105个,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1520.58平方公里。南京已建立以生态源区为核心,生态廊道为骨架,生态功能保护区为主体的绿色生态框架,“显山、露水、见城、滨江”的城市生态环境特色得到充分彰显,紫金山、秦淮河等生态产品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以创新驱动为重点的生态经济日益繁荣。南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严格实施节能减排、提档升级传统产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在全省率先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达到53.4%,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0.8%。
以提升品质为核心的环境建设成效凸显。通过生态市建设,城市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好的人居环境。2012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7天;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保持100%,全市主要水体功能区达标率65.2%,其中Ⅲ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达到50%,为近五年最好;声环境质量和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平稳,继续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以惠及民生为宗旨的细胞创建有声有色。南京生态建设工作以让全体市民真实感受创建成效、享受环境幸福为宗旨,各项群众性细胞创建活动深入社区和乡村,生态建设工作得到市民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目前,江宁区、高淳县已经获得国家生态区县的正式命名,浦口区已经通过国家考核验收,溧水县通过了国家技术评估,六合区通过省级技术考核。南京已经达到80%的县区获得省级生态县命名的考核要求。
以传承文明为根本的生态文化建设成绩斐然。南京在继承历史遗产的同时,深入发掘绿色内涵,并不断丰富和拓展,让历史遗珍绽放时代的光彩。一是古城特质得到延续拓展。保护古都整体格局,彰显南京古都风貌。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培育生态文化产业。二是生态品牌得到日益彰显。创办了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等一大批品牌生态旅游,建设了高淳桠溪国际慢城等生态休闲度假区域。三是生态理念得到宣传普及。建设了全国首家生态文明教育馆,全面展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世界环境日”等多种宣传载体,开展特色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市民环境意识。
二、南京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压力和挑战
当前南京正处在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关键转型期,随着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资源要素瓶颈制约和环境压力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现状不容乐观,推进生态文明还将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不容乐观。南京资源环境利用效率较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容量极为有限,单位国土面积的化学需氧量负荷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受限于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南京城市大气污染的复合型、区域性特征日益突出,灰霾与酸雨依然较重,扬尘和机动车排气污染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城区河道黑臭现象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产业结构重型化给环境质量带来压力。由于特殊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南京工业污染呈现出排放量大、排放强度高、区域集中的特点,产业结构重型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耗高碳化,成为可持续发展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产业结构偏重,也加大了环境风险防范的压力。
城市化发展导致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预计到2015年南京总人口将达到9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3%左右。城市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将大幅增加,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广大群众改善人居环境的普遍诉求与提高环境质量的长期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适合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亟待健全。建立适合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多方面力量合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考评体系、法规保障体系、联动管理体制、政策激励机制、目标倒逼机制还有待建立健全。
今后,南京要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核心,以生态市建设为载体,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将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全面提升环境质量,为全市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环境支撑与保障,努力把南京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绿色都市和“美丽中国”的标志性城市。
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一是提高准入门槛。按照国际最先进的环境准入标准,把好新引进企业和新上项目的准入关。二是严格界定化工发展空间。全市不得再新建化工产业园区,除化学工业园和金陵石化外严禁新上任何化工项目。三是实行区域行业限批措施。对不符合规划定位、达不到环保标准、达不到总量控制要求、完不成减排任务的园区和企业,一律“禁批”。
落实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实施雨污分流和管网改造,进一步合理布局污水管网,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建设。二是加快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推广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资源化利用,建成较完整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置和综合利用系统。三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提高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能力,不断提高集中处置率。
采取最严格的环境整治措施,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一是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建立完善扬尘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施扬尘控制负责人制度。坚持推行“绿色施工”标准,建立分级评分和末位淘汰制度。二是狠下功夫治理机动车污染。提前实行机动车国Ⅴ标准。限行时段从“分时限行”扩大到“全时限行”。限期淘汰所有国Ⅰ标准以下的黄标车。三是加快重点河湖综合整治。坚持以流域为单位进行整体治理,通过采取截污清淤,活水引流、生态修复等方式,让更多的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四是确保饮用水安全万无一失。重点保护长江南京段、固城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大力实施区域供水计划,尽快实现乡镇区域供水全覆盖。
按照最严格的环境管理要求,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一是建立重污染企业退出倒逼机制,对“三高两低”企业,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每年列出一批污染企业,坚决限期整治和关停并转。二是突出环保执法的强制性,综合运用行政处罚、区域限批、金融限贷、限期治理等综合手段,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实行最严格的环保考核机制,完善环保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就是政绩的观念。二是不断深化环保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界定部门职责、明确分工、细化标准,形成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合力。三是建立更加完善的考核机制,把空气、水环境质量、污染减排、群众环境满意率等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纳入区域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增加考核比重,强化考核刚性。
建立最完善的环境保障体系,提升环保能力水平。加大对环保的投入,财政对环保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结合“智慧南京”建设,以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方向,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全国一流的环境监测、监控、预警、应急保障体系,建立环境应急指挥体系,优化调整监测布点,形成全覆盖、多层次、网格化、多类型的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网络,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2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目标之一,同步计划、同步设施、同步考核。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细化本年度工作目标及任务,调整成立了局长汪颖晖为组长,副局长吕志新、郑晓锋为副组长,各股室、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吕志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分管,易婷同志负责日常工作。及时传达学习《区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并就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深刻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召开专题会议,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纳入文化活动内容,制定全年的文化活动安排表,开展三下乡系列活动。春节、端午、中秋、国庆期间,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各个社区、村小组,开展“春联送农家”、“社区迎新春文艺演出”、“粽意浓、暖乡情”2020年迎端午美术作品展、“送戏进校园(村)”、“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等活动。一年来,举办送戏下乡5场,放映农村电影290余场,送图书1000余册,开展“送戏进校园(村)”活动14场。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利用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场所开展低碳环保知识宣传活动,提升广大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度。
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推动生态文化繁荣发展。牢牢抓住《角山板栗山遗址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这个契机,加大角山板栗山遗址保护规划申报力度。积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沟通、协调,使遗址公园等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并做好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宣传,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全省非遗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观摩交流等方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升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知。大力推进非遗宣传活动。组织信江石雕、水麯果仂、齿哨、芳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全市文博会展演,为非遗文化搭建了一个宣传展示的平台。这些工作都对丰富区历史文化内涵,带动生态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做大做强黄蜡石文化产业。积极做好破产重组相关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破产管理人员的对接。今年以来,召集相关部门就协调、协助做好旅游文化商业投资有限公司破产重组工作召开3次工作推进会。积极与局挂点文化旅游企业对接,协助做好复工复产相关工作。8月15日在黄蜡石文化产业园举办了为期3天的黄蜡石精品品鉴交流会,共展示精品1400余件,吸引了来自河南、福建、安徽、浙江以及本省的黄蜡石协会75家,黄蜡石爱好者12000余人参加,交易成交金额3800万元,有力的促进了黄蜡石产业的发展。在推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3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改革创新,坚持把深化生态功能区调整、山区农民异地转移、集体林权制度“三大改革创新”作为切入点
任何时候改革创新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建设生态文明也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从我市实际出发,我们认为,深化生态功能区调整、山区农民异地转移、集体林权制度“三大改革创新”,是当前我市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基础性、可行性、全局性的关键点。
深化生态功能区调整的改革创新。围绕“在哪里发展、怎样发展”,致力于“该保护的严格保护好、该开发的科学开发好”,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实行生态功能区小区化,其中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优化准入区分别占区域面积的18.02%、77.01%、3.98%和0.99%。同时,积极争取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扩面500万亩,使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林地总面积的50%以上。
深化山区农民异地转移的改革创新。围绕“人往哪里去”。致力于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促使山区农民异地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培育中心镇、中心村,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有机结合。2008年以来,我们又着力推进以整村搬迁为最大特征、以“三个彻底”(彻底摆脱贫困、彻底恢复生态、彻底远离危险)为根本要求的山区农民新一轮异地转移,2008年、2009年两年就有654个村(其中行政村31个)实现了整村搬迁。2000年以来,通过实施山区农民异地转移,全市累计已有20万农民走出大山。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创新。围绕“钱从哪里来”,致力于解决林业史上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和农村信贷史上以林权为抵押物两大难题,因地制宜地推出了“林农小额循环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担保贷款”等林权抵押贷款模式,把山区林农的创业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达到“用少量的钱帮助最需要钱的人,办成最需要办的事”和“人人有山,不是人人经营山,但可以人人从中受益”的目的。目前全市已有2.6万户农户获得贷款10.1亿元。到今年底可望突破15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丽水百万山区农民创业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难点在于山区农村,坚持把破解农民增收难、建房难、贷款难作为突破口
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为此,我们突出把农村发展中的农民增收难、建房难、贷款难这三个主要难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予以大力推进。
破解农民增收难。我市从2008年开始实施“农民增收六大目标”责任制,把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目标化、责任化。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长远利益抓增收、根本利益抓就业、特殊困难群众利益抓帮扶,着力推进山区农民转移、中心村镇培育、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重点工作。2008、2009两年,我市农民收入增幅分别达到15.5%和12.9%,位居全省第二位和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5年的3.58:1缩小到2008年的3.51:1,2009年的3.33:1。
破解农民建房难。把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作为拉动内需的经济增长点和安居乐业的民生增长点来抓,于去年3月出台了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的政策性意见,重点解决规划编制落地难、建房用地调剂难、跨村建房难、建新拆旧难、合理分户难。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全市共拆除农村危旧房226万平方米,完成危旧房改造5.2万户,今年又计划启动旧村改造100个村,完成危旧房改造5万户。
破解农民贷款难。基于对迄今为止的农村改革最成功的模式是、最大的制约是农村金融体制这个基本判断,继林权抵押贷款取得明显成效之后,我市又提出把完善资产评估、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度评定“三联评”作为关键环节。把完善推进联保贷款模式和“林权抵押”、“农房抵押”“三联动”作为主要突破口,通过政府、银行、农户“三联手”形成破解农民贷款难的工作合力。到2009年底,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信用等级评价和综合授信工作已完成,评价面均达到行政村、农户总数的100%。评定信用农户32.63万户,占全市农户的71.60%。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基础在于生态环境,坚持把保护好一方生态作为硬任务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和护一方生态都是政绩”的正确政绩观,切实加强生态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2005年,我市成为浙江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9年,全市生态环境状态指数(EI)达到99.4,远高于全省平均值82.8,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庆元、云和、莲都、龙泉、缙云5个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共建成3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93个省级生态乡镇,150个市级生态乡镇,815个市县生态村。
以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为导向,解决好“哪里发展、哪里保护”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制定《丽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对全市生态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为全市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域建起了“保护墙”。另一方面,通过采取“内聚外迁”和实施“小县大城”战略,推动人口和产业向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人区适度集聚。如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中,积极引导转移农民向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安置,促进人口集聚。第三,积极探索跨区域发展。如我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生态功能定位基本上是禁止或限制准人区,为了破解这一矛盾,我市在丽水南城的重点准入区内划出一块“飞地”建设了“景宁民族工业园”。初步缓解了景宁县“无地”发展工业的难题。
以实施“节能减排”和“选商引资”为重点,解决好“怎么发展、怎么保护”的问题。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全面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连续4年完成节能减排“硬指标”。经有关部门初审。2009年我市
万元GDP能耗下降6%,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4648吨、削减率为9.44%。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770吨、削减率为14.65%。同时,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碳汇工程和碳减排指标有偿使用与交易,扩大碳贮存,减少碳释放,并依据联合国清洁生产机制开展碳汇造林项目和碳汇水电项目。如我市景宁县已和英国麦德林国际碳基金公司签订二氧化碳减排协议,5年可收入150万欧元。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格执行产业准入各项环保标准,从源头保护生态。仅2008、2009两年。我市就否决了127个布局不合理、环保不达标的项目。
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于加快发展,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主抓手
经济不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提高,就是最大的“不文明”;但与此同时,发展又不能走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型增长的老路,必须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取向。加快发展生态产业。
不断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四化”步伐。围绕建设绿色菜篮子基地、园林观赏游基地、农业科技园基地的目标,大力推进农业原生态化、标准化、精品化、产业化“四化”建设,打好“名、特、优、新、高”五张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丽水制造”的品牌效应不断提升。重点是针对茶叶、竹笋、食用菌等9大农业主导产业分别制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首席专家制度,抓好特色产业基地、专业化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绿色品牌等重要环节,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至2009年底,累计发展国家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344个,建立标准化农业示范基地72个;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1138家,带动农户40.3万户;2009年我市供沪农产品占全省供沪农产品总额的24.5%,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菜篮子”。
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绿色”含量。一是加强政策导向。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和《丽水市工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产品导向目录》,提出了丽水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7个重点行业,23个重点发展方向和73项产品发展重点;出台实施了《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市直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对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加快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禁止上马,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停产治理,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惩治。二是提升科技水平。重点发展技术创新型、生态环保型工业,先后与浙江大学等11家知名院校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5.49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0.9%。同时,深化企业技改和技术中心建设。推进循环经济“1030工程”和工业循环“4121”工程,实施园区的生态化改造。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4
永续发展,一个庄严的承诺。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的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写入党的报告,成为十会场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部署;5年后,党的十报告不仅再次论述生态文明,而且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新境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西方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等问题,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已集中遭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走绿色发展道路成为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表现为山川之美。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说,近10年来,山东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也实现了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这一升一降两条曲线让山东恢复了蓝天白云,再现了繁星闪烁。如今,如何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在成为各地思考和实践的主题。
生态文明建设表现为和谐之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层面,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体现“美丽中国”的和谐之美。甘肃省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说,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与爱民富民结合起来共同推进,走绿色发展道路,在实现人民生活富裕的同时,守住青山绿水。
生态文明建设表现为风尚之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每个人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湖南省永州市林业瞭望台瞭望员余锦柱认为,要人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爱护自然。
既要有发展的速度,还要有发展的质量;既要当代的发展,还要子孙后代的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既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主动顺应,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更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的自觉担当。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5
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2200多年的建制史、14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480多位思想家、诗人、文学家曾踏足惠州。
如今的惠州,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蓬勃发展。
创新惠州
近年来,惠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和重要抓手,建立健全集科研生态、产业生态、人才生态、金融生态、资源配置生态等多要素联动、多层面互动的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力争通过示范区建设,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率先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基本形成协同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移动通信、平板显示、LED、新能源电池和汽车电子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在惠州加快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液晶电视、智能手机生产基地。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2015年全市LED产品产值达600亿元,成为广东第二大LED产业集群。
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全市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达203家,组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26家(其中国家级12家)。实施“创新企业培育行动”,保持全市90%以上的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开发人员、研发资金、研发成果、专利申请“五个90%”来源于企业的局面。
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2013年,惠州市被列入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城市。城市云数据中心、公共基础数据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智慧惠州综合服务平台等四大基础信息平台已启动;智慧政务、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社区、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试点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
大力建设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大力推进孵化器体系建设,全市已建有10家孵化器(国家级3家),在孵企业504家,累计毕业企业159家,其中9家在新三板、创业板、天交所挂牌;建成了美国波士顿和德国科隆等海外异地孵化器,实现国外科技“国际研发、惠州孵化”,推动建设中以(惠州)高科技联合孵化器;仲恺区台湾育成孵化中心挂牌运作。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发动社会力量成立创客空间,建有众创空间20家,其中3家成为国家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
生态惠州
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大力推进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巩固提升和国家生态市创建为平台,坚持规划与法治并立、城市与农村并重、山水与陆空并举、发展与保护并进,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走出一条充满惠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2007年以来,惠州市连续8年获评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优秀等次,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试点。
“惠州蓝”享誉全国。在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顺利完成省下达该市的污染减排任务,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稳定优良。环境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在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和珠三角前列,2015年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7.5%,排名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第三、广东省第二、珠三角第一,“惠州蓝”享誉全国。
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2013年出台《惠城中心区河涌整治总体规划》,计划用5年时间综合整治14条市区主要河涌。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在广东省14个沿海城市中排名第一,约95% 近岸海水水质达到二类及以上水|标准。
坚持城乡统筹,建设美丽乡村。坚持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城市绿化理念延伸到乡村,推动公园下乡。创新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文明惠州
近年来,惠州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突出育德铸魂、创建惠民和常态管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博罗县、龙门县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级),惠东获评“广东省文明县城”,实现了全市“创文满堂红”。
继续擦亮“好人之城”品牌。以打造“好人之城”为目标,形成了一整套好人推荐、评选、巡演、宣传、表彰、帮扶的长效机制。“好人之城”经验入选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创新案例。曾是“雷锋团”出来的赵喜昌,多年来不顾5级伤残义务救捞。在他的带动感召下,被他救活的马迎涛、台商胡政源、爱心企业家陈国平等纷纷加入他的队伍,爱心团队不断扩容。
在全省率先创设“8个1”志愿服务平台。以“加快形成10分钟志愿服务圈”为目标,积极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创设了一网、一微、一云、一室、一校、一报、一卡、一站等“8个1”志愿服务平台,为全社会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获中央肯定。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狠抓组织保障、实践养成、精品创作、阵地建设、整治行动和社会联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获得充分肯定,时任常务副部长雒树刚专门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日报》和部刊《宣传工作》作重点宣传推广。
网络文明传播保持全国第一梯队。切实加强惠州文明网联盟和“文明惠州”的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建设,加入“文明中国”矩阵,精心打造“惠人惠语”网络评论特色品牌,传递文明惠州“好声音”。惠州文明网连续4个季度在中国文明网考评中保持全国第一梯队、全省第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6
中国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是在2007年,而更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则可以上溯至上世纪70年代。1978年,国家首次将生态环境问题列入国家科技发展长远计划。1994年,中国政府批准了《中国21世纪议程》,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2012年,党的十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五大建设之一,成为“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具体实施层面看,从2008年开始,国家环保部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试点推广工作,在此基础上于2013年出台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文件,确立了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等5大生态建设体系,提出了29项具体建设指标,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系统性的指导办法。截至2013年10月,国家先后进行了6批、138个市(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试点推广工作,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模式和经验,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建设标准与地区实际贴合度不高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职能分工、发展阶段、生产与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都存在极大的差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不同地区的自然差异、发展差异、文化差异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采用差别化标准进行分类指导。目前,尽管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地区差异情况,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标准单一和一刀切的问题,与某些地方的实际情况反差较大,生态建设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区间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生态文明建设也表现出很大的地区差异。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已全面推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东南沿海从江苏、浙江到福建、广东,生态区已经基本连接成片。与东部地区不同,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及历史上的生态破坏严重等原因,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艰难,推进困难,地方投入很少,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投入。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与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城乡不平衡类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表现出了城乡差异。在城市,人、财、物的投入要比农村高,设施建设、制度保障等比较到位,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对农村地区,重视程度不够,人、财、物的投入远不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在很多农村地区几乎是空白,生活垃圾、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水、土、气的污染相当严重,已经对人民的生命构成严重危害。
(四)重形式轻内涵目前,很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仍然是浅层次的,所谓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清洁卫生、美化环境,一些地方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重形式、轻内涵。生态文明建设的真实内涵应当是从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的高度、从当代人与后代子孙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采取多层次、多领域、多途径,至少包括以下环节:
(一)改革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要把推进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基本国策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要改变的是当前所执行的不合理的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实行的仍是一种以工业文明建设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核心是GDP,GDP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切围绕GDP,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为了实现GDP增长的目标,可以以牺牲生态利益为代价。这一评价体系还造成了一种更可悲的状况: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不但被剔除在GDP之外,相反,为了治理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付出的代价却自然地进入到GDP的总量统计之中。按照传统的工业文明式的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是被低估的,有些资源、特别是环境资源实际上是免费的,这对全社会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导向,起到了逆向的激励作用,造成了对环境和资源的极大的浪费和破坏。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调整的是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GDP评价体系,引入绿色GDP评价体系,只有符合生态利益的GDP才是有效的GDP,凡是损害生态利益的GDP都应该被剔除甚至倒扣。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改变是从根本上决定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推进的基本条件。
(二)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评价体系政绩评价体系直接指导着各级地方政府的施政行为,而地方政府具体的施政行为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进程。在以往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指标、GDP占有绝对的核心地位,权重很高,而生态、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尽管也纳入了考核体系,但权重较低,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特别是在与经济指标相冲突时,生态方面的利益就被牺牲了。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调整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办法,改变唯经济、唯GDP的考核办法,综合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考评,加大生态建设指标的权重,进行绿色GDP评价。在某些生态状况比较特殊的地区,生态建设指标应该成为首要的考核指标,经济指标是次要的甚至不作要求的。通过改革考核体系,引导各级领导更加重视生态建设。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只有促使全社会形成对生态环境的良好态度、理念以及认识,才能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思想教育,让人们获得必要的环境保护知识,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价值观,帮助全社会的人们养成良好的爱护环境的日常行为,促进企业等社会组织在开展相应活动时能保持自觉的环境意识。生态环境是属于全社会成员的,保护生态环境也有赖于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为此,我们应该在各层次的国民教育中,大幅增加生态环境保护、节约爱护资源等生态教育内容,并力争把相应内容具体化、可操作化,转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
(四)丰富和提升生态管理方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宣传教育,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通过相应的制度调节、特别是通过利益调节,才能把生态建设落到实处。通过实施资源使用调节税、排污权交易制度、补贴制度等,让环境与资源成本现实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正向激励,鼓励企业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通过合理的税费调节手段,促进企业的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只有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才能具体化、常态化。
(五)加强生态建设的科学规划加强科学规划布局是推进生态建设的非常重要的前置性环节,科学的规划能够使资源与能源被合理化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科学规划,首先应当明确国土资源的功能区划,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功能定位。当前,我国已经对全国国土进行了宏观功能区划的初步设计,一些地方省份也对本地区的国土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的初步设计。如江苏省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及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首先把本省国土划分为3个一级生态区,即江部城镇发展与近岸海域生态区、苏北平原农业生态区、长江三角洲城镇城郊农业生态区,在这3个一级生态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具体划分出7个生态亚区和33个生态功能区,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分区规划各地方相应的社会发展布局。只有进行科学的生态规划,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可持续地推进。
(六)设计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要求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又惠及全社会成员的事业,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群之间对生态环境保护所作的贡献有差别,对生态环境破坏所负的责任也不同,要推进生态文明整体建设,就必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公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生态建设的合力。我们需要对那些由于支持全局生态利益而牺牲自身局部生态利益的地区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用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来支持生态功能分区,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构建和完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公平,从而形成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