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建筑表皮;节能;改造

中图分类号:TUlll.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092-02

收稿日期:2006-02-25

作者简介:郑雷(1980-),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助教。

1 前言

现在,发展节能建筑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各国都在以各种形式推广节能建筑,针对各类建筑的不同功能许多建筑节能技术和措施正在不断涌现。

我国在建筑节能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据调查,在全国现有建筑中符合国家节能标;隹的不到5%,处于高耗能状态。而国外技术引进后可行性不强,国内针对本国建筑特点的相关节能技术还相对较少。

对于我国现有建筑而言,其外部形式结构相似性较强,自身特点明显,且能耗主要集中体现在冬季的保温和夏季的隔热上,有利于节能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在现有保温和隔热的节能措施中,最可行,最见效的,就是墙体保温方法。现在市场上已完成的墙体保温改造无论从形式或效果都不很尽如人意,以何种形式改善墙体保温性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2 改造住宅建筑表皮及其形式与改善建筑节能效果相结合的可能性

建筑表皮是建筑内外空间的交界处。建筑表皮的构成方式直接来自于表皮满足其特定功能的要求。建筑表皮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建筑外部空间的关系上,概括为两个方面:围护和交流。建筑表皮既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外部空间相分隔、隔绝外部空间对建筑使用的不利性因素的功能要求,后者则是对外部空间开放和交换能量的功能要求。

由于建筑技术和成本的限制,我国现有建筑的表皮尤其是外立面,往往作为承重结构而存在,且其形态与内部空间结构关系密切,在隔绝外部空间对建筑的不利性因素(主要是保温、隔声)方面差,独立性较弱,不能很好的完成其围护和交流的初衷。如何将我国绝大多数现有建筑的表皮从仅作为承重结构的思维中摆脱出来,通过改造将体块、空间等原本的建筑要素和节能技术融合,赋予表皮新的功能与特点,使表皮的构成方式不但能够完成建筑要素的品质和特征的要求,且更能进一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是这篇文章最终所要追求的。

对于建筑表皮的改造有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叫“外观装修”,简称“外装”,在建筑界被称为”立面改造”。今天在中国各大、中、小城市,建筑表皮改造(主要是建筑立面改造)活动相当频繁,但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仅仅局限于改造建筑表皮的外观,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在中国现阶段建筑节能技术改造的进程中,如何将建筑立面改造与建筑节能改造相结合,在美化建筑外观的同时实现建筑的节能效益以避免重复施工和浪费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表皮的更换,含有包括从建筑表皮形式的改变到建筑表皮的完全更换等不同层次上的意义。即使同样以装饰建筑为目的的建筑表皮更换,也可以分为与原有建筑形式紧密结合的修饰和附加的、独立的装饰两种类型。

由于建筑支撑结构的不同和建筑表皮在建筑支撑结构中的作用的差异,建筑表皮更换过程的技术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建筑表皮的更换的程度也有所区别。最常用的建筑表皮更换有更换墙体饰面材料、外包表皮和建筑表皮完全更换三种。下面主要论述以下这三种建筑表皮更换方式的各自的特点及其美化与节能技术相结合的可能性。

2.1更换墙体饰面材料时

建筑表皮更换中对建筑形象,包括建筑表皮的形象改变最少的方式。多用于墙体承重结构,有时也用于填充墙结构,这种方式不改变建筑表皮的墙体和洞口的位置,也就不改变建筑表皮的基本构成形式。

这种情况下的建筑节能改造可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建筑节能改造模式。

改造时可多考虑节能保温涂料、轻薄型保温板材与节能门窗等技术的复合运用。例如,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聚氨酯保温材料及其施工技术。硬质聚氨酯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低、耐热性好、耐老化、容易与其它基材黏结、燃烧不产生熔滴等优异性能,其良好的化学与物理性能在现今欧美国家被广泛用于建筑物的屋顶、墙体、天花板、地板、门窗等作为保温隔热材料。

通过调整被饰面,比如块面横竖线条,纹理等视觉设计方面的组合方式的因素,适当的选择节能材料的种类、颜色、质地及造型,对建筑表皮构成方式(技术方式与视觉效果)进行重新组织,进而调整住宅建筑表皮各种不利因素。并且不必改变建筑表皮与内部空间之间的原有关系。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改造建筑表皮的视觉形象的目的,又达到了改善建筑能耗的目的。

这种建筑表皮节能与美化改造的结合方式造价较低、工期较短,且其保温隔热性能优良、保护主体结构、不占室内使用面积、不影响室内装修、综合经济效益高最易与推广,优点十分明显。

2.2外包表皮时

外包表皮是在原建筑表皮外面再加一层建筑表皮。时下,这种做法大多数情况下的目的是出于建筑视觉形象的要求,建筑表皮更换采用承重结构的重表皮包在原有墙体的外面且外包表皮的外部加包表皮多数是以幕墙表皮为代表的轻表皮系统。而在建筑其它功能的改造要求方面考虑甚少。外包表皮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原建筑表皮的构成的限制。

这种情况下的建筑节能改造可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和外墙内保温技术相结合的建筑节能改造模式。

改造时,因其支撑结构相对独立,各种技术运用的空间较前者大,可考虑以原有墙体作保温加固处理后再进行表皮外包。外包表皮宜采用各类型节能保温板材辅以保温辅料,并配合节能保温门窗等共同使用。

改造后外包表皮与原有墙面有一定距离可形成保温空气层,加上原有墙体的保温处理,形成外包节能保温层――保温空气层――原有墙体保温层的三层保温模式:

即外包表皮可采用如聚氨酯保温材料、FTC自调温相变节能墙体保温材料、具有闭孔结构的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发泡型聚苯乙烯板、挤出型聚苯乙烯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等材料及其技术,再配以发泡型聚苯乙烯板(或挤出型聚苯乙烯板)+耐碱玻纤网布+含有胶粘剂的聚合物砂浆,如专威特外墙外保温系统,北京中建院外墙外保温系统,Preswitt保温系统等几种外墙外保温系统共同组成住宅建筑外包表皮节能模式。

而且,由于其在改造过程中重塑了建筑的外表皮,使其在装饰技术运用和视觉效果方面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从而使建筑外观的视觉效果得到极大的提升,利于彻底改变建筑原有的旧貌。虽然其成本较高,工艺复杂且施工时间较长,但是其对建筑外观和节能的改造最为彻底,效果也最好。

2.3表皮完全更换时

建筑表皮完全更换,表皮与建筑支撑结构分离,在现实的情况下,无论是对建筑进行外观改造还是节能改造,建筑表皮被完全更换的情况并不多,而且还是出现在建筑表皮不但与建筑支撑结构分离,而且并不依靠其自身的重量维持自身的稳定性的情况下。

这种情况下的建筑节能改造可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和外墙自保温技术相结合的建筑节能改造模式。

这里主要讨论一下墙体自保温系统。墙体自保温系统主要是通过各种中空、加气类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材料本身特性提高隔热性能,其原理就像发面包或羽绒服,形成一层空气层,这些材料分量较轻,保温性能也比较好,适合应用在框架结构建筑中。再配合外墙外保温技术甚至于外墙内保温技术,形成复合保温层,达到良好节能保温效果。而装饰和节能效果方面虽具有前两者的优势,但无论在装饰改造还是节能改造方面,其成本和技术要求都是最高的,针对我国国情而言并不利于普遍推广。

以上针对建筑表皮的三种基本改造方式进行了分析,并简要说明了建筑表皮改造的同时对建筑能耗节能改造的可能性的几点想法。

3 结语

总之,发展节能型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住宅和公共建筑对资源的消耗,特别是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严重浪费,与我国的国情很不适应。因此,改善既有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能耗问题,大力发展节能型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还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继续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冯路.表皮的历史视野.建筑师,2005.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境;政策

中图分类号:X321;TU-9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6.009

1 引言

作为全球最大能源使用国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国,中美两国越来越重视颁布有关能源效率的政策。举个例子,中国制定了2006-2010年以及2011-2015年单位GDP能源强度的强制性减排目标。中国还明确了截止2020年单位GDP的碳减排目标,应该控制在2010年水平的40%-45%。能源效率以及气候变化越来越受重视,绿色建筑近年来万众瞩目,受到建筑师、房地产商以及居住者的广泛关注。绿色建筑部门的很多工作内容都是围绕标识项目展开的,例如: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以及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等。

美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绿色建筑风潮席卷美国多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成立于1993年,并于1998年提出1.0版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对该版本作了大幅修正并于2000年推出了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2.0版本。修正内容包括评定量表以及建筑认证四个等级。该认证已经发展成为9个相互关联的评级程序。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此评级程序。现行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评级程序原定于2012年进行修正,但截止2013年11月尚未公布最新版本的具体内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并非最新版本评级程序,因为截止论文誊写阶段很多细节仍然未被公布。与美国相类似地,中国对绿色建筑的关注同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绿色建筑系统研究”被列为中国国家科学基金的重点领域。然而,绿色建筑评分系统以及标识并无实质性进展,直到10年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6年6月1日正式引进民用住宅以及商业性建筑的非强制性绿色建筑评级标准。2007年6月的技术性支持文件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管理提供了详细指导,建立非强制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Geng et al. 2012)。新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样将在2014年正式,替代2006年的版本,但最终版本尚未。

2 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项目

2.1 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系统

分三步以超过半数以上意见为准的公开的评级流程是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系统的重要特征。第一步: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志愿者委员会、(委员会下属的)专门小组以及工作小组的成员以及工作人员制定评级程序草案。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指导委员会以及美国绿色建筑协会董事会将对该草案作出审查和批复。随后,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成员将投票决定是否通过。表1所展示的是不同的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评价系统的当前状况。总共有超过54,000个项目在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登记申报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项目,涉及的建筑面积超过101亿平方英尺(9.38亿平方米)。在这些项目当中,超过19000个项目已经通过某个等级的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涉及32亿平方英尺(2.93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表1 2013年8月,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系统以及项目

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评价系统 发起时间 通过认证的项目 登记在册的项目

新建筑以及重大革新 2000 9,200 18,800

既有建筑:运行与维修 2004 2,500 6,400

直接控制区域&各自区域(结构体) 2006 1,300 4,500

商业建筑内部装饰 2004 3,800 3,800

学校 2007 600 1,400

零售商店 2010年11月 400 500

健康保健 2011 2 200

住宅 2008年2月 41,400 116,000

小区 2010年4月 103

来源:美国绿色建筑协会 2013a

2.2 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评级以及认证流程

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认证流程的第一步:项目参与者选择登记申报何种评级程序。有时候,某个项目需要在其满足条件的众多评级程序当中作出抉择。一旦项目完成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协会的在线登记并支付相关费用,该项目组便有权使用软件工具,并建立起与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协会之间的联系。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协会是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认证项目的管理者,负责独立完成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的第三方技术审查以及认证。在完成认证之后,项目团队开始准备项目申请工作,明确希望获得的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分值并将相关任务分配给团队成员。对于每一个分值,责任团队的成员需要收集信息并完成计算,证明他们已经满足前提条件并达到所选分值。所有必要文件都应当在线上传至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网站并由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的项目管理员提交。

LEED认证以及评级程序是基于满分为100分的基础分以及10分附加分用于设计(或者运作)创新以及区域优惠得分项目。附加分鼓励项目团队积极寻求创新战略以及或者解决地理性特定环境问题。40-49分的分值区间内为合格认证,50-59分的分值区间内为银级认证,60-79分的分值区间内为金级认证,而80分以上的分值区间则为白金级认证。

在各个评级程序当中,获得LEED特定认证所需的分值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各个评级程序获得分值的必要条件以及类别可能存在差异。特定分值获得的分数高低(也就是分数权重)是由特定分值项目能够对建筑相关环境造成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决定的。换句话说,价值最高的分值所代表的是能够直接解决建筑类别当中最为重要问题的项目。针对每个分值,《评级程序参考指南》指出达到分值要求可用的两种甚至更多选择并辅以潜在技术以及战略。表2所展示的是LEED新(商业)建筑评级程序(2013年4月1日正式生效)分值类别以及每个类别当中的可能得分点。

表2 LEED新(商业)建筑评级程序分值类别概览

类别 可能得

到分值 分值占比 分值概览

永续性基地开发 26 24% 施工活动污染防治(必要条件)

基地选择、开发密度、受污染基地再开发、替代通方案

暴雨径流控制设计、热岛效应以及光化学污染防控

用水效率 10 9% 降低日常用水量(必要条件)

植物栽培灌溉用水效率

创新废水处理技术

能源与大气 35 32% 基本建筑能源系统功能验证(必要条件)

最低能源效率要求(必要条件)

基本冷媒控管(必要条件)

能源效率优化

现地可再生能源以及绿色能源

系统测量与认证

材料与资源 14 13% 回收资源储存与收集(必要条件)

既有建筑再利用

营建废弃物管理

资源再利用以及回收再生材料

物料选择:当地开采的材料、快速可再生材料以及认证木料使用

室内环境质量 15 14% 最低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必要条件)

环境烟害控制(必要条件)

室外空气交换情况监测以及外气通风量的增加

低逸散性材料、室内化学物质以及污染源控制

系统可控制性、舒适热环境度、自然采光与视野

创新与设计过程 6 5% 创新设计手法

LEED认证专业人员(AP)

区域优惠得分项目 4 4% 区域优惠得分项目

可能得到的最高分 110 100%

来源:USGBC 2013b.

LEED建造与重大创新评级程序的审查方法通常包括仅设计申请审查、仅建造申请审查以及两种申请审查兼而有之。既有建筑的LEED认证,申请者应当提交某个指定时间段内的运作数据以及文本资料。对于绝大多数必要前提以及分值1 ,运作周期必须至少达到3个连续自然月度。既有建筑的LEED认证申请同样必须在运作周期结束之内的60天内(包括周末以及假期)提交评审。

正式申请审查始于完成了的申请被接收的时间节点,每种评分系统以及审查办法所涉及的申请审查流程大同小异。

总而言之,最早完成的是初步审查。初步审查期间主要完成对材料的完整性的检查,表将被归成两类,即“审核通过”和“审核未通过”。每个前提条件以及分值也将成为审查对象,被指定为“预期达成的”、“未定的”或者“被否决的”。审查团队还会给出技术性建议。初步审查结束之后,项目团队可以选择将审查结果视为最终结果,也可以选择提供额外的补充文件,接受可选最终审查。在完成最终审查流程后,项目团队可以选择接受最终决定,或者于25天内提出诉请复审并缴纳相关复审费用。如果通过认证,LEED认证项目将获得正式认证信函,并获知如何订购额外市场营销资料。项目团队还可以选择是否将项目列入在线LEED项目目录以及美国能源部的高性能建筑数据库当中。对于LEED既有建筑的运行与维修评级,项目可以每年均申请换发新证,但每五年至少换一次新证。

3 中国绿色建筑评级标准以及标识项目

3.1 中国的评级程序

中国的国家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区别对待民用住宅和公共建筑(例如:商业建筑以及政府所有的建筑)。除了支持国家标准之外,GBEL项目旨在从上至下加速环保绿色建筑的市场准入并且使得绿色建筑评估制度化和大众化。自愿性GBEL项目是由绿色建筑设计标识(GBDL)和运作性绿色建筑标识(GBL)两部分组成。两个标识均采用三星评级程序。其中,三星级是专门授予得分最高的绿色建筑,而一星级则被授予得分最低的绿色建筑。

GBDL协助完成对绿色建筑的预认证,根据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将建筑设计分为一至三星级。该分级的有效期为2年。绿色建筑设计评估系统是由三类标准组成的。其中,每类标准涵括六个类别的评估内容:建筑当中必须涵括的强制性因素、一般因素以及优选因素。建筑设计当中每涵括一个项目便可以获得一分。

举个例子,民用住宅的强制性节能项目包括满足供热以及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的节能标准要求、在带有中央供暖或者中央空调的建筑内安装植入性温控装置以及供热计量表等。一般节能项目包括高效率设备、照明、能量回收机组以及可循环使用能源技术(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光电以及地源热泵系统)的使用。优选项目包括更为高效的供热、空调以及超强可再生能源集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该评级程序与LEED的相似之处在于:强制性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一般因素是分值类别,而优选因素则可用来获得较高星级的附加分值。

标识星级评级的最终结果是由六项各自的最低分而不是总分决定的;因此,为了达到一定分值,建筑必须同时满足六项内容当中的最低数量的要求。这种做法使得六项内容权重相当,不允许出现用某项当中表现特别优异的抵消另一项当中表现相对较差的情况。

实际上,三星级绿色建筑必须在六个评估项目当中表现得非常出色,包括优选因素。表3和表4分别展示了民用住宅和商业建筑的最低要求以及评级程序。

与GBDL相比,运作性GBL的绿色建筑预认证的评估内容的综合性更胜一筹,因为它还将建设过程当中的质量控制考虑在内。GBL仅需为期至少一年的建设运作即可授予,有效期为三年(Song 2008)。GBL评估流程同样要求实地探访;建设物料及其来源的记录;水、能源以及物料的保存的资产管理计划;逐条记载的财务记录,比如:工程量表(Zhang 2011)。然而,对实际运作当中的能量消耗量的报告并不做要求,因为GBL的主要考量对象是建筑设计以及设计内容是否能够在建筑流程当中得以成功完成。

表3 民用住宅的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相关标准

评级水平 所含强制性项目(27) 一般项目 优选项目

基地使用&室外环境 能源效率 用水效率 资源使用

效率 室内环境 运作管理

合计: 8 合计: 6 合计: 6 合计: 7 合计: 6 合计: 7 合计: 9

是 4 2 3 3 2 4 0

是 5 3 4 4 3 5 3

是 6 4 5 5 4 6 5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

表4 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相关标准

评级水平 所含强制性项目(26) 一般项目 优选项目

用地&室外环境 能源效率 用水效率 资源效率 室内环境 运作管理

合计: 6 合计:10 合计: 6 合计: 8 合计: 6 合计: 7 合计: 14

是 3 4 3 5 3 4 0

是 4 6 4 6 4 5 6

是 5 8 5 7 5 6 10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

表5 中美LEED以及GBEL认证项目和建筑面积的比较

年份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LEED项目美国 2 6 17 44 111 180 297 517 938 2210 2938 3309 3653

LEED项目中国 -- -- -- -- -- 2 4 8 30 65 82 110 101

GBEL项目中国 -- -- -- -- -- -- -- -- 10 20 83 113 494

LEED建筑面积美国 0.1 0.2 0.4 1.0 2.2 4.3 7.5 12.9 24.7 65.2 116.5 164.1 201.4

LEED建筑面积中国 -- -- -- -- -- 0.1 0.1 0.1 0.7 2.7 7.9 12.4 16.3

GBEL建筑面积中国 -- -- -- -- -- -- -- -- 不可得 不可得 7.0 不可得 不可得

注意:所有数据均针对认证合格的项目。建筑面积的单位是百万平方米。

从表5当中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1年,参与GBEL认证的建筑项目的数量出现了大幅上升。绝大多数项目都被授予了设计标识。其中,与民用住宅项目相比,商业性建筑项目所获得的设计标识数量稍多。项目数量及其增长率水平与LEED项目早期发展(2000-2004年)极为相似。

3.2 中国绿色建筑评级认证流程

GBEL项目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属的能源效率科技部负责管理的。管理责任具体划分给两个机构的办公室,包括隶属于科学技术建设中心的绿色建筑管理办公室以及隶属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绿色建筑发展研究中心。仅有上述两个国家办公室有权完成对三星级建筑标识申请的审批,而一星级以及两星级标识的申请则可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21个地方办事处受理(Li 2011)。

一旦申请被接受,绿色建筑标识申请审查流程即告开始。收到申请的权力部门将对申请材料作出初步审查,决定申请材料及其证明材料是否充分完整。在完成初步审查之后,申请材料将被递交给特派专家或者具备相关资质的办事人员,并由他们完成对证明材料细节的专业审查。如果申请材料顺利通过上述两轮审查,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在超过400个专家数据库当中选择)讨论会,对申请作出审查和评估,决定授予几星级标识(Li 2011)。评级结果将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而建筑则将在公开审查流程结束之后,被正式授予标识。

虽然GBEL是一个国家级的评级程序,但在省市层面具备一定的灵活度,因为各个地方性评估认证权利机构拥有根据当地的地理或者气候条件排除标准当中的某些不兼容项目的自由裁量权。举个例子,位于中国东北的沈阳市要求所有参与绿色建筑评级认证的公共建筑均考虑使用地源热泵用于取暖,但是这个要求对其它地区而言,则是不存在且不合理的(Geng et al. 2012)。各个省份之间的评级严苛程度同样存在差异。

4 中美绿色建筑评级程序的比较

4.1 项目管理

虽然中美两国的绿色建筑评级项目均是自愿参与的,但美国LEED项目是由非政府机构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协会监管的,而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则是由中央以及省政府机构负责监管。特别地,LEED评级程序的发展以及完善是由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协会委员表决通过的。委员会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建筑师、房地产商、业主、律师、环保主义者以及行业代表。LEED项目登记以及认证 LEED是由绿色建筑认证协会负责管理的。该协会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支持下建立的第三方组织,独立完成对专业化证明以及项目认证的监督。然而,中国GBEL评级标准以及标识申请和认证的发展均接受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建筑节能技术部门的政府机构的管理。在评级程序的涵括范围层面,中国GBEL项目区别对待民用住宅与公共建筑,但并不像LEED那样具备专门针对特定建筑类型的评级程序。两个项目均为设计建筑与运作设立不同评级项目,但是运作评级的报告要求存在差别。对于绝大多数LEED既有建筑运作和维修分值,LEED所要求的运作周期仅为三个月。但是,中国运作性GBL的每个分值都需要长达1年的居住以及使用。然而,中国绿色建筑运作评级并不要求提交实际运作能源消耗量的报告。在中国,仅有那些成功获得设计评级标识的绿色建筑才有资格申请运作性评级标识,虽然LEED新建筑以及既有建筑项目是独立的、单独存在的项目。

4.2 评级程序

对于特定评级程序,LEED与中国的GBDL项目存在相似以及不同之处。两个项目的关键相似点在于它们均采用分值制,但建筑开发商拥有决定分值或者措施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认证必须满足强制性要求。对于新建筑设计,LEED和GBDL同样采用相类似的评级标准,重点关注土地、能源、水、资源/物料效率以及室内环境质量。图1所展示的是各个评级标准类目所占的权重对比情况。

图1 中国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与LEED评级标准和权重因素对比

注意: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评级图是根据公共建筑的分值分配绘制的,不考虑优选项目。优选项目未被分配给以上六个类别。LEED评级是基于2009LEED新(商业)建筑评级程序绘制的。

从图示当中可以看出,GBDL的六个供选类别之间的权重分配更为平均,虽然能源效率以及资源/物料能效的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略微高于其余四项内容的占比。LEED同样将最高比例的分值给予能源和大气类别,永续性基地开发所占比重位列第二,而资源/物料能效占比则排在第三位。鉴于两国的不同国情,在每个分值或者选择类别中,两个评级程序可得分值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用水效率方面,LEED分值着重强调水保护计划、废水循环使用以及水资源保护,而GBEL则更看重雨水利用、污水再生以及海水再生(Geng et al. 2012)。此外,中国评级程序还提出了减少建筑总土地使用量的独特要求,因为中国的人口密度非常高,而LEED的永续性基地开发分值则关注其他环境因素,例如:替代通方案、热岛效应以及基地开发等。对于那些与能源相关的分值或者选项,中国GBDL评级程序明确地将能源效率置于其他专门用于节能设备、节能措施以及设计等选项之上。与此不同的是,LEED新建筑不仅强调节能,还非常重视其他与能效无关的项目,比如:可再生能源以及绿色能源、冷媒控管、性能测量以及认定。

LEED和GBDL之间的另一关键差异在于如何针对特定建筑决定应当授予的等级。根据中国的GBDL评级体系,最终评级等级是由达到各个类别的最低评级要求或者分数决定的,而LEED评级则是由所有类别所得分值的总和决定的。因此,获得GBDL三星级标识的建筑应当满足所有类别当中的最低要求,而差不多级别的LEED建筑则在争取获得最高的铂金级别认证过程当中拥有更多选择余地。LEED建筑可以在某些方面优胜,但在其他方面表现较弱。举个例子,根据中国GBDL项目,.三星级商业建筑必须满足能源效率类别的10项要求当中的8项内容,而从理论上说,获得LEED铂金认证的商业建筑只需争取在除能源与大气类别之外的其他项目获得满分或者高分,能源与大气类别仅获得较低分数也是没有问题的。

5 中美绿色建筑所面临的障碍以及扶持政策

除了绿色建筑评级程序所存在的差异之外,中美两国的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的障碍以及政策形态,虽然相似之处也同样存在。某些障碍是中美两国所共有的特征。举个例子,对医疗卫生、火灾安全、土地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等实施监管的政府机构可能并不乐于修正相关规范,更好地服务绿色建筑(制度障碍)。中美两国的绿色建筑所需的设计以及建造成本均较为高昂,因为它们对系统集成化的要求更为严格,涉及更多的建筑控制和测量点。高昂的前期投资通常会给旨在建设集成化绿色建筑的建筑和设计公司带来资金问题以及资金风险。最后一点,中美两国的建筑行业均存在很多惯例。这些惯例使得各种利益相关者不愿意轻易尝试新的或者不同的做法。建筑流程当中的次级承包商通常会将绿色节能技术视为固有风险。因此,他们会担心在项目施工过程当中植入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法律责任,因为他们才是项目的最终责任人。

与美国相比,中国同样面临着某些独有或者更为显著的障碍。首先,类似于LEED认证专业人士流程的绿色建筑经理人认证流程的缺失限制着中国绿色建筑从业人员的能力发展(信息障碍)。虽然中国各地陆续创办了很多建筑研究所,绿色建筑设计的教育在大学建筑以及工程项目当中并不常见。.其次,与美国相比,财政障碍在中国更为显著,因为中国建筑产业的发展更不成熟。房地产开发商将较高的增量成本视作绿色建筑行业投资的最大障碍。最后,中国的绿色建筑产业需要更多监管力量,改善建筑质量(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材料(确保他们确实履行承诺)。

中美两国均采用了五项政策机制,以期解决这些障碍,促进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表6对中美两国所采用的扶持政策作了对比和总结,覆盖政策支持的五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在建筑规范以及标识当中,中美两国均未能提出详细改善计划,明确如何建立规范以及标识项目,使得高效绿色建筑具备更高的渗透性。然而,两国均拥有综合性的规范和标识系统,虽然更新频次各不相同。在美国,各州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施行建筑能效规范。这些规范通常是由职业协会(例如:ASHRAE以及IECC)制定和定期更新的。在中国,国家建筑能效规范是由政府委员会建立的,且更新频次不及美国。

表6 中美绿色建筑政策对比

政策 美国 中国

建筑规范以及标识计划 规范:国家实施规范主要基于职业协会所制定的规范样本。合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标识:建立于2000年的LEED系统非常受欢迎,发展平稳,定期更新其要求。最新版本是在2013年11月份正式的。 规范:国家层面提出针对民用住宅以及商业建筑的能效规范。合规性出现在设计阶段。

标识:GBEL系统建立于2007年,起步阶段发展缓慢,但如今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预计2014年GBEL将推出新版本。

政府导向型目标以及示范宣传 市政和联邦政府的表率行为有效地刺激了早期的LEED活动。 第12个五年计划要求80%的新建大型公共建筑获得GBEL评级认证。很多城市的发展目标更为大胆。

教育以及知识普及项目 LEED教育以及职业发展是成功的关键所在。LEED委员会成员来自于产业以及专业协会,使得LEED标准的质量、可行性以及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 GBEL流程是完全政府驱动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没有机会参与系统内容制定;人力资源发展以及教育匮乏。

财政政策 地方上可以获得小额补助,享受物业税优惠政策;证据显示,LEED认证合格的建筑的租赁价格以及售价均高于普通建筑。 GBEL两星级和三星级建筑可以获得分层奖励措施;预先支付的费用较高,这是现存最大障碍。

集成化设计推广 加利福尼亚州推出早期推广以及集成化设计奖励措施。 无

中美两国绿色建筑评级体系的共同之处在于政府主导型的目标及其模范带头作用。在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率先采用LEED标准。在项目的早期,占到LEED认证总数的40%以上(Payne & Harris 2004)。联邦政府的认证行为逐渐引致更大规模的市场转型(更为资深的建筑师和承建商、更为低廉的费用以及相对较少的障碍),进而使得绿色建筑评级程序被广泛采用。LEED最近四年发展迅猛,扩张速度甚至超过前八年。目前,已经有14个联邦机构或者部门、30个国家政府部门以及超过400个地方政府选择了LEED。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尝试。第12个五年(2011-2015年)发展计划要求80%的新建公共建筑参与GBDL评级,并且提出2015年认证合格的绿色建筑建筑面积达到10亿平方米的奋斗目标,期待政府导向行为能够刺激GBDL市场的长足发展。2012年,整个美国LEED认证合格的建筑面积总量仅为2.34亿平方米。此外,深圳、南京以及重庆等城市为提升各自绿色建筑占新建筑的比重(从30%到80%均有)所树立的2015年和2020年的远景目标更富挑战性。

虽然两国以政府为主导以期实现发展目标的做法是相似的,但是中美两国用以支持绿色建筑投资的财政政策存在明显差异。

在美国,为了刺激更多人参与LEED项目,参与者仅仅可以获得小额补助,享受物业税优惠政策。但是,中国政府为了吸引更多房地产开发商设计并建造二星级甚至三星级绿色建筑,按照建筑平方数量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相对应的物质激励。然而,这种处理方式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致的:对于相对不成熟的中国房地产产业而言,一次性投资所需的建设费用才是最大的拦路虎;而美国,尽管也存在着费用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LEED认证合格的建筑的更为高昂的租赁费用以及销售价格才是LEED认证的魅力所在。根据对多个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Watson 2011),LEED认证合格的建筑的租金比普通建筑高出5-17%,而销售价格则比普通建筑高出11-25%。

中美两国民众对绿色建筑的受教育以及了解程度也存在差距。USGBC有条不紊地大规模推进LEED的宣传教育工作,对LEED的专业化发展而言,功不可没。近年来,LEED越来越受到美国民众的欢迎。此外,绝大多数主导着LEED评级程序发展方向的委员会成员都是产业内人士。这就使得LEED的要求能够与时俱进,具备较强可行性,能够与绿色建筑产业内的现行最佳做法保持步调一致。GBEL评级流程的发展是政府主导的,产业意识可能跟不上产业以及市场发展的节拍,接受度也相对较差。这也就意味着GBEL评级程序的发展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参与,才能激发民众使用GBEL评级程序的浓烈兴趣。

6 结论

随着能源效率以及气候变化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人士的重视,中美两国的绿色建筑市场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虽然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扩张速度以及管理方式,但是所采用的评级程序以及发展目标是极为相似的。美国LEED项目是由非政府机构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发起的,比GBEL项目整整早了十年。该项目的重大决策是由产业利益相关者协商一致作出的。从2008年开始,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团体(GBCI)接手LEED的管理事宜,包括登记申报、认证以及职业资格认证。然而,中国GBEL项目则是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办公室负责管理的。项目管理层面的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各自国家普通民众对这两个标识项目的认知程度以及接受程度。对于GBEL项目而言,信息障碍、制度障碍以及能力障碍等都是该项目所面临的重大发展障碍。

美国LEED和中国GSEL评级程序存在着众多相同的特质,包括区别对待新设计与建设运作、民用住宅与商业建筑、强制性与积分制评分项目。评级程序内容的覆盖面同样存在差异。与GBEL相比,LEED评级程序的建筑类型针对性更强。更为重要的是,LEED所选用的是按照分值类别分别计分,而不是直接采用总分制。这些差别可以被视为是由两国住房管理部门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导致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对政策制定以及市场发展的导向意义。

在未来发展潜力层面,美国联邦以及各州政府的授权使得政府导向型的绿色建筑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大放异彩。LEED项目依然处在快速发展过程当中,因为LEED认证合格的专业人才遍布全国,各地政策利好,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绿色建筑的租金以及售价更为可观。另一方面,中国的绿色建筑产业依然非常年轻,时刻准备着开启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除了雄心勃勃的2015年国家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之外,很多城市均为自己设立了奋斗目标,将新建筑获得GBEL认证的比例目标定在30%-80%之间。但是,房地产开发商依然提不起对绿色建筑的兴趣,因为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一次性投入较高而国家财政激励政策却未能落实到位。中国是否能够实现其已设定的绿色建筑目标,我们拭目以待。但是,如果目标确实得以实现,中国将轻松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建筑市场。

参考文献:

[1] GengY., H. Dong, B. Xue,J. Fu.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概览[J]. 可持续发展, 2012. (20) : 211-221.

[2] Li, H. 隶属于科学技术建设中心的绿色建筑管理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Y. Yuan, 记者). 2011.

[3]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绿色建筑评估技术规范(中文版)[R]. 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7.

[4] Payne, C., & Harris, J. 能源部在联邦建筑可持续能源以及用水效率当中的领导作用[R]. 加州伯克莱: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04.

[5] 宋凌. 中国绿色建筑标识[R]. 北京: 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公室,2008. http:///.

[6]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LEED评级程序[R]. 2013a. http:///leed/rating-systems.

[7]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新建筑以及重大创新评级系统LEED2009[R]. 美国华盛顿: 绿色建筑委员会, 2013b. http:///resources/leed-new-construction-v2009-current-version.

[8] Watson, R. 绿色建筑市场以及影响力报告2011[R]. 奥克兰:美国环保商务公司, 2011.

[9] Zhang, X. 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评级以及标识系统的政策建议[R]. 加州伯克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古德曼公共政策学院, 2011.

From Platinum to Three Star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S. and China Green Building Rating Programs

Nina Z. Khanna1, John Romankiewicz1, ZHOU Nan 1,FENG Wei1,YE Qing2

(1.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2. Shenzhen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Shenzhen 518049)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碳生产率;转变生活方式;低碳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低碳发展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习惯,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低碳的生活方式比单纯减少碳排放更重要,相比于生产性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减少生活性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更具有本源的意义,是推进低碳发展的关键。因此,低碳生活方式是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碳生产率概述

低碳发展的本质应为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充分实现经济对于二氧化碳的脱钩发展。碳生产率的提出将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有机地联系起来。碳生产率是指一段时期内GDP数量与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比,刻画的是单位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大小,也反映了经济发展占用碳排放空间大小。该概念由Kaya和Yokobori在1993年提出。用公式表示为:

碳生产率=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碳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碳生产率。首先,低碳发展是以低碳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低碳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反映在碳生产率的概念中就是要使分母尽可能小。其次,低碳发展的目标是发展,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反映在碳生产率的概念中就是要使分子尽可能大。碳生产率指标实际上也是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碳排放)指标的倒数,碳排放强度可以分解为单位GDP能耗(能源效率)和碳能源强度(单位能源的碳排放)两个指标。因此可以说,碳生产率综合反映了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两个方面的因素。

二、转变生活方式与低碳发展的关系

根据“碳生产率=总效益/碳排放量”的公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不仅能够推动经济总效益(分子)的提升,而且能够大大降低碳排放量(分母),从而达到提高碳生产率,推动低碳发展的目的。有必要对转变生活方式与低碳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

(一)转变生活方式

本文所提出的生活方式是在继承传统生活方式内涵要义的基础上,适应全球低碳发展的客观要求,融入当前影响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关键性高级要素,形成的一种全新的低碳生活方式,其本质是在提高碳生产率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这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也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与通常定义的生活方式具体涵义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由通常定义的生活方式向本文定义的生活方式需要实现物质资料消费方式和精神道德生活方式的两个转变。第一,转变物质资料消费方式。促进人们在物质资料消费过程中实现由“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尽量减少使用消耗能源多的产品,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实现低碳生活。第二,转变精神道德生活方式。引导居民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在生活行为方式中全面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坚持文明理性消费和绿色生活模式,实现全新的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精神道德生活方式。

(二)转变生活方式与低碳发展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影响生活方式转变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低碳技术、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建筑、交通和消费方式等等。其中,低碳技术、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三大因素对提高碳生产率分子——经济效率有直接关系,低碳技术则能够革新生产技术、降低低碳产品生产成本,直接推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带来大量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从而直接推动产业效率提高,空间布局优化能够从空间上优化人们的空间出行距离,既能降低无效的碳排放量也能大大加强集聚效应,而建筑、交通、消费方式的低碳化则能够大大降低碳排放量,有助于降低碳生产率的分母值,这些主导因素综合起来就能全面提升碳生产率。

制度设计则是影响碳生产率的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因素,它不仅深刻地作用于经济效益,而且也深刻影响着碳排放量多少。这些制度包括金融制度、财政制度、税收制度、土地制度等全方位的制度安排设计。没有合理的制度保障,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力水平便无法得到持续的革新,低碳发展也可能被延迟或终止。因此,合理的制度能够大幅度提高碳生产率,进而促进低碳发展。生活方式转变与低碳发展在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三、我国转变生活方式推进低碳的发展与问题分析

本文提出了与传统生活方式不同的新的低碳生活的理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而针对理念,有必要对从交通、建筑、消费与生活的意识形态方面对我国目前转变生活方式推进低碳的发展与问题进行辩证分析。

(一)推进低碳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已经注意到低碳生活的问题,并对推进低碳生活方式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具体表现如下。

1.低碳交通正逐步建立

交通运输已经成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特别是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私人汽车这类耐用消费品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这也意味着若任其发展,石油消费将会大幅度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会急剧增加,据估算,2015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5.22亿吨,2030年则会达到11.08亿吨。这将对我国实现哥本哈根会议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带来很大压力。因此,我国政府已深刻认识到交通运输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性,并着力全面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低碳交通技术已得到进一步发展。低碳交通运输关键技术包括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高效的生物燃料等。近年来,我国对这类低碳交通技术进行了大力投资,新能源汽车因此也得到快速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非常规快速发展之路。二是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低碳化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建立。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出现了的趋势。在城市交通方面,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机遇加快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轨道化发展,这对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和向低碳交通转变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低碳建筑已得到广泛重视

由于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比重很高,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能源浪费惊人。我国政府早已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特别是哥本哈根会议以后,更是从政策上加以快速推进低碳建筑发展。近年来,我国低碳建筑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是绿色建筑节能显著。近年来,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建筑节能已作为中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09年底,绿色建筑面积累计达到2000多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以及节能改造1亿平方米,形成了每年节约7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的能力。二是绿色建筑政策不断出台。2006年,我国出台了首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是第一次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地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指南》、《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绿色施工导则》、《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等标准规范、技术指南也相继编制完成。三是住宅低碳技术成果显著。近年来,我国低碳住宅技术不断在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包括节能建筑体系、新型节能墙体及屋面保温材料、密闭节能保温门窗、供热采暖系统等许多方面均有了较大突破。

3.消费方式不断向低碳化发展

CO2排放不仅来自生产领域,也来自消费领域。我国来自消费领域的CO2排放占30%,比发达国家CO2排放2/3来自消费领域的占比要低得多。即使如此,近年来,我国政府正通过宣传教育、政策措施等各种手段,不断引导消费模式向低碳化发展。政府从各个方面引导民众进行低碳消费。一是政府大力倡导鼓励低碳消费。政府正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多种途径,积极制造舆论,引导大家合理消费,养成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模式和习惯,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浪费。二是政府积极通过减免税费、提供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规范引导低碳消费。国家正在逐步出台政策,比如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等;为促进节能减排,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还有通过财政补贴推广高效节能空调等。总之,人们的低碳消费意识正在形成。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引导下和政策的约束下,一些市民开始形成了低碳消费意识,并身体力行,贯穿于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虽然一些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在短时期内很难彻底改变,但只要加以正确引导,低碳消费首先从一种态度,到一种习惯,然后最终形成一种价值观。

(二)高碳排放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1.交通仍是我国高碳排放的主要源头

一是低碳交通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缺乏自主创新。低碳交通运输关键技术包括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高效的生物燃料等,但这些技术仍需要大幅度提升。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发与生产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尚不高。二是低碳交通运输比重仍较低。铁路在节能减排降耗上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优势明显,铁路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是飞机、汽车的1/6、1/3~1/20,然而,我国铁路货运周转量所占比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就大大增加了我国碳排放的强度。三是交通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低。当前我国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平均油耗要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5%,货车百公里油耗更是高30%左右,内河运输船舶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20%以上,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利用率目前总体上仍比美国低7.2%,比日本低近10%。与此同时,虽然政府一直倡导公共交通出行,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私人小汽车保有量正呈急剧增长状态,近年来,我国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 2009年年增长率则达到33.8%。日益增长的私人小汽车,无疑将会大幅度增加碳排放量。

2.低碳建筑仍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一是建筑能耗居高不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在建筑的能耗标准是每平方米75瓦,而欧洲的现行标准则为25瓦,相差3倍;我国现行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的3倍。特别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建筑面积将不断增加,预计在未来25年内,中国所有建筑总面积将翻一番,如果能耗不相应降低的话,后果会很严重。二是低碳建筑技术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低碳住宅的亮点主要集中在新风系统、地源热泵、节能墙体、节能窗、外遮阳、节能屋顶等建筑节能材料、设备的应用上,更为重要的建筑设计节能技术就显得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利用计算机和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建筑节能方案优化设计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三是低碳建筑仍未能真正在房地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低碳建筑概念更多停留在口号层面。对于很多开发企业而言,低碳目前或许还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没有投入应用,或者仅仅依靠低碳概念来炒作楼盘,真正意义上建成的低碳建筑还在少数。四是国家低碳政策的滞后以及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低碳建筑的发展。目前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有关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建筑的政策与机制尚处于构想和试点之中,政府也尚未制订发展低碳建筑相关政策,对建筑能耗大户的碳排放量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和统一的标准,亦缺少对低碳排放企业的激励性政策,节能减排工作多靠企业自觉。

3.高碳消费方式仍未有所改观

低碳消费虽然在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不少学术界人士的推崇,并被学术界公认为最佳的消费方式之一,但想要取得长足发展,完全取代旧的消费方式,为整个低碳经济的推进及其成功贡献其应有的力量,使中国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却还面临不少问题。一是低碳消费环境需进一步提升。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高耗能、高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模式,甚至到现在,不少地区仍未有大的改观。二是低碳产品开发能力不足。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有不少未完善之处,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不长,企业就愈发注重短期利益,再加上国家金融信贷资金往制造业的倾斜不够,许多企业用于研发的资金较少,因此更加不愿意为了一个前景不甚明朗的低碳消费市场而大举投入,客观上阻碍了低碳消费的推广。三是低碳消费观念有待加强。中国很多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等健康消费方式认识不够,认为环保是政府该去负责的事,自己只要花钱了就应该满足自我的消费需求,追求的是个人享受与满足,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大量存在。

(三)高碳排放的根源

通过对我国转变生活方式推进低碳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调研,我国生活方式中还存在高碳排放的问题,对于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分析如下。

1.制度设计缺失,直接导致了低碳发展众多问题的存在

我国在转变生活方式推进低碳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众多问题,政府也正千方百计的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低碳发展,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对低碳发展的促进仍然是以政策为主,制度建设则相对滞后,也正是制度设计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当前低碳生活发展的诸多弊病。

从制度经济学层面看,低碳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低碳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温室气体减排三者之间的协调。低碳经济这种全新的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自动破除制度障碍,自动实践。现有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国家财政、金融体制对低碳产业扶持不足,也直接造成我国低碳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第二,与低碳消费有关的标准及市场准入制度建设不完善。我国有关碳足迹的计算及碳标识制度还未建立起来,而现有对绿色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的标志管理也比较混乱,消费者的认知度和信赖度比较低。第三,监督机制不健全,使得参差不齐的低碳产品充斥市场。大量商品打着“低碳”的旗号,提高商品价格,致使低碳消费市场混乱,直接导致真正低碳产品丧失竞争力。

2.尚未形成的低碳文化是导致问题出现的另一根源

低碳文化是低碳经济时代全方位的文化,它不仅是要淘汰高能耗的产能,不仅是要改变能耗结构,加快无碳或低碳技术革命、能源革命,而且是人类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的变革,因此,需要培育低碳消费文化,要有低碳消费意识,形成低碳消费习惯,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当前,我国正式由于缺乏这种以低碳消费为主的文化意识形态,致使人们在生活方式转变与推进低碳发展出现了众多矛盾。未来低碳文化的构建不仅仅只停留在碳消费概念文化、碳消费节约文化、碳消费环保文化等在内的碳消费文化,而且也应该加强碳生产率文化、碳浓度文化、碳强度文化等在内的碳核心文化和碳交易文化。

四、我国转变生活方式、推进低碳发展的思路与途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意识转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对高碳产品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生活质量提升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一)大力发展低碳建筑,推进低碳发展

低碳建筑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以低碳技术为基础,以有效明晰的国家低碳建筑规范标准为保障、以低碳建筑社区为重要载体,通过建筑合理布局、产业不断升级等途径实现低碳发展。

大力发展低碳建筑核心技术。在发展低碳建筑过程中,应集中力量开发一批低碳建筑所需的核心技术,如太阳能技术、小型风力发电技术、生物质能系统、高效冷却技术、地热系统、水资源再生利用及水生态修复技术等,并积极推进这些建筑技术与建筑的融合,率先在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中建设示范项目。其次,加强低碳建筑材料的开发,在设计时应尽量采用低碳建材、建造中大量应用低碳技术、就地取材减少运输中碳排放。第三,加强低碳建筑材料的应用,比如在建筑采暖方面,采用入户取暖热水(气)分户计量收费、补贴窗户双层玻璃改造、纤维板装修内保温、太阳能蓄热、地热取暖等方法进行改良当前建筑形态可取得明显效果。

加强低碳建筑的市场引导和供给。通过各种措施,积极引导房地产市场加强对低碳建筑的开发和供给。一是加强建筑本身的低碳化设计,如加强水循环设计以及太阳能、照明系统和遮阳系统的利用,以降低建筑本身对碳的消耗。二是加强合理建筑户型设计,降低建筑面积需求。对住宅建筑而言,重点发展二、三居室套型为主的中小套型住房,通过合理的户型设计,达到有效节约建筑材料的目的,进而降低碳消耗。三是加强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依靠现代科技将大量的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尽量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使其资源化。

积极完善并严格执行低碳建筑国家标准。为了更广泛地实行建筑节能减排,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强对低碳建筑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同时,应制定低碳建筑推广应用的经济激励政策。从供应端看,对低碳建筑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应研究和制定财政补贴或信贷、税收优惠政策。从需求端看,对购买符合标准的低碳住宅,应在国家住宅消费政策中加以考虑和引导。

优化建筑实体功能空间布局。在建筑布局设计中,为避免居住与就业空间错位导致的大量交通出行造成的碳排放,应尽量使就业、居住、娱乐、购物等多种功能集聚于同一区域,形成地域多功能综合体,这样就能通过合理空间布局实现降低碳排放的目标。

(二)积极构筑低碳交通体系,降低交通碳排放

大力发展低碳交通运输技术。围绕低碳交通关键技术,如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高效的生物燃料等技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重点研发。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运输,加强高效环保、气候友好的交通运输技术研究和推广,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车辆的开发应用。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安全、环保节能的运输装备,加快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效能低下的运输装备,促进智能交通发展。

积极控制私人小汽车无节制增长。通过大幅度提高小汽车停放的收费标准或征收停车位税费,征收小汽车燃油附加费,按照道路的拥堵程度来收取不同费率的道路使用费等途径来实现。

建立有效的低碳交通体系。通过调整交通方式,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形成立体化的城市交通体系,有条件的城市都应鼓励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实现途径包括:一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二是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形成立体化的城市交通体系,200万人口以上有条件的城市都应鼓励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三是通过不断提高强制性的汽车燃油效率标准,促进改善汽车燃油效率,并大力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四是规划、建设和改善非机动车专用道。五是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融资机制,建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公共交通成为优先发展领域。

实施紧凑型城市空间规划,减少交通需求量。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和交通规划将影响居民出行行为,紧凑型城市空间可积极引导人们选择公共交通,降低小汽车出行,会大大降低碳排放。紧凑型城市空间的实施路径具体表现在:在城市层面,引导大城市空间组团化、中小城市空间集聚化、沿交通走廊发展;在城市组团层面,通过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布局,引导城市空间向综合交通枢纽集中,避免城市组团规模的过度扩张和功能单一化;在社区层面,强调混合功能和高密度地区开发,引导人们生活在工作地和日常设施附近,减少交通出行,降低必要的出行距离。

(三)逐步实现由“高碳消费”向“低碳消费”的生活方式转变

积极完善低碳产品市场,夯实低碳消费方式形成基础。逐步形成市场主导的低碳产品定价机制和竞争机制,客观上要求政府加强低碳产品市场的培育和完善,政府要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大局出发,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通过宣传教育、舆论引导、政府监督等措施,建立健全市场法规,积极培育正常的市场秩序,以便使价格真正成为市场信号,直接反映市场活动状况,并对市场活动发挥内在的调节和制约作用,约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低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成为市场的主流。

积极营造低碳生活环境,引导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政府部门应制订涉及各个行业的绿色标准、对产品授予低碳标志,让居民在消费选择时有据可依;城市社区可向居民印发低碳生活手册,引导市民进入低碳的生活方式;企业生产应提倡消费本地资源,生产的产品以满足当地市场为主,以减少资源和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办公事务较多的部门,应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

(四)积极培育低碳意识,促进低碳发展

舆论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大家做到适度消费、低碳消费。在全社会大力提倡低碳生活,使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或者注意个人的碳排量;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浪费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进一步弘扬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彻底改变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陋习。一方面要大力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建立居民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低碳消费模式。结合发展经济水平和消费需求,确立低碳消费模式。这就需要增强宣传力度,增强居民节约资源和低碳意识,树立低碳消费观念;鼓励单位和个人使用节能环保低碳型产品;引导居民选择低能耗的出行方式;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引导资源节约,惩罚浪费行为;建立生活物质循环利用网络,创建低碳消费和生活环境。

大力促进社会观念转型。首先要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建设观念由传统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大力宣传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帮助人们学习和掌握碳源、碳汇、碳排放、碳交易、碳捕捉、碳生产力、碳封存、低碳发展、低碳生活、低碳生产、低碳路径等与低碳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新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决策和工作中。同时,广泛开展低碳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让广大市民充分认识传统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危害,进而了解、认同和接受低碳社会的发展观念。

积极促进生活方式转型。倡导人们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尽量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就是要在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市民认识到低碳生活不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道德选择、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从而积极投身低碳行动,开展低碳消费,践行低碳生活。具体行动中,需要引导人们在衣、食、住、行、用各方面从传统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减少“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广泛开展低碳机关、低碳企业、低碳社区、低碳宾馆等低碳创建活动,提升公众的低碳生活意识。

参考文献:

[1] 付允等.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2]张一鹏.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J].中外能源,2009,(14).

[3]赵黛青.低碳建筑的发展路径研究[J].建筑经济,2010,(2).

[4]王可达.建设低碳城市路径研究[J].开放导报,2010,(4).

[5] 黄焕山.论低碳文化[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4).

[6]徐建闽.我国低碳交通分析及推进措施[J].城市观察,2010,(4).

[7]杨婷.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居民低碳生活的思路[J].菏泽学院学报,2010,(5).

[8]王淑新等.低碳经济时代中国消费模式的转型[J].软科学,2010,(7).

[9]徐匡迪.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低碳经济[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10]马晓芸.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途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北方经济,2010,(8).

[11]于小强.低碳消费方式实现路径分析[J].消费经济,2010,(8).

[12]王斌等.试论实现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

[13]付德全.转变生活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14]唐姨军.我国低碳消费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8).

[15]张陶新. 中国城市低碳交通建设的现状与途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