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1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暴力殴打同伴被判刑后,不少家长觉得我们这里没人管。

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事实是,只要施暴者年满16岁,就会受到法律制裁。

只要年满16岁,实施校园暴力肯定会受到法律制裁

中国留学生在美暴力群殴同伴的事件引起全社会关注,3名中国留学生分别被判处13年、10年和6年监禁。

一些网友戏言,这是个例,“那么多校园暴力,顶多教育一下,草草了事”。错!其实,只要满16周岁,就到了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触犯法律,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比如,打人了,怎么判?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按照伤害等级鉴定,如果被害人受伤程度达到轻伤,则构成刑事犯罪,属于故意伤害他人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依照我国法律,如上述事件的施暴者,不仅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也有可能构成侮辱罪。侮辱罪的要件是“公然、使用暴力”。事件中施虐者显然使用了暴力,但是属不属于公然呢?我国有和美国不一样的地方。在我国,围观人数达到三人以上,就是公然,动手的施虐者构成侮辱罪,但是围观、帮忙的人不会被判刑。而美国把围观人也定为这次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共同犯罪人,予以制裁。这显然是大陆法系和欧美法系的差异。

这次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受虐者为女性。所以,还要罪加一等: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刑法规定,偷剪妇女发辫、衣服;追逐、堵截妇女;向妇女身上泼洒腐蚀物,涂抹污物等,均属于侮辱妇女的行为,情节恶劣的,构成犯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由此可见,此次校园暴力事件中,施虐者的行为完全符合这项罪名成立的要件。

这下清楚了吧?

只要校园暴力事件中的施虐者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符合犯罪要件,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复述了。

呼吁专门针对校园暴力立法

虽然《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网上未成年人犯罪和欺凌事件报道管理的通知》在2015年,但在司法实践中,专门针对校园暴力的处置仍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今年两会上,很多政协委员就校园暴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有的建议,要加快修订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可以考虑将刑事责任能力年龄适当提前,担心实施暴力不受惩罚,容易助长“藐视法律”的心态。

有的建议建立国家统一的“校园系统典型事件判例库”,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力量,对涉及校园的典型案例进行规范性审判,公布审判文书,进行要素分析,以指导全国各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判例为参照,同一个国家同一部法律同一个标准。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则说,解决校园暴力问题,应该是三方面的。第一个是教育,从思想根源上把校园暴力解决。第二是加强学校的管理,包括构建学校的安全网络,对发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早制止,及早化解。第三是加强依法惩治。同时,我们还要通过修法、释法,让这些恶意的造成重大伤害的欺凌者,受到纪律、法规、法律的惩治,担负起他们应当担负的责任。

如此看来,校园安全立法是当务之急。

好消息是,目前,教育部已在着手制定相应的法规,抓紧起草校园安全条例,研究制定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意见,将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建立系统化、法治化、专业化的校园暴力解决机制。

链 接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教授周松清在《中美校园暴力法律规制比较研究》中说:

校园暴力不是中国法律专门处置的犯罪行为,而是被归入一般刑法或校纪校规处置之列。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将校园暴力界定为:在学校财产范围内、上下学的路上、学校主办的活动中发生的青少年暴力。一名青少年可能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施害者或者见证者。校园暴力包括恐吓、欺凌、推搡、挤压等暴力行为以及团伙暴力、袭击乃至谋杀。

这意味着:一个未成年人犯了成年人所犯的罪,就不应再被当作孩子来看待,无论多小的年龄都应以成年人的身份为他们所犯的成年人的罪负责。

美国的青少年司法系统是解决青少年被逮捕和指控犯罪的基本制度。通过警察、法庭和矫正机构干预罪错行为,大部分是惩罚性的。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面临各种后果,包括缓刑、社区服务、青年法庭、青年监禁、可选择的学校教育。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 校园暴力 中小学生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校园暴力定义

关于校园暴力的定义国内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1996年世界卫生大会从医学的角度对校园暴力做出了定义:蓄意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利剥夺的行为。简而言之,和在校师生直接有关的暴力行为,都可以界定为校园暴力。由于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叙述的是中小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欺凌行为。

2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2.1家庭原因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上产生各种纷繁复杂的观念,家长在各种矛盾与利益的选择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秉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而长期处于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其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国内有调查显示,当家庭中出现亲密伴侣暴力时,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攻击等适应方面的问题。而儿童一旦出现适应方面的问题,就可能引发问题行为。国内学者李涛等发现,儿童社会适应的不良通常表现为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主要包括攻击、违纪、多动等违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行为;内化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发生在个体内部的消极情绪问题。

2.2暴力传媒的影响

如今的社会快速发展,新的传媒方式正在不断滋长。生长于新世纪时期的青少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新兴媒介的影响,这些新兴媒介主要包括电视和网络游戏等。由于电视电影节目良莠不齐,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并没有发展完全,因此观看这些电视暴力的青少年,容易受到这些节目的替代强化,将自己代入电视节目,容易幻想自己就是电视中的暴力人物,潜移默化地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攻击行为。而相较于电影电视中的角色,电子游戏中游戏者可凭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属于直接强化,即游戏者如果表现出攻击性就会得到奖赏,这种对暴力的直接参与强化了攻击行为,将使攻击行为增加。因此网络暴力游戏是诱发青少年暴力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3学校原因

在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轻德育重智育,一昧地教书却忽略了育人。缺乏生命教育及法制教育,使学生只注重成绩,忽视自己道德建设。而学校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不作橐彩堑贾滦T氨┝ο窒舐沤不止的原因之一。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有些学校为了维护政绩形象,秉持“家丑不外传”的观念,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低调处理,将欺凌行为简单的定义为学生之间的小打小闹,因此不但不为受害学生讨回公道,还积极做受害学生家长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能不追究到底。有很多受害学生和家长由于不想招惹更多麻烦,往往选择接受道歉或者隐忍转校,对施暴者的追究往往也不了了之,这无疑会纵容和强化施暴者“恃强凌弱”的思维和行为。

2.4政府原因

由于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及相关政策,没有形成有效而又明确的依据来认定“校园欺凌”事件,使得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经常会不了了之。而受《未成年保护法》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基本上都会从轻处理,或是由家长带回去教育。因此当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时候,由于没有明确保护暴力受害者的法律,以及由于对未成年犯罪的宽大处理,使得施暴者可以肆意妄为而不用担心法律的惩罚。特别是对于处于十四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无责任能力,因此在违法犯罪后不会被判刑,只是让家长领回家教育。这使得很多受害者家长在没有有效方法避免孩子遭受校园暴力的情况下,会鼓励孩子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对待校园暴力,而这种方式无疑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校园暴力愈演愈烈。

3校园暴力的防治

3.1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却也是孩子问题产生的根源。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情绪特征及其控制机制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密切联系,父母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等负性养育方式越多,其子女有更高的愤怒情绪,并容易在特定情境中向外表达。因此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耐心引导而不是拳打脚踢。平时要注重于孩子进行交流,关心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对待孩子所遇到的困扰能及时知晓,与孩子保持沟通,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建立民主化家庭。而对待家庭内部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问题,可采取系统家庭治疗,系统家庭治疗对改善青少年家庭环境、减少青少年家庭内的暴力行为有协助作用。有利于缓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2媒介方面

人际关系对青少年建立自我认同感、培养社会支持体系和应对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电视媒体和电子游戏诱惑,试图使用虚拟世界作为替代来缓解现实中的社交问题。青少年学生很多是在现实生活中抑郁不得志,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与同学关系紧张淡漠才沉迷网络。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在与同学交往中体验乐趣意义,能够有效缓解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依赖。而对于一些沉迷网络游戏不能立即抵制诱惑的青少年,应该让他们多接触亲社会视频游戏。通过亲社会这一游戏使其远离暴力游戏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亲社会行为纳入自己的意识,减少暴力行为。已有研究显示,亲社会视频游戏会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同时减少青少年的攻击。

3.3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定期督促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欺凌行为的界定与后果,并且可通过小品、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体验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内心感受。定期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热爱生命,敬重生命,同时能够懂法、守法、用法。建立健全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并将学校心理辅导机构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时候,能找到地方去解决。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应与学生多加接触,留心有异常情绪的学生,及时的给他们心理帮助和辅导。同时应防患于未然,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方面的意识,教给学生对遇到暴力事件时,正确的处理方法,使学生在真正遇到问题时不至于孤立无援。由于缺乏自信的孩子更容易卷入暴力事件,因此应该在学校教育时注重对孩子进行自信心及社交能力训练,使他们能够对自己产生自信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4政府方面

政府应该尽快建立校园安全立法工作,完善校园暴力立法行为。健全暴力行为惩治制度,让欺凌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有效地鼓励那些被欺凌的孩子起来反抗。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工读学校,对那些有暴力行为,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但是不至于送入少管所的青少年,送入工读学校就读。在工读学校应该进行常规的学校教育,使处于学习黄金期的青少年不至于荒废学业,同时建立职业教育,让青少年在工x学校里学会一技之长,这样以后进入社会,能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价值,不至于无所事事。更要进行法制教育,让青少年能够真正的懂法、守法、用法,明确法律的界限。

4小结

校园暴力的频发,我们不能集中于哪一方面的过错,也不能忽视每一个方面的原因。对校园暴力的杜绝与预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要社会各方齐心协力,就能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还孩子一个清平世界。

参考文献

[1] 秦秀清,朱双燕.论校园暴力的类型及主体特征[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报,2011,24(1):32-34.

[2] 李涛,徐振兴,等.亲密伴侣暴力中儿童的社会适应及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9):1448-1456.

[3] 邵阳,谢斌.男性暴力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81-483.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3

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对中小学“校园欺凌”从国家层面进行治理和督查。以后――

“校园欺凌”怎么界定呢?《通知》说得挺明白,凡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都算!

那“校园欺凌”怎么治?

教育为主。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进行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请公安、司法等部门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教职工也得学习,熟知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同时完善制度。学校得拿出切实可行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得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教职工的预防管理职责也要理清楚、说明白,免得推诿扯皮不作为。

设立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电话,专人负责,公布给学生和家长都知道。以后若有孩子受欺负,就可以拨打这个电话求助了。对于欺凌事件的当事人,心理疏导也得跟上,要把学生的健康咨询当回事儿!

“不知道”“不了解”以后不好使了,根据《通知》规定,学校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则将由公安部门立案查处。

这是动真格的啦!家长们注意:别再把孩子欺负同学当成小孩子之间的玩闹,以后即使是轻微、微小的霸凌行为,也将“零容忍”。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4

一、天津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调查

1.校园安全状况尚好,但存在安全隐患

在针对家长的“您孩子所在的班级是否发生过学生伤害事故?”调查中,选择“经常发生”的仅占0.7%,选择“偶尔发生”的占40.8%,这说明目前校园安全状况尚好,还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但同时选择“从未发生”的仅是刚刚过半,这说明目前校园还存在安全隐患,如表1。

在针对学生的“你感觉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安情况如何”的调查中,选择“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共占74%,26%的同学认为治安情况“一般”。如表2。

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天津市校园安全总体情况尚好,这与自2010年3月全国发生多起暴力伤害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后,天津市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校园安全的措施有关。但与此同时,校园安全事故“偶尔发生”的频率依然近半,特别是低龄暴力犯罪事件危害校园安全的因素时时存在,需要引起注意。

2.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具有多元化特征

(1)学生缺乏安全意识是造成校园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在针对学生家长的“您认为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选择“学生缺乏安全意识”的占55.5%,选择“管理者(学校或教师)没有尽到管理职责”占20.2%,选择“校舍场地及设施设备有问题”的占21%。可见,大多数家长认为,学生本身缺乏安全意识是造成校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责任不到位也同样应当引起重视。如表3

(2)社会和家庭原因是造成低龄暴力犯罪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针对校园暴力犯罪事件发生的原因方面,教师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中不良文化引诱”,占28%和“家庭环境影响,家庭教育缺失”,占23%。如表4

在对教师的个别访谈中我们也得到同样的信息,教师普遍认为,目前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很大影响,成人社会所存在的拜金、权钱交易、、缺乏正义、黄赌毒等严重影响和腐蚀青少年的心理。尤其是网络、电视等传媒力量以及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巨大。

在“导致低龄暴力犯罪事件发生的家庭因素”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家庭教育缺失成为导致低龄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其具体表现形式多样: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孩子缺乏关爱(19%);家长过度溺爱,缺乏挫折教育(18%);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法制意识不强(16%)。可见,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影响孩子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

(3)学校安全保障工作有待完善

在“学校安全保障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或困难”调研中,34%的校长认为“学校管理权力有限,无法完全控制外来人员扰乱治安”是主要困难。“学校周边治安较差,缺乏民警配合管理”和“缺乏资金完善安全保护措施”也成为限制学校安保工作的原因,比例分别占26%和22%。如表5。

在与校长的座谈中,我们了解到,现在的校园保安多是公安局下属保安公司的保安进行短期培训后派给学校,他们缺少针对校园保安工作的经验和相关素质。前一阶段在全国加强校园安全保障的影响下,各区派相应的警力维护各校的安全,进行定期巡逻保护,效果很好。但由于警力有限,民警护校能否形成长效机制也是各校所关注的问题。

3.校园安全事故的救济机制有待完善

(1)大多数家长愿意选择与学校协商来解决纠纷

在针对家长的“如果您的孩子在学校发生伤害事故,您会选择何种方式解决”调查中,有62%的家长愿意选择“协商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占相当大的比例。选择“向法院提讼”和“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诉”的分别占16%。也就是说,诉讼这种“对簿公堂”,通过“公力救济”来解决纠纷的方式并不是家长们的首选。家长们在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时候,会综合考虑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与学校的关系等多种因素,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选择。如表6。

(2)诉讼并不是家长最愿意选择的救济方式

在针对家长的“对于向法院提讼这一方式,您认为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调查中,36%的人认为“对于诉讼知识不太懂,觉得比较麻烦”,31%的人认为“成本太大,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比较多”,26%的人“不想和学校把关系搞僵”,还有7%的人“不相信法院可以公正判决”。可见,传统认为的去法院“打官司”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在家长看来,并不是最优的选择。

(3)教育法律救济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家长对天津市教育法律救济制度的满意度来看,27%的人认为“不满意,很多渠道不畅通,制度不够完善”,37%的人认为“还可以,基本能解决问题”,仅有4%的人认为“很满意、很完备”。由此可以看出,天津市教育救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表7。

二、构建校园事故预防与救济法律机制的建议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5

众所周知,日本文部科学省(简称“文科省”)十分重视校园暴力事件以及校园安全问题,专门制定了防止校园霸凌、确保学校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专门拨款立项研究霸凌对策问题,2015年预算达49.5亿日元。然而,在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中,还存在自杀、暴力行为、拒绝上学、儿童贫困、儿童虐待等问题,霸凌仅是其中的一个分支。霸凌现象是不良的家庭教育和不良的社会文化所导致的人格失调在校园中的行为表现,而霸凌对霸凌者和受霸凌者的心理和人格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健全人格的培育和形成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石。为了实现这一育人目标,文科省从课程渗透、专业人员、实践指导、支持体系等多个方面着手,多管齐下采取应对措施。

一、通过学校课程渗透

日本通过学校课程渗透,促进中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形成构建和处理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健全人格。课程渗透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将人格培养相关内容列入课程,二是通过课程教学过程影响学生人格形成。《学习指导要领》是日本基础教育的指导大纲,对日本中小学校教育的展开影响重大。各个学段的《学习指导要领》在常规的教学科目中都涉及有关人格形成与人际关系构建的内容。以《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为例,除国语、数学、物理等学科课程外,还设有“公民”课程,包括现代社会、伦理、政治与经济三个科目。其中,伦理一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在人格形成方面的努力意愿,培养学生作为良好公民应有的能力和态度,包括青年期自我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的相关内容。[1]此外,高中阶段还开设有“家庭”课程,包括家庭基础、家庭综合、生活设计三个科目,围绕终身发展和生活展开,旨在让学生理解家庭和家族的意义、理解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掌握生活中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形成两性合作共创生活的能力与态度。[2]

此外,从小学到高中,日本学校中都开设有“综合学习时间”和“特别活动”这两门课程,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综合学习时间”强调通过主体性探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推动学生思考自身当前的状态。相比之下,“特别活动”则更加重视集体活动,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的态度,自主地去构筑更好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同时深化对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的认识。换言之,在“特别活动”中,学生要学会通过自身的力量管理好所在的集体,学会在集体生活中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作为集体一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特别活动”一般包括学校定期开展的集体活动(如开学典礼、运动会、志愿者活动等)、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等,具体内容涉及广泛。例如,高中阶段班级活动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学校生活的内容,包括学校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班级组织建构与自主活动、如何提升学校多样化的集体生活等;二是关于自身成长以及健康安全的内容,包括青春期的烦恼、理解和尊重自己与他人、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沟通能力培养与建立人际关系、理解男女性别及其合作、身心健康的生活态度与规律的生活习惯等;三是关于学业与毕业后去向的内容。[3]可以看到,日本中小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以及在“综合活动时间”“特别活动”中的体验实现。

二、建立教育咨询体制

日本通过建立教育咨询体制,为中小学生和家长提供专业性支持,及时排解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早在战前日本已经出现教育咨询所,如东京本乡区市立学校儿童教育健康咨询所,为本地区内的学生和家庭提供咨询服务,咨询内容涉及学业、性格、升学与转学等。但此时的教育咨询所还游离于学校的外部,对校内学生的辐射范围十分有限,而且咨询方法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精神检查和诊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随着战后六七十年代对于学校咨询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国学校咨询做法的影响,文科省积极倡导建立较为规范的教育咨询体制,在中小学里设置名为“学校教育咨询室”的专门机构,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引导。“学校教育咨询室”主要教育任务在于维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调整人际关系的方法、促进个性的开发与成长、形成适应未来社会的价值观。[4]总的来说该专业咨询室工作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即适应自己、他人、社会,促进学生处理好自己与众多“他者”之间的关系。

此外,文科省要求教育咨询制度除了要设置专业人员外,还要提供24小时SOS紧急电话咨询(0120-0-78310)服务。据统计,每年咨询量达1.5万到2万件。

三、加强专业人员设置

通过加强专业人员设置,为中小学以及家长等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建议,营造良好的人格培养氛围。进入21世纪后,文科省进一步加强教育咨询制度,在2007年专门组织了“教育咨询调查研究协力者会议”,围绕教育咨询体制开展调查和研究,研究报告《关于学生教育咨询的报告》,推动日本教育咨询制度从地方各自为政的零散状态走向全国性普及。

教育咨询专业人员的设置分为两类,一是学校咨询师(School councilor,SC),二是学校社工(School social worker,SSW)。两类人员各有分工,前者主要是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帮助儿童解决各种烦恼和问题,优先在学校中配置;后者则主要面向儿童所在的外部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充当衔接和沟通的桥梁,促进有关问题的顺利解决,优先在教育委员会中配置。从表1两类专业人员的对比可以看到,两类专业人员分别从学生自身及其所在环境两方面切入,全方位地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从两类专业人员的配置情况来看,文科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专业人员数量和经费投入不断增加。1995年,日本全国仅有154名学校咨询师,2000年发展到2 250人,此后SC人员数量快速增加,到2015年计划增加到22 372名;配置学校咨询师的学校类型也不断多踊,从原来的小学、初中、高中扩展到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委员会等。学校社工相对起步较晚,2008年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到2014年实际共有1 186名学校社工。[5]

四、编制学生指导指南

通过编制出版学生指导指南,促进中小学校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推动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有效实施。文科省在2010年了《学生指导提要》(见表2),为指导小学到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针对性强、有理论基础、体系性强的指导建议。例如,在第二章“教育课程与学生指导”部分[6]25-41,分析了如何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身和周围的认识,建议在学科教学中通过明白易懂的教学养成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认识到与同伴共同学习的重要性等。在第六章“学生指导方法”部分[6]135-203,从全体学生和问题学生两方面给出针对性建议,针对全体学生提出了学生指导体制、教师角色、基本指导内容等方面的建议;针对问题学生则根据不同的问题给出建议,包括问题行为、暴力行为、霸凌、网络与手机问题、性问题、自杀、离家出走、拒绝上学、退学等。可以看到,日本中小学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同时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着手,重视对问题的预防,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个别存在问题的学生。

总的来看,日本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实施,形成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教育行政机构、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之间协调联动、相互配合的实施机制,依托相关教育政策和制度的支撑,多元共育,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参考和启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高中阶段“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未形成覆盖中小学生、较为成熟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研究表明,不同形式的学生指导对于中小学生在不同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课程指导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积极发展,团体辅导更多地是帮助有相似问题的学生,个体指导侧重促进学生学业、生涯发展,而心理咨询则更多是帮助学生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构建我国学生指导制度需要综合运动这些学生指导形式,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做好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构建学生指导有效实施的制度性保障。其次是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指导学生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支撑。第三是要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良好协作关系,为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土壤。第四是要加强课程内容的渗透,改善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增加情绪发展、认识自我与他人等相关内容,正确引导中小学生。

参考文献:

[1]文部科学省.高等学校学指бI(公民).[EB/OL].(2014-10-01)[2016-12-30].http://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4/10/01/1282000_4.pdf.

[2]文部科学省.高等学校学指бI(家庭).[EB/OL]. {2010-07-29)[2016-12-30].http://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0/07/29/1282000_10_1.pdf.

[3]文部科学省.高等学校学指бI.[EB/OL]. (2011-03-30)[2016-12-30]. http://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1/03/30/1304427_002.pdf

[4]王建平.学校教育咨询室:日本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J].外国教育研究,2000(6):59-62.

[5]文部科学省初等中等教育局雇生徒n.学校における教育相にvするY料.[EB/OL].(2016-02-12)[2016-12-30].http://mext.go.jp/b_menu/shingi/chousa/shotou/120/gijiroku/__icsFiles/afieldfile/2016/02/12/1366025_07_1.pdf.

[6]文部科学省.生徒指提要[M].东京:教育株式会社,2010.

【李建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关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6

 

根据省、市、县安全工作要求,我校对安全工作进行了自查自纠和整改,其情况如下:

一、提高认识,狠抓落实。

(一)张校长在2月13日全体教职工例会上,特别强调了安全工作:安全第一,安全重于泰山。分析了当前的治安形势,对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1、重视交通安全:要经常教育和提醒学生,遵守交通法规;老师本人也要时刻注意。

2、消除校园暴力: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外,保卫科、班主任、宿管老师要经常进行了解、检查,严防学生把凶器带进校园、宿舍和教室。

3、注意纠纷排查:各处室、各班级要找安全信息员,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要及时报告和排解;教师千万不要侮辱和变相体罚学生。

4、进行“六防”: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拥挤、防踩踏、防意外伤害。

5、确保食品安全:不许采购劣质食品,不许陌生人进入食堂,要及时化解工人之间的纠纷。

总之,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层层落实,实行责任追究制。要用实际行动、高标准来迎接省市县三级安全大检查。

(二)、学校安全大检查:2月23日上午,在薛校长的带领下,保卫科等有关人员对我校各建筑所有消防设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和登记,王增林科长又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检查发现:在消防方面还确实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一些消防设备存在缺失现象:

1、消防栓:无水枪头者达11个;没接口和没水枪头者7个;全无(无水枪头、接口、水袋)者达5个。

2、灭火器:压力不够者18个;需新配备者达25个。

3、疏散标志:缺12个。    4、应急灯:缺8个;

5、楼梯安全出口标志:缺12个。

对此,总务处要尽快配齐消防设备。

3月14日下午,在蔡校长的带领下,又对各家属院进行了检

查,并对各保卫点进行了解,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的方面如下:

1、西家属院女教师集体宿舍要安装防盗门;

2、南家属院要抓紧解决夜间巡逻问题;教工楼二层北窗附近有电视、电话线,利于攀登,不利于安全,建议各户安防盗窗;夜晚要把院内有关部分照亮,总务处抓紧安装照明灯。

3、各门卫来客登记,做好值班记录,保卫科要一周一检查、一评比。

4、3月20日早晨举行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了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

(三)、伙房、超市工作人员专题会

3月28日上午,蔡校长、王耀国、王增林召开保卫工作专题会,针对门卫、超市、话吧、餐厅、伙房、消防安全等进行了交流和安排。下午在东二楼餐厅召开了超市、话吧、医务室、餐厅、伙房全体工作人员会。会上,蔡校长讲话并进行了强调,首先肯定了全体工作人员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强调了餐饮服务工作和饮食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指出不许任何陌生人进入超市和伙房操作间,不许容留学生,不许购进不适合学生用的物品(如烟、酒、不健康书刊等),要正当经营,公平竞争,优质高效服务。王耀国主任宣读了《莘县一中伙房超市工作人员守则》。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全体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学校加大管理力度,进行综合治理,特制定本守则。《守则》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如有违犯,适其情节,或立即清退,或送司法机关处理。所有业主在顾用工人时,必须调查了解清楚,一定不能顾用违法乱纪、品行不端人员。并对食品质量、服务态度、经营方式、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管理、包公共设施)、实行“三防”(防火、防盗、防触电)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王秀华主任宣读了预防禽流感的知识和方法。王增林科长为给工人办工作证,立即组织100多工人进行了照相,为工人的出入、平时的管理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保卫工作专题会

2006年3月30日上午8:30在综治办召开了全体保卫人员工作会议。

(一)首先各保卫点做汇报,分别谈了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

1、闫敬选老师(新校北门卫):还应进一步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如四、六单元特别是六单元夜间不关防盗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自行车不上锁,放在宿舍楼门外,新自行车在楼门外过夜,这些现象时有发生。

2、赵章云老师(新校南门卫):老师自行车有不上锁情况;楼后自行车摆放不整齐;车棚出口经常有车辆堵住;个别教职工对值班人员时有不礼貌行为;门口小摊点有增多趋势。

3、王允海老师(老校北门卫):下晚自习后近11点仍有学生在教室点蜡学习,要避免引起火灾;培训中心12班学生张宇(家住国棉厂)于3月29日丢自行车一辆。

4、周贵成老师(老校南门卫):车辆乱放现象严重,本家属院春节前后,新添电动车、自行车20多辆,中午、下午放学后,部分老师和家属不把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放进车棚内,而是进大门就放,有的在外一整天甚至过夜。3月份通过10天的抽查统计,在车棚外存放的车辆有:摩托车49辆(次),电动车119辆(次),自行车乱放的更多,只在大门口两侧放的就有220辆(次);有的从楼上向下投垃圾;有极个别家属把家里的手纸放进楼下的公共厕所里。

5、李永增老师(老校东门卫):下午下班时间不断有外人闯入院内;外单位车辆有强行放停院内现象(已被阻止);李朝方屋住外地人有时晚11点不归(已警告);要把警报器尽快修复并装好。

(二)王增林科长、王耀国主任作强调:

1、王增林科长:交接班要及时;来客必须登记;来人来访要热情,注意工作方法;要统一着装;要在门卫外值班;上下学、吃饭时间必须保持两人;加强夜间巡逻等。

2、王耀国主任:从春节到现在各校区、家属院平安,是大家辛勤工作、用心工作的结果。从大家反映的情况看,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如有些教职工产生了麻痹松懈思想,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吃饭、上下学、夜间是保卫的重点。家长给学生送来的钱、物品放到保卫室,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妥善保存,并亲自交给学生本人。

(三)根据各保卫点反映及存在的实际问题,请校领导对教职工进行提醒并教育。

1、上课期间只有老人或孩子在家,外人来访时,得不到老师的许可,不管什么情况,决不让进校园。

2、午休时间或夜晚,不允许进货人进货。

3、不要让找伙房、超市、家属院的人从南门出入。

4、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车不能进校。

5、自行车等车辆,一律上锁并放进车棚。

6、要注意保持家属楼、院公共卫生,讲文明,树一中形象。

安全工作,人人有责。提高警惕,实行联防,确保校园平安。

一、安全工作重于泰山。

张胜聚校长等校领导高度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并由综治办、保卫科、学生公寓、餐饮中心等单位,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分管校长蔡克兴校长接连召开有关人员工作会,组织消防演练,检查安全隐患,并亲自写了“安全隐患自查报告”。

学校于2006年4月4日、5日两天,组织专门班子,对整个校园的安全隐患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排查:

4月6日上午,组织保卫科、综治办有关人员,对大门口接送学生的车辆进行了检查,登记了“三无”及超员车辆牌号,并于当天下午报告了城关派出所、教育局综治办。

4月7日上午8点,召开了保卫人员会议,要求从元月9日开始,任何因私事来校的机动车辆不得进校;对工作期间出入校门的学生或工作人员,执行严格的登记制度;学生上学、放学期间,校门口一人盯岗,两人巡逻,杜绝闲杂人员进校。

4月8日上午9点半,召开了宿舍生活教师会议,就宿舍防火、防电、防滑、防拥挤等安全问题做了安排:宿舍安全门必须随时能够打开,宿舍生活教师每天检查至少20个房间,重点检查有无私接电源、吸烟、点蜡等危险行为。

4月10日上午课间操时间,举行了升旗仪式,对全校学生传达了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就防火、防电、防盗、防交通事故、防校园暴力等校园安全问题进行了强调,加强了思想教育,强化了师生的防范意识。

4月10日印制和下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通知》和要求。

4月11日上午,组织有关人员对餐厅进行了全面检查,在物品购买、摆放、食品操作等方面没有发现问题,勉励他们继续做好工作。

4月15日下午,举行了消防演练,召集了生活教师、餐厅人员、实验室人员、年级教导员80余人,在餐厅前空地进行了实际操作,现场演示了灭火器、消防栓的使用,张校长、蔡校长、张书记等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做了演练,确保每一个人会使用消防器材。4月16日,又购买新灭火器10部,分到了各重点单位作为备用。

4月18日下午,县消防大队的领导王信颖、张彬来我校进行了上半年消防安全工作大检查,对一中的消防工作表示满意。

保卫人员除加强巡逻外,每晚11点到男生宿舍楼结合生活教师进行巡查,检查是否有吸烟、点蜡等危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