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尾气污染具体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减少尾气污染具体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减少尾气污染具体措施

减少尾气污染具体措施范文1

路虎揽胜运动款发动机5.0T,工信部公布的综合百公里油耗13.1升,厂方公布的百公里油耗大约9.6升,二氧化碳排放236g/km。但以路虎5.0l排量车主的实际经验看,百公里耗油至少接近20升。可见,与厂家公布数据相去甚远。

空气污染,会让每个人深受其害。国外有研究显示,空气污染使一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增加3%。同时,作为空气的处理器,呼吸道和肺部受到的危害更大。每当一些地方空气质量下降,患呼吸系统的人数就会增加,高污染地方的肺癌发生率也比低污染地方高。

各级政府出台系列措施治理空气质量,已势在必行。面对北京市连续不断的雾霾和连续超高的PM2.5,前几天北京市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制定了系列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其中包含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清洁减尘等各项措施。我想,控车减油应首当其冲。

据北京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细颗粒物(PM2.5)来源中,机动车排放约占22%,燃煤约占17%,工业、扬尘各为16%,来自周边的约25%。据估算,如果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时,机动车约减排2/3污染物。在北京奥运会前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预演中显示,上路车辆减少一半,由于车辆少道路畅通了,机动车平均车速提高,怠速或拥堵时间缩短,机动车总体污染排放量得到大幅减少。

在北京市控车减油的具体措施中,就提出要确保2017年北京市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控制在600万辆以内,2015年淘汰全体黄标车,2017年全市机动车使用汽柴车总量比2012年降低5%,减少机动车污物排放。

据北京市交通部门数据,2012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520万,算上2013年,5年里北京仅有180万辆增加。控油减车,在量上做文章固然好,加大对在汽车排放质量上的监控,如限排量,限燃油使用等其实更重要。减少污染,不仅要政府作为,也需要企业饯行应有的企业责任。

减少尾气污染具体措施范文2

关键词:桥梁加固;环境影响;加固效果

中图分类号:U445.7+2文献标识码: A

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可以知道,针对桥梁加固前后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能够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效率,对整个项目的有效性都有很大作用。桥梁加固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以环境的变化为基准,综合评价桥梁加固的具体措施、规定、参数、可靠性和预期效果。同时,还需要以本地区的大气情况、水情况和声情况为基础,全方位的测量和监察,再把实际情况和估计情况放在一起比较,得到两者的偏差,分析偏差的由来和影响因素。此外,桥梁加固中必要的环保措施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和各种污染的治理情况也需要实时监控。

1桥梁加固前对环境的影响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寿命,例如载、酸雨腐蚀等,都会严重缩短桥梁的质量,缩短桥梁的使用年限。这时,我们所讨论的桥梁加固前期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和日常维护对环境的影响。

1.1噪声污染

加固前的桥梁,在对环境的影响中,噪声的危害最大。噪声的主要来源是行驶的车辆和桥面发生巨大的摩擦。噪声的产生与桥梁的两个方面有关:(1)桥梁使用时间过久,桥面出现较多损坏和凹凸不平,车辆经过时发生颤抖现象,因而产生噪声;(2)当桥梁建设时装有伸缩缝时,车辆的经过会导致桥梁的猛烈振动,因而产生噪声。

在进行噪声评价时,要以有特点的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区域,主要包括村庄、学校和居民区等。通过对桥梁加固前后噪声的实际情况的对比,具体量化桥梁加固前后噪声的变化情况,综合评价噪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但和过去的方式不同,现在开展噪声污染评价前,需要指定适合的噪声模拟方式,以成熟的模型来展开噪声污染综合评价。

1.2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的来源是车辆废气的排放。汽车尾气不仅对人体有伤害,对动植物、空气、水资源都有很大程度的危害。目前国内车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有:CO、NO、NO2、SO2等。其中, CO和NO的含量最高,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

鉴于研究结果,空气中CO、NO气体含量的多少和马路上车辆的多少、车辆的载重量以及车辆的行驶速度成正比。此外,当车辆的行驶速度很低时,汽车尾气中NO、CO的含量远大于高速行驶车辆的排放量。

因此,当对空气污染做综合评价时,需要重点参照车辆尾气的排放情况。依照国家的相关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精准的计算。具体调查桥梁加固前后的空气质量情况,结合桥梁的加固方案,分析桥梁的加固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情况,得出准确结论。

1.3桥梁日常维护对环境的影响

桥梁的日常维护情况被包含于桥梁加固前的阶段。基本的影响因素有:雨水对桥面冲刷残留的污染物、车辆行驶的灰尘、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大气雾霾的影响。这部分估计工作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桥梁区域的降水量和桥梁车辆通行情况。

2桥梁加固中对环境的影响

虽然桥梁的加固工程不属于较大的建筑工程,但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在加固阶段,主要的污染源有:建筑材料的运输过程会对空气产生粉尘颗粒污染;在拆除原有桥梁部件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施工阶段不仅对周围居民有噪音的污染,还有水泥砂浆混凝土的粉尘颗粒污染以及工业废水的污染;此外,还有工业废料对河流的污染和堵塞等。具体影响情况有以下几点:

2.1建筑材料的使用

每种建筑材料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仅包括使用前的影响,还有使用过后对环境的影响。有的研究人员已经针对混凝土、大型钢材和小型钢材作过详细研究。其中,作为普遍采用的材料,混凝土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又由于混凝土由石、砂、水泥、水和外加剂等材料混合而成,水泥对环境的影响最明显,因此,我们只研究水泥对环境的影响。

2.2建筑施工阶段

建筑施工阶段的影响因素有:建筑垃圾的乱堆乱放和施工工人的生活垃圾。根据丹麦制定的标准,可以把桥梁施工阶段,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转化为以人头计算的标准,再根据人头对环境的影响来判断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3桥梁加固后对环境的影响

3.1噪声污染

由于在桥梁加固后,噪声的来源主要是轮胎和桥面的摩擦,所以通过桥梁的车辆数量、车辆的载重量和车辆的起停次数都会对噪声的大小产生影响。当桥梁经过加固改造后,桥梁的整体强度增加了,桥面的损坏情况也改善了。车辆在桥面上行驶时,又快又稳,振动和颠抖现象大大减少。尤其是在桥面进行加宽之后,车辆的通行更加顺畅,堵车现象减弱,车辆的起停次数大大削减,都起到减少噪声的作用。此外,如果桥梁的载荷增大,会增加车辆的数量和车辆的载荷,造成更大的噪声污染。

因此,需要在桥面的重点部位设置噪声检测点,注意记录桥梁加固前后噪声的变化情况,如果噪声超过制定的规范标准,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加固工作。

3.2空气污染

一方面,当桥梁加固后,不仅噪声情况得到有效改善,空气的质量问题也能得到一定的缓解。另一方面,车辆的增多又易对空气造成更多的污染。因此,对于加固后的桥梁,一定要在重点部位设置空气质量监测点,实时监控空气中CO、NO、NO2气体的浓度。再结合当地的空气质量,做出有效分析,全面综合分析评价空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4交通环保措施

4.1噪声防治措施

(1)加强对噪声源的控制是解决交通噪声污染的重要手段。可采取在某一路段、一定时间内禁止车辆或重型车辆通行,减少车辆的起停次数,不准鸣笛等交通管制措施,降低交通噪声。改进汽车动力机械设计、加强车辆保养管理,禁止低速大噪声和耗油的车辆在桥梁上运行。

(2)通过改善路面结构来降低噪声。目前国外多采用多孔隙沥青混凝土减噪路面,它是在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

(3)采用声屏障,种植一定宽度的绿化带,最好采用灌木。

4.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1)尽量控制污染源,在居民区附近,特别是城市桥梁中,应避免大耗油车辆的通行。

(2)尽量避免交通堵塞。由于中央分隔带汽车尾气严重、气温高、环境恶劣、空气流动性大、水分蒸发加速,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绿化植物可选用耐高温、抗旱、耐贫瘩,枝繁叶茂的常绿树木,与灌木搭配。

(3)在桥梁外侧伸出钢筋上放上盆景,主要是易吸收尾气的植物,同时也可以美化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别从桥梁加固前、桥梁加固中和桥梁加固后三阶段讨论了桥梁加固前后的环境变化。在桥梁加固前,从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和桥梁日常维护方面进行了讨论;在桥梁加固中,从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建筑施工方面进行了讨论;在桥梁加固后,从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方面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几点交通环保措施,相信一定会为桥梁加固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翟飞格,张建仁,王磊.桥梁加固前后对环境影响的评价[J].中外公路.2010,30(1).

减少尾气污染具体措施范文3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影响;对策

一、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

1.对水环境的影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会使用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水污染现象,这些污染水源长期的累积会导致地面的水资源受到污染,甚至会污染到当地的生活用水,从而对百姓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混凝土、砂砾等原料的使用,会增加水资源中的含沙量,最终使得水环境变差。

2.噪声污染。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用到很多器械,这些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常见的噪声有载重汽车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起重机、提升机、推土机等机械产生的噪声。一般说来,推土机产生的噪声级达到78一96分贝,而搅拌机产生的噪声则一般会达到75一88分贝,如果施工工地周围有大量的居民居住,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噪声对居民的生活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3.扬尘污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扬尘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在运输各种原材料的过程中,由于公路条件不佳或者装运汽车的条件不佳,往往会导致运输过程中各种材料的泄露,同时由于施工的地面比较干燥,尘土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较多的扬尘,这些扬尘对施工工地周围的居民的生活以及植被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4.汽车尾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会用到车辆,运输车辆在运输物资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这些尾气往往含有大量有害成分,有害的尾气进入到土壤或者大气中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居民的健康。

5.固体材料以及各种悬浮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比如砂石料、石灰块、水泥等,这些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随意丢弃这些废弃物,不仅会占用大量的空间,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严重影响,比如一些粉煤灰、土石粉粒等粉状建筑物材料在长期堆置的过程中会逐渐浸入到土壤中,并且会扩散到空气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二、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策略探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如噪声污染、扬尘污染、尾气污染等,这些污染形式对居民的生活以及环境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给居民营造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要对各种环境问题加以控制。

1.加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的确立。环保意识的树立是提高环保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要组织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学习,对各种环保知识以及法律法规进行讲解,从而使得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各种与环保相关的政策法规,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各种行为出现的频率。与此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环境保护落到实处,还可以加强合同的管理的力度,在建筑施工的合同制定过程中,增加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条款,合同也应该要对居民的安全、各种文物的保护等方面进行规定,对容易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原料制备以及运输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践行环境保护的理念,加强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某房地产公司在进行某个项目建设之前,召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相关人员举行会议,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各个单位的职责进行确定,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单位能够各司其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对建筑工程的环保设计进行严格审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对建筑工程的占地面积以及临时用地规模进行严格的控制,尽量减少对周围的耕地以及植被的破坏,建筑工地要避开环境敏感地区。第二,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土资源的重视,考虑到水土流失问题,注意土壤填挖过程中的平衡,同时要做好水土防护设计,确保水土稳定,尽量避免由于施工过程中过量挖掘或者取土导致不良病害发生。同时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采用植树、种草等绿化方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取土时,尽量在荒地或者低产的耕地上进行取土,取土之后应该要对土坑进行处理,对于各种弃土应该要进行几种堆放,不能占用农田,对于弃土应该要在其表面种草种花,防止废土腐败。第三,做好建筑施工景观设计工作,景观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要保证设计的风格与地形和地貌之间完全吻合,尽量减少对自然风景以及环境的破坏,同时要加强施工区的绿化率,改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自然环境。

3.加强环保措施的制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第一,可以根据实际的挖填土情况对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进行设计,从而确保雨水可以及时疏导,防止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第二,为了防止噪声污染,需要加强机械的选择,同时应该要调整施工的时间以及机械的配置情况,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的顺序进行科学的安排,尽量将施工作业安排在白天,在临近居民区的工地上施工时严禁在晚上进行大规模的施工,防止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干扰。第三,防止大气污染,可以加强对材料以及土方的运输的控制,防止扬尘以及各种材料散落在施工现场,进行材料运输时可以采用密封性较好的车辆进行运输,并且在运输过程中做好封闭工作,同时应该在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防尘。第四,为了防止水质出现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污水的处理,严禁将各种生活以及生产用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对于各种淤泥应该要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不能随意堆放。最后,对于施工用地要进行严格控制,尽量避免占用农田,在选择各种原材料的过程中应该要对其生态影响进行评价,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材料进行施工。比如某房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地紧邻当前的住宅小区,该建设单位将大功率的机械安排在白天,夜晚施工时尽量选用噪声污染较小的机械,进行错时搭配,不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进度,而且投诉率不高,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小。

4.加强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作用的发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加强监理工程师的监理作用的发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现象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配合环保职能部门做好施工期间的环境检测和监督工作。对于已经造成环境污染的施工活动,监理工程师应该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配合相关部门对该单位进行整改。

三、结语

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比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噪声污染、施工废弃物等,都是施工过程中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各种负面影响进行控制,将其降到最低,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关注的重要课题。现代建筑理念与环境保护进行了有效结合,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环保理念的融入,是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怀志.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与对策[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13).

减少尾气污染具体措施范文4

关键词:水泥行业 氮氧化物 减排

中图分类号:X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155-0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已经成为火力发电、汽车尾气的第三大户。氮氧化物具有活性高、氧化性强等特点,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关键污染物。因此,找出水泥行业中氮氧化物产生的途径,探究氮氧化物的减排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氮氧化物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的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中一氧化氮约在90%以上。根据其来源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1)热力型氮氧化物,当水泥坏砖窑中的温度大于1400 ℃时,燃烧空气中的氧气就会与氮气进行反应,生产氮氧化物,而且生成量随温度的增加以指数的形式增加。该类型的氮氧化物约占总量的20%左右;(2)瞬时型氮氧化物,燃料中的碳氢化合物在浓度较高的区域所产生的烃与空气中的氮气分子发生反应,瞬时形成的氮氧化物;(3)燃料型氮氧化物,是指燃料中的氮化合物在燃烧的过过场中先发生热分解继而有继续氧化成氮氧化物,此时的产物主要是一氧化氮。由于氮原子的结合能较小,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以产生较多的氮氧化物,以此种方式产生氮氧化物约占总量的80%左右。

2 氮氧化物的减排技术

针对氮氧化物产生途径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采取措施,加强对氮氧化物的减排:一是在烧成过程中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二是在燃烧过程中还原一部分氮氧化物;三是在废气中还原大部分氮氧化物。

2.1 优化工况

通过对部分水泥窑的检测结果发现,操作管理水平较高的水泥窑其氮氧化物的排放都相对较低,基本可以达到800 mg/Nm3以下,甚至可以达到700 mg/Nm3以下;相反管理较差的水泥窑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就相对较高,个别可以达到1600 mg/Nm3。究其原因是减小了煅烧的峰值。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首先要对所用原燃料进行详细的成分和性能分析,严格每道工序的管理质量,对窑系统的操作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到稳定的优化状态,减少氧化物的排放

2.2 降低烧成温度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氮氧化物的形成与烧成温度具有很大的关系,当燃烧温度在1550 ℃~1900 ℃区间时,氮氧化物的生成量以指数的形式急剧上升,特别是在1750 ℃后,几乎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同时水泥窑的火焰温度峰值也出现在这个区域。

因此,若要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就要严格的控制好火焰的温度,当然是温度越低越好。若要同时满足降低火焰温度又要保证熟料的烧成,就必须要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具体措施:一是优化配料方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生料的易燃性;二是在物料中加入一定的矿化剂,降低物料的共沸点,从而达到降低烧成温度的目的。

2.3 设备技术分析

与降低氮氧化物相关性较大的设备主要是窑头燃烧器,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低氮燃烧、低氧燃烧、浓淡偏差燃烧、烟气再循环燃烧、代替燃料燃烧等等。

当前对于窑头燃烧器的升级改造,主要是通过采用大推力、低风量、火焰细但不长的燃烧器,其目的是通过低氧、低氮控制高温的方式实现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实现低氧燃烧的方法是将煤粉的通道设置在轴流风和旋流风两层通道以内,且不再设置旋流风,使得煤粉负极在火焰的中心区域,形成燃料的密集形火焰。所谓的底氮氧化物燃烧器是指在燃烧的过程中利用CO还原部分的氮氧化物,或者加入代替燃料来控制火焰的峰值。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如用窑尾废气作为煤风使用,很好的实现了低氧、低氮、增加还原气氛,同时还很好的控制了火焰的峰值。

2.4 分级燃烧

分级燃烧就是根据燃烧温度或者气氛的不同进行分级,在不同的部位燃烧,以现实减少氮氧化物的目的。温度分级法是把不需要高温烧成的气体在窑头以外进行燃烧,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产,窑外分解就是利用的这种技术;按气氛分级就是先将分解炉分成主还原区、弱还原区、若还原区几个部分。把在高温区形成的氮氧化物在还原气氛中进行还原,然后再在富氧气氛中把窑外煤燃尽。该技术如果使用合理,一般可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30%~50%。

2.5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这两种技术都采用了氨基还原氮氧化物的技术,常用的还原剂有氨、尿素。其区别在于SNCR技术不用催化剂二SCR使用了催化剂,所以,SNCR的还原温度要求较高,需要在950 ℃~1050 ℃的高温区域进行,而SCR的反应温度则降到了300 ℃~450 ℃,因此脱硝效果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虽然效果较好,但投入也较大,特别是一次性投入和催化剂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技术的普遍推广。

随着对氮氧化物污染重视的不断提高,对排污技术的不断研究,氮氧化物的减排必定会取得完美的成绩。

减少尾气污染具体措施范文5

Abstract: In tunnel construction, surrounding rock disturbance will lead to the stress field changing around tunnel, the rock mass structure loosing and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re-distributing. Simultaneously,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be destroyed by reason of the noise, impact, vibration and so on produced in theprocess of tunnel excavation. Therefore,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unnel constructionmust be constructed in the range of specification allowing by taking appropriate measures, in satisfy of engineering properties.

关键词: 隧道;施工;环保;对策

Key words: tunnel;construc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090-02

0引言

隧道修建于地壳表层,位于地下水最活跃的部位,在岩土中开凿隧洞,势必造成周围地应力场的改变,岩体结构松散,地表水、地下水重新分布,开凿过程中带来强烈的噪声、冲击、振动等,这些都大大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1]。因此,在隧道的施工阶段应深入考虑施工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施工管理,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是相当重要的。本文结合某隧道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隧道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将其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环境质量标准所容许的程度[6]。

1施工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隧道建设中产生的噪声、冲击、振动;废碴、废气;污水及生活垃圾等,对周围的动植物群、原有的地下设备(如排水管线、地下文物古迹等)、水文地质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破坏。

1.1 噪声与振动由于在硬岩中修建隧道,从效率、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看,钻爆法都是开挖隧洞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爆破振动效应、爆破噪声和冲击波就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噪声和振动的主要来源。此外,各种运输工具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也不容忽视,主要影响因素见表1。

普通的噪声实验表明,当环境噪声达到90dB左右时,人的听力可能受到损害。欧洲的Reiher和Meister对爆破振动对人的影响做了开拓性的工作,他们用振动速度来区分人们对振动感受的主观描述,当振动速度为0.1~0.2cm/s时,没有感觉;0.2~0.5cm/s时,轻微感觉;0.5~1.0cm/s时,显著感觉;1.0~2.0cm/s时,感觉不愉快;2.0~3.0cm/s时,烦躁不安;3.0~4.0cm/s时,惊慌。

专家在某一隧道施工现场连续测定结果为:1h等效连续90dB(A)以上,振动速度大于0.5cm/s。因此,隧道施工现场的噪声和振动严重损害施工人员的听觉,诱发各种疾病,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安全生产。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区,施工噪声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造成栖息地的改变,生态环境破坏后极难恢复,因此施工时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将施工影响至最低[4]。

1.2 隧道排水隧道工程水质污染有2种,一是隧道内污水和混凝土搅拌厂的污水流入河流等公共水域,致使人们的生活用水PH值升高,改变水的化学成分;二是作为辅助施工法采用注浆药液流入水中。如修建隧道时,灌浆材料被用于填封岩体的裂隙,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周转泉水和溪水的污染。在高寒冻土条件下施工排水系统容易冻结,造成排水不畅,引起冻胀病害。施工时必须保证防水设施万无一失,排水系统保温设施良好,防止渗漏及病害发生。

1.3 地下水位下降隧道上面的一些湖泊因裂隙封闭不充分或封闭太晚致使湖水进入隧道中,或采用降水法来稳定开挖面时,发生长期大量涌水或大量排放地下水,造成该工程地区含水层被疏干,进而恶化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地表水和泉、井枯竭;生活、工农业用水缺乏;地表沉降,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等。京通线某隧道及渝怀线某隧道施工中的大量涌水使地表所有泉水干枯,从而截断了该地区下游发电用的水源和农业用水及生活居民饮水,可见地下水位下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1.4 破坏大气环境隧道工程和其它开挖建设工程一样,施工过程中尘土飞扬,“溶”入空气;各种施工机械燃油产生的尾气也进入大气中,这样既破坏施工环境,又影响空气质量。施工期间开挖爆破产生的烟尘及各种车辆和施工机械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成分,隧道却又是一个相对密闭和狭窄的空间,若通风不畅,隧道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产生影响,且这些有害气体最终进入空气或土壤中,势必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必须及时加强通风,确定合理的通风方式,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们正常工作及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隧道施工环境标准见表2。

1.5 废碴隧道开挖都要产生大量废碴,通常为各种岩石碎块,或风化岩类与泥土的混合物,无法当作种植土来直接利用。普通双洞公路隧道每公里长度要产生10万m3以上的洞碴,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区域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侵占耕地,减少人均耕地面积和农作物的产量。占用或堵塞河道、沟谷,阻碍其正常的行洪排涝功能,可能引起洪水泛滥,引发新的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妥善处理好这些工程废碴,不仅改善了环境,还可以为人们节省大量生产原料,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1.6 突水与突泥隧道埋深大穿越岩层有向斜蓄水构造,且发育多条断裂,岩体破碎,有利于地下水活动,易形成较大规模的岩溶通道;且围岩层间易滑动形成空腔,有利于岩溶水的富集,形成大规模的岩溶通道。若隧道位于岩溶的强发育带内,可能遭遇较大规模的岩溶管道,发生突水、突泥和大量的涌水地质灾害,若穿越相对隔水层时,可能会遭遇较大水头的承压水。若隧道开挖引起地表水、暗河水渗入隧道,造成地表河流断流,泉水、暗河干枯,影响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引发环境地质灾害。

2施工期间的环保对策

2.1 对施工噪声与振动的对策①详尽调查隧道周围的工程地质构造,研究选择适当的爆破法,实行全程跟踪量测,实现爆破信息化施工。实验表明,与瞬发爆破相比,其它条件相同的秒差爆破,其噪声降低约1/3,而毫秒微差爆破噪声降低1/2左右[2]。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振动传播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更好地指导爆破作业。③使用噪声低、振动小的施工法及其机械。④采用“闹静分开”和“合理布局”的设计原则,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⑤采用声学控制措施,例如对声源采用消声、隔振和减振措施,在传播途径上增设吸声、消声等措施。⑥限制冲击式作业,缩短振动时间。⑦当噪声不能降到标准以下,工人长时间在90dB(A)以上环境工作的,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具,如防声耳塞、耳罩和隔声帽等。⑧对各种车辆和机械进行强制性的定期保养维护,以减少因机械故障产生的附加噪声与振动。

2.2 防止水污染的对策①对现场的污水排入公共水域或下水道时,通过沉淀池、沉淀砂除去悬浮物质,若呈碱性、酸性,就进行中和处理,污水中的油污使其上浮,然后吸附分离出去。②化学注浆时应注意药液的选择,并且设观测井以监测水质状况。如担心会有污染时,则可重新研究施工计划,采取其它施工法或改变药剂等。③采取设截水墙、截渗沟或灌浆帷幕等封闭截流的方法将污染的地下水封闭于一定范围内,不让其扩散。④将某种化学反应剂注入含水层,使其与污染物产生化学解毒反应。如利用臭氧或氯来破坏有机化合物,用氨基酸促进酮及多溴联苯降解,或注入菌液进行生物净化。⑤将污染的地下水抽出净化处理达标后供作它用或再注入地层,促进稀释净化,加速地下水质的恢复。

2.3 防止地下水位下降的对策①施工前详细调查该地区的水文情况包括地下水的分布、类型、含水量、补给方式和渗流方向等,研究合理的方法谨慎进行开挖作业。②通过压气、化学注浆等辅助施工方法挡水,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地下水位,且可排出未预料到地下水,避免对新线路的渗透。③用防水混凝土密封隧洞,施工缝设橡胶止水带,及早铺设防水层。④隧道施工过程中,应按“永临结合,先急后缓、先还后排”的原则,先行还水处理。⑤长期进行经济性好、生态上无害、抗老化、耐压强且防水效果好的材料和工艺的研究。

2.4 保护大气,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的对策

2.4.1 尽量减少扬尘①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加遮盖物,允许时可适当将材料加湿,并及时向干燥道路洒水。②材料堆放应有围布,栏墙或加湿等措施。

2.4.2 改善隧道内施工环境施工①加强施工的科学化调度安排,提高车辆和机械的工作效率。②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用轨道运输或传送带运出弃碴。如在建设伏拉德斯隧道时,采用散货车厢(标准轨)运出弃碴。这样不仅减少了大量的运输作业(一列火车足以运隧道爆破时开挖进尺1.75m的弃碴),而且大大降低了废气对隧道的污染,并减少通风系统的功率,进而减少了用于运输和通风上能量。③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措施,减少尾气排放量,提高油料燃烧率,减少尾气有害成分的含量。④采用大功率送风机或排风机,通过管道将新鲜空气带入洞内,将洞内污浊空气排出。⑤加强对开挖面的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⑥洞内避免使用易燃、易爆施工材料,如汽油、酒精等。⑦监测含煤地层隧道内瓦斯浓度,发现异常即报警。

2.5 处理弃碴的主要对策①优化线路隧区路线横断面设计,尽量做到填挖基本平稳减少废碴数量。②尽量使大量弃碴现场再利用或经改良作为工业原料。根据开挖出岩石类别,若为玄武岩可用于路基填料,石灰岩粉碎后作为混凝土粗骨料,这样既有效地处理了弃碴又节省了大量的原材料,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若挖出彩色泥灰岩散碴,由建筑材料厂加工制作砖瓦,不设新的采石场。③对于不可用的弃碴,力求选择最好的倾卸场地,如坡地、凹地等,且加强弃碴场排水设计及结构围护,不引发新的水土流失,并尽可能在碴场上面复种,进行植被或播撒草种。

2.6 预防突泥、突水的对策①做好地质勘测工作,尽量准确探测地层的岩性、软弱层位置、岩体的完整程度、断裂带的位置、宽度、破碎程度、富水性[3]。②施工期间做好隧道地质体超前地质预报,总结国内外施工地质预测预报的经验与方法有TSP法、HSP法、红外探水、地质雷达、超前水平钻探、数码成像、超前平导及常规地质法预报[5]。③根据现有的施工水平及施工经验,采用合理先进的施工工艺对施工中遇到的突泥、突水进行处理。

3结束语

21世纪是地下空间大开发的世纪,更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纪,而隧道建设又是地下工程的重要部分,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刻不容缓;同时对于任何土木工程建设来说,安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良好的施工环境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隧道建设对环境产生各种不利影响且影响施工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结合隧道工程本身的特点,加强隧道建设的环保宣传,认真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完善施工工艺,采取相应的环境补偿,把隧道施工期间各种因素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沈照理等.水文地质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91.

[2]李庆中.走向精准勘探道路,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3]刘志刚,赵勇.隧道隧洞施工地质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4]铁道第四勘测设计院.宜万铁路复杂长大岩溶隧道地质概况及超前预测预报工作,2003.

减少尾气污染具体措施范文6

分析城市轨道建设期间的噪声、材料运输扬尘以及运营阶段的振动和电磁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1.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空间,拆迁、开挖、回填以及渣土的运输堆放和装卸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污染等都会对周围的空气产生较大影响。施工过程中机械产生的废液随着雨水的下渗会对地表水产生污染,尤其是地铁等下挖深度较大的工程对含水地层存在一定的影响。此外,大规模的开挖基坑、工程降水都对工程周围的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轨道交通工程的施行导致地面沉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环境影响

根据时间段的区分,大体可以分为施工期间的社会环境影响和运营期间的社会环境影响。其中,施工期间的社会环境影响主要是指轨道交通在施工前的征地拆迁、基础开挖对于城市景观的破坏和对城市交通所带来的影响;施工期间施工中所填挖的土方堆置过程中如果防护不当,一旦遇到雨雪天气便会造成道路泥泞,对周围市民的出行造成影响。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还位于城区的主要干道附近,在轨道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路干进行围挡以方便施工,这就使得本来就十分拥挤的道路更加堵塞。

2城市轨道交通环评内容

2.1环评原则

2.1.1科学、客观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相比属于一种清洁的环保交通方式,因此,在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进行环评时要做到客观、科学,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后的经济、社会等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构成对周边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2.1.2整体性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投资巨大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城市轨道建设要与该市的整体发展规划要协调起来,把轨道建设与城市其他大型的项目建设规划衔接起来,做到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一致。

2.1.3公众参与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居民生活、出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要在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环评时要充分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公众广泛参与其中,听取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主张,不断提升轨道交通环评的科学化水平。

2.2环境影响因子及减缓措施

2.2.1声环境影响及对策

根据轨道交通噪声的预测结果,高架线路所产生的噪声影响比地面线路的噪声影响范围要大,尤其是夜间噪声影响更为明显,而地下线路的噪声影响主要集中在地面风亭和冷却塔噪声。因此,建议在工程高架段要做到全线预留声屏障或隔声窗;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把临路建筑规划设计为高层商业建筑,减少在线路周边建设居住、文教以及医疗等。

2.2.2电磁影响及对策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范围内基本都有电视网,因此,电磁辐射会对周围的无线电视存在较大影响。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将主变电站建于地下,对于地面的变电所在选址时要尽量与学校、居住区、医院等保持一定的距离。

2.2.3振动环境影响及对策

轨道交通建成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还突出表现在振动影响,因此,要采取合适的减振措施,可以考虑采取浮置板道床、弹性短轨枕等减振措施来减轻二次结构噪声源影响,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和隧道埋深,重点从车辆、轮轨以及隧道结构来考虑减轻振动的具体措施,必要的敏感区需要支撑结构加固和基础加固以减少振动带来的损害。

2.2.4大气环境影响及对策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和后期的运营期。其中,施工期主要有施工车辆废气、挖土、运输以及回填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而运营期的大气环境影响主要是正面影响,可以有效降低交通汽车的尾气排放量,负面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停车场周围的废气以及地面风亭排风对大气的影响。因此,施工时要注意降低扬尘,对运输工程材料的车辆做好防尘措施。此外,要做好风亭的选址,改善风亭进风质量,以减少汽车尾气对地下车站空气质量的影响。

2.3环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