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发展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发展模式范文1
关键词《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金融时报》数字化 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G216 文献标识码 A
数字化是报刊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财经报刊起步较晚,数字化发展的模式也相对单一,深度和广度挖掘还不够。笔者对国际三大财经报刊《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金融时报》的数字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期望能为我国财经报刊数字化发展找到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三大财经报刊巨头的数字化生存模式
1 《华尔街日报》模式:“收费网站+报刊”为主
《华尔街日报》的数字化生存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成功建立了一个收费网站――华尔街日报网(WWW,Wsj,com)。取消纸媒体网站的收费模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如2007年《纽约时报》。然而,在大部分主流纸媒体网站艰难经营的同时,《华尔街日报》网站却逆流而上。尤其在金融危机中,网站月平均访问量逾2000,万。《华尔街日报》网如今已是全球付费用户最多和最成功的网站之一。2009年,网站已经拥有超过100万订户。早在2007年其年订阅收入就超过了5千多万美元。2007年,默多克在收购《华尔街日报》时,曾打算取消订阅费以增加该报网站的访问量,但此后他放弃了这样的想法。默多克后来意识到,报纸网站免费向用户开放,而通过广告获得营收,这是一种有问题的商业模式。《华尔街日报》的运营模式证明,读者愿意为报纸网站内容付费。
《华尔街日报》网站能够保持收费模式的主要原因在于:1、其内容无可争议的专业性。全球1600多名采编人员每天提供1000多篇稿件支持着华尔街日报的网络版,严肃、独立、独家的内容,保证网络版用户始终对其保持高度忠诚,华尔街日报的用户都是中高收入的读者群,而且相当一部分订户的订阅费是由公司或者企业集体买单。网站提供的专业化内容对于订阅用户事业的发展来说,是物超所值了。2、网站与报刊内容的差异化处理。报纸上看到是“精简本”的报道,而在网络版上可以找到更详尽、更完整的版本。《华尔街日报》网络版除了涵盖华尔街日报所有版面的全部内容外,还有来自其他道琼斯产品资源的新闻报道和专栏文章。尤其是在2007年“瘦身”后,《华尔街日报》大大增强了与网络版的互动。《华尔街日报》欧洲版主编曾对报纸“瘦身”作出解释说:“瘦报”版是为了给时间紧迫的精英级读者一个快速阅读的可能,同时创造出一个紧密结合其网络版的新型报纸。这在表面上看是考虑到读者的需要,实际上是把读者吸引到其网络版上。网站的服务功能明显,网站用户不但在美国东部时间零点能获知当天报纸全部文章的标题及部分文章全文,还能在东部时间7点获得浏览全部文章和下载PDF版的机会,比报纸上摊的时间更早,而报纸读者却只能浏览网站上少数几篇免费文章。提高报纸网络版的点击率可增加网络经济收益,这是对报纸收益的分担和补偿。在《华尔街日报》的导读栏中,用图片直观地提示每个栏同的网络版链接,网络提供了更为详尽的报道内容。例如报纸“投资理财”版的部分金融数据,也在网络版上免费公布。可以说,《华尔街日报》网络版是纸质版的升华和延伸,这也是网站用户保持忠诚度的重要原因。
2 《日本经济新闻》模式:数据库营销为主
《日本经济新闻》走的是与《华尔街日报》完全不同的数字化生存模式。由于国情和文化等差异,该报并不适合于发展收费网站,而是专营数据库营销。由于文化影响和报业历史悠久的“宅配制”等因素,培养出了国民良好的读报习惯。日本报刊发行量也是全世界最高的,而且发行收入占到报刊收入的相当大比例。所以在报纸和网站的关系上,日本大报是侧重报刊发行。《日本经济新闻》与《华尔街日报》不同,日经网是报纸内容的“精简版”。日经网新闻的总量和篇幅上,都只有报纸内容的113。这样有效避免了读者因免费阅读日经网新闻而减少甚至停止购买报纸。十几年来。日经网非但没有影响报刊的读者,反而促进了报纸的发行。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开设的三个数据库都办得很成功。NIKKEI NEEDS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5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NIKKEI NEEDS已经建成集企业财务数据库(Corporate FinancialsDatabase)、市场信息数据库(MarketDatabase)、宏观经济数据库(Macro EconomicDatabases)、POS数据库(Nikkei POS Data Service)等4大数据库在内的庞大的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预测的综合处理系统。NIKKEINEEDS是日本国内最大的商用数据库,收录了包括政府统计公报、企业财务报表、商品销售数据等在内近500万条信息,存有30多年来的经济数据。“日经Telecom 21”是个新型的数据库收费服务网站。成立于1984年,主要业务是把信息系统化,提供有附加价值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提供收费商业信息服务(会员制)。该网站是日本国内数据库检索服务的开创者,已成为检索服务网络基础构筑的标准。其数据库现拥有180多万个企业用户,年销售额约达250亿日元,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数据库成为该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3 《金融时报》模式:多元媒体互动为主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英国的《金融时报》也与时俱进。其数字化道路的主要方式是新媒体互动。1、报网互动,采用“网络+报纸”的捆绑销售模式,在亚洲市场,60%的客户选择这种方式。金融时报重视网站与报纸读者的互动,通过网站了解读者的阅读爱好,将信息反馈给报纸,改变报纸单向传播的先天性不足,促进报纸做到有的放矢。另外,金融时报网络版是收费的,除要闻、个人理财和投资方面的新闻外,注册用户每月可免费阅读30篇文章,超出就要交一定的费用。收费标准分两档,一年交75英镑就可以查看该报5年前的资料,交195英镑则可以进入该报网站查看全世界1.8万家上市公司的信息库和500多家报纸的旧闻。目前其网站注册用户已经有1700多万,网站现已成为报社比较重要且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对促进主报发行也很有帮助。另外,网站还着力开拓网络视频,其中“专家论坛”栏目就通过视频直播,收视率不俗。2、重视发展手机新媒体。早在2001年,《金融时报》率先进行了手机报尝试,现在手机报在欧洲地区已占据重要位置。目前,金融时报正与欧洲一家大型移动通信运营商建立合作机制,准备大力发展手机新闻业务。在开拓新媒体方面,《金融时报》走在了前列。
二、三大财经报刊巨头的数字化生存模式对我国财经报刊的启示
我国的财经报刊起步较晚,数字化生存模式也相对单
一,而且其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三大财经报刊巨头的数字化发展模式对我国财经报刊启示主要有:
1 处理好报网互动的关系是基础
报纸的网络化是报刊数字化发展的初级模式。纸媒和网媒一定要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网站的成功不会降低印刷报纸的销售量。网站的内容每天更新,遇到一些突发新闻、重大新闻,应该首先在网站中进行报道,以此和电视抢时间。遇到来不及出版的报道,也可以挂到网站。并集中精力构建一个整合资讯的传播平台,并将纸媒内容打包销售。总体来看我国财经媒体网络化起步较晚,纸质版和网络版的差异化特征还不明显,网站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报纸,实际上只是充当网络版报纸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2l世纪经济报道》网近两年连续改版,设立今日焦点、即时新闻、特别报道等栏目,增开记者博客、大声等有特色的栏目,力图逐渐脱离报纸影响成长为有影响力的独立媒体。
2 数据库营销大有潜力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体数量众多,但是却没有一个最权威最完整的财经数据库。这一重任还应该落在财经媒体身上。这些数据库不仅应该涵盖范围广,齐全,还应该有相应的整理和专业化分析,能为企业或者政府提供很好的参照。第一财经集团旗下的第一财经研究院已经有发展财经数据库的意识,其融合第一财经跨媒体平台强大采编优势与研究院专业研究能力,为客户提供重要的独家信息、权威的政策趋势研判和市场分析。其产品包括第一财讯、理财金手册、专题研究报告、数据库、榜单、评价体系、指数等等。这些可以继续做深度开掘,还大有潜力可挖。
3 多元媒体互动是未来之路
数字经济发展模式范文2
当前,以数字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成长的“新常态”,并对各行各业以及全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新华三对此一直非常关注。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大会致辞中提到,作为中国乃至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领先厂商,新华三希望能通过自身努力,在新常态下带动产业链价值提升,推动新经济发展;举办Navigate 2017领航者峰会,就是新华三围绕这一愿景的具体举措。
如何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挑战,为新经济的前行提供“引擎”,是此次新华三Navigate 2017领航者峰会讨论的重点话题。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在演讲中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创新交替引领、彼此促进。新IT则是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化技术变革的聚合,它从IT基础设施的虚拟化、资源池化开始,融合了大数据、大互联平台、大安全防护以及创新的服务与模式,为应用的创新提供支撑。
作为新IT解决方案领导者的新华三,面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态势提出了“应用驱动,云领未来”最新战略,重点在于让应用驱动IT的云化,在广义的新IT环境中,实现技术与应用的双轮驱动,持续引领、推进数字经济走向未来。
围绕着“应用驱动,云领未来”这一战略,新华三通过云平台、大数据、大互联和大安全四个方面的技术能力进行支撑,并分别规划了明确的创新“路径”。未来的新华三,将通过全面支持云生应用的H3Cloud 2.0,带动基于云的业务与模式创新;为用户提供数据平台和数据服务的大数据引擎;借助应用驱动、万物互联的应用驱动网络,构建数字经济的神经系统;并借助“自主创新+生态共建”,为数字经济打造全面升级、主动防御的大安全体系。
此次峰会专设了9000平方米的互动体验式展区,从“大互联、大数据、大安全、云计算、IT基础架构、运营商、智能家庭消费类产品、新华三大学”等八个维度,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新华三在新IT领域的创新成果。
数字经济发展模式范文3
在此背景下,中国品牌将会迎来数字经济的新时代,新品牌将会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么,在数字经济“风口”上,如何塑造品牌?如何创新?成为企业家和品牌专家新的课题,我们决不能用“老眼光看新问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正如说“不进则退”。在数字经济时代里,新、老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老品牌将面临数字经济新的业态冲击,比如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信用本位、消费创富等数字经济新业态,以及创新品牌的激烈竞争,但也会迎来新的机遇。
在新的“风口”上,老品牌可以华丽转身,重新焕发新的活力;新品牌凭着新技术和新模式,迅速占领目标市场,成就自己品牌。在第四次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领导者,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万多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如今中国企业面临着“海阔天空任鸟飞”的千载难逢机会,它与世界品牌企业同歌共舞,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比如,传统的空调行业,节能环保、智能化是发展大趋势。物联网的出现,万物互联互通,传统的空调面临着智能化更新换代,将会迎来新的蓝海,同时,它所产生的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又可以提升客服水平,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有人说“数据是新的石油,是本世纪最为珍贵的财产”。为此,大数据将会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人民生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数字化,是新时代的“风口”,也是品牌建设的新课题。
比如,如何精准品牌定位?如何大数据营销?如何整合创新发展等新模式,随着品牌生态的改变,也会全新改变,品牌更迭将会更快、更短,新老品牌竞争面临同一个“风口”竞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将会颠覆很多传统理论,品牌出现“早、高、短、快”等特点。
又比如,共享单车摩拜品牌,载着共享经济的春风,不到一年时间,迅速 打开品牌知名度,品牌传播速度十分快。而竞争品牌小蓝单车,从品牌建立再到品牌倒下也不过一年时间,可见,“速度”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正如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数字经济时代,品牌竞争容不得半点闪失,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在竞争中修正,只有在品牌成立之前,一切都要“预”,否者,很容易“废”呀!由此看来,发挥长板效应是塑造品牌的重要法宝,让品牌优势发展到极致,在市场竞争中独立鸡群,尽管品牌仍然有很多非致命短板,在新风口下,“补短板”的传统理论将会颠覆。
我们知道,在信息化及创新发展的推动下,笔者认为,第四次全球化将是全球资源配置的新时代,信用本位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它将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国家或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表现为包容性竞争,合作共赢是必然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发展模式范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建设;市场经济发展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9日
一、高校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理论建设滞后。图书馆的发展也需要理论的支撑,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将会严重地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进程。如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包括概念、模式、框架、发展方向等都直接从西方引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早期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西方,用这些基础理论来指导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必然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地方,这种模仿无疑会导致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存在先天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如2002年2月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2004年9月出台了《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制定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发展战略与标准规范框架,制定数字图书馆核心标准规范体系,这些图书馆的标准和规范对图书馆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原来的基础理论建设出现了滞后现象,需要对图书馆基础理论建设加强和完善。
(二)投入不足,图书文献资源短缺,硬件设施还需加强。随着高校的持续快速发展,学校对图书馆建设也很重视,对图书馆的投入也确实不小,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高校图书馆发展与高校的规模、师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等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不少高校还存在着投入不足,图书文献资源短缺,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多媒体阅览室、文献复制、缩微技术、音像视听服务等服务功能等设施还需加强等诸多问题。
(三)高校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还存在不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骨干稳定的图书馆工作队伍,是高校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关键。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高校对人才的引进往往偏向教学战线,忽视图书馆人才的引进,这种观念和行为都是极其错误的,也直接造成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图书馆专业队伍出现数量庞大、素质不高、结构畸形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工作任务的完成以及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还需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图书馆的管理理念陈旧;二是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等落后,图书馆的管理体制还没理顺;三是岗位职责不明确;四是考核办法不科学;五是现代化技术手段落后等。因此,为了促进图书馆工作任务的完成以及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必须加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五)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以及有效利用和共享图书信息资源方面还存在不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诸多的信息资源。图书馆不仅应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还应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信息中心。当前,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以及有效利用和共享图书信息资源方面还存在不足,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方面还需要加强。
二、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
(一)加强图书馆基础理论建设,促进高校图书馆发展进程。图书馆的发展也需要理论的支撑,因此要加强图书馆基础理论建设。根据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有计划地开展图书馆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研究出科学系统的图书馆基础理论,制定科学的图书馆标准规范发展战略与标准规范,修订和完善高校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促进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进程。
(二)加快推进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自动化建设。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期、准备期、高投入期、基本停滞期。从现阶段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已初具规模,但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经营模式的困扰,信息来源的困扰,资源共享不足的困扰。因此,我们应加快推进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一是对现有的图书馆数字化理论框架加以全面的评估,尽快建立一套适合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较为权威的理论系统;二是加强高校图书馆的馆际交流与协作,形成资源库的跨库无缝链接;三是使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真正成为社会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并真正服务于全社会;四是改善硬件和软件设施。自动化是实现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加快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步伐。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当前高校图书馆已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摇篮,因此高校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必须加强。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引进教学战线技术人员的同时,要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各种办法引进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其次,要加强图书馆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有效利用和共享图书信息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经济预测和决策的基础,没有丰富的信息资源,科学的经济预测和决策就成了一句空话。图书馆不仅应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校扩大规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而且应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信息中心。因此,要有效利用和共享图书信息资源,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雪梅.略论民办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3.
数字经济发展模式范文5
论文摘要:数字娱乐产业作为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研究分析,在分析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优劣势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战略。并针对重庆市在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措施。
数字娱乐狂潮正席卷着整个世界,并已成为当今信息产业中最具商业价值的新兴产业。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研究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数字娱乐产业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值点,西部地区如何缩小与我国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已成为政府部门所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于数字娱乐产业涉及的各个层面,以重庆直辖市为例,对西部地区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十一五”建设期间的数字娱乐产业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并对如何提升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1.数字娱乐产业与知识经济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着力发展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趋势。信息技术不仅是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推动力量,而且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先导和支柱,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综合实力的标志[1]。随着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加速发展西部数字娱乐产业,是重庆和西部省区顺应时代潮流,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1.1精神文明需要发展数字娱乐产业
可持续的发展大局要求各个产业的发展更加有效?敏锐,其中也包括数字娱乐产业。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字娱乐产业普遍存在着盲目性,大起大落的现象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其兴衰已经不仅仅是数字娱乐产业本身的?局部的?行业的事情,而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加速发展西部地区数字娱乐产业,是“十一五”建设中数字娱乐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有力推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助于确保重庆及西部省区城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施。
1.2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工业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因此传统经济的增长不具有持续性。而信息产业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依靠知识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是一个与传统产业完全不同?可节约资源?实现持续发展的产业,具有可持续增长的特点。加之,其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节约资源,而且还能形成新的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势必大力加快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因此,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民族文化品牌
通过最大限度地追求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是现代产业区别于传统“行业”的一个本质特征[2]。正是在这种对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追求中,才使文化产业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是数字娱乐技术发展结合最紧密的产业。当代数字娱乐业发展的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文化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中国正在掀起一场“创意文化产业”建设热潮,许多地区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纷纷提出了“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之都”等战略性的口号,“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兴建[3]。加快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建设步伐,有助于推动打造西部省区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提高西部省区的影响力。
2.重庆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2.1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
重庆市正面临世纪性的发展良机。设立直辖市后,重庆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显著提高。“十一五”规划以来,重庆市不断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建设力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使其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目前重庆市已拥有较雄厚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实力,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精良的科研设备。如今数字娱乐产业作为新兴的一项科学技术与文化并进的产业,其发展的潜力很大。
2.2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随着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其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例如宏信软件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游戏开发平台及引擎,在游戏和动画制作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朝华数字娱乐有限公司,集数字娱乐和文化传播于一身,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引擎WHALE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天极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市最大的SP运营商,先后推出了重庆复生记?天极夺宝奇兵等无线游戏,并通过天极无线平台投入运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4]。同时,重庆市拥有众多的高新软件园?电子工业园,目前在重庆大学城正在兴建重庆数字娱乐动漫基地,基地将建立产业孵化园,创办动漫杂志和专业网站,筛选塑造大众喜爱?具有商业价值潜力的动漫形象,开发动漫产品。可见,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加速发展的大环境已初步形成,并成为带动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2.3产业发展投资环境正在改善
重庆市具有良好的数字娱乐产业链基础。重庆市具有完整的出版发行机构,也有著名的信息类门户网站——天极网,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基础。在衍生产品设计和制作领域,重庆本地低廉的生产成本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库,为游戏和动画衍生产品提供了大规模生产的条件。重庆是长江中上游信息中心,凭借其通信和互联网发达的优势,为数字娱乐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如开发大量高水平的基于电信的增值服务[5]。另一方面,重庆与国际上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来渝投资的外商日益增加,客观上促进了重庆地区国际文化交流。因此,在数字娱乐领域可以较容易地与国际市场接轨,快速引进国际先进的营销理念和市场运作手段,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目前,重庆本地已有部分企业与国际著名游戏开发企业展开合作,这将促进国际产业界深入了解重庆,关注重庆经济发展,并为展开进一步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2.4高校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重庆是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高等院校云集。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等高等院校每年将培养大量的信息类和艺术类专业人才,为数字娱乐业游戏和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满足数字娱乐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重庆市拥有的各类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科研经费收入及支出均为西部地区领先水平,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核心发展力,重庆市的人力成本相比北京?上海等地更为低廉,可人才质量毫不亚于东部发达地区。因此重庆完全具备大规模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的人才基础和智力资源。
2.5制约因素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紧密结合经济和智力资源优势,在发展数字娱乐产业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宏观区位中远离经济技术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不利于对人才的吸引;多数企业对数字娱乐高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还较差,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风气还有待进一步浓厚,数字娱乐产业兴起的宏观环境还有待改善;知识产权的观念较为陈旧,技术成果转化还比较困难,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企业普遍处于散?小?弱的状态,未能有效地采取大公司战略,强化产业链的优势作用,导致竞争力较弱。
3.发展战略与对策措施
3.1发展战略思考
针对上述情况,发展战略应立足于:以政府指导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新区?大学城?软件园及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大力提高数字娱乐企业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倡导技术创新和民族文化品牌意识,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娱乐技术产品,发挥本土区域经济科技和生产力布局优势,因地制宜,构建重庆乃至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动力基地和示范基地,调整和优化当前经济结构,促进数字娱乐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3.2对策措施建议
3.2.1完善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数字娱乐企业集群化发展。数字娱乐产业主要是由数字娱乐企业和数字娱乐技术产品组成,而数字娱乐开发基地则是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6]。近年来,国内各地兴起了一股动漫热,许多地方都搞起了动漫产业基地或动漫园。重庆市正在建立沙区大学城数字娱乐动漫基地?九龙坡区美视动漫产业及教学基地等一系列的动漫基地。重庆市应在动漫业不断完善的同时,积极拓宽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途径,结合重庆本地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全国数字电视系统的建设。对数字娱乐产业基地提出以下两点措施:
(1)目前重庆市的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建设力度主要放在招商引资上,大部分的开发区和技术城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该地区密集的高校资源和科研基础建设成果尚未很好的充分利用。今后应该在已有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开发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众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加快数字娱乐科技园区的建立和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步伐,不断拓宽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途径。
(2)采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施“集群化战略”。目前重庆本地数字娱乐企业还基本处于散?小?弱的状态,没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数字娱乐产品,也还没有本土大型数字娱乐集团性企业。因此,应逐步扩大企业集团的范围,对成员企业进行整合,以资本为纽带?以数字娱乐园区为载体,逐步实现研发?运营的一体化机制。
3.2.2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如何完善城市形象是重庆市政府不断思考的一大问题。重庆市的形象宣传近几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巴渝文化”?“红岩精神”形象的树立,让“新重庆”这块投资热土持续升温。而企业作为城市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其企业品牌是城市形象的视觉窗口,实施“品牌战略”是塑造“新重庆”城市形象的必然手段。数字娱乐产业作为重庆市“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数字娱乐领域的孵化器,起着政府与企业沟通桥梁的作用。重庆市应采取城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与城市形象提升的互动模式。大力推动“十一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构想,抓住重庆本土特色,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选择“数字三峡”?“数字红岩”?“数字磁器口”等具有重庆历史文化特色的精品工程,树立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形象和品牌,为整个重庆的产业化进程增值,使数字娱乐产业成为重庆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3.2.3转变企业赢利模式,发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产业规模。数字娱乐企业作为数字娱乐产业重要的“孵化器”,风险投资尤其对地处西部的重庆来讲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重庆应该抓住本土人才智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加强政府对动漫及数字娱乐产业的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比如动漫业,应从高附加值的动漫延伸领域获利,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本土原创作品,吸引外资,发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重庆市应尽快在香港?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与当地数字娱乐企业展开合作,并建立商业合作促进中心,逐步将重庆本地数字娱乐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当中;加深与国际产业巨头的合作,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承接国际游戏和动画制作的外包业务,并形成一定规模,带动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版权合作或者转让的形式,开始向海外市场出口自行开发或制作的游戏和动画产品,打造民族数字娱乐品牌。
3.2.4以科技为导向,以人为本,实现重庆及西部地区数字娱乐领域价值增值。以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为依托,在高校及企业生产研发基地的发展基础上,开展数字娱乐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基地环境和条件建设,将已有的制作研发机构进行统一规划与整合,初步建成一个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人才培训中心及体验实训中心,打造多层次?高水平的西部数字娱乐产业研发?培训一体化的基地,并在基地的建设中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数字娱乐产业开发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同时采取“产学研”合作的形式,争取国家“863”?“十一五”等攻关项目的立项研究。鼓励自主创新,使重庆成为数字娱乐领域的核心地区。
3.2.5完善数字娱乐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数字娱乐产业化实质上包含了两个层次的任务:第一层次是将数字娱乐技术成果商品化,数字娱乐商品产业化,数字娱乐产业国际化;第二层次是利用数字娱乐业的研究成果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优化,实现产业信息化[6]。目前重庆市数字娱乐企业和产业化基地的发展,没有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很好的结合,数字娱乐产业的辐射和扩散作用远没有发挥。因此,今后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应该在继续抓好产业化基地,高新区?开发园以及数字娱乐企业和关键技术研究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数字娱乐产业链的结构优化。以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为中心,建立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链条,形成一条由数字娱乐产品的研发?生产到产品的市场营销,再到形成版权的授权,最后到衍生产品开发和营销的完整的产业链条模式。通过行业间穿插,使数字娱乐产业链条得以扩展和延伸,开拓数字娱乐产业市场。
3.2.6强化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在企业与文化间发挥调节作用。针对目前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中,技术人才优势仍不明显,投资环境培育还不佳,产业链整合不尽完善等问题,政府应强化其导向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科研机构搞好转制工作,找准市场定位,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环境与金融环境的改善以及造就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家等途径着力营造有利于数字娱乐产业科技转化的社会环境。营造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的自主调节能力,必要的时候弥补市场缺陷,如给出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引导和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加快数字娱乐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工作,增强对数字娱乐技术成果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数字娱乐产业也属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必须以强大的文化资源为后盾,这就需要政府在企业与文化之间发挥适当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是没有优秀的产品导致中国的动漫不景气,实际上这与市场的开拓?策划也有一定的关系。企业和政府不重视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未能满足动漫受众审美心理和消费需要才是主要差距。例如,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动漫业,特别是动画片,说教味太浓,作品缺乏新颖的创意[7]。政府在这方面应该适当放开,让企业慢慢成长起来,积极鼓励民族文化数字娱乐的发展,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数字品牌。
3.2.7构建数字娱乐公共技术服务及支撑平台。美国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平台化运作是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关键;产业平台建设与风险投资结合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加速器[8]。近年来,在市场巨大需求的牵引和政策的扶持下,重庆从事数字媒体产品开发的企业和团体迅速增加,但存在着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脱节,企业和市场脱节,技术与产业脱节的现象,无法支撑数字娱乐产业有效发展。对于高投入的数字娱乐产品开发而言,显然企业开发资金有限,若有标准化?高性能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供利用,则可把有限资金应用到产品的设计和创意中去。其次,通过平台的建设,可为重庆数字娱乐创业团队提供工作和发展环境,避免人才外流,也就保证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重庆市应通过集成和开发数字娱乐产品生产流水线的软?硬件资源,打造该市的数字娱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重庆市数字媒体中小企业?创业团队软件平台租赁服务以及增值技术服务,通过资源共享,降低数字娱乐产业的进入门槛,以促进数字娱乐产业的繁荣;该平台还可利用自己所处“产学研”交集点的优势,为企业提供顾问咨询?技术指导和培训,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加快数字娱乐产业集群化,并推广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及高级产业人才培养。通过重庆数字媒体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立,提高重庆数字娱乐产业的技术水平?开发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使重庆本土数字娱乐精品大幅增加,为重庆数字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重庆市沙坪坝区软科学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陈禹.科学的发展观和信息产业的地位及作用[J].通讯世界,2004,17:15-19。
[2]王文博.发展高新技术促进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兰州商学院报,1999,15(4):31-34.
[3]李思屈.数字娱乐?营销传播与民族品牌[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32-33.
[4]卓武扬.网络游戏产业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54-55.
[5]叶绿.中国移动数字娱乐服务业现状分析[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4:2-4.
[6]张素娟.数字娱乐产业新的“组合拳”[J].中国电子商务,2005,11:36-38.
数字经济发展模式范文6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深远影响
数字化转型主要是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改造过程。在生产、管理、运营、营销方面上应用数字化,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尽快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然而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也要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在给国有企业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国有企业经济也将面临较大的挑战,因此,国企管理者需要积极地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化,提升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1.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1.1数字化转型给国有经济带来的机遇
激发国有经济增长的动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消费的效率和形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字化转型从多方面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拉动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拥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很多国家都将数字经济提高到了较高的战略地位,政府部门也相继制定了相关数字化转型的激励政策,能够为国有企业开拓良好的市场环境,大大的拉动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同时,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投资的活跃度,在建设数字经济的过程中,在研发前沿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于需要投入较大量的资金,数字经济的预期收益会增加投资的数额,提高资本的流通速度。为国企经济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数字化转型能够突破时空上的限制,使得国际经济交流变得更加密切,加快了经贸往来交易的速度,能有为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效能:企业在保持持续的规划、运转和调整中实现既定的目标,获得收益和成长。数字经济的出现,为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通过现代技术的革新,能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智能化、科学化、现代化。
1.2数字化转型给国有企业经济带来的挑战
跨行业、跨区域的发展:在数字化转型经济背景下,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转型可以说是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传统国有企业会面临被替代、被淘汰的经营风险,由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比传统国有企业更优的服务和商品,因此对于传统国有企业经济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例如现代市场经济中能够提供甚至优于传统经济中企业提供商品和服务,给传统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挑战。从现阶段市场经济形式来看,传统实体经济的消费额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信息服务业、咨询行业也处在被替代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中经济融合、跨界业也加快了竞争格局的变化,在传统经济市场背景下企业探索的相关领域也不同,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较大的发展机遇。例如谷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在无人驾驶、导航、地图开发等领域的研发,也提高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信息传统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国有企业只有通过准确的信息来对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对机遇和风险进行合理的把控。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也对国企辨别。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关国企的负面信息传播的速度会变快,因此国有企业就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护自身企业的形象。与传统渠道传递信息一点对多点的模式相比,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播信息具备多维度、多点的特征,因此传播负面信息的速度也较快,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有较大的应对能力。同时,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失真、虚假的信息,对判断和分析经济环境的能力起到了负面性的影响,开发互联网环境中涉及到大量复杂的信息,也存在着一些不真实的信息。信息失真、扭曲严重影响企业对经营环境的正确性分析,会导致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发生偏差。延缓了获取信息的及时性,不能紧紧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
2.数字化转型下国有企业经营的难题
缺乏对数字化转型的正确性认识:数字化转型既是对技术进行的更新,也是全方位对经营理念、战略、组织和营运进行的变革,主要是从全局的方面来谋划。现阶段很多国有企业有着比较强烈的数字化转型意愿,但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和战略目标并不是很清晰,主要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在生产端引入相关信息系统,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来进行综合性的谋划,高层管理者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没能达成共识。同时,数字化转型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一项系统复杂的任务,对国有企业提出了人才培养、业务能力建设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新的要求,一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重塑组织和完善相关制度,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没有明确部门之间的权利和职责,激励奖罚制度和考核制度也不够完善。数据资产应用范围不广泛:数字化转型从实际上来看是国有企业对数据资产不断积累、应用的过程,在数字化转型的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如何对数据价值的合理利用、加工。现阶段对数据应用方面,很多一部分国有企业还处在感知阶段,并没有进入到行动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流程的工业数据链;在内部各个业务系统中散落着分布不同数据资源,在过程控制层和底层设备层之间不能进行及时的沟通,引发了“数据孤岛”的问题出现;融合外部数据的能力不高,不能对数据的更新与分布进行全面、及时地感知。目前由于受到数据的质量、规模、种类方面的限制,一部分国有企业应用数据还处在起步阶段,在风险控制、精准营销方面还缺乏广泛的应用,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从决策性和预测性的分析,不能都会数据资产的潜在价值进行合理的挖掘。缺乏数字核心技术和第三方服务:传统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也会面临供给数字核心技术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战略架构设计、咨询和数据运营等任务方面缺乏应该有的承担能力。同时由于市场上的大数据、软件和云计算服务商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也就加大了国有企业选择的难度。明显的数字鸿沟:传统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存在比较突出的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很多国有企业并不具备较高的数字化水平,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基础相对薄弱,虽然对数字化转型有着比较强烈的意愿,但是有时会受到资金、人力方面的限制,这就会严重影响数字化转型的进度。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互联网的建设在功能完整性、行业覆盖面、模型组建系统性等方面还不够先进,在行业内还存在着较大的数字鸿沟。
3.国有企业应对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转变生产经营管理思维: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要提高员工对数字化的认识,现阶段有一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认为通过数字技术就能够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对数字化转型的正确性认识,因此就需要对数字化转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技术与人才的合理搭配是比较重要的,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并不能盲目地追求先进技术,不能简单地认为数字转型就是机器代替人工,而是要综合考虑到人工和机器相互配合,调动起员工在更新产品、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国企管理者也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服务,重视消费者体验,培养国企员工社会责任意识,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国企社会形象,带动消费者消费。鼓励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提出大胆创新的改革理念,并积极吸取员工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在数字化转型中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国企的生产经营能力:一方面对风险和创新进行正确的衡量。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的交易结构、运作结构和成本结构带来的较大的创新和改变,使得传统国有企业从原来以服务和生产为核心体系向数据和信息为核心体系转变,因此,在转变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风险,国有企业要对这些风险进行正确的衡量。另一方面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国有企业决策者应该具备较强应用数字思维的能力,创新性数字化思维可以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积极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建设高效的数字技术供给体系:国有企业在数值化转型的经济背景下,需要建设一个数字经济创新平台,提升自身技术创新水平,特别是提高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水平和原创创新技术水平,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研究力度。对全球平台和人才资源进行整合,加大与全球科研机构进行紧密合作,推进融合性创新和数字技术原创性研发。制定任务明确、目标清晰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国有企业设定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不能采用传统的方法,要组织企业员工、管理层和董事会召开座谈会,聘请新兴数字技术能力较强的人参与数字技术的研究工作。在选择数字转型路径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要选择自上而下的局部尝试和顶层规划并行的方法,在发生局部突出的时候,要坚持“客户优先”的基本原则,积极采纳客户提供的合理解决方案。国有企业可以应用联合项目组的方法,来制定出一个统一高效的数字化转型推进机制。强化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方面的支持:对政府服务进行优化,提升政策的精准度,对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进行统筹研究,对土地、人才、金融和财税方面的政策力量进行整合,全面推动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在取得财税支持上,需要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统筹,加大对各级财政资金的引导力度,这样可以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国有企业需要探索成立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基金,推动各级政府产业基金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投资子基金;积极落实数字经济领域的相关惠企政策,确保落地见效。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