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谈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谈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

谈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范文1

在现今新的医学模式下,针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应履行的医师职责,“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去探析。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未来医学事业的继承者与开拓者,其社会角色是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面对的是患病的群体。身为医者是要治‘‘患病的人”还是去治“人患的病”?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改善医患关系的需要等因素决定了医学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代医学科学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这样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对象的教学模式就面临着与心理学理论相矛盾的巨大挑战“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医学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1.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通观全国医学院校,目前医学心理学教材仍沿用传统结构模式,即:以基础心理学为主干,结合了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其中基础部分占总学时的1/4,使得与医学生密切相关的临床心理学、医患关系、心理干预等因为课时太紧只能草草带过。内蒙古医科大学所有专业学生使用的《医学心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二版)分12个章节,要求在24个学时之内讲完,内容涉及面很广,给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掌握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不可能进入精神科或从事心理工作,这样的课程安排使未来的临床医生既不重视课堂学习,又不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失去了学校课程设置的意义。

医学心理学具有自然学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具有实验科学和理论科学的双重属性同时也具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属性。这种双重性给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双重的要求。医学心理学研宄的范围主要是与医学领域有关的心理学课题,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不包括在内,但是作为一门课程它必须考虑到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和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关系。医学心理学的临近学科有临床心理学、行为医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等,这几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医学心理学侧重研究心理因素在躯体障碍中的作用与机制临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行为医学主要采用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研究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变态心理学侧重于探讨各种精神障碍的心理原因和机制健康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各种维持和提高心理健康的措施而护理心理学侧重研究各种心理护理的原理与方法。可以看出医学心理学与这些临近学科既是相互包容又是相互独立的,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侧重点。拓展医学心理学学科外延,建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等专业开设的医学心理学课程仍是将诸多医学心理学分支学科内容合并为一。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择开设合适的选修课如心理学概论、心理测量学、神经心理学、心理诊断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康复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等。作为教学这些知识对医学生都是必修的但又不可能给医学生开设6门心理学课程,随着教学改革,医学院校逐渐开设了临床心理学、医患沟通等选修课,给医学心理学的授课带来挑战,现实的做法就是在医学心理学的讲授中兼容并蓄,同时讲授其他几个学科的内容但又要同时兼顾已选修过这几门课程的学生。

在开设课程时间安排上目前部分医学院校将医学心理学课程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年,但此时才学习医学心理学概论、心理学基础知识部分,显得太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教学要求形成脱节现象,如果安排在第一或第二学年课程中有关医学心理学的内容如心身疾病、心理咨询与治疗、病人心理、异常心理等与医学专业课程紧密相关而本阶段学生内外妇儿、诊断学等课程尚未开设学生常常感到难以理解掌握。因此,需要根据心理学的知识从基础到分支学科从理论到临床实践合理安排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排在第一学年,医学心理学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临床心理学课程安排在第四学年。

英国心理学家J.韦曼博士曾把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具体领域归纳为5个方面:(1)伴随着老龄化、精神性疾病及神经学损害等因素的行为改变;(2)心理因素在医学问题发生中的作用;(3)医生-病人关系(4)病人对疾患和治疗的反应;(5)治疗的心理学方法。根据韦曼博士的归类,我们认为医学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应分为:基础心理学理论、异常心理、心身疾病、医患关系、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6个方面。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时数会随着各校的重视、师资力量的充实而有所增加,就目前的学时而言必须进行教学大纲修改重新分配教学内容,逐步缩小目前的基础部分的知识而逐步扩大临床部分的知识内容学时才比较适宜。就我们学校而言现在医学心理学为限选课,24学时,在不增加学生负担基础上,结合目前一年级有心理健康教育课,二年级有社会心理学,四年级有临床心理学、医患沟通选修课,重新制定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使之与前后知识呼应,又体现医学心理学的特点,我们认为理论授课分18个学时进行,另外6个学时用于观看影片、讨论、辩论和考试等需要。学时上重新安排如下:讲授医学心理知识在开始先简单回顾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用2学时时间,异常心理、心身疾病、心理干预各占4学时,而医患关系、心理健康2个内容各占2学时。这样医学心理学的课程围绕一条主线展开,学生学习有章可循,教师授课主次分明。

2.改进授课方式、手段

医学心理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十分抽象,例如:情绪、思维、意志、认知、人格、特质、自我、智力、潜意识、心理应激……。所以,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联系临床实践。医学心理学的课本不只是教师的“教材”,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学本”。包括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材料阅读、讨论、练习、实验、案例分析等。而且在各章之前提供内容提要、学习目标、案例问题。从临床实际中编撰医学心理学课中的一些思考问题和案例。

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可以采用电影、动画、讨论、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突破逻辑思维的框架。

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生成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使单纯用文字描述的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学基本知识、技能能以准确、清晰、直观、形象地场景再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使得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问题讨论法实施的关键在于选材和问题的设定以及课堂气氛的营造和控制,时间的安排和掌握也很重要。

角色模拟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定情景分派角色组织开展教学模拟活动。其优点是现场感应性强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讲“心理应激”这一章时可以将“应激的心理反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反应”与“心理防御机制”结合起来用事件的形式加以讲述。可以告诉学生在每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烦恼与困惑”也许还会遇到不同形式的“心理应激”。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在一个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中如大学生“失恋”“亲人遭受意外”等假若“我”就是事件中的人物作为个体的“我”该如何面对?积极应对消极等待还是回避或逃避?请学生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分析这几种解决方法的优劣。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最后得出结论:当一个人面对应激时,如同身上背负着许多东西,单腿立地。这时会对自己说我实在坚持不住了,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把腿放下来就行了。

角色模拟法从现实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点去解决每个个体都会或多或少面临的难题(“应激源”),帮助学生体验实情,找出症结,研究问题,寻求对策,并在课后让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写出来。这样做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在实例教学中运用灵活机制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医学心理学课教师除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实验仪器以及各种心理测试的模具和量表为学生开设示教实验,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事一些实验和临床研宄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加强实际案例教学的探索3,如发展心理学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积极性,使之在努力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针对现实社会的大中专学生存在心理因素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并在教师指导下开设、组织心理咨询讲座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障碍。

授课时既要通过简单的课堂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这些实证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心理-生理的关系与机制,还要善于用描述的方法、思辩的方法从整体上讲清人的心理结构、人格结构、医患关系及心理的病理机制等;既要通过理论讲授使之确定心身统一观,从心身两个方面认识人、观察人、培养其人文精神,还要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心理课评定方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基本方法。

此外,更新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要的一环。在课程中吸纳医学心理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现有教材资源基础上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如教材配套光盘、基本练习、实践活动、参考文献、推荐阅读、相关网站等,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加强医学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建立网络学习环境,供师生交流、合作、查阅信息等。建立医学心理学课程网络教学系统提供教学资源、相关链接、论坛、留言板、试题库、邮件列表等栏目促进师生、学生之间进行网上交流、合作、讨论、答疑以及传送作业等。

3.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

教学评价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充分体现灵活性与全面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真实反映学生能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有效地考察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教学评价可兼顾课堂表现、结业考试、论文撰写等形式。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出勤情况、参与课堂讨论、提出创造性见解的情况,结业考试主要采取笔试不仅考查知识面也注重考查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课程论文包括小组合作学习主题报告、自主阅读的文献笔记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不仅要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目前学生考试内容死记硬背的多,发挥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的少,学生为了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背讲义,教条地套教师的标准答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方式补充考试的不足。平时课堂要求学生以理解为主,多提问或让学生提出问题由全班进行讨论;对于大家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可以组织集体辩论,把辩论内容整理成文,酌情给学生加分,作为平时成绩。此外,可以布置一些可供发挥思维的作业题。如:学习了人格一章后,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人格(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测验,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根据自己的成长过程,分析影响自己人格形成的因素和机制,并制定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案。考试可以放一些经典影片和心理学录像,让学生针对其中的人物或情节给出心理分析,说明这些人物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或采用了什么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并且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体会。通过多种考核形式的进行,把单纯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的水平,转向侧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鉴别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方面来,真正发挥出考试的验收作用,达到考试应有的督促、提高、检查、评价的目的。

谈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范文2

一、引言

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自1951年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首创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令人感兴趣的理论之一。认知失调就是一个人在作出决定、采取行动或者接触到一些有违原先信念、情感或价值的信念后所体验到的冲突状态。费斯廷格提出了有关认知失调理论的两大基本假设:

第一,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感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力求达到认知和情感协调一致的目的。具体说来,减少不协调的途径有三:一是改变行为,使主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二是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从而达到协调;三是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来消除原有的不协调感。

第二,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主动避开那些很可能使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内外因素和信息因素。人们在这种冲突状态下可以有何作为呢?面对这些减少认知不协调的方法,个体是如何作出选择的呢?为此,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斯(James Carlsmith)进行了实验研究。

二、实验介绍

1.实验目的

探究在认知失调状态下,个体如何适应和改变来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2.实验过程

1959年,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了认知失调实验。该实验的被试由71名正在学习心理学的低年级大学男生组成,告诉他们所做的实验叫做行为测量,而实验的真正目的对被试保密。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中,让所有被试从事枯燥无味的活动,从而产生一种一致的消极体验。任务一是让被试从托盘里拿出线轴放在桌子上,然后再将线轴放回原处,并如此循环往复,实验者拿着秒表在一旁观看并作记录,该任务的时间是30分钟;任务二是在被试面前放一块板,上面钉有48个方栓,主试让被试按顺时针方向将48个方栓旋转90度,循环往复做30分钟。

第二阶段是实验的核心阶段,主试先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控制组被试完成上述任务后即被带到另一个房间,就自己对刚刚完成的实验任务的感受接受访谈。实验组的被试则和实验者进行谈话。实验者告诉他们,你是A组的被试成员,另外还有B组的被试成员,我们打算告诉他们实验是非常有趣的,而这个消息由伪装成已完成实验任务的大学生来传递。研究者离开房间几分钟返回后,有些迟疑地询问被试是否愿意帮他向B组成员传递这个消息,因为那个负责传递信息的大学生病了,暂时找不到人来顶替,而此时外面正有一位B组的成员在等候。愿意传递消息也就意味着要向B组的成员撒谎,隐瞒自己真实的感受。

实验者又将愿意提供帮助的被试分成两组,主试给一组被试每人1美元作为酬金,而给另一组被试每人20美元作为酬谢,每组各有20名被试。主试让他们对B组的成员说:“这项实验任务非常有趣,我从中得到了快乐,我很高兴,这是激动人心、令人兴奋的。”被试和B组的成员(由实验人员伪装)在一个房间里单独待了2分钟,随后将被试带入访谈室,请他们谈谈对实验任务的真实想法。

3.实验结果

每名被试在实验的最后访谈阶段都对该实验任务表达了真实感受,实验者将其作为评价指标,例如,他们觉得任务是否有趣,是否令人愉快,是否愿意参加类似实验等。要求他们回答4个问题,以11点量表的形式进行评定,0代表中立的看法,+5代表积极正向的评价,而-5表示消极负向的评价,考察被试对该实验的态度和评价。4个问题分别是:你觉得这些实验任务是有趣且令人愉快的吗?你对自己完成这些实验任务的能力了解了多少?你相信该实验及你所完成的实验任务是在测量某些重要的东西吗?你是否还愿意参加另外一项与之类似的实验?

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不同实验条件下被试对访谈问题回答的平均评定值

从实验结果可知,得到1美元报酬的被试与得到20美元报酬的被试相比,更喜欢这些实验任务,这与我们的常识判断是相反的。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

我们知道,被试在实验后心理上会产生两种相矛盾的认知:其一是真实的认知——任务是非常单调枯燥的。其二是他接受了报酬不得不对别人说谎,告诉别人工作非常有趣。一般我们可能会猜想,接受高额报酬的人应该更喜欢这个实验,但是实验结果恰恰相反。得到20美元报酬的被试,他们对自己的撒谎行为可以解释为“为了钱”,因而无需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评价来获得心理平衡;而只得到1美元报酬的被试,钱不足以成为平衡认知失调的力量,为了寻求心理和谐,摆脱认知失调的困扰,他们不得不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评价,因而在心理上更愿意认为这个实验任务是有趣的。

三、实验应用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一直偏重于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理论等)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和解释学生的不良行为,而相对忽视对个体认知心理规律作用的认识。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为德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首先,青少年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转化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他们的认知结构正处于不断形成和构建的过程中,一些必要的社会认知元素还十分缺乏。他们在爱情和友谊、道德标准和道德评价、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上容易产生偏颇的认识。他们往往分不清英雄行为与哥们儿义气的区别,认为特立独行就是有个性,喝酒、吸烟就是成熟有风度,等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德育工作者要针对品行不良学生某些认知元素的缺失,及时引进新的认知元素。如,系统地向他们讲解青春期常识,传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道德知识。

其次,由费斯廷格的实验结果可知,小报酬比大报酬在推动人们改变态度方面效果更佳。小报酬不足以成为平衡认知失调的力量,为了摆脱认知失调的困扰,他们不得不改变他们的态度。所以在实际中德育工作者如果一味利用外在奖励强化品行不良学生的遵纪守法行为,那么就会无形中给他们正确的行为增加额外的理由,以致于他们会为了获得更多的外部奖励而失去内在的道德需求。因此,在辅导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他们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选择有效、适当的强化物来满足他们的道德愿望。

最后,认知失调理论的最大意义在于揭示了改变人们态度和行为的途径。当态度与行为缺乏一致时,如果这种行为使人感到满意,就可以引起他们态度的改变。品行不良学生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他们往往不服管、不怕压、不听劝。如果我们依据认知失调理论采取相应的措施,则可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如品行不良学生经常不守课堂纪律,认为认真听讲、维护纪律是班干部做的事,如果教育者把维护班级纪律的重任交给他,就可能导致其出现认知失调。此时教育者要及时对他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对维护班级纪律的工作充满信心,让他意识到原有不良认知与现在新行为之间的失调,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他对遵守纪律的认识和态度。

学生在与他人和事物接触过程中产生认知失调是不可避免的。以往学生因认知失调出现一些品行不良问题,往往是因为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加之解决方法不够科学,因此效果常常不够理想。从认知失调理论出发,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品行不良儿童的认知和谐,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帮助其形成正确态度。

谈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范文3

一、合理有效地处理教师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实施者,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地安排合作学习,一般在攻克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时,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组织开展合作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协作与交往的能力。

例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梅议政,委婉含蓄地表达对清政府扼杀人才、禁锢思想的不满。为了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笔者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互助合作回顾分析曾学过运用此手法的文章,并总结特点,学习运用。

二、合理有效地处理学生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为了能够避免课堂上出现学生的参与不均衡,合作不够主动等现象,如何合理有效地引导各层次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就成了教学有效的关键。

(1)提高认识,全员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可有的时候却也可能成了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相当一部分学生甘心当听众不愿参与进来。因此对于那些爱动脑爱表现的学生,笔者在肯定他们的同时,有意识的教育他们也要给别人机会,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同时让他们在小组中起引领作用,组织和督促小组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而对于那些不爱质疑,习惯于洗耳恭听的学生,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醒他们都要有主人翁精神,小组是大家的,回答问题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要充分利用小组这个舞台,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不做小组的无功之臣,不坐享他人之成。

例如,在教学《石钟山记》一文时,为了更好地认识作者苏轼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笔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课堂积极分子引导组内成员积极讨论,督促每一位小组成员发表意见并给予一定的提示,从全文内容中寻找语句证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2)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合作学习强调人际交往对认知的促进作用,小组成员只有通过相互合作交流,才能共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因此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项责任。比如说在小组讨论时,我们可以设计协调员、记录员、分析员、发言人等,在一段时间后,再让他们互换角色。这样每一位成员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中获得锻炼和提升,新课程标准中“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也能得到体现。

例如在讲解《邓稼先》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归纳作者杨振宁在文中讲述关于邓稼先的几件事情,从中体味邓稼先的高贵精神品质。具体做法是让每一组的组长负责整个的协调组织工作,其他组员共同分析,并让其中一人做适当记录以便及时展示讨论结果,这样人人有事做,讨论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三、合理有效地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无论课堂形式如何变换,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总是教师讲学生听,仿佛学生是一个个被动接受的容器。其实不然,学生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教学内容能否为学生所理解领悟,学生能力能否在课堂上得以提升,关键要看教师能否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1)融洽关系,创设合作学氛围。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平时在上课前,笔者总会先和学生聊聊社会热点问题,谈谈彼此的看法,这样学生就会在信服中慢慢将精力倾注在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了,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就能最大化地把知识融于课堂,学生也能最大化地激起求知欲,教学效果就能达到最大化。

(2)鼓励竞争,健全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它会影响到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除了要恰如其分地评价小组学习结果,还要注重评价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方法、参与程度等。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把传统教学模式下个人竞争变为小组竞争,团队荣辱事关个人。

谈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高校,校园环境,成才,影响

 

[摘 要]本文运用人才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在分析了高校校园环境在成才者素质、创造性劳动及社会承认三个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成才的校园环境。

《吕氏春秋》中谈到环境对人才的影响,“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易变,无入而以为无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作用,下面笔者从人才开发的角度,谈谈高校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及如何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成才的校园环境。

一、影响成才者的素质

(一)影响成才者的思想观念和健全人格

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央重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

大学生处在青年期的中晚期,是人格完善与定型的关键期。大学生吃住学在学校中,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耳濡目染会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所以,校园环境影响着思想观念的形成。和谐积极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提高思想认识和个人觉悟,形成友爱、互助、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反之,则不利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提高,也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影响成才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人才的核心是要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判断人是否为人才的标准。创新是人类永恒的活动,也是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校园氛围的。

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否倡导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是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而不同”的校园学术氛围,提倡师生平等探讨、自由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追求创新,这些方面都影响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影响成才者健康心理的养成

健康心理是人才得以创造出创造性成果的保障。在当下,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校园对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谐校园环境容易带给人轻松愉悦的情感,促使积极健康心理环境的产生,从而为人才素质的优化提供保障。充满分歧、矛盾的校园环境产生悲伤、愤怒等消极的心理环境,制约人才素质的提升和健康心理的养成。所以,高校是否有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严谨求实的校园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才者健康心理的养成。

二、影响成才者的创造性劳动

创造性劳动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创造性劳动体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的知识和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者的创造性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而高校校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才者创造性劳动的激化和进行。

(一)创造性劳动的激化

“激化”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意思是“矛盾向激烈尖锐的方面发展”,即在一定意义讲是“触发”,即事物在一定量变的基础上,诱发质变的飞跃。“激化”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环境使大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意识在不断增强,经过一定时期的强化以后,经某一诱因(如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等),可转化为创造性劳动的行动。

(二)保持创造性劳动的延续

进行创造性劳动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它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的复杂劳动。同时,有些科研还要有相当大的经费投入,需要一定的设备,以及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所以说,高校校园环境能否使成才者养成持之以恒的精神,及能否提供成才者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财、物保障都是非常重要的。免费论文。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日益更新和社会分工的专业性的增强,创造性劳动及成果的取得越来越多的是多人合作的结果。在高校校园中人际关系影响着成才者最终的创造合力,即由人际环境的各种因素与成才者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合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际关系的状态。成才者的人际关系和谐,周围的人就愿意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支持和情感鼓励,使成才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外化自身素质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他人的帮助,从而使创造合力最大化。反之,周围人就不愿意为其提供帮助,甚至设置障碍,最终导致创造合力大大减小,影响着创造性劳动成果的取得。

以上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造性劳动的进行。

三、影响成才者的社会承认

所谓社会承认,就是指在人才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社会对成才者的素质和成果进行肯定和认可的活动。社会承认是人才价值的界点。社会承认了,人才就有了价值。不为社会承认人才的价值就无法显示出来。被社会承认的人才就是显人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人才。社会不承认的就是潜人才。

(一)学校是社会承认的主体

社会承认是潜人才转化为显人才的转折点,这种转折是决定潜人才的命运的革命性的变革。作为潜人才自身和社会承认的主体者都要重视这一变革,在一般情况下有组织、权威和公众三种主要类型的承认主体。所以,学校作为社会承认的主体能否及时地承认成才者的劳动成果,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潜质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影响成才者社会承认的结果

社会承认是人才得以成为人才的重要环节。一个人有没有成才还要看有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同样,社会承认的结果也影响着成才者的成长。社会承认主体是否给予客观、公正、全面的社会承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成才者今后的发展方面。学校要及时承认大学生的劳动成果,首先要正确看待其成果的不成熟性、不完全性,正确看待试验、试制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败,要以博大的胸怀容忍失败。对于创新性的成果,对于创造的思路正确、技术路线正确的成果,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当然,即使一时失败,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四、构建有利于成才者成长的校园环境

(一)建设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校园环境的物质基础,是形成校园环境的前提条件,它为师生员工提供学习、工作、生活的物质保障。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成才者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免费论文。所以,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注重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和谐相生,加强学校传统校园文化精神与现代大学理念的融合,要倡导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为创设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做到有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整洁干净的学生宿舍,舒适安乐的教师公寓,在此基础上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注重成才者个性发展,鼓励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载体,是所有社会机构中唯一充满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的场所,它担负着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思想的社会功能。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学生是整体的人,有学习的能力,有创新的潜能,有独立的个性。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一面。因此,必须以尊重个性、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为根本立足点。好的个性通过合理的引导有利于人才的创新。免费论文。

同时,学生创新精神的习得一定要有一定的载体,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尤其是科技创新活动,使广大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最终使他们的才华得以展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M.奥尔波特经过研究发现,健康的集体情景对于个体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才的开发,所以说,要倡导老师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生活圈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学校,范围的狭窄促使大学生之间接触密切,这是建立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有利客观条件,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条件,加强老师、同学相互之间的交往,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适宜的土壤,促进人才开发的共生效应。

美国课程专家杰克逊认为,校园文化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过程中构成了“隐性课程”。高品位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学校的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意识,对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1)。所以,高校要注重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激发大学生广泛交往的积极性和对群体内成员的信任感,充分展示其全部感情和真实自我,自由地进行娱乐和消遣活动,感悟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碰撞、冲突,促进思想观点的融合和创新。

(四)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具有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个别高校的学术造假行为,高校学术不端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损害了学术形象,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给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高校具有培育人才、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高校师生要坚持真理、尊重科学、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诚信科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倡导学术自由,加强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交流,实现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

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风。学校要大力弘扬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廉洁奉公的优秀教师典型,深入开展加强师德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老师,形成良好的教风。在良好学风、教风的基础上,加强完善相关的机制体制建设,突出学校特色,形成优良的校风。

注释:

(1)方静玉. 论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8):23

[参考文献]

[1]付用兰, 曾永超. 人际环境对成才的影响[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007.2.

[2]杨孝青, 张勤. 人际环境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11.

[3]薛永武. 人才开发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1.

谈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范文5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对于传承古代文化以及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所以学生普遍感到枯燥,提不起兴趣。因此,在当今的古汉语课堂上常会出现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神采飞扬,而学生却在台下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场面。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古代汉语课课程的性质及当今的社会背景有关,更与目前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传统而单一的授课方式有关。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课堂教学则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要让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打破沉闷枯燥的课堂教学,除了尽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拉近古汉语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之外,还需要建立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交流。笔者在执教《古代汉语》课的过程中,努力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互动环节,缩短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们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进而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我们在平时的《古代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互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以生生互动为主要特点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为基本特征,以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取向。在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根据高校古汉语课的课程内容及学生特点,我们通常在每单元的文选中选取部分篇目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以《古代汉语》第一册《齐晋鞌之战》为例,详细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步骤。

1.分组。以宿舍为单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推选一位学生为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讨论并代表本小组表达观点,或就具体问题与老师和其他小组组长展开讨论。为了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并尽可能为更多的同学提供锻炼机会,小组长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同学们轮流担任。

2. 老师布置预习任务。为了保证课堂讨论的进程与效率,老师一般会提前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预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消除字词障碍,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以及背景知识收集、作者信息收集、角色复述、剧情再现等。比如《齐晋鞌之战》预习任务除要求课前扫除字词障碍之外,还包括“收集古代有关干支计时的知识”、“收集春秋时期的战车图片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礼仪和文化常识”、“收集相关古文字图片并借此了解字形与本义之间的关系”以及“模拟情景对话”等。这些预习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而且活动的灵活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3.老师的导论。在小组讨论之前,老师先对《齐晋鞌之战》的文章结构和大意进行概括介绍,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分析“鞌”、“辟”、“无”、“絓”等特殊用字现象,结合甲骨金文字形掌握“及”、“再”、“毙”等词的古义,找出文中出现的被动句及词类活用的句子,汇总交流与古代车马有关的文化常识,等等。

4.小组讨论。依据课文长短和难易程度的不同,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我们通常采用的做法是,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先让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如果解决不了或者小组成员之间分歧较大,则由记录员下来询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在课堂答疑环节直接向老师提问。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则在教室内不停巡视,了解学生们关注的问题,并在适当时刻给予必要的引导。通过参与学生讨论我们发现,学生们的讨论内容几乎涉及了《齐晋鞌之战》所有需要掌握的内容。

5.小组提问并回答问题,教师答疑。小组讨论期间,每个小组选取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并派人写到黑板上。在答疑环节,每个小组均有义务选择性地回答黑板上列出的问题。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大多问题能够找到满意的答案。在这一讨论过程中,“故不能推车而及”、“人不难以死免其君”等不易理解的句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最后通过小组的讨论得出圆满的解析。然而对于课文中“自始合”何以被课本注释为“从一开始交战”,大多学生表示不能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老师适时答疑:甲骨文“合”字“象器、盖相合之形”,因此“合”本义是“合、闭拢”的意思。古代的交战双方在战争开始之前,双方均摆开阵势,对阵双方之间相隔一段距离,由于古时作战大多是短兵相接,而战争一开始对陈的双方就会交汇在一起,此乃由器盖相合之义引申而来,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回合”中的“合”字便是这一用法的遗留。至此,《齐晋鞌之战》一文的主要分歧及难点皆已处理完毕,讨论交流过程结束。

6.老师总结。小组提问并回答问题环节结束后,教师就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重点、难点进行概括总结。要求学生们课下反复阅读课文,并认真体会古代汉语丰富的表现力,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战争场面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尝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交流、沟通和合作;不足之处在于课堂的节奏不容易把握,部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以自我展示为主要特点的学生讲读模式

当今的大学生多为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所生,作为新时期的“90后”,他们有丰富的个性,有强烈展示自我并得到他人认可的欲望。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尝试采用以学生自我展示 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古代汉语》文选中的不少篇目是学生们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学过的,不少通论知识在中学课堂上亦曾被系统介绍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免有“冷饭热炒”的嫌疑,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甚至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活动,对此我们决定在这一环节中尝试采用以学生为授课主体的教学模式,每节课前拿出一段时间由学生主讲这部分内容。事实证明,展示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能较好地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不少学生还能很好地根据大学课堂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对课本内容进行带有明显个人特色的引申和发挥,如有学生借助娴熟的多媒体技术,借助图片或视频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有的在音乐的伴奏下声情并茂地朗诵选文,有的则把部分片段改编成话剧搬进课堂,这样的展示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还丰富了古汉语的教学形式,增加了古汉语的趣味性。

当然,如果学生们对某一部分内容有特别的兴趣,也可以自选题目,这一环节学生们展示的内容包括自己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精彩段落、古代文化常识、字形演变、词义引申的过程,等等。比如曾有学生以《中国古代车马》为题向大家成功介绍古车马常识。由于车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车马和与之相关的内容在课本中经常出现,但由于历史太过久远,加之一般学生很难见到古代车马的遗物,所以这部分内容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基于这些原因,展示的学生将古代的车马制成可控制播放进度的SWF格式动画,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典型例句以及有名的历史故事,详细再现古代车辆制作的过程借以介绍古代车辆各个部件的名称,以及骖马、服马和乘车位置的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古代的文献记载中的相关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大家,取得了不错的授课效果。

通过课堂展示环节,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授课的方式,弥补教师个人在日常授课过程中的不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基础良好并且对古汉语学习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学生,根据其个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引导他们在古汉语学习和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以师生互动为主要特点的课堂问答模式

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每节课都采用问题讨论式或学生主讲式并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问答式教学,不失为引导学生参加课堂互动的有效途径。譬如,对于难度不大、字词障碍不多的段落,我们通常是让学生先读一遍课文,然后找出其中若干知识点向学生提问。通常设计的问题包括字的用法、词的意义、解释虚词的词性和找出特殊式等,提问的重点则是那些古今汉语中有明显差异的地方。由于这类问题属于难度不高的题,而且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语言点,所以这样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教学。不足之处在于,这种课堂提问的方式仅仅涉及问题点,而且多数问题皆有明解的答案,时间久了,学生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那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唯一的。在高等教育阶段,传授专业知识固然重要,而培养大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应该是更重要的目标。因此,善于发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已有的观点和结论,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在前人的基础上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这些也应该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我们并非囿于对基础知识的提问,而是注意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寻找问题的合理答案。如《庄子·逍遥游》有“其翼若垂天之云”这句话,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好像天边的云彩”,这种说法虽然能够说通,但并不是从语言的角度所给出的合理解释,如何做到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呢?我们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来实现。笔者在讲授这一问题时,首先告诉学生课本上的解释是可以采纳的,但并不完整,要想真正弄通,还需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于是引导学生,辨识通假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们设计的问题是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原文和注释找出“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一句话中的通假字,许多学生不仅能够很快辨别出“垂”是这句话中的通假字,而且能够联想到现代汉语合成词“边陲”中的“陲”字便是该意义的遗留,这样的提问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起到了古今联系、以点带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