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促进消费的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促进消费的方式范文1
[关键词] 市场经济消费文化价值取向人的发展
消费文化是人类消费领域里的创造性活动的结晶和升华。“消费文化从基本的意义上说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消费什么;二是怎样消费,按照什么方式消费。”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社会消费文化,对于引导经济发展,对于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正确价值导向的社会消费文化,能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培养人们高尚的品德,高雅的情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建设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通过消费来体现的。现代消费文化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从对提高生活水平的关注提升到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关注。人们不仅关注生活的硬件设施的完善,而且越来越关注精神文化的消费。合理的消费首先应该是越来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科学消费观的主要原则是:以人为本、扩大消费、公平消费、循环消费、持续消费。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学消费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消费活动中,客体转化为主体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养分,使主体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得到补充和恢复,从而使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促使人们在身心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消费,是合理的消费;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消费,就是不合理的消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消费文化在价值取向上应当以人文本的消费文化。
以人为本的社会消费文化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人应该是劳动者和占有者,提供者和享用者的统一;人应该既会创造,又会享受;既能生产,又会消费,即人是能自由、合理地支配财富的完整的全面的人。满足需要的消费,是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的首要条件,是确保劳动力再生产的必备条件。人不仅有物质消费的需求,也有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精神文化消费是消费的最高层次。人的发展水平的标志是精神文化消费,消费、特别是精神文化消费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和途径。现代消费有日益精神化的趋势,提升了消费的品位和价值。文化消费使满足生理需要的消费逐渐让位于满足精神需要的符号象征功能。人们不仅是生存,而且是在生活。人们往往在愉悦的自由气氛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个性,才能从和谐的角度思考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人为本的社会消费文化要求实现消费文化和消费理念的变革,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社会的价值取向。反对铺张浪费,反对显富比阔、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不提倡盲目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现代社会对经济效益和对物欲的满足的追求成为社会不良的价值取向,不重视人的更本质的精神需求和长远发展,其结果是发生目的和手段的颠倒:丰裕的物质生活并未带来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反而发生物的价值放在人的价值之上的现象。本来作为人的发展手段的消费,反过来变成目的本身,而人则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成为商业社会中纯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失去了人作为人的价值。不仅使消费需求不能得到有效地满足,而且也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社会消费应使消费成为人们不断提高素质的过程,成为抵制不良习气和腐朽思想、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过程,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二、促进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原则,实施可持续消费则是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现代消费文化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生产消费领域实行集约化生产,在生活消费领域倡导合理、科学、有效地消费,是科学发展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文化要求在生产消费中改变单一的低成本利益来源格局。要在生产消费中体现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生产及管理中采用现代技术,不断增加产品的知识、科技和信息含量。通过制订法律法规,适度地提高各种要素的成本,合理补偿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要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改变单一的低成本利益来源格局。提倡节约型生活方式,从需求方面推动节约型生产方式的建立。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和推广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对于节省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之间存在辩证统一、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旦节约型的生活方式建立,必将从需求方面推动节约型生产方式的产生,从而有利于新型工业的建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倡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研究开发新技术,限制资源消耗大的产品的生产,并寻找其替代品,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文化要求在生活消费中改变评价生活质量的标准。要在生活消费中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对大自然负责的态度,选择科学、合理和适度的消费方式。消费必须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界,不能消费过度;消费必须以大自然的承受力为限,不能竭泽而渔。要改变以占有、消费多少实物形态的商品来衡量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传统的消费文化观念。改变产业结构,要从追求实物形态的商品转向追求无形商品、精神商品,减缓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依赖和掠夺。评价生活质量的高低不再仅仅依据消费和占有多少实物形态的商品为标准了,更多地看重人们所享受到的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教育、高尚的文化和稳定的社会法制环境等无形因素。必须在物质消费领域打断“更多”与“更好”之间的联结,使“更好”与“更少”结合在一起。要生产出更多的耐用品以及更多不破坏环境的东西,或者更多地生产出那种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的东西,要在消费领域能够实现“更好”与“更少”的结合,使人类能够“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
三、促进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消费的价值取向表明了消费者在一定价值观念下的消费行为取向,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水平。落实科学 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消费文化价值取向上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居民在消费观念上还存在着种种误区。从消费对象看,存在着重物质性消费、轻精神性消费的现象。从消费层次看,存在着重享乐型消费、轻节俭型消费的现象。从消费主体看,存在着重个体消费、轻社会消费的现象。在生产消费方面,存在侵占公共利益,浪费公共资源、社会财富甚至污染环境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亟待倡导健康文明消费方式。健康文明消费方式在特征上是消费水平适度增长、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注重节约资源。健康文明消费方式主要是提倡绿色消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个性消费等。
要大力培育和树立可持续的健康文明消费价值导向,一是注重理性消费。在消费过程中,既考虑积极的效果,又考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力求在总体上趋利避害。消除目前社会消费领域存在的冲动消费、超前消费、挥霍消费等病态消费和迷信消费、愚昧消费、灰色消费、黄色消费、消费结构畸形等非理性现象。二是倡导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否定浪费型消费方式,关注消费内容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通过适度消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适度消费既是一个平等和公正的社会要求又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需求,是实现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消费中量力而行,从长计议。三是强调公正消费。充分遵循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法则,在进行消费时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或人们的利益为代价;当代人要自觉担当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消费资源的责任,妥善利用可再生资源,保护好不可再生资源。四是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引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绿色消费的内涵就是要求人类的消费与自然相和谐、协调,而不是只追求个人的生活消费权利,不承担对自然、对社会、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发展绿色消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文化的主旋律。”绿色消费是一种注重生命、健康、环保的消费方式。要在生产领域中大力推行循环经济,鼓励生产和使用生态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食品”、“绿色技术”等的逐步普及,不仅意味着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意味着人与自然走向真正的和谐,而且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将迈进科学文明的新境界。
四、促进中国特色消费文化的构建
消费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消费文化不仅具有一般的文化功能,而且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消费文化的经济功能不仅在于把文化渗透于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中,增加物质产品和劳务产品的“文化品味”,有利于开拓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于通过消费,通过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大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社会功能表现为消费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不仅能培育人的道德、品质,启迪人 的智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而且能培育优良的社会机体,移风易俗,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消费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一是从传统消费文化向现代消费文化的变迁。二是由中式消费文化向中外合壁消费文化的变迁。三是由地域特色消费文化向区域消费文化融合的变迁。四是由大众消费文化向个性化消费文化的变迁。构建中国特色消费文化是我国社会消费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的目标价值取向。
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消费文化,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任何创新都不能忽视一定社会的消费文化和历史背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文化体系,是通过汲取外来异质文化中的积极成分,通过对与自身相异的文化的整合使自身得到发展,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应从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中国的传统消费文化。“我国的消费伦理观念一直贯穿着“崇俭黜奢”的主线”对中国传统的消费文化中提倡知足常乐、提倡崇俭黜奢、提倡俭而不吝等文化观念要继承借鉴。中国传统消费文化与外来消费文化要在冲突、包容与互动中逐步孕育共同作用,以形成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科学发展的消费文化。
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消费文化,要加强生产消费文化的建设。生产消费文化是通过生产凝结在产品中的价值观念、道德取向、审美情趣,以及反映在产品上的文化规范和文化倾向。生产者在生产某种商品的同时也生产了一种消费文化,而消费者消费的不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商品的文化价值。要求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技术含量高,也要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生产商要以产品的文化价值作为产品质量的根本目标和基本标准,让人们通过实实在在的商品感受到和认识社会进步的文化准则和文化要求,并以这种文化准则和要求来规范自己的生活。
促进消费的方式范文2
1.打折销售
打折是在营销促进活动中运用最多的手段,薄利多销又可以用折扣吸引消费者的心理,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亲近感。参加折扣的童装可以进行事先的设定。对于过季的服装在折扣上可以多做出一些让步,热销的童装折扣要进行控制,免得影响以后的销售。
2.发放优惠券
优惠券促销的目的包括了销售促进的三大目标,和现金折扣有所区别的是,它能更多的吸引没有计划购买童装的消费者到同一地点进行再消费。六一当天购买童装达到一定金额赠送一张优惠卷,往往可拉住回头客,扩展一批老顾客。3.赠送小礼品
赠品是除现金折扣外应用最多的一种销售促进活动方式,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极富变化性。目前众多品牌运用的普通的买赠手段越来越难以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在赠品促进这一环节,要最多注意的是赠品的选择,好的赠品方式可以让消费者因为赠品而感觉物超所值选择产品。一件儿童玩具,一本儿童图书都是比较受欢迎的赠品。
4.开展抽奖活动
抽奖促销就是利用顾客消费过程中的侥幸获大利心理,设置中奖机会,利用抽奖的形式,来吸引消费者购买童装。抽奖促销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促销方式。采取抽奖促销的对于大品牌与新进入市场的品牌,都是屡试不爽的促销方式。与赠品不同的是,抽奖的奖品价位更高,不确定性,更能引发顾客的尝试心理。
促进消费的方式范文3
一、循环消费的内涵及其对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循环消费是指在消费时走出“拼命消费、过度消费”的误区,提倡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消费过程中尽量延长消费品服务的时间强度,结束时考虑是否对他人还有实用价值,最后做好废弃物的资源化。也就是说当你认为某件物品没有使用价值,想将它扔掉时,应先想想它对其他人是否还有使用价值。如果有,就让他人再消费一次,直到这件消费品可能对任何人都没有价值时,才将其作为垃圾进行回收处理。
实施循环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行循环消费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而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生产环节上的循环,还要在消费环节上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减少资源的利用、延长产品服务的时间强度、做好废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因此,循环生产和循环消费,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应从生产与消费系统的协同与各自的均衡,建立循环经济有效支撑体系。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包括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以高消耗、大排放、重污染为特征的消费模式,实行循环消费,充分利用消费资源,不断提高消费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创造一个和谐、洁净的生存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同时也可以提高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的和谐,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农村。
第二,发展循环消费是促使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形成消费者合理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
循环消费既是一种经济概念,也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价值观和美德。而消费者是商品包装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直接产生者和处置者,倡导循环消费,可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形成。在瑞典,回收公司发给每户的宣传单上写着:“你给我们1吨废纸,我们就少砍14颗树。”有效的宣传使大家都愿意每月定期把旧纸张放在家门口,超过89%的人把他们的废旧玻璃送回回收站。而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取向不够合理,消费方式在某些方面也存在过度消费的趋势,但我国国情决定了西方“高收入、高消费、高消耗”的消费模式不适合我国状况,因此,改变我国目前的消费现状,选择一种从我国国情出发的消费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政府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倡导循环消费,提倡消费者主动选购环保产品,对物品重复使用,减少使用“用后即扔”的包装物,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回收,久而久之,循环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消费者就会逐步放弃传统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使循环消费成为自觉的行动,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
第三,发展循环消费,可以促使企业生产绿色产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虽说建立循环经济,首先要求企业在生产方式上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提倡上一家的废物可以成为下一家的原料,组成一个闭合型的产业链条。但企业为追逐短期经济效益,往往不愿意花大量资金进行废物处理和循环利用。要促使企业转变生产方式,适应循环经济的要求,除了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外,消费者的消费选择至关重要。市场是企业的指挥棒,如果消费者形成了循环消费的生活方式,都选择无污染的绿色商品,就会使那些与循环经济背道而驰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失去消费者,产品没有市场,企业自然会转向绿色生产,最终形成绿色消费市场,整个市场经济转向生态绿色经济,整个社会变为生态绿色社会,我国的产业结构就会得到优化。有资料表明,有82%德国人和62%荷兰人到超市购物时会考虑所选购的商品是否会污染环境;有60%的英国人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绿色商品;有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的环保形象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而对中国的13亿消费者来说,这一比例还很小。如果广大消费者都去关注企业的商品对环境的影响,就可以有效的推动企业的清洁生产和产品回收,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以消费促进生产转向生态化、可循环化。
二、促进我国循环消费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一,充分重视消费环节的循环,加强宣传,使消费者转变观念、循环消费。
尽管在上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循环消费的观念也以深入人心。但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而广大消费者对“循环经济”、“循环消费”这些概念也缺乏了解和认识。因此,加强宣传,使消费者走出传统消费观念的误区,是提倡循环消费的首要任务。各级政府、新闻媒体、教育文化等机构应采取多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使消费者了解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现状,增强忧患意识,认识到实行循环消费的重要意义。具体做法是:提倡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优先选购简约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易于环保处理的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鼓励自带购物袋,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包装和商品,多次利用,尽量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盒、筷子、纸杯等;在消费过程结束后,自觉将包装废弃物、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不造成环境污染。总之,通过宣传,使“环保”、“循环经济”和“循环消费”从专业群体走出来,成为寻常百姓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第二,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尤其要明确消费者在循环消费中的责任;制订鼓励循环消费的经济政策,以经济杠杆激励和约束消费者的行为。
解决当前的环境危机、达到循环消费的目标,仅靠“道德”和“意识”的力量及人们的自觉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用法律来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统一标准和尺度,改变人们的非持续性消费行为。为此,我国也必须建立完善的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明确消费者在垃圾分类、废弃物的处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规定消费者应尽量购买绿色产品。另一方面,制定鼓励循环消费的经济政策,以经济杠杆激励和约束消费者的行为。如为了鼓励消费者循环消费,对消费者捐赠的可以继续使用的旧货,进行免税或者其他优惠;为了确保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可以对购物塑料袋征税、对饮料瓶收取押金等;为了延长家用电器、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使用时间,可以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支付回收和再利用时的部分费用。只有法律和经济手段双管齐下,才能真正使消费者的消费模式被动或主动的转变到循环消费上来。
第三,建立量大面广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和再利用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为循环消费奠定物质基础。
在发展循环消费、建立循环型社会这一事业中,政府不仅扮演着宣传者、指挥者的角色,还应当是执行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广大消费者响应了政府的号召,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但是如果没有节约资源又环保的消费品、没有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和回收机构,就不可能实现循环消费,而这些公共产品和设施及机构的设立,一般情况下应由政府完成。葡萄牙政府5年前在各个大城市建立了分类垃圾回收站。这种垃圾回收站由3个大型和1个小型垃圾桶组成。绿色、黄色和蓝色的3个大桶分别盛玻璃制品、铝制品和硬纸,红色小桶则盛电池。在分类回收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垃圾再利用公司,使垃圾回收利用产业规模化。这一举措对城市垃圾的回收和处理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政府也应在公园街道居民小区及广大农村设分类垃圾箱,确保消费者对金属、有色玻璃、无色玻璃、报纸、硬纸壳、塑料等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合理分类安置,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以有限资源的循环再生来满足人类的消费需要;同时采取措施促进企业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加强绿色产品的环保认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确保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只有政府创造了循环消费的环境,居民消费观念转变,进行循环消费才具备了物质基础。
促进消费的方式范文4
[关键词]低碳发展;低碳行为体系;低碳消费
[中图分类号]F061.3;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6-0054-08
[作者简介]刘长松(1984―),男,河南项城人,经济学博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北京 100038)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建立低碳消费行为体系、向低碳消费模式转型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低碳消费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的新型消费模式,与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内在一致性。低碳消费将迎来快速的发展时期,但目前我国低碳消费的研究仍较薄弱,多数研究仅关注低碳消费的具体推行措施,尤其缺乏以系统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来促进建立低碳行为体系。因此,本文拟从低碳消费的视角,结合低碳消费的各行为主体分析,通过综合性的政策设计,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一、建立低碳行为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人类的高碳生产与消费行为是工业化、城市化及全球化的产物。为了促使人类社会由高碳向低碳转变,需要一定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用以建立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的行为体系,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微观基础。①现实中存在的“吉登斯悖论”②,使得任何社会个体都难以主导低碳社会的建构,只有政府才因具有全局性视野、战略规划能力和强大的公共资源而成为低碳社会建设的推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推动,还需要每个消费者和企业都积极参与。通过设计合理的低碳发展微观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家庭及社会组织等微观行为主体自觉践行低碳发展,是更紧迫、更基础且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包括食品和衣着类)向发展享受型(包括居住类、交通通讯类、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类、旅游)转变,汽车、家用电器等日益普及,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导致能源需求与碳排放大幅增加,且未来增长趋势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模式等因素的变化已成为我国碳排放新的增长点。根据美国劳伦斯伯克利能源实验室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住宅能源消费量将翻一番还要多。因此,建立什么样的消费模式,对未来中国碳排放的路径影响较大。同时,伴随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环境与大气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日益凸显。当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已不允许中国重复发达国家高消费、高能耗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道路,因此建立低碳消费模式、走低碳发展道路显得十分紧迫。
我国已有的低碳政策主要是面向生产领域,对消费领域重视不够。虽然当前我国生产排放比例较大,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生产排放的下降趋势是必然的。而对消费排放来说,如果没有合理的政策引导,排放就很难下降。因此,消费因素将成为决定我国未来排放路径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对消费行为的引导欠缺,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政策体系,而低碳消费行为本身也具有经济合理性。麦肯锡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家庭日常消费行为,可以以极低的成本甚至负成本快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③IPCC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也明确指出,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能够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贡献,消费方式的转变可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④
二、低碳行为体系中各行为主体分析
(一)政府
当前我国对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过于强调GDP增长,导致官员任期内追求短期行为,如财政支出偏向地区经济发展,且大都投向基础设施、基建类领域,而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以GDP增长为导向的政绩观使我国面临较大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压力。同时,社会公众由于缺乏参与机制、信息不对称和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对企业和政府的高碳行为进行监督,更不用说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为改变政府行为,必须从改变官员的评价方式入手,将低碳发展纳入考评体系,建立约束官员的长效机制,避免其短期行为;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投资的方向和范围,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必须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必须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的约束性作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企业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必须积极引进、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二)企业
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受产业政策和碳排放管制政策的影响较大。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高碳产业的发展成本,促进低碳行业的竞争力。产业排放标准就是常见的政策工具,政府可以通过行业准入的形式拒绝高排放企业进入。此外,政府的碳定价机制也是影响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建立节能减排的经济激励机制,有利于碳排放征收碳税或建立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可以引导企业减少碳排放;对可再生能源进行补贴,有利于推进企业向低碳能源转型;通过财税、金融政策的实施,可以为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支持。
(三)消费者
家庭部门对碳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部分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消费结构正在转型,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准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迅速增加,其中以消费和交通增长最快。就消费来说,收入和消费习惯对碳排放影响较大,尤其是一些不合理的消费习惯以及盲目消费导致较大的能源浪费,这个状况亟需改变。从消费过程来看,除了消费者,产品的碳足迹、国家的消费政策也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为此,政府可以通过制订低碳消费政策来约束高碳行为,同时加大低碳消费的宣传力度,使居民充分树立低碳意识,主动参加低碳行动,从而改变能源浪费行为。此外,政府还可以及时听取企业和消费者在技术革新、降低能耗和日常低碳消费实践方面的好意见和好建议,为低碳消费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大力推动低碳产品认证,引导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激励企业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鼓励社会居民使用低碳产品,能够从消费端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交通排放量的大小关键取决于选择何种出行方式。英国华威大学碳足迹项目研究组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每人每公里碳排放为0.03,而使用小汽车出行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约为0.2,两者相差近6倍。小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度增长,不仅使得小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逐渐上升并趋于主导地位,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外部性,如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等,对居民的健康状况也会造成一定的威胁。从世界范围来看,未来小汽车碳排放的增长趋势仍将持续。据世界能源组织预测,到2030年城市交通碳排放将以1.7%的年增长率递增,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国家的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4%和2.2%,这个增长速度远高于工业、建筑等部门的排放增速,如果不进行尽早干预,未来我国交通排放就很有可能陷入“高碳行为”的锁定,到那时再进行减排,不仅难度更大,而且成本更高,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古训也要求我们尽快建立低碳行为体系。在此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引导必不可少。政府可以对化石燃料征收碳税,提高小汽车的使用成本,同时降低公共交通出行成本,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度,双管齐下地促使居民出行方式从“高碳”向“低碳”以及“零碳”方向转变。
三、低碳消费将各行为主体有机结合起来
国外可持续消费、低碳消费的概念与我国低碳消费的内涵基本一致。低碳消费在国外更常见的叫法是可持续消费(sustainable consumption)。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首次明确界定可持续消费的概念,即在满足民众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保材料的使用,使产品在其服务的生命周期里达到较少的污染排放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Tim Jackson教授在2005年对可持续消费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消费行为是理解社会对环境影响的关键。人们采取的行动和他们的消费选择,通常表现为选择某些类型的产品和服务,会对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同时也对个人福利产生影响。①国外低碳消费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领域:一是分析、评估不同的消费方式对资源环境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如针对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生活消费方式的选择与温室气体排放高度相关),同时运用“碳足迹”来研究某一产品或服务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②二是对如何实现低碳消费方式进行研究。通常认为,内部(态度、价值、习惯和个人规范)和外部(制度限制和社会生活方式,经济和规则激励)因素对低碳消费的影响较大。
国外研究表明,低碳消费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各个方面。从制度分析的角度,面向社会目标的制度设计必须具备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只有与特定环境下博弈参与人的行为动机相兼容,才能形成集体行动。低碳消费是各行为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约束下的博弈过程。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可以解决消费导致的碳排放与外部性问题。为实现低碳消费,需要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改变各行为主体的行动策略,而有效的制度与政策设计不可缺少,同时还需要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但低碳消费的政策设计也面临较大挑战,这是因为:一方面,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十分复杂;另一方面,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存在价值判断(value ladenness),如果对消费行为的制度和社会背景认识不够,就很难设计出富有成效的政策。
企业是低碳消费的主要参与者。企业生产的低碳产品与服务,是推行低碳消费的物质基础,也直接影响政府与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态度。政府建立财政支持等激励性政策是保障低碳消费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政府通过良好的鼓励,可以引导企业和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对于消费者而言,要建立低碳、可持续的消费观,努力养成健康的低碳消费习惯。消费者具有监督、促进低碳消费实施的社会义务。消费者对企业低碳生产进行监督并反馈相关信息,他们的意见与需求,是企业推行低碳产品和技术的重要来源。③
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来看,需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机制调节、行业协会自律、企业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文化引导等多种机制共同协作,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加强对消费参与人员的引导,强化政府对低碳消费的推动,推进居民对低碳消费的参与,以此实现低碳消费。从消费者角度来看,需要强化低碳消费的影响因素,如消费者的低碳责任、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包括从消费者的心理方面或运用人际行为理论来研究如何实现低碳消费。推行低碳消费模式,意味着消费者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行为的改变,可通过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来改变消费者高碳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行为受到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消费者保护等,内部因素则主要包括消费者资源、需要与动机、直觉、学习与记忆、态度、个性与生活方式等。低碳消费模式的实现需要通过对这些因素施以影响,从而改变消费者的高碳消费模式,建立低碳消费模式。低碳消费模式的推进必须要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因为诸如社会文化、媒体、政府政策等因素会对消费观念产生重要影响。
实现低碳消费是各行为主体在以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见表1)。(一)政策因素,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接受度及发展规划等,这是最基本、最底层的低碳消费实现因素,为其他各因素继续发挥作用提供根本保证。(二)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财政支持、生产水平、收入水平等,这是实现低碳消费的经济基础。(三)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产业行情、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四)意识因素,包括环境保护意识、责任意识、低碳消费意识等。在低碳消费的实施过程中,每个行为主体都要受到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随着低碳消费的发展,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会产生变化。在低碳消费的不同发展阶段,各参与主体的行为表现、关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相应地,低碳消费的引导政策和支持措施也应该考虑到消费阶段的差异,根据各阶段行为主体的内在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设计。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工具来干预消费行为,而消费行为的干预可分为事前预防、事后干预和社会影响技术。事前预防包括提供低碳消费方式建议和相关信息,开展能源消费审计。其中,通过提供建议和相关信息可以促进消费者行为改变,而能源消费审计则是一种提供更个性化信息和建议的能源节约方法,通常由能源供应公司或专门机构提供,其主要思想在于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能源消费信息,使消费者考虑改变能源消费行为,并给予针对性的低碳消费建议。事后干预包括对低碳消费结果进行反馈、对低碳消费行为进行激励等。社会影响技术是指发挥社会团体的影响力,让消费者自主设定低碳消费目标和承诺,鼓励他们参加环境保护组织,发挥社会团体的影响力。
四、国外低碳消费政策实践与我国低碳消费发展现状分析
从发达国家推行低碳消费的实践来看,政府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法律方面。法律先行是通常做法。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征收交通拥堵费用,并将税收所得用于伦敦公共交通基本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又于2007年通过了《气候变化法案》,这是世界上首次运用法律来管制二氧化碳排放。日本先后出台了与低碳环保相关的系列法律法规,如《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绿色采购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废弃物处理法》,《新能源利用的措施法实施令》等,还通过《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和《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等政策草案的实施,以及大力推广家用太阳能等措施,推进低碳社会建设进程。
(二)财政补贴方面。英国通过财政补助、政策优惠等措施鼓励居民用太阳能、风能电器,对低收入家庭则通过发放补助金的方式,帮助他们向低碳生活消费方式转变。日本为促进居民低碳消费,对购买符合一定节能标准的商品的消费者返还“环保积分”,所获积分可用于兑换消费券。
(三)信息、培训与辅导方面。英国政府通过官方网站提供二氧化碳在线计算器,为家庭或个人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同时,社会社团也提供低碳信息与知识,给家庭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
(四)标准建设方面。英国强调通过技术降低建筑能耗问题。对于冬季取暖,一是通过法律手段规范节能标准;二是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防止热量散发;三是采用隔热材料,增加保温层,实现房屋节能。日本在“低碳社会”的构建中,建立了著名的“低碳领跑者制度”。政府选取汽车、电器等产品生产领域能源消耗最低的行业作为标兵,强制其他企业向其看齐。目前,日本已有21种产品实行了此项制度。荷兰政府也制定了环保标识制度,通过《节能电器法案》规范了家庭电器的能效标准,并且制定了相关的能效标识制度。
(五)政府率先示范方面。英国政府首先身体力行,为公众作出榜样,呼吁政府官员尽量购买环保汽车。日本政府也开展了类似行动,在公共设施中大量使用新能源设备,为建筑物安装太阳能设备,并选取节能环保车作为政府用车。
(六)政策制定方面。新西兰低碳消费的引导与扶持政策体系较为完善。首先,政府非常重视低碳消费方式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提高民众的节能环保教育,并建立节能咨询机构,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其次,政府建立低碳技术服务中介机构进行碳核算。最后,政府倡议进行碳中和,把引导公众转变高碳生活消费方式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改变消费行为和建立低碳化的生活方式。①
国外的经验表明,实现向低碳行为转变需要系统的政策设计,通过合理的机制和制度设计促进行为改变,并要考虑政策组合和一国的制度及社会背景。好的政策组合一般包括以下因素:激励结构(税收、补贴、罚款等);提供便利条件和情境因素(回收、公共交通等);制度背景(规则、法规、市场结构等);社会和文化背景(社区的力量、家庭稳定性等);商业实践以及消费者和雇员的影响;帮助社区开展行动。
目前,我国的低碳消费刚刚起步,尚未形成低碳行为体系,其发展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首先,政府的政策保障与支持不足,低碳消费缺少相关的法律支撑。政府对低碳消费的宣传力度不够,传统消费观念仍根深蒂固。低碳消费的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低碳消费的科技研发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资金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其次,消费者自身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行为能够引导生产行为,但目前社会公众的低碳意识薄弱,低碳知识匮乏,低碳行动的意识有待提升。再次,低碳消费的市场环境亟需完善。低碳产品缺乏统一标准,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对于低碳产品信心不足,低碳产品的认知度、市场接受度还不高,这对低碳产品的推广极为不利。第四,从国情出发,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不同,这决定了我国低碳消费的政策要结合我国制度和社会背景,在坚持改善就业、确保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低碳消费。低碳消费不能单独依靠政府、企业或是消费者的任何一方,只有这三个方面相互结合,才能有效推进。
五、建立低碳行为体系的途径
建立低碳行为体系,实现低碳消费,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低碳消费的推行方式也要相应改变。无论是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来说,法律的指引与保障不可或缺。初始阶段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对积极转变行为的消费者和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等逐步过渡到普遍的低碳行为后,再通过法律制度加以规范,以控制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碳排放量。
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大行为主体在此过程中都应积极作为。①政府应加强低碳消费的政策引导,加大低碳产品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企业应提高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让消费者有较多的产品选择。消费者应转变消费观念,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促进消费结构向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以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
结合我国国情,推进低碳消费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需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需要营造低碳消费文化,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习惯,大力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二是需要政府、企业与消费众三方共同推动低碳消费。政府主要从政策、制度上引导居民低碳消费,通过减免税、提供财政补贴等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企业主要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加强低碳生产技术研发等促进低碳产品的社会需求;公众则应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调整消费行为,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三是需要结合政策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的推动政策,引导居民将低碳消费意愿转化为行动。在各种低碳消费政策工具中,自愿参与型政策工具对低碳行为的作用最显著,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对居民购买绿色能源行为、住宅节能投资行为和低碳化能源使用行为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制定引导低碳消费行为的政策时,考虑不同类型的政策措施对居民行为调节效果的差异,能够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③
(一)大力倡导低碳消费方式,实现消费方式转变
树立居民低碳消费意识是建立低碳消费行为的关键。我国现阶段粗放的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为支撑的,因此要重视消费方式对生产方式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行低碳消费。低碳消费与改善民生不仅并行不悖,而且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对低碳消费的理论、方法、手段认识不够,开展低碳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根据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第三方万瑞数据公司《网民低碳生活调查报告》,仅有10.5%的网民能认知低碳概念,绝大多数网民对低碳消费存在认识误区。国外的经验表明,碳标签制在促进消费者识别与采购低碳产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居民低碳意识非常重要。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强化社会公众对低碳消费的认知,通过编制低碳行动手册指导社会公众开展低碳行动,为消费者提供切实可行的行为指导,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实改变奢侈性消费等不良习惯,从而将低碳行为转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
消费者自身也需要转变消费观念,建立正确、积极向上的消费观。消费观具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属于社会价值的范畴。首先,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有助于普及低碳消费观念,改变社会价值,进而影响消费者行为。其次,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对某些消费行为作出强制性规定。再次,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措施(如激励措施)引导消费者向低碳消费转变。
(二)完善低碳消费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
低碳消费需要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体系,需要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制定低碳消费的法律支撑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与低碳生产和消费相关的法律体系,可以使低碳消费有法可依。
第二,建立低碳发展评价体系。将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技术等各项指标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并将其作为各级领导干部选拔、晋升的重要依据,以提高各级政府对低碳消费的重视程度。
第三,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建立市场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调整消费行为,鼓励和支持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低碳消费方式的变革。
第四,加强市场监管,为低碳消费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完善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创造低碳、合理的产品供应结构。需要引导低碳化发展,形成低碳产业链,为低碳消费提供保障。
第五,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府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发展快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限制私人交通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第六,完善与低碳消费有关的配套制度。政府应建立促进低碳消费的税费制度,对低碳行为进行补贴,实施税费优惠政策,同时对高碳产品及其消费行为进行惩罚,制定低碳技术和产品目录,积极落实碳标识与碳标签制度。
促进消费的方式范文5
一、实证研究
1、建立模型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消费是绝对收入的函数,消费者的绝对收入决定消费支出的多少。本文以绝对收入理论为基础,进行一定的拓展并建立相应的计量模型。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理论模型。其中,C表示即期消费,a表示自发消费,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Yt表示t期的绝对收入,bYt表示引致消费。居民当期消费由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组成,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农村居民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资产性收入和政府转移支付构成。其中,Yw表示工资性收入,Ym表示家庭经营收入,Ya表示资产性收入和政府转移支付。由于农村居民资产性收入较少,加之统计数据的缺失,因此把资产性收入归结到政府转移支付中,统一由Ya表示。将(2)式带入(1)式中得到(3)式。(4)式中β1、β2、β3、β4、u分别表示截距项、各项系数和误差项。本文建立的计量模型包含影响消费的四种不同的收入来源,以下本文将继续通过计量检验来分析各自对消费的影响程度。
2、计量检验在(4)式的基础上进行计量检验。本文采用1990—2013年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资产性收入和政府转移支付组成的时间序列数据(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由于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为防止出现伪回归现象,首先对lC、lYw、lYm、lYa进行ADF单位根检验。通过ADF检验(见表1)可以看出,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后的四个变量在10%的水平下都通过了平稳性检验,所以可以进行下一步检验。根据相关数据并进行模型数据处理之后得到计量模型。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R2和DW检验都能够满足本文模型的需要,说明本文的计量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资产性收入和政府转移支付之间的关系,能够解释城乡居民消费行为。
二、计量结果分析
一是工资性收入Yw的计量系数为0.2417,说明农村居民的工资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带来0.24个百分点的消费增加。工资性收入作为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对农村居民消费起着有限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旧集中于家庭经营收入,农业、林业、牧业等方式的经营收入构成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其次,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主要来自于本地乡镇企业工作和外出打工,并且主要从事最基本的体力工作,较少参与到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中。这使得农村居民不能获得较多的工资性收入,有限的工资性收入对消费的贡献率也就不足。从图1中也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一直较少,2004年以后才开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与当前转变农村经营方式,构建农村新型经营方式有着重要的关系。2012年以后工资性收入开始超过家庭经营收入,相信其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将逐渐提高。二是家庭经营性收入Ym的计量系数是0.5413,说明农村居民每增加1元的经营性收入就会带来0.5元的消费增加。在所有的不同收入来源中,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消费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这也表现出农村居民收入主要集中于家庭经营性收入。农村居民的经营和收入结构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农、林、牧、渔等方面的生产经营,上班、外出打工等工作方式较少,工资性收入不多。农村居民主要的精力主要用于家庭经营性生产,经营生产所获得的收入较多的用于消费,而工资性收入作为家庭收入的次要方式,其消费贡献率较低。三是资产性收入和政府转移支付的系数为0.1655,虽然其对农村居民消费起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影响力非常小,作用力十分有限。这反映出当下农村金融设施不完善的状况,农村居民的收入基本上都用于储蓄,缺乏基金、证券等投资理财途径。农村居民只能获得有限的利息收入,其他方式的财产性收入较少,面临较高的流动性约束问题。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支付收入主要集中于耕地补贴和有限的医疗补贴,缺乏完善的补偿制度。这就导致我国农村居民只能获得较少的资产性收入和政府转移支付,从而影响农村居民相对收入的增长,进而限制长期消费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促进消费的方式范文6
关键词:汽车营销;体验式营销;应用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更多的汽车企业开始选择价格竞争的手段,只能依据低价格手段的来实现汽车的销售,从而击败竞争对手。但是这种低价格的竞争手段还是难以有利于汽车的长久和高效的发展,乃至影响到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为此,这种情况下,汽车企业的营销工作开始寻找一种摆脱恶性的价格竞争的手段,可以真正地实现了汽车企业的营销活动的差异性。
一、体验式营销涵义
所谓的体验式则是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从情绪、体力,还是精神方面都是达到一定的阶段的生活,个人将会产生非常好的感觉,而当个人停止享受到相应的展示内容的时候,这种感觉到将会直接消失。而结合体验的概念,体验营销则是指依据组织的消费群体的心理的特色,以有形产品为依托,服务为载体,运用情感手段来实现组织营销获得体验内容,从而满足消费者群体的个性化的需要,并在他们内心中留下美好的体验的一种组织和消费者的互动营销方式。
二、汽车营销中应用体验式营销的可行性
(一)我国汽车市场所具有的特征为体验式营销创造的有力的条件
我国汽车市场和汽车行业开始不断地发展,汽车企业在我国市场上大量的出现,并且其市场竞争不断地激烈。又由于我国所具有消费者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为,这些都为我国汽车企业实现体验式营销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一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全球很多国家开始到我国投资建厂,并把自己的汽车产品卖到了我国汽车,从而在我国汽车市场上形成了具有非常强的和顾客认知程度的汽车市场,这也为促进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局面的加剧。特别是伴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汽车企业开始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来进行竞争,如营销推广、营销传播以及营销公关等等。二是现阶段我国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不断地趋于理性,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形成对汽车的品牌、技术等方面专业化的认知程度。这样汽车企业就可以运用体验式营销方式来增强企业和消费者群体之间的有效联系的方式,且还可以让汽车产品的性能、质量以及品牌进行有效的展示。为此,汽车企业可以有效地对消费者群体进行亲密的接触,促进了消费群体对汽车产品形式、品牌以及信任等方面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因此,在某一定方面上,体验式营销则是汽车企业营销进步的一种重要体现方面,其将会成为我国汽车企业营销活动的关键手段之一。
(二)汽车体验式营销是其营销活动发展的必然要求
汽车企业竞争只是依靠简单地产品质量、服务以及品牌等方面维持竞争还是不够的,还是需要从体验式营销方式来着手。现阶段体验式营销的方式可以提高汽车企业营销活动的层次,这样才可以决定汽车营销活动的趋势掌控和营销策略的应用等。在汽车营销活动中,汽车体验式营销需要注重对于汽车消费群体的心理和营销内容进行有效的把握和运用,从而可以从真正意义方面来促进汽车体验式营销活动。特别是在汽车同质化的状况下,消费群体对汽车产品的注重更加感兴趣的不仅仅是产品质量、性能,还需要注重汽车产品给消费者群体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另外,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汽车企业需要注重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的需要,并运用各种体验式营销方式将汽车企业和消费者群体之间情感交流,并在情感之中可以促进汽车品牌精神、信息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加有效地传递给笑着群体,促进消费者群体对汽车产品的有效选择。特别是对于汽车营销来说,汽车体验式营销方式不仅仅是一种营销手段、方式,还是与消费者群体沟通的重要手段。其重点是需要明确地汽车企业应与消费者群体之间更加有效地感性的认识,从而让消费群体可以从心理上更加认同汽车产品、服务。
三、汽车体验式营销应用面临的问题
(一)体验营销工具利用不充分
体验式营销工具则是可以运用体验的方式来实现汽车企业营销工作内容。其也被认为是体验式营销媒介手段,它主要包括电子媒体、网站、视屏手段、品牌以及沟通技巧等。现阶段,我国汽车企业对营销工具了解并不多,且利用也不足。目前,我国汽车企业往往运用广告媒介的方式来实现汽车体验式营销的内容,对于其他的手段则应用的并不足。汽车企业就算应用广告来进行体验式营销,广告的内容也不新颖、缺乏新意,也极少地应用公共关系方式来对汽车企业和消费群体之间的进行沟通。另外,虽然汽车企业比较汽车产品的包装、设计以及内在方面,但这些企业更加缺少公共关系手段的应用。特别是对于汽车企业体验式营销中网络媒介的使用方面也是非常的不足,且从事汽车体验式营销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缺乏具有个性化服务的内容。
(二)体验营销战略制定不足
现阶段我国汽车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的效果不好,缺乏具有有效地深层次的整理。往往很多的潜在汽车消费群体难以对汽车产品进行深入记忆。这样缺乏特点性的汽车设计,促使汽车企业的产品的缺乏个性化,难以在消费群体内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我国汽车企业现有的竞争手段主要是价格竞争方式,而往往忽视了品牌竞争的方面。这样不仅仅不利于汽车企业的产品形象受损,还影响到了汽车企业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