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可再生能源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可再生能源特征

可再生能源特征范文1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到目前为止,人类所依赖的主导能源经历了从可再生能源(以薪柴为主)向煤炭替换,然后又向石油、天然气替换的三个阶段。一般而言,可再生能源包括多种能源产品,如水力、风能、太阳能(热和光电)、生物质能、潮汐和地热等,是人类利用最早也是利用时间最长的能源。“钻木取火”使人类先祖摆脱了“茹毛饮血”的蒙顿,开启了人类的文明。在随后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砍柴、烧灶煮饭、烧柴取暖,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所赖以为生的主导能源,维持了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人们借“风”、漂洋过海,扩大了世界交流;太阳光更是孕育了万物众生;“水”车也早已用在了我国农田灌溉和早期的英国纺织业。在化石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前的漫长岁月中,可再生能源一直是绝对的主导能源。

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世界开始进入工业化为主导的社会。在工业大生产条件下,传统利用方式上的森林能源无论是在能量密集度,还是热值上都难以适应工业大生产所需要的能量要求。与传统利用方式上的森林能源相比,常规化石能源能够大规模开采和集中供应,其价格也相对低廉,能够更有效地支撑工业大生产以及与之相伴生的现代消费方式。除了一些水电项目得以发展外,绝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逐渐失去竞争力,常规化石能源开始替代可再生能源,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主导能源。

当前,常规化石能源正日益耗竭,刺激其价格不断攀升;常规化石能源的利用还给自然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已经或开始制订其新的能源发展战略,以可再生能源(包括森林能源)来替代常规化石能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国也于2005年2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并且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可再生能源这个伴随人类社会漫长发展历程的传统能源,又摆上世界当前和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议程,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

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仅据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粗略估计,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下,一年可以获得的资源量即达87亿吨标准煤,完全可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等国际机构预测,到本世纪下半叶,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而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速度的加快,能源需求正逐年增加。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即使在充分考虑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实现有效节能的前提下,能源需求量也将达到25亿-33亿吨标准煤,我国面临能源紧张与储量不足的压力。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永续利用将会全面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其意义在于:

一是我国缓解资源瓶颈性约束的根本出路。预计2050年我国能源需求也将超过50亿吨标准煤,而国内常规化石能源的供应能力只有30亿左右吨标准煤,能源供需矛盾缺口达20亿吨标准煤。由于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将超过50%,能源供应安全也将面临极大的挑战。而我国可再生能源不仅资源储量丰富,而且大多属于低碳或非碳能源,具有可再生性,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缓解我国资源瓶颈性约束、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二是我国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70%来自煤炭,而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粉尘、SO2、NOx等污染物又占到其总量的70%~90%,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相当于GDP的2%~3%,每年超过1000亿元;化石燃料消费形成的CO2排放,还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要小得多。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几乎没有污染物的排放。生物质能利用不会增加大气中的碳排放量,粉尘、SO2、NOx等地方和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也很少。沼气不但可以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因此,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区域和全球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三是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的全面发展以及农民的增收一直是我国在“三农”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近些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愈来愈受到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和环境改善的有效手段。首先,开发和利用再生能源是解决农村基本用电和基本用能的重要途径。例如,利用小型光伏发电系统以及离网发电系统供电是解决常规电网难以覆盖的边远农村地区用电问题的主要方式。农村被动式太阳房、沼气池等成为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重要手段。其次,在农村地区发展生物质发电技术,积极推广能源、环境、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模式,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四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我国西部地区不仅常规能源资源丰富,而且可再生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也非常丰富。有效挖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性途径。它不仅可以缓解西部边远地区能源短缺,而且还将改变西部地区的传统能源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五是有利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主要目标,实现资源的多次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途径。可再生能源是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非常少的清洁能源,符合循环经济这种“资源获取――生产――消费――再生”的生态学规律,因此,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资源载体的循环经济模式以发展可持续能源体系,将是我国未来在“经济和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最佳选择。

六是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能源地位和综合竞争力。一方面,我国能源总量的资源禀赋在国际上位居前列,但是能源的人均资源禀赋却不占优势。另一方面,我国是CO2排放的大国,随着发达国家减排承诺的履行,我国在未来国际谈判中也将会面临更大压力。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在产业链低端的出口产品仍占较高比例。同时,尽管国际关税壁垒逐步降低,但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识、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有力提高我国的总体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出口产品成本,确立我国的能源国际地位,对全面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把握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时代特征

可再生能源尽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意义,但是,可再生能源的现代化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再次变成世界主导能源,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对发展可再生能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反对常规化石能源主导的惯性思维,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持简单否定的态度;又要反对盲目乐观,认为可再生能源会轻易地、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更不能借“吹捧”可再生能源之名行获取某种特殊政策之实。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来看,可再生能源利用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意味着当前和未来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会展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要科学、理性地认识和发展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特征范文2

然而,可再生能源发展“必要性”与“经济可行性”之间存在的反差,传统能源利益集团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阻挠,对发展路径有意或无意的曲解,决定了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之路必将是曲折、艰难和反复的。

在我国,一个更为强烈的反差是:一方面,我们“极端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出台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对现有能源系统以何种恰当方式转向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系统方面的研究“高度忽视”。对可再生能源“如何转型”缺乏基础性研究与系统性思考,导致本应是系统推动能源转型的政策在实践中“各自为政”,并演变为单纯以实现某个“既定份额”为目标。

将可再生能源发展置于人类能源转型历史进程之中,探讨能源转型的基本内涵与动因,梳理能源转型的逻辑,系统分析可再生能源转型与历史上能源转型的异同,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问题和转型方式,不仅有理论必要性,也有实践重要性。 一问:能源转型如何发生

很多报告和论文将“能源转型”(energy transition)一词等同于“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或“低碳转型”来理解。这一含义最早可能来自1980年德国科学院出版的一份报告:《能源转型:没有石油与铀的增长与繁荣》。该报告当时呼吁彻底放弃核电和石油能源的观点受到强烈反对,但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演变成为德国能源政策的基本内容。相应的,德国“能源转型”的含义逐渐演变为“转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并宣称最终目标是建立百分之百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源体系。

能源转型的含义当然不仅仅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更一般意义上,能源转型通常被理解为一个国家或社会主导能源的转换或更替过程。比如,煤炭替代薪柴并成为主导能源,石油替代煤炭成为主导能源。不过,对能源转型的这种描述性的理解,以及基于这一理解的相关研究难以适应复杂、丰富的能源转型实践的需要,无法对认识当前能源转型提供洞见。

美国天然气专家罗伯特・海夫纳三世试图另辟蹊径。在其2009年出版的著作《能源大转型》中,罗伯特・海夫纳三世从能源存在的三种物理形态,即固体(木材、煤炭等)、液体(石油)和气体(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氢能等)出发,把人类能源利用的历史与未来概括为两次能源转型:第一次能源转型是固体能源向液体能源的转型,第二次能源转型是液体能源向气体能源的转型。这一观点具有理论抽象性和逻辑一致性,为我们认识能源转型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观察视角;但这一理论对于能源转型判断标准过于抽象,对能源转型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对理解能源“如何转型”作用有限。

加拿大的瓦茨拉夫・斯米尔(Vaclav Smil)教授认为,能源转型是各种能源利用“原动机”(prime movers)驱动下的能源结构不断变化过程。“每当效率更高的新能量‘原动机’出现取代旧的原动机,显著提高了人类所能利用的能源的量级,能源转型就会发生。”

斯米尔教授根据“原动机标准”将人类能源利用划分为四次能源转型:第一能源转型发生在距今1万年到5000年,人类通过驯养役畜来替代部分人力;第二次能源转型发生在公元前1000年风车和水车的出现,进一步替代人和动物的肌肉力;第三次能源转型随着1765年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的扩散和进一步改进,启动了煤炭替代薪柴的能源转型进程。第四次能源转型的发生则伴随着发电机的发明使用,以及1882年世界第一座中心发电站在纽约和伦敦投入使用,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而出现。

斯米尔教授所提出的“原动力发明、改进和扩散”逻辑为我们认识历史上的能源转型“何时发生”、“如何发生”提供了非常有启发性的见解。然而,回顾人类能源利用史就会发现,以“原动机”单一标准来判断能源转型至少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从原动机标准所划分的一些能源转型并未真正导致该种最终能源成为“主导能源”,从而不构成人类社会或者国家层面上的能源转型。比如公元前1000年伴随风车和水车的出现,除了在小范围外,风能和水能并没有在普遍范围成为主导能源,更不用说全球了。这是风能和水能的自身局限所致,与原动机效率高低无关。二是以“发电机”出现而引发的第四次能源转型,偏离了“一次能源”的逻辑进入二次能源(电气化),这一转型与当前清洁化低碳化发展存在矛盾和冲突。这是因为,化石燃料发电的“原动机”效率和能级的提升将进一步增强化石燃料的竞争力,不利于向清洁燃料过渡。因此,任何非一次能源技术革命对于“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回归到其所依赖的一次能源的“源头”来评价。

为了更好描述历史上能源转型的逻辑和解释未来的能源转型,笔者对能源转型的定义是:能源转型是由原动机推动的,伴随着能源系统深刻变革的,一次能源结构长期变化过程。能源转型的发生与深化,是随着一种足以推动国家,乃至全球层面的能源转型得以发生“原动机”发明、扩散而发生、发展的,正如历史上的蒸汽机之于煤炭,内燃机之于石油一样。 二问:中国能源转型处于哪个阶段?

中国处于能源转型的哪一个阶段,下一次能源转型是第几次转型?判断能源转型的标准不同,答案也不相同。基于能源转型的上述新定义,就国家层面而言,能源转型应符合三个判断标准:

一是要有导致能源利用方式重大变化的“技术创新”或“原动机”出现。能源转型不是“新”能源品种使用数量的简单“累积”,中世纪英国城市用煤非常普遍,到18世纪初,英国不仅家庭住宅取暖,很多工业行业生产中都使用煤炭。煤炭的利用方式依然是沿用过去的燃烧方式,没有出现用煤技术的重大创新。1765年,瓦特蒸汽机作为煤炭原动机的出现,英国才真正启动了向煤炭的转型,随后扩散到欧洲大陆和美国。

二是要有基于能源技术创新的一次能源结构变化,即新“原动机”出现后,所利用的一次能源逐渐替代原有能源,并最终成为主导能源。换句话说,替代能源需要有成为主导能源的潜质。从这个判断标准看,瓦茨拉夫・斯米尔所说的风车和水车发明所引发的能源转型,并不构成国家层面的能源转型。

三是要有能源系统的深刻变革。也就是说,基于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原动机),一次能源的替代与转换的展开,必须同时构建与这种能源特性相匹配的能源生产、消费和输送体系,否则能源转型难以顺利和有效推进。因此,就当前的可再生能源转型而言,能否建立起与可再生能源特性相匹配的能源系统对于转型成功至关重要。

根据这些标准来梳理人类能源利用的历史,可以发现:从原动机标准和一次能源结构变化标准看,历史上的能源转型可以划分为三次,即薪柴向煤炭转型、煤炭向石油转型、石油向天然气转型。目前正处于第三次能源转型阶段,即石油向天然气转型阶段。

如果结合能源系统变革(第三个标准)来看,就会发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同属于化石能源,其能源生产和消费系统的共同特征是:大规模生产、输送和消费。也就是说,它们均属于“能源系统”特征相同的一次重大能源转型。

人类能源利用可以划分为两次大的能源转型。第一次能源转型是植物能源向化石能源的转型,第二次能源转型是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两次大能源转型期间存在着一些亚转型(如向煤炭转型,向风力发电转型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天然气是向第二次能源转型的重要过渡能源,这不仅是因为它比煤炭和石油更加清洁,而且因为从能源系统看,它兼具集中式和分布式的特点。 三问:向可再生能源转型难在何处?

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有多难,难在何处?相信任何一个相关的政府官员、学者和产业人士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我认为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至少有如下“三难”:

一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迫切性与经济可行性存在巨大反差。化石能源对植物能源的替代,不仅是高密度能源对低密度能源的替代,而且是高竞争力能源对低竞争力能源的替代,主要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当前各国正在发生的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主流价值观的背景下发生的,是碳减排政策驱动下的能源转型。因此,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在化石能源自身效率还有较大提升潜力情况下,为实现经济增长的“脱碳”而发生的低密度能源对高密度能源的替代,同时也是低竞争力能源对高竞争力能源的替代。这一转型的迫切性、必要性与经济可行性之间的巨大反差,是导致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问题的基本根源。

二是与可再生能源特点相匹配的“新”能源系统无法通过现有能源系统的“外推式发展”而得到。一个与化石燃料的大规模生产、消费和输送体系及其高能量密度、可储存、分布不均衡等特性密切相关,而风能、太阳能的广泛分布性、低能量密度和不可存储性决定了本地生产本地消费模式是较好的选择,现有能源系统必须变革以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新特征。然而,与化石能源特性完全耦合的现有能源系统并不会自觉向适应可再生能源特点的能源系统转型,因为传统能源企业从自身短期利益出发,往往会自觉阻碍这一进程。

三是可再生能源的单一品种,无论是水能、风能、太阳能,还是生物质能,都不具有成为单一主导能源的潜质。因此,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就多个品种集合整体而言的。这些不同可再生能源品种的技术特性不完全相同:水电基本与现有能源系统兼容,风能和太阳能更适合分布式、小功率,生物质能则分布式、集中式均可。要将这些能源利用技术整合为一个有机“新”能源体系,将面临更多的技术、组织和制度方面的复杂性。

上述“三难”,也可以说是能源转型的新特征和新变化。这就给能源转型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转型政策要更具系统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能源体制与政策实施方式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这些新特征与新变化,减轻能源转型的成本与阵痛。 四问:从德国能源转型实践学到什么?

德国是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典范,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做法也被作为“经验”为各国所借鉴。比如,可再生能源全额上网、固定电价(FIT)、投资补贴等政策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标准选项。对此,无需多言。这里我将特别指出两个很少被提及,但实际上对我国更有价值的德国能源转型“经验”:

一是增强电力市场灵活性是应对可再生电力波动性最重要的制度条件。德国电力改革始于1998年,但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电力市场制度架构,确立了电力供应侧和需求侧竞争性市场。其核心要素包括:电力零售侧放开,终端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售电商;开放电网使用权,电网运营商不参与市场竞争;日前、日内现货市场与多级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协同合作的市场结构,等等。德国可再生能源转型到目前为止能够较为顺利地推进,竞争性电力市场及其配套机制所决定的市场灵活性是基本制度条件。从经验借鉴看,构建这一制度是中国等很多国家推进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必备条件。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电力份额上升,德国又设计了一些新的市场制度以期进一步提高市场灵活性:一是建立了以平衡结算单元为主体的电量平衡机制,以及与之配套的独立调频市场。凡是不能维持区域内发电和用电平衡的平衡发电运营商(结算单元)都必须从电网公司那里购买调频调峰电量,同时允许调频供需独立进行拍卖;二是在2015年底的《能源变革白皮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电力市场灵活性措施,主要包括:允许短时间内的超高电价和负电价,允许更多类型的技术参与到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中,等等。更为灵活的电力市场制度,能够更为精确地反映电力的时间和空间价值,市场参与者能够及时反应。

二是从发电、电网和用电各个环节入手,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灵活度以应对可再生电力波动性挑战。具体做法包括:进一步提高化石能源发电厂的灵活度,以提高其调峰能力,而不是扩大规模降低能耗;改变热点联产电厂和生物质发电厂运行方式提高其灵活性;发挥欧洲互联电网的“间接储能系统”作用,提高德国输电网的灵活度;综合运用储能、热泵、电动汽车、智能电表等技术手段提高负荷的可调节性,增加电力需求侧灵活性,等等。 五问:什么是中国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当务之急?

中国可再生能源转型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可再生能源比重太低?补贴力度不够?并网得不到保证?这些问题不是“当务之急”。当前应优先落实如下事项或原则:

一是确立我国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国家战略。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国家战略既要反映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各国能源转型方向虽然相似,但能源资源禀赋与治理结构不同,决定了能源转型的国别差异。

我国的能源转型远未上升的“国家战略”层面。首先,我国能源转型处于各个部委各自为政阶段,每个部门就自己主管的领域自行决定重点、方向和速度。其次,我国能源转型缺乏清晰的战略安排,实施路径和推进速度也缺乏统筹考虑。最后,能源转型进展和政策实施效果也无科学评估和考核。政策出台了很多,能源转型的问题也很多,但鲜有部门能够出面纠正和完善。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我国能源转型“国家战略”的确立和落实。

二是当前能源体制改革应充分反映能源转型的方向和要求。我国能源体制抑制市场作用导致配置效率低下问题非常突出。大力推动能源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能源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不仅如此,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告诉我们,竞争性电力市场和灵活的交易机制是可再生能源转型最重要的制度条件。因此,能源市场化改革的迟缓不仅会影响能源配置效率,而且还会阻碍我国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进程,增加转型成本。

三是我国能源转型的进展与步骤不应由传统能源巨头决定。传统能源巨头一定是能源转型的主要参与者,但能源转型的方向和进展不能由电力公司等传统化石能源巨头主导。因为它们可以从放缓能源转型速度和进程中获得经济利益。正如赫尔曼・希尔在其《能源变革:最终的挑战》一书所指出的,“客观上,在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中是不可能实现共赢的。百分之百转向可再生能源是工业时代以来最广泛的经济转型。如果这个进程没有胜利者和失败者,是不可思议的。失败者将不可避免地是传统电力工业,其损失程度取决于其洞察力、决心和能力,以及进行彻头彻尾的重组、直面迅速衰减的市场份额、发现新的业务领域。”

如果想让我国能源系统能够按照能源转型的方向和逻辑来实现转型,必须要在确立能源转型国家战略基础上,配套以推动能源转型的系统法律和政策框架,由国家来主导和推动转型,方有可能避免能源转型进展和节奏由传统化石能源巨头主导的局面出现。

四是基于能源转型方向调整当前投资以避免锁定效应。未来30年-50年的能源系统是由当前投资决定的。当前的能源投资要符合能源转型要求,否则将导致我国未来能源系统(电力系统)锁定在既定道路上,加大未来能源系统转型的成本。

可再生能源特征范文3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移动通信工程 应用

τ诳稍偕能源而言,其突出特征是清洁性较强,能够进行永久的利用,不会出现用完的情况,对环境影响不大,具有广泛的分布范围,因此,要进行有效开发。在目前的移动通常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是太阳能和风能,能够实现绝对的节能,对环境污染不高,有力降低信号覆盖的成本支出。

1 全面分析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

对于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在类型上主要分为太阳能和风能独立供电系统、风光互补以及风光市电联合供电系统。

1.1 对太阳能独立供电系统的分析

这种供电系统主要以太阳能为主要能量基础,当前应用较多的是太阳能电池阵列、控制器等。这种装置主要适合应用在无市电地区,供电方式为分布式,不需要进行电网的再次延伸。

1.2 系统介绍风能独立供电系统的情况

这种方式主要是发挥了风能作为能源的作用,完成有效的供电过程。当前使用较多的装置有风力发电机、控制器、负载组成等。这种能源比较适合在风力储备比较丰富的海面等地区,不需要进行电网的延伸工程。

1.3 对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介绍

这种系统是将风能和太阳能进行结合,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主要有蓄电池组、负载等。这种系统比较适合于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相比单独的风能和太阳能,能够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

1.4 对风光市电联合供电系统的介绍

这种系统需要将太阳能、风能以及市电进行有序的排列,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组合。主要装置有风力发电机、太阳能控制器以及市电组成等。对于这种联合供电模式,当风能和太阳能的供电不足时,可以家住市电进行及时补充。蓄电池发挥的是短时后备的作用,因此,使得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增强,使得用在太阳能向组建上的投入得到降低。另外,借助对太阳能方阵容量的调整,使得节能减排的效果更加明显,借助对风能和太阳能比例的调节就能实现对能源耗费的减少。风光市电联合供电系统在使用范围上较为广泛,不会受到较多的限制,尤其是在市电不稳定的区域,能够保证电压的稳定性。同时,将其应用在常规的地区,降低市电的耗费,使得环保能源的应用比重增大,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如果将其应用在偏远地带,应用柴电将市电取代,使得节能的应用范围被扩大。另外,不论对于改造的线路还是新建的,这种系统的应用都能够进行短期内的建站目的,运行方便,维护技术不高,费用较低。

2 对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应用的全面介绍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供电系统,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首先,有助于通信电力瓶颈的解决,尤其是在距离电网较远、无线很难全面覆盖的地区,主要体现在沙漠、偏远的旅游地区等。其次,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能够较好地实现节能的目标,降低碳排放量,实现超低能耗,推动绿色、零排放能源的应用,促进需求方案的合理化。对传统供电相比,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接入方面更加便捷,施工时间不长,不需要进行停电操作,后期维护较为简单。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区域,机制在山区、铁路等。不需进行拉电协调,不许面对选址问题,解决了农村电压不稳的问题,促进电能的大幅节约。

3 对可再生能源移动通信控制室的研究与分析

3.1 对通信控制室的分析

移动通信是一种十分广泛的通信方式,具有较大的覆盖领域,使用方便。通信网络的作用,是借助基站来完成的。因此,基站的供电情况与控制室的环境对移动通信影响较大。移动基站通常处于较高的位置,目的是进行大范围的覆盖。很多基站都是建立在野外的高处。因此,在偏远地区通信基站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电,使得自然能源在通信基站中国的使用更加突出。大量光缆干线应用了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供电基础,对基站的供电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对常规能源进行了节省,维护强度被大大降低。对于移动通信基站的控制室,鉴于其主要位于野外,维护措施简单,都外界因素影响大。因此,借助可再生能源进行电力供给,意义重大。

3.2 对通信基站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构成的介绍

在移动通信基站中,应用可再生能源系统,借助风光互补供电形式完成。这一系统主要是由风力发电机、电池阵列、控制器、监控器等构成。这一系统在发电装置方面比较复杂。

3.3 对围护机构与建筑能耗关系的分析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是实现低能耗建筑的关键。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效率的认识,与控制室的建筑造型以及维护息息相关。因此,要进行超低能围护结构,发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作用以及风力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的作技术优势,在保证其稳定性的同时,提高控制室的低能耗目标的实现。

4 结束语

综上,对于可再生能源来讲,发挥其自身优势,实现偏远地区移动通信基站用电难问题的解决,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推动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营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文军.可再生能源用于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室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

[2]郎琪.移动通信基站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3]游玲玲.移动通信基站用光伏控制器的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可再生能源特征范文4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建筑设计 利用

前言:可再生能源即为绿色能源,主语借助环境实现自身的有效供给,是当前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类型,是实现节能环保的重要方式。

1对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的介绍

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于自然环境,能够实现持续再生,突破一次性使用的限制,为人们的生存带来热、力和光,是环保性的能源类型。与传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进行对比,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没有威胁,能够实现环保特性,能够进行循环、多次应用。当前,被熟悉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含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建筑设计中,应用较多的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良性变化。

2提倡绿色环境建筑的意义

对于环境绿色建筑,主要是依据当前能源和资源,在不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较多地利用对环境无公害的材料,营造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和空间,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领域的废料,建设能源的利用,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对废弃的土地、植被、土壤等进行再利用,实现循环应用,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绿色建筑要关注生态环保,强调整个建筑过程中废物的降低、污染的减少,也就是说,建筑过程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例如空气污染、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维系人与生态系统的平衡。绿色建筑要实现对物理环境的有效控制,借助绿色技术和绿色手段提高建筑物的舒适程度,保证使用者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因此,建筑中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成为一种必然。

3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可再生资源类型繁多,水资源更加丰富。太阳能覆盖面积较大,辐射量较多。同时,能够实现有效开发的风能资源也很高。由此可见,根据开采的必要条件以及使用的需要,可再生资源发展潜力较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经济发展中对能源的品质和数量的需求。

在整个能源构成中,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比重较大,这一优势适合绿色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能源长期规划中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使用中具有较高的战略地位,同时,整个经济对其需要也呈现增长的趋势,因此,对于当前的能源发展,既要改变能源结构,又要不断提升能源的供给能力,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4对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利用的介绍

在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类型较多,具有不同的应用方式和手段。

4.1太阳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太阳能属于应用比较普及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应用在集热蓄热墙的设计中、太阳能集热器保温墙板的设计等。

4.1.1太阳能具有极大的储存量,能够提供给地球使用的时间具有无限性,因为不用担心太阳能源被用完,这也是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重要原因。

4.1.2太阳能具有普遍性,存在与地球的大多数地区,就地就可使用,为传统能源存在缺乏的地区提高发展方向。在太阳出现的时候,利用太阳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合理,形成新的能源类型。

4.1.3 太阳能在经济性方面比较突出。太阳能几乎是取之不尽的,在进行收集的时候,不需要进行相关费用的支出。另外,在当前科技水平下,很多太阳能已经显示了强大的经济性,只需要我们支付相应的加工和研究费用,对于太阳能的开发,不需要给任何机构或者个人支付使用费用,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有利于经济收益的提高。因此,太阳能的经济性尤为突出,是很多能源无法比拟的。

4.1.4太阳能在清洁性方面比较明细,开发过程中不产生污染,储量具有无限性,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能源类型。太阳能资源的利用,通过很多方式实现,如太阳能热水器等,其制造和使用具有极强的安全性,其利用过程中的产物具有清洁无害性。

4.1.5为了促使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需要完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建筑领域的施工企业也要参与其中,也要保证建筑行业的需求和标准得到满足,使得建筑在应用中能够满足基本的标准和要求,实现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行业应用的有机融合,实现对周边环境的有效保护。

4.1.6对于太阳能集热器保温墙,主要是实现墙体与集热器的整体化处置,实现建筑与热反射板的有效对接,将收集的热量借助热管进行传递,实现热能在每个房间的输送。

4.2地热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地热能主要是发挥地源热泵技术的作用,当前,水-水型和土-水型地源热泵系统两种类型。对于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比较重要,即对位置的选择以及场地的具体计划、机房位置及大小的设计以及末端装置的设计。

4.2.1要进行位置的合理选择,实现全方位有效的规划。对于地源热泵系统,具有较为丰富的热交换形式,在针对性的具体设计之前,要详细调查建筑场地的水文特征,预先掌握这一地区地热资源的分布状况。

4.2.2对机房的位置和规模进行合理控制。机房位置与整个建筑的清洁程度密切相关,也影响到建筑物的外观美观性。在地源热泵系统中,没有常规的冷却塔,机组主要设置与室内,对建筑物的整体设计具有明显作用。

4.2.3 在主流的地源热泵的末端,主要含有风机盘管和辐射吊顶两种,前者具有较为简介的按照步骤,后者需要有效解决夏季操作施工中,表面的结露问题。

4.3风能在建设设计中的利用

对于风能的应用较早,当前,风能的主要应用是在发电方面。与建筑相结合的是风力发电技术,在较为偏远的地区应用较多。

4.4潮汐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

对于潮汐能而言,鉴于其位置的特点,使得其在利用方面相对较少,这一能源主要是由于海水在涨落潮时形成的水的高低势差来实现的。潮汐能的大小会因为其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不同地区涨落潮子在时间与能量方面存在不同点,状态各具特点。潮汐能的能力与潮量和潮差呈现正比例的关系。潮汐能的实现,是将海水的动能转化为势能,但是,这种能源在收集方面存在难度,受到区域限制较为严重。在建筑设计中,借助潮汐能进行有效发电,但是,要结合区域性特征,建设不同的电站。

5对建设绿色设计为了发展方向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要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实现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因此,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势在必行,是适应时展的要求。建筑设计在未来,要大力发展和应用可再生资源,进行循环使用。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可再生能源的作用日益明细,占用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未来发展中,不能只求发展的速度,忽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在建筑设计方面,要尤为重视,将绿色环保思想纳入其中,实现资源使用的绿色性。要加紧研究新能源,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作为主要方向,融入建筑设计之中,发挥其自身优势,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和谐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特征范文5

(一)深化煤炭安全清洁高效利用

我国提出“化石能源要清洁化利用,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的思路。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能源多元结构的过渡期,但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力能源。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化利用将是未来主攻方向。

(二)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环境代价小,可大幅削减能源消费排放,成为解决大气污染等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应用技术发展迅速,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光热发电等技术创新不断进步,如无叶片风力发电机、第三代薄膜光伏电池、风光热储智能互补发电、地热替代燃煤供暖等技术或项目得到不断推进,为提升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奠定了基础。

我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发电装机已经占到全区电源装机的30%,具备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主力基地的先天优势,为我区建立以化石能源和再生能源并重的能源体系提供了基本条件。我区西部“光强、风多、地广”,优先在荒漠区培育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潜力巨大。

(三)加快建设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与文化遗产价值巨大,其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等服务人类生存的功能无可替代,可为构建我国北方生态屏障和京津冀“上风上水”清洁带提供重要保障,建立创新的保护机制和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四)提高资源利用与节能环保技术

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自治区产业发展形成重要的技术支撑。例如:我国的燃煤发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当前平均每度电消费318克标准煤,而美国是375克标准煤;燃煤超低排放的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技术不断进步,“十二五”期间,我国燃煤电厂烟尘排放限值实现从每立方米50到30再到10毫克的三连降。再如,煤化工高盐废水多级多元脱盐技术、城市污泥生物质燃料棒合成工艺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有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

基于以上思考,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推广能源清洁利用技术,提高电力外送能力。我区作为全国煤电输出和电力盈余大区,在努力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同时,大力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煤应主要用来发电,全面推广电能替代,严控散煤燃烧,鼓励做饭用电、采暖用电,建设城市和农村的用电示范区。

“一带一路,电力先行”。努力构建以“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为特征的能源互联网,建立分布式低碳能源网络,推进多能互补,提高电网接纳新能源的能力。

第二,推动发展可再生新能源,提高就地消纳能力。我区要制定“可再生能源调度管理办法”,完善“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长效机制”。在广袤的西部荒漠区规模化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重点在阿拉善等200毫米降雨量以下地区发展太阳能和风能,推动可再生能源经济发展。内蒙古不仅要建成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也应建成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主力基地。

着力解决再生能源限电和电力就地消纳问题。发展大用户直购电交易,发展风电就地供热,风光热储智能互补发电,完善峰谷电价制度,带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第三,建立草原国家公园制度,出台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建议在内蒙古率先建立草原国家公园制度,构建国家公园管理者与当地农牧民利益共享模式。在呼伦贝尔及大兴安岭地区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探索建立草原、森林、水资源等为重点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研究出台《生态保护补偿办法》。根据国务院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机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天然草原及自然保护区纳入国家和地方生态补偿范畴,制定相关生态保护补偿政策。

第四,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壮大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大科技支撑和政策扶持力度,实施“三废”治理与资源化创新战略,研发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设立自治区环保科技专项基金,重点培育本地自主创新的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制定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全面推进我区GDP的绿色化进程。

可再生能源特征范文6

关键词:低碳环保;川东地区;生态规划

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中尽量采用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理念,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近年来,建设“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的理念已融入各大城市的规划之中,以城市作为单元来实现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已越来越突出,但在倡导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低碳生态的理念不应局限于指导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区域范围内的小城镇与乡村应被视为一个整合单元来实现低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过程的必由之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

一、川东区域介绍

川东地区指老四川东部,主要是指重庆、广安和达州及周边区域。这一区域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山峦纵横,水脉交错,河谷槽沟地貌突出。川东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区域,夏季湿热多雨,冬季阴冷潮湿,由于地形和大气环流双重影响,川东区域多为静风区,空气对流小,多雾,阴天较多,日照较少。山坡河谷植被较浓密,植物品种丰富,植被覆盖率高,具有非常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川东地区在采取低碳、生态的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实现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共生共融的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二、构建低碳环保指标体系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产业发展目标为导向,结合相关生态城市案例,创新性的引入绿色星级建筑比例、综合径流系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乡土植物比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地块资源与环境开发控制指标,落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强制性要求和指导性要求中,用于规范和指导土地开发,引导生态指标等内容能以法定的方式最大程度落到实处,引导乡镇建设向绿色健康、资源节约、生态文明方向发展。

合理制定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规划根据乡镇气候特点、建筑使用功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潜力等因素,研究选择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制定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从而引导乡镇的绿色建筑健康、适宜发展。

乡镇建筑应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其中行政办公、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类建筑应设高星级,对于占用过多生态资源的用地应设高星级绿色建筑进行生态补偿。

三、基于低碳环保理念下的规划方法探索

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大环境下,延续“低碳、生态、绿色”的规划理念,以生态集约建设为目标。

(1)先底后图、生态保护

从地形、水系、植被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形成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图,按照“先底后图”的绿色规划理念进行分析形成生态本底,再以此为基础进行建设用地布局,尽量减小村镇建设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影响,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村镇建设区内生态系统本身要结构合理,生态稳定,使系统中的能流、物流畅通,达到结构良性、关系和谐、功能高效的目的。

(2)生态共生、功能复合

重视与周边生态环境共生,体现在对现状生态本底的尊重和生态环境的维系。加强与周边地区功能上的协调以及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的相互衔接,提倡规划区内功能的适度复合。村镇建设区与生态系统相契合,加强生态系统内的联系,使其具有连续性,并将游憩、观赏等功能加入生态系统内的山体、水系、绿地等空间载体中。

(3)山水廊道、组团生长

在满足发展需要和地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留现状的山体、水体等自然生态本底条件;建立与水环境相互渗透的廊道联系,使水体环境与人工环境相融合,建立基于水体景观要素的、与公共活动空间紧密联系的开敞空间系统,构筑山水生态廊道,形成组团发展的布局模式。各个村镇的发展历史、绿化基础、自然条件互不相同,在绿地面积、数量、空间格局等绿地指标和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上要从实际的需要和可能出发,因地制宜。

(4)低碳生态、整合多赢

整合绿色资源与道路、景观、建筑、人文、生态等各子系统,建立符合当地特征的生态技术体系,通过生态低碳技术的运用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创造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赢,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

四、运用符合地域特征的生态技术

先期对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进行评估诊断,并从规划层面控制对这些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合理引导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建设以土地集约高效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村镇风貌突出等为特征的特色村镇,规划在能源、水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等方面提出以下做法:

(1)在能源利用方面:结合可再生能源转换系统性能特点,分析各建设用地可再生能源实际供应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与特征,并从可再生能源的容量、品味、可靠性、稳定性、技术难度、经济性和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估,建立可再生能源工程实践利用优先级,建立工程应用可行性判定准则,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村镇可再生能源利用规划,并将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科学分解纳入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中。

(2)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大力开发雨水回收利用、中水回收利用等非常规水源,采用低影响开发的方式增加降雨径流的下渗量,涵养区域地下水,提高用水效率。

(3)在固体废弃物利用方面:根据固体废弃物不同区域种类不同的性质,建立“源头削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综合处理”的现代化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减少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量,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部分固废所储藏的剩余价值。

五、小结

在低碳环保村镇的规划建设中,应注重以下四方面:一是在科学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生态安全格局,明确开发建设中不可突破的刚性格局,严格控制;二是建立符合地域特征的低碳生态村镇解决方案,从生态指标体系到规划要素,再到规划方案和途径;三是制定符合低碳生态发展的用地复合功能,围绕主导产业、优化用地结构,降低能耗;四是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撑和强化符合地域特征的生态技术运用,特别是强化可再生能源、水资源利用等新型生态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旭佳.川东民居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