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的缺失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死亡教育的缺失

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1

在新媒体视阙中,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媒介。现阶段,手机作为上网终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社会交际和休闲娱乐的最重要渠道之一,但随之而来的现实人际关系脆弱,网络依赖或成瘾等现象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因此,校园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网络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2013年5月,笔者就该问题以天津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1份,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对将手机上网终端的认可度,手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需求和心理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需求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二、手机作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及心理的影响现状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对手机终端上网认可度的调查分析

针对大学生群体对待手机作为主要上网终端的态度,通过问卷进行了相关问题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在手机作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使用电脑上网的影响调查中,约72.77%的受访学生认为“手机上网”使“电脑上网”的时间“明显减少”或“有一定减少”。在手机终端相对于电脑终端的优势调查中,“随时随地可以上网”得到了大部分受调查者的认同,综合平均成绩2.80,远高于其它选项。通过分析数据表明,手机作为主要上网终端受时间空间局限较小,有其独特的快捷、便利及综合功能等优势,并因此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二)手机终端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和需求的调查分析

针对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习惯和目的需求,通过问卷进行了相关问题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约79.80%的受访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网龄超过三年。“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的选择比率在受访中达73.77%。约82.50%的受访学生每天手机上网的时间超过2小时。90%以上的受访学生每次手机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手机上网的时段在“晚上上床休息时”和“周末或假日”最为集中。通过分析数据表明,手机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上网终端之一对其网络使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呈现出高频率、高效率、高灵活性等特征。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目的主要集中于“休息、放松心情”“无聊打发时间”和“提高生活效率”。同时,大学生上网交友的主要动机分别是“无聊打发时间”与“和熟悉的朋友联络感情”,远高于该项调查的其他选项,这也与大学生手机上网的主要目的基本吻合。

通过分析数据表明,手机终端以其便捷性满足了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休闲娱乐,提高生活效率的主要需求。同时,大学生群体经常通过手机网络交友聊天工具进行人际交往,达到利用空闲时间社交和巩固既有社会交往关系的目的。通过手机使用网络聊天交友工具进行人际交往更为便捷,因此使大学生对虚拟环境交友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增强。

(三)手机终端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的调查分析

针对手机作为网络终端和通讯工具可能对大学生使用网络形成的心理影响,请受访学生针对是否存在“手机强迫症”进行自我评估。

调查数据显示,14.12%的受访学生自认存在手机上网成瘾或依赖。约79.75%的受访学生自认不存在手机成瘾或形成依赖。但与此同时,约62.93%的受访学生承认自己“经常”或“频繁”使用手机上网。

通过与“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习惯”调查(参见表2)进行综合比对,分析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集中在空闲时间,且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证明大学生群体对手机上网的依赖程度较高。在本次调查中,虽没有多数受访学生自认使用手机上网成瘾或形成依赖,但由于本题目属于被测自评题目,且使用手机上网的频度是评价形成网络依赖的重要指标,因此认为受访学生的自评存在主观差异性的特征。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上网频率过高的现象容易造成其对手机上网的过度使用,增强了出现网络依赖或网络成瘾的倾向。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群体普遍认为以手机作为网络终端上网,受时间空间局限较小,具有便捷等独特功能结构和优势,与大学生的信息获取、社会交往和休闲娱乐等网络使用需求更加匹配。手机作为主要上网终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群体的上网时间,提高了他们对网络的重视程度,增强了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手机网络终端的普遍使用容易降低大学生进行现实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减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责任感;同时,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增加了形成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风险。

三、构建新媒体视阙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网络模式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手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和心理的影响,结合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需求,针对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网络模式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搭建校园手机网络平台,服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高校应该将手机网络终端作为开展校园网络宣传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充分满足大学生通过手机使用互联网的主观需求,为校园网络的手机维度覆盖创造行之有效的客观条件,并与运营商合作积极开发、应用相关软件,从新媒体技术的领域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要搭建校园手机网络环境,满足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使用需求。同时,要注重开发校园手机网络资源,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服务。大学校园应该努力为大学生群体营造良好的手机互联网氛围,结合高校育人工作的实际需求,利用并发挥手机互联网软件的教育引导服务功能。例如,开发体现思想教育和校园文化等内容的wap网站,通过寓教于乐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开发凸显信息服务功能的手机应用软件,为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提供服务。

(二)广泛开展校园线下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对于大学生频繁使用手机网络进行人际交往,乃至沉迷“虚拟交往”,容易出现回避现实人际交往,交往责任缺失等情况,大学校园应该广泛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方式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线下活动,引导大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中解脱出来,正确对待“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提高适应外界环境的应对能力,增强进行现实人际交往的愿望和信心,把大学生通过手机网络交友获得的共同乐趣在现实生活中加以扩大。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沉湎于虚拟网络社交环境中的大学生锻炼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技能,在具体实践中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摆脱对虚拟社交环境的依赖。

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

[1] [2] [3] 

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人人都渴望成功,可一生中却常常遭遇失败。甚至可以说,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成功反倒是非常态的。我们的一生中要面对学业的失败、事业的失败、情感的失败等挫折,当代大学生则更是如此。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生的各种事务还未定型,学生的人生观和处世方法还有待提高,加上在应试教育阶段中形成的依赖心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若是碰上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且是必需的。要教育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基础上,善待生命、享受生命,培育一颗饱含热情、充满生机的心灵;理解成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同样失败与挫折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回避,只能积极去应对;假想自己站在人生终点和死亡面前,激励自己积极从容应对人生的磨难;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得之淡然,失之垣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当然,并不是说应该过“苦行憎”一般的人生,否则又将走向对生命理解的另一个极端。我们既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正确理解死亡,更要享受生命。我们无理由排斥物质的享受、工作的轻松舒适、无压力等愉悦之事,更不是要主动去寻找失败与挫折。 

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3

摘要:大学生施暴以及大学生自杀事件彰显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问题。文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既有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文章特别指出,应当重视红色教育在正确塑造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现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生命价值观,即个体对待生命及其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它包括对生命的认知、情感,它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理想价值实现的可能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一切智慧、力量和美好感情的唯一载体,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因而,本文尝试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做一些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及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措施,以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异化的原因

有报道与研究表明,当代中国部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存在缺失、异化等问题。为何当代中国大学生命价值观之缺失、异化达到如此严重的程度?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及行为误导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这种对待生死的回避策略使得青少年很难深刻地理解生与死。不当的教育策略还可能传递出有关生死的不正确信息,进而妨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无庸置疑,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各种生命意识的信息都有可能对他们的观念造成影响。淡化生命的教育策略乃至错误的生命观念教育对大学生生命观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尤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社会文化对生命的不当宣扬。如现在很多影视作品对死亡的理解脱离实际,其对生命的漠视使得青少年很容易看轻死亡,且无法意识到死亡本应具有的含义。其二,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宣扬。当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时,学生容易失去生活和奋斗的目标,对自身生命的价值认识出现盲区,造成自身定位不准,从而引起失望和无助,丧失安全感,不排除产生自杀、他杀等极端现象的可能。

2.“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影响甚大。生命情感是人们从生命认识出发,遵照内心的生命观念和价值标准,在对现实的生命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生命行为的支持力量。从对那些轻生的学生调查资料中,可以发现他们的生命情感大多处于缺失状态。教育是因生命而存在的,生命的成长需要是教育的基本内容。高校无疑是丰富个体生命的最佳课堂,当有人选择自杀这种毫不负责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时,这说明高校教育在生命教育和个体归属感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吐衷肠”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轨迹,这就是一个佐证。这真实地折射出大学生在生命观上的迷茫。在一定程度上讲,大学生的知识增长是以忽略了情商教育为代价的,这也最终导致个别学生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感到迷惘、质疑。

总体而言,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同时“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塑造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两大方面对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大学生而言,构成了影响、制约其行为方式的结构,而作为行动者的大学生所采取的各种失范行为(自杀、施暴等)正是受制于该行为结构。因而,“行动者/结构”的分析框架既利于深入分析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失范之深层的社会原因,同时也给正确塑造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方略:两个宏观视角

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行为以及“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构成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行为方式的结构性要素。形塑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就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即通过教育来承担拯救和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之责。无庸置疑,可选方案很多,本部分将从两个宏观视角探讨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生命教育促使大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理解生命价值。诚如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言:“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人类活动的本质在于维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而作为生命传承的教育实质上是个体生命依赖教育不断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在于生命的充盈、完满。有观点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帮助教育对象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完美的生命,现代教育的一项迫切要求就是开展生命教育。因此,有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将生命教育与人生观教育、人生理想较好地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科学、正确地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体现生命价值。让大学生了解生命知识、生命现象和规律,用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死亡;让大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培养其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识生命哲学,认识人性,在理解生命的必然性、偶然性和不可逆性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通过人性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积极生命情怀。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言:“人用以与死相对抗的东西就是他对生命的坚固性、生命的不可征服性,不可毁灭的统一性的坚定的信念。”积极的生命情感能使人振奋、乐观、向上、豁达、宽容、奉献;相反,则会变得沉闷、孤僻、极端、自私、冷漠。开展人性化教育,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改变重才智、轻情商的教育模式。除了要对大学生进行强化生命情怀教育之外,我们还需要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与生命情感。通过课堂教育与实践体验两个方面的努力,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生命。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德],《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朱虹,《浅谈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之生命价值观教育》,《知识经济》,2009年第15期

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4

【关键词】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 大学生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又使人们走入了另一个怪圈。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失衡,生命意义缺失,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又如何?“郁闷!”“无聊!”“崩溃!”走在大学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近年来,大学生浪费、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从云南的马加爵残杀同学案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弑师案,都是大学中发生的典型暴力事件。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曾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杀率为20/10万,即10万人中就有20人自杀。自杀已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春选择自我消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幕幕轻视生命、摧残生命的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传诵生命的气息。”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关键在于推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他们学会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内涵

生命教育思想源于美国。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之后,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也得到逐步发展。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因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戕案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2]。近年来,一些大陆学者在传统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新见解,但具体到教育基层一线,无论是宣传还是实践我们还不到位。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虽然国内外的学者有多种表述,但精髓基本一致。归纳起来具体包涵三个层面:

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首先,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诞生历程,领悟生命体所承载的希望,感受哺育生命的艰辛,从而形成对生命的珍惜之情和敬畏之情。其次,让他们了解生命历程的酸甜苦辣,体会生活的艰辛、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使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生命。再次,走进死亡教育,让大学生对死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宝贵与有限,从而更加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培育健康的生命态度。生命是一个过程,在个体生命中不仅有鲜花和笑声,还有荆棘和泪水。生命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艰辛、挫折和不幸,但其中却承载着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它不仅仅属于个体本身,还与父母、朋友、社会密切相连,所以在逆境中,谁都没有权利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白:我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替代我!无论我身上有多少缺点和不是,无论他人和我有多么不同,我都必须要尊重他人,悦纳自己。

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教育的根本职责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帕斯卡尔说过:“活着却不知道人是什么,这真是糊涂得不可思议。”如同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活。”人要不断地对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在超越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生命的永恒价值,它是对生命的突破,对本我的不断超越,以此实现“终极关怀”和人的理想与信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残害生命等事件以及校园中还普遍存在的虚度年华、浪费生命等现象,折射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趋明显的现实。这些现象的发生方式尽管不同,但极其相似的一点是:对生命的漠然和轻视。生命意识缺失现象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付出了程度不同的代价。我们必须反思其原因何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缺失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教育环节的原因,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当下迫切推进生命教育最直观的主要有两个视角。

1.高校教育:缺乏生命教育内容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就是要明确它所针对的对象,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和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生命的视角来看,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的神圣事业。教育首先应是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和人性完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4]生命教育的价值日益凸现,但遗憾的是,高校教育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强行介入,使高校演化为工具的制造厂,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大学校园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仍旧过分地强调智育和技能。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受到忽视,甚至被压抑,他们知识的增长以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为代价,最终导致了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幻灭。高校至今仍缺乏生命教育的氛围,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内容,忽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使教育重新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时代急需的生命教育。”

2.大学生个体:精神迷惘和心理危机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与社会、家庭、学校等众多外因的影响有关,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还是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内因。

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偏差和生命信仰的匮乏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生命价值,心灵空虚迷茫,以至寻找无聊刺激,虚度光阴,自暴自弃……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首先,缺乏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是导致生命意识缺失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基础。研究发现,自杀的人缺乏对生存的重要信仰和价值的认识,一旦遇到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或感到痛苦和压力时,往往会放弃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尝试,而选择轻生。因此,缺乏对生命足够的反省,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缺乏积极的生命态度就有可能被生存的空虚感所笼罩,产生内在的挫折感。其次,心理断乳期的精神迷惘和自我认同的危机也与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有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认同的危机阶段”或者说“心理断乳期”,容易陷入对自我价值的迷惘和认识不足中,也容易陷入对生命的无知和对生命方向的茫然中。

三、强化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1.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但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课堂之中,没有专列相关内容。推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首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章节和活动。拯救自杀者,主要不在于改变外部的物质生活环境。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依然有自杀的;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人,依然有坚强乐观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人生。通过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意识的教育,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信仰,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走出生命意识的误区。

2.博采众长,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一种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一是要吸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理论的积极方面,做到古为今用。比如,在儒家看来道德义务比人的生命更为贵重。人的生命因道义而有价值,因之而可贵。生命和道义相比,后者重要得多,道义是至上的。为了坚持道义,即使牺牲生命也不犹豫,这是我们应该吸收的。但儒家所提倡的重生命的社会形式、轻个体的存在价值;重生命的自然形式、轻生命的创造意义等生命意识取向是需要批判和扬弃的[7]。二是对于西方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的理论应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做到洋为中用。一般来说,西方文化所注重的是个体人生幸福,注重的是合理地高效率地充分地享受人生。关注个体幸福的深度和广度,强调肉体欲望合理满足等人本主义生命意识应为我们所借鉴和学习。而对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生命意识的消极方面,应加以批判。

3.实施分享与体验方式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生命教育还必须要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进行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个人才能更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例如,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模拟盲人的生活,体验盲人活动的艰辛,可以增加对盲人的敬佩与关爱。生命教育还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如孤独是一种生命负面状态,但又是生命的一种独特体验,在孤独中可以从容地体验生命的静美情趣;再譬如,国外一些大学开展的“模拟葬礼”,旨在引导大学生体验死亡的感觉,把人生置于强烈的痛苦背景中,以刺激其重新发现和体认生命的美好,从而珍惜生命,寻求和实践自身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4.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咨询网络

除了要对广大学生开展普适的生命教育内容之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问题,做到共性的课堂心理教育和个性的案例问题解决相结合。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配备合格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经济、情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自杀等念头消解于萌芽状态。此外大学生往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开展网络心理咨询,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让他们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诉说种种的不快,宣泄不良情绪,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莉莉.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示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9-31.

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5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基因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基因功能也日益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这一领域中,52岁的他已经默默行进了20余载。他就是吴力钊博士,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

两登《自然》

吴力钊曾在美国留学工作了20多年。1993年,他跨进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门,在这里从博士读到博士后。这期间,他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颁发的HowardTemin职业发展奖和肿瘤学博士后奖。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两个研究成果被刊登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上。

2003年,Nature以杂志封面特写及专家专稿点评的方式,刊登了一个关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抑制因子(RB)的重要文章。@篇文章的作者吴力钊博士发现了RB基因敲除小鼠在胚胎发育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解决了这个困扰科学界10多年的难题。

RB基因是第一个被克隆的人类抑癌基因。因此,多年来它一直是一个科研热点。RB基因敲除小鼠在胚胎发育中期死亡,但其死亡的原因困惑了科学家们多年。终于,吴力钊博士在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组织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我们首先发现RB基因敲除小鼠的胎盘在胚胎死亡前两天出现异常。于是,我们就假设胎盘中的RB缺失是RB基因敲除小鼠胚胎死亡的问题所在。”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吴力钊首先利用高难度的小鼠胚胎体外遗传操作技术将功能正常的胎盘和RB基因敲除小鼠胚胎结合成一个嵌合子试验品。“正常情况下,小鼠在19天左右出生。尽管RB基因敲除了的小鼠胚胎一般都活不过13天,我们的试验品却能存活到18天。这说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

顺着这个思路,吴力钊的团队使用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进一步证实,仅仅通过纠正胎盘中的RB基因缺陷,就可让RB基因敲除的小鼠胚胎活到出生。这一结果首次证明胎盘中的RB缺失是RB基因敲除小鼠胚胎死亡的主要原因。

吴力钊的研究成果还有另一层重要意义。在生物学领域,以前大家认为一个细胞的表型都是由细胞自身的基因型或DNA所控制的。这一现象被称作细胞自主性(cell,autonomous)调控。但吴力钊的研究结果却证明了另一种可能。“尽管胚胎中的RB基因被敲除了,胎盘细胞的RB基因却可以使没有RB基因的胚胎存活下来。换句话说,胎盘细胞的基因型可以非细胞自主性(non-cellautonomous)地控制胚胎细胞的表型。”吴力钊的发现提示,RB也许可以非细胞自主性地控制肿瘤的发生。

吴力钊的这项成果自发表以来就得到了同行的极大关注和称赞。美国哈佛大学一名资深教授Nicholas Dyson博士在Nature上对吴力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特别点评。他写道:“RB缺失小鼠的表型已经研究了10多年了,我们以为这个领域已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了,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啊,吴力钊的研究成果迫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RB基因缺失小鼠的异常发育表型。”

这并非是吴力钊第一次登上Nature。在2001年,他的另一研究成果就已发表在Nature上。E2f1、E2f2和E2f3转录子一直被认为是促进细胞生长的关键因子。但是,早期基因敲除动物模型试验并不完全支持这一想法,这是因为E2f1、E2f2或E2f3单基因敲除小鼠可以完成正常的发育过程。“我们推测,拿掉E2f1、E2f2和E2f3其中的任何一个基因,剩下的E2f基因仍然足以促进细胞生长及维持正常发育。而把这三个基因都拿掉,小鼠的发育可能会出现问题。”吴力钊解释道。

果然,E2f1、E2f2和E2f3三基因敲除小鼠在胚胎发育早期死亡。它们的胚胎成纤维细胞不能激活E2f靶基因,也不能进行细胞分裂。这些结果首次证明,尽管缺失任何一个激活型E2f转录子对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却是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所必需的。

基因“达人”

2006年,吴力钊完成博士后培训后,来到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医学院工作,任肿瘤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并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这时的他,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3年。吴力钊说:“生命和崇高的责任始终联系在一起。社会责任是一个科学探索者不断超越自我的原点。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绝大多数科学家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社会利益。”

带着深深的社会责任感,吴力钊在新泽西医学院兢兢业业地工作,不久前在探索基因的功能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RB的抑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带有RB结合域的E2fs(E2f1,E2f2,E2f3,E2f4和E2f5)的实体结合。吴力钊介绍说,“使用条件性基因敲击小鼠模型,我们发现尽管RB不能与没有RB结合域的E2f8实体结合,但它可在功能上与E2f8协同促进红细胞的终端分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RB和E2f8协同促进红细胞的终端分化是通过协同下调E2f2介导的异常转录活性、促进DNA复制来完成的。他们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血液学的权威杂志Blood上以及细胞生物学的核心刊物Molecular and CellularBiology上,并在近期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除了研究RB/E2f信号转导通道对细胞周期及个体发育的调控以外,吴力钊在肿瘤生物学方面也有所成就。他近期发现,不同的激活型E2f转录子对MYC-及ERBB2-介导的乳腺肿瘤形成有不同的影响:E2f1和E2f3在MYC-及ERBB2-介导的乳腺肿瘤中有致癌作用,而E2f2在MYC-介导的乳腺肿瘤中有抑癌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去年发表在Oncogene上。

2015年11月,吴力钊回到中国,在中国医科大学任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授。除了继续过去的研究领域外,吴力钊还准备与临床医生合作,在未来开展宫颈癌和胃癌的研究。他认为中国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及实验动物的研究平台都非常好。同时,吴力钊也坦言,虽然现在中国对科研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但是有些制度还有待完善。

回国之前,吴力钊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合作,建立并鉴定了一个新型的、前列腺特异性的四环素诱导小鼠品系(Probasin-rtTA)。“这种独特的转基因小鼠品系使我们能够随时在前列腺上皮细胞中启动或关闭一个特定的基因,从而为前列腺研究领域,特别是前列腺癌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研究资源。”吴力钊解释说。

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6

一、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

有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14岁以下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每年因意外丧生的孩子就有四五十万,占这个年龄阶段总死亡人数的31.3%,是发达国家的3~11倍。

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至少有200人自杀未遂,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自杀现象已成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的趋势。据资料统计,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且低龄化严重。在对超过25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有5.8%的人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则达到了1.71%,而他们的父母却一无所知。且看以下有关青少年自杀的报告,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生命教育的紧迫性,为我们进一步地寻求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给出一些启示。

2000年7月,广东省顺德市一名初三的男生,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上吊死亡。

同年8月,吉林的一名女生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卧轨身亡。

2001年11月初,呼和浩特市的14岁中学生,因为钢笔水甩在老师身上一次,而不是老师所说的四次,选择了自杀以示反抗。

相隔几日后,新疆一中学四名女生因期中考试排名在后,在开完家长会的当天下午,相约共同服毒自杀,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

二、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到:当学生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根本无力接受挫折,不会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往往自暴自弃、甚至轻生。而家庭、学校也不能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给出有力的保护。因此可以说当前生命教育缺失现象既有学校又有家庭、社会的原因;既有课程、课堂教学又有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原因;既有社会现实又有中华传统教育方式的原因。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

1.新课程理念下的生命教育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国内学者还没有达到一致的见解。概括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三点进行定义的:第一,侧重于建构生命教育的体系。其认为生命教育应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完整、全面的发展,成为有个性的人。第二,认为生命教育应该是一种价值追求。台湾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有价值性的活动,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真正价值,从而关注生命,认识真、善、美,净化心灵,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最明确的内涵。

第三,侧重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即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等等。[1]

借鉴台湾的研究成果,生命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人生观的教育,主要是关于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珍惜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培养完整人的教育,从肯定、珍惜个人生命的价值,到他人、自然乃至社会的价值并涉及到生死观的教育以及人生信仰的探讨等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的实施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生命价值,这正是生命教育应具备的素养之一。因此,只有深刻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并以此作指导来领悟、实施生命教育,才能将生命教育做到实处。由此,我们理解的生命教育的内涵为:

首先,生命教育的主体为学生和教师。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相长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者,不断地从教师那里汲取知识、思想及精神的精华,同时其学习的过程还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个体,生命逐步成长,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作为传授者,通过教学活动,传授给学生知识、经验,同时其作为学生反馈信息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其教育教学的过程也是其生命不断成长,逐步完善的过程。新课程倡导生命教育应关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生命成长以及生命价值的实现。教师不再只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园丁”了,学生也非只是等着被塑造的“花草”了。因此,生命教育应充分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关注学生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面对的一方面是学之不尽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升重点、考大学的压力。这时的学生既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来调节学习的压力,又需要家长、教师与之交流、谈心以缓解紧张的人际关系,疏通心理障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可是,现实的情况是现在的学校只关注学生的升学率,教师的教学也只是向成绩看齐,使得教学只重知识轻能力。这种应试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没有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他们也需要与教师、家长的交流,学生在这里被当作“工具”“学习的机器”,而恰恰没有被当作活生生的人。结果是使学生在“为何而生”的问题上不解,当遇到挫折、困难时便轻易地放弃生命。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需求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人学!”。

最后,生命教育的方式应适应学生不同年龄段的阶段特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进行个性化地教学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每一生命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且每一阶段都有其特色。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同,因此教师应注重学校显性、隐性因素的综合渗透,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认知、体验、励志、实践的目标。

2.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生命教育缺少社会系统的支持。这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撑以及家庭生命教育的配合等等。我们知道西方一些国家很早就开始关注生命教育,我国台湾和香港的生命教育到现在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建立起了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这一些生命教育的发展均离不开国家或地区政府政策的支撑。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只有在政府和民间力量的联合倡导下才能顺利铺开并逐步形成完整体系。

其次,生命教育缺少学校教育的落实。从课程的设置上来说,由于传统的教育只是片面地追求学校升学率,综合活动课要么被学科侵占,要么被取消。从课程的实施上来看,学科课程理应成为生命教育的载体,可是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只能把有限的课堂用于知识的灌输、训练。这样的生命教育完全失去了存在的载体。

再次,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缺乏。教师自身的生命素养,往往在实践教育目的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以上青少年自杀的事件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缺乏应有的生命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尊重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和感情的情况,还存在着体罚学生、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情况。教师本应起到“行为示范”的作用,可是这一些不尊重学生生命的行为不仅给当事人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而且给其他同学心理也带来了不可消除的阴影和心理障碍。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生命教育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改革是关键的一环,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尝试进行生命教育是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的必要途径之一。生命意义的缺失正是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因此,从新的角度确定课程教学的理念,实现课程教学生命意义的回归就成为迫切需要讨论的问题。新课程向生命意义的回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新课程提倡全面性和个性化。新课程在要求培养全面人的同时也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从而适应生命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当前的教学应该实现从以知识为重心的教育,转变为以能力为重心的教育;实现从说理教育向感悟教育;实现从重结果的教育向重过程的教育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才能给予学生完整的人生。个性的完善需要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对人生经验的情感体悟,从而提升对自我的认识,提升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贫乏单调的情感体验只能带来不完整的人生和人格的缺陷,因此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情感的因素,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使学生个体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使个人的生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2.新课程的内容应体现了生命的现实性和阶段性。生命的现实性即为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现实生活是课程最贴切的课堂教学资源,只有回归学生生活才能发现学生的真正需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生活的热情,从而热爱个人生命,乃至其他生命,才能让学生体会出生命之伟大,从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对于中小学生,重视激发他们对美好东西的向往,这才是生命教育的核心。”[2]台湾地区目前在中小学所进行的生命教育,已有相当的系统性,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上也有十分成熟的经验,值得大陆教育界借鉴。例如,其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生命的旋律;二是温馨你我他。这些教学内容以及相应教学活动的展开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得他们人格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3.新课程的实施上强调生命化的教育。新课程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的智慧,遵循学生的天性,注重关注学生的生活,提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实施分享与体现的教学,使教学触及生命的灵魂。新课程所倡导的认知、体验、励志、实践这四种教学方法与生命教育目标的四个层次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进行感悟、反思,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4.新课程的评价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与生成性。新课程确立了发展性的评价理念,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提倡建立全面的、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为生命的健康成长构建了良好的环境。总之,新课程的评价体系为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以及在各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提供了保障机制。

四、在新课程师职培训的过程中注重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防教师(proof-teacher)’课程都不可能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改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新课改的走向。”[3]生命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和前提是教师的生命素养,而在现实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往往缺乏应有的生命教育,缺乏健全正确的生命观,出现了很多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现象,因此,“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生命教育素养主要包括形成生命教育意识和提高生命教育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是具有浓厚的从教情感和敬业精神,即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其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即研究学生,研究其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这正是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教师只有在新课改的背景中,不断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地将生命教育的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个人的生命教育素养和质量,完成生命教育的使命。

总之,以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以及提高生命质量为本质的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成熟、完善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奉献爱心,完善自我,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携手共管。只有在充满人性化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意识到自我生命的丰富性、多彩性,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和意义;学生才能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从而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人生的更大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雷静.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