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西安市碑林区健身人群 全民健身现状 现实意义
2009年,国务院第一次颁布专门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行政法规《全民健身条例》,使全民健身工作有了法律层次上的认可和规范,2011年1月份国务院又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碑林区是西安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是享誉西北的商贸、科教、文化和旅游区,对该区全民健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西安市碑林区的健身人群为研究对象。在西安市碑林区兴庆公园、长乐公园、环城公园、丰庆公园四个公园广场共发放430份问卷,回收417份问卷(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402份(有效回收率为:96.4%)。并对部分锻炼者和碑林区文体局的社会文化体育科科员进行了访谈,了解了碑林区场地设施、健身宣传、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实际情况。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性别上,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要高于男性。在年龄上,调查结果显示,整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25岁以下占26.4%,从26岁开始,居民的参与率逐渐降低,36~45岁群体的参与率最低,之后有回升的趋势。55岁以上群体的参与率达到27.6%。在职业上,调查结果显示,非在职人员占45.5%,在职人员占54.5%,非在职人员多为离退休人员,也有一些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职业分布较广,按照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生、教科文卫工作者、管理人员、工人、服务人员、其他职业。
2.1.1对《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了解程度
在对《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六成居民对《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仍有将近四成的居民对此只是知道但并不了解其内容甚至从未听说过。
2.1.2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调查显示,有60.7%的居民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39.3%的居民认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一般,没有居民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这说明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都有正确的认识,但是认识程度还不够深。
2.1.3体育消费
调查显示,碑林区居民在体育上的年消费水平在500~1000元间的占到整个被调查群体的45.5%,其次500元以下的占28.8%,最后是年消费额在1000~2000元之间的占17.2%和2000元以上的占8.5%,也就是年消费额在1000元以上的占到25.7%,而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中国城乡居民2007年人均体育消费水平为593元。可以看出西安市碑林区的居民体育消费是适中的,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在不断提高。
2.2西安市碑林区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2.1体育人口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调查显示,西安市碑林区居民的锻炼程度处于较理想的状态,参加者活动时间较长,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有359人;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及3次以上的有267人,接近锻炼次数3次以下的居民人数的2倍;锻炼强度适中,选择120~150次/分和150~180次/分的所占比例为71.2%。根据体育人口的判断标准,同时满足3项要求的人共有19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8.2%。
2.2.2体育项目选择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显示,排在前面的是散步、快走、跑步和韵律操、交际舞,西安市碑林区的公园广场多、环境好,为这两项运动提供了场地。有音乐的运动可以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而散步则不受技术限制、方便易行。其次是各种球类运动,因为这些项目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深受居民的喜爱,也反映了球类运动在碑林区的普及程度。再次是游泳、武术类、跳绳和自行车。
2.2.3健身场所选择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体育锻炼场所是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物质基础。调查显示,排前面的是公园、广场,占28.9%。排在中间的是街道、社区的公共健身设施,占22.1%,选择单位体育设施的占17.4%,最后选择收费体育场所的占13.1%和选择学校体育场所的占11.2%。
2.2.4健身组织形式选择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表明,将近一半的居民是自发组织进行体育活动的,其次是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学生和职工进行的体育活动占17.4%,排在最后的是体育协会组织和体育行政部门。
3.建议
西安市碑林区政府应增加全民健身的资金投入,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资源共享,互为补充,提高使用效率,为居民提供锻炼身体的条件;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播、报纸杂志和街道宣传栏宣传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和意义,传授体育锻炼和健身的方法,提高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积极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发挥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开展多样体育活动,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增强其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蔡有志,张一民,李文慧.《全民健身条例》颁布的战略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9):12-18.
[2]谭琳.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背景下的新观念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3):118-120.
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西部地区 全民健身工程 服务体系 现状调查
基金项目:2012年博士生后期资助研究项目2012BS018;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资助项目(课题编号:09JK058)。
全民健身事业是体育事业的基础和主体,它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基本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研究西部地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对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具有一定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本研究正是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以西部地区全民健身为对象进行量化研究来验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成,并对其中各个构成部分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西部地区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进西部地区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实践服务。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CNKI期刊网、万方数据库、西部部分城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资料室查阅了有关国家、全民健身文件、统计年鉴、电子资料以及相关政府文件。
2.专家访谈法。采用提纲访谈的方式对西部地区高校7位研究全民健身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并对西部地区部分城市体育局群体处9位管理干部以及6个市(区)群体管理者进行了访谈与咨询。
3.问卷调查法。本问卷数据来自《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4]。选用数据库中西部地区数据。该调查以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主。以西部地区25-65周岁人群为调查总样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四川成都、重庆、贵州贵阳、陕西西安、甘肃兰州、青海西宁、新疆乌鲁木齐等17个城市发放问卷。城乡群众调查问卷发放总量为1700份,回收1564份,回收率为92.7%;有效问卷1479份,有效率为87%,共计1479份;社区(乡镇)管理组织部门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76份,有效问卷450份。
4.数理统计法。数据资料采用SPSS 17.0与AMOS17.0软件进行处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主要运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探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成、验证性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服务体系中的各项因子之间的关系[5]。
调查对象
本调查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西部地区的体育锻炼人群。本研究借助国家体育总局的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对西部地区25-65周岁人群为调查总样本。根据调查手册,实施随机入户调查填写问卷。第二类为西部地区体育政府机构的群众体育管理人员及西部地区高校群众体育科研研究人员。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成因素分析
为寻求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各因素的内在联系,采用以上设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标准化问卷对20位专家,30位省、市(区)体育局群众体育管理者,70位社区与农村乡镇健身站(点)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20份,回收115份,回收率95.3%,整理有效问卷107份。利用SPSS17.0对107份有效问卷进行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删除不合适的问项。KMO 及 Bartlett's 检验结果可知KMO=0.852,大于0.6以上,说明可以做主成分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的2=1261.919,自由度为197(P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因素分析
1.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分析
在对所搜集的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时,各个指标的平均得分基本都超过了3.7,这说明指标设计是合理的,在调查对象中认同度较高。即衡量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的发展状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一是政府投资修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如何;二是社会投资修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如何;三是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四是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经费优秀社区体育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肯定是组织凝聚力高,社会效益显著。同时我们注意到有4项指标数据标准差不到1,说明调查对象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相当一致,有的问题设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下一步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2.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分析
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因素描述性统计如下。这一部分指标得分差异很小且分数较高,说明了指标设计中所涉及活动信息、全民健身相关政策与法规宣传因素、全民健身文化与活动宣传报道以及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信息影响因素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发展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群众体育活动信息的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服务,与群众体育活动场地使用信息的活动报道形成一致关系或融合,这样,全民健身信息系统作用采用全面体现出来;同时全民健身信息系统要根据当前政府既定方针政策制订相应的全民健身方案并全面推行。
3.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分析
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因素描述性统计如下。全民健身组织体系除了有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硬件设施和资源的保障外,还要有俱乐部内部的有序、高效的管理;此外,还要有和谐的内部关系。俱乐部组织管理者对自身在俱乐部的人际关系,包括与组织管理者、体育指导员和其他会员的关系,还有俱乐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较强的关注度。
4.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体系分析
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体系因子描述显示,从每项的指标得分均值可以看出,得分差异小,且分数较高,说明在设计指标是上述5项指标构成全民健身活动指导提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调查数据显示,日常健身活动指导比较匮乏,政府对此管理力度不够,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总体不高,在城镇社区分布比例不合理。群众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健身活动不科学、不规范,因此不能长久坚持锻炼,所以该项指标是健身指导体系的重点因素之一。
5.全民健身消费财政体系
全民健身消费财政体系描述性统计显示,消费财政体系主要从健身物品、健身服务消费和政府财政支出方面进行统计。从均值来看,各项指标超过了3.4,说明指标的合计较为合理,在调查对象中认同度也较高。通过分析,三条指标基本可以反映出消费财政体系的构成,为进一步调整消费财政体系合理化奠定了基础。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成的验证分析
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题项数值达到了0.69。从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第三次全民健身调查数据提到,我国全民健身场所中企事业单位所占的比例位列第二位。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经费路径系数为0.67。因此,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系统成为服务体系的构成因素之一。
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信息题项数值为0.72,在信息供给系统中位列第二位。I3全民健身相关政策与法规宣传数值为0.43,I1群众体育活动信息数值为0.61。从因子值分析发现,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中全民健身相关政策与法规宣传其因子值所占权重较低有待于提高,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对其他因子影响较大,首先是对全民健身组织体系的影响达到了0.63,全民健身消费市场体系影响,路径系数在0.62,意味着全民健身信息体系没提高1%,那么全民健身消费市场体系将有0.62%的提高,简言之,全民健身消费市场受到来自全民健身信息系统超过一半以上的影响。因此,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成为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通道。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活动指导体系的测量模型发现,其中日常健身活动的开展系数为0.77与全民健身体系的相关性较高,其次是日常健身活动的指导,系数为0.63属于中度相关。全民健身大型活动的开展、社区经常性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与全省每年全民健身运动这三项系数为0.54、048、041,属于中度相关。
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中,各级各类全民健身社会组织题项系数为0.77,占据该项最大的数值,说明全民健身组织建立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中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成立各级政府全民健身领导机构,其数值达到0.72,位列项目中第二位。接下来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组织体系的建设系数为0.68。从题项的系数来看这些因子较好的代表了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因子系数的高低代表了该因子在整个因子的重要性。依据理论设计组织体系是信息与活动指导体系等三类的中介变量。假设验证通过。从验证性因子检验发现政府财政支持居于首位,因子值为0.88,该因子较好的代表了全民健身消费财政体系。其次,是全民健身物品消费,因子值为0.69,全民健身服务消费值为0.41,居于第三位。因子值的高低很好地反映了全民健身中消费财政支出的现状——国家支出为主要支柱。个人消费中以物品消费为主,服务消费次之。消费财政体系对活动指导体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路径系数显示消费指向活动的系数高达0.87,意味着消费每提高1%,活动将得到0.87%的提高。这说明消费财政体系对活动体系的支持。信息体系对消费财政体系的路径系数为0.62,表示信息提高1%,消费财政体系将得到0.62%的改善。以此可以得出,缴费财政体系成为服务体系最为关键的支柱体系,对其他体系形成制约。
结 论
西部地区全民体育场地设施系统中政府投资修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居于主导性地位;全民健身文化与活动的宣传报道在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中居于首位,全民健身的信息宣传是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中最常使用的手段;全民健身活动的指导体系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体途径和有效手段,全民健身组织建立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中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成立各级政府全民健身领导机构,信息体系通过组织体系对活动体系的影响力度为最大,从客观角度分析,组织建立的多与寡、成功与否对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体系的影响是非常有效的;政府财政支持在消费财政体系中居于首位,其次是全民健身物品消费。
参考文献:
[1]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8).
[2]陈秋斌.构建小康社会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1):12-14.
[3]芦平生,朱忠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41-44.
[4]李相如.我国城市社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1(2).
[5]董新光.对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含义、特征和架构的讨论[N].中国体育报,2003,5,29.
[6]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97-101.
[7]裴立新.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民健身体系[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6):7-10.
[8]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8.
[9]吴明隆. 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
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衡水市 社会体育 发展现状
1.引言
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高人民体质,国务院于1995年6月20日制定并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纲要”实施的几年来,国内许多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全民健身体系,都有关于群众体育锻炼的调查,但在衡水市还是一个空白,所以要对衡水市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比较集中的场所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寻找出开展全民健身计划中的缺点和不足,以更好地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可行建议和意见,总结经验。本文从衡水市社会体育的现状入手,以便找出衡水社会体育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使我市的社会体育向着良好的势态发展,为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为我市的社会体育发展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增加我市新的经济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衡水市的怡水园、人民公园、新华广场等几个参加人数比较多的场所随机选取500名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问卷500份,收回500份,有效问卷478份,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与逻辑学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被调查者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认知情况
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衡水市的宣传是可以的,有88.7%的人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都有所了解,而且百分之百的人支持全民健身计划,这是个很好的现象,《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始深入人心,这为其实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2对调查者性别比例、年龄构成的调查
从表2数据我们能看出衡水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性别比例相差并不是很大,其中男性比例为54.4%,女性为45.6%。从年龄结构来看,衡水市居民参加锻炼的人群呈老年化趋势。究其原因,青少年正处于学习最为繁忙的阶段,学习压力大,课余时间很少,所以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30岁以下的青年人群都是刚刚工作或者刚刚成家,正处于创业的黄金阶段,所以很少参加体育锻炼;30―45岁的人们正处于事业的顶峰,有许多应酬,所以没有时间注意锻炼;45岁以上的人大多数都是退休的人,闲暇时间比较多,而且身体处于一个比较弱的状态,为了自己的健康,所以很多人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可以看出衡水市居民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深,有些人不进行体育锻炼极大地降低了自己的体质,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3.3参加体育锻炼人群选择的体育项目和活动地点的调查
通过对衡水市参加体育锻炼的调查得知,衡水市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选择健身路径、散步跑步和羽毛球的占绝大多数。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有78.3%的人选择小区的健身路径作为建设手段。老年人喜欢散步、慢跑等这类的健身方式,这是由于这项活动不受场地限制,很多老年人选择住宅小区或马路作为活动场所。而青年人喜欢激烈的运动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等。另外,很多女性选择既能健身又能减肥的运动项目,比如体育舞蹈、羽毛球、游泳等。
4.结论与建议
4.1.1调查得知,衡水市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里有88.7%的听说过或者了解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而且100%的被调查者支持该计划的开展,由此可以看出衡水市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开展比较理想,性别比例没有明显的差异。衡水市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呈老年化趋势,而工作繁忙、健身意识薄弱成了阻碍年轻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因而应该加大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市民了解体育活动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4.1.2衡水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性别比例相差并不是很大,其中男性比例为54.4%,女性为45.6%。参加锻炼的人群呈老年化的趋势。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发展体育人口,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和特点,统筹兼顾,区别对待,全盘安排,推动衡水市体育事业和经济的发展,并结合衡水的地域、文化特征,全力发展具有衡水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4.1.3衡水市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选择健身路径、散步跑步和羽毛球的占大多数,还有乒乓球、武术一些活动也比较受欢迎。市民选择的场所一般都是公园广场、小区和路边等简单的公共场所。政府应该加大对社会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管理,使居民能有更多更好的运动休闲场所和体育设施,尽最大可能地改变体育活动场所的落后状况。
参加文献: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务院1995年6月20日颁布.
[2]李建国.中国社区体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规律[A].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42-50.
[3]邓玉.论大众体育及文化导向[J]。体育科技,2001,(3):1-3,7.
[4]王刚珊.终身体育[M].北京你: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119-120.
[5]郭亦农.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因素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1-4.
[6]田雨普关于我国群众体育结构性完善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1997,(16):1-5.
衡水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课题,课题编号2009051。
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城乡居民; 体育锻炼; 坚持性; 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78-0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群众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并逐步认识到身体健康对生活品质的重要性。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指出:设立“全民健身日”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和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我们应以全民健身日的确立为重大契机,形成全民健身的热潮。
为此,笔者对所在市区及周边农村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对象涉及18周岁以上的老中青人群,涵盖工人、农民、高科技从业人员、教师、大学生、公务员、个体工商户等各色职业,并控制了性别比例,力求调查对象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和数据汇总,以其为全民健身目标奠定基础。
一、我省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
我们对于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调查只限于经常性体育锻炼。经常性体育锻炼界定为每周参与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时间不短于30分钟。通过走访调查和资料汇总,可对我省城乡居民参与经常性体育锻炼的现状作出如下结论:
1.城市体育锻炼人群高于农村
城市中参与经常性体育锻炼的人数普遍高于农村,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差异不大,而农村中经常性体育锻炼人数呈下降趋势。同时,城镇体育锻炼人群在体育锻炼的场所选择、锻炼项目、体育锻炼消费水平等都与农村差异很大。
受工作性质的影响,农村人口体力劳动量较大,缺乏体育锻炼的动力。另外,农村人口受认识水平的影响,对身体素质的关注度低,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度较低。农村中有意识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育锻炼形式主要是慢走和太极。体育锻炼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庭院、道路等闲散场地,锻炼项目也较为单一,有偿体育锻炼参与程度更低,与城市差距较大。
2.老年人体育锻炼人群高于中年人和青年人
现在生活节奏逐步加快,青年人大多存在工作和学习压力,时间不够充裕,对自身健康状况关注低,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中年人大多为事业期人群,体育锻炼参与程度较低,体育锻炼形式也主要是集中在有偿健身和球类运动。
老年人身体素质处于衰落时期,关注自身体质状况和健康程度。而且,大部分慢性疾病人群集中在老年阶段,目的比较单一。受年龄和体力因素影响,老年人普遍喜欢运动量较低的慢跑、慢走、太极、社区健身等,锻炼场所主要集中在社区、公园、公路旁等露天场所。
3.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
我们可以从资料中得出,受教育程度与体育锻炼成正比,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也越高,其中主要是集中在公务员、教师等有规律的从业人员。可见,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自己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高。
4.无偿体育锻炼人群高于有偿体育锻炼
受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我省群众在日常生活列支中,不愿意在体育锻炼中加大资金投入比例,无偿体育锻炼人群普遍高于有偿体育锻炼人群。参与有偿体育锻炼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年人和中年人,锻炼形式主要是健身房项目、游泳等。
二、影响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因素分析
1.意识因素
体育锻炼意识我们界定为人们对参与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参与主动性、参与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总和。从参与调查的人群中,没有参与体育锻炼,或者参与很短时间的人来看,大多是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或者是很不重要,对体育锻炼没兴趣,或者是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很好,没必要参与体育锻炼。
2.环境因素
我省大多数地区政府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对于居民体育锻炼尚不够重视,体育锻炼的场地主要集中在公园、广场、社区、道路等场所,人均体育锻炼场地明显不足,体育设施不健全。在这个问题上农村条件更差。在新农村建设中此种情况有所改善,有些村落利用道路等增加了休闲健身设备,但是人均占有严重不足,并不容乐观。政府部门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和农村建设规划中,留足公共体育用地,并充分利用广场、公园、闲散空地建设全民建设基地,增加经济实用性锻炼设施,尤其是加大对农村的硬件建设投入。
3.时间因素
在青年和中年人群中,时间因素是影响体育锻炼坚持性最主要的原因。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职业病人群不断上升,相反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却不断降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都在忙于工作没有空闲时间。
4.身体因素
在一些特殊体质人群中,身体条件成为制约其体育锻炼坚持性的不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疾病人群不断扩大。受身体条件的影响,这些人群普遍反映不能参与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在身体素质恢复中的作用认识不够。
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确立的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从我省情况来看,我们需要综合政府、社会及民众各方面的力量,为我省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共同努力。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
课题批准号:201201204。课题名称:影响我省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
参考文献:
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操;改革与创新
体操作为最古老也是时间历程最长的项目,发展越来越缓慢,随着规则不断的进化改变,难度逐渐上升,导致体操“越来越难”。参加体操项目的人越来越少,体操非常难发展到大众体育中,大众体操这条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在基层中体操开展项目最多的就是高校,目前高校体操教学也是按等级套路传授学生,这么多年没有大的变化,这就导致目前大众体育与市场的严重脱轨现象,在实际应用中体操的范围逐渐受到影响,社会开展层面打不开。作为体育项目的老大哥受到限制在全民健身大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改革创新体操教学方法,使体操的教学与社会应用接轨,力求做到简单易学、内容丰富、贴近实际、增加趣味性,让体操项目逐步发展起来。
一、全民健身背景及发展史
(一)全民健身背景
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体委会联同各个体育部门、群众组织和各个社会团体在国务院领导下积极推出的一项针对全体大众、全民参与的一项体育健身计划,是基于当时的环境,与现代化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跨世纪战略的发展是相配套的,怎样顺利的执行这项计划,是目前所有体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计划中,配合此计划顺利实现,使人民群众成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性活动。
二、体操课在高校中开展的现状
由于体操项目的老套导致体操的生源逐步下降,加之高校的扩招以及很多理工科转体育的增加,从中学开始学生体育课就对体操不够重视等原因,造成目前学生体操意识及体操理念的淡薄。
(二)课时量的减少
由于近几年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啦啦操的红火发展,课程越开越多,体操课课时量越来越少,例如我校体操课程只有一学期72个课时,相对于庞大的体操课程,这些课时量确实有点捉襟见肘。但是这也促进了体操教学改革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的偏移
高校学生现在通常实践性比较少,最基本的队列队形都没完全掌握,等到实习时才知道队列队形的重要性。我们教师与学生都忽略了最基本内容的重要性。导致现在学生口令时常出错,队形的调动与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严重不足。包括现在体操最开始的广播体操的学习,学生也只是会做操了。(四)成绩评定的不合理性目前我们最终给学生的成绩评定存在着看重技术、轻视教学能力、看重最终结果、轻视整个过程的整体现象。在整个成绩中,竞技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例,像团体操的内容、基本体操的内容有时成绩里面都没有体现。这样就与市场脱轨脱节。学生掌握的是“哑巴体操”,所以这种教学还是不科学不太合理。严重影响着体操的发展和进步。
三、体操教学创新与改革的内容
(一)基本体操
体操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基本体操,它是体育教学与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织内容与训练手段,也是关系到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基本体操主要包括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持轻器械体操。我们通常教学的重点会是队列队形练习和徒手体操教学。
(二)器械体操
器械体操教学应从实际出发,挑选一些符合大众健身、既简单又实用的内容,关键以培养发展学生能力为教学要求。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学生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地方。体操教学关键点在于授人以渔,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对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在学生做动作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动作技术规格,及时引导学生查找自己动作的错误,然后用专业的体操术语把正确的动作和自己的错误表述出来,然后大家跟老师一块探讨,寻找错误的地方。
四、对传统体操课改革的对策
体操传统竞技教学观念向大众性、全民健身性和社会娱乐性的观念转变。我们应该改变观念、强化认识、加强观念的宣传力度。摆脱一直遗留下来的竞技体操的传统框架,彻底改变脑海里的重竞技动作、轻视能力,重视专业理论知识、轻视全面素质培养的教学能力和理念。转变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要开发体操的多元性特点,多发,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重新让体操展现其在教育、健身、娱乐和表演等方面的功能和特性。
五、结论
体操课程的设置目前仍以竞技体操为主,这样就阻碍了体操项目多元性的发展,也就阻碍了体操项目的发展,我们现在要改变体操课程的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发展和需要,紧密联系社会需要,建立一个以全民健身体操为主,竞技体操、边沿体操为辅的多元性体操教学体系,充分开发和挖掘体操的健身功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掌握体操的内容,也坚定终身体育的思想,让体操项目重新回归社会市场经济发展。
作者:王玉梅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华慧.新时期中国高校体育对健康个性化教育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4):38~39.
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蚌埠市 社区 健身路径认知情况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4-0044-03
“全民健身路径”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载体之一,从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发到2011年《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经历了近20年的快速持续发展,蚌埠市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健身广场、城市广场、景观健身路径及利用健身路径健身的人群随处可见。为了进一步促使社区健身路径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通过蚌埠市社区居民健身路径认知调查,探寻影响健身路径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势在毖行。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蚌埠市现辖4个市辖区(淮上区、蚌山区、禹会区、龙子湖区),包括19个街道,6个镇,6个乡,115个居民社区,总人口90万。本文仅在4个市辖区的1 15个居民社区中抽取22个社区所属的健身路径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22个健身路径场地参与健身运动的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随机走访、进行实地考察。
1.2研究方法 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相关原理,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1.2.1问卷设计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健身路径点多次实地考察,对问卷不断修正、改进,最终确定了淮南市社区居民健身路径认知情况调查的基本内容。
1.2.2问卷发放对象抽样
文中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法,根据市体育局群体处提供的淮南市健身路径分布一览表,按照各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安装点的类别,充分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在4个市辖区中抽取22个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淮上区5个、蚌山区7个、禹会区5个、龙子湖区5个。
1.2.3问卷回收
为了使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淮南市社区居民健身路径认知与使用满意度的整体特征,根据既定的样本数量随机抽取社区,对在健身路径点锻炼的居民和未在路径中活动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489份,回收问卷440份,其中有效问卷416份,问卷回收率90%,问卷有效率85%,从而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1.2.4问卷效度检验
本研究问卷效度使用了专家评定法,请教了10位在高校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研究的教授、副教授和5位市体育局群体处的管理人员对调查问卷的效度进行评定,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问卷设计总体合理,区分度适中,专家反馈的问卷效度为有效,达到了科研标准。专家评定结果如表1所示。
1.2.5问卷信度检验
为了确保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在调查中采用重测法,随机抽取了五个市辖区使用健身路径健身的40位社区居民进行再次调查,两次调查时问问隔26天,再次调查的稳定系数R为0.846,相关性较明显。因此,调查问卷调查指标体系可靠,据此所得的调查结果可信。
2 研究结果分析
2.1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主观认识
体育锻炼的主观认知是指人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及价值观念对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对身体带来的影响的主观评价[1]。也就是说,体育锻炼的主观认知包括对锻炼方式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认可及对体育健身情感等方面的感受。通过对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主观认知的调查研究,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反映出社区健身路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透射出对体育锻炼认识的不同与健身路径使用的关系。
图1数据显示,受调查的416人中有265人(占样本总数的63.7%)认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78人(占样本总数的18.8%)认为体育锻炼重要,只有18人(占样本总数的4.3%)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研究结果表明,淮南市全民健身的普及已取得一定成果,绝大多数居民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2 2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的动机分析
图2显示,蚌埠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进行体育锻炼的首要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根据样本数据分析,在使用健身路径的人群中以“强身健体”为首要动机的有180人,占样本总量的43.3%;以“休闲娱乐”为首要动机的有114人,占样本总量的27.4%;以“减肥治病”为首要动机的有78人,占样本总量的18.75%;以“人际交往”为首要动机的有25人,占样本总量的6%;以“其它”为首要动机的有19人,仅占样本总量的4.5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过去的30多年里,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一个重要标准来衡量生活的质量。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有效改善人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观念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并付诸实践,如图2所示,有近一半的健身路径使用者以强身健体为首要动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作效率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升,希望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调查显示有27.4%的健身路径使用者选择通过健身路径的活动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反映出健身路径对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选择以“减肥治病”为首要动机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18.75%,其中大多是女性及中老年人。蚌埠市作为老工业城市、皖北中心城市,在经历转型发展的阵痛的同时也面临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市区中老年人的体育休闲时间和人数一直在逐年增多,许多老年人到公共场所的健身路径进行锻炼除了健身以外,更重要的目的是交友,6%的样本总量占比会在未来逐渐增加。
2.3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锻炼方法掌握程度分析
凋查发现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总体差别较大,许多健身爱好者并不准确知道自己每天使用的健身路径的正确锻炼方法。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健身者在使用健身路径前没有了解健身路径的具体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使用时也没有注意健身器材标志牌的相关说明。客观上可能因为部分器材的标牌说明较为简单(只有名称、功能),甚至出现破损、脱落、失修。
图3显示健身路径使用者不了解器材使用方法与其价值功能者竟然占到样本总数的24%,只有28%的使用者了解健身路径器材的锻炼方法及价值功能,48%的使用者只是部分了解。只有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各种健身器材才能真正实现器材的价值功能,否则将会产生安全隐患,影响健身路径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提高社区居民掌握健身路径器材正确锻炼方法的总体水平是实现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
2.4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锻炼方法掌握来源分析
取得良好健身效果的基础是要掌握正确的健身路径器材使用方法,进一步调查发现健身者掌握健身路径器材使用方法的来源主要有:专业人员指导、器械标牌说明、锻炼同伴指导、模仿别人。图4数据显示,健身路径使用者掌握正确使用器材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模仿别人、器械标牌说明、锻炼同伴指导,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6%、2 0%:、19%。另外,还有占样本总数29%的健身路径使用者根本不知道相关器械的使用方法,只是随意练习,这样一方面会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无法实现健身效果,甚至会造成一定的身心损害。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部分器材的使用说明较粗糙,部分器材损毁、脱落的标牌说明没有及时修复、补充;第二,专业指导员的相关待遇较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指导员数量较少。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结合锻炼者对健身路径的认知分析,健身路径使用效果不高的原因有:健身者健身意识淡薄、锻炼强度不够、不能长期坚持;缺少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健身者没有掌握科学使用健身路径的方法,只是模仿同伴或随意锻炼。
3.2建议
调查显示对健身路径科学使用方法的缺失是导致健身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适当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劳动报酬,充分发挥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传播中的作用,使健身者掌握正确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健身效果,确保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另外,加强健康意识的宣传,营造积极进取的健身文化氛围,也是提高全民健身理念、增强全民体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伟.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与维护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5):23-24.
[2]李亚楠,张杰,李海峰.实施灵敏素质路径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体育文学刊,2011(5):104-107.
[3]任续飞.全民健身计划下沈阳市中老年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状况的剖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4):13-16。
[4]李忠梅,西,肖谋远,曹晓蓉.成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组织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5):34-36.
On the Cognition of Community Fitness Path in Bengbu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