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心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1

【关键词】初中物理 核心素养 声现象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的热络,源自于国家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显然,这是一个宏观指导性意见,但其所带来的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却方兴未艾,不少综合性的或专业性的杂志展开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即是有力的证明。从一个普通一线教师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知识作为铺垫,而这与课程改革当中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辨析极为类似。笔者在教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的时候,即带着强烈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意识实施教学,取得了一些认识。本文对此作一说明。

一、核心素养的经验理解

从一线教学的视角来理解核心素养,显然与专家所理解的核心素养有所区别。检阅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发现,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物理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科学责任等。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必须承认,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那就是学生在具体的物理知识建构过程中生成的相关认识,这些认识有的与核心素养相近,有的则距离较远。教师努力在此过程中缩短距离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一般要依赖于具体的物理知识来进行,脱离了知识的构建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能是没有太大的价值的。

以“声现象”一章的教学为例,在苏教版及其它版本的教材中,声现象常常都出现在第一章,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简单,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且相关概念的构建并没有太大的难度。面对这种简单的知识,笔者以为更是物理核心素养教育的良机。比如说“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常常有“振动”与“震动”的理解差异,而通常情况下,教师也只是强调应当是“振动”而不是“震动”,至于原因是不太愿意解释,或者说是感觉没有解释的价值的。但在笔者看来,这是不符合经验理解的,因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恰恰应当是以这种简单的概念辨析为基础的,如果遇到复杂的概念,概念本身的构建就有很大的困难,怎么谈得上核心素养呢。即使谈核心素养,恐怕也只是不同级别的公开课上的一点点缀,没有太多的实质性意义。

因此,核心素养可以视作一株树苗,而其成长的土壤,正是教师与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围绕某个概念展开的讨论,及其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认识。一句话,经验是核心素养赖以生成的关键因素。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通过上述理解,去实施核心素养的教学,是很有收获的。现以“声现象”中的几个教学片段来说明。

首先要说的就是“振动”与“震动”的辨析。这个概念辨析与物理核心素养有关吗?如果有关,那岂不是每一个概念的学习都与物理核心素养有关,那核心素养的概念也太滥了吧?即使不滥,也没有特别拿出来强调的必要吧。笔者也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实施教学的,结果发现还真的能够影响学生对物理的认识――这应当是核心素养的朴素理解!

在学生的思维中,“振动”与“震动”是可以通用的,但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显然不是如此。但初中物理又不宜将简谐振动的说法拿出来给学生,怎么办?笔者尝试让学生自己去比^、辨析,什么时候进行这个事呢?知道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之后,由于经过数个例子的分析,学生对振动已经产生了基本的认识,这个时候重提此前的话题,学生还是有兴趣的。在比较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振动应当是一种“左右”的运动――学生用手比划出一种振动,意思是对的,可惜“左右”用词太狭隘;还有学生说“震动”是一种心理现象,听到不好的信息,心理有震动,但也有学生表示反对,说地震的时候地面就在震动……基于这样的经验,笔者告诉学生“振动是一种在某个固定位置附近循环往复的运动,是具有规律性的;而震动通常是自然导致的具有明显效应的运动”。其实,辨析概念并得出概念概念的精确理解并不是目的,而将生活认识与物理认识进行比较,才是本教学环节的目的,才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

事实上,在“声现象”的教学中,还有很多可以挖掘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内容,限于篇幅,这里不赘述了。

三、核心素养与经验契合

在探究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笔者有一个强烈的认识,那就是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经验,当两者有效契合的时候,就是核心素养生成的时候。

也因此笔者以为,物理核心素养不能视作一个高大上的概念,认为其在普通物理课堂上就是不存在的。事实上,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还就得在物理课堂上生成,而日常的物理课堂既是基于学生经验的,也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物理经验的,离开了经验谈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没有意义的。笔者以为,如果学生能够在走出物理课堂之后,用更睿智的目光看身边的事物,用更逻辑的推理判断身边的事物,这就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当然也是经验的一种体现。因此,核心素养意味着经验的丰富与准确。初中物理课堂上的核心素养培养,必须从这个基点出发!

【参考文献】

心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2

一、课例设计理念

课例设计在以上要求基础上遵循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微课辅助学生学习,通过情景体验式实践教育,小队合作探究,寓教于乐在技能学习的同时德育渗透,探究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新途径。

二、课例学情分析

高校大学生,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概念增强,喜欢合作探究和展示自我(特别是男生),在篮球运动方面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篮球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但绝大部分学生基本功不扎实、配合意识较差(特别是女生)。因此,教学中要做到区别对待,关注学生差异和兴趣,发展学生自信,以鼓励为主,及时反馈,组织学生互帮互助,师徒结对,合作探究。

三、课例教材分析

《传切配合》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广泛的进攻基础配合之一,学习传切配合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明确传切配合是2-3人间有组织、有目的的进攻合作行动的方法。传切配合的特点是:参与人数2-3人,局部地区完成,灵活性和随意性较大。传切配合是组成全队进攻战术的基础,是运用最为广泛和有效且的进攻战术基础配合。课例重点是:横切,纵切,隔位传切配合(空切)技术动作的运用;课例难点是:恰当传切配合的时机选择和接球上篮的动作链接。

四、课例教学流程

教师提前备课整合资源制作或下载传切配合相关的教学微视频,课前一天通过班级qq群把微视频推送给学生提前预习。课中教学流程包括准备活动部分、基本活动部分、结束活动部分。其中准备活动部分包括:(1)课堂常规部分:①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安排见习,教师强调体育品德教育和上课规范;②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学习传切配合》并分组6组(男123组+女123组)。(2)一般性准备活动部分,包括:①简单队列练习、全场慢跑2圈;②关节活动;(3)专项准备活动部分:传球与切入练习(图1)。基本部分包括:(1)小组内合作探究学习3类传切配合与展示;(2)小组间合作探究学习3类传切配合与展示;(3)小组间半场4vs4尝试运用3类传切配合。结束部分包括:(1)肌肉放松练习;(2)课堂小结、课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课后拓展包括:①在课余篮球锻炼中尝试和队友配合运用包含横切、纵切或空切传切配合;②观看奥运会篮球比赛视频1标注本场比赛内的传切配合时间段用迅雷看看软件截取相关的传切配合片段反复观看并学习,尝试运用;③上交给体委你所剪切的传切配合片段,体委合成传切配合班级集锦微视频,并在班级中展播学习;④观看NBA直播,识别传切配合;(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五、课例场地布置

课例所需场地器材包括:篮球场3块、标志桩18个,篮球50个,呼啦圈6个,秒表、哨子、文件夹各一个,ipad及其支架3台。具体场地布置示意图可参考下图2。本课例场地器材及其布置仅供一线教师参考,具体教学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师资等硬件灵活改变。

心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3

关键词:科学探究;核心素养;惯性;质量; 惯性质量;引力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3-0008-3

惯性是高中物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最容易在惯性这里陷入抽象思考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惯性的概念曾经引起许多物理学家深入思考和剖析,最终使物理学产生重大进展,其研究过程蕴涵着深刻的物理思想和丰富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素材。学生在学习惯性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老师意料不到的奇思妙想,教师如果引导得好,会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科学探究。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观察和实验表明,对于任何物体,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在受到相同的作用力时,决定它们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就是它们的质量。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加速度较小的物体惯性较大,加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较小。所以,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时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况下(静止或运动)都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

1 学生设计“假想实验”,对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发起“挑战”

学生在学习惯性的时候效仿伽利略设计了下面的假想实验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把两个相同的弹簧分别固定在两个相同的物体上,图1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甲的左侧,图2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乙的上方,并把它们放在相同的地面上。然后,用相同的外力F分别作用在图1弹簧的左端与图2物体的左端。实验表明,在最开始的较短的相同时间内物体乙的加速度比物体甲的大。这个例子一方面是两个物体的总质量(包括弹簧)是相等的,说明两个物体的惯性是相同的;另一方面,作用了相同的外力F后在最开始较短的时间内两物体的加速度却不一样,说明两个物体的惯性是不相同的。

上面的实验让学生理直气壮地对“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尺度”发起了挑战。

2 教师顺水推舟,点燃学生追寻“真理”的决心

学生利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在此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激发对物理的兴趣。

接着,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问题:(1)研究对象是什么?

(2)能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吗?

(3)惯性与物体的质量关系中的“物体”指的是“质点”吗?

学生自己非常主动地去寻找答案,找到答案后显得很兴奋,因为他发现他找到的问题答案都是支持他的。针对教师的问题,学生回答:(1)研究对象是弹簧与物体这个整体;(2)能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3)惯性与物体的质量关系中的“物体”指的是“任何物体”。教材中从来没有说过此物体是指可以看成“质点”的物体,且其强调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则此物体是指生活中的“任何物体”。

3 教师再次设问,引导学生自己“”自己

如果学生经历“”自己的过程,那其对惯性的理解将会非常深刻。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问题(4):图1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甲的左侧,图2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乙的上方,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两个整体只是质量一样,能说这两个整体一样吗?

学生结合问题(4),寻找到了“”自己的原因。图1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甲的左侧,图2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乙的上方,把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但这两个整体是不一样的,是不同的“物体”。因此,把相同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没有办法比较物体的惯性大小。

教师继续利用问题(5)引导学生:衡量惯性的物理量是质量,有没有要求是“相同的物体”才成立?

学生结合问题(5),寻找到了支持自己的原因,即“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这句话说得非常明白,衡量惯性的物理量是“质量”,并没有要求是“相同的物体”才成立。

4 教师再次设问,引导学生自己真正“”自己

问题(6):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后(自学质心的相关知识点),整体的加速度怎么计算?

学生结合问题(6),寻找到了真正“”自己的原因:物体甲(包括弹簧)的加速度计算有问题。由于弹簧与物体甲(不包括弹簧)不是相对静止,所以加速度不应该这样求,此时求加速度应该用质心加速度。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所以,当作用在物体甲(包括弹簧)与物体乙(包括弹簧)的外力不为零且是相同的外力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对应的应该是质心加速度。

5 教师提出终极问题,引起学生再次思考

问题(7):图1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甲的左侧,图2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乙的上方,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两个整体只是质量一样,这个质量指的是什么质量?是引力质量?还是惯性质量?

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找到了问题(7)的答案,对质量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质量分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之间的唯一差别是测量方法。将未知质量的物体与已知质量的物体分别受到的引力进行测量比较,就可以得到未知物体的引力质量。通常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只要在有引力的地方,都可以用天平来测量,因为对于同一个地方,引力场都一样。只要引力场不改变,天平会测量出可信的引力质量。但是,在超质量星体附近(例如,黑洞或中子星),就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在这区域里,引力场的梯度太过陡峭,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位置的引力场差异量太大,超过误差允许的范围。在失重环境,也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天平在这一环境下不能做比较。施加已知作用力于未知质量的物体,测量产生的加速度,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就可以得到惯性质量,其误差只限制于测量的准确度。

物体甲(包括弹簧)与物体乙(包括弹簧)只是引力质量相同。当把相同的外力作用在物体甲(包括弹簧)与物体乙(包括弹簧)上时产生的加速度不同,所以物体甲(包括弹簧)与物体乙(包括弹簧)的惯性质量不同。

教师可借此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其答案,那么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经历了真正的科学探究。这样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体现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互动才是现在的教育需要大力发扬和提倡的。

参考文献:

[1]贺小光.关于惯性几种错误说法的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6,16(10):24-26.

心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4

一、营造良好课堂气氛是前提

1.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生正处于一个人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随着他们身体发育的日趋成熟,使得他们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上产生了质的飞跃。他们明显地意识到“我已经长大成人了”,要求有像成人那样的独立性,不愿意成人再把他们看成小孩子。初中生这种成人感的产生,正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出表现。而这种成人感的出现,只有在融洽的课堂气氛中,才能让他们敞开心灵的窗户,接受外来的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必须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有人认为“课堂教育过程必须在建立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下,从教师那里获得的信息,就特别容易为学生所接受。①”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意味着学生在心理上趋向于教师,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在时间上频率增加,在空间上距离缩短,易于使学生摹仿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接受教师的暗示,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某种良好的行为准则,而且对学生的个性,诸如价值定向,性格特征等的形成与发展,都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好奇心和自尊心。教师要通过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设计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利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情感,敢于放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他们体味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的来之不易,从而充分肯定自身价值的存在,不断增强自主学习的心理要求。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学生总是兴趣盎然,热情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初中生能在操作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2)多数学具在颜色、设计的形状等方面都能够吸引学生对它进行操作;(3)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去探索发现学习知识的自由空间。正如有人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有效作用。②”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正是这样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对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也有重要作用。如在学具操作中,有一些操作需要同桌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互助合作的意识。

二、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心理训练元素,对学生施以影响,是实现对初中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手段

1.充分利用教材的显性价值,使学生在情感和意志上受到感染。如物理课上可以结合例题,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通过对深难题的反复钻研,训练学生刻苦学习,不畏惧困难的优秀品质,还可以引导学生克服难题,让学生享受付出努力后换来的喜悦;地理教材中结合对祖国和世界壮丽山河的介绍,如亚洲第一长河长江,桂林山水甲天下等的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挖掘教材的隐性作用,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施加间接影响。如在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中,动之以情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还是综合发生作用的。如在教学“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时,可以播放1998年夏我国抗洪救灾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名族的情感。这其实是一种利用有知名度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素质的方法。它有自己的特点,既不向学生传授传统的道德知识,也不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而是寓教育于情境当中,通过按教育要求预先设置的情境来感化与熏陶学生;它没有强制性的措施,虽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它却能给学生良好心理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三、课堂教学中切实加强养成教育,是培养初中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于提高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当前初中生的意志力,耐挫心理相对来说还有待加强,在课堂上表现出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时有不少,这恰是他们有疑难的表现,教师如果不“察言观色”,顺势引导,则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遇到问题会表现出心理情绪的不稳定,长期这样下去,将会导致他们心理压抑,使他们心理畸形发展,从而严重影响学习,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加强对初中生行为规范的训练,帮助克服怕暴露自身弱点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形成稳定的心理,促使他们不断自我完善。如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客观的判断,分析他们的薄弱之处和有利条件,在教学中扬长避短,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成功体验。

教师在接触新班级之际,就要着手抓好养成教育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形成,对往后的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四、发现积极因素,利用赏识教育,在培养初中生良好心理品质中起着强化作用

善于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学生择善去恶,使学生自身逐渐增长起克服缺点或错误的内在精神力量,这是很有效的教育措施。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因素,并且常常在课堂中表现出来。例如:初中生往往会向往美好的未来,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得到表扬,这些都是他们心中的闪光点。它们亟待教师的发现,更是教育者启发学生觉悟的内在心理依据。初中生这一群体中有不少人精力旺盛,具有特殊才干,如善于歌唱,擅长运动,伶牙俐齿等等。教师要发现他们这些心理品质并不断培养,使他们不断发展。例如,在英语课堂上,对于口语表达有优势的学生,可让他们再课堂上多发挥自己的特长;对于写作较有优势的学生,在写作课上可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这样,让学生尽情发挥各自的长处,他们的表现欲就会得到满足,从而增强信心,同时又促进了相关能力的提高。对于在学习上的待进生,教师要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选择难度较小的任务让他们完成,使他们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他们就能慢慢树立信心,从而坚定学好的信念,形成稳定的个性特征。让学生在某方面获得成功,点燃学生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昂首前进的信心,得到长善救失的作用。

总之,初中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是一门学科,一种艺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尽可能消除他们心理素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让他们在健康的身心发展中顺利成长。

注释:

心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能力;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326-01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不但是因为课程改革当中对与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越来约强,还因为在当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一、要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比如,在教学中我利用中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在鼠标练习中,让学生玩WINXP自带的扫雷和接龙游戏,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素养是现代人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就如同读、写、算的能力一样重要,那么,信息技术课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养呢?

1、获取信息的素养。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分析信息的素养。对信息的分析,筛选出有效的信息。现在,在网络上有海量的信息,其中有些信息是对我们有用的,有些是没用的。要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我们的学习,就要学会鉴别和筛选网络信息,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3、信息加工的素养。就是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4、信息利用的素养。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各种信息技术素养,将这些素养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例如:互联网,它为中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借助于互联网,他们可以获取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创新能力也是当今社会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而在这一时代,起核心作用的是知识创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要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一是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须面面俱到,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我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后来我对几副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给予了表扬,课堂气氛达到了。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心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6

关键词:实验教学;问题教学;核心素养

题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作为一种新兴的渗透式教学方法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视野.近些年来,问题教学法凭借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1].目前已有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将问题教学应用于实际教学,洞悉其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性,但对其践行流于形式,而领会其教学真谛,同时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的更是寥寥无几.鉴于此,笔者梳理了问题教学理论的内涵,研究了现有的理论模型,并基于问题教学理论设计实验教学课程,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一、问题教学理论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问题教学”的界定一直是众说纷纭.在国外,有学者将PBL视为教学策略,如Mayo等学者认为:“基于问题式学习是通过创设与实际相关或一定背景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源,给予引导或指导,使学生获得大量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2]39还有学者认为PBL是一种课程开发与教学系统,如Finkle(Finkle&Torp, 1995)等学者认为:“基于问题式学习是通过让学生面对一个与实际相关而结构不良的问题,把学生置于问题解决者的地位,训练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与技能.”[2]39-40在我国,学者大多认同问题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基于此,笔者认为问题教学是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引导下自主筛选信息,解决问题,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而“问题教学”中的“问题”需具备如下特点:①问题的顶层设计理念源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要重视内容的选取及遵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②问题的设置原则要兼顾普适性与深入性,既要保证全体学生的参与感,又要具有一定的讨论、探究价值;③问题的表述方式要蕴含情境之中,学生需对问题进行辨别和处理,以获取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教学理论的基本模型

问题教学的精髓在于教学的设计始于问题而终结于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和学习情境,开启整个教与学的历程.2006年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毕业的学习技术专业博士洪ィWoei Hung)针对PBL教学法提出了一种有效、精确和可靠的问题设计模型――3C3R模型,如图1所示[3].该模型基于不同主体提出,针对教师的核心部分位于模型的中心区域分别为内容(Content)、情境(Context)与联系(Connection).“内容”作为第一核心要素为“问题”的选取把关,以保证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既可以发展问题解决技能,又可以获得相应的领域知识;“情境”要素确保学生能力发展的真实性与可应用性;“联系”要素帮助学生建立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针对学生的过程部分位于模型的三个顶点,分别为研究(Researching)、推理(Reasoning)与反思(Reflecting).“研究”作为第一过程要素,要求学生探寻任务目标、分析问题情境、收集相应资料;“推理”要素基于“研究”获取的信息,分析问题条件、拟定解决方案、探究解决方法、达成问题解决,以完成将知识用于实践的目标.“反思”要素确保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评价学习效果,总结领域知识、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基于问题教学理论的实验教学

要想通过问题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教学观的转变,要以学生思维发展和科学素养提升为最终目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设计都要层层递进,重点突出.下面以公开课中流体压强实验教学为例,尝试利用问题教学理论进行实验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实验出自北京师范大学版《义务教育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7节《飞机为什么能上天》一节,对于该实验的处理多数教师将其作为演示实验,直接向学生展示该节书中附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教师演示实验后,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这其中并未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做详尽的探究,而笔者认为,对该实验器材的设计进行分析恰恰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有力切入点.该部分教学教师层面核心部分设计如图2所示,首先将“内容”拆解,创设两个“情境”,通过不同的问题设置,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研究”粗管和细管的流速及压强的表现,学生经历“推理”的过程后,教师进一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方法迁移,设计实验,体会知识和方法之间的“联系”,最后经历整合总结、自我“反思”等环节,掌握核心概念、核心思想和核心方法.具体的问题设置及教学引导过程见表1.

基于问题教学的实验课程设计思路分析: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不同,本节实验突出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出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将研究内容分层细化.从探究流速关系任务出发,通过创设“粗管和细管中液体的流速是否相同?”的情境,层层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想到在粗细不同的管中加入浮漂来反映流速关系(图3、图4).通过创设“如何在粗管和细管中反映压强大小?”的情境,驱使学生深入思考并进行研究,教师进一步设问,引导学生想到在粗细管子上增加橡皮膜或竖直的细管来反映压强的关系(图5、图6),从而探究出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最终实验器材图略).最后,通过知识和方法迁移,利用液体压强实验中“粗细不同管子上插入细管”的实验设计思路提出气体压强实验的设计方案,即“粗细不同管子上插入压强传感器”来研究(图7).本节实验在探讨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器材改进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递进问题的设计、知识方法的迁移,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标.

实验探究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核心地位已毋庸置疑,而在探究实验中如何调动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是每一名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和不断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想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根本目标,必须要对教学目标有整体的认识,对教学内容有宏观的规划与设计,同时还要不断更新自身认识,逐步发展自己的教学观,紧跟时代潮流.重视实验教学,同时重视实验教学的方法,以及实验探究的过程.本文基于问题教学的实验课程设计仅是笔者的一点思考与初步探索,希冀更多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参与交流与讨论,逐步探寻更加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贯彻落实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PBL教学“问题”设计[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7):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