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尾气污染的应对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尾气污染的应对措施范文1
【关键词】 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加快城市环境保护问题的处理,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应对环境保护问题。
一、探讨城市发展规划中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
城市发展规划中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问题、废水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噪声污染问题。
(一)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是主要的环保问题之一,导致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一是工厂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二是汽车排放的尾气;三是各种能源的消耗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四是喷雾剂等化学制品对空气的污染。这些污染源都导致城市空气变得更加污浊,从而影响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
(二)废水污染问题
废水污染同样是主要的环保问题之一,导致城市的水资源遭到污染,导致城市水污染的源头主要有工厂和生活方面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以及农田排放水中的大量农药和化肥的残留物,经雨水冲刷而对地表水造成的污染。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较为广泛,但总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生活方面产生的各种垃圾;二是工业方面的各种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三是农业方面的固体废弃物;四是建筑方面的各种废料和废土等。这些固体废弃物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大气、土壤和水体受到污染,从而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四)噪声污染问题
噪声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机器、现代交通工具、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这些噪声危害着人们的机体,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起疾病。
二、关于如何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应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几点措施
现代化的城市必须具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因而必须做好城市的发展规划,而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城市基础设施与环保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处理到位与否不仅关系到整个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关系到当前建设生态型的现代化城市的成效,这就对环保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因而作为现代环保工作者,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应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工作。
(一)大气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必须结合城市交通情况、能源结构确定危害城市的最大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浓度、污染范围等,这样在治理大气污染这一环境保护问题时就能得心应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认为处理大气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确保工业布局合理。工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城市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因而工厂的布局必须合理,尽可能将具有原料供应关系的化工企业进行集中布局,利用现代化的废弃综合利用处理系统,对废气实行无害化处理,尽可能的减少废气的排放。
二是尽可能的减少汽车造成的废弃污染,例如改良发动机、提高燃油燃烧质量,使其得到有效的燃烧,以及油改气等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机动车的废气排放量。
三是植树造林,在降低风速的同时净化控制中的粉尘携带量。有的树叶有绒毛、有的页面粗糙、有的能分泌油脂和粘液,这些树叶大都具有吸附粉尘的作用,经过雨水的冲刷,就能将空气净化。
(二)废水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城市污水处理是主要的环保措施之一,处理污水主要分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在生活污水中,生活污水中有机物是最多的污染物,而工业污水中的污染物则相对复杂,且污染物的不同会导致水的污染程度不同,因而在处理废水污染问题时,我们应在结合城市水污染程度的前提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城市发展规划:一是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在鼓励人们加大废水利用力度的同时加强废水、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再进行排放;二是在城市的重点区域建立污水处理厂,利用现代化的污水处理技术对污水进行科学化、无害化的处理,将污水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正处于稳步推进阶段,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填埋场污染、加强填埋气体回收利用。垃圾焚烧处理主要适合于可燃垃圾,对于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的东部沿海城市,焚烧处理会逐步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
(四)噪声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噪音控制在技术上虽然现在已经成熟,但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为数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问题上,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
三、总结
总之,在现代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处理好环境保护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大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保护问题,才能更好的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神态环境平衡的同时促进现代城市的发展,以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毅,王丽平.城市总体规划中做好环境保护规划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2)
[2]高韦佳.浅析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尾气污染的应对措施范文2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量;降低程度
中图分类号:X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265-01
1 前言
机动车是重要的现代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出行[1]。但是,由此而来的尾气污染却加重了环境负担。此类污染危害大、波及面广[2],不仅影响环境质量,还会造成一系列的衍生问题。因此,现代社会在合理利用机动车便利性优势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其尾气污染进行控制,以降低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
2 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排放量探讨
2.1概述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尤其是冬季,大气污染问题极为突出。此种情况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在城市化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的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速度都比较快,机动车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尽管相关部门对此也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措施,但尾气污染问题依旧非常严重。比如,2011年某市空气污染物中,SO2年均浓度为0.048mg/m3,NO2年均浓度为0.042mg/m3,PM10年均浓度为0.138mg/m3,空气质量极为低下。
2.2尾气污染排放量
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主要包括HC、CO、NOX(NOx为一类物质的统称,主要包括NO、NO2)等。目前,国内的尾气排放量一般是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的:
GX=(MA×PAX+MB×PBX+MC×PCX+・・・)×L×24×365÷1000000
其中,GX=某线源X污染物年排放量,单位为t/年;MA=某道路A车型日均小时车流量,单位为辆/h;PAX=A车型X污染物排放因子,单位为g/km;L=路长,单位为km。
国内目前对于机动车的排放因子有着明文规定。以轻型车为例,其排放因子(单位:g/km)规定如下:按照燃料种类,轻型车可分为汽油车与柴油车。轻型汽油车细分为四类:微型车的HC、CO、NOX分别为1.5、10.5、1.0;轿车的HC、CO、NOX分别为1.7、20.1、1.1;出租车的HC、CO、NOX分别为4.8、34.0、1.8;其他车的HC、CO、NOX分别为2.7、19.6、1.8。轻型柴油车的HC、CO、NOX分别为0.2、0.9、1.5。一般来讲,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规律为:车速高,排放量则降低;高峰期车速最低,污染物排量反而最大;低谷期车速最高,污染物排量反而最小。
3 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及控制
3.1危害
本文选取机动车尾气危害比较严重的CO、HC、NOx,进行了详细说明。CO的危害:其属于有毒气体,且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若二者结合,将会有碳氧血红蛋白生成,此种物质将影响血液的正常功能,限制氧气输送,轻者使人出现眩晕感,严重者可致人死亡[3]。HC的危害:此种物质受到强光照射,会产生刺激鼻粘膜的衍生污染物,由此可诱发呼吸道疾病。该物质会造成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4];NOx的危害:NO是一种危害性比较突出的物质,若其浓度达到一定值,就会危害到人体的中枢神经,严重时可致其瘫痪。NO2则属于有毒气体,其不仅会导致人体中毒,还会诱发一系列的人体病变,对人体健康有着极为明显的危害,甚至可能致人死亡。同时,此类物质还会导致酸雨的产生,腐蚀建筑和基本设施、破坏环境。因此,总体来讲,NOx是一种危害性不容忽视的污染物。
3.2控制建议
鉴于各个地区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且产生原因也各有差异,在治理和控制的时候,也应结合其具体的产生原因进行,以保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本文以上文中的城市为例,探讨了其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的控制对策,希望能够作为相关城市治理污染的参考。
3.2.1严格执行我国现行的机动车排放控制要求
为了控制大气质量、减轻污染问题,我国目前已经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做出了明确规定,严格了排放限值。但是,依旧存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机动车,对此,环保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加强执法等手段,将机动车的排放要求落到实处。除此之外,本文认为还可以尝试实行下述两项强化措施:①强化对新车的控制。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于新车的控制,对于新车上牌,可采取审批制,以此强化新车管理。同时,对于与国家现行排放要求不相符的车型,应严格管控,禁止生产,从根源上杜绝问题。②改进对在用车的管理。对于不符合国家现行要求,但是依旧在使用中的车辆,应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措施,对此类车辆进行优化改造,降低其尾气污染排放量。
3.2.2推广应用清洁能源
在用车改造只能减轻污染,不能杜绝污染。因此,要想治本,就要从使用的能源入手,从根本上抓住问题的关键。清洁能源的利用,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电能以及天然气等新能源的应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同样的,在节能减排方面,也要重视对新能源的合理利用。目前大多数公共交通工具以及部分私家车的燃料均为天然气,传统燃料的使用比例大大降低,但前者依旧尚未完全取代后者。因此,在环境质量依旧偏低的当今,新能源的应用是一项亟待落实的问题。
3.2.3鼓励市民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和改善尾气污染现状的策略中,应该鼓励市民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机动车使用过程中其排放尾气量是相对稳定的,无论机动车的性能高低、使用的能源是否清洁,其在路上行驶的过程中必然不断的排放出尾气,而该尾气排放量在较短时间内无法通过提高机动车性能和使用清洁能源来显著改善。因此鼓励市民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通过多人共同使用同一个交通工具,增加单一机动车的载人效率,可以显著降低机动车上路数量,形成短时间内有效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策略。其具体操作上,除了鼓励市民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之外,还应该对私家车等类机动车进行必要的限号限行,通过抑制低运载率机动车上路和鼓励高运载率机动车上路的方式,改变市民的交通工具使用规律,从而有效实现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降低。
3.2.4强化油品质量检验
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量,还可以通过强化油品质量检验实现。例如采用降低油品含碳量的方式,抑制机动车排放尾气中碳含量。强化油品质量检验的策略具体包括加强质量监督单位的质量抽检;严格控制油品行业的含碳标准,推动油品生产单位提升产品出厂质量标准;加强油品质量宣传,提高机动车车主和用车单位的油品质量意识;加强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含量检测;对油品质量检验的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制定定期和不定期的配套油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
4 结语
机动车尾气污染是一项对现代社会发展影响极大的问题,其造成的危害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和生产秩序。因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了对此类问题的治理和防控。空气质量与公共利益紧密相关,因此,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决不仅仅是相关部门的责任。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要加强车辆管理、积极利用新能源之外,号召公众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举措。
参考文献
[1] 杜安奎,李慧,张志磊.机动车尾气污染及减排措施探讨[J].化工管理.2014,(03):161-161.
[2] 王美,王俊,刘雪梅等.机动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J].环境与发展.2015,(04):78-83.
尾气污染的应对措施范文3
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变得越来越差,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以致大多数人谈“霾”色变。“雾霾”也成为2013年度热词之一。
如何应对雾霾天气、减缓雾霾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成了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雾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霾又称灰霾,主要由人为因素造成,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构成,它使大气变得混浊,空气能见度降低。
雾与霾在能见度、相对湿度、颜色等方面都有不同。随着环境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正在增多。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常常相伴而生,产生雾霾的条件一般有三点:1.水平方向对流减弱。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阻挡了空气的流动,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2.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使城市低空的垂直运动受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3.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多。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等,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直接导致能见度降低。
雾霾的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一旦出现,不仅影响交通安全,更对健康不利。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是雾霾影响健康的主要“元凶”,它们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此外,由于太阳中的紫外线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唯一途径,紫外线辐射的减弱将直接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
无论是较早步入工业化进程的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都曾或正在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面对这一工业发展进程中的产物,如何实现有效治理,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
美国――建立污染控制区
1943年7月26日,美国洛杉矶遭遇“毒雾”侵袭。浓烈的烟气笼罩着市区,不断有市民感觉眼睛刺痛、咽喉不适,空气能见度极低。
政府最初认为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作祟,但当减少相关工业部门的二氧化硫排放后,情况仍未好转。随后又成立“洛杉矶空气污染控制区”,对产生二氧化硫的炼油厂、排放烟尘的工厂、排放氮氧化物的电厂以及农民的焚烧炉、动物粪便处理厂等加以严格管控,效果仍不明显。
此后近10年间,毒雾的“幽灵”一直没有离去。污染严重时,洛杉矶甚至一年约200天都烟雾弥漫,彻底沦为“烟雾城”。经过漫长的治理,直到上世纪末,洛杉矶烟雾问题才基本得到解决,一级污染天数由1977年的121天降到1998年的54天,并在1999年达到0天,此时已距烟雾产生时近60年。
德国――限排减排、软硬兼施
德国工业发达,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备受瞩目。40多年前,穿过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莱茵河泛着恶臭,两岸森林饱受酸雨之害。而今,包括莱茵河流域在内的德国多数地区空气开始变得清新,这与德国实施“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密不可分。
欧盟对汽车尾气排放设定严格标准,“欧4”和“欧5”标准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开始实施,致使成员国各级政府通过技术手段在汽车减排上发挥的空间不大,主要还是依靠限制排放的“硬措施”。
此外,德国还采取了一些“软措施”,如呼吁民众节能减排,使用节能家电、多搭乘公共交通以及骑车出行等。
如今在德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已十分洁净,不过也有个别城市或地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有时会超出欧盟标准。一旦超标,当地州政府须与市区政府合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出台系列应对措施。
日本――推进环境立法
1970年7月18日下午,在东京立正中学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43名学生突发呕吐、咽喉疼痛和眼睛刺痛等症状,被送往医院检查后,最终认定起因为工厂和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光化学氧化剂与高湿度条件下生成的硫酸混合物反应而引起的烟雾污染。以这一事件为契机,日本各地开始光化学雾空气警报。
日本的生态与城市生活环境为经济高速增长付出了沉重代价,因此日本内阁一直希望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中找到平衡。从1970年11月一直延续至次年5月的日本第六十四次临时国会专门审议并通过了有关公害的14项法案,被称为“公害国会”,成为从制度上治理公害问题的象征性事件。其中《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正案对工厂的生产活动以及建筑物拆除时产生的煤烟、挥发性有机物和粉尘的排放做了具体规定,并制定了汽车尾气排放限值标准等。
巴西――建立共同参与的环保机制
上世纪60至70年代,巴西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巴西奇迹”,但环境却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为改变这一状况,巴西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修改宪法,将环境保护纳入行政、刑事和民事范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格执法和惩处;建立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政权及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环保官监察制度和环保许可证制度。1991年,巴西正式成立环境部,成为内阁中具有一票否决权的强有力部门。
近年来,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的环境问题。如墨西哥积极采取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成效,还有一些国家则在不断摸索适合本国的治理方法。
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由于城市供暖系统建设不完善,市郊居民为生活条件所迫,为了取暖自行焚烧木头、煤炭甚至废旧轮胎等,产生了大量有害的空气颗粒物,造成严重雾霾污染的同时也危害了人类健康。
尾气污染的应对措施范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三十多年来,国民经济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继续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水利工程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在对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水利工程不断呈现出规模性、长期性的特点。然而,随着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进入人们的视线,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在逐渐显现出来。
一、水利工程影响生态环境的特点
水利工程一般规模比较庞大且工期较长,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是巨大而且深远的。水利工程本身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涉及的领域很多,再加上不同地区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复杂性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表面上看,在一定时间段和一定区域内,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明显的且有规律可循,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影响是我们无法预知的。因此,为了尽可能减小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所带来的损失,我们有必要对其具体的影响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二、水利工程不同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
具体来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规划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行管理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特点有很大差别,因此我们在研究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时,就必须将这三个阶段分开来研究。
2.1、规划阶段
在水利工程中,规划设计是第一阶段,而这一阶段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影响又是决定性的。实际上,在规划设计阶段,水利工程就对生态环境产生着影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需要对工程的规模等进行详细地敲定,而工程的规模、选址等因素又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规划设计阶段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虽然只是概念性的,但更是决定性的,决定施工和运行各个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当被重视起来。
2.2、施工阶段
在规划设计完成之后,就进入了施工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概念性的,而施工阶段则是实实在在的。一般情况下,施工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土地破坏。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阶段,利用土地资源是不可避免地。如原料开采和废渣堆放都需要利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在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壤污染等问题。
(2)河流污染。水利工程的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废水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这将会严重污染河流和地下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将是深层的、长期的。
(3)空气污染。在水利工程中,一般需要大量的石方工程,而石方工程又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漂浮在空气中,将会对周边空气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施工车辆的尾气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污染空气。
(4)噪声污染。水利工程施工规模较大,势必会动用大型施工机械。这些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噪声污染。
(5)废渣污染
水利工程的废渣不仅会间接产生土地问题,而且一旦堆放不当就会产生妨碍交通、阻塞河流等问题,进而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2.3、运行管理阶段
水利工程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未停止,而是变得更加深层复杂。其中水资源蒸发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影响。有数据显示,我国北方水库水资源总量达到了1300亿立方米,而每年蒸发的总量就有200亿立方米,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下图显示了本地区1978年~2003降水量、水资源总量和蒸发量之间的关系,由图我们可以看到蒸发量之巨大。蒸发的这部分水资源,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图1、降水量、水资源总量和蒸发量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水库中长期大量蓄水,也会对周边地壳结构、土壤等产生较大影响。第一,巨大的压力会对水库周边的地壳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长期积累可能会成为地震、坍塌等地质灾害的直接原因。第二,水库蓄水会导致上游水位升高,造成过水断面变大,流速减慢,进而弱化水流的携沙能力。这对于含沙量较大的河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能会造成河流泥沙大量淤积,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如此,泥沙淤积又会反过来减小水库的有效容量。第三,水流速度的减慢,更加有利于水下藻类的光合作用,有利于藻类的生长。而水下藻类的过度生长,很可能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恶性循环,加剧水污染。第四,大型水库庞大的蓄水量会对周边的气候条件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空气湿度、降水量等。
三、针对上述影响的应对措施
规模大小的水利工程遍布全国各地,单个的水利工程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全国范围内的整体的水利工程则会对大的生态系统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生态环境不仅关乎国民经济的健康增长,而且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福祉。虽然实际上我们无法完全避免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小其负面影响。
3.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利工程更要全面按照法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进行,坚决不能逾越法律这道最后的防线。首先,要具有法律意识,在规划、施工、运行各方面和全过程都要在依法的大前提下进行。其次,要确保法律的落实,不能得到落实的法律就像一纸空文。最后,对于已经违反相关规定甚至触犯法律的水利工程要严格追究责任。
3.2、扩大环境影响评估范围
现阶段,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主要是针对建设内容和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而环境保护目标的提出,是以工程目标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基础的。因此,环境保护目标与工程目标处于不同的层次上,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再环境影响评估的范围之内。
所以,在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估中,要扩大其评估范围。因此,要对整个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即所谓的战略评价。因为水利工程本身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因此对整体规划方案的评价,对全面掌握水利工程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并制定出宏观应对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3.3、建立局部地区环境检测体系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要想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小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就需要对局部地区环境进行长期检测。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局部地区环境检测体系,对水文、气候、水质等因素进行长期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立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实际上,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技术比较薄弱,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测体系又涉及方方面面,所以这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四、总结
水利工程在维持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复杂的、多样的、不确定的。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存在于水利工程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要全面具体地了解这些可能产生影响,就必须针对不同的阶段进行具体的调研分析。我们无法完全避免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小负面影响,包括完善先关法律法规、扩大环评范围、建立局部地区环境检测体系。由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笔者在本文中列举的只是冰山一角,所提出的应对措施也难以涵盖各方各面,具体的影响和应对措施还需要广大水利工程工作者在实际中不断观察和总结。
尾气污染的应对措施范文5
关键词:科学实验;环境教育;绿色化
初中科学实验包括学生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随堂实验。许多科学实验中蕴藏着环境教育的因素,也是直接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例如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检验SO2-2离子的实验等等。所以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就显得直观、生动,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环境素养。在科学实验中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进行环境教育。
一、改进实验,加强环境教育
目前全国数以万计的高校、中学的化学实验室每天排放着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这样“聚沙成塔”的污染,成分复杂,累积效应强,而又容易被人忽视。因此在2000年举行的全国绿色化学工作会议上,专家呼吁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其中一条提出各中学、高校应推广“微型化学实验”和“小量化学实验”。两者的优点是减少试剂用量,降低实验费用,降低实验排废量,减少环境污染,缩短实验时间,且安全可靠。
采取微型实验,减少药品用量。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是一种新兴的实验方法。其特点是仪器微型小巧,所需试剂用量少、浓度低、反应快,减少了燃、爆、毒、腐蚀等危险性,污染显著减少。有一些实验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先用化学方程式从理论上计算出所需反应物的量,然后据此控制用量,从而达到节约药品、减少污染的目的。如硫在氧气中燃烧时,按常规实验,每次反应需要硫粉0.3-0.5克,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硫为0.6~1克,而在微型实验中仅需硫粉为0.02克,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硫为0.04克。这样不仅试剂用量少,而且排污量大大降低,对师生的健康有利,也使其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
改进实验设计,强化环境教育。一些有毒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或生成的实验,长年来一直危害着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若将这类实验进行改进,使操作更合理有效,又能控制或避免排污量,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相应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文明之需要。例如磷、硫分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可以改为:用一倒立的无底集气瓶,内装水或稀氢氧化钠溶液,用单孔橡皮塞、导气管与制取氧气装置相连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硫粉或红磷(也可以用微型燃烧匙取),在酒精灯上点燃后立即伸入倒立的无底集气瓶中,产生少量的有害物质大部分溶解在液体里,不仅现象明显,还控制了有害物质的排放量,而且还可以进行反复演示,加深印象,操作便捷,安全可靠。
充分运用多媒体实验教学,改进实验,加强环境教育。可将一些试剂耗量大、价格昂贵、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且不易控制的化学实验采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也能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实现化学实验“零排放”、“零污染”,它将对化学实验绿色化,对环境保护、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注重实验过程,把环境教育落到实处
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表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进而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验教学过程中落实环保行为可从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等多方面展开。
科学实验中,要求学生做到基本操作正确而且规范化,使学生在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液体的量取和转移、物质的加热,玻璃仪器的洗涤、液体的过滤等做到动作准确、操作熟练、运用灵活。若将药品规定了用量和浓度,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让学生接受、观察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节省药品,减少污染。
许多学生不明确为什么要严格控制试剂用量。例如在检验SO2-2离子的实验中,学生往往加入较多的BaCl2溶液。事先应向学生们简要介绍钡化合物中毒性最大的是易溶于水的BaCl2,水体中含钡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L,过量的BaCl2溶液转入废液,会造成潜在的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并且讲述硫酸钡是溶解度很小的不溶性盐,加入少量的BaCl2就可观察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这样既节约了试剂用量,达到了实验效果,又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三、及时、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实现实验绿色化
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并正确引导学生妥善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强了实验本身的科学性,为实验的规范化,绿色化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树立学生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保证。特别是化学部分的科学实验中要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意排放,久而久之,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淡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不良习惯。科学实验废物主要有三类:废渣、废液、废气。废渣的处理一般较麻烦,能够回收的直接回收,不能回收的进行掩埋、焚烧处理。而且初中科学实验生成物是纯固体的较少,大多混在其他液体中成为废液。而对于废液和废气来说种类比较繁多,性质比较复杂,下面将对这两类废物进行分类处理。
由于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液其组成经常变化,所以我们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分别处理。在处理中应考虑尽量加入量少而无害易处理的药品,减少和防止再生有害废液的排放,认真考虑一些贵重药品的回收问题,对一些用量较大的有机溶剂,也应尽量回收利用,再焚烧其残渣与实验过程中沾有的有害物质的滤纸,包药纸等废弃物焚烧后一起做深埋处理。这样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又使学生学到实际应用技术,还可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师生没有意识到化学实验中尾气处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普遍认为有些气体如CO2、N2、CH4、H2等无毒,因此,就无须进行尾气处理,殊不知温室效应正是因为CO2、CH4等气体的超量排放所造成的恶果。有些人甚至对―些直接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如HCI、SO2等的排放也等闲视之,认为这类气体在实验中排放量小,不会造成多大污染,在实验室中习惯把尾气甩入通风橱,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一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尾气污染的应对措施范文6
交通运输排气污染来源于交通运输行业载运工具与车辆的废气排放污染,其主要排放方式有油箱泄露、燃料蒸发和排气管排放3种方式,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发动机的尾气排放。汽车发动机实际循环工作过程中,因为行人、车、路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发动机不可能一直处于稳定工况运转,其中瞬态工况占了很大比例。世界各地的发动机工况法定循环中有40%~75%为非稳态工况(或瞬态工况),其中25%~40%是加速工况,特别是当汽车行驶在市区时因车流量、红绿灯及行人的不断影响,其瞬态工况所占的比例更大,为50%~80%,其中加速工况所占比例为30%~50%。从评价汽车尾气排放或燃油经济性的法定行驶循环中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汽车大部分有害物的排放和燃油消耗的40%~80%来自发动机瞬态工况,其中加速工况占30%~70%。汽车尾气排放主要污染物包括CO、HC、NOx、SO2、烟尘微粒和臭气(甲醛)。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是形成大气环境污染的真正“元凶”。据不完全统计,每辆交通运输车辆每天的排放中,CO约3kg,HC为0.2~0.4kg,NOx为0.05~0.15kg。在美国洛杉矶,汽车等流动载运工具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其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细颗粒物,即俗称的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由直接排入空气中的一次微粒和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微粒组成,,其二次微粒中的二次微粒组成。其二次微粒中硫酸铵、硝酸铵形成。2013年初,北京及全国多座城市出现强雾霾天气,研究认为,雾霾事件是因为异常天气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污染物的加剧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内在原因。这次强雾霾污染物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叠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在京、津、冀雾霾天气的专项研究中,专项组检出了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这看来是“最危险的信号”,因为这就是“洛杉矶上世纪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这些有机物的识别组分与比例见图3。控制灰霾需要从控制污染物排放着手,占18%的烃类有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汽车排放的尾气和燃煤,加强对汽车发动机的研究有利于抑制灰霾的形成。
二、汽车尾气污染物应对措施
目前,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汽油机排放法规要求,各国在汽车排放控制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可归纳为优化汽车设计、提高排放与检测标准、提高燃油品质和开发新能源汽车。
1、优化汽车设计汽车优化设计除了外型与产品质量尤其是发动机运行元件可靠性与耐久性设计外,重点是提高汽车发动机运行与排放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1)加强传统汽油发动机技术革新与研究在目前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尚处于技术研究与起步推广阶段的情况下,广大汽车发动机研究人员与学者在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节能汽车的同时亦在继续关注传统汽油发动机的技术革新与进步,继续注重传统汽车技术水平的进步与提高,以满足对排放标准与环境保护的要求。欧盟对碳排放的要求非常严格,在2012年日内瓦车展上,各大汽车厂商也花费越来越多的精力在如何提升传统燃油汽车的节油、减排与控制研究方面,欧洲汽车企业、日系车企业和中国的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节能技术重心转向小型汽油车进行传统技术的创新与技术挖掘,在传统动力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更出色的动力总成,从而有效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持续研究、开发与逐步拓展,目前传统发动机面临许多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技术与经济挑战,但由于当前汽油机仍是中国市场上轿车用发动机的主要选择,依旧需要加强对汽油机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也就是说目前传统内燃机技术面临需要进步与开发的关键时刻。在这个阶段,传统内燃机的技术革新与进步将在目前中国节能与环境保护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加强汽车发动机瞬态工况空燃比控制研究稳态工况测得的各项指标并不能真正代表汽油机的实际水平,而多年来国内外内燃机工作者对瞬态工况(变工况)的各项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迫使世界各国不再只单纯停留在汽油发动机稳态工况的燃烧研究上。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在电控汽油机上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三效催化器和与之相匹配的多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这就需要发动机在每个工况下都能工作在催化器最有效的区域,而三效催化器的性能直接约束于空燃比的值,空燃比对催化器转化效率的影响见图4。三元催化器的最佳工作条件要求空燃比稳定在理论空燃比附近。汽车排放控制的主要手段是利用三元催化转化器将废气中的NOx、CO和HC等有害物质经过氧化还原作用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排向大气。根据汽油的燃烧化学式,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值为理论值14.7时,混合气燃烧充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最少;当混合气空燃比处于1.47×(1±0.01)的空燃比控制窗口范围时,三元催化器对有害气体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0%。所以,汽油机的空燃比控制是促进汽车节能、减排的关键。
(3)加强汽车发动机瞬态工况空燃比智能控制在空燃比控制中应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和方法,能提高空燃比控制精度和准确性。利用神经网络可以对发动机中一些非线性参数进行学习、训练和预测,达到高精度要求。各种控制方法的相互融合也成为研究加速等瞬态空燃比控制的有效手段。汽油机瞬态工况下空燃比控制策略都是围绕基本控制策略的空燃比参数的有效控制,目前主要有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智能控制等优化控制方式。在汽油机实际加速瞬态工况下,由于氧传感器反馈信号存在一定的延时及油膜补偿的时间滞后性,往往存在转速快而补偿反应不及时,导致常规反馈空燃比控制存在时滞现象,使得加速瞬态工况下发动机的空燃比明显高于理论值(14.7),导致燃烧效率降低,发动机燃烧性能、动力性能与排放性能恶化。为了在加速瞬态工况下使空燃比能快速稳定在理论空燃比,基于汽油机加速瞬态工况空燃比控制基本策略,依据空燃比控制目标,采取基于混沌优化的复合神经网络自适应空燃比控制系统,在传统控制的基础上有效消除或降低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与油门控制信号的迟滞效应,减少加速瞬态工况下空燃比的波动幅度,提高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的时效性与有效性。
2、提高排放与检测标准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及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汽车节能及排放控制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中国已确定将在2020年达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50%的目标,并着手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强技术革新。在百万大城市中,很多城市开始实行机动车国五排放标准来加大汽车的排放控制,北京已经将推行机动车排放国五标准。
3、提高燃油品质中国轻型汽油车排放国四标准已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但大部分城市相应的汽油标准实施时间要到2014年。目前,国内仅有广州、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如期实施国四汽油,很多城市汽油使用现状是国四的车却不加国四的汽油,这在加大汽车磨损的同时也加大了污染物的排放。国内油品质量的不均衡与油品升级进程大幅落后于汽车新技术与严排放标准实施进程,过去10年中,在实施国一、国二、国三标准时,汽油标准分别比汽车标准滞后了2年、1年半和1年零8个月。而欧美及世界大部分地区制定和实施汽车排放标准时,一直将车和油当成一个系统,同步实施油品和汽车排放标准,确保汽车排放的升级。中国应坚持油品与汽车排放标准同步提高,确保通过技术革新来有效降低汽车排放污染物水平。
4、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步淘汰黄标车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纯电动作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但目前来看,国内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实际应用还存在不少瓶颈,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不同步,存在充电基础设施支持不足、价格高昂、安全性能保障、高速性能与长途运行不足等缺陷,加上驾驶人员意识的转变需要一个过渡过程。这都需要加大科研、实践力度,大力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进程,逐步采用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汽车。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应加强对传统黄标车尤其是营运黄标车的淘汰力度,各级政府与环保部门应加大政策的制定与推行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来调动车主更新、淘汰黄标车的积极性,加快黄标车的淘汰、更新。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