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污染的危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尾气污染的危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尾气污染的危害

尾气污染的危害范文1

关键词:大气污染;农作物危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X50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0.065

大气环境质量好坏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尤其是农作物更容易受大气环境质量好坏的影响,首先,是因为农作物具有庞大的叶面积进行光合作用并同空气接触进行气体交换,一些污染物会随着气体交换进入农作物体内,从而影响和破坏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其次,它们几乎不能缓冲外界环境变化而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植物位置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像动物可以通过行动避开环境污染。当大气中的某些污染物的含量长期超过正常水平时,不仅对农作物、果树蔬菜、经济作物及绿化植物等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危害,也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主要大气污染物种类及对农作物的危害

目前,被人们注意到或已经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并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且排放量较大的大气污染物有100种左右。其中对农作物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以烟尘和粉尘为主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乙烯、氯气等大气污染物。

1.1烟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对农作物的危害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其主要来源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淘汰的生产设备向偏远的农村地区转移,以及液化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该地居民的生活中还没有普及,高硫煤和低热量的劣质煤仍然是人们的首选生产生活燃料。受当前的经济条件限制和技术条件限制,人们不可能放弃廉价的高硫煤而去购买环保型的低硫煤,也不可能在一些小的燃烧器上安装脱硫除尘设施,更不可能使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这就造成烟尘、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二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工矿企业因大量使用大型移动机械设备和雷管爆破,使当地产生一系列烟尘和有毒有害的大气污染物,如爆破和采用柴油机为动力的设备等。常见的污染物质主要有粉尘、有害有毒气体有H2S,SO2,NO2等,而且这些工矿企业大多数成为当地大气污染物的“主力军”。三是私家车及农村机械化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地区大型作业机械的数量急剧增多。私家车及作业机械所排放的尾气中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增加。这些将直接影响农作物、果树、蔬菜等作物的正常生长。首先,烟尘中大于10微米的颗粒常在污染源附近降落在农作物的嫩叶、新梢、果实等柔软组织上形成污斑,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使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其次,二氧化硫是对农业危害最广泛的大气污染物,最典型的二氧化硫的伤害症状是出现在植物叶片上由漂白引起失绿,逐渐呈棕色坏死的伤斑。如二氧化硫对小麦和水稻的危害,当浓度较高时,叶片会变成淡绿色或灰绿色,上面有小白斑,随后全叶变白,叶尖卷曲萎蔫,茎秆谷粒也变白,形成枯熟,甚至全株死亡。当浓度较低时,则表现叶片伤斑呈褐色条状,似擦伤状,叶尖褐色,谷粒失去固有金黄色而略呈褐色。蔬菜受到二氧化硫的危害时表现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他器官很少发生,如叶片出现白斑或黄白斑的有萝卜、白菜、菠菜、番茄、葱、辣椒和黄瓜。出现褐斑的有茄子、胡萝卜、马铃薯、南瓜;最后,作为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硝酸雾危害植物的症状与二氧化硫相似,在叶脉间、叶缘出现不规则水渍状伤害,但二氧化氮毒性弱一般无急性危害。

1.2其他气体对农作物的危害

1.2.1乙烯对农作物的危害 乙烯作为植物的内源激素之一的危害症状比其他大气污染物相比较特殊,农作物本身能产生微量乙烯,控制、调节生长发育过程。当大气污染物中的乙烯浓度超过一定水平并被农作物吸收时,就会干扰农作物的正常发育,引起许多农作物生长异常,促进农作物叶片和果实失绿变黄,造成落花落果现象。

1.2.2氯气和氨对农作物的危害 在大气中一般情况下氯气和氨浓度很低,很少对农作物产生明显危害。只有在化工、制药、食品等工业企业偶然事故或溢出时,能使植物受到急性危害。在高浓度氯气和氨的影响下植物叶片发生急性危害,叶肉组织溃散,叶绿素分解,出现受害伤斑或失绿变黄。

1.2.3氟化物主要成分有氟化氢、四氟化硅、硅氨酸以及氟气等 其中排放量最大、毒性最强的是氟化氢。钢铁厂和玻璃厂等,都可能向大气中排放出氟化物,煤中也常含氟,燃烧时也会放出氟化氢气体。植物受到氟化物危害时,由于氟化氢具有在农作物体内累积特点,其危害植物的症状与二氧化硫不同,伤斑首先在嫩叶、幼苗上发生;伤斑由油渍壮发展至黄白色或褐色斑块,在受污染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呈现稍浓的褐色或近红色带,同时,植物表现出大量落叶。

2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危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2.1 结合检测情况进行综合防治

大气中的污染物成分是复杂多样的,不同地区污染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种类又各不相同。在进行大气污染对农作物防治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监测,以确定大气污染物中数量、成分、性质,再依据以及对当地主要农作物类型、用途,以及危害情况而进行综合防治。

2.2根据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合理布局农业结构、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选育优良抗污染作物品种,开展植树造林等综合防治措施

结合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工业布局不合理,燃烧器陈旧,工艺落后,能耗高等特点。在防治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时,应从地区和国家分析,应从整体考虑;从污染源产生的源头采取措施考虑,改用清洁能源,改革生产工艺,减少废气排放;其次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根据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合理布局农业结构、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选育优良抗污染作物品种,开展植树造林等综合防治措施;再次是对已有污染物进行必要的末端控制治理技术。具体治理措施如下。

2.2.1选育栽培抗抗污染优良作物品种 在工况企业周围推广抗污染优良品种,做好作物布局、配种搭配,以减轻或避免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

2.2.2绿化造林,利用树木的吸附阻尘功能 大量植树造林可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也可吸滞尘埃,从而起到净化作用。如1公顷柳松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2720公斤;云松、松树能降尘达几十吨之多。

2.2.3对污染物进行处理以及在燃烧器上安装脱硫除尘设施 如将一些劣质煤、低热量煤换成优质煤使用,或将高硫煤经过水洗后变成低硫煤在使用,可大大减少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并针对一些有条件的燃煤企业可在燃烧器上安装除尘脱硫设施,并提高燃烧效率,以减少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2.2.4运用新能源技术 可采用页岩气、天然气作为清洁新能源而代替工业生产使用燃煤、燃油,这就减少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乙烯等污染源;汽车可以用天然气或电代替燃油,可以消除二氧化碳以及碳水化合物的污染;研制可代替氯氟烃的制冷剂,就能减少对农作物的破坏。

2.3 用法律和行政手段保护和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农村农作物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抓好落实,规范影响农村农作物的各种行为,特别是制定农村农作物大气污染治理相关规章制度。

然而,大气污染时往往是多种污染物共同作用造成对农作物的伤害。如在工业区周围被二氧化硫污染,同时还伴有大量粉尘,有时由于汽车排放尾气又掺杂了氧化烟雾污染,从而出现复合型污染。在危害农作物受污染症状上也会导致更为复杂的表现。因此更需要我们环境部门在污染物的产生源头、传播过程中、以及对农作物危害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但由于目前大气污染对农作物危害还未列入环境污染防治范畴,以及一些重污染企业向农村和落后地区转移,再加上人们的不重视、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的落后、防护措施的缺乏,使得一些地区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要加强大气环境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广超,傅梅绮.大气污染控制技术[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4.

尾气污染的危害范文2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危害性 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的污染物分为颗粒状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颗粒状污染物包括粉尘、烟、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态污染物主要有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硫化合物、含碳氧化合物、氨化合物以及卤素化合物等,其来源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建筑尘土、森林火灾、生活燃煤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1 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1.1 臭氧层的破坏

在距离地面20~30km的平流层中有一个臭氧层,其能够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遭伤害。由于工业的生产中释放出了大量的氯氟烃气体破坏了臭氧层,使得臭氧层吸收和遮挡紫外线的功能减弱,大量的紫外线经过大气层直射到地面,对地面的生物形成巨大的杀伤力,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危害。

1.2 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表释放出的长波辐射,不能向外扩大热度,导致表面温度升高,产生了“温室效应”。地表温度升高导致全球变乱,气候反常,自然灾害增多,南极和北极以及部分雪山融化。大气混浊度的增加,太阳光的辐射减弱,地球长波辐射受到影响,灾害性和异常性天气将更加频繁。

1.3 造成酸雨

由于工业的发展和环保措施的不当,致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和氮氧化物气体增多,这些气体在空气中与水蒸气相遇容易形成酸雨,其酸性通过pH值的测量一般在4左右,甚至达到3。酸雨成为严重的污染灾害,严重者致使植物生长受阻,林木枝叶枯萎,建筑物腐蚀锈损,土壤成分受到破坏,造成土壤贫瘠,使农林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饮用酸化物造成的饮用水,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影响人类健康。

2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2.1 悬浮颗粒物

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μm的颗粒物,其中粒径小于10μm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当粒径小于5μm的悬浮颗粒物进入人体的呼吸道系统时会对肺部造成影响,致使肺泡损伤,产生炎症。直径小的悬浮颗粒物可以进入到皮肤和眼睛的细孔之内,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等。

2.2 氮氧化物

大气中的NOx主要来自煤气燃烧的废气以及汽车的尾气。NOx对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对肺的损害比较明显,进入呼吸道深部,会引起支气管哮喘。NO对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比较明显。NOx在紫外线光化学作用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刺激眼、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难、胸痛、肺水肿等。

2.3 二氧化硫

SO2易溶于水,易被上呼吸道粘液吸附引起炎症。当SO2与空气中的Fe2O3氧化生成硫酸雾,它的刺激作用比SO2高出10倍。SO2还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影响机体生长发育。

2.4 一氧化碳

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可在大气中停留很少时间。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使血液输送氧的机能大大降低。因此,当空气中的CO浓度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3 大气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3.1 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等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调整产业结构,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采取关、停、并、转、迁等措施。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污染。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不宜过分集中,以减少一个地区内污染物的排放量。

3.2 改进燃料结构,合理利用能源

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在燃煤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SO2,NOx,CO以及悬浮颗粒等大气污染物。要防治煤烟型大气污染,首先要推广工业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并逐步推广使用天然气、煤气和石油液化气等清洁能源,有效控制烟尘和SO2的排放量。

3.3 集中供热,节能减排

居民居住区分散在家家户户的生活炉灶数量极多,烟气污染比较严重。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代替分散供热,是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防治大气污染的另一重要途径。以中压、中型锅炉取代大量、分散的低热效率的锅炉,提高锅炉效率,节约燃料。另外,采取高烟囱集中排放,有利于烟气的扩散和稀释,从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3.4 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机动车燃料完全燃烧后排出的气体含有CO2、CXHY,NOx,SO2等有害污染物。机动车排放的废气污染面广,是城市大气污染的又一重要源头。要减少这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主要是要改变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油的燃烧质量,鼓励发展清洁燃料车。同时,加强城市机动车污染排放的控制力度,对机动车实行监督检测,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控制交通污染。

3.5 采用高效除尘设备

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主要是由于煤等固体燃料因燃烧产生的。 要去除这种污染物,可用干法、湿法、过滤及静电法。干法去除的常用设备有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湿法去除的常用设备有泡沫除尘器、喷雾塔等;过滤法去除常用的设备有颗粒层过滤器和袋式过滤器;静电法去除的常用设备有干式静电除尘器和湿式静电除尘器。一般情况下,较大颗粒宜于采用干法去除,而细小颗粒则以采用过滤法和静电法去除。

3.6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茂密的树林能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能吸附大量飘尘。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使空气得到净化。 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从而减轻污染危害,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4 结语

总之,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我们必须完善大气监测系统,提高监控水平,建立有效的大气环境管理运行机制,把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杨齐星.探讨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56-57.

[2]高瑞华.关注大气污染防治中淘汰和压减产能问题[J].前进论坛,2014(1):88-89.

尾气污染的危害范文3

关键词:油污染监测;清洁度;评判方法

汽轮机油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轮机油系统、氢气密封油系统和调节保安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科研部门对国内200 MW及以上机组的颗粒度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汽轮机油系统颗粒度污染超标在电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1.汽轮机油污染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随机组容量的增大及控制精度的提高,由油污染引起的机组故障逐渐增多,直接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对油污染的控制也越来越引起电厂的重视。目前,电厂在装机或大修后通过对油系统进行冲洗的办法,减少残留在汽轮机油中的残渣、焊渣等初始污染物,且大多数电厂都安装了油净化和过滤装置,在机组运行中当污染度超标时对汽轮机油进行过滤。但对汽轮机油污染的监测在电厂还是一项相对薄弱的工作,以致近年来由油污染引起的故障仍不断发生。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汽轮机油污染的监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1.1 监测管理水平不高

相对于以前的小容量机组,大容量机组(300MW及以上机组)轴颈尺寸增大,轴颈表面的线速度增大,象车削一样,很高的线速度使颗粒与轴颈更容易拉毛磨损;同时转子质量大,油膜薄,小容量机组运行中油膜厚度一般约为0.20 mm,而大机组的油膜厚度通过实测只有0.05 mm左右,当机组启动或惰走时油膜会更薄,使得汽轮机组轴颈更易受油中更多的微小颗粒的损伤。由于汽轮机油的清洁度涉及到汽轮机油系统设备的制造、运输、储存、安装及运行监督等各个环节,因此要想提高汽轮机油的质量必须有一个全系统、全方位的监测过程。

1.2 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

由于国内尚没有合适的油质清洁度检测仪,而国外的检测仪价格昂贵且无法应用于汽轮机油质的在线监测,电厂大都没有自己的颗粒计数仪。目前的检验方式不能及时发现汽轮机油清洁度超标现象,通常只有在油污染对系统产生危害后才采取措施。沙岭子机组由于基建阶段汽轮机油质量检验工作是靠人工外观目测或放大镜观察来进行的,未能及时发现汽轮机油中含大量的固体颗粒污染物,曾发生过机组轴颈、轴瓦严重损伤。因此,使用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对使用的汽轮机油质清洁度进行检测并对长期运行的机组实行清洁度在线检测是当前对污染度进行及时控制,减少油污染危害的一个重要途径。

1.3 目前的油质评判方法不能客观地描述油污染危害程度

开展对油污染监测与控制必须确定一个统一合理的清洁度分级标准。目前电厂大都沿用美国汽车工程协会的SA749D标准及美国航天协会的NASl638标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建立在一个固定的尺寸分布(一般为5个颗粒尺寸范围)的基础上。以电厂使用较多的NASl638标准为例,该标准按100 mL油液中5~15 μm、15~25μm、25~50μm、50~100μm和大于100μm 5个尺寸范围内最大允许颗粒数划分为12个污染等级。下表为某电厂汽轮机油的两次污染度检测结果,按上述评判方法,其污染度等级皆为12级。从表2中检测结果可看出,两次检测结果中,尺寸分布处于25~50 1μm的颗粒数相差将近3倍,50~100μm的颗粒数则相差近9倍。显然,虽然清洁度等级评定结果皆为12级,但汽轮机油对机组的危害程度显然不同。因此,按当前油质评定方法确定的评判结果不能很好地反映汽轮机油质对油系统的危害程度。

基于以上思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了清洁度标准IS04406,以两个颗粒浓度的等级之比来描述流体的清洁度。目前这种方法的使用也不够精确,如级与级之间分级过大、无法象NASl638标准那样清楚地了解对系统危害最大的尺寸段污染颗粒的分布情况等问题。

2.汽轮机油污染监测问题的探讨

汽轮机油污染是国内电厂普遍存在问题,不仅给电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影响机组油系统(包括油系统、调节油系统和密封油系统)部件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汽轮机油质清洁度、油系统部件的污染敏感度以及工作条件。因此,对汽轮机油污染进行有效的监测,将污染度控制在油系统部件要求的范围内,须进行如下工作。

2.1 安装油质在线监测设备

目前电厂在机组安装冲洗以及运行中常用的外观目测法、放大镜观察法及称重法来判断油质清洁度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大容量机组对汽轮机油质的要求。电厂应安装油质在线监测设备,在机组安装、维修后进行油系统冲洗及在补充新油过程中对汽轮机油质进行检测,以保证汽轮机油质符合要求。

2.2 消除在线监测中气泡、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基于光测法检测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研制出用于汽轮机油质污染的在线检测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现场运行的汽轮机油中含有微小气泡,影响了检测精度。同时为消除汽轮机油中水对污染度检测结果的影响,建议在安装油质在线检测装置的同时,安装除气装置及汽轮机油微水含量检测装置对污染度检测结果进行修正,以提高检测精度

2.3 改进目前的油质评判方法若要通过油质监测有效地控制汽轮机油污染对系统产生的危害,汽轮机油质清洁度等级检测结果必须能够反映汽轮机油中固体颗粒对系统的危害程度。由于目前用各尺寸段内最大清洁度等级作为最终清洁度等级的评判方法不能真实的反映污染颗粒对系统的危害程度,建议污染度等级评判结果中保留各尺寸段内的污染度等级,相应地,汽轮机油系统对汽轮机油质清洁度的等级要求也按不同的尺寸段分别规定。结束语:

尾气污染的危害范文4

关键字:大气污染、危害及影响、扩散机理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空气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成人每天呼吸的空气量平均为 14~18kg,生理消耗的水仅 1.5~2kg,吃的食物如按干固体计不超过 0.7kg。人不吃食物可生存几周,不饮水可生活几天,而不呼吸空气只能生存几分钟,空气对人体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城市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不断增长,能源消耗的增多,燃煤过程中排放到空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颗粒状的污染物(如尘、煤等)不断增加,其浓度超过所能容许的水平或高于环境标准值得时候,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且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这也是对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规划治理的基本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推算的污染物浓度对某一地区大气污染的程度(即大气环境质量)做出评价,据此进行合理的设计、改进能源结构、制定治理和管理措施、有效限制排放等。 为了防治大气污染,需要正确推算出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污染源的位置、高度、排放方式不同,这种扩散过程有很大的差别。影响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有污染源的排放高度(即烟囱的有效度),排放口周围大气的平均风速、湍流强度、温度的垂直梯度、混合层高度等气象条件。

2、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影响

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动物、植物等造成危害,对金属、古建筑物、衣物及其它材料造成腐蚀和损坏,并影响气候。城市中主要有害物质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光化学氧化剂、粉尘等。

2.1对人体的危害

(1)二氧化硫和烟尘

短期接触 当二氧化硫和烟尘24小时平均浓度各为250?g/m3时,呼吸道患者的病情就会恶化。当二氧化硫和烟尘24小时平均浓度都达到 500?g/m3时,老年人或肺病患者死亡率就可能增加。

长期接触 当二氧化硫和烟尘的年平均浓度各自达到100?g/m3时,对人体健康就可能产生有害影响,如呼吸道病症状加剧或呼吸道病患者死亡率上升。

(2)氮氧化物和氧化剂

大气中存在的氮氧化物主要为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与血色素(Hb)的亲和力很强,约为一氧化碳的数百倍甚至一千倍。一氧化氮一经与血液中的血色素结合,就使血液不能再结合氧,从而不能将氧气输送到人体的各个器官。这样,就会出现麻痹和痉挛的症状。二氧化氮不宜溶于水,易侵入肺泡,破坏肺表面活性物质,是肺泡表面张力增大,吸引毛细血管内的水分相间和肺泡内移动使侵漫于水中,从而产生水肿。二氧化氮不仅对肺组织有强烈的影响,而且对心脏、肝脏、肾脏、造血组织等都影响,并且同支气管哮喘病的发作也有密切的关系。氮氧化物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是产生光化学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一氧化碳

大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 10ppm 时,有些人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影响判断力可能受到损害。长期接触 30ppm 的一氧化碳的冠心病或肺气肿患者,可以发现心脏脉管有变化。长时间与 200ppm 的一氧化碳接触,就会引起头痛。长时间与 600ppm 的一氧化碳接触可能会失去知觉,浓度再高时将导致死亡。

2.2对植物的危害与影响

(1)二氧化硫和尘

二氧化硫对植物危害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二氧化硫的浓度和接触时间,但同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也有关系。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温度高、湿度大,对植物危害也会严重些。主要有落叶和死亡等。

尘对植物的危害有尘落在叶片上影响其光合作用,同时,可食用的叶片上如沾上大量的尘,将影响甚至失去其食用的可能性。

(2)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在浓度比较高时才会对植物发生影响和危害。主要是降低光合作用和落叶等。

(3)氧化剂

氧化剂中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都能使植物受害,一般以臭氧作为氧化剂的代表物质。

2.3对材料及气候的影响

(1)硫氧化物和尘(颗粒物)

硫氧化物对材料的影响很普遍,用作建筑材料的石灰石与硫酸作用可变成易溶解的硫酸盐。硫氧化物的存在,可使油漆的干燥时间减慢,金属受到腐蚀。 大气中的颗粒物对环境最主要的影响是降低能见度、减少阳光辐射和增加雾天。

(2)氮氧化物和氧化剂

由于大气中存在着氮氧化物和氧化剂,使某些纺织品退色,强度降低。臭氧对纺织品和合成橡胶能引起比较严重的损害。

3、气体扩散机理分析

实际生活中的扩散模式主要有:

(1)连续点源的扩散:一般指排放大量污染物的烟囱、放散管、通风口或管道火点等。排放口安置在地面的称为地面点源,处于高空位置的称为高架点源,以及秸秆焚烧的烟雾扩散;

(2)连续线源的扩散:当污染物沿一水平方向连续排放时,可将其视为一线源,如汽车行驶在平坦开阔的公路上;

(3)连续面源的扩散:当众多的污染源在一地区内排放时,如城市中家庭炉灶的排放,可将它们作为面源来处理。

3.1气象条件

气象要素是指用于描述大气物理状态与现象的物理量,包括气压、气温、气湿、云、风、能见度以及太阳辐射等。这些要素都能从气象观测站直接获得,并随着时间经常变化,彼此之间相互制约。不同的气象要素组合呈现不同的气象特征,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扩散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风和大气不规则的湍流运动是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特征,而气温的垂直分布又制约着风场与湍流结构。

风向与气体的关系体现在风对气体的水平输送,气体污染物主要沿风向扩散。风速的影响表现为,当风速增加时,风的输送作用增大,大气的湍流越强,对污染物的稀释就越明显。在无风条件下,气体污染物以污染源为中心向周围扩散;随着风速的增加,污染主要沿下风向分布,当风速为 1-5m/s 时,气体污染物扩散形成的危险区域较大。随着风速的继续加大,空气的稀释速度也不断增加,有害气体形成的危险区域反而会减小。

图1是在气象条件的影响下,气体扩散的模拟示意。

图1 风场的影响

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一面随大气整体飘移,同时由于湍流混合,使其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稀释,其扩散程度取决于大气湍流的强度。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其危害程度在于有害物质的浓度及其持续时间,大气扩散理论就是用数理方法来模拟各种大气污染源在一定条件下的扩散稀释过程,用数学模型计算和预报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研究物质在大气湍流场中的扩散理论主要有三种:梯度输送理论、相似理论和统计理论。针对不同的原理和研究对象,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大气扩散数学模型。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采用湍流统计理论体系的高斯扩散模式。

3.2建筑物下洗及复杂地形

首先介绍建筑物下洗及复杂地形的概念。

(1)建筑物下洗

下洗现象是一种空气动力学的现象,是指过山气流在山的迎风面流线密集,过山后流线稀疏,产生流线下滑的作用。建筑物下洗现象是指由于周围建筑物引起的空气扰动,导致排气筒排出的污染物迅速扩散至地面,出现高浓度的情况。该词首次被提出是在2008年版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是2008年12月31日由国家环保部批准的,于2009年4月1日正式实施。

在环境评价或应急分析中,如在建筑物下洗影响范围内存在重要环境敏感点或主要污染源,应考虑计算建筑物下洗效应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其作用不可忽视。图2为建筑物下洗效应示意图。

图2 建筑物下洗效应

(2)复杂地形

当地形高度超过了火点点的高度,称之为复杂地形。相应的,平坦地形是指地形高度没有超过火点点高度,地形高度为零;简单抬升地形指地形高度超过了火点点基部高程,但是低于火点点高度。

地面的地形、地物对气体污染物的扩散有较大的影响,它们既会改变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又会改变扩散方向;地面低洼处气体污染物易于滞留,建筑物、树木等会加大地表大气的湍流程度,从而增加空气的稀释作用;而开阔平坦的地形、湖泊等则正好相反;高层建筑则有阻挡作用,气云多会从风速较大的两侧迅速通过。地面污染源的高度和污染物喷射的方向也会影响到扩散至地面的气体浓度。例如当污染源源位置较高时,气体污染物扩散至地面的垂直距离较大,在相同的污染源强度和气象条件下,扩散至地面同等距离处的气体浓度会降低。

图3是在复杂地形及建筑物下洗影响下气体扩散的模拟示意图。

图3 复杂地形及建筑物下洗的影响

3.3其他因素

除了气象地形这两项主要影响因素,若要更加准确地描述浓度扩散规律,则还需要考虑物理沉降机理(干、湿沉降)、化学转化、空气湍流等影响。如物理沉降机理中,干沉降可由压力和相对湿度来描述;湿沉降可由云底高度、降水等参数来描述。

4、总结

城市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由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因素很多,难以控制,尤其实在多山、地形复杂的地区,所以一定要从污染源遏制。要做到工业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让人们意识到大气污染的危害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吴忠标,李伟,王莉红.城市大气环境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

[2] 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法手册[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3] 羌宁.城市空气质量管理与控制[M].科学出版社.

[3] 孙莉,赵颖,曹飞,等.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模型的研究现状分析与比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37-42.

[4] 艾唐伟,徐小贤,王洪.Matlab 在危险气体扩散模拟分析中的应用.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24-26.

尾气污染的危害范文5

由于工业发展、人口增加、森林砍伐等原因,使大气成分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上升。据测定,80年代温室气体的增长率:二氧化碳0.5%、甲烷0.9%、氯氟烃4.5%。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就是指温室气体急剧增加的现象。全球大气污染产生哪些严重后果呢?

1、气候变暖温室气体具有这样的特性:让阳光通过,但强烈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使气温上升,起到了温室的作用。本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5℃,如果温室气体按目前的速度增加,到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再提高2~3℃,灾害性天气和异常天气将更加频繁。

2、平流层臭氧层变薄距地面20~30公里的平流层中存在一个臭氧层,它能强烈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免遭伤害。但是,工业生产中释放的氯氟烃气体强烈地破坏臭氧层,使之减少变薄,甚至出现南极臭氧空洞。

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有很大的刺激性和毒害作用,可导致成千上万人受害或死亡,还可使植物褪掉绿色、改变颜色,造成叶伤、叶落、花落和果落,直到减产或绝收。此外,还可使家畜发病率增高,使橡胶制品龟裂老化、腐蚀金属、损坏各种器物、材料和建筑物等。

4、产生酸雨工业生产中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使降水中酸性成分增加,形成酸雨。酸雨可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死亡;酸雨还可遏制森林生长,甚至导致森林死亡。

大气污染的危害是严重的,保护大气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心愿。基于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课题组将就大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展开研究。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我们的大气在哪些方面遭到破坏,使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2、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周围的环境,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调查和保护地球的活动。

3、学习运用访问、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探究性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多形式呈现资料的能力,并尝试与他人共同研究,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

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调查研究等综合实践能力,学生调查资源状况,有初步写调查报告的能力,并以此指导为实践。

三、活动准备:

指导教师:马春艳老师、崔晓哲老师。

课题组成员:高一、十一班全体同学。

1、时间安排:

活动分为六个阶段,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具体如下表:

阶段时间主要任务

第一阶段一周确立课题,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式方法,写活动计划书。

第二阶段二周按照本研究专题的内容搜集整理材料,进行活动。

第三阶段二天各小组同学汇报交流调查实验研究的初期结果

第四阶段二天引导学生写环保计划书

第五阶段一周按照环保计划开展活动,成果、环保活动展示交流

2、各小组实践活动研究计划

小组名称活动内容研究方法

冷酷到底温室效应搜集资料(查找书籍、上网查阅、上图书馆)、社会调查、拍摄实景、采访、剪报、实地考察、科学小实验

女娲之子臭氧空洞搜集资料、剪报、画图、表演

空中死神酸雨社会调查、采访、剪报、实地体验、科学小实验

滤光光化学烟雾搜集资料、剪报、拍摄实景

3、任务分工:

冷酷到底:组长:

考勤员:

电脑专家:

资料员:

女娲之子:

考勤员:

电脑专家:

资料员:

空中死神:组长:副组长:

考勤员:记录员:

资料员:电脑专家:

滤光:组长:副组长:

考勤员:记录员:电脑专家:

4、研究的范围(各课题组针对本组课题研究)

(1)产生污染的原因。

(2)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随着工业发展不同年代空气污染的情况

(4)不同国家空气污染情况调查

(5)长春的污染现状

5、活动所需条件:

(1)专家:

(2)图书资料:校图书馆、书店、市图书馆。

(3)上网条件:学校电子备课室及家里有上网条件的同学。

(4)实地考察:长春市环保部门。

(5)交通工具:工交车。

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

(一)主要内容:

提出调查研究课题,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研究的子课题,并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式方法。写出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的。

(二)实施目的:

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组织、策划的能力。

(三)方法步骤:

1、确立课题: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厂和人类日常生活向大气排放的有毒气体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目前,已引起人们注意的大气污染物已有100多种,其中威胁大的种类有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组织一系列有关大气污染的调查、宣传活动,使学生认识大气污染的特点及大气污染对环境的严重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会检测空气污染情况,并能根据我们周围空气污染的情况,提出建议,防治或减少大气污染的。

2、设计小组实践研究子课题计划

(1)确定子课题

学生经过认真讨论,确定子课题为:二氧化碳的利与弊、空中死神——酸雨、臭氧空洞、光化学烟雾。

(2)确定小组

根据子课题的内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子课题,选择同一子课题的同学成为一组。分组时完全尊重学生的意愿,由每组同学推选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组长,并确定每组的名称。

(3)确定小组研究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参与中各组确定了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搜集资料(查找书籍、上网查阅、上图书馆)、社会调查、拍摄实景、采访、剪报、画图、实地考察、科学小实验、表演等方式。

第二阶段:

(一)主要内容:

各小组同学汇报交流活动、实验研究的初期结果,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展示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对本小组材料进行整理,形成调查报告、展板、试验记录、节目介绍等各种表现形式。

(二)实施目的: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用多种形式展示活动的能力以及合作研究的精神。

(三)方法步骤:

各组代表汇报子课题的内容、形式与子课题所搜集到的资料。

1、根据各小组要搜集的资料种类内容设计调查问卷、试验记录等。其中,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应贴近生活,所调查人员范围广,受调查者能主动配合认真答卷,调查结果真实、有个人见解。学生需进行实地考察和实地取样,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大气被污染的严重状况。学生进行科学小实验,通过对实验名称、过程、结果等的叙述,体现一定的科学意义,也证明本小组的研究结论。而照片等影像资料也可以说明了很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直观生动。

2、其他小组依次汇报

3、每组阐明研究结论

第三阶段

(一)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环保活动。

(二)实施目的:

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周围的环境,使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方法步骤:

(1)回顾活动,对学生的研究结论加以肯定。

(2)播放大气被污染的录像和图片。

(3)进行深入讨论: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4)经讨论,根据学生研究情况的侧重点,各个小组写出环保活动书。

第四阶段

(一)主要内容:

按照环保计划开展活动

(二)实施目的:

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保护地球的活动。

(三)方法步骤:

1、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张贴各组倡议书,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进行一些保护地球的活动,如修剪草坪、种养植物等。

3、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

4、给政府部门写建议书。

第五阶段

(一)主要内容:

成果、环保活动展示

(二)实施目的:

相互交流,明确我们的环境正在日益恶化,我们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提高环保实践能力,激发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增强环保责任感。通过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方法步骤:

1、各个小组交流环保活动的情况.

2、学生交流倡议书和建议书的内容,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修改倡议书和建议书的内容。

七、活动评价

尾气污染的危害范文6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甲醛;苯;防治对策

收稿日期:2010-12-24

作者简介:孙加奇(1980―),男,讲师,主要从事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091-02

1 引言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有害的化学性因子、物理性因子或生物性因子污染物进入室内空气中并已达到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近期或远期,或者潜在有害影响程度的现象。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从2003年3月1日起,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详细的规定了室内污染物的范围及其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国家标准委员会以前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定》、10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共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和评价体系,为广大消费者解决家装污染难题提供了有力武器。

2室内空气污染来源

2.1 室内装饰及装修材料

室内装饰、装修使用各种涂料、油漆、墙布、胶粘剂、人造板材、大理石地板以及新购买的家具等,都会散发多种室内空气污染物,它们会导致头疼、失眠、皮炎和过敏等反应,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而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其列为可疑致癌物质。如内墙涂料中大多含有的挥发性有机物、甲醛、微量重金属铅,铬,镉,汞等污染物;胶粘剂中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甲醛、苯系物等污染物;木家具中含有甲醛、微量重金属铅,铬,镉,汞等污染物;壁纸中大多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甲醛、微量重金属铅,铬,镉,汞等污染物;地毯、地毯胶粘剂中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甲醛等污染物。

2.2 人类活动

人类日常生活、烹调过程中提供热能的各种燃料,如煤、煤气、液化气等。燃烧时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气态污染物和一些固态悬浮物。吸烟不但危害自身健康,而且产生的烟雾严重污染室内空气,也危害其它居住者的健康。当吸烟者在室内吸烟时,会产生大量的主流烟雾。这时被动吸烟者就会暴露在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烟雾中, 其中可吸入性颗粒(指粒径

2.3 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

人体的新陈代谢在室内是时常进行的;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皮肤、汗腺及排泄等向外界排出大量空气污染物,包括CO,硫化氢和氨类化合物等,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苯系物质。人体感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也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喷出。室内若通风不良,这些污染物浓度会愈来愈大,不利于室内空气卫生,影响人体健康。

3 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の:

3.1 甲醛

甲醛是室内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也是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室内的建筑装潢材料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是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还有部分来自日常生活用品,如部分清洁剂、油墨及纺织品等。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视力和视网膜的选择性损害。甲醛在室内大量挥发,引起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造成呼吸道强烈刺激、咽喉烧灼痛、呼吸困难、眼睛刺激、咳嗽、发冷等问题,有的人出现过敏性皮疹和神经失调等症状。长期低剂量接触甲醛,可降低人体免疫力,引起神经衰弱,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精神抑郁症。呼吸道长期受到刺激后,可引起肺功能下降。

3.2 苯及苯系物

苯、甲苯和二甲苯在工业上被称为“三苯”。室内空气中的三苯主要来源于溶剂、粘合剂、油漆、涂料、墙纸、洗涤剂和合成纤维等。苯属于中等毒性物质,一旦吸入会导致中毒,急性的可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的则可对人体的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产生伤害。高浓度的甲苯中毒可以引发肝、肾和脑细胞的退化及坏死。苯和甲苯对眼睛、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吸入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女性对苯的危害较男性敏感,对生殖功能有一定影响,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的缺陷。目前,苯及苯系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3.3 氨

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碱性气体。室内空气中的氨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液态氨的挥发性特别快,以气体形式吸入肺泡,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并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使组织蛋白变性,使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长期接触氨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并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3.4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世界卫生组织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定义是指沸点范围在50~100℃到240~260℃之间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有芳香烃、卤化烃、氧烃、脂肪烃、氮烃等,多达900多种,其中部分已被列为致癌物,如氯乙烯、苯、多环芳烃等。室内空气中TVOC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及生活和办公用品;家用燃气、燃煤、烟草烟雾等。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头晕、头痛、无力、胸闷等症状;造成感觉性刺激,嗅味不舒适,刺激上呼吸道及皮肤;并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3.5 氡

氡是自然界里唯一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物质,无色无味,不易被人们觉察。氡气在水泥、沙石、砖块、石材及地下地质构造断裂中形成后一部分会释放到空气中来,被人吸入体内,在体内放出射线形成内照射。统计表明,全世界1/5的肺癌患者与氡的污染有关,氡是除吸烟外引起肺癌的第2大致癌因素。它还能引起人体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从而对人类的遗传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能杀死,长期接触可引起男性不育。另外,氡对人体脂肪具有很高的亲合力,能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使人体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并诱发出类似白血病的慢性放射病。若氡衰变过程中释放的α粒子通过呼吸作用进入人体,则会破坏细胞组织的DNA,从而诱发癌症。

4 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4.1 选购环保型装饰材料

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是避免和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方法。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10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国家标准,并实施19项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用以规范和保证装修及装饰材料的环保要求,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室内装饰材料时,要依据国家标准选购获得国家环境标志的装饰材料。将那些含有大量污染物的装饰装修材料拒之门外。

4.2 通风换气

保证室内通风是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最经济、最简捷有效的手段。房屋装修后,开窗通风能使室内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通风是最好、最简单地降低室内污染的方法,所以住户应经常保持室内通风,即使在较寒冷的冬天,也最好能开一些窗户,使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同时让有害物质挥发,挥发后排到室外。

4.3 利用室内植物净化空气

在室内养植花卉植物可以消除或减轻室内空气污染给人们身体带来的危害。一叶兰、龟背竹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虎吊兰和吊兰可以吸收室内80% 以上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芦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可以吸收 1m3空气中所含的90% 的甲醛。米兰、腊梅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另外兰花、桂花、腊梅等植物的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石竹等花卉不但会给居室内带来芳香,使人放松,精神愉快,它们气味中的挥发性油类物质还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4.4 科学选择入住时间

房屋装修后不应急于入住,应根据装修程度、家具的材料及新家具的总量选择适当的入住时间,一般以装修完成后3~6个月再入住为宜,其间必须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畅。

参考文献:

[1] 王喜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辅导教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

[2]陈 静.浅析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控制[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