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多样性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多样性趋势

生物多样性趋势范文1

关键词:聊城市;树木的整体成长情况;园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1 调查地自然条件

为了能够更好地探究市区树木生长情况与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我们相关研究人员利用聊城市市区树木的生长状况以及园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其中聊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处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山东省界内,毗临河南省以及河北省,同时是华东、华北以及华中三大行政区域的交汇处。市区处于黄河的冲击平原,主要地势情况是西南方向较高,东北方向较低。

聊城市地区暖温带季风的气候区,属于半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气温在日较差以及年较差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年平均气温才能够达到13.2℃,1月份平均气温只有-6.6℃,极端最低气温-22.7℃,7月份最高气温能够达到30℃,极端最高气温39.5℃。年的平均降水量可以达到551.5mm,降水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7月或者8月这3个月中,并且年平均相对湿度高达65%。这个地区的气候相对来说比较适宜,光线照耀也比较充分,年光照时间数2463~2741小时之间,无霜期200天左右。

2 调查方法

在聊城市市区内挑选9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广场进行相关的普查工作,其中对于乔木类型树种,主要进行树高、胸径、株数以及树木整体成长情况的调查;对于花灌木类型树木,主要调查株数、树木高度、冠幅以及总体生长情况。结合相关园林树木的保养以及维护的管理标准,将园林树木的整体成长状况进行量化并且赋予相应的分数,具体的情况可以通过表1进行说明。

3 以聊城市市区的树木作为研究对象得出的试验结果以及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3.1 园林树木整体成长情况的量化计算方法

对园林树木的整体成长情况的分级标准对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相应的量化,同时给予一定的数值。对于各个树种结合生长情况的分级标准进行赋分之后,通过株数的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各个调查广场内部的园林树木的平均成长情况的数值。其中计算公式可以这样表示:

式中:G:某调查地点园林树木平均生长状况分值;gij:某树种某生长状况分值;nij:某树种某生长状况株数;N:某调查地点园林树木总株数;n:某调查地点园林树种数;s:园林树木生长状状等级。

3.2 园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分析以及计算的主要公式

3.3 园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及整体成长情况关系的具体分析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数据以及信息进行统计或者相应的整理,通过园林树木株数的方式计算H值。其中通过相关的数据可以说明,利用园林树木以及灌木株数计算之后得出的Shannon-Wiener 指数(H值)与园林树木的整体生长情况的数量化数值(G)间的关系是相关性的关系,其中具体的相关方程是G=2.7799+1.30056H;与此同时,可以计算出相关指数为0.9211,以及标准差是0.1449,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计算出估计的可靠性可能达到99.9%,非常接近100%,所以这项研究的主要结果是非常可信的。

从上面得出的相关方程的公式中可以看出,随着指标数值的增大,也就是园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增加,那么园林中的树木在整体水平上的成长情况也会越好。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园林的相关群落进行建造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多个品种的园林植物素材,增强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园林植物的生长情况,最终能够发挥出园林植物生态平衡的功能以及景观的主要价值。

生物多样性趋势范文2

大家上午好!

*月的*,阳光明媚,百花争艳。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外嘉宾聚集一堂,隆重纪念2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向出席会议的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一方面,气候变化会造成生物栖息地的退化与消失,改变物种的分布;另一方面,生物多样性减少也会影响到局部的气候变化。目前,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事实,确定“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这个主题,就是要唤醒公众对两者关系的关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降低气候变化造成的风险和损失。

*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体系;建立完善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协调机制和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各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规划,各有关部门还以此为依据,制定和实施了各相应领域的专项保护计划,如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农业动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等七大体系建设,在林业方面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工程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相关规划和政策中已开始考虑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因素,防止由于资源和土地过度利用对气候变化及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

总之,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规划,实施就地和迁地保护,开展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措施,*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缓解。以自然保护区为例,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395个,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这些自然保护区使我国75%的陆地生态系统、88%的野生动物、65%的高等植物和绝大多数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都得到有效保护。

尽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日益对*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目前,*环境保护正面临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机遇,进入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要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深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律的认识,把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要求落实为具体的政策措施,推动20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实现,通过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强化生态保护统一监管,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一、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推进形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其中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载体就是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现有17个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这些关键地区绝大多数分布在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内,要通过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到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格局中,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要依法禁止建设产生污染和破坏的项目,其他建设项目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时要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为重要内容,并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政府投入,在这些地区优先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省、市、县建设过程中,要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加强城市和农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能力建设

19*年*颁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原《行动计划》中有关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的现状数据和信息需要更新和重新评估,有关优先行动和项目需要作相应调整。目前,我们联合《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协调组成员单位已经启动了行动计划的修订工作。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将突出生物多样性中长期保护战略目标与任务,制定优先行动和项目,同时将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能力建设,通过重点完善“法规制度、技术支撑和管理服务”三个体系,提升“组织协调、政策研究、行政执法和国际交流”四种能力,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通过资金投入,强化预警监督,建立完善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加强科学研究,大力扶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的研发;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到各级政府经济发展规划中,提高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整体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作为发展*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理念、经验和技术;也愿意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20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实现,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作用。近年来,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协助下,在各部委的积极参与下,*在环境领域,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领域,与很多国家开展了密切而广泛的合作。其中*和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就是一个典范。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自去年5月22日正式启动以来,围绕我国生物多样性领域的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今天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地方示范项目将在这里举行签字仪式,这标志着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我相信,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推动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生物多样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有很多志愿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政府要积极支持和倡导,最大程度地发挥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离不开公众的参与,青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力军,结合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环保总局和团中央、教育部将共同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益活动方案征集”活动,此次活动面向青年、面向社区、面向农村,目的是使更多的人意识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资源、是维护国际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此,我呼吁,让我们大家,让每一个人,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来。保护支撑我们生存、美化我们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趋势范文3

关键词:封山育林;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影响

在我国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森林的保护工作愈发看重,因为过去的经济建设造成森林资源的大量砍伐,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建设,随着砍伐量的不断增多,相应的森林资源也呈现出锐减的趋势,所以就必须要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对现阶段的森林现状进行改善。在这一措施开展以来,间接的影响着森林生物多样性以及稳定性,使其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下,主要存在两种表现形式,因此本文重点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希望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1 封山育林对林区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在进行封山育林的过程中,应该将林木加以进一步的划分,在不同的群落中,相应的昆虫群落多样性具有较高的指数,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种类上都会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不同的昆虫种类之间,在数量上的变化也是不同的,在这些昆虫种类中,蜘蛛以及寄生类的昆虫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中,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昆虫群落种类受到封山育林的影响会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影响,并且这一变化趋势是十分明显的,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进行变化,一般来说在9月时存在一个高峰,而进入10月以后,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在这种变化的影响下,昆虫的群落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在变化幅度中,封山林具有较大的变化幅度,没有经过封山的林分相对的变化幅度较小,因此可知,封山育林对于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是具有较大变化的,并且会随着时间而出现一定的演变,但是依然是寄生类的昆虫占据主要的位置,在没有进行封山的幼林中,天敌昆虫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在10月份以后会存在一段十分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在封山育林的过程中,昆虫在天地昆虫的类群中会变得更加复杂以及多样化,并且趋于稳定性,在种类以及数量上均具有均匀的分布。

2 封山育林对林区昆虫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封山育林还会对昆虫群落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群落是否具备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是否具备能够抵御外部的能力,所以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增强群落的稳定性,可以促进群落整体性的提高,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外界带来的干扰,所以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应该先对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稳定性的问题展开研究。封山育林的工作开展以后会直接影响昆虫那个群落的稳定性,从而可以进一步的计算出生物的数量以及种类,还有个体的数量等,进而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还能进一步的对两者之间的比值加以运用,为今后的研究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本文为了进一步加深研究的准确性,选择对昆虫群落作为探究对象,对其稳定性的发展变化展开研究,最终得出相关的影响性结论。

通常情况下,昆虫群落是具有稳定性的,有关专家也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不同的研究内容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对稳定性的定义以及相关的解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将昆虫群落当作主要的对象进行研究,同时还分析了其生活的环境,还有相关的条件,就能得到昆虫群落在一年之中的种数和总数,得到二者之间的比值,这样可以判定昆虫群落是否存在稳定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对于天敌昆虫群落进行研究也能间接的对稳定性加以证明,为相应数据的结论奠定基础。

每月都进行一次昆虫种数以及个体数量变化的调查,依据所调查的数据来对昆虫群落相对稳定性程度的静态比值进行合理的反映,同时也是对全年的昆虫群落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映。当昆虫群落种数与昆虫群落个体总数的比值较大的情况下,则反映出昆虫群落的种数较多,而昆虫群落的个体总数较少,这就说明了生物种类的增多受到数量的制约。而当天地昆虫群落种数与植食昆虫种数的比例较大的时候,则说明,生物群落内部的事物网络关系相对来说较为复杂,而这一复杂性会出现相互制约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群落中,个体数量的变化较为突出。

由此可见昆虫群落的相对稳定性在封山林分中明显地增强了。封山幼林和封山成林比未封幼林比值分别增加了127.85%和92.45%。这说明了封山林分中昆虫群落种类较多而个体数量相对较少,没有突发性;天敌类群所占比例增加,从而使得群落内网络关系更加复杂,内部制约机制更加深刻,进而使得群落增加了对外界扰动的缓冲能力,使稳定性增强。

3 封山育林后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以某林区为例,对其封山育林后植物多样性变化进行研究,得出封山育林后乔木层辛普森指数、均匀度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封山育林后乔木层辛普森指数、均匀度指数及香农-威纳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5164.0.5535及1.0568,而未封山育林林分对应的值分别为0.4206,0.5363及0.82400实施封山育林措施后乔木层辛普森指数平均值、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及均匀度平均值均出现增长。

总体来说,封山育林后乔木层的生物多样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这说明封山育林对乔木物种的定居、生长和繁衍有积极作用。封山育林后乔木层生物多样性下降,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可能是由于群落中建群种的明显优势影响了其它树种的生长,同时未封山育林林分乔木层有轻微的砍伐现象,中度干扰使生物多样性提高,导致辛普森指数、均匀度指数及香农-威纳指数相对较高。

另外,封山育林后灌木层辛普森指数平均值、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及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总体上来说,研究区封山育林后灌木层生物多样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这说明封山育林对灌木物种的定居和生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封山育林以后林区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稳定性进行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一是对昆虫的群落进行分析,二是对植物的多样性变化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实际的情况入手对此进行了研究,希望对林区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还能达到稳定性的效果,虽然在当前的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相信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可以进一步的对其进行补充,使这一结论变得更加完善,促M我国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立宗,王淑芬.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及其时空结构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1(4).

生物多样性趋势范文4

2002年5月25日至6月8日,中国农业部赴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代表团一行5人,应澳大利亚农渔林部的邀请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访问和交流。考察团受到澳大利亚农渔林部等单位的热情接待,先后赴墨尔本、阿得蕾得、堪培拉、悉尼和布里斯班等地,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南澳州植物园、阿得蕾得大学WAITE和ROSEWORTHY两个校区、澳大利亚国家科工组织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国家植物公园、澳大利亚国家标本馆、CRC热带植物保护中心、澳大利亚热带遗产中心、悉尼皇家植物园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访问和交流,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考察计划,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澳大利亚概况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在大西洋南部和印度洋之间,领土包括澳洲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澳洲大陆地广人稀,四面环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占据一整块大陆的国家。国土面积约76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6700公里。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平坦的大陆之一,拥有许多独特的珍稀动植物种类。按照气候带的划分,澳大利亚的北部为热带,中部为辽阔的干旱和沙漠地带,南部为温带。澳洲的气候比较温和,全年温差不大。澳洲的四季正好与北半球相反:夏季由12月开始,3至5月份是秋季,6月份是冬季的开始,9月份进入春季。南回归线以北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3--26度,回归线以南地区温差略为明显,冬季平均气温约14度,夏季平均气温约26度。

澳大利亚有六个洲: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南澳、西澳、塔斯马尼亚及二个领地(首都领地和北领地)组成。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很小,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2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在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现有人口18,426,900人,其中土著人口约占2%,英国和爱尔兰血统在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总人口中约有四分之一出生于海外。居民来自100多个国家,主要少数民族包括意大利裔,希腊裔,越南裔及华裔等。

二、澳大利亚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提高公众意识等工作非常重视,联邦政府近几年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科技活动项目,各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机构均积极参与和支持各种形式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促进公众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和认识。政府的支持、各界的参与和设施的健全,使澳大利亚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得生机勃勃,卓有成效。

目前,澳大利亚政府为了保护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认真履行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已出台了《澳大利亚生态和可持续利用发展国家战略》(Australia`sNationalStrategyforEcologicallySustainableDevelopment1992),《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战略》(NationalStrategyfortheConservationofAustralia`sBiologicalDiversity1996),各州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了本州的相关法规,例如,维多利亚州出台了《维多利亚植物和动物保护法案》(Victoria`SFloraandFaunaGuaranteeAct1988),以保护本州的特有植物和动物生存、繁衍和保留它们在野生条件下的进化趋势;保护这些特有动植物的群体;保证人类对这些特有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并保持这些特有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等。同时该州还出台了《维多利亚生物多样性战略》、《维多利亚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生活财富》和《维多利亚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我们的生活财富》等技术性文件。

三、澳大利亚的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建设

目前,澳大利亚国家保护区总共有6664个,包括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土著土地所有者、私人土地所有者和森林保护地等,保护面积共有6353076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24%,各州(领地)的详细情况见下表。

澳大利亚保护地区概况

州/领地 个数 面积(公顷) 占州/领地%

首都直辖区(ACT) 8 123032 52.8

新南威尔士(NSW) 518 4953217 6.18

北领地(NT) 92 5125556 3.8

昆士兰(QLD) 470 6938764 4.02

南澳州(SA) 1780 24895127 25.53

塔斯马尼亚(TAS) 490 2201962 32.42

维多利亚(VIC) 2089 3378021 14.85

西澳州(WA) 1217 15915081 6.3

总计 6664 63530760 8.24

在澳大利亚,所到之处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环境和植被好,到处是地毯似的草坪,把地面覆盖得严严密密。即使是城市宽广的街道两旁,也是两三排并列的观赏林木(不适宜种草的树下用碎木片覆盖)。例如堪培拉人均绿地面积达70.5平方米,仅次于华沙居世界第二位。城市的空气新鲜,绿荫蔽空,绝少尘埃。在堪培拉和阿得蕾得的住宅周围,一律不加围墙,院外一般以桉树、合欢花树作为绿色花篱笆。堪培拉设有不同类型的植物园,除澳大利亚本土上的植物外,还引种了许多世界各地的树木花草,如中国的银杏、水杉、杜鹃、蔷薇、天竺葵等。堪培拉周围大部分地方都是国家公园的范围,包括诺马治国家公园(NAMADGINATIONALPARK)和狄宾布拉自然保护区(TIDNINBILLANATUREKESERVE)。在宾馆饭店的房间特别是公园和其它公共场所都可看到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告示标志以及管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介绍,增强全民的意识。

四、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

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种水平和生态水平,而在遗传多样性水平开展的工作相对较少。

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以保持和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主,一旦某一个生态区域被列为保护地,科学家和政府首先从土地和水资源的管理入手,通过限制放牧、退牧还林还草等措施,恢复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的原始性,对生态区域内所有的动植物物种进行调查,建立资源档案,确定该生态区的环境指示物种,根据指示物种的动态变化规律,随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物种水平上,经过长期的资源调查,已经查清了澳大利亚所有物种的资源状况,编制了澳大利亚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名录。对于已列为保护计划的濒危物种,科学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详细调查,不仅明确其分布范围和生态环境,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确定每一个分布区的具体地点和面积,还要彻底查清其种群数量和生存繁育特点,了解其危害因素并掌握其动态变化规律,根据所掌握的上述信息,制订相应的保护策略。

在遗传多样性水平上,主要采用异生境保护的方法,即将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作物如棉花、苜蓿、橄榄等种质资源收集起来,统一进行种子库保存。种子库保存的种质不仅具有详细的农艺性状、抗性性状、品质性状的综合鉴定结果,而且还利用分子标记、DNA测序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了指纹图谱鉴定,每一份材料所具有的重要基因都非常清楚,不仅如此,对于收集量较大的作物还进行了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作物改良选择亲本奠定了基础。对于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如野生棉花等,科学家利用GPS系统对每一个居群进行了定位,将每一个居群按照统一的取样原则进行了取样,并对其进行了重要农艺性状如棉花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鉴定,然后统一保存于种子库中。

由于澳大利亚人口稀少,人们保护野生物种的意识较强,目前除各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心外,对野生物种的保护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居民的自觉行为,即科学家将已列为濒危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生态环境等通报给地方政府,这样,在地方政府进行道路建设或其它设施建设过程中,避免破坏其生态环境。到目前为止,这种简便易行的野生物种保护方法在澳大利亚取得了预期效果。

五、澳政府加强对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初级产业(primaryindustries)的支持

在过去的几年中,澳大利亚的农渔林产业取得了很大成绩,2000-2001年出口有关农产品达到330亿澳元。为了抵制世界经济增长变缓对澳初级产业的影响,澳政府将要加强对有关方面的支持,包括内容如下:(1)盐碱与水质量国家行动计划,(2)国家粮食和病害仿真监测行动计划,(3)澳大利亚政府环境基金--自然遗产托管新项目,(4)国家粮食工业1024百万澳元的5年计划。

六、澳大利亚对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启示和借鉴

澳大利亚在生物多样性保存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针对我国目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现状,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其中重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进一步完善种质资源管理的相关配套法规建设,加强并规范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

(二)增加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费支持。突出加强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原生境保护设施建设。不同地区的保护区既要扩大规模,又要合理规划,连成一体,增强保护的效果。在增加中央投资的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和部门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资力度。

生物多样性趋势范文5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的稳定生态综合体。它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物种之间的多样性、物种内部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3个层次①。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来说,生物多样性在这3个层次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建立在生物多样性基础之上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概念也十分宽泛,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所有生物的总称。农业生物多样性产生和存在的现实基础是农业生物的差异性、联系性和发展性。实现多样农业生物之间的协调与和谐,使多样生物与多样环境适应乃至平衡,乃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实质和精髓。传统农业正是巧妙利用了这些关系,合理安排种植制度,积极防虫治病,实行多种经营,从而实现了农业系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种植制度中的生物多样性运用

在西方实验科学传入中国之前,古人往往把“阴阳”和“五行”思想作为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其中的“五行”学说,主要是阐明万物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5种最基本元素,这5种元素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人们很早就把“五谷”与“五行”相对应,认为麦呈木性,菽呈火性,稷呈土性,麻呈金性,黍呈水性,这“五谷”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关系。这种认识反映在农业生产中,就是要合理安排种植制度,充分发挥作物互利功效,巧妙避免作物互相妨害。农业系统中多样的生物、复杂的关系②,构成了古代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的基础。农业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包括土壤和气候条件在内,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表现:不同生物要求不同的生态环境,即使同一生物的不同品种,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也不尽相同,无疑会形成多样生物与多样环境的生态关系。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结构迥异,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也会千差万别。古代的人们很早就懂得充分利用多样环境条件,合理安排种植制度,或轮作,或复种,或间作,或套种。传统农业时期,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多样生物种间关系利用观念,但古人在长期种植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还是总结出了一套技术措施,不仅把作物之间的互害作用控制到最小程度,而且能把互利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陈旉《农书》在总结桑苎间作的经验时说:“若桑圃近家,即可作墙篱,仍更疏植桑,令畦垄差阔,其下偏栽苎。因粪苎,即桑亦获肥益矣,是两得之也”。

古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单种某一作物时,特别是连作条件下,容易导致病虫杂草猖獗;实行多种作物间作套种,有利于控制病虫灾害。如《齐民要术》认为谷子连作就会“莠多而收薄”;麻连作就会有“点、叶夭折之患”;水稻连作就会“草稗俱生,芟亦不死弦”。因此,“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作物种间既有互利关系,也有互抑关系。因此,古人注意到,在安排种植制度时要充分利用互利关系,尽量避免互抑关系。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强调:“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芝麻,扇地两损,而收菲薄”;《农桑辑要》也认为,桑间不宜间作蜀黍,因为“若种蜀黍,其枝叶与桑等,如此丛杂,桑亦不茂”,这是避免作物间互害作用的极好例子。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种类作物间、套种比较合适,相互促进;另一些作物相互抑制,不宜间、套种在一起。对于哪些作物相互促进,哪些作物相互抑制,古人虽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做出归纳和解释,但已经积累了不少事实,总结出了许多经验。《齐民要术》认为谷、黍、稷等作物的前作,都以豆类作物为最好。如“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凡黍稷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次之……种瓜,……良田小豆底佳”,均说明当时人们已对豆类作物作为谷类前作的好处有所认识,并最终将豆谷轮作确立为种植模式之一〔1〕。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古代的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就是要寻求多样生物之间的最佳生态关系,实现生物互利作用的最大化、互害作用的最小化。《齐民要术•杂说》曾详细记述了在“灼然良沃”之地中穿插种植瓜、萝卜、茄子、葱、葵、莴苣、蔓菁、芥、白豆、小豆等十种作物的技术措施。中国古代栽培的作物种类多种多样,其中,既有耗地作物,又有养地作物;既有喜阳作物,也有喜阴作物。为了实现多样作物间的互利功效,避免多样作物间的相互妨害,古人总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作物种植制度。

2虫害防治中的生物多样性运用

虫螟之害的发生,实际上由于环境多变,人类着意利用的作物来不及调整适应,有害于其利用作物的生物潜滋暗长,甚至肆意扩张。从人类利用农作物的角度来看,这些“有害”生物无疑具有极大的危害性。除环境的影响之外,害虫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缺失。人类每一次有意识的“良种”选育,每一作物品种的增加,尽管能在一定程度内能够弥补因物种减少而导致的生态位的缺失,但人类的品种选育使农业生物呈种类不断减少的趋势,使得生物种间关系大为简化。种间关系的简化,往往会导致农业微系统生物链松弛,一些有害生物种群迅速膨胀,对其它作物生长构成威胁甚至危害。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外界手段的介入,才能使农业生态经常保持平衡。基于以上的认识,要防止病虫危害,就是要从根本上保持农业系统生物多样性,并使之在结构和功能上不断更新自我。不要试图彻底消灭某一物种(这恰恰是人类已经犯过并且现在一直在犯的毛病,功利的人类正在消灭自己认为有害的生物物种,一味地单向培育自己认为有益的生物物种,而且愈往后,这种情形愈严重),应该对农业系统进行合理的干预和调节,使多样物种之间保持适当的制约和平衡关系。古人从天敌食灭害虫的观察中受到启发,开始自觉地运用多样生物之间的天敌关系,进行害虫防治。古籍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如《礼记•郊特牲》的“腊”祭典中有“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深也”的说法;《尔雅•释鸟》载:“蜘蛛吐丝网虫,维螂张臂捕蝉,守宫食互,蝇虎捕蝇”;《南史》记载梁武帝时“范洪胄有田一顷,将秋遇蝗……忽有飞鸟千群,蔽日而至,瞬息之间,食虫遂尽而去,莫知何鸟……”;《梦溪笔谈》载:“元丰中,青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稔,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旁不肯’”。#p#分页标题#e#

以上这些记载,还不能说是生物多样性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真正利用,因为这都是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真正有意识地进行生物防治,开展以虫治虫的最早记载见于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于市者,其窠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窠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这是对古人利用蚂蚁去防治柑桔的某些害虫创举的最早记载。对生物相食、寄生现象认识的逐渐深入,促进了人们利用天敌防治害虫的自觉性。据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记载:“南中柑子树,无蚁者多蛀,故人竞买之以养柑子。”古人在选育品种时,有意识地培育一些抗虫品种,这些品种被虫吃过之后,能迅速自我修复,如《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气杀蝼蛄谷,“性不畏虫,虫食一苗,更生二苗,虫食二苗,更生四苗,名曰气杀蝼蛄谷。”该书还记载说:“翻眼黄谷,性不畏虫,虫食一苗仍生一苗,虫食二苗仍生二苗。”此外,古人还在利用生物物质循环的原理,把从害虫天敌生物体内提取的有效物质,用在病虫的生物防治上。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有用“莽草”、“以嘉草熏之”、“焚牡菊以灰洒之”杀灭害虫的记载。当然,更多的时候,古人利用农业系统多样生物之间互相制约和平衡的关系,进行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即通过轮作复种、间作套种,结合施肥耕作、作物浇灌,营造出适宜作物生长、不利于害虫生存的微观生态,以达到降低虫害的风险或危害的目的。以桑虫的综合防治为例。桑虫防治中应用最早和最广泛的是白眼蜂,古人一度把白眼蜂的多少和蚕桑生产的丰歉联系起来,据《丰宁传》记载“开元中一春末,两市多白眼蜂如山,市人以此卜丝帛之丰歉”。通过间作防治桑虫,最早见于《氾胜之书》:“黍、桑当俱生”。选用抗虫桑品种,在我国应用也很早,有记载的可见于《广蚕桑说》:“富阳桑皮紧,虫不能啮,是为佳种”。中耕除草防治桑虫,也频见于宋代的《陈旉农书》:“桑,时时看虫,恐蚀损,每岁六七月间,必锄其下草,免其虫缘上蚀损”。

3农业经营中的生物多样性运用

如果说轮作复种、间作套种以及虫害生物防治,是对微观农业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巧妙利用,那么农业多种经营便是生物多样性在宏观系统层面上的有效利用。植物作为生态多样性中的一类生物,必然要参与大农业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流,同其它种类的生物自然会存在着生克关系。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不断实践,努力尝试,摸索出了今天看来依然有效的生物多样性利用方式———农业多种经营。古人不仅利用着植物间的互利关系,他们还注意到植物与动物间的互利作用,并加以利用。《越绝书》中曾提到:“播种五谷,必以手足,大越滨海之民,独以鸟田。……当禹之时,舜死苍梧,象为民田也。”古人注意到麋鹿践踏过的沼泽地可作为原始稻田,用来播种水稻(不是插秧),因为那些麋鹿吃剩的叶子草根等物,都被麋鹿踩踏在泥里了,使得水和土呈粘糊状,在这种熟化程度好土壤里种植水稻,产量极高。在放牧制度安排中,古人也对生物多样性多有利用。古代草原牧民在长期的游牧实践中,形成了这样的游牧方式:游牧者每到一个草场,总是先牧马,再牧牛,继而放羊。因为从觅食习惯上讲,山羊与绵羊吃草,都是把草株的底部完全切断,而马与牛吃草则牙齿截断草株的位置较高一些。这样一来,马与牛吃过的草地,羊依然能获得草食;但羊先吃过之后,马与牛就无草可吃了。这种生物间多样的觅食习性,为马牛羊的互利共生提供了可能,也为牧民合理安排畜牧制度提供了依据。“桑基鱼塘”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栽桑养蚕养鱼的多种经营方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将低洼之田再挖深成“塘”,取挖出之泥覆盖四周成“基”,基上种桑,塘里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塘泥肥桑。这样不但能获得“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还能收到极好的生态效益。因为在这种多样生态中,桑、蚕、鱼、泥四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既可扬长避短,又能趋利避害。今天看来,“桑基鱼塘”无疑是我国古代生态多样性利用的典范。

生物多样性趋势范文6

本文基于笔者近年对贵州黔东南地区侗族传统知识的大量调查,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从不同类型角度阐明了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并探讨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知识以及促进其惠益分享的方式而有效地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一、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密切关系

文化多样性是指人类表达和组织的多样性,其中包括文化群体内部以及文化群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国的文化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及其丰富多彩的民族特征,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以及在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传统知识、思想观念、技术创新、文化习俗和习惯做法等。由于传统原住民和地方社区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他们所处的环境对其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并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直接相关,因此他们通常对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这两方面有着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如今,这个事实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共识,而传统知识、传统技术革新与习惯做法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提升被视为维持这些地方原住民日常生活和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所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组成的国家。由于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各民族生活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在对环境的适应和对生物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知识。这些传统文化和知识包含着对自然的认识、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和做法,是民族地区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从民族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来说,这些理念和做法是和谐人与自然、促进生态文明的精神力量和知识源泉,不仅在过去、在现在和将来都值得继承和发扬。

已有研究表明,文化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具有保护和促进作用,如傣族的贝叶文化和佛寺文化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作用。据统计,西双版纳与佛教活动密切相关植物有100种以上,91种植物在佛寺庭园中得到了保存和恢复,有效保护了植物资源和物种多样性压。彝族的图腾文化对云南紫溪山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物种、遗传资源的保护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瑶族和黎族的生产方式、宗教、习惯法和文化艺术等传统知识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文字可考历史。侗族现有30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自治区)毗邻地区,位于东经1080-1100,北纬25-31之间,方圆6万km。侗族聚居区气候温和,河溪众多,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具有地理特色的动植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土壤资源等。侗族人民千百年来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实用的传统知识及技术创新,而这些民族文化、传统知识和技术创新在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侗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相关学者已经对侗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是仅从文化角度研究具有局限性,需要从传统利用生物资源的知识、创新和具体实践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传统知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根据对《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第8条的理解,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主要分为以下5类:(1)传统利用农业生物及遗传资源的知识;(2)传统利用药用生物资源的知识;(3)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技术创新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4)与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习俗;(5)传统地理标志产品。本文将以此体系为基础,从糯禾文化、传统民族医药、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传统饮食文化和传统信仰文化等方面探讨侗族传统知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作用。

1.糯禾文化对水稻遗传资源的保护作用

侗家人自称为糯米人。孩子出生和办满月酒,最常见的贺礼就是成熟的糯禾穗或煮好的糯米饭,亲戚朋友也会一起喝糯米甜酒,庆祝这种增人添口的喜事。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家要准备大量蒸好的糯米饭装进白瓜瓢送到新娘家,侗语称送葫芦饭。新娘家收到后再分给亲戚朋友享用,以通报大家:本家姑娘已经出嫁了。老人过寿时,全寨的亲戚朋友都要送糯稻穗捆成的禾把作为寿礼,称为添粮添寿。平日里,侗家人不论是上山劳动,还是外出远行,都用饭钵、笋叶、树叶或手帕包着糯米饭当午饭。侗家人好客,也多半是使用糯米饭、糯米酒或用糯米做成的油茶招待客人;客人离开时,主人家还会送糯稻草杆包扎的糯米饭,给客人在路上或带回家食用。侗族建房,亲朋好友都会挑着糯谷、糯米酒,前来祝贺。老人寿终正寝,侗家儿女们给老人亡灵敬献的主要食品还是糯米饭和用糯禾田里的鲤鱼精制成的酸鱼。亲朋好友悼念亡灵或送葬时,手中也要拿一糯禾的稻穗,以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阴阳两界,都有糯米饭吃。侗族节日庆典、宗教祭祀活动更离不开糯米饭、糯米酒、糯米粽子、核把等传统食品。

可见,侗族人从生到死、从生产到生活都离不开糯米。侗族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糯禾文化。据相关史料记载,黔东南的香禾糯种植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正是由于糯米在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才使侗族聚居区仍保留着大量的糯稻品种。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杂交稻的广泛推广使得糯稻的种植面积和品种数量急剧下降,但是,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黎平县仍保留约50个香禾糯品种,有些村寨仍大面积持续种植。

2.传统民族医药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作用

侗族聚居区气候条件优越,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为侗族人民维持健康提供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据杨昌岩调查整理,侗族民间传统药用植物有866种,隶属于155科,513属。亦有相关资料记载侗族药用植物有489种,涉及150科。侗族利用植物入药的方式与中药或其他民族药用法不同,不仅药用部位有差别,而且治疗的疾病也不尽相同。例如,通过2013年在贵州黎平县的调查得知,侗医和侗族民间用竹叶花椒的叶和鱼腥草、细叶韭菜、茶油一起捣碎出汁,用刮疼板刮患处可驱除内毒;用小寸金黄的全草叶配野荞、粗叶耳草捣碎外敷可解蛇毒;用常春藤的茎叶煎服可治疗结石、高烧和疟疾;用莫头的鳞茎揉碎擦太阳穴可治疗发烧;用凹脉紫金牛根炖猪肉,可增强产妇体质,并用于治疗风湿骨痛等;这些用法与已有文献记载大不相同。此外,侗医还用紫金牛治疗妇女分娩后体内因癖血引起的腹痛,用白钩藤茎作为消炎比血和舒血活血的药物,并可与大血藤、鸡血藤和云归一起煎服治疗跌打损伤;用头花寥全草捣碎涂于患处治疗白瘫风等,这些独特用法也与现有文献记录具有较大差异。

由于侗族人民在实践中认识了植物,并发现很多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其独特的治疗用途,这使得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得以保存。一些侗族村寨甚至多年来已形成保护自然和可持续利用药材的伦理和文化习俗,并通过当地社区的习惯法加以保护,这些传统知识和相关的文化习俗是保持侗族聚集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原因。

3.饮食文化习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嗜酸和嗜茶是侗族人饮食文化的两大特征。在侗族食品中,酸食冠于菜肴之首,一半以上的菜肴都是酸味,几乎每家每户都置有多个酸坛,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之别。侗族不仅平日食酸,而且待客送礼、红白喜事、敬神祭祖等,皆不离酸。其中,腌鱼是侗家招待贵宾的珍饯,家有腌鱼以示主人勤劳而富有。制作腌鱼需要用苦菜让鱼吐净泥土污物,用米酒腌浸,再用蒸熟的凉糯米饭以及花椒面、辣椒粉、姜蒜、甜酒糟等佐料搅拌,以及用姜杆叶、粽叶、竹笋叶或禾杆草帘做鱼背,腌半年即熟,久腌亦可,三四十年其味不败。腌鱼工艺用到的糯米酒、糯米饭都是当地特有的传统香禾糯品种,配料的辣椒、花椒、姜、也均选用当地传统品种。这表明维持传统食品的制作工艺,要使用传统的原料和多样化的植物配料,客观上保护了当地传统的农作物遗传资源和其他调味植物资源。

日常生活中,许多侗族人一日三餐吃油茶。媒婆们为青年男女说亲做媒,要请双方父母吃油茶;祭祀萨神,每天要为萨神敬三次油茶,以示对萨神的敬重。侗族制作油茶的主要原料是茶叶、茶油、米花、糯米饭或糯米把等,还有虾米、猪肝、粉肠、焦豆、花生、香料等配料。制作和食用传统食品油茶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保护传统糯米品种和其他生物物种资源的过程。

此外,侗族还有血红、扁米、侗果、豆豉等多种传统食品。血红是贵州黎平县南部侗家的头等名菜,是生猪肉或熟猪肉混以猪窝血制成,其中用到的茱英、朝天椒、黄姜、高树花椒、小香桔等都是当地特有植物资源。还有,平甫地区的豆豉是将黄豆煮熟后放入坛中,加上糯米酒、盐、烤好的辣椒、五香八角叶子、烤干的香桔皮等材料拌匀后密闭发酵制成,制作豆豉用到的材料都是当地特有的香禾糯、辣椒、五香八角叶、小香桔等传统资源。

4.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侗家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与他们周边的生物资源密切相关,表现在工具、用具、衣服制作等多方面。例如,侗家人习惯用香禾糯的稻杆做扫帚,或用其梆扫帚、扎粽子和核把等,这是因为香禾糯稻杆具有坚硬、不易折断、韧性强等优点,就地取材,方便、耐用又环保。又如侗家人创造性地利用淘米水做洗发膏,他们将香禾糯的淘米水倒桶里,放在火塘边使其发酵成酸汤,上层清液可用来煮青菜、做酸汤鱼、腌咸鸭蛋,下沉浑浊部分用作洗头膏,长年累月用酸汤洗头的侗家妇女,头发黑亮柔顺,且少有白发。

侗家人还用白瓜壳装糯米饭,丝瓜瓤洗碗。白瓜成熟晒干后,从顶部较细处切开倒出种子,将瓜内壁清理干净,就可以装糯米饭团或酸汤等,便于携带。用这种白瓜壶装糯米饭密闭性好,可保持糯米香味,几乎每家都有。贵州黎平县尚重、黄岗等地的侗家人种植八角丝瓜和糯米丝瓜等地方品种,他们将老丝瓜晒干后,取其瓤用作洗碗或过滤的工具,由于丝瓜瓤结实、耐用,虑孔较多,洗碗无需用化学产品洗涤剂。

侗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印染,印染包括亮布、蜡染、侗锦等,历史悠久,乾隆时期(1736- 1795年)就扬名四海。至今,侗家人仍然保持自纺、自织、自染的习惯,以身穿自制的布衣为荣,借以显示家中妇女的勤劳和手艺。侗族亮布颜色青紫亮丽,制作工艺复杂,原料繁多。需要用到蓝靛、灰碱水、薯蓖、朱砂根、栗皮、柿子皮、牛胶、蛋清、黄豆浆等原料。有些地区还在染汁中加入辣椒,使其更好地上色。利用当地特有动植物资源制成的亮布,不仅质挺色固,结实耐用,而且间接地保护了当地优异的动植物资源。

5.宗教信仰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崇尚万物有灵,认为山水、石头、树木、花草、牛羊都是有生命和灵性的。侗家人住的木楼,吃的稻米、蔬菜、肉类等,都源自山林的动植物资源。所以,侗家人自古就有保护树木、森林、水源和动植物的朴素文明生态观,体现在对神树、天神、森林、动物的崇拜和禁忌等。

侗族各村各寨都有崇拜神树的习俗,他们视古树为神灵,寄栖着祖宗的灵魂,是庇佑村寨的力量。高大挺拔的枫树、杉树、榕树、楠木等古树,不仅可以为过往行人提供休憩和娱乐的场所,也是村寨历史发展的标志。崇拜古树需要逢年过节用新鲜公鸡肉、糯米饭和糯米酒等作为贡品祭祀古树。由于崇拜古树,黎平县茅贡乡腊洞村至今保留着被村民们崇敬如神的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黎平县坝寨高场的木兰科含笑属古树林,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保持最为集中的含笑天然林产侗族还有众多的动物崇拜,如鱼崇拜、蛇崇拜、牛崇拜、蛙崇拜、鸟崇拜、蜘蛛崇拜等仁项。可见正是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宗教信仰,才使这些珍稀物种保存到今。

侗族敬畏自然的禁忌有很多,如禁忌砍伐古树,禁忌破坏风水林,禁忌动用坟场的一土一木,禁忌伤害鸟类和蜘蛛,禁忌捕食青蛙和蛇等。为了确保禁忌制度的实施,当地的习惯法和乡规民约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如当地为了保护森林,实施了柴山,放牛坡,女儿出生后栽十八杉等制度。这些禁忌文化客观上对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甚至超过了国家法律制度对森林的保护程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保护传统知识并促进其惠益共享

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又称《地球》。在宣言的第22项原则中提及:原住民及其社区和其他地方社区,由于他们的知识和传统习惯而在环境管理和发展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各国应承认和适当地支持他们的特点、文化和利益,并使他们能有效地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次大会还通过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该《公约》将公平公正地分享由于利用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所产生惠益作为《公约》的三大目标之一。为实现此项目标而谈判10年最终产生的《名古屋议定书》将遗传资源、衍生物和传统知识纳入惠益分享的范围,要求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使用方在获取这些资源时须得到资源提供方的事先知情同意,特别是要得到当地原住民和地方社区的事先知情同意,并在提供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的条件下,做出公平公正的惠益分享安排。《名古屋议定书》还要求各缔约国通过国家政策、立法和行政措施,确保原住民和地方社区能够享有这些权利,并参与这些过程。

《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为传统知识的利用和惠益共享开辟了开阔的前景,为保护原住民的权益提供了保障,但是,传统知识正在快速丧失和消失。传统知识是人类的重大财富,其损失不仅是地方社区的,而且是整个人类的损失,如何有效保护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然保存的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知识和技术由于现代技术和工具的改良或弃用而自然丧失;另一方面,因为现代化进程、快速的人口增长、新产业开发以及外来文化渗透等引起的传统知识和技术丧失和消失成为主要趋势。

此外,国际上普遍出现的生物剿窃现象,揭示了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流失现状。一些国外生物技术公司从地方社区无偿获取了珍贵的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经过生物技术的加工,开发为产品并申请专利保护,从而获取巨大利益。然而,这些利益从来没有与提供资源和传统知识的地方社区公平分享,此种不公平现象也削弱了地方社区保护和传承传统知识的积极性。

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传统知识,对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着关键作用。糯稻及各种蔬菜果树等地方品种和竹叶花椒、小寸金黄等药用植物虽然经济价值不大,但却是侗家人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宗教祭祀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并且传承至今而经久不衰。但是,侗族人口从上世纪90年代的160多万增长到现在的约300万人,随着人们的生活需求增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侗族文化和传统知识也已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侗寨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将导致侗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的大量消失,进而也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特别是具有当地特色的糯米文化和糯稻遗传多样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