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扶贫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扶贫措施

农村扶贫措施范文1

一、协调农村金融需求及供应的关系

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特别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初见成效,充分激发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种养殖大户大量涌现,农业产业化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广大农村地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涉农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要求更高,他们希望拥有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渠道,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贷款手续更加简便快捷。但我省农村金融服务业近年来却未得到相应发展,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要首先立足农民需求,从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着手,进一步创新农村信贷模式,形成多样化的信贷产品组合,全方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农民的信贷需求;其次,各金融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二、选择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策略

农村金融机构应构建和完善“产品创新组织架构、产品研发专业团队、产品创新责任体系、产品创新考核激励”等产品创新管理机制。一是充分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基层农村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依托,以小额信贷为桥梁,将普通农户作为基本贷款客户群,扩大农户贷款的覆盖面,把农户培育成市场份额大、效益好、风险小的稳定客户群,在支持农民提高收入的同时,增加自身的经营效益。二是全面推广农业订单贷款。针对农业产业化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可以创办如“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贷款,通过公司、农户、金融机构多方的资金联结,支持订单农业快速发展;可以对农业产业化基地、农村工业园区进行授信,根据评定的信用等级,核定授信额度,在额度内实行随用随贷循环使用,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整体资金实力的优势,提升农村产业化水平。三是开发农村专业经济组织贷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状况,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解决季节性、临时性所需的资金,扩大对合作组织的必要授信和信贷支持。四是创新涉农信贷的抵押担保方式。在广泛推广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机构、担保机构和专业协会等具有法人地位的利益主体纳保贷款范畴,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解决“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等联保贷款问题。同时,解决农户贷款无可供抵押物的难处,基层机构可积极开展山林承包权抵押、鱼塘承包经营权抵押、商铺抵押等贷款抵押方式,探索宅基地担保贷款方式。

三、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的策略选择

在大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的同时,不断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水平的提升。一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开展类的中间业务,以代付工资、代收水费、电费、电话费等为突破口,全面发展中间业务;根据农民经济发展状况,积极开展保险、代销基金等业务,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二是积极拓展信用卡业务。抓住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商品流通交易日益频繁的有利时机,宣传推广信用卡业务,根据农村持卡人的使用特点调整信用卡的功能和使用范围。三是改进结算服务,推广电子银行业务。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电子化建设,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资金清算系统、结算网络和账户系统,创新结算新产品,开办电子银行等新型的结算交易工具,提高农村资金汇划速度和周转效率,为客户提供灵活多样的贸易服务,让农民充分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便捷的结算、理财等金融服务,缩小和消除城乡金融服务和发展的差距。

四、防控农村金融创新发展中的风险

我省信贷资金缺乏必要的风险规避措施,农业的弱势性急需政策的扶持,但目前由于农村大额贷款的担保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较大规模的贷款将越来越多,农业贷款面临的市场风险也大大增加,担保问题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的配套发展。同时,农业本身的保障问题也无法解决,虽然有农业保险品种,但由于农业风险大,商业性保险机构展业消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其风险就不可避免。

在农村金融产品的开发上,针对农村担保不足特点开发出防风险的贷款模式,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信贷风险,如联保贷款、林权抵押、“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的信贷新模式等。同时,建立农业贷款保险和风险补偿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及有效防范农村金融信贷风险。

积极支持专业性、商业性保险机构的发展,鼓励引导商业性保险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各类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业保险网络。健全再保险市场体系,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机制。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各类商业性保险公司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五、通力协作,呈现农村金融服务效应

科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合理布局,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将金融毛细血管延伸到每个角落,满足农村金融的需求。按照金融改革的要求,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合理运用支农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推进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延展政策性银行涉农业务范围;农村信用社加快改革的步伐,促进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巩固农村金融改革成果,加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扩大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市场的开辟范围,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农村金融,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

农村扶贫措施范文2

【关键词】精准扶贫;脱贫;致富

一、引言

精准扶贫指的是依据贫困地区环境及贫困农户情况的不同,选择合理扶贫措施对贫困群体进行帮助。目前,实施精准扶贫,加快脱贫致富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存在的难点

1.贫困对象识别困难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难对贫困程度予以界定,贫困规模一定的情况,因贫困标准无法统一界定,农民收入方式呈现多元化,且一些隐性收入难以计算,导致建档立卡的信息失去真实性与客观性;第二,贫困地区农民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学习能力及思想觉悟普遍较低,对精准扶贫政策难以宝沃,增加了贫困对象的识别难度;第三,贫困对象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除了自然环境及经济条件的影响,贫困家庭还分为短期贫困和长期贫困等类型,这给贫困帮扶措施的制定带来一定困难。

2.脱贫难度大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自然环境影响,当前国内贫困地区大多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很难实现“造血”扶贫;第二,部分贫困家庭缺乏基本的生活、生产条件,加上部分贫困人口劳动能力差,文化素养低,甚至非病即残,增加了脱贫难度;第三,农村情况复杂,贫困精准识别缺乏刚性标准,加上干群矛盾突出、利益纠纷不断等问题,给贫困地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一定影响;第四,贫困地区人们思想观念落后,发展能力不足,抗病抗灾能力薄弱,一旦遇到天灾人祸立即出现返贫的情况,导致扶贫成果很难有效巩固。

3.扶贫开发中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扶贫资金指向不明,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扶贫项目管理粗放,没有明确的针对性,加上扶贫资金有限,渠道分散,给精准扶贫增加了难度;第二,很多基层干部思想观念落后,无法与时俱进,扶贫工作浮于表面,不够精细,重基础设施建设,轻思想建设,很多地方政府对脱贫攻坚任务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甚至害怕因为脱贫而失去优惠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第三,非贫困地区得过且过,扶贫工作没有严格落实到位,细节处理得不够合理。

三、实施精准扶贫的措施

1.对扶贫对象予以精准识别

一旦没有对扶贫对象予以精准把控,那么实施精准扶贫,加快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经济落后、农村低收入人口予以精准识别,并确定为帮扶对象;第二,对农村低收入人口予以建档立卡,并对进行动态管理,让已经脱贫贫困,走向富裕的农户退出档案,并对新的贫困帮扶对象予以及时吸纳;第三,结合帮扶对象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予以精准扶贫。

2.对造成贫困原因予以精准把控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农村五保户及低保户纳入到建档立卡的范围内,有效提升农村低保标准;第二,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并采用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扶贫的策略,对农村贫困户提供有效的帮助,为确保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第三,深入分析造成农村贫困的原因,其中缺乏技术、残疾、疾病是主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实施“一户一策”模式,将各项精准扶贫工作严格落实到实处。

3.切实提升精准帮扶水平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入基层,深入贫困农户家庭中,通过走访以及谈心等方式了解情况,对贫困原因予以全面掌握,从而制定合理的帮扶策略,加快农户脱贫致富的步伐;第二,在具w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当地优势资源,实施产业扶贫策略,对区域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予以合理利用,对于平整的土地,则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种植业,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力实施旅游扶贫措施;第三,改善经营管理方式,将过去粗放式生产管理模式改为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产业模式,将精准扶贫成果予以不断巩固。

4.加大对精准扶贫的管理力度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健全贫困农户帮扶信息档案,加大对精准扶贫的监管力度,对帮扶情况予以全面掌握,确保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能够严格落实到实处;第二,精准扶贫措施针对性较强,敏感度较高,涉及范围也比较广泛,所以,相关部门应下大力气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精准扶贫的干部队伍,其中,各级政府部门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主体应肩负责任,对扶贫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第三,加大对扶贫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有效提升基层扶贫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5.实施精准扶贫要自我提高

就目前而言,我国贫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措施常会用到直接提供帮扶资金、党员一带一结对帮扶等方法,取得了良好成果。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方式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一旦在扶贫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后面的帮扶措施就会出现脱节、断裂的情况,导致立即返贫的情况出现。因此,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为贫困农户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加强思想建设,引导帮扶对象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致富观,通过自身的努力,对当前的贫困状况加以改变,从而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这也是当前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策略。

四、结语

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扶贫创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通过集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来实现对贫困人口的有效管理。同时,对相关扶贫资源予以精确配置,对贫困农户予以精准扶持,从而将以往的“输血式”的扶贫模式有效转化为“造血式”的扶贫,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慧.实施精准扶贫与区域协调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3):89-90.

农村扶贫措施范文3

XX村座落在206国道边,寻全高速公路进出口处,与XX村相邻。有耕地面积720亩,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95户,1670人,全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左右。贫困贫户118户,300人,其中扶贫户66户210人,扶贫低保户6户17人,低保户44户70人,五保户2户3人。

二、村主要致贫原因分析

柑桔脐橙为主要产业,产业结构单一、规模不统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一,现又遭遇黄龙病的危害,加之农民观念落后、又因交通不便,活动场所困难,因灾、因病返穷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三、扶贫目标及扶贫规划

针对XX村贫困现状,我村两委班子和扶贫工作人员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两年内,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XX村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完成村小学至上江通组公路的硬化。力争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水泥路长1.6公里面宽3.5米厚0.18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绿化景观带。

二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较差、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一、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三是整合项目,建设XX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2016年向上级部门争取启动建设加层办公室、服务室、图书室、活动室、村文化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

四、扶贫攻坚措施及思路

1、几点措施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落实,尽快改变XX村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成立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片群防群控,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连片统一打药,彻底解决“木虱满天飞”的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产业能手,农民通过培训到外面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产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落实工作责任。村两委班子实行分片包干,全面负责XX村的扶贫工作,力争今年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足额支付,建设绿化新农村建设点各项工作。

2、几点思路

一是村两委班子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措施、考核有内容。

二是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助推扶贫攻坚,用政策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金融、扶贫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这样,既可以减轻农民业的负担和压力,又能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

农村扶贫措施范文4

一、 工作开展情况

3、制定了“五年行动计划”。我县计划从2011年开始,用五年时间从六个方面确保对所有登记在册的扶贫对象进行全面扶持。即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并实现稳定脱贫;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学会一至二门种养技术或者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加劳动技能;确保贫困户家庭危房完成改造;确保贫困户家庭能参与当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

二、主要做法

4、统筹规划,制定“四大扶持“措施,认认真真落实好帮扶政策。一是产业发展扶持到户。对在册有能力和意愿发展种养的贫困户,引导和帮助贫困户挂靠扶贫龙头企业或专业经济组织发展特色产业。二是教育培训安排到户。在册贫困户子女初、高中毕业后,就读扶贫培训基地学校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的标准,给予专项补助;力争有条件的贫困户都有一个以上经培训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在家搞种养的贫困户劳动力免费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经培训后掌握一至二门种养加实用技术,三是保障措施落实到户。在册贫困户,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全部列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对农村贫困户、低保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解决,确保农村贫困户、低保户都能受益。四是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结合建整扶贫继续实施“单位挂村、干部帮户”的扶贫措施,充实和调整县、乡两级机关单位的扶贫驻点村,安排新阶段“一加一或加二加三”的结对帮扶活动,帮助结对贫困户定规划、引项目、传信息、学技能、帮解困、促增收。

三、下一步试点工作的安排和打算

为扎实推进试点工作,今后我们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试点工作成效。

(一)认识上升温

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xxxx”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是当前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够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共享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保障,是新时期扶贫政策调整、工作重心转移有效形式的积极探索。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xx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摆在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扎实推进,为今后十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二)产业上加强

农村扶贫措施范文5

关键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我发展;扶贫效率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051-02

一、我国农村扶贫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贫困产生的实质是人所必需的基本机会和选择权被排斥,是人创造财富,增加收入能力的不足,其涉及经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所以,我们今天的反贫困,不能仅从贫困者基本生存权的角度,而且更要考察贫困者基本的发展权,要强调贫困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而在长期的反贫困斗争中,我国政府做出了不懈努力,经过二十多年的反贫困实践,我国农村反贫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脆弱性高,收入波动性大,返贫率居高不下,使我国农村扶贫效率面临着严峻挑战。据统计,到2003年底,中国尚有2900万农村人口处于绝对贫困之中(按625元的贫困线标准),贫困发生率为3.09%。除此之外,中国还有6100万低收入人口(按照人均纯收入625-865元计算)。另据国家贫困监测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地区低收入人口收入波动性大,每年返贫率高达30%左右。而且农村人口,特别是那些低收入人群和刚刚脱贫农户脆弱性高,自我发展能力差,更兼社会保障不健全,加之贫困标准每年都在不断地变化,贫困人口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更增加了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开展的难度,严重影响着我国农村的扶贫效率。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解决温饱问题和人口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不足。但目前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较多的是针对农村扶贫项目,侧重于扶贫攻坚,而从长期、持久、整体发展上来看反贫困力度不够,没有有效地激发贫困者的自身反贫困潜能,也没有有效地把农村扶贫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支持结合起来。就政府、社会、贫困人口三个层面考察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其开展难、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扶贫主导作用发挥不到位;孤军奋战,社会参与不足;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不足。面对我国农村扶贫出现的新问题,必须积极探索一条全面、持久、行之有效的反贫困治理途径,进一步提高农村扶贫效率。

二、提高我国农村扶贫效率的思路

从政府、社会、贫困人口三位一体构建反贫困体系,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我发展”的反贫困治理思路是提高我国农村扶贫效率的根本途径。

(一)发挥政府在反贫困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是提高扶贫效率的关键

1.明确扶贫目标,确立扶贫工作的总体规划

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政府要有明确的扶贫目标,并把反贫困行动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而且在确立清晰的扶贫开发目标和战略之后,要按规定的目标分清责任,落实措施。只有确立扶贫目标,对扶贫工作进行总体规划,更好地明确政府组织之间的职责分工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划分,最终层层落实到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保证对最贫困人口的最有效扶持,才能确保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确保政府的扶贫效率得到提高。

2.明确政府在反贫困工作中的定位

在反贫困治理结构中,政府作为反贫困的主导,其工作定位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扶贫效果。准确地做好政府的工作定位,不但要认识到政府与贫困人口在反贫困治理中的救助与被救助关系,而且要特别突出贫困者在反贫困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如果我们从内外因的观点分析政府的反贫困主导作用,可知政府扶贫主导作用最终要通过扶贫主体(内因)而发挥。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农村扶贫效率,应改变过去贫困人口对政府过度依赖的局面,并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政府要抓住扶贫工作重心,即把贫困者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作为政府在整个反贫困斗争中的核心,同时,致力于为贫困地区提供公共品和增加对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入,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不足;二是政府应该利用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援助,形成扶贫开发外在持久推力。

3.加快反贫困法治化进程,为扶贫效率的提高提供法律保障

在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由于缺乏一个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而导致扶贫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任意虚报扶贫业绩,,贫困人口责任与义务不明确、不具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扶贫效率。因此,制定国家反贫困法,实行贫困人口登记制度,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档案化管理,进一步明确贫困人口的权利与义务,把扶贫政策上升到法律规范的层次,明确扶贫重点和扶贫方式,不仅为反贫困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确保了政府扶贫效率的提高。

(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是提高扶贫效率的持久推力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困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其任务长期而艰巨。因此,扶贫效率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力量,而要实行多元化扶贫战略。要在政府引导下,广泛动员国内外社会力量参与支持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建设,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扶贫工作系统。要继续坚持中央国家机关对口帮扶贫困地区的定点帮扶策略;继续发挥东部发达地区的人才、资源、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的东西扶贫协作。由于我国贫困人口基数大,扶贫资金单靠政府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在扶贫资金来源上,应实现扶贫资金来源多元化。除了国家扶贫资金和地方扶贫资金外,还需要社会各界扶贫援助及海外捐赠援助。并建议针对高收入人群和高利润行业开征“扶贫基金”,为我国扶贫基金开辟比较稳定和广阔的募集空间,以减轻政府扶贫基金不足的局面。此外,还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引进市场机制,允许社会经济组织采取社会行为和企业行为参与反贫困,逐步形成社会经济组织自主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社会机制。总之,构建并完善以政府主导,社会个人、企业、民间组织、国际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扶助机制,实行多元化扶贫战略,将能形成我国农村扶贫效率提高的外在持久推力。

(三)加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是提高扶贫效率的核心

1.增加入力资本投入是提高扶贫效率的内在基础

贫困人口自身素质较低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不足从根本

上制约着农村扶贫效率的提高。而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促进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培育有文化、善经营、会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增强贫困者自我发展和自力更生能力,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高我国农村扶贫效率,彻底消除我国农村贫困根源的关键。因此,新时期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治理,应当确立“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等先进理念和进一步推进“健康工程”建设。只有加大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入,不断提高贫困者的自身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村的扶贫效率。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扶贫效率的物质基础

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严重地制约着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和农村扶贫效率的提高。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包括农田水利、交通、通讯、能源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生产能力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贫困人口抗风险意识和能力,才能减少返贫,增加积累,为扶贫效率的提高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3.支持贫困者自主创业是提高扶贫效率的重要途径

贫困人口自主创业意识不高、能力不强,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重要表现,也不利于农村扶贫效率的提高。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意识,实现农民自主创业是提高我国农村扶贫效率的重要途径。农民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为自身发展积累了资金、技术、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经验,而且增加的就业岗位为其他劳动者脱贫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实现的平台。因此,政府要大力倡导自主创业精神,促进农民就业观念的转变。要推行积极创业政策,通过降低市场准入标准,规范市场,积极发展小额贷款等措施鼓励和支持贫困人口自主创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扶贫效率的提高。

农村扶贫措施范文6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精准扶贫 地位 作用

1.精准识别金融扶贫对象,努力做到扶真贫。

农村信用社要想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首先就要加强领导,成立农村信用社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对接各级扶贫部门,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调研,成立“三农”事业部,按乡划片,结合各乡镇信用社情况,收集整理本地区贫困农户档案,进行大范围的摸底排查、详细考察、仔细审查、上会研究,建立贫困农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实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其次是明确扶贫对象,进而帮扶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对象,做到扶真贫,这是金融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做为点多面广的农村信用社就要沉下心来了解扶贫乡镇、村组和农户的详细情况。要结合信用工程建设,深入农村一线,对农户开展深入调查,精确识别农户的贫困程度,找到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户,最终确定扶贫对象,掌握扶贫第一手资料,为扶真贫打下良好基础。第三,在开展日常金融服务工作中,要对贫困农户进行综合评定,深入细致地了解其贫困程度,找到致贫原因。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要结合本辖区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对辖内符合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条件的对象进行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出辖区乡镇、贫困村中贫困户的数量,为实施精准扶贫做好充足准备。

2.认真调研考察,实施真扶贫。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实现金融精准扶贫的关键。然而即使掌握了扶贫对象情况,也不等于做好了精准扶贫工作,接下来还要采取有效举措确保真扶贫:一是要积极探索适合贫困农户的贷款产品,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创造条件。农村信用社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断创新精准扶贫的信贷产品,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开办适合贫困农户的小额信贷产品,优先安排专项扶贫信贷资金、优先满足贫困农户信贷需求,同时执行“三个优惠”,即政策贷款金额期限优惠、基准利率优惠、免担保抵押优惠。同时利用信用工程这一平台,以信用评级“联姻”精准扶贫,创新研发“特惠贷”信贷品种,积极为贫困农户开办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的融资途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实现“精准滴灌”,为贫困农户及时获取信贷资金提供保证,从而有效满足贫困农户的信贷需求。二是要把精准扶贫工作与普惠金融相结合。农村信用社要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使广大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知晓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和程序,以“信合村村通”为载体,推动金融服务延伸。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要以“服务‘三农’、改善民生”为根本宗旨,大力实施普惠金融,从而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在辖区内所有行政村设立助农服务点,使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小额取款、转账等基本金融业务,真正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以此满足广大农村地区贫困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广大老百姓特别是偏远乡村居民“最贴心的银行”和“家门口的银行”。 为贫困地区农户夯实脱贫致富基础,确保金融信贷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四是农村信用社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贫困对象,比如 “两有户”(有资产有劳动力但无门路)、“两因户”(因学因病致贫户)、“两无户”(无力脱贫、无业可扶户)和“两缺户”(缺基础设施缺技术资金户)等贫困对象,采取不同的帮扶对策,实施对症下药,精准“输血”。

3.金融扶贫不仅要在“精准输血”上下功夫,更要在“精准造血”上谋长远。要想使贫困农户彻底摆脱贫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农村信用社在金融扶贫工作中不仅要做到为贫困农户“精准输血”,而且还要沉下心来“精准造血”,以此增强发展后劲,实现金融精准扶贫的目的。一是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贫困农户了解金融知识。要定期不定期地结合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小微企业宣传月等活动,积极开展征信知识、反假币知识、经济金融知识宣传和政策普及,讲解创业故事和脱贫致富先进人物事迹,激发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实现贫困农户“坐等上门要钱要物”到“主动创业发家致富”的思想大转变,从而彻底根除贫困农户“等靠要”的懒惰思想。二是积极开办“金融夜校”,创建金融知识培训机制。众所周知,老百姓大多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白天大多数人在地里忙农活,只有晚上了才有休息时间,针对这个情况,农村信用社就要从实际出发,在晚上创新开办“金融夜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的优势,力争做到行政村全覆盖,让广大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学到实用的基础金融知识, 掌握必要的金融政策、扶贫信息等。通过将“金融夜校”与政府职能相结合,在引导贫困农户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同时,积极在广大农村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致富能手、创业大户。让贫困农户树立脱贫致富的志向,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关注贫困农户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为贫困农户排忧解难。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部分贫困家庭的年轻农民为了生计常年进城打工挣钱,由于没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于是大多选择把孩子留给老人照看。这些“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都是农村中的弱势群体,亟需社会力量对他们进行关心和帮助。作为直接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有义务在生活上帮助他们,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引导广大员工参与爱心捐赠,积极向贫困农户的学生捐款捐物,向贫困家庭学子积极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解决其学费、生活费难题。

4.开展金融扶贫,需要政策上的支撑和措施上的有力扶持。金融扶贫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是一项需要克难攻坚的工程,是一场硬仗。金融扶贫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就要树立长期扶贫攻坚的信心和勇气,要与时俱进地结合自身优势,把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作为重要的使命与担当来发挥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政策上的支撑和措施上的扶持,缺一不可。一是需要政策上的支撑。“众人拾柴火焰高”,农村信用社要想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作用,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离不开政策上的支撑和方方面面的配合,尤其是政府扶贫办的配合和支持。例如在摸清贫困农户底数这个问题上,就需要政府扶贫办的大力帮助。政府扶贫办给农村信用社提供了真实有效的贫困对象信息,就能大大减轻农村信用社扶贫工作中的难度。二是金融扶贫措施要跟上。既然精准扶贫是一场大战、硬战、攻坚战,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时刻牢记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服务小微、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社宗旨,统筹使用信贷资金,制定扶贫专项信贷计划,确保把有限的信贷资金精准投放在扶贫重点领域中,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发挥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植根农村的大优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把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推向深入。农村信用社 “三农”工作经验最为丰富、资金实力最强、网点覆盖最广、从业人员最多,这也是农村信用社区别于其它金融机构的优势所在。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要积极与当地财政、农委、扶贫、计生、工商等涉农部门开展业务合作,有效聚合扶贫资源,有效促进金融资源向“三农”配置、向产业倾斜,增强金融扶贫精准度,把金融扶贫工作做得更扎实。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发扬“挎包精神”,积极帮扶贫困农户,不断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为金融扶贫开辟绿色通道,不断满足扶贫对象的金融服务需求,用广大农村信用社员工的辛苦劳动换取贫困对象的幸福安康,使广大贫困农户早日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九梅.实施精准扶贫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