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乡村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美好乡村建设;幸福指数;农民;资金;产业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幸福指数”的内涵  

近年来,“幸福指数”一词在社会上被广泛运用。指数,本是经济学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术语,其最初含义是指某一经济现象在某一时期内的数值和同一现象在另一个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内的数值的比数,反映的是经济现象变动的程度。后来,这一术语被广泛运用,逐渐演变为一个大众词汇。幸福,是与“美好”联系在一起的,对它至少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美好的生活;另一是指人们的主观感受和体验。由于每个个体都浸染于特定的文化,因而这种幸福体验便具有了较多的文化特色。幸福指数所针对的幸福,显然接近于人们对幸福的后一种理解,也可以称之为幸福感。 

美好乡村建设意味着更高的幸福指数

美好乡村建设包括两层意思:硬件设施的建设,以改变村容村貌为主;精神层面的建设,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用全新的生活理念占领农村市场,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满幸福。

(一)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快建设美好乡村。只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协调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在全国真正实现。

(二)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建设美好乡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实质是在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在农村的确立。当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加上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农村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恶化问题突显,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日益加大。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因此我们应把加快建设美好乡村作为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

(三)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目标任务,其中蕴含着生产集约高效、生活低碳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等生态文明要素。只有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把生态文明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产业导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融入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等各方面,才能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要想提升美好乡村建设的幸福指数,就要正视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于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一)缺少全面而可行的规划引领

规划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居于龙头地位。然而,在现实操作中,很多村干部觉得无所适从,反映规划的引领作用不能在具体实施中得到贯彻落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规划没有走在前面,比较仓促,规划人员不能充分了解当地情况,考虑问题欠周全,而参与审定的人员或是不够专业或是为了应付走过场,造成规划脱离实际、起点不高或不够全面。

二是反映上级领导对美好乡村建设的观念不同,要求不一样,在检查工作中会提出不同的指导意见。造成的结果是规划与施工脱节,在具体实施中七改八调,既浪费了资金又影响了进度。

(二)个别地方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美好乡村建设首先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要从符合农民意愿、得到农民拥护的实事入手,渗透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美好乡村建设的成败得失,取决于农民心中一杆秤。而现实我们发现少数地方或个别领导全然不顾实际情况和农民意愿,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盯着村容村貌作表面文章,结果劳民伤财,有了面子失了里子,有了外形没了精神,引起农民的反感。

(三)土地流转困难和用地指标紧张问题亟待解决

村庄整治规划实施的核心问题是土地流转。一方面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等法律规定缺乏政策措施配套,两大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即现行宅基地无偿使用政策与集体供不出宅基地之间的供需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老宅基地无偿收归集体的规定与农户实际有偿取得新宅基地之间的退补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村集体资金匮乏,缺少有效的宅基地置换、流转调控手段。

(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资金供给之间缺口大

在美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地在建设过程中,每年都向农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即使这样,对于美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其次就是项目启动资金不足,而项目一旦启动,就需要资金投入。而在村一级,资金严重不足,多数村没有或很少有集体经济来源,为了建设美好乡村,多为农村集体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社会和私人集资及项目的先期财政拨付。这种先借钱建设,后拿到财政补助后偿还的现象在大部分农村已经普遍存在。

建设美好乡村,提升幸福指数

(一)因地制宜,重视群众利益

乡村的建设和城市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乡村的建设必然遵循一点,它应该向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城乡的发展不能够分离开来,它们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将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分割成两个部分,那么就不利于农村的长远发

展。由此可以看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最主要的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让乡村逐步的向城镇靠近,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乡村规模和面积,让农村的人口集中在一起。这样做得目的是让农村的土地经营更加的规模化和规范化,这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另外,美好乡村建设最终目的是改善农村经济环境,造福与乡村人民,换句话说,它是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的。因此在美好乡村建设的时候应该重视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为群众创造一个高水平的生活环境。

(二)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

在乡村建设的时候应该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在项目开始之前,先制定好整体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一步一步的实施,这样才能够实现最终的目的。以安徽省为例。在规划建设的时候,安徽省首先按照当地情况制定好了整个项目的规划方案,然后按照方案分步骤的实施,这样就让整个项目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推动美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各个方面的建设统筹的进行规划,这样才能从整体之上把握全局。特别是要将当地的旅游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结合在一起,让建设的规模扩大。

另外,美好乡村建设少不了政府财务的支持,因此要想顺利的推动乡村建设,必须加强财务的投入,这样才能够让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内容落实到处。

(三)注重产业发展,加强政府引导

美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当地的政府应该重视产业的发展,向外引入一些产业项目,推动乡镇产业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前进。同时,还需要重视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在乡村宣传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让乡村人民认识到美好乡村建设是符合他们的切实利益的。并且政府还需要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乡村人民进行美好乡村建设。这样才能够为美好乡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健全机制,狠抓落实 

良好的工作机制对于推动工作,落实党委、政府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要及时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各级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与村结对共建机制,对口支持、共同建设美好乡村。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选派干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美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责任分配到人。同时,严格奖惩兑现制度,激发广大干部建设美好乡村的积极性。对在美好乡村建设总成绩突出的同志要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拖拉懒散,涉农违法违纪的同志予以严肃查处。

结语

综上,美好乡村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多,需要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因此美好乡村建设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的解决困难,这样才能够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目前,幸福测量本身还不完全成熟,应该主要采取探索的方式,尤其需要从中更多地知道到底有些什么因素影响了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并随之不断完善施政的指标体系。目前幸福感测量研究存在指标不统一、研究方法有待创新、文化差异性日益突出等问题,所以从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出发,编制一套适合当今中国农村农民的幸福感量表即幸福指数,是最为迫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克亮,罗丽云.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广州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探求,2012.5.

[2]蒋勇.村镇规划和住宅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措[J].施科技信息,2012.19.

乡村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2

1山区乡村承包地块小、量多、分散,传统耕种模式与现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不相匹配。山区村民分配的责任田和承包地数量多,地块小,分布散,难以集中耕种,虽然村民一年到头忙忙碌碌,但最终收益低下,摆脱不了穷根。村民种植作物类型散,形不成规模,劳作模式传统,灌溉效率较低,与现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脱贫致富步伐缓慢。

2山区贫困村地处偏远、地域广阔,资金投入明显不足。近年,虽然国家在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上投入巨资,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小流域生态治理、水土保持、农业综合项目开发、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等工程项目,成效明显,但是山区条件决定了山区水利发展投资需求大,目前项目建设的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3极端恶劣天气事件频发也对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构成较大威胁。山村应对突发暴雨灾害能力较低,山谷河道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还不够完善;山区水土保持建设还存在不足,山洪灾害防治和监测预报等非工程措施建设还相对滞后,季节性抗旱防洪防台风任务艰巨,强对流天气形成的冰雹和霜雪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巨大威胁。

二、扎实推进贫困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碧水乡村

淄博市水利部门在帮扶支持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实施河道生态治理,改善山村水生态环境。安平村内的安平河为季节性河流,河道内沙质优良,乱采滥挖现象突出,给雨季防洪带来巨大威胁。通过实施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总投资80余万元,对河道进行了清理平整,修建了梯级拦河坝,拦蓄河水进行灌溉;修建了0.6km的沿河生产路,兼做防汛管理道路,安平河应对水旱灾害的能力明显提升,成为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实施引河蓄湖工程,发展休闲渔业。山区河水清澈纯净,水质优良,是发展渔业养殖的天然水源。结合整修河道,沿河修建了长160m、宽80m的人工湖,在湖中帮扶放养了价值万余元的锦鲤、鲢鱼等鱼种,安排渔业专家定期为村民培训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在湖边修建了休闲凉亭和垂钓长廊,铺上花砖,栽上花卉,建起了秋千等娱乐设施,为安平村打造了休闲渔业和生态旅游景点。

3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山区缺水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建设小农水工程是推动沂蒙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实施了山区打井找水工程。聘请水利专家通过反复勘测计算,在安平村山腰打出一口深158m、出水量80m3/h的水井,打破了历史上在此区域打不出水井的成例,保障了饮水和灌溉用水需求。二是实施引水上山工程。投资80余万元,在山地高处修筑一座60m3蓄水池,在河道旁修葺大口井,进一步完善了电灌站,实现引水上山灌溉耕地。三是实施雨水集蓄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了数十处小水池、小水窖、小堤坝等工程,充分利用雨水抗旱保收。小农水项目实施后,坡耕地小麦及玉米亩产由150kg提高到了350kg,萝卜种子亩产达50kg,经济果林品质也明显提升,山区农民初步实现了增产增收,为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了基础。

4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山区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贫瘠,土壤含水层减少和山石松散裸露现象,雨季更易形成山洪暴发和泥石流现象。水利部门把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作为保障水生态系统完整和提升水生态修复能力的安全屏障。本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抓发展的思路,着力实施了安平村青石山1.5km2的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在青石山小流域整修生产路,整理荒坡荒地,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开发果树采摘园区和家禽生态养殖园区,发展特色农业等举措,青石山小流域已经成为当地日益有名的生态特色旅游景区。

5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农村基础管网建设。在帮扶安平村成功打出深水井的同时,水利部门投资配套了供水设施设备,对村内自来水管网进行了统一规划和建设,让符合饮水标准的深井水自流到每户村民家中,彻底解决了山村吃水难的问题。同时,及时对村内主干路进行整修硬化,方便了村民出行;建起了篮球场、健身器材场和文化广场,扩建了村委小院,配套建起学习室和绿色书屋等场地,丰富了文化娱乐生活,为打造碧水乡村鼓舞了信心。

6构建起安平村生态特色旅游产业,走山区绿色发展之路。水利部门与安平村委秉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构建起山村生态特色旅游产业。位于安平村南的栖真观始建于元代,观内的千年银杏古树和元代二十八星宿壁画是镇观之宝,道观香火旺盛,已成为道观祈福养生文化景区;安平村东南山沟中的青山古村,小河绕村,青石铺路,古宅石屋,生活古朴,开辟成原生态古村落景区;青石山松涛、仙姑峪美丽传说和特色农业园区开辟成为青石山旅游观光景区。这四大景区构成了安平村生态特色旅游的支柱,也成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资源。

三、对贫困村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帮扶的建议

几年的贫困村帮扶行动使我们认识到:

1应重视顶层规划设计,增强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前瞻性。要把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强顶层设计,逐步缩小贫困山区和城乡之间的水利发展差距,从整体上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让水生态文明建设激发山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水利更好地支撑贫困山区脱贫致富。

2要因地制宜加强民生水利工程建设,这是推进贫困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应大力发展山区小微水利工程,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在保障农业用水需求的同时,优化农业发展布局,增强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能力,对持续建设山区水生态文明具有关键的影响力。

3突出抓好山区水生态系统修复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继续加强对山区生态保护区和水源地的保护;通过水土保持、流域治理、生态护岸等措施,推进水生态修复。同时应加大现代水网建设力度,巩固河道治理、水土保持项目、引水工程、山区灌溉配套设施建设成果,大力建设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碧水乡村建设。

乡村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蚕沙综合处理;生态蚕业;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S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92-03

[作者简介]何林,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党的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应作为国家战略来发展。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全区开展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活动中桑蚕产业污染治理问题被放在首要位置。

从2006年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以来,广西牢牢把握这一契机,大力发展桑蚕产业,成为我国桑蚕生产第一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但是随着桑蚕产业的不断发展,其污染问题日渐严重,蚕沙处理逐步成为桑蚕产业链发展的短板,此问题一直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由于位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以发展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桑蚕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和运行模式不合理,人才匮乏和技术落后等问题,作为全区蚕业重镇的宜州不得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因此,为了成功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作为蚕业重镇的宜州,应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从转变观念出发,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当重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努力实现“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的战略,为成为全区发展生态蚕业示范区而努力。

一、生态蚕业的意义

生态蚕业要充分利用桑树种植和蚕养殖及深加工过程中的主副产品,不断促进环境和生产和谐发展。生态蚕业同时也应当将蚕业生产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相结合,如通过种植桑树和桑苗实现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等,最终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发展生态蚕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富民强桂,建设美丽广西”目标的实现,提升广西桑蚕产业的综合能力。

二、以生态蚕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种桑养蚕的蚕农方面,开展生态蚕业有利于制定完备的环境保护制度,引导和规范种植和养殖,逐步培养蚕农良好的清洁生产习惯,提高蚕农的整体素质。从基层做起,有利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

在桑蚕产业发展方面,开展生态蚕业有利于提升广西桑蚕产品的品牌质量,从而进一步打造桑蚕产品的品牌效应,拓展其市场份额;有利于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促进生产企业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全面发展桑蚕产品的深加工,延伸桑蚕产业的产业链,增加其附加值。从产业做起,有利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在生态环境方面,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环境整体整治,如解决蚕沙处理不当造成的河流、土壤污染问题。发展“桑蚕―沼气―种植”的生态产业链,有利于实现农村节能减排。丰富了环境综合处理的模式,促进环境的美化,从而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让游人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环境保护做起,有利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基础。

三、以蚕沙综合处理推进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蚕农方面,蚕沙综合处理有利于防治由蚕沙处理不当引起的蚕虫大面积病害,从而维护蚕农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改善蚕农的居住环境,提升蚕农的整体生活水平。因为蚕沙的综合处理,延伸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在给部分农民创收的同时,也促进了落后地区蚕农的就业。

在桑蚕产业生产方面,蚕沙综合处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桑蚕产业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利润来源;有利于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其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促进了其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企业产品整体品质的提高,树立企业形象,如宜州的蚕丝不再因为质量问题,被大量用作蚕丝被的生产。

在生态环境方面,因为企业和蚕农对蚕沙的不当处理,造成了河流湖泊受污染,大量鱼类资源死亡,居民用水受到威胁;导致土壤肥力受到破坏并含有大量有害物质,部分地区寸草不生。蚕沙的气味也对空气质量造成了影响,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桑蚕病虫害的大面积传播。蚕沙综合处理,有利于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和谐发展。

图1 蚕沙综合处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四、蚕沙综合处理过程中的问题

(一)蚕沙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

广西牢牢抓住“东桑西移”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桑蚕产业。从2000年起广西迅速扩大桑蚕生产规模,蚕茧产量大幅度提升,2008年全区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此后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2013年,全区桑园面积279.38万亩、蚕种饲养量695万张、蚕茧产量32.34万吨、生丝产量3.54万吨、蚕农售茧收入132.69亿元,分别增长6.34%、4.51%、2.44%、8.5%、17.21%,均再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生产新鲜蚕沙量逾上百万吨。按平均每张蚕种可生产出风干蚕沙77.4千克进行计算,2013年全区能产风干蚕沙就达53.8万吨,全区蚕沙年产量如此之大,蚕沙资源极其丰富,但调查发现,蚕沙利用率却很低,除了几家如舜泉、春雨等企业的回收加工,其余都未能被充分利用。

(二)政府职能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宜州地处区内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部分工作人员生态文明意识不强,一味追求经济增长,没有意识到伴随经济发展的除了GDP的增长,还有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他们环保意识落后,仍旧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没有对蚕沙治理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地方经济的发展,导致蚕沙污染问题日渐严重。

(三)监管体制不完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近几年来,宜州桑蚕产业迅猛发展,环境监管方面的体制建立相对滞后,无法及时有效地监管蚕沙污染问题。而宜州市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对于环境治理的投资占蚕业税收比率极低,对处于宜州生产地区的农村的投入更是远低于城市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匮乏,财政补贴力度不够。

(四)蚕农环境意识淡薄,习惯于粗放型生产方式

首先,宜州目前大部分蚕农都采用一年多批交叉养蚕模式,蚕农同时养殖几批蚕,因此产生了大量无法及时处理的蚕沙;其次,蚕农习惯于粗放型生产方式,长期养成的生产习惯使得他们不注意环境保护,只追求经济效益。以上两个原因使得蚕农随意倾倒蚕沙,严重污染了水源、土壤、空气,对居民取用饮用水、灌溉水和种植农作物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五)综合处理技术落后,普及面窄

宜州地处经济和技术欠发达地区,其对环境技术方面的研究落后于发达地区,同时对相关技术的引进和人才的培养不足,仅有的落后技术在普及方面还不够全面,造成了蚕农和企业无法全面有效地处理蚕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

五、蚕沙综合处理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教育,全面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宜州市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抓住“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契机,对各级领导进行一次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意义的深刻教育,从各级分管领导做起,积极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向蚕农、企业及相关领导宣传“以蚕沙综合处理推进生态蚕业发展,以生态蚕业发展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同时努力建设宜州生态蚕业改革示范点,以点带面,争取全面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

(二)完善监管体制,加大蚕沙综合处理财政投入

宜州市在发展桑蚕业的同时,应注重环境监管体制的建立,对违法倾倒蚕沙的蚕农予以一定的处罚,并积极引导和教育,使其逐步认识到蚕沙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对追求短期利润、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染企业应勒令其进行升级改造,否则一律叫停。在监管的同时,政府也应当合理适当地加大对蚕沙综合处理的财政投入,监管机制应和激励机制并行,对在蚕沙综合处理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予以一定的资金奖励,树立典型,引起蚕农和企业的重视。

(三)政府牵头,校企合作,不断创新蚕沙综合处理技术

宜州蚕沙处理的过程中出现了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的问题,作为政府部门,应当不断向东部发达地区学习,引进先进技术,不断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政府还应该意识到高校的资源优势,努力将研究成果和生产相结合,做校企合作的桥梁。企业也应当不断学习先进地区的优势技术,对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延伸桑蚕产业链,注重其附加值的提升。

(四)大力发展生态桑蚕旅游

在广西旅游业发展迅猛的今天,宜州市政府应利用好河池市红色旅游与巴马长寿之乡旅游两条旅游线路,立足于桑蚕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桑蚕旅游,传播桑蚕文化,在带动宜州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为宜州蚕沙污染治理做贡献,实现建设“桑蚕宜州,生态宜州”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梁思思,林娟带,陆春霞,于永霞.探讨提高广西蚕桑生态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J].广西蚕业,2014(1):54-57.

[2] 韦思庆.宜州市蚕沙收集和处理方式的探讨与分析[J].广西蚕业,2008(3):43-44.

[3] 韦素萍.浅议广西蚕桑产业链存在的突出问题[J].广西蚕业,2012(3):64-67.

乡村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乡风文明 文化 双重性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系统的提出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法治、社会安全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中文化作为影响力最广泛的元素,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的重要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一个是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作用,另一个是精神文化提高人类综合素质的作用。物质文化是有形的、易变的,精神文化则是无形的、相对稳定的。

一、乡风文明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和变化。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政府逐步发展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急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相对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西方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渗透和融入到我国的文化市场中来,同时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化,我国主体文化正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之我国对传统文化继承的缺失,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流失,我国的本土文化正面临着被外来文化覆盖和同化的现实。

文化是人类实践的反映,实践是文化的本质属性然而文化又能指导实践。文化冲突是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文化建设中,应该着重突出我国特有文化的优势,汲取世界上的优秀文化应该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补充我国的文化建设。如果过分依赖国外的文化理论那么我们势必会被导入一种误区,使我国自身的文化走入僵局,更容易陷入被西方文化西方同化的尴尬境地。

二、在文化的双重性中探索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在物质文化中文化显性作用

目前我国存在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由于一直对农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村文化管理系统几乎成为摆设。加上长期以来文化建设只是“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这些文化发展形式过重强调外部植入而忽略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培育过程。这种植入文化的发展模式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缺乏生命力,一旦停止外部文化输入农村文化的发展就会陷入僵局。

当代农民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经历土地承包的新型农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有一定的物质文化需求,手机,电脑等新的科技设备的购买逐渐增强。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对电脑等高科技设备的使用还是相对浅薄,在利用互联网等便利网络资源查询信息方面还是相对落后。通常电脑在家里成了摆设,有的成为孩子的游戏机,还有的仅仅是当起了电影设备,对于网络科技信息的利用还是相对较少。

2.在精神文化中文化隐性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精神生活贫乏,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认知缺乏主动性。另外农民对于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农忙时农民没有时间学习,农闲时农民大多看电视、打麻将、玩扑克等活动为主,很少人会主动学习提高自己。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依据,农民自身主动性的缺乏是目前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

三、对乡风文明建设中文化建设的对策

1.重视隐性作用的影响

第一,改革农村文化的发展机制。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过多依赖外部力量,忽视了依靠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很多农村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问题,传统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淡化。改革现有机制提高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文化能人真正认识到自己是文化主体,拥有文化主导权,带动大多数农民都能积极的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去。

第二,重视传统文化地位。农村是相对封闭,是具有相对封闭传统文化的社区。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农村社区中,重视和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对提高乡风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带动农村自身物质文化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2.提高显性作用的影响

第一,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镇政府应当提倡各个村建立图书馆为农民提供学习的客观条件,另外政府部门应当扩大家电下乡的覆盖范围和财政补贴力度,扩大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以及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利用原有广播文化站体系继续对农民的主体意识加以正面引导。

第二,针对农村的实际开发技术性教育体系。农村自身教育条件有限,很多人义务教育结束后就不再接受再教育,有点只是传统的农业技术,致使很多人一年到头都只是收入甚少。开发农村技术教育体系,可以使农民自身的技术教育提高的现代水平,拥有先进的思想,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利用自身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农民网络课堂的建立。对于农民用电脑的技术专门开设网络普及班,有利于农民在农产品种植或养殖中处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也有利于在购买种子和销售产品时也可以多渠道供销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小云,赵旭东,叶敬中.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

乡村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 土地整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77-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自从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各地都在积极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土地资源是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生态价值十分巨大,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整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以土地的综合整治手段作为土地资源的重建或者恢复的关键,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土地的综合整治包括很多内容,土地整治过程也必须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满足生产能力、生态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文明与土地综合整治相关概念

1.1生态文明建设与土地综合整治之间的关系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给人类的生产生活营造一个清新、洁净、舒适的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土地的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整治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为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提供一定的空间。土地的综合整治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出发点。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对土地的综合整治。因为土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普遍的生态资源,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和整治,才能保证生态平衡,同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味地追求发展,有一些建设用地,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要通过土地的综合整治,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还可以增加土地数量,以此可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资金缺口进行弥补。第二,通过对各个区域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和成因进行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对具体的土地问题的整治,可以提人们的生活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改善当前的土地格局,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并且还可以保护原生生物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土地综合整治的任务

土地的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整治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土地的利用格局,提高利用率,并且加强与土地生产有关的各种行业的发展,促进百姓的收入增加,同时又要兼顾生态环保的原则,进行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土地的综合整治面临任务较多,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第一,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相结合,通过有效的土地整治,优化土地的布局,可以有效地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节约土地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第二,要担任修复生态环境的任务。对土地的综合整治中,要对当前造成环境污染的各种土地进行生态性的重建和恢复,以恢复土地本来具有的生态功能,比如对水土流失的防治。第三,要创新具体的土地整治技术,由于土地资源与周围的很多其他资源,如土壤、水、大气等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进行土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要创新相应的工艺体系,在保证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

2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综合整治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结合生态环保的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土地综合整治的相关理念。首先要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土地资源与周围的其他资源都是息息相关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因此在具体的整治过程中要处理好土地与其他资源之间的关系,在治理过程中也要贯彻环保的理念。其次要树立法制的观念,在具体的政治过程中,要加强法律的约束性,依法进行土地的综合整治,不能肆意而为。第三,要利用信息化进行土地整治。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树立信息化管理的观念,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各种资料的收集,建立相关的数据库,提高土地综合整治的效率。最后,在整治过程中,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当前很多土地的所有权还是农民,因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让村民参与进来,保证他们的主体性。

(2)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地区进行土地整治,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实情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对西部地区,由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沙漠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土地整治中的重点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而在中东部地区,大多以农田为主,对土地的集中整治重点应该放在农田的整治方面,将农田与生态景观的功能相结合。这是在全国大范围内进行土地整治的一个原则。在每个具体的地区,进行土地整治时,应该要加强对城市边缘区的土地的利用,除了具有保障人们生活的功能之外,还应该加强土地的其他功能,如热岛效应、雨洪管理、休闲娱乐等;而在远离城市的区域,则要考虑到土地的水土保持、生态多样性、乡村旅游休闲等,而且不同的地区要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土地整治。比如对于利用型的城市,要加强土地的旅游休闲功能的开发,对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要加强对土地的农业价值的开发,多种植农作物。

(3)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不断创新整治技术。土地整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结合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创新整治技术。比如尽量少使用混凝土,确保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如尽量减少使用大型机械的频率,保护土壤的熟化层、物理性质等,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对土壤进行归集保护,返填一般使用人工或者小型的农机。

3结语

土地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当前的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任务还比较严峻,为了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在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要结合生态的理念,进行因地制宜地整治。

参考文献

乡村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6

一、安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2003年,安徽省做出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编制和实施了生态省规划纲要,并将“生态安徽”建设列入“861”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生态安徽”建设。2011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建设生态强省,2012年正式实施了《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总体上看,安徽省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局部地区有所好转。主要表现在:

(一)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长江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保持优,主要支流为良好。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保持优,淮河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保持。2012年,全省污水处理率(县以上)达85%,在全国处于前位8(全国接近80%),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75%,处于全国平均水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4%,较2011年上升2.3个百分点。

(二)大气环境整体较好

2012年,全省16个地级城市中有15个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合肥市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全省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5%,其中,铜陵和黄山市为100%,合肥市为87.2%,其余13个市均在90%以上。总体上,在全国处于较好水平。

(三)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全省生态系统较为稳定,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为维护我国中东部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安徽省森林覆盖率为27.53%,在全国排名为18位。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造林14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依然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水环境和城市大气环境问题突出

巢湖、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还位列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安徽省沿江地区酸雨比较严重,全省主要城市PM2.5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今年1月24日至28日,安徽省持续遭遇了严重雾霾天气,是对安徽省污染问题提出的严重警示。

(二)水资源形势紧张

安徽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而水资源时空分布又与人口、经济分布不相协调,皖北以不足全省1/5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全省约1/2耕地和人口以及全省主要电力、煤炭生产的用水量。按照目前水资源供给能力测算,预计皖北地区到2030年常年缺水率大约为15%。

(三)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2011年,安徽省每万元GDP能耗0.754吨标准煤,居全国第21位,但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距离,万元GDP能耗是上海的1.2倍,是江苏、浙江的1.26倍,也高于同处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省能耗水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废气排放量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和23%。全省亩均建设用地GDP 4.5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

(四)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城郊结合部及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堪忧,白色污染严重,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均只有10%左右,卫生厕所普及率只有58%左右。农村集中式饮用水设施建设落后,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土壤污染问题显现,重金属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堪忧 。

三、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部分是由自然本底因素决定的,如皖北的水资源缺乏问题。更多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而形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优

工业中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比重大,煤炭、电力、钢铁、有色、汽车、化工、建材等产业比重偏高,2011年七个行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46.8%;2012年,安徽省六大高耗能行业耗能7113.8万吨标准煤,增长6.3%,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全省比重由上年的83.8%提高到85.4%。另外,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工业集聚度明显偏低,2011年,安徽省开发区工业增加值为3829.7亿元,占全省比重为54.2%,比江苏省低24个百分点,这也是安徽省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原因之一。

(二)以循环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工业园建设落后

园区生态化(循环化)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有效手段。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有相当差距。2012年,江苏通过验收或正在创建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占工业园区总数75%以上。而安徽省目前只合肥高新区、经开区等少数几个园区成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还未正式开始,各类工业企业只是在空间上聚集,企业间耦合度不高,没有形成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三)农业经营分散、粗放

目前,安徽省农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而且农业主要劳动力外流现象突出,农业增产、稳产主要靠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外部投入品使用量的增长。根据第一次全省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全省种植业农药使用量(折纯)达1.5万吨,化肥使用总量(折纯)达310万吨,利用率均只有4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药、化肥利用率60%以上的水平。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不仅污染土壤、水体,而且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由于劳动力和资金缺乏,全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一般只有30%左右,全省水产养殖污染物处理率低于20%,全省多数大中型水面,因发展水产养殖业,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功能逐渐衰退。

(四)农村发展严重滞后

近年来,除乡村道路建设以外,全省对农村的投入相对较少,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农村公共卫生和污染物处理基础设施长期滞后。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进城,使得农村居民点空心化、村庄布局无序化、村庄管理放任化日趋明显,使得农村脏、乱、差问题更加突出。加上分散在农村地区的工业企业规模小,管理粗放,也一定程度造成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

(五)快速城镇化使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突出

安徽省居民生活天然气覆盖面已经扩大到15个地级市和19个县级区域,城镇生活能源结构逐步优化,但是如汽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各类污染物大量增加。2011年,安徽省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在全国排名第8,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其中,合肥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而且60%以上是近5年增加的。此外,安徽省能源消费以燃煤为主,占消费总量80%以上,传统的煤烟型大气污染依然严重;屡禁不止的秸秆焚烧也造成大气污染程度不断加重。

四、相关建议

作为发展中省份,加快发展仍是安徽省的首要任务,但在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应立足安徽省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保证安徽省经济长期平稳增长的同时,使江淮大地天蓝、地绿、水清,打造安徽生态文明升级版:

(一)加快构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匹配的国土空间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加快出台实施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皖北、皖中、皖西、皖南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秉赋上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在重点工作、目标要求上都要予以区分,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快推进以各类园区为主体的循环化改造

园区循环化改造,不仅使园区转型成为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高地,更成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高地。建议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机遇,推进现有各类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构建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绿色发展转型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支撑经济持久发展的最大潜力,也是消耗能源资源、排放细颗粒污染物(PM2.5)和温室气体的主体。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中,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要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空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循环高效利用水资源,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实施绿化工程,扩大水域面积,优化美化生态环境。

(四)加快发展壮大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节能环保产业

要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大趋势,加快发展节能汽车、节能家电、绿色照明、节能建材及环保材料等优势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和基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加快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满足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诉求。就安徽省来说,一是要着力解决好巢湖流域、淮河流域等区域性水污染问题;二要以PM2.5防控为重点,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汽车尾气和施工场地扬尘治理力度;三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四要抓好美好乡村建设,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