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构建家校合作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如何构建家校合作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如何构建家校合作关系

教师如何构建家校合作关系范文1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能高效教育好孩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而这势必要求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校需要行动一致,向儿童提出相同的要求,给出一致的准则、目标和信念。”但仍然有不少家长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是学校的事,而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重要教育者。笔者就良好家校关系的重要性及如何使用“微信”、“微博”等便捷的网络手段建立良好家校关系。

一、良好家校关系的重要性

全面的教育应至少有孩子、教师、家庭的参与。教师了解孩子和孩子的家庭,教师要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互为伙伴;家长理解教师,懂得孩子,教师与孩子亦师亦友。

(一)良好家校关系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保障

学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大至《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小至校规、班规。孩子每天除了在校的6-8小时,剩余在家中的时间最多,因此只有形成良好的家校关系,家长充分充当教育者的角色,才能让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始终,故良好的家校关系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保障。

(二)良好的家校关系有利于为孩子创建更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学变得日益多元化。在学校不仅有课堂教学,主要学习书本知识,还会经常开展德育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良好的家校关系正好能整合家长与学校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孩子创建更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二、用“微”手段构建良好家校关系

(一)“微”手段——“微信”与“微博”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语音通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和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亦可通过微信帮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二)“微”手段与传统家校沟通手段的比较

家访是传统建立家校关系的手段之一,其缺点是不可能长期及时地反馈情况。假设为每个学生预留半小时的家访时间,一个晚上的时间教师最多只能家访4-5位学生,以一个带两个班100个学生的英语老师为例,至少要连续不停家访一个月,才能把所有学生访完;其次是家长会,学校一般每个学期最多召开1-2次家长会,单靠短短的1-2次家长会很难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学校网站也是传统家校沟通的方式,近年来很多学校有了自己的校园网,但是校园网往往只能单方面让家长知道学校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家长无法做反馈和参与;另外还有电话与短信,电话与短信是与家长联系最直接的方式了,但是无论电话与短信都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而“微”手段——微信与微博都是依靠网络产生的,能直接在手机上使用,即使不开电脑,也能收发信息。只要有网络就能使用,也不存在电话费与信息费用的问题。

(三)如何更好地利用“微”手段构建家校关系

以“微博”做“叙事体验”的公布栏面向全体家长,以“微信”作为个人双向沟通的桥梁。由教师建立班级微博,坚持140字以内的叙事短文,最好配上照片。鼓励多班上的好人好事,甚至为有进步的孩子、有突破的孩子小表扬短文,让孩子与家长对班级微博有归属感。发动家长关注班级微博,并就班级的新闻、动态发表评论,鼓励家长参与到班级学校的教学管理中,甚至可采纳家长中一些好的建议,让家长与孩子对班级建设有存在感和主人翁感。

教师如何构建家校合作关系范文2

一、中职机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要提高机械教学水平,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但是,部分机械专业的课堂教学,仍停留在书本内容的讲授上,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这种“空中花园式”的教学,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难以学到真才实干。个别学校因为硬件条件跟不上,教具不够充分,不能很好地应用CAD等与机械专业相关的软件进行现场演示,这样就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变少,使得学生对机械专业的感性认知不足。

因此,中职机械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课堂导入,并且通过多媒体、实物演示、动手实践等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机械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有条件的可以在学生上完了一个单元的理论课后,就进行单元实践锻炼,也可以有目的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机械实践题目,让学生合作完成。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兴趣,并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提高机械教学实践性的方法与措施

1.丰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多元性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畅所欲言,乐学求知的花园,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从源头抓起,从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出发,只要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不由自主地希望通过自己动手来检验其真实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直观性。例如,机床、凸轮机构、CAD制图等内容的教学,由于知识内容过于抽象难懂,这时,教师可以将多彩的图片、动态的分析融进多媒体教学中,或者加入视频演示,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

2.打造师生共同学习的环境

课堂是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场所,通过有效的沟通,教师才能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形成合作教学的氛围,取长补短,实现共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讨的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具体地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某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建立起“学习小组”,组长由教师担当,学生是组员,在课后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出现的问题和分歧,由教师统一分析讲解。通过讨论,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兴趣。

3.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实践舞台

职业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社会、为企业输送技能性人才。学校课堂只是打基础的地方,而企业单位,才是学生真正的“练兵场”,和“用武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呢?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可以通过参观模仿,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参观模仿,可以让学生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所以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观察传送带、自动堆垛机、机床等大型机械设备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然后让学生尝试操作这些设备,由工人师傅和教师在旁边讲解操作流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再次,校企合作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例如机械加工厂,自动化加工企业、维修部等,学校应与这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同,明确职责,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通道,为企业输送大量技能人才。教师要结合校外实践的计划,每年按计划、按比例地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内走向了社会,有利于学生吸取经验,提高能力。同时,也为企业和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节约了资金,实现了共赢。

参考文献

[1]刘强.机械基础教学探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10).

教师如何构建家校合作关系范文3

关键词:实践性课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

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教师教育的研究取向已经从理智取向、技术取向向实践反思取向转化,教师形象也由“知识拥有者”、“技术熟练者”向“反思性实践家”转变。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了“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引导师范生积极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教育实践中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已成为教师教育专业凸显师范性的研究方向。因此,反思梳理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在凸显实践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构更科学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体系和实施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特性,即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主要体现为“教什么”和“如何教”两个方面的职业素养。相比较而言,“如何教”更能凸显教师专业的不可替代性。“如何教”这类专业素养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实践智慧。因此,开设实践性课程,保证其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合理比重,重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诸多国家的共同举措。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实践性课程除比重偏低外,在课程实施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实践性课程理念缺失

当前,在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培养“如何教”专业素养的实践性教学并非完全缺位,例如学科教学论、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一直都被视为重要的专业课程。但从课程实施层面看,基本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处于自然状态,没有上升到“实践性课程”的高度。课程是对知识的选择、加工和组织,缺乏实践性课程理念指导的实践教学,其实效性必然会大打折扣。

(二)实践性课程实施效果难以保证

实践性课程缺乏系统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缺少协作,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教育见习、实习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提高教育专业技能水平,形成初步教育实践智慧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中,如此重要的教育实习、见习也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流于形式,难以保证其实效性。教育实习需要高校和小学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但现实中二者的合作关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政府在协调高校和小学在师范生培养方面缺少相关政策。小学担心接收实习生会影响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即使接收了实习生也不愿意放手,给实习生提供的实践机会非常有限。高校则因为诸多困难,甚至不组织学生集体实习,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一些师范生则把教育实习看成是休假或勤工俭学的好机会,难以切实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期结束仅凭一张盖有某学校公章的鉴定表和相关材料就可以过关。对此,学校心知肚明,但迫于无奈,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了。

(三)实践性课程的实施缺少真正的“双师型”师资

小学教育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有丰富的师范教育经验,又熟悉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能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高度统一,能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的教师。这种“双师型”教师打破了原来的学科界限,对其教育专业素质要求更高。实际上,在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种“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教师普遍缺乏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际工作的了解,很难做到关注小学的现实问题,对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关于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建设,研究成果较少

关于提高教师教育的实践性,研究成果颇丰,但从笔者搜索到的文献来看,成果大多是针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研究,而针对专科层次的成果很少。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毕竟在学制、生源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别,因此应该有针对性更强的研究。

二、构建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内容体系及其实施模式

(一)构建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内容体系

“实践性课程是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主要以在实践中习得、体验、反思和分析等形式进行,是一种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获得‘如何教’的专门的实践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为任务的课程,能够为教师个体教育实践性知识的构建创造一种情境性的互动环境。”〔1〕实践性课程与理论性课程不同,具有如下特征:1.情境性。实践性课程的根本宗旨是引导师范生生成实践性知识,初步形成教育实践智慧。而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智慧的特征决定了它们的生成离不开具体的、易变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因此,模拟的教育情境和真实的小学教育情境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情境性是实践性课程的重要特征。2.实践性。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以具体生动的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根本要义的过程,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师范生需要自觉运用已掌握的教育理论,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反复体悟、验证、提炼,经内化而习得。实践性是实践性课程的主要特征。3.自主性。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智慧都具有个体性,它们的生成,需要师范生有意识地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地反思、体悟,通过主动建构而习得。因此,实践性课程的主体是师范生。基于对实践性课程及其特征的认识,结合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实践性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掌握实践性知识、培养教育实践智慧。据此,我们认为实践性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情境认知、实践训练、行动反思三类课程。情境认知类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教学见习和教学观摩;实践训练类主要包括微格教学、说课、教学决策能力训练、教育实习、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助理辅导员、导生等)、社会实践(支教、家教、教育志愿者等);行动反思类主要包括撰写反思日记、教育叙事、行动研究、毕业论文。

(二)构建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实施模式

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是一个整体,其实施要遵循按阶段分步实施、螺旋式推进的原则,按照“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训练是核心,交流反思是关键”的模式进行操作。具体内容安排见表1为保证实践性课程目标的达成,在课程实施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加强实践教学,树立实践性课程意识。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凸显教师教育师范性的重要课程,必须纳入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并保证合理的课程比重,使之真正成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实践性课程理念,明确实践性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师范生生成实践性知识、形成初步的教育实践智慧,全面掌握实践性课程内容体系和实施要求,并自觉落实到实处。2.加强理论课程教学,为实践性课程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教育实践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否则只能是盲目的实践,因此,理论性课程是实践性课程的基础,提高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保证实践性课程质量的基石。加强理论课程教学,应突出以下几点:第一,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的描述,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进而展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专业对话,实现不同视角和维度的教育思想的交锋与融合,引导师范生建构起具有独特性的个人教育理论体系。第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品质。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是其在复杂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建构的过程。理论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师范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敢于质疑问难,勇于探究,掌握思维方法,提高思维品质。第三,加强教学的示范性。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教学,给师范生提供可以模仿和借鉴的成功范例,使他们在掌握教育理论的同时也学会如何教学,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3.建立高校与小学合作的共同体,政府政策支持到位。情境性是实践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真实的教育情境。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现场才是师范生获得“田野经验”的主要阵地,应该成为高校实践性课程的主要资源,但现实并非如此,由于小学在职前教师培养方面应该承担怎样的义务,在国家政策层面没有明确的规定,且小学在接待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实习方面获益甚少,因此高校与小学的关系相对松散,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就很难有真正参与小学教育教学现场的机会。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需要构建更大的教育实践平台。借鉴诸多国家实行“高校与中小学联合培养师范生”的成功经验,将小学纳入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体系必将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与小学建立起协同合作关系的共同体,全程贯通教师教育的实践平台,需要政府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社会诸多影响因素的积极参与。高校与小学合作意义上的实践性课程,也不应该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实习、见习层面,应该是“以教育行动研究为核心的教师教育课程。”〔2〕师范生应该有更多的、更长时间全面参与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机会,而不是以往的“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实习。4.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实践性课程实施提供师资保障。实践性课程的实施需要既有深厚的教育理论背景,又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高校教师深入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在高校与小学建立起合作共同体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参与小学的科研、教研教改工作,观摩或亲自参与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及发展方向,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二是实行“双导师”制。高校聘请小学优秀教师参与高校实践性课程教学,对师范生进行偏重师范性的实践指导。5.培养反思能力,引导师范生自觉开展行动研究。实践性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师范生积极主动的反思、体悟和自主建构,因此必须重视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和反思意识的培养。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才能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具备反思能力和习惯,才能在实践性课程学习中不断建构个体的实践性知识,形成教育实践智慧。“反思是师范生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自我检查、自我评定和自我扬弃”〔3〕,必然要在教育行动中完成。师范生要自觉地反思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亮点和问题,探究原因,总结规律,强化亮点,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应用于教育实践。这样,在教育行动中不断地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师范生会逐渐建构起自己独特的实践性知识体系,教育实践能力也会逐渐发展,日趋完善。6.发掘更多的实践性课程资源,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实践性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在于实践,即师范生要有更多的教育实践机会,除了我们前面列出的显性课程资源,还要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习得实践性知识是一个内隐的学习过程”〔4〕,通过开展具有浓厚师范色彩的特色活动,如教师专业技能大赛、教学设计大赛、教师节演讲大赛、教育电影评论、教育热点问题研讨、支教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师范教育文化氛围,对师范生实践智慧的提升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综上所述,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需要高校和小学建立协作共同体联合培养师范生,需要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不断探索和积累,逐步提高实践性课程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孔珍.教师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的内容:实践性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7(9).

〔2〕李军靠,魏宏聚.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开发〔J〕.辽宁教育研究,2008(4).

〔3〕李梁.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养成研究〔J〕.教师发展研究,2015(4).

教师如何构建家校合作关系范文4

关键词 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成效;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3-0030-08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未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时代形势,高校必须深化改革,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及教学模式,通过加大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教学过程的职业化和实践性,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高校通过与企业的有效合作,在技术、人才、师资、信息等方面进行优势资源互补,是改善高等教育整体教学资源与加大技术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政府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模式表现出极大关注与支持。校企合作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成为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我国高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如校企合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尚待提高,缺乏科学有效的合作模式及制度保障,双方的合作力度不够、合作持续能力低、难以建立真正的“双赢”合作形式等,与德、美、英、日等国差距还很大。郭斌(2012)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7.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大学―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双方实现了合作目标,取得了明显的合作效果,成效显著;28.8%的人认为有一定效果,但合作成效不明显;约25%的被调查者认为校企合作没有什么效果;甚至有10.6%的人认为校企合作不仅不能带来双方效益的提高,反而可能有负面效果;另有27.3%选择了不清楚[1]。

据此,“如何促进高校校企合作、提高其合作的有效性”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分析影响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因素出发,构建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进而借助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其中的关键影响因子及其对合作成效的影响强弱程度,以期能够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需求,为高校校企合作的有效与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二、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合作动力

企业参加校企合作的动力根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本质上是由于利益的驱动,而高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通过校企合作获得研究支撑资源,包括企业丰富的技术资源和实验设备以及产品生产经验。企业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驱动,与高校开展合作,高校通过合作可以获得一定的研究经费,提高其设备和实验条件,达到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因此,这成为高校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动力。第二,通过校企合作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就业。通过合作的开展,让学生深入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感、锻炼其专业技能与协作精神,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其就业能力,为提高学校影响力打下基础。第三,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对政府的政策进行及时反馈。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是高校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诱因,高校通过校企合作,也能够对国家的政策、法规、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产生反馈作用。

(二)合作关系

由于校企合作双方认识上的差别,容易引发在校企合作上大量存在着供给与需求的错位问题,最终导致校企合作有效性和绩效的下降。一般而言,企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市场导向倾向,对合作成果的商业价值更为注重,而相比之下,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则更关注人才的技能培养和知识的产出结果,这种组织文化或者说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被认为将会对校企合作行为产生影响。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学校与企业在价值观念上的冲突问题,实现两个组织的对接与协同,是推动校企合作绩效提升的关键所在。

(三)沟通机制

校企合作包括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要保障其正常建立和运行,需要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和沟通机制,建立相应的负责沟通联络的组织机构,以有效的沟通来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的落实。校企合作的成效与沟通渠道和信息传递休戚相关。校企合作作为高校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信息沟通与合作联络渠道不畅成了制约校企合作发展的严重障碍,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校企合作中的沟通与联络障碍问题。R.E.Lopea-Martinez等通过对墨西哥的一个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显示,良好的沟通渠道与方式对校企合作行为有积极影响[2]。因此,除了在高校与企业之间设立沟通机构之外,还要完善沟通机制,并在机构中设立若干工作组,具体组织高校与企业双方参与合作项目的策划研究,处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四)外部环境

研究表明,校企合作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校企合作双方都有很强的动机去寻找和达成交易成本最低的合作方式,而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将会直接或间接改变交易成本的结构,从而对校企合作参与者的行为产生影响。政府部门除了可以在政策上引导校企合作,还可以从资金与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对校企合作进行直接推动和支持。柳卸林基于大量的数据处理得出,政府科技投入水平,科技投入产出的效率、区域创新环境对校企合作联盟的效果有显著影响[3]。张经强(2006)等人认为,“政府应该完善政策法规,制定抚惠政策,促进校企合作协调发展,着力构建有利于校企结合的大环境”[4]。

(五)合作行为

Adam D(2006)认为校企合作中,企业要对合作给予从上到下的支持,减少合作中的不便[5]。赵杭丽、凤进认为不同企业的合作目的、资源投入对校企合作成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6]。Veugelers认为,校企的整体创新战略对高校参与校企合作有显著正向影响[7]。在校企合作行为中主要包括双方领导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参与合作的主动和积极性两个方面。高层领导作为组织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对组织内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和决定性作用。同时,学校和企业双方都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过程中,加强合作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合作共识与认同感,也是提高合作成效的重要途径。

(六)合作模式

除了合作动力、合作关系、沟通机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外,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也对合作成效产生差异化影响。一般来说,采用不同校企合作模式的高校在资源、动力、关系以及沟通、合作积极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高校校企合作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寻求有利于合作各方发挥其优势的创新机制是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企业可以根据校企合作的目标、预期以及技术特点选择适当的合作方式,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有效性。Bonaccorsi和Piccaluga认为,校企结合模式是影响校企结合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指出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应根据校企合作各方基于自身的研发能力、条件以及所处的信息位置,在对风险、收益进行衡量与分析的基础上作出选择[8]。

三、校企合作成效影响因素的模型框架及研究假设

(一)概念模型框架构建

通过对高校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见,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的多主体合作系统,许多因素影响校企合作的成效。在合作要素层面,校企合作动力、合作关系、合作双方的沟通机制以及外部环境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从合作过程来看,校企合作行为对合作成效有较大影响,不同的合作模式会在合作行为与合作成效上显示出差异性。至此,如果把这样一种描述用于研究参与校企合作的高校校企合作成效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便可以得到一个概念模型,见图1。

根据前文的分析,校企合作成效是外部环境与合作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校企动力是影响合作成效的首要因素,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共同创造绩效的活动,充分的动力能促进高校与企业开展长远、可持续的合作。校企合作关系、沟通机制以及外部环境与合作动力一样,也是影响校企合作成效的关键因素。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合作双方取得较好的合作效果。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降低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交流成本,提升校企合作效率。在外部环境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都会对校企合作成效产生影响,但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影响较直接,通过帮助校企双方寻求合作者,减少了参与校企合作双方的搜寻成本,进而能促进合作成效。同时,校企合作行为的积极性越高,合作成效越好,并且不同的合作模式也会在合作行为与合作成效上显示出差异。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1.校企合作动力与合作行为、合作成效的关系及假设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创造绩效的活动,在实现合作目标与成效的过程中,合作动力是影响合作成效的首要因素。Pmueller等对高校与企业的调查也表明,校企之间的文化价值差异并不会阻碍合作的开展,但需要在两种文化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对接、协同机制[9]。高校是否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与企业开展合作以及对合作所投入的人、财、物等直接决定校企合作的成效。高校的合作意愿与积极性直接决定与企业合作所提供的知识数量与质量,合作意愿越弱,高校合作过程中行为越不积极,合作成效越不高。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1a:校企合作动力对校企合作行为有正向影响,即:合作动力越强烈,合作行为越积极;

H1b:校企合作动力对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响,即:合作动力越强烈,合作成效越好;

2.校企合作关系与合作行为、合作成效的关系及假设

校企合作关系一方面表现为校企合作双方相互依赖的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双方相互影响的关系。一般来说,合作双方地理距离、参与合作成员的个人关系、相互之间的信任感、长期的合作关系、利益分配的明确、目标的一致性等都会影响校企合作关系的紧密性和信任程度。校企合作关系是通过在委托、信任与交流模式的影响中逐渐完成、成长的。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合作双方取得较好的合作成效,一般说来,通过长期的合作,合作双方的关系会趋于正式化和制度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作效率。Bloedon R指出,校企合作中,双方建立关系时的互相信任感越强,在价值和心理上对对方的认同感越强,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就维持得越久[10]。Fritsch的研究表明,在校企合作中具有支持合作态度的大学研究人员对合作绩效有着更大的贡献[11]。通常情况下,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时间越长,相互之间越具有默契,合作进行中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小,关系就越稳定,合作成效就越好。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2a:校企合作关系对校企合作行为有正向影响,即:合作关系越稳定,合作行为越积极;

H2b:校企合作关系对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响,即:合作关系越稳定,合作成效越好。

3.校企沟通机制与合作行为、合作成效的关系及假设

许多学者对组织的有效沟通形式进行了研究,信息沟通与合作联络渠道不畅成为制约校企合作发展的严重障碍,但高的沟通频率与质量可以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与有效性。Kelso R认为,高的沟通频率、好的沟通效果可以使问题在更短时间内,以更好的方式进行解决,因为当信息沟通有效,决策的程序化水平比较高时,就能减少由于一些非重要辅助活动而带来的成本(包括时间与资金),从而提高合作效率[12]。Petr Hanel和Marc St-Pierre等人指出,定期举行非正式交流对校企合作双方加强沟通、增进感情和了解、促进合作行为积极性有正向影响[13]。李梅芳指出,通过设立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学校、企业三方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具体管理高校与企业双方的沟通交流,处理实践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利于提高校企合作成效[14]。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3a:校企沟通机制对校企合作行为有正向影响,即:沟通机制越完善,合作行为越积极;

H3b:校企沟通机制对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响,即:沟通机制越完善,合作成效越好。

4.外部环境与合作行为、合作成效的关系及假设

外部环境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等都会对校企合作成效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所研究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政府和中介这两个对校企合作有较直接影响的方面。Elias G Carayannis和Jeffrey Alexander认为,校企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存在较强的资源和能力互补性,这有利于合作关系的建立,并取得较高的合作成效,但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却常常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5]。D.H.Lee认为,在校企合作的产生过程中,政府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中介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16]。校企合作双方都有很强的动力去寻找和达成交易成本最低的校企合作方式,而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将会直接或间接改变交易成本的结构,从而对校企合作参与者的行为产生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4a:外部环境因素对校企合作行为有正向影响,即:外部因素对合作的支持性越强,合作行为越积极;

H4b:外部环境因素对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响,即:外部因素对合作的支持性越强,合作成效越好。

5.校企合作行为与合作成效的关系及假设

高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是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行为对校企合作有着重要影响。Parkhe采用博弈分析法认为,高校以往的合作历史和未来的合作前景对校企合作成效有着重要影响[17]。Mora-Valentin等认为,合作方的声誉是影响校企合作成效的关键要素[18]。叶飞等以珠三角地区80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经验对校企合作过程中知识转移成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9]。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5:校企合作行为对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响,即:合作行为越积极,合作成效越好。

6.校企合作模式与合作行为、合作成效的关系及假设

校企合作的模式多种多样。根据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和组织方式,校企合作模式包括: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共建实体、人才交流与培训、技术服务与咨询等。Donald S通过对加拿大36家先进材料生产厂家的实证研究发现,校企合作是技术创新最受欢迎的一种方式[20]。郭晓川通过针对大学的实证研究发现,委托-模式是国内大学教师与产业界最喜欢的一种合作模式。Tanriverdi指出,校企合作模式直接影响校企合作的产出效率及有效性[21]。因此,要取得较高的校企合作成效,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必须选择一种适当的合作模式,根据双方的合作目标、预期以及学校的教学优势、企业自身的技术特点,选择适当的合作方式。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6a: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合作行为方面存在差异;

H6b: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合作成效方面存在差异。

四、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收集情况

1.问卷基本内容

本研究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包括填表者的职位、学校办学性质、学校层次、合作类型、合作模式、合作企业的行业、产业、合作时间、合作对象、项目合作信息来源、合作目的等。第二部分,变量评价,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通过对具体题项打分而获得受访者对各个变量的评价信息,内容包括:高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与企业的关系、沟通机制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信息的搜集。

2.变量与测量指标选取

根据前人对校企合作成效的研究,以合作动力、合作关系、沟通机制、外部环境等因素作为输入变量,以合作行为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各变量对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影响作用机理,在所提出的概念模型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成效影响因素的具体指标。本研究将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影响因素视作一个系统,为测量各个影响因素对校企合作成效的影响情况,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和实证分析。其中,问卷包括合作动力、合作关系、沟通机制、外部环境、合作行为、合作成效6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

3.问卷搜集和样本情况

数据收集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主要是高校校企合作的相关负责人、学校分管领导、校企合作相关专业的负责人及学生,共发放问卷147份,回收138份,问卷回收率93%,剔除部分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30份,有效回收率为88%。调查样本选取了江苏省内的24所高等院校,从调查样本校企合作的产业分布情况来看,主要以与第二产业(13所)、第三产业(9所)的合作项目为主,第一产业最少(2所);从合作类型来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以校企共建为主,这一类型占所有样本的64.5%,以校为主、以企业为主的分别占25.4%和10.1%。从合作时间来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时间主要集中在2-4年或4年以上的长期合作,其中,2-4年的合作期限占总样本的40%,4年以上占30.8%。

(二)实证分析

1.信度、效度检验

本研究主要是以结构式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进行资料收集,在进行不断测试后,剔除无效因子后剩下的因子符合内容效度的要求,下面对筛选过后的有效问项进行信度分析,并采用Cronbacha系数法来分析信度。本研究中影响校企合作成效的Cronbachsα值高于0.8,超过了一般标准0.7。说明该问卷所获取资料的一致性程度较高,问卷在不同测试者中进行反复调查可以获得较为一致的结论。效度分析发现,各个因素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601~0.653之间,且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在0.313~0.489之间。因此,综合分析可见,本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

2.因子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判断校企合作成效各影响因素的不同测度题项是否准确反映了该变量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验证论文的研究假设是否成立。

[15]Elias G Carayannis & Jeffrey Alexander. Winning By Co-Operating in Strategic Government-University-Industry R&D Partnerships: The Power of Complex Dynamic Knowledge Networks[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9(24):197-210.

[16]D.H.lee.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n Analysi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J]. R&D Management, 2012(20):123-129.

[17]A Parkhe. Orchestrating Innovation Network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06(2):13-21.

[18]EM Mora-Valentin. Determining Factors in the Success of R&D Cooperative Agreements between Firms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s[J]. Research Policy, 2010(8):155-167.

[19]叶飞,周蓉,张红.校企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转移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9(6):116-120.

教师如何构建家校合作关系范文5

【关键词】广西高校 物流管理 本科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40-0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突破四千亿美元。广西是中国大陆通往东盟的桥头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广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契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推动广西物流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广西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广西政府这几年在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物流园区等物流硬件设施的建设上不断地加大投资,物流硬件平台已初具规模,目前急需解决的是物流人才方面的软件配备。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重要基地和主要载体,其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如何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特点,为当地培养面向东盟的中高级国际物流人才成为广西高校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相关研究述评

(一)学术界对广西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1.广西物流人才需求分析的研究。王珍莲、莫柏预对广西的物流人才需求进行分析,认为具有计算机及网络专业知识,熟悉国际物流惯例的国际物流人才比较缺乏;杨怀珍等通过实地访谈、网上问卷调查与电话咨询的形式进行了调研,得出广西物流人才需求集中于基层岗位的结论,而且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偏差。

2.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研究。朱芳阳从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人才需求出发,以钦州学院为例对如何培养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人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邓焱等对北部湾港口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时间分配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杨军,赵继新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对基于北部湾经济建设的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林君暖对工学结合、订单式、“2+1”式等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

3.广西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兰必近从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内容选取、业务岗位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角度提出构建国际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岑丽阳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体系、共建“开放+实训”物流实验中心、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构建国际物流实训基地和师资培养的平台、国际双向交叉培养中国―东盟国际物流人才;韦克俭等围绕专业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对如何培养物流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进行探讨;王景敏提出构建地方高校“工学结合”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实现学生、企业、高校三方共赢。

4.广西高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韦克俭指出东盟多数国家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必须抓好物流专业学生英语的学习;韦克俭提出开设保税物流、世界物流地理实务等课程,以满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5.师资队伍建设及物流人才评价研究。朱莹对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探讨;潘文昊提出构建面向东盟的物流人才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相关研究评价

学术界对广西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需求分析、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物流人才评价等方面,并有了一定深度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学术界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下广西高校如何培养合格物流人才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广西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研究。

本文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广西物流人才需求及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教学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了探讨。

二、广西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一)广西物流人才需求抽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了解和分析广西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本课题组从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对广西北部湾地区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开展了实地调查分析。本次调查通过向广西北部湾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凭祥等地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发放并收回了有效调查问卷表151份。本次调查的仓储企业45家,生产制造企业23家,货代企业20家,运输配送企业46家,贸易企业12家,快递企业5家。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物流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基本素质,物流人才各层次的需求和英语水平的要求等。

(二)广西物流人才需求抽样调查结果统计

1.企业对物流人才学历的要求。在所抽样调查的企业中,对中专和技校的物流毕业生需求为21%;对大专学历的物流人才需求最高,占41%;对本科学历的物流人才需求占26%;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端物流人才需求较低,仅为12%。

2.企业对物流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在调研的企业中,企业要求具备基本专业知识及计算机知识以外,有91家企业要求物流人员熟悉东盟国际物流的运作规则和惯例;96家企业要求物流人员熟悉东盟国家的政策和法规;102家企业要求掌握英语,能够用英语填写报检、报关及其他物流单据;86家企业希望物流人员掌握东盟国家的语言,与东盟国家企业的业务员能够熟练沟通交流。

3.广西企业对物流人才能力的要求。大部分企业对物流人才要求有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物流战略、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业务模式等方面的规划与设计能力。

三、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教学体系问题分析

目前广西有广西财经学院、广西民族大学、钦州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设了全日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根据本课题组调研,普遍存在如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没有针对东盟物流需求等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广西大部分院校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专业的目标定位和专业特色不明确,各校对培养什么样的物流管理人才表述笼统。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物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掌握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物流业务工作流程,具有物流组织管理和物流市场开拓能力,能初步设计、分析、优化和组织实施物流方案的物流管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笔者认为该培养目标没有体现区域特色,没有体现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二)课程设置需进一步完善

1.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有些高校在开设物流本科专业课程时根据本校或本系教师能上什么课程才开设什么课程,存在因教师开设课程的现象,本来需要开设物流法规,由于教师对该课程不熟悉,就改为经济法,当然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课程教学大纲不完善,教师选择教材比较随意,造成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的交叉性,如开设采购管理课程,有些教师订购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教材与供应链管理的内容有交叉;课程的时间安排上没有考虑其他课程的同步性,如出现微观经济学与高等数学上册同时开课的情况,由于学生还没有必要的高等数学基础,听微观经济学很是吃力,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

2.课程设置没有实现模块化。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设置课程主要有物流导论、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运筹学、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物流英语等课程。开设课程较多,有些课程学生毕业后基本上用不到,对毕业后职业岗位所需的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没有强化,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海商法课程对学生来说很难学,但如果学生毕业后不是去港口工作,而是去了制造企业,笔者认为学生在校完全没必要学习该门课程。

3.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区域特色。有些学校在做人才培养方案时主要参考一些国内知名高校的课程设置,很多课程设置模仿国内重点院校,结果课程设置趋同,没有体现本校的特色,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怎么样体现自己的特色,如何更好地为当地培养更合适的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要有体现。

(三)实践教学环节明显不足

广西高校物流本科专业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教学内容,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原因主要有学校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校内实训硬件设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没有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去企业实训基本上是参观学习,只是看看企业的仓库、货架等;部分教师没有真正重视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对学生作用不大。

四、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一)明确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管理中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

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管理中高级人才,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1.了解东盟风俗、习惯、文化、信仰、物产、资源、经济、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等。

2.熟悉东盟港口、口岸和重要物流节点城市。

3.熟悉东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线路,掌握我国到东盟国家的主要多式联运线路。

4.熟悉货物出口东盟报检、报关、贸易单证制作流程。

5.熟悉东盟物流惯例及东盟贸易相关政策法规。

6.掌握先进物流信息技术,能够熟练掌握如条码技术、GPS、ERP等物流软件。

7.能够熟练利用英语填写如订舱单、装箱单、到货通知单、报检报关单等。

8.掌握运输、包装、仓储、配送等物流基本业务技能。

(二)面向东盟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面向东盟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参见图1。

1.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可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管理学和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的开设目的是打下良好的经济管理基础,管理者在做物流决策时,不仅要能够定性分析有时还需要适当进行定量的分析,管理者还需能够看得懂基本的财务报表。

2.专业必修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必修课可以开设仓储与配送管理、采购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物流运筹学、库存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国际物流、集装箱运输实务、供应链管理等课程,通过专业必修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物流专业基础。

3.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主要是在大学三年级才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在物流某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学习,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分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国际物流三个模块。第三方物流模块:第三方物流管理、冷链物流、物流运输包装、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企业物流模块:运营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商品学、电子商务;国际物流模块:海商法、报关与报检实务、国际货运、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国际结算。具体见图2。

4.任意选修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任意选修课开设物流专业英语、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越南语、东盟地理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发展进行选修。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物流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途径,所以学校领导、专任教师和学生必须重视物流实践教学,形成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见图3。

1.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申请国家财政资金建设校内实训室,购买必要的托盘、手推车、叉车、堆垛机、输送链、条码打印机、条码识读器、条码检测仪、物流周转箱、各种类型货架、自动打包机等物流设备,通过校内物流实训使学生对物流基本操作有初步的认识;购买合适的物流软件,如物流仿真软件、第三方物流模拟流程软件、进出口单证软件等,通过软件实训,使学生对物流流程有一定的认识。

2.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除了在校内实验实训室开展实践教学外,还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现与凭祥物流园、防城港物流公司、北部湾集团、中集国际物流公司、桂中海迅物流公司、中信大锰、南宁真龙烟厂建立紧密型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企业合作开发“产学研”合作教学。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或者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让学生对真实的物流业务流程有深刻的认识。

(四)国际双向交叉培养中国―东盟国际物流人才

广西高校可以通过与东盟国家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国际物流人才,如中国的物流本科学生一、二年级在国内学习,三年级到越南或泰国学习,四年级再回中国进行毕业设计。目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有越南语专业和泰国语专业都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但是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还没有与东盟国家实行联合培养,主要原因是广西高校的物流本科学生英语或东盟语言能力不强。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在一、二年级选修越南语的方式通过语言关,然后就可以实现人才国际化联合培养。

服务当地经济,为当地培养合格人才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的高校必须培养出更多的面向东盟的物流管理中高级人才,为广西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苏飞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带给广西企业的机遇与挑战[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8)

[2]李湘.物流业发展与广西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研究[J].新西部,2011(15)

[3]王珍莲,莫柏预.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需求的物流人才分析[J].市场论坛,2007(8)

[4]杨怀珍,董欢欢,李雷.广西区物流人才需求与知识结构调研[J].江苏商论,2012(2)

[5]朱芳阳.北部湾经济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30)

[6]邓焱,潘旭阳,黄良芳.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4)

[7]杨军,赵继新.面向北部湾经济建设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8]林君暖.广西北部湾高职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企业科技与合作,2011(17)

[9]兰必近.北部湾经济区高职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4)

[10]岑丽阳.中国―东盟国际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

[11]韦克俭,李继宏,吴砚峰,等.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大力培养物流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下转第54页)

(上接第42页)

[12]王景敏.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地方高校应用型港口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32)

[13]韦克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人才培养实施的模式与建议[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14]韦克俭.中国―东盟保税物流形式及人才培养[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15]朱莹.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5)

[16]潘文昊.面向东盟的物流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0(4)

[17]王珍莲.广西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人才培养分析[J].市场论坛,2011(12)

【基金项目】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2JGA228)

教师如何构建家校合作关系范文6

一、目前学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很多授课老师实践经验不足。旅游业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产业,旅游教育在中国起步比较晚,旅游类专业教学的老师大多是因为上课课程的需要,“半路出家”从其他学科转型而来,不难看到他们在教学中会存在原专业的特点。当然,有的老师是毕业于旅游院校,但也直接从学校毕业到学校教学,主要是缺乏旅游实际的经验,教学理论知识只能从书中搬抄而来,这也只能是一个从理论到理论的灌输。

其次,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之间距离非常大。一方面,由于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式限制,导游业务理论知识的讲授仍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学校教学实践相关配套设施缺乏,教师个人又觉得实践环节繁琐,还有,现有的实用的导游培训实践教材较少,老师上课时缺少相关内容可以参考,只能多强调些理论的知识,导致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再次,为了学生能够一次性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理论知识的灌输成了很多老师的必然做法,甚至学生也接受了这种教学风格。甚至考虑单纯以考证通过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被迫在课堂上加重了理论知识,有的课堂上经常是模拟考试,题海战术。

第四,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瓶颈。指导实践的实施环节,学院也考虑与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进行合作,但是在操作方面是很困难的。一方面,在学校由于在业务要求上不能严格地按照旅游企业职工那样去要求学生,再加上学校实践教学和学生管理的要求,如果没有一套健全的实践管理系统,造成大多数学生并不能真正学习到知识。如果学生能在旅行社练习一周,可能实际上比在学校学习半个学期的理论课能学到更多。另一方面,实习单位可能由于自身的一些原因,使学生不能在实习时直接开始带团。比如在旅行社考虑到学生在带团中差错时引起客人的不满,所以实习单位不允许学生亲自带团。实习结束时,学生的实际技能提高有限。此外,因为旅游企业本身时间和地方的限制,学生实习实践中,旅行社可容纳学生的人数是有限的,如果安排实习学生太多,很难让每一个学生可以练习到位。所以大多数导游实践,即使真的校企合作,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始操作。

二、构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模式

1.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在导游业务课程中的实施

导游业务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旅游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出“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强的优秀人才,把导游业务课程设计成具有独

立特色的课程。

改变专业教师“闭门造车”的现状,可以引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可以将一学期的教学做成“2周(在旅行社见习)+11周(校内授课或校内实践)+2周(在旅行社见习)”。教师可以通过带队到旅行社实习的机会到企业当中去实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直接从一线获取导游业务的最直接知识,同时把实践中的案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技巧知识的传授;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直接与企业联系。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与旅行社导游业务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卞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建立课堂外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加大导游业务实践机会

学校每年都有迎接新生、省市领导兄弟院校客人等来校视察、访问活动、学生自我组织开展外出春游或秋游等活动,而旅行社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正可借此机会组建自己的校内导游队伍,向他们介绍人文气息浓厚,极具特色的学校的历史、名人,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得到了锻炼,学校也得到了宣传。这对于没有很多机会外出实践的学生来说,未尝不是个好机会,同时也合理利用了课余时间;同时也解决了旅游类专业建立实习基地难的问题。

3.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最后环节

导游业务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学生一般没有在旅行社工作过,就没有实际带团经验,根木谈不上带团技巧了,更无法熟练掌握旅行社带团要求。因此,导游业务课程应该安排更多的实习机会。如:争取和当地景区、景点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在节假日里到景区、景点锻炼,从景区、景点的讲解员做起,能够在景点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