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污染的防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放射性污染的防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范文1

[关键字]核能 核泄漏 危害 放射性污染 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X59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72-1

此前日本发生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再一次对人类开发利用核能敲响了警钟,面对该次事件,人类要吸取经验教训,预防核风险,时核能的发展得到安全保障,杜防类似核泄漏等具有高辐射事故的再次发生,已成为目前急需处理的重大问题。

1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及其危害后果

1.1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再现

于2011年3月11日,日本突发地震,福岛第一核电站第1、2、3号机组全部自动停止运行,而第4到6号机组由于停堆检修正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强震,福岛第一核电站自动停止了一切运转,使得自带的发电系统无法供电。为了能让高热状态的核反应堆冷却下来,福岛第一核电站使用应急用的柴油发电机来维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转。但是好景不长,距地震仅一小时应急柴油发电机就被随之而来的巨大海啸给吞噬了,再加上后来调用的移动电源车和核电站使用的电源不一样,最终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电力得不到供应,冷却系统也不起作用了,还没冷却下来的核反应堆里高热的放射性物质有可能会随时泄露。

1.2 福岛核泄漏事故带来的危害

为了防止安全壳因核反应堆内温度过高而受损害,2011年3月12日,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展开了释放氢气作业,但因此造成少量核泄漏。现任日本首相菅直人又将疏散到核电站周边3公里的居民转移到10公里的安全地带。

2 我国核能发展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目前的核能发展状况及未来走向

目前核能是我国能源使用的主要形式之一,而核电在我国的电力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核电对空气不造成污染,在全世界愈加看中地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的今天,大力推动核电事业发展,已成为我国能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策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务院决定发展核电,历经了将近四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核电事业终于成形并获得了长久充足的发展。经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统计,至2011年1月底,世界总共有65座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而在这里面我国拥有30座,其比重超出了世界总机组的40%。中国现正在运转的核电机组共13座,世界排名第11位,总装机容量为1116.9万千瓦时,是中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6%,其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燃烧3172万吨煤的发电量。据此可知,虽然我国在能源使用体系中对核能利用比重不高,但是除煤炭和石油外核能是我国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形式。

2.2 我国建立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在我国核能事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放射性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防治放射性污染,我国设立了一系列有效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初步建立起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和相应的法律制度。

2.3 我国建立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不足

总结有以下九点不足之处:(1)缺少公众对核设施选址的环境影响评价环节;(2)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没有考虑到安全这一重要要素;(3)没有对含有放射性废物的排污许可证给出明文规定;(4)在核设施的退役制度方面不完善;(5)发生核事故时的应急制度不完善;(6)监察制度不完善;(7)缺少核安全信息公开制度;(8)缺少核损害赔偿法律制度;(9)对于某些涉核企业的法律责任相关规定不够。

3 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完善

3.1 对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不足的完善建议

有了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前车之鉴,使我国对完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产生了很大的启发,吸取其经验教训用来完善我国放射性防治法中的不足之处。

3.1.1 将安全要素加入到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立法目的中

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放射性污染,不损害人类生命健康,提高核能、和技术的开发及和平利用比率是我国设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根本原因。然而,安全始终是核能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它却没有在立法目的里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在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目的里面要充分体现出安全这一因素并给与确切的说明。

3.1.2 将公众参与环节加入到核设施选址的环境影响评价中

在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它具体体现了贯彻风险预防原则。虽然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给出了对涉核项目环境影响严格、全面的规定,但是它仍然缺少在核设施选址时对环境影响的公众参与这一必要环节。

3.1.3 完善核设施退役制度

要想保证核设施正常运行,就必须核设施按期服役,一旦核设施超期服役,其结果可能会对核安全产生威胁。所以,坚持核设施退役制度使已到期的核设施进行退役时得到制度保障,但是我们不仅需要核设施运营单位制定有关的核设施退役计划,还需要他们对制度作出相应的改进。

3.2 有关其他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建议

3.2.1 针对建立核事故应急演习制度的分析及建议

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无一般化的核事故应急演练制度。我国虽然是核工业大国,但是就应急处置核事故方面实践经历不够,企业和政府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开展核事故应急演练能有效提高核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3.2.2 针对执法监督机关法律责任缺失的分析及建议

作为我国核能事业发展的管理者及主导者,政府能不能严格执行有关的监管义务对核能安全发展来说非常重要。虽然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对违反法律规定的监管人员给出了明文规定,如对那些不合格的单位给与批准许可、不履行相应职责等的监管人员进行依法处置,但并没有对环境影响评价影响机关的一些违法行为赋予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不仅对督促执法监督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有害,还阻碍了放射性污染的防治以及核能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薪竹.中国核电往何处去[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8期.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范文2

关键词:伴生放射性矿山;辐射安全管理;环境治理

1伴生放射性矿山辐射安全管理现状

1.1放射性污染控制标准缺失

对于伴生性矿山放射性污染物控制的标准,国家目前只对废水排放具有比较明确的控制标准和限值要求。对于废气排放,只有在《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钍、铀总量限值”有要求,对于其他伴生矿生产行业没有相关的控制标准。对于伴生放射性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国家没有对其分类和处置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放射性废渣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处置,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2]。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对放射性污染控制标准进行详细的制定,加强对放射性污染物控制与管理力度。

1.2定义与监管行业范围不明确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伴生放射性废物和污染的判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环境管理办法》也只是从理论的角度定义了伴生性矿山,但是在文件中并没有对准确的判定标准进行规定,没有给出具体的量化指标,这使得在对伴生性矿山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可以依据的标准,管理工作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管理工作难以展开,无法对伴生性矿山辐射安全进行有效管理。

1.3伴生放射性矿辐射安全设计标准不健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矿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伴生性放射性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对于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影响,放生性矿山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对于环境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我国在伴生性矿山开发方面虽然有所研究和成果,但是国内还没有专门出台辐射防护标准的具体技术规范和要求,比如缺少对矿井的通风设计的要求和当放生性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放射性矿采冶设备的防辐射保护距离的要求等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不利于伴生放射矿山辐射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展开,不利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对于辐射的防护和对辐射物的处置,对工作人员和环境造成众多安全隐患。

1.4对伴生放射性矿山设施退役治理问题重视不够

伴生放射性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有些地方的污染面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国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整治政策,只是在《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中提出要对伴生性矿山的污染问题进行整治,但是如何整治以及整治的标准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这使得伴生放射性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对污染治理的认识和技术方法,缺少对伴生放射性矿山设施退役治理措施的了解,使得设施退役治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2伴生放射性矿山辐射安全管理对策

2.1完善伴生放射性废物的管理体系的建议

环境的治理涉及到管理标准的问题,在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染较少的情况下,生态环境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来消除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当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一定的标准,即超过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就会破坏生态环境自身的生态平衡,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所以,国家有必要对伴生放射性环境管理标准进行明确的界定,对环境治理标准进行明文规定,提高相关企业对放射性问题的重视程度。

2.2辐射剂量监测

在日常的作业中,常用到的检测方法是辐射剂量监测,主要是对生产矿山中的放射性粉尘浓度、氡及氡子体、放射性表面污染的测量,还有对矿山附近水、空气、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测量和辐射水平,以及对放射性废水、废渣、废气中放射物质含量的测量,为放射性污染物的处置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数据,防止生产性矿山辐射剂量超标,及时检测、参与矿井各种防护措施、井口通风系统的效能,为伴生放射性矿山井下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提供有效保障,做好矿山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保证伴生放射性矿山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2.3明确伴生矿定义和范围

我国是国土辽阔的国家,具有矿山资源丰富的特点,国内伴生放射性矿产行业的种类繁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的种类也是多样的,不同矿山行业产生的污染物类别和污染水平具有较大差距,在处理方法上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对伴生放射矿山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先制定伴生放射性矿山管理名录,按照公众照射剂量评价结果和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等检测结果对伴生性矿山进行分类管理,参考国际上关于伴生性矿山审管、定义和豁免标准,结合我国伴生放射性矿山生产需要和污染状况,制定出每种放射性污染物管理限值,并以此对伴生性矿山进行定义。

2.4加强对伴生放射性废物排放和处置问题的研究

目前,对于伴生放射性矿山生产中辐射安全防护具有一定措施,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处置方法上具有一定研究,但是对于辐射安全问题还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国家有必要加大对伴生放射性废物排放和处置问题研究资金的投入,提升放射性污染物处置技术和处置标准,为伴生放射性矿山生产工作人员人身健康提供更多保障,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促进伴生放射性矿山行业健康发展。

2.5加强伴生放射性企业的退役及环境整治

伴生放射性企业的退役对环境治理造成的影响是较大的,矿山资源开采结束并不能表示矿山开采工作的结束,伴生放射性企业应该对矿山开采后的治理给予一定的重视。国家可以在实践治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相关研究成果,对退役企业治理技术和治理标准进行准确界定,要对土壤中残留水平、金属复用的标准、废渣厂的整治等工作进行规定,以此来指导和规范伴生放射性企业的退役及环境整治工作。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范文3

(1.商丘市环境应急处置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2.商丘市环境监测站,河南 商丘 476000)

【摘 要】本文论述了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污染的种类,以及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

关键词 室内;环境污染;防治

作者简介:王奋厚(1974.08—),男,河南商丘人,本科。

人的一生有7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极其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办公楼、商务楼及居住的环境越来越追求高档、豪华、舒适。因此,对室内环境的装修、装饰、全封闭大楼的建设、中央空调设施及空气清新剂的使用,使得多种有害物质进入室内环境,导致室内环境污染加剧,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1室内环境污染的分类

室内环境污染大致分为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物污染三大类型。

2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

2.1室内化学性污染的来源

(1)建筑材料:如泥沙、水泥、砖等主要释放有害物质-氨。在冬季施工中往往向混凝土中加入防冻剂,另外为提高混凝土凝固速度而使用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早凝剂等,其中所含的氨类物质会随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变化而还原成氨气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浓度超标。

(2)防水材料:在卫生间、厨房等需要做防水处理的地方,往往使用防水材料和胶粘剂等,而苯正是这些材料的主要原料。有报道称在质量监督部门的一次市场抽查中发现某品牌的防水材料中苯含量超出国家标准32.5倍。

(3)装修材料:目前市场上装修板材主要使用胶合板、刨花板等人工合成的材料。这些板材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甲醛。若板材的烘干工艺不到位,会有大量的甲醛残留在其中,随着使间的延长而逐渐向其所在的空间释放。

(4)油漆材料:室内装饰使用的油漆、涂料中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挥发性溶剂。

(5)空气清新净化剂:人们喜爱使用空气清新净化剂来消除室内的异味。空气清新剂的主要成分由醇类物质、香精及挥发性有机物质组成。这些商品在制造过程中伴随着生成液氨,同时加入醚类等有机物。这些物质弥漫在空气中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即使是一些号称纯天然成分的清新剂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上述问题。

(6)室内设施:办公室用品如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等现代化的设备在使用中会形成臭氧等有害物质;室内家具可向空间释放游离性的甲醛、苯类等物质。

(7)人的活动:人在室内抽烟时香烟燃烧后在空气中形成以焦油和尼古丁为主的气态及溶胶类物质。人在室内做饭使用煤、液化气、煤气、天然气等燃料,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CO、CO2、NOx、SO2、丙烯醛和未完全燃烧的烃类及颗粒物。

2.2室内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1)装饰用的地板砖、大理石等石材会释放出氡,氡衰变释放出α粒子对人体造成辐射污染。

(2)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在启动时由于高压产生电离辐射;室内的无绳电话、手机在使用时会产生电磁辐射

2.3室内生物污染的来源

(1)患有呼吸道疾病、传染病的人和家养动物。

(2)一些花卉的真菌(包括真菌孢子)花粉。

(3)室内的地毯、布艺沙发、被褥等棉毛制品中孳生的尘螨。

(4)厨房用的餐具及卫生间洁具孳生的细菌和真菌等。

3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1室内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室内化学性污染主要有:氨、苯类物质、甲醛、CO、CO2、NOx、SO2及其它挥发性有机物(VOSCS)。这些物质弥漫在室内空气中或附着在可吸入性颗粒上直接腐蚀人体表面裸露器官(如眼睛、皮肤等)或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部对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心脏、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造成广泛的损害。

人如在氨超标的环境中,会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溃疡、喉头水肿、窒息、声门变窄、肺水肿、胸闷、咳嗽等症状。人如在甲醛超标的环境中,人的视力、视网膜、呼吸道、咽喉、皮肤、神经等会受到严重损害。人如在苯类物质超标的环境中,人体的造血功能会受到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会大量减少,甚至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3.2室内放射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室内放射性污染不同于化学性污染,它看不见、闻不到,因此对人体危害的隐蔽性较大。石材中的氡衰变过程中释放的射线进入人体内,会破坏细胞的DNA。从而导致癌变。

电离、电磁辐射会严重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

3.3室内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细菌、真菌、过滤性病毒、尘螨等可引起人体的过敏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如霉菌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严重的会引起哮喘、痢疾等;尘螨会引起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军团菌的病死率高达15%~20%。

4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

4.1完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

国家相关部门应完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加强立法,明确主管部门,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现有的法规和标准如《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等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污染的重视。

4.2室内化学性污染的防治对策

从源头抓起,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有质量安全标志及环境标志的建筑装修材料和油漆涂料等。尽量使用绿色天然的原木木材代替胶合板、纤维板等合成板材,尽量使用水基漆代替油基漆,尽量使用木制和金属制家具等。另外应配备空气净化设施和可靠的通风系统,以避免燃烧烟气、吸烟烟气长时间残留在室内。

4.3室内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

购买装饰用的地板砖、大理石等石材时,一定要看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及放射性检验合格证。入住后若身体感觉有不适反应,要尽快找权威检测机构对室内进行放射性污染物检测。若放射性物质超标要从室内搬离。

要适度使用手机,尽量避免频繁开关电视,有条件要使用液晶显示器等产品,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离辐射。

4.4室内生物污染的防治对策

要保持室内环境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空气清新干爽,厨房和卫生间要安装排风扇,对空调系统的隔尘网、过滤网要定期清洗等。注意个人卫生,室内尽量不要养宠物,要定期喷洒“84消毒液”、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有条件的要定期请卫生机构对室内环境进行生物检测。

4.5一些补救措施

对于已经存在的室内环境污染,应迅速采取撤出、封闭或隔离等措施,防止散发的污染物继续对人体健康进行损害。对于新的刨花板和硬木胶合板等散发大量甲醛、苯类物质等的木制品,可在其表面覆盖吸收剂。另外在室内有选择的养些绿色植物如芦荟、吊兰、等对降低室内环境中甲醛、苯的浓度有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范文4

放射性物质是指能自然向外辐射能量、发出射线的物质,一般是原子质量很高的金属,如钚、铀等。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主要有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等。各种核反应可产生中子和γ射线。放射性核素主要有氚、钴60、镍63、硒75、锑124、碘131、铯137、镭226、钚238等。

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影响人员健康,只有较大剂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放射性物质对人的影响分为分布在空气和体表时的外照射和吸人性内照射。β、γ、X射线和中子辐射主要引起外照射,α射线主要是内照射。不同种类射线对人损伤程度不同。在相同辐射剂量情况下,中子辐射损伤最重,γ射线次之,x射线轻于γ射线。在同样剂量放射线作用下,对胎儿危害最大,其次是儿童,再次是成人。人体对放射线最为敏感的部位是造血、免疫、生殖器官和胃肠道等。

一定剂量的放射线对人的危害主要有:外周血细胞下降、感染、贫血和出血等表现;免疫功能低下,易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临床表现;低下,甚至不孕、不育等。胎儿受照射后主要危害有:胎儿死亡率增加、器官形成障碍,出现死胎或畸形发育;新生儿死亡率增加;出现小头畸形、智力发育不全、生长发育迟缓和畸形儿几率增多等。

一定剂量的放射线对人的危害除产生急性损伤效应外,还可能引起远期效应: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减少;骨髓中白细胞可呈成熟障碍甚至再生低下:骨髓和外周血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可引发白血病和其他类型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皮肤癌、恶性淋巴瘤等;可加速老化,毛发脱色或变白,皮肤弹性减弱;可能缩短寿命;可发生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核泄漏早期,采取的防护措施主要有:(1)隐蔽:在放射性污染物到达以前躲在室内,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砖、土坯、沙袋将窗户加以屏蔽。(2)尽可能快速撤离:撤离的人群应是受照剂量较高、可能发生确定性损伤效应的较小人群。(3)必要的药物防护: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化钾片。

核泄漏中期,采取的防护措施主要有:(1)搬迁,即将人群从污染区迁移出去。(2)控制人员进入污染区。(3)控制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饮水。如必须食用沾染食物时,可用水洗或去掉被沾染的表层、削去果皮的方法去除蔬菜和水果表面的放射性污染物。(4)洗消建筑物、道路及工作场所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如进行清扫、水洗、覆盖或刮去表层等。

核泄漏时个人防护措施有:(1)呼吸防护:可用防尘口罩,也可用手帕、纸巾、餐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如果将口罩或其他防护材料浸湿,其防护放射性物质效果更佳。(2)体表防护:可用任何着装用品如帽、头巾、雨衣、手套和靴等,并可用翻起衣领、围上围巾、扎紧袖口和裤脚等方法。以减少体表放射性物质的沾染。(3)洗消以除放射性物质沾染:皮肤除沾染的最好方法是淋浴,在没有淋浴的情况下,可用水洗身体部位,如脸、手、颈部等,特别应注意有油泥的部位以及耳、鼻、眼周围,应进行彻底擦洗。(4)健康检查:一旦发现有异常放射性物质或上述不适症状,应尽快到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摘自《人民日报》)

吃什么可防核辐射

补充优质蛋白质,可以减轻辐射损伤,促进恢复。主要包括大豆蛋白、乳铁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藻蓝蛋白等。这些蛋白可以通过豆类、肉类、奶、蛋等摄取。

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能提高造血系统再生功能,对辐射损伤的防治效果最好。这些可以通过植物油、肉类、鱼类、坚果等摄取。

葡萄糖、果糖、多糖等对辐射损伤的防治均有作用,尤以果糖最佳。这些可以通过吃谷类、豆类、薯类、紫菜、海带、木耳、银耳等摄取。

海带、紫菜等食物中的胶原物质可以把体内的辐射性物质黏附出来排出体外。黑木耳可以帮助排出纤维素物质。螺旋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范文5

    1.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将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后,使水体的水质和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水生生物的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

    1.2水体污染的危害

    1.2.1危害人体健康

    被污染的水体中含有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酚、汞、铬、铅、镉、砷、氰、放射性元素、致病细菌等有害物质,它们具有很强的毒性,有的是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饮用水和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积累,造成危害。

    1.2.2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当含有大量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农田排水连续排入湖泊、水库、河水等处的缓流水体时,造成水中营养物质过剩,便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的透明度降低,失去观赏价值。同时,由于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不断死亡,并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可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从以上两方面造成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1.2.3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

    良好的水体内,各类水生生物之间及水生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保持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处于良好的生态平衡状态。当水体受到污染而使水环境条件改变时,由于不同的水生生物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能力不同,产生不同的反应,将导致种群发生变化,破坏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1.3水体污染防治途径

    1.3.1推行清洁生产

    通过调整工业结构和改善工业布局等调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减少污染源的排放,不仅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更有效达到环境治理的目标。

    1.3.2回收有用物质

    1.3.3发展节水型工业

    2.大气污染与防治

    2.1大气污染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这类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2.2大气污染的危害

    2.2.1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污染极易影响人体健康,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往往是多方面和综合性的,其中又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重金属烟尘、氟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化学污染物对呼吸道的危害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呼吸道粘膜对污染物特别敏感并具有很大的吸收能力。此外,大气污染对眼、皮肤等也常有刺激和危害,并可诱发心血管、神经系统的疾病。

    2.2.2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随污染物的性质、浓度、排放量和接触时间、植物的品种以及生长期、气象条件的不同而异。气体污染物通常都是经叶背的气孔进入植物体,然后逐渐扩散到海绵组织、栅状组织,破坏叶绿素,使组织脱水坏死;干扰酶的作用,阻碍各种代谢机能,抑制植物的生长。颗粒状污染物则能擦伤叶面、阻碍阳光,影响光合作用,妨碍植物的正常生长。颗粒物上的重金属等有害元素还可进入植物细胞内,产生进一步的危害,使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2.2.3其它危害

    大气污染还可通过干沉降、湿沉降(如酸雨)形成全球性灾难;使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危害生态环境;危害臭氧层,使人群和动植物对紫外线的保护屏障受到破坏等等。

    2.3大气污染的防治途径

    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以矿物燃料中的煤炭为主。不仅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还形成酸雨,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威胁。因而,调整能源战略,逐步改变能源结构是防治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1)大力开发利用水能;

    (2)有步骤地发展核能;

    (3)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能源;

    (4)利用其他清洁能源。

    3.其他环境要素和物质的污染与防治

    3.1土壤污染与防治

    3.1.1土壤污染物质

    一般是指进入土壤中并影响土壤特性的物质,分为有机物类;重金属污染物;放射性物质;致病的微生物。

    3.1.2土壤污染的防治

    在制定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时,必须考虑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方法,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加强对土壤污染区的监测和管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3.2固体废物的污染与防治

    3.2.1固体废物的污染

    固体废物通常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

    3.2.2固体废物的危害

    侵占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水体;对大气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2.3固体废物的防治

    资源的回收。利用对固体废物的再循环利用,回收能源和资源。对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必须根据具体的行业生产特点而定,还应注意技术可行、产品具有竞争力及能获得经济效益等因素。

    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是指经过适当的处理或处置,使固体废物或其中的有害成分无法危害环境,或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常用的方法有:土地填埋;焚烧法;堆肥法。

    3.3噪声污染与防治

    3.3.1噪声的污染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嘈杂声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均称为噪声。

    噪声污染属于感觉公害,它与人们的主观意愿有关,与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关,因而它具有与其他公害不同的特点。

    3.3.2噪声的防治

    构成噪声污染有声源、声音传播途径与接收者二要素,控制噪声污染可从这二方面着手:降低声源噪声;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

    3.4放射性及电磁、热污染

    3.4.1放射性污染的概念及来源

    放射性污染指的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放射性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从自然环境中释放出的天然放射,可以视为环境的背景值。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核工业;核电站;核燃料后处理厂;核试验等。

    3.4.2电磁的污染及来源

    电磁污染是指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以及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主要是研究当电磁场的强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对人体机能产生的破坏作用。

    人为的电磁污染来源于:

    ①脉冲放电;

    ②工频交变电磁场;

    ③射频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随频率的增高而加大。中、短波频段电磁场对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失调,发生头痛头晕、周身不适、疲倦无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胸闷、心悸及女性月经周期紊乱等。

    3.4.3热污染

    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使局部环境或全球环境发生增温,并可能形成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即时和潜在的危害现象称为热污染或环境热污染。

    热污染能改变地表状态引起灾害;形成热岛效应;影响渔业生产。

    3.5生活环境污染。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范文6

1室内环境污染概述

美国专家检测发现,在室内空气中存在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20多种,致病病毒200多种。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室内空气污染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之一。

1.1室内环境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

1.1.1甲醛。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原生性毒物,无色,易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来源于室内装修和各类家具采用的各种夹板、贴面板、木屑板、强化和合成地板中。一般新装修的房子其甲醛的含量可达到0.40mg/m3,个别则有可能达到1.50mg/m3。

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症状,如头疼,头晕,咽干,咳嗽等。挥发期甚至长达数十年,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还有致畸、致癌作用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

1.1.2苯及苯系物,苯及芳香烃。无色、有芳香气味、易挥发、易燃、燃点低的液体,其主要污染源是驱虫剂,厕所消毒液、除臭剂、油漆、涂料中的稀释剂和粘合剂、汽油、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材料和某些家庭用品中。

苯是有毒的致癌物质,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具有毒害作用,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1.1.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TVOC有嗅味,表现出毒性、刺激性,组成成分极其复杂,不断被合成出新的种类,是多种有毒有害气体的综合。主要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等。

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刺激皮肤、黏膜及神经系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产生一系列过敏症状及神经行为异常。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动物试验表明有潜在的致突变、致畸、致癌性。

1.1.4氨。氨为无色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氨气污染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和室内装饰材料。

氨气可以吸收组织中的水分,常附着在皮肤黏膜和眼结膜上,使组织蛋白变性,对接触的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改变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可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导致肺水肿等症,甚至可引起心脏骤停、昏迷和休克。

1.1.5氯乙烯,源于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中。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头痛、恶心、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者,神志不清,或呈昏睡状甚至昏迷、抽搐更严重者会造成死亡。

1.1.6氯是一种具有强刺激性的黄绿色气体,处理水源时常用,其主要污染源是沐浴,洗衣或煮沸水时。有急性和慢性中毒可致肝血管肉瘤。蒸发时会形成三氯甲烷,高浓度下可诱发癌症。

1.1.7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和人群吸烟等,吸入后可使人体血液丧失携氧功能,甚至死亡。

1.1.8大气颗粒物污染:主要是粒径小的所谓飘尘,发生源主要有:(1)人体头皮、皮肤屑、衣物上的污垢和人体活动如室内步行、扫除等;(2)燃料燃烧煤烟;(3)建筑材料和设备石棉纤维、玻璃纤维、螨虫等。(4)厨房油烟、吸烟烟雾烟尘、焦油等。(5)其他空调系统产生的粉尘等。(6)一些不合标准的美发用品、空气清新剂、清洁剂、杀虫剂等。(7)塑料、石棉制品等材料。其吸附性很强,容易成为空气中各种有毒物质的载体,特别是容易吸附多环芳烃、多环苯类和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等,使得致癌、致畸、致变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1.1.9放射性污染物及其危害

室内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是氡,氡是一种惰性气体,主要来源于房基、混凝土室内地面及其周围土壤、建筑材料、矿渣和装饰石材、供水、用于取暖和厨房设备的天然气。氡是人一生所接触的最主要的辐射来源,人所受天然辐射的年有效剂量的40%来自于氡及其子体。统计资料表明,氡已成为人们患肺癌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约有50000人因氡及其子体致肺癌而死亡。另外,氡还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1.1.10生物性污染物及其危害

室内空气生物污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包括真菌孢子)、花粉、病毒、生物体有机成分等。能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哮喘、建筑物综合症等疾病。

1.1.11物理污染:主要有室外交通工具产生的噪音是听觉污染、室内灯光照明不足或过亮和颜色太多是视觉污染,如白色的使用如果不得当或者面积很大会给人的视觉产生一种盲点。触觉污染会带来直接的人身伤害。

1.1.12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如铅、镍、铬、钴等,来源于天然石料和陶瓷制品常用的油漆、涂料、塑料等。可以通过污染饮食、接触皮肤或形成气溶胶而进入人体。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

1.1.13电磁污染是指天然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有害的电磁辐射,来源于广播、电器等。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

2 室内环境污染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影响范围广,涉及的人群数量大。

2. 2接触时间长。

2.3室内环境特别是刚刚装修完毕的环境污染物浓度高。

2.4污染物种类多,可达到上千种,并且这些污染物又可以重新发生作用产生新的污染物。

2.5污染物排放周期长。有研究表明甲醛的释放可达十几年之久,而对于放射性污染其发生危害作用的时间可能更长。

2.6危害表现时间不一,有的污染物在短期内就可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而有的则潜伏期很长,比如对于放射性污染,有的潜伏期可达到几十年之久,直到人死亡都没有表现出来。

3、防治方法

3.1污染源的控制

3.1.1优化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工艺。设计是整个工程总的策划,尽量选用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艺。在室内通风设计时应保证风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