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粮食生产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粮食生产现状范文1
改革开放30年来,粮食生产曾出现“蛛网波动”,基本上每10年1个周期,1985年和1995年粮食生产分别达到同时期的峰值,但粮食增产造成粮价下跌,种田效益下降,甚至出现卖粮难,挫伤了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导致粮食生产出现波折[1]。直至2004年以后,随着土地税费减免,惠农补贴政策出台,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的上扬,种粮效益明显提高,使得农民对农业生产重视起来。近年来,高刘镇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把粮食生产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要手段来抓,落实政策、实施项目,依靠科技,强化服务,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1粮食生产现状
2009年高刘镇粮食生产面积7 466.67m2,总产5.4万t,平均产量7 230kg/hm2。粮食主要品种有水稻、小麦、豆类、山芋等。全镇人均占有粮食818kg,商品率65%左右;农民人均粮食收入1 585元。该地粮食生产表现出四大特点:一是2005年以来连续5年增产,播种面积年均增加约2%,总产年均增长约3%,人均占有粮食逐年增加45kg左右,人均粮食收入逐年增加80元左右;二是夏收生产面积逐年增加,2009年夏收小麦达到1 400hm2 左右,比2008年增长12%;三是粮食生产效益稳定提高,2009年粮食生产平均收入13 275元/hm2,比2008年增长5%以上;四是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优质粮食生产增多,粮食产品安全可靠。
2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高刘镇6.67hm2以上种粮大户仅17户,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和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二是粮农素质不高,在家务农的主力军为45岁以上的老弱群体,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生产、经营方式传统,发展后劲不足。三是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较多,粮食生产一定程度上靠天收,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四是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较少,科技贡献不足。五是农业生产成本如化肥、种子、农药、机械、水电、人工等上升较快,平均成本近10 500元/hm2,压缩种粮效益空间。六是种粮比较效益低,造成复种指数降低或粮田改种(棉花等经济作物),导致粮食播种面积有下降的趋势;且农田抛荒现象又现苗头[2]。
3对策
3.1落实促进粮食生产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要把粮食生产摆上位置,出台促粮发展政策,继续加大补贴力度(高刘镇2009年人均补贴162.8元)。激发广大农民种粮热情,要逐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维护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农民利益。
3.2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要大力推广应用优质高产品种,以超级稻为重点,水稻主推丰两优一号、丰两优香一号、新两优6号、Ⅱ优7954、扬两优6号、两优6326;小麦主推皖麦33、扬麦13、扬辐麦2号、扬麦15等,确保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为98%(2009年95%),品种优质率70%以上(2009年为60%)[3]。配套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超级稻高产栽培、免耕直播、避灾抗灾、绿色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玉米育苗移栽、小麦免耕直播和精少量播种等保优高产适用技术,扩大应用面积,做到关键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同时,要大力整治农资经营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改变农作物品种多、乱、杂现象,有效打击农资经营中坑农害农、假冒伪劣行为,保护农民的利益。
3.3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民教育
建立县、乡、村和科技示范户“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到农技、农机、植保、土肥、种子等粮食生产服务部门齐全,人员稳定,待遇到位,以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确保技术到位,保障有力[4]。加大农业科技的培训力度,造就新一代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户尤其是种粮大户和示范户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加大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力度,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在粮食优质超高产栽培上取得突破,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3.4开展粮食生产科技培训、指导和示范,引导粮食生产
近几年从本地实施的国家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高产示范项目的实践来看,农技推广到位、及时是夺取粮食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一是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组织植保、土肥、农技、农机等单位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开展粮食生产技术培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村干、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生产骨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技110和技术明白纸等,普及科技知识;二是建立农技干部帮扶制度,利用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组织农技人员与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结对子,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同时要求种粮大户和示范户要带动5~10户普通农户发展粮食生产;三是开展示范,坚持乡村高产示范片与示范户齐头并进,共同带动和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四是开展技术指导,在粮食生产重点季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抓现场指导,解决生产问题,确保粮食增产增效。
3.5推进农技和农艺结合,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着力推进农机和农艺结合,大力推广水稻机耕作机插秧机收割、小麦机开沟直播生产、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减轻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实施农业项目,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入农村的机遇,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依托在本地实施的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和现代农业发展(粮食)产业项目,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标准粮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对粮食产区的道路、田块、沟渠、林带进行改造和完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
3.6充分发挥各种协会、合作社作用,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帮扶下,各种协会、合作社等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高刘镇现有土地流转合作社12个,用水协会1个,植保协会1个,粮油购销合作社3个,充分发挥协会和合作社的职能,对于推动粮食生产意义重大。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向种粮大户集中,使种粮大户每年增加20%~30%,发展连片集中种植,实行规模生产;通过用水协会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和科学调度,满足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对水的需求;通过植保协会组织机防队,对水稻、小麦等作物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病虫害损失;通过粮油购销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以“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或“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推动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保持稳定增长。
4参考文献
[1] 杨红,温建.我国粮食生产回顾、现状及发展目标[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302-304.
[2] 李海楠.粮食增产布局关键在耕地和水源[J].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09(12):39-40.
粮食生产现状范文2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安徽肥西;高刘镇
改革开放年来,粮食生产曾出现“蛛网波动”,基本上每年个周期,年和年粮食生产分别达到同时期的峰值,但粮食增产造成粮价下跌,种田效益下降,甚至出现卖粮难,挫伤了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导致粮食生产出现波折。直至年以后,随着土地税费减免,惠农补贴政策出台,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的上扬,种粮效益明显提高,使得农民对农业生产重视起来。近年来,高刘镇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把粮食生产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要手段来抓,落实政策、实施项目,依靠科技,强化服务,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粮食生产现状
年高刘镇粮食生产面积 .m,总产.万t,平均产量 kg/hm。粮食主要品种有水稻、小麦、豆类、山芋等。全镇人均占有粮食kg,商品率%左右;农民人均粮食收入 元。该地粮食生产表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年以来连续年增产,播种面积年均增加约%,总产年均增长约%,人均占有粮食逐年增加kg左右,人均粮食收入逐年增加元左右;二是夏收生产面积逐年增加,年夏收小麦达到 hm 左右,比年增长%;三是粮食生产效益稳定提高,年粮食生产平均收入 元/hm,比年增长%以上;四是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优质粮食生产增多,粮食产品安全可靠。
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高刘镇.hm以上种粮大户仅户,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和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二是粮农素质不高,在家务农的主力军为岁以上的老弱群体,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生产、经营方式传统,发展后劲不足。三是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较多,粮食生产一定程度上靠天收,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四是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较少,科技贡献不足。五是农业生产成本如化肥、种子、农药、机械、水电、人工等上升较快,平均成本近 元/hm,压缩种粮效益空间。六是种粮比较效益低,造成复种指数降低或粮田改种(棉花等经济作物),导致粮食播种面积有下降的趋势;且农田抛荒现象又现苗头。
对策
.落实促进粮食生产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要把粮食生产摆上位置,出台促粮发展政策,继续加大补贴力度(高刘镇年人均补贴.元)。激发广大农民种粮热情,要逐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维护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农民利益。
.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要大力推广应用优质高产品种,以超级稻为重点,水稻主推丰两优一号、丰两优香一号、新两优号、Ⅱ优、扬两优号、两优;小麦主推皖麦、扬麦、扬辐麦号、扬麦等,确保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为%(年%),品种优质率%以上(年为%)。配套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超级稻高产栽培、免耕直播、避灾抗灾、绿色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玉米育苗移栽、小麦免耕直播和精少量播种等保优高产适用技术,扩大应用面积,做到关键技术到位率达%以上。同时,要大力整治农资经营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改变农作物品种多、乱、杂现象,有效打击农资经营中坑农害农、假冒伪劣行为,保护农民的利益。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民教育
建立县、乡、村和科技示范户“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到农技、农机、植保、土肥、种子等粮食生产服务部门齐全,人员稳定,待遇到位,以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确保技术到位,保障有力。加大农业科技的培训力度,造就新一代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户尤其是种粮大户和示范户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加大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力度,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在粮食优质超高产栽培上取得突破,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开展粮食生产科技培训、指导和示范,引导粮食生产
近几年从本地实施的国家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高产示范项目的实践来看,农技推广到位、及时是夺取粮食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一是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组织植保、土肥、农技、农机等单位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开展粮食生产技术培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村干、种
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生产骨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技和技术明白纸等,普及科技知识;二是建立农技干部帮扶制度,利用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组织农技人员与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结对子,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同时要求种粮大户和示范户要带动~户普通农户发展粮食生产;三是开展示范,坚持乡村高产示范片与示范户齐头并进,共同带动和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四是开展技术指导,在粮食生产重点季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抓现场指导,解决生产问题,确保粮食增产增效。
.推进农技和农艺结合,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着力推进农机和农艺结合,大力推广水稻机耕作机插秧机收割、小麦机开沟直播生产、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减轻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实施农业项目,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入农村的机遇,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依托在本地实施的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和现代农业发展(粮食)产业项目,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标准粮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对粮食产区的道路、田块、沟渠、林带进行改造和完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
.充分发挥各种协会、合作社作用,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粮食生产现状范文3
关键词: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收入;收入结构
中图分类号:F01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24-0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又是关系到农民利益,影响农业稳定、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达到52.6%,农村人口还占到将近一半的比重,因而如何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又维护粮食安全,是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突出方面和战略任务。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农民的收入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难点。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意见和措施,一方面,稳定了粮食生产的大好局面,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九连增”,对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也起到了明显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使得农业农村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瓶颈制约,农民增收所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粮食核心区农民收入的增长形势更严峻,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因而,必须针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收入的现状进行分析,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机制,以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鉴于此,本文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商丘市2003—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当地农民收入的结构现状和增长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一、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收入现状
商丘市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粮食产量节节攀升,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保障区,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如果说河南省是中国的“粮仓”,那么黄淮四市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原粮仓”。从2006年起,商丘市粮食年产量一直都在110亿斤,而全国一共有19个省辖市粮食年产量超过100亿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丘市粮食产量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河南省的粮食产量,直接影响到河南省的粮食安全,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一) 农民收入总体现状
与粮食产量的稳步上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市农民收入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一直止步不前,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河南省全省收入水平都较为滞后,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样的收入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利于粮食产量的稳定甚至提高。
从表1可以看出,商丘市农民绝对收入水平提高速度较快,从2003年的1 556元上升到2012年的6 426元,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根本的转变,与商丘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相比,差距虽然有一定的缩小,但是变化较为微小,根本不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现状。与城镇居民收入的比值从25.76%,仅仅缩小到2102年的35.09%。从绝对收入差距来看,收入差距不仅仅没有缩小,反而在进一步拉大,从2003年绝对差距4 485元扩大到2012年11 886元。所以,相对于城镇化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相当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同时,与河南全省的农民人均收入相比,商丘市农民收入始终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从相对差距来看是逐步在缩小,从2003年的69.59%缩小到2012年的85.39%。但是,绝对收入水平却是逐步在拉大,2003年绝对收入差距为680元,而2012年的绝对收入差距就扩大到1 099元。这说明商丘市农民收入相对于全省农民收入来看,依然有较大差距。
(二)农民收入结构现状
从农民收入结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四部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表2所示为2003—2011年商丘市农民收入结构分布。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3年以来,在农民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始终是家庭经营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然后是转移性收入,最后是财产性收入。虽然从2003年以来收入结构所占比重位次没有根本变化,但是各种收入来源所占比重却发生明显变化。2003年家庭经营收入为1 802元,到2011年家庭经营收入为2 823元,增长了1 021元;工资性收入从2003年的363元,增加到2011年的2 505元,增长了2 142元,增长的幅度远远大于家庭经营的增长幅度;2003年工资性收入仅仅相当于经营性收入的20.14%,2008年相当于69.57%,而到2011年就上升为88.74%。财产性收入几乎没有发生变化。由于支农惠农政策的加强,农民获得的粮食补贴、种子补贴等等也是逐步上升,但是在2011年也仅仅达到232元。从上述收入结构可以看出,构成农民收入结构的最主要的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虽然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依然是最大,但是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来看,工资性收入无疑是贡献最大的。
二、粮食核心区农民收入滞后原因分析
(一)第一产业比重太大,非农产业滞后
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民收入较高的地区,都是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的地区,因而,农民的收入来源更多的是来源于非农产业。但是在粮食核心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都是比较大,并且下降的趋势较为缓慢,而非农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如表3所示,在2002年以前,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比例始终是一二三,2003年之后才变成二一三的结构,从2007年之后,生产总值的比例才稳定为二三一的结构。这说明,商丘市非农产值所占比重上升相对比较缓慢,而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较为缓慢。2011年商丘市的第一产业比重还高达24.1%,非农产值比重为75.9%。而同一时期河南省的第一产值比重仅为13%,非农产值为87%;全国2011年的第一产值比重仅为10%,非农产值比重高达90%。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与河南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商丘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都过高,而非农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都过低。商丘市的生产总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代表粮食核心区生产总值比例结构,这是农民收入较低的经济结构客观原因。
相对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商丘市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却居高不下。由表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始终是最高的,在2009年之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一直高于50%。在201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依然高达45.2%,而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仅仅为24.1%。由此可以看出,过多的从业人员分配过少的产值很难让农民收入提高,这也是家庭经营收入,尤其是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的农民收入提高缓慢的主要原因。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过高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带来农业资源禀赋的减少,很多地区农民人均土地不足1.2亩,同时还有很多干旱、半干旱以及受污染的耕地,这都导致农业劳动率提升的困难。
(二)城镇化水平低
对于粮食核心区的农民来说,收入滞后的一个突出的原因是粮食核心区城镇化水平低,其结果是过多的劳动力资源只能滞留于农村,过多的从业人员从事产值较低的第一产业,劳动效率低下,结果影响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升,都带来较为显著的影响。由于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集聚效应,因此城镇化水平较低不利于非农产业的发展,进而经济缺乏活力,过剩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漫长,结果是二三产业发展滞后。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1.3%,河南省城镇化率为40.6%,而商丘市的城镇化率仅为31.5%。城镇化水平较低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城镇建设不足,因而农民就近就地转移的进程就被拖延,甚至用户籍来阻碍农民的进城,导致的结果是农民进不了城;同时,由于土地流转的滞后,农民又与农村的联系割不断,最终的结果是过多的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业,外出的农民工也是在城镇与农村之间周而复始地流动,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三)农民自身的局限性
根据商丘市统计局对农村住户2011年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商丘市大部分劳动力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在被调查的2 650个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仅仅为727人,占比仅为27.43%。在被调查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分布中,不识字或者识字较少的农民为206人,占比7.8%;小学程度的为444人,占比为16.76%;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 606人,占比为60.6%;中专以及中专以上的一共127人,占比4.78%。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住户的农民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及以下;同时,由于参加专业培训的比例较低,因而其收入水平很难短期大幅度提升。由于被调查的农户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程度低下,在选择就业地点时,被调查的2 650人中间,在乡内就业的达到1 910人,占比72.08%;由于本地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因而当地就业的劳动力很难获得较高的收入。同时,由于农民自身素质的不高,导致农民意识观念落后、市场意识淡薄,一些农民宁愿收入较少,也不愿意尝试收入较高的农业生产的调整。
(四)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依然存在,粮食生产效益低
近年来,由于人工成本的上升和农药、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以及电力、油料等能源价格的上升,粮食生产正步入高成本时代,粮食种植成本大幅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下降。据河南省农调队连续5年(2007—2011)对粮食种植成本与收益的资料分析统计显示,小麦的生产投入的各项费用都在大幅度地提升。
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天气异常情况的影响,几年来小麦的收益出现波动的态势。2007—2011年,小麦亩产值增加193元,增幅35.7%,年均达到7.9%。但是,如果扣除成本,再减去种粮补贴,实际上种植一亩小麦的平均收益仅仅增加60.9元,年均仅增长6.8%。小麦收益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成本的增长,而农民该种经济作物或者外出代工所带来的收入要远远高于种粮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就打击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
(五)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到目前为止,农业的生产依然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为主,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缓慢,农产品价值链条没有形成,分散的农民依然只是“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者,并不能从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流通中获得增值的分配,因而处于价值链条的末端,被动接受市场的调整,从而不能真正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市场价格波动过程中,农民对于市场的反应总是最为滞后,农民只能被动地受市场价格波动的摆布,在价格上涨的时候不是最大的收益群体,在价格下跌的时候却是受损最大的群体。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维护粮食安全,必须保证粮食核心区粮食产量的的稳步提高,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形成粮食核心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稳定机制。
(一)提升粮食核心区城镇化水平,减少农民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相对差距逐步拉大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农民过多,尤其是粮食核心区农民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导致农业劳动效率低下、农业增产增效缓慢。所以,要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只有减少农民,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这样,才可以提高农业劳动效率,进而提高农民收入。减少的农民的出路就是从事非农产业。而城镇是二三产业集聚的地方,所以需要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提高粮食核心区的城镇化水平,以产兴城、以产促城,结果就会把大批的剩余农民就近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进一步增加;同时,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粮食的稳产增产。提升城镇化水平、发展非农产业需要注意几点:第一是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策,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平等的经营环境。目前,中国在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很多方面实行的还是“一国两制”的城乡差异的倾斜的政策,造成城乡的差距依然在扩大。为此,就需要实行城乡统筹的发展政策,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新农村建设,形成二者相互协调发展的格局。第二是必须尽快去除农民进城的各种障碍,为农民向城镇转移创造各种有利的外在条件,尤其是在住房、教育、医疗等农民切身利益的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使得农民出得去、进得来、留得住。三是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城镇化水平。由于粮食核心区的城镇化总体水平比较低、中心城市的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因而必须提升中心城市的规模和辐射带动能力。另外,中小城镇的规模较小,体现不出规模效益,这就需要有选择地加强中心城镇的建设,提升中心城镇的集聚能力,提升二三产业对于城镇的支撑能力,这样才能吸引农民就近就地转移。为此,就需要放开户籍制度,出台有利于农民就近转移的各种政策措施;同时,调整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使得那些愿意种地、善于种地的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收入的增加。
(二)加强农民的组织合作,延长农业产业链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制约农民经营收入最主要的原因。农户生产规模小,限制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产品商品率的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先进技术的采用和推广,因而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农民自身体育风险的能力和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从提升农民自身能力的方面来看,需要有序流转土地,增强农民家庭经营的规模效益,培养职业农民,逐步形成农业生产种植的职业化;与之相同重要的是,发展农民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支持、鼓励发展类型的各种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民在市场上的谈判能力。由于农民家庭经营的大部分都局限于种植业,和农业相关的加工增值环节农民都得不到,因而需要发展粮食核心区农产品加工业,让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种植业,一头连着工业。这样,既可以发挥粮食产区的农产品优势,又可以发展与粮食加工相关的非农产业,在提升农产品价值环节的同时,又吸纳了农民的就地转移就业。
(三)调整农业结构是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关键
农林牧副渔各自所占比重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农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对于粮食核心产区来说,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种植所占比重“一头独大”,其他的如林业、渔业等所占比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就需要加强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第一产业的相互比重关系。第一,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发展区域化有特色的农业产业,有针对性地发展当地种植业和养殖业,搞好产业的区域化优势,突出地理品牌优势,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种植和养殖。第二,优化农产品的结构。把农产品的品质安全真正的放在首位,提升农产品本身的市场竞争力。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因而农产品的结构必须依据市场的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真正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绿色、环保、低耗农业。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农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才能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第三是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发挥服务职能,真正做到农业服务体系的社会化,为农民的农业增产又增收提供专业的指导。
(四)加强国家政策对于农业的倾斜政策是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面
第一,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尤其是和农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投资应该成为投资的重点领域。这样,一方面可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同时也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第二,对于和农业相关的水利、土地治理等增加投入,提升农业生产的基础技术水平。第三,是对于农业从业者的倾斜支持,重点支持产量大户,加大产粮重点地区的资金投入。为此就需要深化财政投入机制、金融支农机制改革、真正形成对于粮食核心区财政金融重点倾斜的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1] 郭建军.中部崛起重在三农问题的解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2).
[2] 翁贞林,朱述斌.农民收入水平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模型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2,(4).
[3] 柯炳生.关于中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
[4] 赵翠萍,任淑荣.从家庭经营收入透视河南农民增收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4,(3).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ncreasing
the farmers' income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grain production
QIU Shu-qin1,2
(1 Industry and commerce Administration college,Zhong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olitics and Law,
Wuhan 430073,China;2 Shangqiu Normal college,Shangqiu 476000,China)
粮食生产现状范文4
摘 要:针对建始县旱地占耕地90%,适宜种植小杂粮的气候特点,通过分析红小豆等杂粮的潜在社会需求和经济价值,剖析本县在发展红小豆等杂粮产生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尽快确立建始县的名牌红小豆等杂粮战略计划,把红小豆等杂粮作为建始小杂粮产业的主导产业,打好红小豆等杂粮优势品牌。抓住国内外红小豆等杂粮需求市场。在优化品质、加工技术、产业开发、信息服务等方面促进红小豆等杂糖产业发展,实现增多增收的目标。
关键词:杂粮(红小豆)等杂粮发展现状;技术;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17
情况概述
建始县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地跨N3007~3054,E10933~11013′, 建始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显著,从高山到低山年均无霜期在203~260d,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显著。低山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高山地带气候温凉;高山地带冬长夏短,春秋无明显差别,气候冷凉湿润;老高山地带冬长半年左右,春连夏无秋,气候寒冷,常有浓雾笼罩,冬季有积雪。
1 杂粮生产现状及问题
根据市场调查,建始县境内粮油市场价格是:
由上表看出:建始县近几年来,粮油价格是稳中有降,这与县域经济欠发达有关,也与广大人民消费水平不高有关,这更加证明了建始县全民的消费并没有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由此波及工业及其它产业的正常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蝴蝶效应和牛鞭效应。
2 发展杂粮的有利条件
2.1 土壤肥沃
建始县适宜红小豆等杂粮生长的地区,80%耕地分布在海拔700~1400m之间,在部分土壤耕作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值在6~8之间,适宜杂粮的生长。
2.2 光热资源充足
据建始县气象站1959―1998年40a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5.5℃,≥10℃积温3500~4500℃。持续日数184~220d,年日照r数在1400h以上,丰富的光照资源有利于杂粮的高产稳产。
2.3 雨量充沛
建始县处于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1416mm,这足够能满足杂粮生长的需水要求。
2.4 有多年种植杂粮的自然习惯
杂粮的种植,在建始县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旦形成种植规模,就能更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2.5 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杂粮是国际上种植不多,需求量又较大的小杂粮品种,也是加工高档副食的主要原料,它可以制成各种不同的饼干、糕点、罐头、饮料等产品出口创汇,更是广大消费者防暑降温的佳肴,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和以Se为主的多种微量元素,目前,深得国际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建始县在湖北省政府组织的精品粮油展销交易会上,杂粮品种销售看好。
3 发展杂粮的对策与建议
3.1 制定实施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部门要按照《全国杂粮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建始县杂粮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杂粮产业发展。同时还要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加快产业竞争力,促进杂粮产业带、产业群的快速形成。
3.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杂粮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建好杂粮品种基地、标准化杂粮商品生产基地、加工专用杂粮基地。政府和财政部门要给与一定的支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推动杂粮产业的健康发展。
3.3 提高杂粮品种生产水平
加强杂粮基地建设,尤其是要抓好地方杂粮牌的基地建设,为加快杂粮产业的示范推广步伐,必须扎扎实实抓好杂粮基地建设,保证建始县杂粮品牌建设。
3.4 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
结合实际,优化品种布局结构,制定技术实施方案,明确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3.5 加强产业指导和服务
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专家指导作用,在主要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利用新闻媒体,及时杂粮新品种、技术、市场和政策信息。
参考文献
粮食生产现状范文5
一、主产区粮食产量和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从2007―2011年粮食产量看,黑龙江省在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2.6亿斤的基础上,连续越过800、900、1000、1100亿斤四个台阶,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14.1亿斤。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产发展了,财政收入会相应增加。但在粮食生产的问题上,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即生产粮食越多,则地方财政的包袱越重,粮食生产与地方财政的这种反向效应,日益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2007至2011年,黑龙江省43个产粮大县(市)一般预算收入之和分别为:278.8亿元、370.7亿元、459.6亿元、643.9亿元、727.2亿元,其中,县本级收入分别为52.4亿元、70.4亿元、81.5亿元、110.7亿元、147.2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之和分别为:280.7亿元、368.1亿元、443.3亿元、625亿元、704.6亿元,其中,县本级支出分别为267.9亿元、350.1亿元、417.1亿元、582.7亿元、659.1亿元。全省43个产粮大县(市)本级收支相抵后全部为负数,各年度缺口分别为:215.5亿元、279.9亿元、335.7亿元、472亿元、511.9亿元。
综合县级财力计算口径的一般预算收入与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省以下专项转移支付、上解支出等三项支出之差,2007至2011年,黑龙江省43个产粮大县(市)县级财力情况分别为:197.9亿元、238.3亿元、262.3亿元、346.5亿元、444.7亿元。从全国范围来看,如果按总人口数量进行测算,43个产粮大县(市)人均财力水平仅占全国平均财力水平的42%;从全省范围来看,同样按照总人口数量进行测算,43个产粮大县(市)人均财力水平也仅占全省平均财力水平的45%。
粮食产量和财力状况倒挂的现象还体现在省级层面。虽然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年均增长100多亿斤,但全省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情况却以每年下降1至2位的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黑龙江省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5位,到2011年仅排名第22位。县(市)级也如此。以产粮大市尚志为例,2007至2011年,该市粮食总产不断攀升,从15.4亿斤一直增长到21.8亿斤,五年时间粮食增产6.4亿斤。但在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该市经济特别是本级财政收入却没有同步发展,反而是收支缺口不断加大。据统计,2007年该市本级财政收支缺口为5亿元,到2011年本级财政收支缺口则达到了13.2亿元,陷入了“产粮越多、财政负担越重”的怪圈。
二、“产粮大县、财政穷县”原因分析
出现“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涉农税收。2007―2011年,黑龙江省的涉农税收情况如下:
自2006年1月1日我国取消农业税后,农民没有直接的税收负担。现行税制中涉农税收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14个税种。
从主要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看,在增值税方面,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予以免征。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以及远洋捕捞等予以免征。对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取得的所得减半征收。在营业税方面,对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对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的予以免征。在城镇土地使用税方面,对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内经营采摘、观光农业的单位和个人,其直接用于采摘、观光的种植、养殖、饲养的土地予以免征。在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方面,对农林牧渔业用地和农民居住用房屋及土地予以免征。在印花税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予以免征。在耕地占用税方面,对农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在契税方面,对纳税人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予以免征。
由于有上述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粮食主产区的财政增收主要依赖农业企业税收。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税收主要由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几项主体税收构成。但受各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全省涉农税收年缴税额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以省产粮大市虎林市为例,2007至2011年,该市涉农企业年平均实现税收564余万元,分别仅占当年该市全口径财政收入的2%左右,税收贡献率相对较低。
由此可见,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免征,税负低的第一产业基本不提供财政收入,第二产业中涉及农业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粮食加工企业,所产生的税收主要集中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几项主体税收上,而由于目前国家实行对粮食加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上述几项税收占各地政府税收总量的比重都较小。即使能够征收的部分,按照现行的分税体制,粮食加工企业增值税收入的75%要上缴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只获得25%;粮食加工企业所得税收入的60%上交中央,地方政府只获得40%。与此同时,按照现行政策,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开展粮深加工有诸多限制,导致涉农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有限,形成了粮食主产区“贡献大反而受益小”的不合理局面。
于是,转移支付制度日益成为粮食主产省(县)的主要收入来源。1996―2010年,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级对下实际转移支付规模年均递增43.3%,保障了重点民生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主产省(县)财政的困境,解决了基本财力缺口问题。但与目前全国平均财力水平相比较,目前实行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只是低水平的转移支付,仅能解决“吃饭”问题,能“治标”但不能“治本”。因此,要实现粮食主产区经济同步发展,使粮食主产省(县)人均财力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还必须健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三、促进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快健全并完善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按商品量给予主产省转移支付的奖励制度。在现有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主产县粮食产量、商品量增加量,每年再给予一定的补助,使其人均财力水平能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取消对农业生产项目投入的地方配套。
二是进一步充实农业产业税源。从目前税收体制情况看,农业产业的税源比较单一。建议国家放开对玉米、水稻加工限制,加大对粮食仓储物流行业支持力度,适当增加或扩大农业企业税种,并将这部分税收收入划为地方政府财力。
三是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在市场准入和交易平台建设上,更应向农民倾斜;提高农业内部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分散的农产品加以集聚、整理和分类,并根据营销网络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采取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加工产业的重点大项目建设和重点龙头加工企业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投资补助、原料成本补贴和资金贷款贴息补助等政策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实行有限的粮食价格管理,在价格调控方面进一步明确粮价保护的目的,合理制定粮食保护价格。同时,落实好粮食差价政策,认真实行优质优价政策等。
四是进一步稳定种粮农民收入预期,建立健全农民卖粮收入增长保障机制。建议扩大黑龙江省最低收购价粮食品种范围;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
粮食生产现状范文6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补偿机制 ;粮食区域补偿基金;增加农民收入;工业化及城镇化; 机会成本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3-0036-007
一、引 言
自从国家对粮食生产者实行直接补贴后,逐渐建立了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利益补偿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粮食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粮食生产连续出现8年增产的局面,粮食供需做到了基本平衡,种粮农民领取了国家的补贴,得到了实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也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补贴并没有改变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资金紧张、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城镇化滞后的困局,“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粮食生产越多,经济越落后,财政困难越多,长期下去,势必影响粮食主产区政府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甚至放松粮食生产,把重点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上,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当前很多学者对我国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进行了研究:(1)建立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研究,学者从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比较优势等多方面阐述了建立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1] [2] 。(2)对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现状及问题研究,通过调查和政策梳理分析我国的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现状和问题[3] [4] 。(3)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协调研究,从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角度分析粮食生产协调问题[5] 。(4)粮食生产者进行利益补偿的方式研究,对粮食生产进行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 [6] [7] 。
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局限在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利益补偿和对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协调的局部调整研究。按照这些研究成果的逻辑,粮食主产区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生产粮食,牺牲了大量的发展机会成本,维护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只能获得微薄的利益补偿,根本不能改变粮食主产区经济落后、财政状况困难、公共服务低下、城市化水平不高的状况,这是对粮食主产区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一种多方位的、新型的、高标准的粮食生产区域利益补偿机制,通过财政横向转移支付,使粮食主产区人民和发达地区人民一样都能分享到国家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粮食生产区域利益失衡表现
(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粮食生产负相关
当前有一个有普遍现象,“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粮食主产区大都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财政收入少,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粮食主销区大都是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财政收入多,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高。为了揭示这种现象的规律性,利用全国2000年、2005年、2010年截面数据(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下同)进行回归,即各省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GDP与人均粮食产量进行回归,检验全国各省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与粮食人均产量的关系:
1.人均财政收入与人均粮食产量呈负相关
运用EViews 6.0对2000年、2005年、2010年的截面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
得2000年的回归方程为:
y1=1531.97-2.7078x1
t=(6.005536) (-3.901061)
R2=0.44163 F=15.21828
y1、x1分别为2000年全国各省的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粮食产量,x1项回归参数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5,t显著。但一般截面数据作回归时要检验是否存在异方差,若存在异方差,采用OLS法估计模型参数,可能导致参数估计值虽然是无偏的,但不是有效的,参数t显著性的检验实去意义[8] 。用EViews 6.0对方程结果进行White’s(怀特)检验(表1)结果显示,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02,拒绝零假设,即模型存在异方差,要对模型进行处理。
表1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求得方程为:
y1=1376.641-2.392946 x1
t=(6.005536) (-3.901061)
R2=0.540646 F=34.13219
用EViews 6.0对方程结果进行White’s检验(表2),结果显示,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1648,不能拒绝零假设,即模型不存在异方差,x1项回归参数t统计量对应的p值接近为0,F值的相伴概率p也接近0,t、F值显著。
表2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同理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方程异方差,求得2005年的人均财政入与人均粮食产量方程为:
y2=2845.804-4.090937x2
t=(40.44591) (-15.85421)
R2=0.89656 F=251.3559
y2、x2项分别为2005年全国各省的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粮食产量,回归系数x2的参数t的相伴概率p值接近为0,F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参数也接近0,t、F显著。
同理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方程异方差,求得2010年的人均财政入与人均粮食产量方程为:
y3=4483.437-3.453148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