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乡村综合治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乡村综合治理范文1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2019年以来,XX镇严格落实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体部署,紧紧围绕“XXXXXXXXXX”的建设目标,持续开展以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品质提升为重点的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镇域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XX镇基本情况
XX镇地处XX县“北大门”,距县城9公里,与XXX区XX镇、XXX市XXX,位于XXX带的核心地带和重要节点,中河、北河穿境而过,属全县唯一平坝乡镇,地理位置优越。全镇幅员面积XXX平方公里,辖X村X社区XXX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XXX万人。
二、2019年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要工作
(一)开展道路沿线绿化亮化美化整治。完成了道路沿线绿化提升工作。在场镇树池内移栽木春菊400余平方米,在新增街道安装花箱123个,在XXX、XXX、XXX、XXX4个节点播撒欧洲野花、移栽草本植物约4000平方米,加强了绿化管护。实施了道路沿线亮化工程。在XX村XXX、XXX,双江5、6、7组等村组安装路灯56盏,并加强日常管护维修,保障了群众夜间出行安全。开展了道路沿线美化工作。2019年XXX、XXX、XXX、XXX等26个垃圾桶点位已纳入全县桶点整治范围,已基本建设完成。
(二)加强场镇环境卫生秩序常态化管控。加强了环境卫生日常监管工作。加强对街道、广场、公厕、市场卫生监管力度,高标准完成数字化城管工作。指派专人负责数字化城管处置工作,实现了案件按时处置,无超期无返工数的工作目标。强化了市政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每日组织人员巡查市政设施,对排查出的井盖缺失、道旗移位、工地围挡倒伏等各类问题及时整改,未发生市政设施安全事故。开展了“门前三包”、背街小巷治理、“四大工程”扬尘治理、广告横幅取缔、公厕专项整治、机动车清洗站点排查整治、通讯线路整治等七项专项集中整治工作,整治效果均名列全县前列。
(三)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继续开展农垃分类投放处置工作、院落常态化管理、农村环境卫生巡查整治、最美院落评选活动等工作。对XXXX大院、XXXX村6组等24个院落进行提升整治,同时将彭家、陈家大院等院落纳入整治计划;每月入户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宣传,加深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
三、经验做法
(一)全员参与,凝聚美丽乡村建设合力。
一是多方众筹,保障“整治经费”。资金缺乏,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最大瓶颈。我镇抓住关键环节,争取力所能及的力量,探索出了“村集体主投、镇政府以奖代补、联系部门帮扶、农户适度出资出劳、社会成功人士捐助”的“五个一”经费保障机制,有效整合了农村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植树绿化等涉农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入,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是全民公约,激活“参与主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分靠纪律,七分靠自觉。我镇坚持宣传与整治同步,教育与管理并行,采取宣传车、简报、宣传单、标语、公告栏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到自己才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大的受益者和主导者。同时广泛征求农户意见,建立了从河流到塘堰、从水井到沟渠、从场镇到农村、从田野到家居等方面全覆盖的《XX镇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公约》,并倡议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激活了全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广大农民群众从开始的被动,到后来的主动,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全程积极参与,用群众的力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形成了“美丽乡村是我家、建设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三是示范带动,树好“先进典型”。身边的先进典型最具说服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最能带动周边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我镇开展了最美院落评比活动,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户室内外环境更加干净,家禽圈养更加规范、杂物堆放更加整齐、车辆停放更加有序,群众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达到了“一个典型激活一片、带动一批”的效果。
(二)建管并重,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联动式机制。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镇环境整治的部署、协调、检查、督促和考核。同时,配强配齐人员,建立驻片包村制度,做到有专人管、专题协调、协同落实。每季度开展村(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比,在对比中找差距,在评比中求突破,推动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是落实捆绑式责任。出台了《XX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镇村组干部考核办法》,明确镇、村、组干部和保洁人员的具体职责,做到工作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构建起从组织、协调到督促、执行、考核纵向全覆盖,从街道、村组到院落、道路、农户(点)横向全覆盖的机制。
三是坚持自治式管理。XX镇共有大小院落共146个,针对院落管理难的问题,我镇建立农村散居院落管理委员会,完善《院落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和《环境卫生管理巡查整治网络管理》制度,探索农村散居院落“六个一”长效管理机制,“标准不下降、持久不走样”,解决了院落管理难的问题。
四是实行销号式整改。突出问责逼效,在制度执行上“真斗硬、真执行”,常态督查,发现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销号整改。对全镇排名、任务完成和进度保持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对照考核办法问责,确保目标到点、责任到人、上下同心、共同参与。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是我镇近年来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面的一些心得,在此作个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数字乡村综合治理范文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大工程”为抓手,围绕现代交通、现代能源、现代信息、现代旅游、现代环保、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统筹协调,全力推进,构建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现代交通体系建设
发展目标:到**年,全市高速公路路网密度由目前的2.5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4.5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路网密度由目前的1.89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4.01公里/百平方公里;国省道、农村公路改造基本完成;**机场达到4D标准并对外开放;以铁路新站为核心的交通枢纽功能完备,形成快捷、通畅、立体的综合交通网络。
建设重点:
近期(**年-**年),计划投资约477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0个。大力实施综合交通提速升级工程。推动**至杭州快速铁路、京福客运专线和皖赣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年全面建成通车。加快**北站站前区规划编制,全面启动10平方公里站前区及铁路沿线站场建设。加快黄祁、宣黄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年前建成运营。加快国省道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年前,完成200公里国省道改造和15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规划并实施全市旅游道路改扩建工程,适应综合交通提速升级对游客集散能力的新要求。完成**机场4D级改造,为升级国际机场奠定基础。
中长期(**年-**年),规划投资约340亿元,谋划重点项目7个。构建以**为中心的皖浙赣交界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积极谋划和争取**至**庆铁路、**至金华铁路、**旅游轻轨、**至千岛湖、**至巢湖、砀山至祁门高速公路等项目;积极争取慈张线**市境内公路改建工程,基本完成国省道和农村公路改造任务,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二)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建设
发展目标:加快输变电线路改造建设,增强电网供电能力,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全性。到**年,全市用电总负荷达到75万千瓦的要求;实施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任务,提高城乡电网应急保障能力;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到**年水电装机总量达到15万千瓦;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资源,形成**全、可靠、环保的能源供应体系。
建设重点:
近期(**年-**年),计划投资约2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9个。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提高电力保障水平。重点推进500千伏永丰、220千伏芳村和110千伏黎阳、寨西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积极争取和实施月潭水库水资源利用项目,完成湖边水利枢纽、祁门县湘溪岭水库综合开发工程。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争取和推进歙县1兆瓦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项目,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服务体系,实施中心城区天然气利用工程,逐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中长期(**年-**年),规划投资约157亿元,谋划重点项目9个。谋划实施500千伏宁国-永丰输变电工程,220千伏大阜、楠玛、槐源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宏村输变电建设工程等供电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进电气化县建设工程,谋划实施**天湖蓄能电站、祁门县泗洲湾水库工程、单晶硅及太阳能产业化基地、城市供暖系统、小水电建设暨以电代燃料和农村新能源推广体系等项目。
(三)现代信息体系建设
发展目标: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合一”,建成“数字**”的基本框架。完善旅游信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三大信息平台”,全面推行政务信息网上、传递和共享;大力发展3G等现代信息技术产品,实现信息利用全面升级;加快数字电视系统建设,全面提升电视传输质量,形成快速、**全、多频道、高质量的数字化通信网络。
建设重点:
近期(**年-**年),计划投资约16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0个。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为重点,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旅游信息综合服务与管理系统示范工程,移动GSM12期、目标站址、地下管网、3G通信网络工程,电信3G网络建设工程,联通**年GSM、WCDMA二期工程,广电数字电视平移、“村村通”工程等。
中长期(**年-**年),规划投资25亿元,谋划重点项目12个。以“数字**”工程建设为重点,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信息体系。谋划实施信息**全示范工程、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平台、应急指挥体系、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移动网络“村通工程”、通讯生产基地建设,联通三条高铁覆盖、WCDMA覆盖、第二通信枢纽楼工程,广电网扩容等重点项目。
(四)现代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发展目标: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改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突出**风景区的保护、开发和管理,打造世界一流精品景区。到**年,全市4A以上景区达29个,其中5A景区3-5个;打造3-5个特色旅游功能区和200个特色旅游乡村,建设3-5个国际会议中心和3-5个大型综合商贸城、购物中心,培育3-5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3-5个全国百强旅行社,形成综合性、高水准、多层次、标准化的旅游服务体系。
建设重点:
近期(**年-**年),计划投资216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2个。实施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新**江延伸段综合开发工程、雨润高尔夫国际会展度假中心、新徽天地、横江半塔旅游开发、太平湖旅游度假区、金盆湾度假区、中法乡村旅游开发、**国际中心、东**旅游度假区、徽文化长廊、屯溪老街文化休闲娱乐、**自驾游服务中心等项目。
中长期(**年-**年),规划投资300亿元,谋划重点项目9个。全面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达到国际水准的**旅游服务体系。谋划和实施新**江延伸段岸线开发工程、休宁国际商务旅游度假区、塔岭半岛游艇俱乐部、**西大门综合开发、练江沿岸旅游综合开发、徽商国际论坛、大型主题游乐园、10-20个五星级酒店、3-5个中老年养生休闲基地等项目。
(五)现代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发展目标: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强化生态资源保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严格执行国家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及能耗、水耗标准,确保地表水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100%,城镇集中饮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确保各项环境指标在全省保持领先位置,努力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环保体系。
建设重点:
近期(**年-**年),计划投资约28亿元,实施重点项目6个。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程。重点建设**循环经济园基础设施、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城乡污水垃圾处理工程、退耕还林、生态林和公益林建设等项目。
中长期(**年-**年),规划投资100亿元,谋划重点项目7个。加快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谋划实施新**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太平湖综合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松材线虫病远程防控、全市水土保持工程等项目。
(六)现代商业物流体系建设
发展目标:以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为目标,合理布局现代商贸网点。到**年,全市建成3-5个大型批发市场和5-10家规模化物流企业,培育一批有特色、上规模、高品位的商业街区;组织实施屯溪区省级城市商贸服务示范区建设,鼓励商贸企业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方式,进驻广大农村,形成快速便捷、货畅其流的现代商业物流体系。
建设重点:
近期(**年-**年),计划投资约32亿元,实施和谋划重点项目9个。依托铁路枢纽、高速公路和机场,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推进**海宁国际物流园区、永佳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物流项目建设,谋划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祁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歙县开发区物流中心、**仓储大卖场、黟县粮食储备库、屯溪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及配送中心、**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化肥储备库等项目。
中长期(**年-**年),规划投资28亿元,谋划重点项目6个。积极构建与区域交通枢纽相衔接、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谋划建设铁路综合物流中心、**经济开发区物流园、歙县商贸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汽摩配及建材大市场、农资综合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区县政府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创建工作。各区县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作出相应的工作**排和部署,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确保全面贯彻落实。市直相关部门要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细化落实目标任务,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坚持规划引导。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加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高起点、大手笔抓好现代交通、能源、旅游、信息、物流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以规划指导发展和建设。强化规划的约束管理作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为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供规划保障。
(三)落实政策支持。坚持政府投资、市场融资、民间投资多管齐下,鼓励各种资本投入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认真落实税费征收、土地供应、资金扶持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同时,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借鉴和吸收先进经验,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的政策措施。
数字乡村综合治理范文3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全市累计投资11亿元,其中国家和省财政投资4.2亿元,市县财政配套1亿元,改造中低产田94万亩,扶持了龙大集团、东方海洋、蓬莱中粮、牟平安德利、烟台益生等67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和8个科技示范推广项目。
今年,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按照市委、市政府膨胀提高葡萄酒特色产业和培植新农村建设典型的战略部署,创新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积极引导和扶持威龙葡萄酒公司,在区周边2.6万亩区域内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与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完善“两类”项目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和“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开发经营模式,逐步将威龙葡萄酒公司及其自有基地打造成为我市葡萄酒行业的又一航母和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的亮丽风景。
市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位于市东南部,主要集中在镇家。项目由市葡萄专业合作社承建,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开发模式,以“一流的规划设计、一流的建设质量、一流的运行管理、一流的开发效益”为原则,走出了一条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新路子。
夯实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该市创新开发思路,整合项目和资金,将区中低产田改造与产业化经营项目有机结合,依托威龙葡萄酒公司已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万吨干型葡萄原酒酿造加工扩建项目”,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工程,在2012年已建成4000亩酿酒葡萄基地的基础上,2008年又建成标准化酿酒葡萄基地5000亩,组织开展高档葡萄标准化种植。在“两类”项目结合实施过程中,按照整合资金、集中财力、扩大规模、综合开发的要求和“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原则,以威龙葡萄酒公司为龙头,以葡萄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项目区农民为主体,积极引导农户将分散的土地入股进行统一管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企业+合作社+订单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围绕企业原料需求、合作社经营模式以及基地自然生产条件等因素,开展土地综合治理,使中低产田改造更加贴近实际,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两类”项目相结合的优势互补,达到了因地制宜、综合开发的目的。
培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该市牢固树立“开发一片、兴业一区、富民一方”理念,把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与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结合起来,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工程做大、产业做强、品牌做响的目标。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175万元,由市葡萄专业合作社对项目区进行山水林田路、沟渠桥涵闸、井泵房机电管综合开发、综合治理,并负责项目区农户土地入股,组织农民开展葡萄标准化化生产。企业对项目区的产品实行保护价订单收购,整个生产过程做到统一资料供应、统一操作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收购,既保证了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优质原料供应,又保证了农户持续长期受益。据初步测算,社员按照入股土地面积享受的保底股息+经营情况获取红利+生产过程中取得工资性收入,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是项目实施前收入的八倍多。
科技兴农:增强农业持续发展后劲
数字乡村综合治理范文4
近年来,光泽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紧紧围绕“中国生态食品城”要求,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关乎未来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希望工程,一项百姓拥护、全民积极参与的民生工程来抓,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成为全省首批列入“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5个县市之一,并入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6年10月获得国家级生态县命名。在此基础上,光泽县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经过3年的巩固提升,目前我县各项指标全面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要求。现将光泽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保障先行,夯实创建基础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环保、财政、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的重点工程、任务和建设指标逐一分解落实到各成员单位,为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健全规划引领机制。本着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我县编制印发了《福建省光泽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6-2020年)》,对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进行了严密细致的定位和划分,明确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的总体目标任务及建设重点。
(三)健全全民参与机制。为充分调动全县上下围绕创建、投身创建、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我县采取层层动员、层层造势的方式,利用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和平台,以“世界环境日”、法制宣传月和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基地”为契机,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创建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基本条件、方法步骤,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上举措有效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提高了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在全县上下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生态文明创建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全面推进,强化创建举措
(一)突出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
1.生态食品业加速扩张。2018年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武夷)生态食品博览会暨生态食品产业发展之路研讨会,在同行业率先制定生态食品团体标准,成功创建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生态食品公共品牌效应加快显现。圣农集团迈向更高质量发展,肉鸡饲养规模继续领跑亚洲,圣农第二祖代种鸡场、圣维兽药疫苗、肉鸡加工五厂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圣农首次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实现新突破。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承天金岭药业成为全省首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医药集团合作共建福建(光泽)中药产业园,中药炮制生产项目顺利投产。其他特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武夷山”矿泉水连续三年入选厦门“9·8”投洽会唯一指定用水,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武夷瑞泉山泉水加工项目稳步推进,酒、茶、油、粮等精深加工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实现产值94.2亿元,增长18.8%。
2.产业支撑逐步显现。认真落实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和“七大产业”规划,现代农业继续领跑,生物产业厚积薄发,健康养生产业欣欣向荣,先进制造业、旅游产业稳步推进,数字信息、文化创意产业从无到有,2018年绿色产业实现产值103.89亿元,增长18.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施绿色产业重点项目20项,总投资124.83亿元;推动企业技改升级,4家省级工业新增长点企业新增产值15.85亿元。推进园区开放开发,金岭污水处理厂建成,园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入驻企业9家,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在省级开发区中居全省第9位、全市第1位。
(二)开展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1.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实行“双河长”制,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抽调相关部门19位业务骨干作为专职人员,全县共有县、乡河长、副河长40名。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电鱼、毒鱼和采砂等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二是推行“绿水维护补偿”机制。16座流域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已投入运行,实现水质监测数据24小时联网传输和预警,2018年底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对各乡(镇)管水护水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这项新机制推行以来,充分调动了全县上下管水护水积极性,有效促进了流域水质的改善,也多次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并被央视一套、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三是强化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项目建设,建成投运后污水日处理能力提高至3万吨,将极大提高我县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加强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和日常管护,全县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5%。四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检查行动,对上级通报的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分解下达至有关乡(镇)和部门,逐一落实、整改到位。完成西溪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网修复、警示牌设立和监控安装,完成全年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开展饮用水源及备用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和划定,肖家坑水库饮用水源及供水管网已全面完成,并实现城区供水。五是加强企业废水污染治理。督促中联纸业投入近300万元完成造纸废水深度治理,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目前和顺工业园、金岭工业园工业废水均实现污水集中处理。
2.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开展燃煤锅炉提升改造。2018年完成圣农饲料五厂25吨燃煤锅炉集中连片供热项目,配套脱硫、脱硝和在线监控设施,取缔原有4台燃煤小锅炉,实现圣农饲料四、五厂连片供热。中联纸业、佳和纸业完成锅炉技改,新上布袋除尘及脱硫设施,泽农生物完成生物质小锅炉改造,确保锅炉废气达标排放。二是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全面排查全县范围内油气污染排放情况,督促加油站配套油气污染治理设施。目前,全县17家加油站已全面完成油气回收装置安装使用工作,13家加油站完成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工程。三是实施工业废气污染整治。整治“散乱污”企业,2018年共查处万桂荣塑料加工厂、一枝花有机肥厂、上官石材店、万顺石材店和春成鸡毛加工厂等5家涉及“散乱污”废气排放企业,并全部关闭取缔。督促圣农及下游产业链10余家重点企业投入5000多万元,对运输、仓储、生产、治污等环节异味开展全过程治理,有效减轻我县城区及周边空气中异味。同时,圣农小镇和城区两座恶臭气体自动监测站建成投用。四是整治城市面源大气污染。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武林路和火车站重点区域23家餐饮店配套油烟治理设施,推行联审会商机制,督促新开办的120余家餐饮店按要求完善油烟治理设施。加强建筑施工扬尘监管,全面排查在建工程项目,督促落实洗车台、喷淋和雾炮机等抑尘设施,规范渣土清运。同时,加大城市道路保洁力度,严控道路扬尘污染。五是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积极推进传统燃油公交车更新,2018年更新22辆新能源公交车,全县88辆出租车辆已全部更换为油气双燃料动力车型,进一步减少尾气排放。建成机动车尾气自动检测站,推进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工作,货运车辆的年检、年审和环检实施“三检合一”, 严厉查处柴油货车等机动车超标排放行为。
3.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积极配合市环保部门完成3家重点企业用地调查和信息采集。根据省厅要求,协助闽北地质大队完成全县29个农用地土壤采样点位核查和25个点位水稻采样送检,完成率达100%。二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制定了《光泽县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和《光泽县农药使用零增长2018年工作方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等技术,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三是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业危险废物方面,县污水处理厂、圣农公司、美迪化工及凯圣生物质发电等4家公司和县环境监测站及疾控中心实验室都已按要求做好危废暂存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医疗废物监管方面,辖区内159个医疗机构及保留的16家养猪场医疗废物均按要求做好暂存与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率达100%。
(三)注重建管并举,提升城乡生态品质
1.城市品质更优越。“水美城市”建设点线铺开,新增梅树湾、砂坪溪、西溪、和顺片区滨水景观带5公里,水城交融的生态线加快形成。特色小镇建设走在全省前头,实验小学圣农分校投入使用,卫生院、派出所、游客服务中心完成建设,停车场、路网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上榜“中国特色小镇50强”。市政便民体系更加完善,2018年北溪水厂投入使用,改扩建老旧供水管网8公里,新增公共停车位207个、公厕6座;新改建城市道路10公里,砂坪溪南路实现通车,中山南路、坪山路“白改黑”有序实施,新汽车客运站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城市面貌明显改善,中山台公园加快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进一步提升;城区环境卫生保洁扩面提质,“随手拍”广泛使用,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县城。
2.乡村治理深入推进。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生日宴”问题专项治理经验在全市推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深化“万人保洁”机制,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2018年新改建三格化粪池2100户、农村公厕14座,10个村通过省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验收,农村住房规划建设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县7个涉农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全县有省级以上生态村45个、市级生态村3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占全县行政村的98.8%。
(四)积极改革创新,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改革实践富有成果。贯彻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深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平台,改革经验成效受到中央深改办、国家审计署、央视等国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率先建立“绿水维护补偿”机制,推行全流域水质考核管理,从源头保护水资源成为全县共识。完成全国首个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利总体方案编制,特色水文化品牌加快树立。“河长制”组织网络覆盖全县大小河流,构建起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入选全国唯一“无废城市”试点县。
三、坚持巩固深化,拓展创建深度
一是壮大规模促集聚。突出做强做优生态食品产业,促进生态食品产业与“七大产业”互促共融,着力构建富有活力的绿色产业体系。整合优势资源,探索推进生态食品产业发展协作,加快打造集生态食品展示、交易、科研、检测、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交易平台,促进生态食品产业“品质化、品牌化、多元化、快捷化”。按照全产业链标准化的理念,加快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支持圣农继续扩大有效投资,提升肉鸡深加工比率和熟食品产能,加快圣农第二祖代种鸡场、肉鸡加工五厂、日圣熟食加工项目建设,为更多上下游产业链项目落地创造条件;推动农产品生产与先进制造业有机结合,加快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支持武夷山水新上二期项目并扩大市场覆盖面,推动武夷瑞泉山泉水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提升酒、茶、粮、笋、菌等精深加工水平,延伸食品仓储、包装、配送等产业链,实现一产接二连三发展。按照品牌化、规模化的理念,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推进福建(光泽)中药产业园建设,启动实施承天中药提取车间项目,加快建设中药配方颗粒制剂项目;建成圣维兽药疫苗厂,推进实施恒杰生物科技项目,扩大蛇类养殖加工规模,加强生物质提取研发,着力培育新增长点。按照构建全域健康网络的理念,加快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引导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养身、中医药养身、健康养老等业态,积极开发健康食品、健康医药,树立区域大健康产业品牌。按照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加快发展数字信息产业,推广“互联网+生态食品”模式,推进生态食品产业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打造“智慧城市”,有效整合智慧社区、智慧环保、智慧停车、智慧校园、“雪亮工程”“随手拍”等信息化资源,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坚持“修补城市、修复生态”的原则,加快实施“四大工程”,完善公共设施,补齐功能短板,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实施“水美城市”攻坚工程,推动“水美城市”建设与城市开发、民生改善、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加快实施坪山片区、十里铺滨水景观带,新增滨水景观带6公里以上,推进滨水景观互联互通,着力打造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水美城市”,带动“水美经济”加快发展。实施城市生态修补工程,加强城市片林建设,开工建设九龙峰公园、城北山地公园、城西山地公园、卧牛山公园二期,提升圣农大道沿线绿化景观,推进城市绿化向园艺转变;实施城区“三溪六岸”河道综合治理,完善雨污分流管网,提升餐饮、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强化背街小巷卫生治理,进一步美化城区生态环境。实施便民设施提升工程,开工建设城南社会停车场及城北、城西货车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50个,新改建城区公厕6座;启动城区燃气管网建设,新改建供水管网8公里、排水管网8公里,着力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数字乡村综合治理范文5
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大力开展产业招商,重点推进了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9个。其中:港进马铃薯产业园等5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精益食品大豆深加工等12个新引进项目开工建设,北大仓万吨白酒生产等12个在谈项目成功签约。开复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4亿元,巴蜀液万吨原酒生产一期工程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按照“一区五园”发展格局,重新编制完成工业示范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投资8000万元,收储土地4700亩,园区产业集聚力和发展拉动力进一步增强,新人驻企业4户。帮助企业争取各项扶持资金1019万元、协调贷款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2户,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税金同比分别增长20%、20%和10%。
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深入实施“2211”种植结构调整规划,粮食总产达到53.4亿斤。新组建合作社248家,新人社农户4.5万户,新增入社耕地158万亩。新转移劳动力7858人,新增劳务收入1.4亿元。完成尼尔基直供灌区骨干工程;实施土地整治项目4个;人工造林1.9万亩。争取到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项目5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3个、现代农机合作社3个。建成万头肉牛场1个、10万只肉鸡养殖小区4个,畜牧业总产值实现34.4亿元。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依托15户龙头企业,落实绿色食品原料种植基地400万亩、养殖基地16个,全市初步建成以薯、豆、肉、酒为主导的产业框架。灾后重建取得实效,妥善安置过渡性灾民1200人,修复水毁工程904处,完成倒塌房屋重建228户、损坏房屋修复1070户,核发农业保险理赔资金4474万元。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嘉泰家居建材广场投入运营,北方新城综合商贸城主体工程全部竣工,泰和果蔬批发大市场投入使用。国有粮食企业增仓扩容9.8万吨,收储能力进一步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发展到357个,新增配送中心1个,商品配送率达到70%。尼尔基斯湖滑雪场重新启动运营,冰雪旅游焕发了新的生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饮食服务等行业健康发展,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1.2万户,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9亿元,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392万美元,增长1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2亿元,增长11.9%。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按照“1城10镇64社区”的城乡居民点规划布局,完成城市总体规划、控详规划、6个重点地段修详规划,完成5个建制镇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32个新型社区建设规划。改造市政道路9条,铺装黑色路面13万平方米、步道板3.8万平方米、路边石1.6万延长米,铺设管线4.3万延长米。安装路灯215基,新增绿地0.89公顷。硬化巷道50条,打通农村断头路4条。完成临街楼体立面整饰及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建设廉租房54套2700平方米,改造低温楼14万平方米、棚户区657户、泥草房2327户。公铁立交桥、中医院、客运总站、文化休闲广场完成主体工程。推进小城镇建设,拉哈镇改造镇直主干道4万平方米,铺设给排水管线6850米。完善城乡管理长效机制,加大综合执法力度,集中开展城区环境卫生、立面容貌等5个专项治理行动。启动美丽乡村示范工程,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30个,物业管理进一步加强。严格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建筑“禁实”、节能减排及环境监管制度,建成省级生态村16个。
数字乡村综合治理范文6
二、大力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项目,促进群众增加收入。紧紧围绕县上三大产业和四个增收项目,突出抓好药、畜、劳务和林果等项目。中药种植方面,试种植小秦艽示范基地100亩;种植柴胡、猪苓95亩;用枝丫梢头有性繁殖天麻71亩;木本药材种植五味子534.8亩、杜仲608.1亩、连翘35.5亩、山茱萸180亩,使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624.4亩。畜牧养殖方面,新增养猪、养羊大户5户。劳务方面,组织外出劳务862人,创劳务收入206万元。林果方面,春季共科管经济林2000亩。
三、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展现边远山村新面貌。通过积极争取,投资70万元的移动通信已全面开通;开通无线数字电话,新增无线电话用户80余户;拉通有线电视近20余公里;政府宿办楼、林场办公楼已投入使用,卫生院门诊楼主体已竣工,道班建设根基已开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便民桥6座,修复村组道路10余公里;土岭子、雪花沟、老庙沟、后院子乡村道路已争取到资金投入15万元。6公里自来水工程即将开工建设;目前又争取基础建设项目5个,投资10万余元。
四、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思路,保证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网络,加强对农村“两会一户”集中培训,上半年共培训2期30人次。积极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累计排查矛盾纠纷8起,调处率达100%。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对参与组织人员、扰乱农村社会稳定的人员调查摸底,密切注视他们的行动,及时做好他们的说服教育工作。全乡无治安刑事案件发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始终做到警钟长鸣。森林防火期问,夯实责任,进行巡查,未发生森林火警;农机安全管理,落实了每名干部包抓责任,签定了安全责任书17份,杜绝了违章载人和无照驾驶;加强了民爆物品和鼠药的管理,不留安全隐患,汛期安全做到了汛前安全严检查,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做到防汛工作预案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信息24小时通畅,确保了不因人为造成汛期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