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要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粮食生产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粮食生产要素

粮食生产要素范文1

[关键词] 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

[中图分类号] F224、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9-12-5

Analysis on the Changes and Trend of Henan Grain Production TFP

Xiao Yiyao

(Institute of STS,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In order to deeply analyze the change of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Food Prod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the paper measured Henan grain productionTFP changes through DEA-Malmquist index analysis.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grain production TFP is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Henan Province, while the factor that restricts the improvement of grain production TFP is that the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efficiency is not high and the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has not been improved. There still has great potential to accelerate technological promotion and optimizing planting scale in the Henan Province grain production. Therefore, accelera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rain prod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and enhancing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grain production are the key way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ain prod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Keywords:grain production; TFP;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echnical efficiency

2004年以来,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连续12年增产,已连续9年超千亿斤,保持全国首位,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出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2014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达60 709.9万吨。河南省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有效解决了近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为全国贡献出150亿公斤原粮和粮食加工制品,为全国粮食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从长远来看,河南省粮食生产和全国一样面临着粮食生产增加和比较效益下降的现实困境。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着耕地、水资源日益短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和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的严峻挑战,新时期推动粮食丰产的重要途径只能选择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1]。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坚持以我为主,更加注重农业技术创新和粮食生产的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走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粮食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道路[2]。

近年来,学术界主要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随机前沿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全国的粮食生产进行了生产效率测量[3]。已有研究为进一步的粮食生产效率测量及分析提供了有益经验,但多数研究成果是基于2004年以前的数据,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来的粮食生产科技进步及生产效率方面的定量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全国产量大省河南的粮食生产科技进步及效率的系统分析更少,难以有效解释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来的粮食产量增长和生产效率情况。本文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效率评价模型,以不同粮食生产决策单元(省份)不同年份的投入产出作为评价主体,运用DEAP2.1数据分析软件计算和测量河南省及其他粮食主产省的技术投入、要素投入等和以不同地区粮食产量水平产出指标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测定2004年以来河南省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揭示近年来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原因。以考察粮食生产的要素替代可能性与技术变动趋势,通过对粮食生产效率分析,揭示粮食生产增长的源泉、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制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 模型设定、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1.1 模型设定

粮食生产决策单元的线性规划模型如下:ωT、μT分别为m种输入和s中输出的权系数,规划最优解为ω0、μ0。从模型(1)和上述定义可知,Vp越大,表明粮食生产决策单元能够用相对较少的输入得到相对较多的输出。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指数为:,其中,

j=1,2,…,n。则第j0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优化评价模型为:

(1)

采用DEA模型的效率测量包含技术有效与规模有效的综合效率值,用于判断粮食生产的技术有效、规模有效性和测量特定技术的纯技术效率。本研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结合Malmquist指数对我国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来全国粮食生产效率进行分解。DEA理论结合Malmquist指数研究方法生产率测算中得到广泛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作为一种非参数方法,不受输入、输出数量量纲影响,无须预先设定生产函数,而且能够综合考虑规模不变和规模可变的情形,评价结果较高的客观性。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是在距离函数基础上定义的,无须输入相关价格信息,适合进行跨区域、跨时期的样本生产效率测量。运用DEA与Malmquist指数法相结合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能够较为深刻地揭示效率变动的源泉。

1.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选择全国31个省份的粮食生产作为研究对象,以便全面了解河南省与全国其他省份粮食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的比较差异;研究周期为2004-2013年,重点分析实施粮丰工程以来河南省粮食生产效率变化情况。DEA模型包括1个产出指标和6个投入指标。产出指标为各省份年度粮食总产量(万吨);投入指标包括:各省份粮食播种面积(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化肥施用量(万吨)、农药使用量(吨)和农业劳动力数量(万人)。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2013年31个省份的粮食产出和投入指标的描述性统计见下表:

运用DEAP2.1软件对我国31个省份2004-2013年的粮食产出和投入数据进行效率测算。测算了全国31个省份10年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变化,其中,技术效率变化包括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

2 实证结果及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本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运用DEAP2.1对全国31个省份2004-2013年的粮食总产量及相关投入数据进行了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进行了测算。分别从河南省与全国31个省份、13个主产省比较的角度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科技进步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1 河南省与全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比较分析

测算结果发现,2004年以来,河南省的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在2004-2013年期间年均提升2%,在全国排第五,低于黑龙江、河北、甘肃、广西等省区。在全国13个主产省中,河南省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排第三位。河南省与山东、江西、江苏、安徽、四川、辽宁、湖南、湖北等省份的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样,主要是由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引起。自2004年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来,河南省的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提高较快,但技术效率提高相对缓慢,导致对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产生影响。河南省2004-2013年期间的粮食生产纯技术变化为1,而规模效率为0.999外,这影响了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也对河南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站在全国的角度看河南的粮食生产科技进步状况,河南省的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要积极向黑龙江、北京、河北、甘肃、广西、吉林、宁夏等省份学习,这些省份的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是由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提高实现的。河南省粮食生产科技进步中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较低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慢说明,粮食生产在积极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还应注重技术应用、扩散和组织管理,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推动作用。

2.2 河南省与其他粮食主产省科技进步的动态比较分析

从全国的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看,2004年以来,全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除了2008-2009年有小幅下降波动外,总体上呈现出稳态上升趋势。10年来,全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为0.994~1.024,除了2004-2005年、2008-2009年的全要素生产率为0.994、0.980外,其余年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在1.0以上。从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与全国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看,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幅度大于全国的波动幅度,且总体上高于全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水平,见图1。但从河南省与粮食主产省、全国的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看,自2004年以来,河南省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9年以来,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1 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

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变化看,河南省和其他粮食主产区、全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变化一样,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幅度。其中,2004-2005年、2009-2010年、2010-2011年的技术进步有明显的上升。总体上看,河南省的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明显,且变化幅度高于粮食主产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但河南省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变化与粮食主产区、全国平均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变化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这说明,河南省粮食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科技进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引发的河南省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推动河南省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内容。

粮食生产要素范文2

关键词:粮食价格 要素 时滞

作者简介:王龙飞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籍贯:吉林 研究方向:金融

侯宇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籍贯:北京 研究方向:财政金融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107-02

改革开放后建立了面向全国的承包制生产,并在1985年结束了统购统销政策,开始粮价“双轨制”,即粮食流通领域内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并存,逐渐放开市场价格限制,保留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同时,我国粮食价格出现了多次波动,但波动方向和预期有时有着很大差别。由于粮食是高度刚性商品,粮食产量与价格应当是高度相关的,但是在我们研究中国近20多年来的粮食产量与价格数据时,发现当粮食价格发生变化时,粮食产量并没有及时的发生相应的变化,产量的变化对于价格的变化有一定的时滞。

为了研究这一时滞产生的原因,我们先从要素流动模型入手,分析产生价格时滞的原因。

一、 基于两部门理论的时滞成因分析

我国学者鲁成军,蔡敏,孙稳存(2008)对我国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进行过要素流动分析。基于他们的研究方法,我们进行了如下推理。

我们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粮食生产部门和非粮食生产部门,假设在市场化的条件下,粮食部门和非粮食部门的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在均衡条件下,两部门的要素边际收益应当相等。在经济良好的情况下,各部门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则总供给曲线垂直,总产量不受价格和需求的影响,只受到社会资源总量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粮食的需求仅受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以及收入变化的影响,人口的增长是比较缓慢和稳定的,粮食作为人们保障生存的必需品,其收入需求弹性也是很低的,因此我们认为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与需求都是较稳定的,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那么引起粮食产量与价格发生波动的原因就应该来自非粮食生产部门。如图3,假设当社会总需求增加,引起对非粮食产品的需求增大时,图中需求曲线D1将向D2移动,由于社会生产要素总量短期内不变,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上升,非粮食生产部门的边际收益相应提高,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粮食生产部门的生产要素就会向非粮食生产部门移动,使得非粮食生产部门的产量增加(供给曲线S1移动到S1’),而随着粮食部门生产要素的减少,产量也会随之减少,则供给曲线由S2移动到S2’,粮食价格上升。但由于粮食的需求弹性较小,导致粮食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非粮食产品的价格,粮食生产部门的边际收益将大于非粮食生产部门,所以生产要素又会从非粮食生产部门流向粮食生产部门,如此反复,直到两者再次达到均衡,要素停止流动,最终两部门的产品价格均上升,粮食产量减少,非粮食产品产量上升。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一变化过程需要以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为前提,而在现实中,两部门的生产要素显然不可能自由流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非粮食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粮食市场价格的变化却很缓慢,原因就是生产要素流动缓慢甚至没有流动,反过来即使制定粮食的收购价格,人为的提高或降低粮食价格,同样受到生产要素流动的影响,粮食产量在短期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下面我们对时滞长度作具体测算。

二、 粮食价格与产量变动时滞测算

根据供求关系,粮食价格应该在产量增长超过价格增长后发生调整,即粮食产量增长应在下一期超过价格增长,反之亦然,否则表明两者变动存在时滞。为了进一步验证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存在时滞并估测时滞长度,我们将1979年到2005年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与粮食产量同比指数进行比较,发现粮食价格与产量增长速度快慢平均每三到四年出现一次更替,如图1所示,粮食价格与产量的偏离没有因为粮食是一种具有极强价格刚性的产品而发生迅速调整,而是存在三到四年的时滞。

为了排除通货膨胀因素和满足需求所需的粮食产量自然增长,我们对1990年以来数据进一步修正。假设粮食产量应保持3%的自然增长维持粮食需求增长,将粮食生产价格指数除以当年通货膨胀率,再将二者进行比较,得到了相同结论,如图2所示,粮食价格增长在1990-1993年、1996-1999年快于粮食产量增长,而在1994-1995、2000-2004年相反。

三、 要素流动渠道扭曲加剧价格时滞

我国粮食价格时滞之长是由我国特殊国情决定的。粮食生产的要素流动主要表现在土地、人力和资本三个方面。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农业出口国,粮食价格对国际粮食供求反映十分敏感。当粮食供给紧张时,价格会发生迅速上升,生产要素向粮食部门流动也加快。如美国采用休耕制度,在粮食价格上升时,备用耕地投入是用,耕地面积能够得到扩大,粮食产量可以在下一期得到明显上升,价格将会下降。同时,发达国家对农业资本投入较多,人力资源受土地绑缚,多为农场化经营,很难发生流动。受到多年财政支持,农业资本存量较大,投入可以得到及时有效调控,资本流动相对容易。总体来说,发达国家农业要素流动相对顺畅,粮食生产对价格反映明显。

在我国,要素流动则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

1、 粮食商品率低。

粮食生产仍然处于低市场化阶段,2006年我国粮食商品率仅为35%,一半以上粮食没有进入商品流通,而是由农民自己使用,使得要素流动程度较低。因此,粮食价格变动仅对商品粮的生产产生明显影响,对农民口粮生产影响不大,要素流动缓慢。

2、 农民储粮困难。

同时,我国粮食储备战略重政府储备,轻农户储备,农户粮食储藏条件简陋,发霉、变质情况严重,据统计,农户储粮损失率达6%以上,增加农民储存粮食的机会成本,粮农没有能力用粮食储备保障自身利益,严重依赖国家政策。

3、 小农经济严重。

农业生产分散,农民平均拥有土地有限,不得不耕种自身土地,不能得到有效规划。农业生产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农民获得和持有传统生产要素的动机长期保持不变,不愿轻易放弃或转变已经拥有的生产要素,同时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人力资源过剩,粮食成本居高不下。工农业剪刀差的存在加剧了农业资本流出,没有足够的资本存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只能靠天吃饭。

以上因素导致了粮食生产部门积弱,使得要素流动不仅缓慢,而且扭曲严重:粮价上升时要素回流慢,粮食产量增长不明显,价格下降时粮农得不到明显市场信号,产量得不到及时调整。

四、 粮食价格时滞对粮食产业影响

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趋势上,在社会整体资源增长的同时,粮食部门要素增长趋势不容乐观,要素流动方向被人为扭曲,价格时滞不是自然产生,而是粮食部门积弱造成。从趋势上看,三个要素流动方向均为流出:

土地要素流动十分缓慢,而且是不可逆的转换。当耕地改造成为建筑用地之后,该片土地将不再具有转换成为耕地的可能;耕地的增加只能来自于垦荒,而垦荒的物质成本和带来的环境破坏使得耕地数量的增加十分困难。因此,土地要素总体上是从粮食部门流出的。

与发达国家相反,我国人力要素流动性最强。人力要素在我国多表现为农村普通劳动力过剩,高素质劳动力不足。加之科技进步,农村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下降,投入劳动力的边际效益达到了一个极低的水平,形成普通劳动力过剩;同时,有很高生产能力,能带来更高边际收益的高素质劳动力却比较缺乏。一方面是高素质劳动力本身数量不多,另一方面土地资源多被普通劳动力占有,国家对普通农民保护措施使得高素质劳动力很难占有足够土地资源,限制了这批能带来更高边际收益的劳动力进入粮食生产,人为造成了农村整体人力要素流入瓶颈。

资本要素在粮食部门中也是入不敷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工农业剪刀差,农产品价格被人为压低,农业生产产生的收益被人为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留存的资本要素增量远远低于非粮食部门增量,使粮食部门发展落后于非粮食部门。同时,对农业投资始终保持在低水平,资本流入也十分有限。

粮食部门要素流出的长期趋势导致了严重后果。粮食涨价时,并没有表现出要素流入,而是要素流出减慢,而粮食降价时由于受小农经济以及粮食生产商品率低的影响,要素流出缓慢甚至没有流动。从根本上讲,我国粮食价格时滞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必然结果。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要素流动渠道受到客观条件限制,要素流动方向被人为扭曲,而非两部门流动理论本身出现了问题。第二第三产业的积累竞争优势和过剩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粮食部门持续保持弱势,无法吸引要素流入,粮农持续的低收入而非要素合理流动保持了粮食稳定。粮农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上牺牲了自身巨大代价。保证农民收入增长,不仅仅是产业结构问题,更是政府保证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责任。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能仅靠财政补贴等行政手段,而是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自发调节机制。完善并疏通粮食与非粮食部门的要素流通渠道,让粮食部门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才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文哲.粮食价格和农业收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的研究.商场现代化,2000年第20期

[2] 鲁成军,蔡敏,孙稳存.中国粮食产量和价格的波动与总需求冲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3] 夏水龙.从蛛网理论看粮价问题.价格月刊,2004年第9期

粮食生产要素范文3

【关键词】 城镇化 粮食产量 格兰杰检验

2014年3月,国务院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强调了主产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主体责任。作为我国的产粮大省,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河南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快速转移对粮食产量乃至我国的粮食安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城镇化与粮食产量的关系

1、城镇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一方面,城镇化不利于粮食产量的提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进一步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会有所下降,而农村劳动力作为主要的粮食生产者,其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势必会对粮食产量产生影响。此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还可能导致土地的非农化,使耕地和粮食播种的面积减少,即城镇化会引起包括土地、劳动等内的生产要素数量乃至质量的下降,进而降低粮食产量。这是城镇化对粮食产量提高的阻碍作用。

另一方面,城镇化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提升。城镇化的过程也是资源再分配的过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的转移、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更有效利用资源,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粮食产量。而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的转移也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从而使粮食产量的增加成为可能。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科技进步则一定会提高粮食总产量。这是城镇化对粮食产量提高的促进作用。

城镇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取决于这两种作用的力量对比。如果城镇化对粮食产量提高的阻碍作用大于促进作用时,粮食产量就会下降;反之,粮食产量就会提高。

2、粮食产量对城镇化的影响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粮食是必需品,是重要的生活资料,充足的粮食供给能够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粮食又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为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其他部门发展提供着基本的物质资料。粮食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一切其他部门得以存在的基础。

粮食产量对城镇化的影响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粮食供给充足能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另一方面,粮食供给不足则会制约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是由工业发展引力和农业发展推力共同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粮食供给能否跟得上城镇化速度,是城镇化和工业化能否顺利实现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二、河南省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现状

1、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镇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3.6%上升到1999年的22%。进入新世纪,河南省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已经从2000年的23.2%上升到2013年的44.3%,年均提高1.62个百分点,状态较好。纵观河南城镇化率的历史数据,尽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低于全国2013年53.7%的城镇化率,但差距正在逐步缩小。2000年以来,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年增长速度高于全国1.33%的水平。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首先,城镇化水平提高较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据河南省统计局的《2013年河南人口发展报告》称,河南省2013年年末总人口为10601万人,比2012年增加58万人,常住人口9413万人,比2012年增加7万人,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92%,排在全国的第三位。其次,随着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转移由分散转向集中,集聚效应突出。2013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万亿元,占全省的52.6%,产业集聚区逐渐成为河南经济升级版的强劲支撑和核心增长极。再次,城镇化吸纳了更多的劳动力。2013年,河南省城镇新增就业143.13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90万人,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最后,农村居民纯收入进一步增加。2013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8475.34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581.56元,同比增加592.21元,增长19.8%,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2.3%,连续多年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拉动因素。

2、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

河南是全国粮食大省,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总体呈现出增长趋势。尤其是2004年至今,河南省的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从2004年的4260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5713.6万吨,年均增幅达161.5万吨。河南省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1/10左右的粮食,在国际粮食生产不景气的情况下,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尽管从数据上来看,十年来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但上升速度已经明显减慢,环比增长率从2005年的7.56%迅速下降到2013的1.3%,在2009年甚至只有0.4%的增长率。并且,河南省的粮食生产仍然存在着诸如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农业科学实用技术普及不够、当前务农人员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河南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

为了分析影响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河南省粮食总产量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分别以粮食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折纯量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X3、X4、X5和X6表示),使用1978至2013年的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可表示为:

可以看出,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农村用电量和化肥施用折纯量对河南省粮食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用电量每增加一亿千瓦小时,粮食产量平均增加4.52万吨;化肥施用折纯量每增加一万吨,粮食产量平均增加3.29万吨。农村用电量反映了农村劳动力通过电力影响农村电动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机械化操作来影响粮食产量的路径。化肥施用折纯量则反映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对化肥的使用情况。数据分析发现,从1978年至2013年,河南省的化肥施用折纯量从52.54万吨增加到696.37万吨,年均增加18.4万吨,其中2008年的化肥施用折纯量比上年增加了32万吨。

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对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说明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提高并不和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数成正比。河南省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数在2000年达到最高值3599万人后,一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却并没有影响到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这既说明了河南省正在进行的城镇化进程没有影响到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也说明了河南的农业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农业已经不在是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河南省城镇化与粮食产量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1、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文选择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用Y表示)和河南省城镇化率(用来反映河南省的城镇化程度,以X表示)这两个变量,使用2000年至2013年的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进行分析。

2、分析步骤

首先进行平稳性检验。分析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和城镇化率的关系用的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因此需要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先检验它们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检验结果看,Y和X的ADF统计量均大于单位根检验的Mackinnon临界值,且P值分别为0.998和0.817,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Y和X序列均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而这两个变量的一阶差分DY和DY的ADF统计量均小于单位根检验的Mackinnon临界值,且P值分别为0.093和0.017,表明DY和DX序列均是平稳序列。可以认为,Y和X都是一阶单整。

其次做协整分析。协整检验主要是检验序列X与Y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这里先做两变量之间的回归,然后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先以河南省城镇化率X为解释变量,河南省粮食总产量Y为被解释变量,用OLS回归方法估计回归模型。接着对上述回归得到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残差序列的ADF统计量大于单位根检验的Mackinnon临界值,且P值为0.0000,即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也就是说,序列X和Y之间的确存在着协整关系。

最后运用Eviews6.0软件,对河南省城镇化率X与河南省粮食总产量Y这两个序列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当滞后长度为1 时,X是Y的Granger原因,即河南省城镇化率是粮食产量的格兰杰原因。这一结果表明,从统计意义上来说,城镇化率的提高使得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增加了,即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其粮食产量的增加。

四、结论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说明,2000年以来,河南省城镇化率是粮食产量的格兰杰原因,即城镇化率的提高使得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增加了。也就是说,在目前阶段,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提高了全省的粮食总产量。随着河南省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虽然对粮食生产所需的土地、劳动力等有不利影响,但是城镇化进程使得农村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生产为生产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在两种力量的对比下,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显然更加有利于粮食生产,并最终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再结合影响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各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提高是建立在除劳动力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比如化肥、农业用水、农村用电等)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之上的,仍处于较低水平和较低层次的生产状态。如果能更加合理地安排和协调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

分析说明:从目前来看,虽然有着诸多的不利因素影响着河南省粮食总产量,但其粮食总产量仍处于逐步增加的趋势,这种不利因素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从长远来看,随着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慢慢降低或减少城镇化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产要素较低的现状,再加上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利用土地等有利条件,城镇化对粮食产量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注:河南工业大学优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002120。)

【参考文献】

[1] Gale F,Huang K. Chinese Consumers Demand Premium Foods[J].Amber Waves.2007,5(3).

[2] 河南省统计局:2014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粮食生产要素范文4

1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确保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粮食的安全供给,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任务。《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指出:“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粮食生产。”

实践中,由于种粮的成本收益低下,工商资本在粮食生产环节的投资积极性小。农业部的典型调查显示:“外来业主流转耕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只有7% 以制种等方式与粮食生产相关,其他的无一例外的都是蔬菜、瓜果、药材等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更有甚者打着休闲观光农业的幌子肆意改变土地用途。”[ZW(]郭晓鸣中国粮食安全的远忧与近虑[J].农村经济,2013(2).[ZW)]即使和粮食生产有关的企业,比重也是越来越小,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农资供给、粮食加工、流通等在粮食生产链中相对高利润的环节。

通过解读国家相关政策,笔者认为:粮食生产领域并非工商资本主营业务。201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但文件并未明确提出工商资本投资粮食种植。2015年,农业部、中央农办、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总局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O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各地要强化租赁农地的用途管制,采取坚决措施严禁耕地非农化。”“对撂荒耕地、非粮化等行为,可以停发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对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区、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范实施区违反产业规划的,停止享受相关农业生产扶持政策。”我国《土地管理法》第19条规定:“我国将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可以看出,在对待工商资本非粮化问题上,国家政策导向只是对粮食安全保障核心区进行了特殊强调,不允许工商资本在上述区域内大面积租赁粮田后改变用途。对于非粮食安全保障区,工商资本要能够保证参与农地经营,杜绝非农化。从二者的关系角度看,非农化一定是非粮化,但非粮化不一定是非农化。非农化是非粮化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新时期,为了更好地规范和引导工商资本参与粮食生产,首先,严禁工商资本规模化农地流转后非农化行为,明确工商资本在粮食种植上的定位;其次,全面分析典型地区工商资本投资粮食生产的实践,合理引导工商资本参与粮食产业链,充分发挥资本在粮食生产中的生产要素功能。

2工商资本投资粮食生产的相关文献梳理

目前,学术界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工商资本投资种植业的范围界定,粮食是否属于工商资本投资的主营领域;二是工商资本种粮的运作机制,投资粮食生产环节能否盈利,是否能够带来农民增收。综合近几年工商资本投资粮食生产的相关文献,大多数学者认为:工商资本种植粮食是不现实的,家庭规模经营才是粮食种植的主要方式(贺雪峰,2012;陈靖,2013;涂圣伟,2014;蒋永穆,2014;吕军书、张鹏,2014;刘成玉、熊,2015;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7)。少数学者认为:工商资本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规模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杨立、郝晋珉,2014;张洪源、张利庠,2015;曲峻岭、孔凡丕,2016;穆娜娜、孔祥智,2017)。综上所述,学者们大多从理论视角对粮食种植的特征、成本收益率、资本逐利性等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有必要对工商资本投资粮食生产进行实地考察并做出形势判断。

3工商资本投资粮食生产的现状调查及形势研判

本部分选取了工商资本投资粮食生产的几个典型区域,包括了农业部贺军伟、王忠海、张锦林(2013)在湖南省的调研;陈靖(2013)在安徽省的实地调查;笔者(2014)在四川省的调研;贺雪峰(2015)以华中为主区域的全国范围调研。

31现状调查

(1)陈靖在安徽省的实地调查。安徽黄村通过招商引资推动整村流转形成大规模经营,外来资本下乡并进入农业产业各个环节。资本主导下农地规模化经营更加注重资本、技术的投入,地租和工资也成为资本有机结构的重要部分。黄村的规模化农地流转后选择了成本―收益更高的行为:一是良种种植。部分工商资本经营的是改良后的小麦种子,收获后作为良种出售而非主粮;二是转向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苗木等。若资本单纯种粮,除去地租、雇工工资、固定资产等投入外,年亩均收入仅为200~400元;三是转向深加工和销售渠道,拓展产业链获益。一旦进入粮食深加工、流通、销售环节,在转嫁风险的同时提高增值收益。因此大资本更愿意进入农业产业链前、后端,将生产环节直接外包。

(2)农业部贺军伟、王忠海、张锦林的调研。根据农业部贺军伟、王忠海、张锦林(2013)的调研:“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主要瞄准了附加值较高的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和生猪养殖、水产养殖等规模化、特色性的养殖业。在湖南省衡阳县,前几年搞粮食生产的工商企业有十来家,现在只剩两家,一家是湖南安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是富农优质稻专业合作社。目前,两家在全县共流转土地43000多亩。”[ZW(]贺军伟,王忠海,张锦林迈进农门以后一三省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调研报告[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21).[ZW)]而在这仅有的粮食生产的企业中,其重心已经开始向粮食加工、流通以及农资经营等产前产后利润率高的产业链环节转移。

(3)贺雪峰覆盖全国的调查。调研显示:在适宜耕种的地方无土地抛荒,然而资本与农民争田耕种的现象愈演愈烈。目前,工商资本流转土地占全国流转土地的1/10左右。工商资本加速进入与土地要素密切相关的种养环节。结果显示:工商资本规模化农地流转后非粮化比例很高,资本下乡种田很难成功。工商资本种粮,需要支付地租、固定资本、市场价格下的劳动力工资等,难有利润空间。华中某地推动土地流转搞土地产权交易所,但是几乎没有流转土地用于种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扰乱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4)笔者在四川省的实地调查。四川省工商资本在粮食种植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销售为目的的绿色有机粮食种植。由于普通的粮食作物种植几乎没有收益,所以工商资本投资粮食种植,也是以高附加值的有机绿色粮食为主。比如,四川省航粒香米业有限公司以有机稻米的生产、加工为主,种植有机大米11000亩;二是以有机农产品生产原料为目的的有机粮食种植。西充县金科种养殖有限公司是大型的高科技种养殖企业,主要以牛奶、猪、葵花鸡、莲花茶等为特色。该公司有机大豆、有机玉米等仅是公司产业链的前端,属于原料供给环节;三是在生产耕作期间以粮食套种为辅。比如四川绮香纱丝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丝绸企业。不过在桑树种植以及蚕桑生产期间,该企业兼有2000亩大豆套种。总体来看,四川省工商资本在种粮上积极性较低,种粮也是以高附加值的绿色有机粮食种植为主。

32形势研判

(1)工商资本下乡种粮的成本―效益分析:规模化粮食生产并非有效。规模化农地流转能够培育一批粮食生产主体。城市工商资本机会成本较高,投资于粮食生产仍服从收益分配的微笑曲线。因此直接投资粮食生产是不经济的选择。

规模化种粮效果不佳的原因如下。

一是农地租金高。理性资本下乡,必须形成规模经济,才有可能形成线性利润积累。实践中,工商资本租赁连片耕地种粮,必须以连片耕地中最不愿意土地流转的农户租金为基准,这无形中提高了租金的标准。因此,相比农户间自发土地流转的租金,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租金要更高。据不完全统计,有的地区农地租金高达每亩每年1000元,这使得工商资本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二是固定资产和劳动力投入高。资本下乡进行规模经营,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增加。机械化程度提高带来了固定资本投入的增加,雇工投入意味着更高的市场价格下的劳动力成本。在资本主导下的雇工模式中,与家庭经营方式相比,田间管理细碎、无法计量、监督成本高。

粮食种植上,国家对粮食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因此粮食作物一般不存在与市场对接的问题,粮食种植收益稳定。因此,规模化粮食经营也难突破产业分工体系和收益分配格局,只能通过规模化线性累积而获得微薄利润,这是工商资本投资粮食生产环节的结构性缺陷。

(2)工商资本种粮的机会成本高。从农产品供给角度看,主要分为种植业与养殖业。种植业中主要包含粮食和经济作物。工商资本种植经济作物,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选择。“从工商资本种粮的机会成本看,种植经济作物,可能收益高,也可能严重亏损。若总体上粮食供给充足,当种植经济作物收益较大而风险较小时,粮田转而种植经济作物就是理性选择。”[ZW(]贺雪峰澄清土地流转与农业经营主体的几个认识误区[J].探索与争鸣,2014(2).[ZW)]此外,工商资本种粮面临着多重风险。一旦发生旱涝灾害、农资涨价,其盈利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

(3)初现强势资本与弱势农户间新型二元结构。马九杰(2013)指出:“当存在资本、土地、劳动三个要素分配不公平,或在交易、配置过程中不同要素主导权不一样时,拥有资本所有权的主体往往拥有主导权,从而在农业价值分配中对农户不利。”[ZW(]马九杰“资本下乡”需要政策引导与准入监管[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3).[ZW)]因此,农户的谈判话语权被大大弱化。从长远看,若工商资本大规模进入粮食种植,则会使农民加大资本依赖性,影响农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利于农业深层问题解决。

(4)粮食补贴政策的低效化。以承包地面积平均发放补贴的普惠制方式是粮食直补的主要方式,补贴的只是土地承包者而非实际生产者,因此仅能达到惠农民而非强粮食的政策目标。实践中,多地土地撂荒后农民继续享受种粮补贴,政策效能大大弱化。在分级承包的背景下,粮食补贴由农户获得,扶持大户政策被规模化主体获得,真正种粮者没有获得扶持。

4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工商资本投资粮食生产的思考

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工商资本投资粮食生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思考。

41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粮食范围界定

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是指产业链相对较长、产业化程度较高,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提升农产品价值链的领域。在粮食范畴内,玉米、大豆等相对于小麦和水稻,产业链相对较长更适合企业规模化、产业化运作,可以进行精细加工和深加工。在种养业中,应结合区位优势以及资源禀赋特征,优先鼓励企业进入玉米、大豆等产业链价值长、附加值高的粮食领域,而非进入小麦、稻米这种价值链短、不适合企业化经营领域。

42家庭规模经营是粮食生产最佳方式

马九杰(2013)指出:“作为农业要素的所有者和配置主体,家庭拥有剩余索取权,将会克服农业企业管理对生产员工的监督困境。”[ZW(]马九杰“资本下乡”需要政策引导与准入监管[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3).[ZW)]对于不适合企业化经营的小麦、水稻等,更适合以家庭农场等家庭经营为主。在农地分级承包的背景下,工商资本等流转大户规模化农地流转后并非自己种植。对于分级承包后,以家庭经营形式种粮面积10~15倍、约100亩的,应给予重点扶持。

43鼓励将种粮低端环节外包,充分发挥工商资本生产要素优势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 因此,应鼓励工商资本投资粮食生产中的适宜产业化、?模化与集约化的领域:一是良种服务。比如改良后的小麦种子,并非粮食市场中流通的主粮,而是附加值较高的良种;二是粮食全产业链。

粮食价值链可以通过延伸来实现增值:“一是纵向扩展。工商资本一方面要注重粮食全产业链纵向扩展,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二是节点裂变。从粮食产业链加工、销售等中下游环节入手,在每个节点不断裂变出新的横向子环节,使农产品附加值产生倍增效应。”[ZW(]张尊帅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风险及其防范[J].现代经济探讨,2013(8).[ZW)]因此,应延伸粮食生产产业价值链,让农民平等分享增值收益;三是社会化服务。在农产品商品化进程中,鼓励工商企业在粮食生产基地设立如烘干、配送、仓储、物流等生产配套设施,提供全程服务。

44提高粮食补贴瞄准度,注重分级承包后思路转变

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原有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归属由承包农户与流入方协商确定,新增部分应向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在农地分级承包的大背景下,应实行“有种有补,无种无补”“谁种粮谁受益”的基本原则。在农地种粮的农户享受补贴,而非由土地承包者获得。在补贴标准上,将按主要粮食作物的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

45相关保障措施

粮食生产要素范文5

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尽快扭转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业余化局面,并促进农业对外投资,突破土地和资源供给瓶颈,强化管理,充分挖掘潜力,增强我国粮食自给能力。

供需面临突出问题

我国粮食产量规划目标不断提前完成,但自给率大幅下降。

2007年6月颁布的《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是,粮食产量年均增长0.65%,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吨以上。事实上,当年我国粮食产量就超过了5亿吨,“十一五”粮食产量年均增速为2.46%,产量目标提前完成,增速目标远超预期。

2009年11月,我国又颁布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其主要规划目标是,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5亿吨。现实情况是,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就达到5.7亿吨,产量目标提前九年实现,粮食生产似乎已高枕无忧。

但是,我国粮食自给率却逐年下滑,2010年已低于90%,远远低于2008年11月《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规划目标,即我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稻谷、小麦和玉米为100%。

从今年前4个月的海关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粮食进口2599万吨,同比增长43.3%,按此进度全年粮食进口大约7800万吨,粮食自给率将再度下降到90%以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的负面影响凸显,玉米和小麦存在步大豆后尘的风险。

1995年,我国进口大豆占全国大豆总供应量的比例为5.6%,2000年上升到39.4%,2011年则高达80%,在此背景下,我国既没有干预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的能力,也失去了对国内价格的宏观调控能力,国际大豆价格将在国内形成连锁反应。豆价上涨直接影响豆油价格,并带动其他食用油价格上涨;同时,作为重要饲料原料的豆粕价格同样上涨,饲料价格的上涨推动肉类价格上扬,所谓的输入型通胀由此产生。

现实中,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的负面影响已经凸显。值得警惕的是,2010年以来玉米和小麦的这种风险也已经显现,今年前四个月尤为突出。

2008年之前,我国玉米贸易始终保持顺差,2010年逆差激增至144万吨,2011年在国内玉米增产8.2%的基础上还进口了175万吨。今年前四个月,我国玉米进口已经超过176万吨,超过去年全年,按此速度,全年进口将超过500万吨,自给率下降到98%以下。

同玉米一样,小麦同样存在类似问题。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小麦进口142万吨,同样超过去年全年,按此速度,全年进口将超过420万吨,自给率下降到97%以下。换言之,玉米和小麦自给率已明显低于规划目标。

消费升级增加粮食需求,饲料用粮成为粮食需求增长量的主体。

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由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阶段转变时,消费结构相应地处于快速升级阶段,突出表现为直接消费用粮食数量停止增长或开始减少,但畜产品消费急剧增加,畜产品生产所需的粮食需求爆发性增长。中等收入国家之所以粮食进口增加很快,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众所周知,我国动物食品以猪肉为主,依赖粮食饲料。发达国家奶制品消费较多,主要的饲料为草。我国耕地紧缺但畜牧业却主要依靠粮食。在农户散养的传统模式下,养猪尚可充分利用各种食物来源,但是,规模化养殖,无论养猪还是养鸡只能完全依赖饲料,耗粮畜牧业造成我国耕地与粮食处于紧平衡状态。

经济结构变化影响粮食生产。

首先,农业部门在同非农部门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地位。在非农部门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资金、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等生产要素快速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由此导致农业供给相对不足。与此同时,非农部门有能力支付更高的生产要素价格,推动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利润下滑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其次,粮食在同非粮食的经济作物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农民有较高的动力种植经济作物尤其是小品种作物以及蔬菜等不受国家价格调控的农产品。一方面是较高的价格可以弥补成本的上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即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相比粮食以及普通的农产品,消费者更多地选择消费这些小品种的农产品。

以美国为例,蔬菜中的莴苣、豌豆以及水果中的柑橘、桃子等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而土豆这种接近于主食消费的产品收入弹性较低。不难想象,在“无形之手”的作用下,生产将选择收入弹性高、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经济作物。

也正是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以玉米为主食的墨西哥玉米消费严重依赖进口。在我国,原本用于粮食作物的耕地将转变为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这又对粮食总产量的增长形成了制约。这意味着,小品种、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农作物需求更大,涨价能力也更强。

最后,国外农业对国内农业形成较强竞争关系。从周边国家来看,日本和韩国农产品价格远远高于我国,我国农产品对其出口激增,同时日韩在不断加大对我国农副产品生产的投资力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粮食用地。从我国粮食进口国情况来看,这些国家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压缩了我国通过提高粮食价格增加供给的空间。

粮食生产要素范文6

    一、水利建设投入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基本建设投资,除部分年份的波动外,总体保持着上升趋势。同时,投资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为1980年至1988年间,该阶段的投资总量较小,但是始终保持稳定的增长。第二阶段为1989年至1999年间,该阶段呈强劲增长态势。投资总量增长快、增幅大。投资总额由1989年的29.5亿元增长到1999年的536.5亿元,在增速上,该阶段每年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有5年的增幅都在36%以上,平均增幅为33.36%。第阶段为2000年至2005年间,该阶段虽然投资总量大,但投资增长极为缓慢,处于徘徊增长阶段。第四阶段为2006年至2010年间,其中,2008年爆发世界性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投资政策,2009年和2010年水利投资增幅明显。

    二、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水利建设的总投入与粮食生产实证分析

    首先,从总体上分析农业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产量的相关性。选用1991-2010年的农业水利建设投入和粮食产量两组基础数据,利用Eviews软件,计量分析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87345,初步说明农业水利建设投入与粮食产量有较大的相关性。接下来,为了更精确地分析出农业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产量的相关程度,构建简单的一元函数:Y=f(X)=AX^a,其中,Y表示粮食产量(三万吨),X表示农业水利建设投入(三亿元),A为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产出弹性。为了使数据更准确便于研究分析,将选用的两组数据统一成万单位并取对数,然后模型转化为:LnY=A+aLnX,继续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LnY=0.041496526LnX+10.14848646(3.527451788)(56.60191683)从回归的效果看,方程拟合的效果一般,拟合度不高,调整后的R^2为0.375881078但从变量的检验情况来看,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t检验值通过检验,说明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确是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影响因素,粮食产量还会受到劳动力、农业生产性投资、粮食播种面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方程的拟合度并不高。

    (二)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不同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实证分析

    上文从总体上论证了农业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产量有较大影响,但农业水利建设投入涉及诸多要素,各个方面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接下来进一步分析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的不同影响程度,以了解我国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要素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我国农业水利建设主要指在农业中兴建水利工程设施并对水资源在农业上的利用进行科学管理。它包括:灌溉、排水,调水,防洪,保护水源,水土保持,改良盐碱地、沼泽地、草场和沙漠,以及农村水电站与水力动力站、农村水运、水面综合利用、农村居民供水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为了便捷有效地进行量化分析,笔者选取有效灌溉面积、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水库总量等作为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不同要素,建立生产函数模型,来具体分析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不同方面对粮食生产的不同影响。

    1.模型设定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在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与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最具有经济解释能力,符合文章的研究需要。

    2.数据来源

    农业产出数据、农业水利建设投入数据及要素投入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中国水利公报》、《中国统计年鉴2011》。其中农业产出以粮食产量为标准,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要素很多,为了便于量化收集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选取了有效灌溉面积、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和水库总量为标准。同时,根据模型的需要,即结果的精确性,将组不同的水利建设投入要素原始数据统一为万单位并取对数,得出相应的对数值。

    3.经济计量及结果分析

    按照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数线性模型,调整后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模型如下:LnY=9.170651302+0.381245225LnX1(2.573366)(1.641656)+0.05815745LnX2-0.869252221LnX3(1.209995)(-1.4119)从回归效果看,调整后的R^2为0.40981825,方程拟合效果良好,基本上与农业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产量回归分析的拟合效果一致。从各个变量的检验情况看,有效灌溉面积、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和水库总量的t检验值均通过检验。并且有效灌溉面积的生产弹性系数为0.381245225,说明有效的灌溉对农作物生长有显着的推动作用,有效灌溉面积的提高能有效地促进粮食产量的增长。而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的生产弹性系数为0.05815745,说明乡村水电站建设也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但它小于有效灌溉面积的弹性系数,这表明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的提高对粮食产量的促进作用不如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的促进作用明显。也表明我国乡村办水电站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不明显,需要继续有效地加大乡村办水电站的建设。而水库总量的弹性系数为-0.869252221,说明水库总量和粮食产量是负相关关系,即水库总量的增加反而不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的水库建设比较落后,全国水库总量较少,其中,主要用于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的大型水库占了较大的比重,而主要用于防洪防灾和农田灌溉的水库总量很少。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水库建设非但没有促进粮食产量在增长还对其产生了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