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生物学的理解和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生物学的理解和认识范文1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一味的追求死记硬背,要求学生将破碎的知识点和孤立的事实进行强加记忆,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抽象概念繁多的学科来讲并不实用。生物学的概念较为抽象,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提高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育水平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根本,不仅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学知识,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基于此,本文从学生对核心概念认识与如何区别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方式出发进行研究,希望能对生物学教育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物学;核心概念;生物学概念;课堂教学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化。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对学科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单方面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信息量把控,更多强调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概念较为抽象,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时,加强对生物学理论概念的深入了解便尤为重要。从生物学的学习角度看,能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终身受益的观念才是根本,能够真正影响学生“三观”的不是课堂上的实验和计算,而是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生物学观念,能够准确的把握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1生物学核心概念与其重要地位
1.1什么是核心概念:概念是具有某些特性物体或现象的抽象概括,是相近或相似的人、物和事的总结。生物学的概念是对抽象概念的整合,是生物学现象本质特征的反映,如“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这个概念主要反映的是酶在化学本质上的共同属性。核心概念是对概念性知识的总结,包括了对理论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是生物学学科的主要部分。其作为生物学知识的领域核心,不仅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更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综上所述可知,核心概念并不是普通的学科概念,它是对所有概念的统一概念,可以解释学科知识的本质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具备将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统一的功能。
1.2核心概念在教材研发和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学生在对生物学学科进行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忽视教材中的概念分析,实质上,不同版本的教材就是一系列的核心概念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加强对教材概念的理解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学科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严谨科学态度。教材的版本繁多,但核心都在阐述核心概念的发展、更新和变化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后,在对生物学学科进行教学时把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作为了教育的重点,确立教学目标之后,教学的活动也必须围绕着该核心来进行,如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节中,在生态系统中,信息进行传递具有哪些实际作用就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进行学习,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对概念的理解,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死记硬背,可以通过课堂相互讨论、分析并亲自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来进行预习。首先让学生对教材之中的资料进行探讨,讨论在调整蛾、天敌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发生的的不同反映,进而得出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自然得出调节生物之间关系信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这一概念。再如对“光合作用”这以核心概念进行教学时可以先向学生们展示一系列的光合作用的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光合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2]。然后提供生物学家的实验数据给学生进行参考,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并结合生物学家们的实验结论来对概念进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方法产生一定的兴趣,更会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刻理解。
2区别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方式
生物学学科中心理论是生物学的主要部分,而且是生物学的根本属性特征,不仅能够揭示生物学学科的基本面貌,更能统一学科知识。学生对生物学学科核心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对生物学的基本学习素养的反映,如何才能从众多的学科之中将生物学核心概念区别出来呢?区别生物学概念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是学科概念的总和: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的科学,所有的研究分析都是对事物的现象进行一定的描述,可以揭示学科知识的本质以及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联系。在这样的信息结构中,学科之间的信息相关片段联系就不能彰显出来[3]。因此,在生物学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汇集知识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的节点就是学科的核心概念,也正是如此,核心概念才被称为学科的基本框架的构成概念。
2.2生物学核心概念具有文件夹功能:如果教师能够完整的对教学中所遇到的核心概念进行有效的提炼,并把他们进行整合并反映出生物学学科的基本发展体系,然后围绕着这个体系进行知识内容的选择,让学生淡化与体系没有直接关系的知识,比在课程中给学生灌输复杂的知识具有更强的学科教育功能。
2.3生物学核心概念具有整合统一功能:对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进行提炼需要对知识进行整体化、条理化,构建出一条脉络清晰的有机联系体系,但这样的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对整体思维的把握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
2.4生物学核心概念具有信息转移的功能:任何科学领域都存在反映事物内在联系与规律的核心观念,学生可以将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转移到其他的科学领域,从而学会以整体的、发展联系的角度去看问题。结语:通过以上对中学生生物信息概念的界定可以确定,生物学概念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概念,它是学科知识点整合的基本框架。学生要加强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不断深入并强化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本质的理解,更能使学生学习的知识逐渐具有持久性和迁移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健,王聪,刘志爽.生物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研究[J].教育学报,2016,08(04):64-72.
[2]洪燕飞.探索初中生物学核心概念建构的课堂实施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37):211-212.
对生物学的理解和认识范文2
关键词:生物概念教学;直观化;情境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175-01
新版课标相对于旧课标最明显变化是更加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建立、理解和应用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知识学习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生物概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抓住学生 “头脑中的概念”,教学过程中要引导修正认识的错误与偏差,转化建立科学完整的“词典中的概念”。下面,我就如何有效进行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认真分析概念,了解影响学生掌握生物学概念的原因
概念是由内涵和外延组成的,它们是概念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教师只有明确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对概念做全面的分析,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概念讲解确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使学生能顺利地形成概念。生物学概念做为生物学知识的基本单位,只有当学生掌握它后,才能对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才能正确地进行思维,清晰、正确地表达生物学思想。
影响学生掌握生物学概念的因素有:1、概念本身的影响。有的概念比较抽象如基因;有的概念高度概括如生态系统、花;有的概念既抽象又概括如神经调节;有的则比较具体如生物圈等,学生对具体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快于抽象概括的概念。2、感性认识欠缺的影响。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 生活空间的限制,缺乏对复杂生物学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会存在一定差异,甚至是难度。使他们对生物学形成片面的、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这样的错误概念对我们以后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是学生接受正确概念之前的前概念――学生“头脑中的概念”,是形成“词典中的概念”的障碍和阻力。3、日常概念和生物学概念性混淆。日常概念是我们生活中对一些生物学现象习惯性的概括和称呼,这些概念是不科学的,错误的。
二、针对不同的概念,精心选择教学方法:
概念教学的策略通过剖析学生形成概念时产生的问题和学生形成知识表象的原理,按“感知―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形成概念”的概念形成过程,实施概念教学。在概念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演示、实验、各种直观材料、教具(模具)、课件,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去学习概念,这样就能达到概念教学的最佳效果。
生物学的概念繁多,由于生物学概念的特征,内容不同,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纵横交错,因此,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生物学概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讲好生物学的概念。针对不同的生物学概念常选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讲述概念法
生物学中很多概念是按照它实际的特有含义来命名的,讲述法就是运用准确、形象的词语,进行概念的讲析。运用讲述法讲好概念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确切、透彻、重点突出。例如:染色体,从名称上看就知道是染成颜色的物质,具体含义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讲解“酶”的概念时,抓住“活”,“催化”,“蛋白质”,“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这些重点词语等。
2、利用感性材料,将抽象概念直观化
在进行生物学概念的讲解中,充分运用演示实验、传统的模型、挂图、板画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3、引入生活情境,将陌生概念熟悉化
将陌生概念与学生自身熟知的事物和生活体验通过类比,建立适当的联系,如果运用到教学中,这种联系可以促进学生对新概念认知的内化。所以类比法在概念讲解中有着广泛运用。例如;血液成分的学习中,将血浆和红细胞比作一个正常国家的经济建设力量,白细胞比作和平时期的国家军队,血小板比作社会紧急保障系统。这样理解血液成分所占的比例。
4、运用已学知识,建立新旧概念体系化
血液循环对学生来说缺乏直观感受,学生学习具有比较大的难度。教学中根据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人的呼吸、人体的营养等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概念同化教学模式,将相关概念引入,同时利用在本章中形成的动脉血、静脉血、动脉、静脉、输送血液的泵等概念同化新概念――血液循环,逐次提出由浅到深的血液循环的概念,将血液循环概念的形成分散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整章教学中,强化知识结构,认识概念之间的联系。
5、展示学生“头脑中的概念”,转化形成“词典中的概念”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还要备学生,特别应该将学生 “头脑中的概念”备入其中,以引发原有概念与新情景中的慨念发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思维,产生新问题,为学生学习新概念做好铺垫。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产生不同的解决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既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有关理论的实际情况有足够的认识,又有对新概念有所拓展的教学设计。学生不断的讨论质疑,小组同学不同见解的表达,自己在不断构建、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头脑中的概念”,辅以老师的引导点拨,校正混淆认识,逐步形成“词典中的概念”。
对生物学的理解和认识范文3
关键词:解释性方法 重要概念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在修订过程别强调要“凸显生物学重要概念的传递”,这就需要教师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下面介绍一种“解释性方法”去理解和认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
1.解释性方法——重要概念教学的工具
1.1解释性方法
解释性方法是指一些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解释性研究方法目前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强调从“理解”意义的角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因果说明的研究。它不是追求自然科学模式的科学化目标,也不是强调以实验的客观性为研究的方法,而是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及人的精神与文化的特殊性,通过探寻某种规律来体验与理解人的生命,进而在解释其意义的基础上重构人的生活世界。
解释性方法起源于哲学,是经历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等的影响,逐渐成为对一些研究领域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法。解释性方法主要是体会“理解”,它不是进行因果说明,而是把自己移入到另一个异在的生活经验之内,以“我”作为一个生命存在,重构地理解另一个对象化的生命,在体验中把握意义。而体验是“对陌生的生命表现和他人的理解建立在对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之上,建立在此两者的相互作用之中”。体验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和生活的体验,而且是通过这种体验达到对理解他者生命与生活的重构。
在施莱尔马赫看来,一切个性都是普遍生命的表现,每一个人都在自身内与其他人有某种联系,因此理解可能通过心理解释来达到。狄尔泰把这种由外在感官所给予的符号去认识内在思想的过程称之为理解。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伽达默尔提出“理解何以可能”的问题,认为理解是普遍性的,理解的经验乃是“先于现代科学并使之得以可能的东西”。理解不是重建而是调解,把理解定义为一种“视域融合”,为发生在一切意义转换中的进程提供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图像。
“何种答案回答何种问题依事实而定”,这句话其实就是解释学能够被应用于教学中的一个原因,引中出一个必然,每一个想学习一门科学的人都必须学会掌握它的方法论。
2.解释性方法在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2.1生物学重要概念
重要概念是对课程内容中重要指示内容的提炼。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在众多的生物学事件、生物学事实、生物学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对同一类生物学问题本质特征的概括。《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是以概念内涵或命题的方式具体描述,采用完整陈述句的形式来表述课堂教学中期望学生掌握的概念。
2.2解释性方法在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应用的范例
解释性方法在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是一定要明确重要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作用。例如:
名称:生态系统。
定义: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内涵: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外延:一片森林,一条河流等。
重要概念: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
作用:传达给学生如下的信息,任何生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具体范例一: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存在离不开环境,环境的生成同样离不开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和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3)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和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
在准备教学时,教师先罗列本节重要概念,围绕重要概念,设计这节的教学活动。例如,“生态系统”,重要概念是“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教师怎么帮助学生构建这个概念?先提供事实,先让学生去感知事实性材料,带学生到农田里,或者到池塘边走走看看。若是条件不允许,给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资料、以展示生态系统,反映生态和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要先了解该重要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作用等,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前状态、学生对于该部分内容的内心反映、其精神活动以及他们认为异在的东西。教师在解释这个概念时,可让学生进入另一个异在的生活中,假设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离开空气、离开水等,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思考生物的存在离不开环境的原因。如果反过来说,环境的存在离开了生物,又将会是怎样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体验去“理解”,不要正面进行因果解释,最终通过这种学生自我体验达到对理解他者生命与生活的重构。
具体范例二: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另一重要生物就是人,其实学习了各种生物,尤其绿色植物,无非就是想逐渐理解人体的基本生命结构。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使得人可以生存。人体的几大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机理以及相互关系则是中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1)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氧气等以及排除废物。
(2)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其主要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
(3)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除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教师在介绍这一重要概念时,先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的状态、学生客观表达对“人”的理解的方式。教师应从学生角度理解:由外在感官所给予的符号而去认识内在思想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最终达到“理解”的水平。以重要概念的建构为目的或方向,教师从学生思维发展和其惯用的学习方法两个角度考虑学习活动的设计,在情境、素材或者开展的活动中体现出重要概念,并且将其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
对生物学的理解和认识范文4
一、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进行着情感的交流,两者密不可分。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帮助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跟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使基础差的学生感到自己能学好,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对于他们的成绩和进步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要进行过多的批评和责备,从而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感,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当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融洽、愉快的人际关系时,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加强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并为学生创设更多参与条件,让每个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同时,学生对各种生物教学设备、仪器和教具是非常感兴趣的,并对实际操作有很强烈的欲望。因此,每节课都准备一定的仪器、教具供学生操作,会极大地牵动其学习生物学的兴奋神经。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也是一个好的方法。引导学生制作生物标本和生物模型,不仅能丰富其课外生活内容,同时对生物学的认识也会有一个质的提高。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动摇,让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总结,并尽情发挥,把书中知识与大自然广泛联系起来。
三、设置疑问,授课方式要灵活多样
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导入新科要有新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善于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设置疑问,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在导入新课时,可做些演示实验,也可讲一些有益生物小故事,或利用投影仪、录像机、班班通等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举办生物标本、模型展览,参观动物园、植物园,使学生明确学习生物学重要性,启发他们主动学习。
四、注重生物实验,鼓励学生搞好小实验、小制作
对生物学的理解和认识范文5
1.讲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成就,引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直接动机
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积极的探索态度和求知欲,有认识生命现象和渴求生物科学知识的认识兴趣,这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基础。他们虽然接触过一些生物学知识,但对生物学的整体概况和现代进展还很陌生。所以在教学中不但应该对生物学发展史中的重大成就予以高度评价,还要经常联系教材内容讲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通俗知识,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技术和应用;细胞膜的研究与免疫学和肿瘤学发展状况;遗传疾病和优生;三废与环境保护等等。结合教材内容介绍DNA的结构和遗传作用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战果。如农业上利用特异基因的转移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动植物品种,医药上用“基因疗法”即用“健康的”遗传基因不替换或矫正遗传病患者“有缺陷的”遗传基因,来治疗人类的遗传性疾病等,使生物学进入多学科与之相渗透的新阶段。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使他们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此外,教师还应该以自己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为生物学取得巨大成就而激动的感情去感染学生,诱导学生产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学生形成学习的直接动机的基础。
2.重视实验,运用直观教具,注意使用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的教学语言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让学生亲手做一些实验,并根据观察情况绘制图形,不仅能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很有帮助。对于难以开设实验、难以理解的内容,可运用直教具、挂图,配合形象生础的数学语言加以讲解。如讲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及DNA复制过程时,可使用造型美观的DNA分子结构模型等,让学生自己动手装卸模具,就能使学生必致盎然地投入到所学知识内容中。既能丰富学生的表现储存,又能开拓其空间想像力,锻炼其实践才能。
形象的直观和语言的形象化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增强感性的认识兴趣。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加深了对抽象的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学习动机
3.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社会意义,促进学习的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转变
中学生一般存在重视数理化、轻视生物学的现象。在广西有不少学校的生物教师也被称为“副科级老师”(隐指生物学是副科不是主科,只是附带学学而已)。这一方面是因为生物学在中考不考、高考中也只有72分;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大了解学习生物学的社会意义。因此仅仅依靠激发学生的直接动机而产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不够的,应该注意使直接动机转变为更深刻、持久的间接动机。
在教学中,除了通过绪论课简介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和方法外,还应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补充和强调学习生物学的社会意义。例如关于生物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应予以适当的评论。指明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科学 随着数理化等研究成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如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显微化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求等加强了生物学的研究手段。20世纪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和X射线衍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测定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它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在工业、农业及医药卫生等方面有了重要应用。在工业上,产生了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生产生物制品的一种新兴的工业,如蛋白质的生产;在农业上,已经成功地对马铃薯进行了改造,不但使其获得了抗病毒基因,也得到了高蛋白含量的马铃薯新品种。21世纪,它仍将毫无疑问地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带头学科。对于生物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广西的发展更要突出说明。当前世界的大问题,如粮食、人口、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有待生物学取得突破性的研究进展。我们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这场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生物工程。
当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就会较深地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的社会意义,产生努力学习生物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形成深刻、持久的间接动机
4.从教材的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借助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图
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图,是他们最童贵、最有效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做这种努力。
例如在学习“细胞化学成分”的内容时,启发学生想:“我们知道缺乏哪些元素会影响人或植物的正常生活?”一些学生会想起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缺铁性贫血。在教师引导下,还会会回忆起植物缺氮叶发黄、缺磷植树株特别矮小,缺钾茎杆软弱易倒伏等学过的知识。进而教师可举一些生活中的“缺素症”:缺氟性齿、缺硒引起克山病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与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关系。也许有的学生会问:“怎么知道生物体的病因是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的呢?”这种问题超过了教材的要求,但不应该阻止提出或避而不答,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可以简要地告诉他们:对植物可以用溶液培养法对比分析;人类可以用土壤、水质、食物的化验、区域统计和动物试验法来研究,并进一步指出:生物体正常牛命活动必需的元素我们已理解一些,但对以简单化合物或离子形态出现的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都往往重视不够,甚至不大了解。可能还有许多动植物和人类的疾病与某种元素的缺乏过多有密切关系,这些都有待我们去研究,去认识,这样引导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生运用基础理论去认识和解决问题并获取新知识的意图,从而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5.爱护学生扩散知识的积极性,帮助他们从学习的知识中寻求答案和获取新知识
中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已有了自觉扩散知识,并对产生的问题积极寻求答案的要求和能力,教师应当爱护这种可贵的追求,帮助他们自己得到答案,从而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对生物学的理解和认识范文6
一、关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学科学教育并不强调“科学素养”。随着60年代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人们才提出了科学素养理念。70年代初期,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80年代以后,这一课程理念已经被科学教育家和大多数理科教师所认同,成为当今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对科学素养的解释,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认识上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由此可见,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①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②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③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④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有些学生在学习理科时能表现出很强的数理逻辑优势,有些则会在理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所有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科学教育都要使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
(二)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严格地定义科学素养会有一些困难,因此一些专家和科学教育组织回避去直接定义科学素养,而是用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描述,间接地解释这一理念。如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①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②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
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指出了新的方向和任务。理解这一理念,将有助于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去制定和实施中学生物学课程方案。
二、关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认知
“科学素养”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教育家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声音。它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理科课程分科设课的国家、地区或学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是由各分科课程——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来共同完成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93年,美国BSCS(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知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BSCS还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出的具体特点: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论述。将提高生物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课程理念,标志着我国生物课程有了重大变化,这有助于将我国生物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态度包括:①好奇心。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②诚实。在生物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就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他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转贴于 ③合作。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主要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和其他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东西,但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科学的世界观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①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 ②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新的发现会对已有的理论构成挑战,从而要不断地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改。③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只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部分科学知识是非常稳定的,所以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④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科学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它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是生物学教育中我们熟知的一个领域。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在知识、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指明了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教师的任务是使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指定的方向上有尽可能大的进步。学生在刚刚进入中学生物学课堂时,他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按照澳大利亚生物教育家David Morgan博士的观点,学生开始这门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零起点;而当学生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他们大多数人也不会达到课程目标的100%。但他们所有的人都应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前进了许多。
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也认为,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的位置反映了他们对生物学理解的程度。该研究所还将这种连续的生物学素养分为4个水平,分别是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和多维的生物学素养。了解了生物学素养的特点,有助于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并实现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1.肤浅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然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
2.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
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个人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从学习或实践的经历中构建了概念的意义和对概念的理解。
4.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学科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自己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行动之中。
我们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之一。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来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