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范文1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承载了太多寄托与希望,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现状让我们忧心。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丧命,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同时,近年青少年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另据统计,我国吸毒人数超1000万,青少年占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的75%。同时,自杀、暴力事件、吸毒的青少年日趋呈现低龄化。与此同时,目前开设专门生命教育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专业从事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媒体平台也屈指可数。因此,营造一个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环境,让青少年可以通过多渠道接受爱生活、爱生命的教育,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新媒体时代造成青少年生命观淡薄的原因
1.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成长环境改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青少年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变。近日一张图引起热议,图中北大学生参加消防演习前一片低头玩手机的画面。调查显示青少年近年来在QQ、网游、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娱乐方式中消耗的时间呈逐年增长趋势,当然这种趋势在成人中也呈同样态势。导致媒体调侃“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如此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与父母、老师、朋友的正常沟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时间,亲近自然的时间减少。同时,新媒体中信息量大,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使青少年在其中很难甄别信息。随着新媒体普及,青少年交友更多借助社交网络、贴吧等,而近年,利用网络交流自杀,相互鼓动集体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2015年4名互不相识的“90后”赴济南一出租屋自杀;无独有偶,渭城一宾馆,一21岁男子和一20岁女子,自杀死亡。同时,青少年热衷网游,但其中的暴力因子却在他们心理种下了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的种子,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某向室友投毒致其死亡,原因仅是琐事导致二人关系不和;2014年山西“四名女生殴打一女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再者,青少年热衷追星,近年多位明星因吸毒被捕事件令人震惊。诸如此类,都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树立了及其负面的榜样。
2.新媒体时代下家庭教育无法满足青少年成长需要。青少年成长中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但随着生活压力增加,父辈为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选择他乡谋生,导致青少年成长中陪伴身边的不再是父母,而是爷爷、奶奶。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100万。一些留守儿童由于成长中缺少父母陪伴、教育,过早进入社会,成为社会流动人口。同时,随着新媒体发展,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也悄然改变。近年颇受争议的低头族正是时代催生的产物。调查显示,青少年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少则2-3小时,多则8-10小时,长期缺少沟通与管束使这个群体里的孩子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相较于有父母陪伴成长的孩子更易孤僻、厌学、早恋、沉迷网络。2015年毕节市4名留守儿童集体自杀死亡。不得不让我们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进行反思。家庭教育的长期缺位,使得在快速发展时代中成长的青少年极易迷失。
3.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对青少年教育的冲击。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元化,这对青少年来说是有利有弊。首先,青少年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平台去接触外界。其次,在新媒体时代,学校,家长可与之互动交流的形式越发多样。学校、各大媒体作为教育,引导青少年的主角,应利用好新媒体给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所带来的便利。建立全方位的新媒体宣传体系,积极为开展教育活动搭建平台。过去青少年获取信息主要通过一些传统媒体。如今,大多数青少年早就开始接触电脑、手机等新媒体媒介。青少年借助它们去接触外界,但在青少年尚未健全的“三观”面前,过多的信息让他们很难甄别。成长的烦恼、困境,通过网络接触的外界极易让懵懂的青少年陷入迷茫。如果能及时为他们提供出口,补充正能量或许一个危机就此化解。
三、新媒体时代下借助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1.借助新媒体,融合传统文化,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传统文化中,儒家代表孟子说:“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兼,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也,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道家观点提倡“贵生”、“养生”。传统宗教佛教教义也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见,传统文化已教导我们要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同时,传统文化一直宣扬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是“子不教,父之过”。如今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但父母常认为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就是对孩子的爱。评判孩子成功的标准在时代浪潮中也变得功利,分数、排名、收入成了给孩子贴标签的标准。最终导致许多问题出现,调查显示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些现象给我们敲响警钟。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可否尝试借助新媒体来帮助我们破冰。父母工作忙,没时间履行家庭教育,我们可挤出时间借助新媒体工具去关注孩子,与他们交流,让新媒体技术来打破物理距离上的障碍。首先,父母和孩子可以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相互关注,进而交流。其次,学校、家长间可借助新媒体,让家长可通过学校、老师去更多了解孩子。借助新媒体,让孩子有存在感,不再孤单。
2.借助新媒体,融合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生命观念。教导青少年珍爱生命,首先要从观念上改造他们。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生命观。现在青少年都爱用社交工具,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其搭建宣传平台。传统文化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养生”、“修身养性”等观点,我们可以结合近年一些青少年吸毒、斗殴、轻生、违法的案例去警示青少年。同时,借助新媒体去传播正能量引导青少年热爱生命、珍爱生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琴棋书画都是不可多得的强生健体、修生养性的好东西。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来建立专门的网站、贴吧、办网络画展等,社区、学校可以借助自己的网络平台去宣传,吸引青少年,让他们产生兴趣,并实地组织活动,让他们参与进来,比如让太极拳融入课间操,开展比赛;组织画展,音乐节等。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传播传统文化精髓。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树立爱生活、爱生命的观念。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范文2
[关键词] 生命教育;因素;中职卫校
近年来,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自杀他杀事件时有发生。从著名的云南大学马家爵残忍杀害4位同窗好友,到06年广东药学院大四男生跳楼自杀并砸死大二女生,再到今年雷州二中杀人事件和中山大学女生跳楼自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那一个个转瞬而逝的生命,在震惊、疑惑和痛惜之外,不能不追根溯源,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更深层面的思考:这些原本风华正茂的学生们为何如此漠视生命?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青春的生命失去了应有的鲜活和坚韧?作为传道授业、培德育才的学校,如何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从而让这些漠视与残害生命的现象不再发生?
1 中职卫校生命教育现状及意义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自1968年被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到21世纪的今天,生命教育已在全球迅速开展起来。台湾地区是中国生命教育的先驱,内地以上海和辽宁开展较早。近年来由于大学生自杀他杀事件的发生,生命教育在高校地区被逐渐意识并得到关注,但在中职学校的开展却鲜有所闻。据周利华的一份对学生生命教育调查结果显示:中职生生命意识态度和生命价值认识明显差于高职生。陈红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当前职校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比较淡薄,挫折承受能力较差,家庭、学校、社会的生命健康教育环节非常薄弱。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呢? 首先是中职生个体心理因素。众所周知,职校的学生来源多数是“差生”云集,大部分为考不上重点中学和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他们的成绩一般较差,学习行为和表现不尽如人意。到卫校后对学习不感兴趣,迷于网吧、嗜好烟酒、赌博、盗窃、逃学、早恋和打架斗殴等等各种漠视生命的现象大有人在;更有甚者在面对挫折时悲观失望,缺乏正确的解决方式,错误地选择摧残生命以释放内心的压抑、寻求解脱。
其次是家庭环境因素。我们熟知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对学生性格的形成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忙于工作,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问题,由于亲子沟通缺乏而导致家庭生命教育缺失;另一方面如单亲、离异家庭和弱势群体家庭等,因经济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而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因不良刺激影响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最后是社会和学校因素。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如攀比风盛行,社会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社会媒体如影视上的脱离实际的对死亡的宣传,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冲击和刺激,造成心理扭曲,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中职学校的教育虽不象大学重成绩轻综合素质那么严重,但侧重技能培训而忽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这种学校教育的环境下,学生很难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 中职卫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措施
中职卫校应该如何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关措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关注。
2.1 一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队伍。在学校和学生接触较多的是老师,对学生各方面有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言行身教,生命教育同样不例外。班主任作为中职学校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言估。所以,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队伍是生命教育的前提。
学校领导要重视加强班主任的素质培养,不断提升教师和班主任的人文素养和育人能力,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教师为人师表,表现出高尚的生命情怀,特别要努力创造人性化的环境氛围,采取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以高贵的思想和情怀影响和感染学生,引领学生的成长。教师首先要自己珍爱生命,先自爱后博爱并且充分体现教育的爱,有学者认为一个好教师的重要品质是心中有爱、热情和温暖。这些素质比教师的专业素质更为重要。生命教育不仅是针对学生的,也是针对教师的。试想,如果老师或者班主任是无爱的、冷漠的、厌教的,那么如何作为一盏明灯去照亮学生指引学生?
2.2 结合学校特点开展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目前无论在中职学校还是高校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都非常少,多以学生选修为主。要确保生命教育有效实施,必须重视开展生命教育课程。这是生命教育开展的根本措施。“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生命不保,谈何教育”。我们是医学学校,更要重视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懂得人“从何而来,因何而去,为何而活”。
学校在开展生命教育课程过程中,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首先确定教学目标。生命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爱惜生命。生命很美丽,但也很脆弱。让学生学会在人生痛苦、低谷和惨淡时能够正确坦然面对,从而拥有科学的生命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其次,要选定合适的教材,并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和理解感悟的程度划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也可组织本校老师自己编写即采用校本教材。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用要体现生死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合作精神、人际关系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存技能教育以及就业指导教育。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范文3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大学生在如何对待自我、他人、社会以及国家的态度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盲目,其对生命的感受更多的是迷茫和无奈,导致自杀、杀人等戕害和漠视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传统教育观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教育者则被看成传授知识的中转站。中学教育以高考为核心目标,无暇顾及应试教育之外的人文关怀,不少学生将好成绩当作其人生价值的唯一体现,中学生的个性、品质、情感等基本上是在自我摸索中发展起来的。[3](P77)进入大学校园后,学生因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人格、人性、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缺失开始显现;与此同时,大学生一般都远离父母,失去了家长日夜在身旁的监督管理,而任课老师和班级辅导员在比较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又很难做到时刻关注学生,因此,在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大学生极易失去人生方向,陷入迷茫,游戏人生,从而产生自杀、伤人等践踏生命的行为。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度溺爱,使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挫折的适应和承受能力普遍较低。进入大学校园后,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人际关系越来越淡化,心理也很不成熟。由于家长往往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子女产生了过高的期望,使家庭教育的人格培育功能被异化为追求功利的手段,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灵发展和生活体验。另外,部分学生早期的心理创伤,如父母早亡或者离异、父母关系紧张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当前,经济主义、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驱动下的社会文化,缺失了对人文价值的弘扬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大众文化是在商品化原则进入文化领域,文化工业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娱乐形式之后,利用现代科技,采用大规模复制的方式,创造出满足人们感官上低层次需求的文化产品。快餐式和模式化的大众文化,使得青少年的想象力被消解,判断力被扼杀,创造性被窒息,思想流于平庸,情绪陷入躁动,进而蚕食和消融了其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导致青少年生命价值的迷失和生命意义的迷茫。一般意义上,家庭教育遵循由私而公的生命教育路径,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学校教育则遵循由公而私的生命教育路径,即根据社会利益要求充实个体生命内涵。社会教育则处于矛盾和游离状态之中。三者之间的冲突,导致大学生命教育往往陷入相互拆台的尴尬境地中。学生彷徨在三者之间,最终极有可能被不良的社会教育所同化。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对策
加强高校生命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生命观,从而使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有助于教育培养真正的人,并使其受到人文关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其心理素质。因此,构建科学的生命教育体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4]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理解生命,把握生活,但是目前我国从事生命教育的师资力量缺乏,单单依靠生命教育课程,根本无法实现生命教育的价值目标,因此,要把生命教育专门课程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将生命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等融入高校教学工作之中,及时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丰富多样的生命价值教育,赋予教学更加活泼生动新鲜的内容。高校要在开设相应的生命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把生命教育思想渗透到教学中,提升现有教学内容,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我国高校德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性德育,寓于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性德育,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等活动性德育。这些看似全面,但由于其过于空洞抽象,说教分离,加上大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程度远低于专业课程,所以,高校德育活动效果并不十分明显。[3](P279)对此,要把健全人格构建作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最佳切入点,通过健全人格的构建和培养,把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协调起来。应强化高校心理咨询,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大学生殊人群和自杀高危人群的心理,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建立班级—系(学院)—学校多层管理体系,配备一批专业素质强,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将高校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精神渗透于学校管理中,特别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善于利用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班团活动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不断增进学生的知恩、谢恩、感恩情感。[5](P235)社会实践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之外,还可以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社会。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学会关心关爱,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参观烈士墓、殡仪馆、医院等,可以让大学生学会欣赏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参观监狱、看守所、戒毒所等,可以让大学生增强法律观念,以自觉维护生命的尊严。[6]由于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生命教育体制还不完善,大部分高校没有将生命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考评体系中,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自身经验来指导和影响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导致生命教育在认识上重视不够,在时间上保障不足,在实施中办法不多。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生命教育体制,必须深化生命教育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开展生命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探寻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郑婷婷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技能
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生长时期,阅历相对简单,社会经验不够丰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比较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的伤害。目前我们对于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仍然偏重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而忽视了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技能,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维护生命健康权的最基本能力,更是他们独立生活的可靠保障。近年来,教育界虽然就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但尚未彻底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注重自我保护知识的获得,忽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自我保护知识的说教,忽视自我保护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和亲身体验。因此,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尽早摆脱成人的庇护,更有利于他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生存能力的个体。
一、个体特征及现状
青少年的身体快速发育,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生理上逐渐接近成人,思维开始摆脱儿童期的形象性,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的理想和道德准则,开始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形象地称为“心理断乳期”或“精神断乳期”。人们常常用“多愁善感”、“喜怒无常”和“疾风暴雨期”来形容这一特殊时期,他们比较敏感,但不稳定;比较强烈,但相对脆弱;变化迅速,但不持久;容易冲动,缺乏理智控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富裕,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度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青少年的成长面临严峻的挑战,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1. 亲情淡漠,与家人之间情感联系减少; 2. 电视及各种现代媒体的消极影响;3. 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的缺失; 4. 日常生活中的危险与诱惑增加,自护能力差;5. 青少年的反叛、放纵、暴力、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等等。
有研究者调查发现当今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能力较差。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与学校教育的程式化;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极度缺失,使得学生不懂得珍视自己,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理解敬畏生命的意义;家庭的过度照顾,过度保护与孩子们的行为依赖及心理脆弱,是当前尚未解决的家庭教育误区;生理发育的提前和心理成熟的滞后,形成了中小学生既好奇又幼稚的危险的矛盾。他们只知道要保护自己,却又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什么时候需要保护自己,该怎样自救,该怎样避开危险,这也成了一种较普遍的问题。而传统观念认为,他们是不能保护自己的,片面强调成人对他们的被动保护,缺乏对他们个体抵抗生存压力、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主动性引导教育。
二、解决办法与途径
(一)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青少年生活阅历和经验缺乏,一般情况下他们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也不知道什么东西能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做事很少考虑后果。性格所致,对于某些事情他们偏偏喜欢做一些危险的尝试。如:独自去没有安全保护措施的水域游泳;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离家出走等。出现诸如此类的情况,家长就给孩子订下了清规戒律,学校制定了规章制度,不许做这做那,但很少给他们做进一步的解释,他们不知道不许做的理由,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危险性,他们出于好奇或逆反心理,会继续做一些危险尝试。所以,若要真正说服他们,就应该经常进行一些安全意识教育,通过看电视、引导学习以及让他们亲眼所见由于不注意安全而导致灾难的事例,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进而向他们说明安全规则,增强安全意识。同时,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青少年自觉实践社会主义道德,养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心,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广泛兴趣
在现代社会,家长都忙于自己的工作,面临很多时间、精力和心理上的压力,回到家后往往身心俱疲,需要休息甚至发泄怨气,经常会在家中抱怨这个,责备那个,以缓解自己的压力。为了孩子日后的幸福,家长的确应当仔细地审视自己的行为,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的压力和劳累,尽可能避免把工作中的不顺情绪带回家里,更不能把压力转嫁给家人或子女。“身教重于言传”,父母、教育者等成人自己的行为对青少年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因而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社会实践对于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断的学习对于现代人生活更是必不可少。青少年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最富于幻想,最易接受新鲜事物,渴望融入生活和周围世界。作为家长或教育者就应该在生活中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氛围,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鼓励他们自学,鼓励他们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从心理上多给予他们关心和鼓励,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塑造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促使他们人性的深入拓展和不断成熟。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意义;红色影视;研究构想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87-03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大学生理想信念迷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学习生活无目的感,空虚、寂寞、无聊等不良社会情绪也在滋长,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根据心理学家Frankl、Rollo May等人的观点,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是源于生命意义的缺失,即当代大学生物质的满足与精神失落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状态。[1]有调查发现高达34.0%的大学新生处于生命无意义、无目的状态,仅有13.9%的大学新生中觉得生命是有意义的。[2]
生命意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研究主题,它是大学生需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我国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包括中国瑞金红色影视基地,拍摄了如《》、《共和国摇篮》、《浴血坚持》等具有良好社会影响的红色影视作品,研究体现主流价值观的红色影视资源对大学生生命意义的提升作用,对于促进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孕育和谐社会心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生命意义的概念及其功能
Ryff和Singer[3]、Emmons[4]等人将生命意义定义为生命的目的和目标,主张采用《生活目的测验》等来测量个体的生命意义。Battista和Almond[5]、Bering[6]等人认为生命意义是个体对人生的积极关注以及对人生理想和生活目的的坚信程度,主张运用《生命观指数量表》来考察个体的生命意义程度。Reker[7]则认为生命意义包括个体拥有的人生目的、向着目标奋进的动力以及个体对人生事件所持有的价值观。Steger[8]也认为生命意义是指“人们领会、理解、或看到他们生活意义的程度,并伴随他们觉察到自己生命目的、使命、首要目标的程度”。可见,虽然生命意义的内涵界定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其内涵的核心是个体对人生目的、理想信念的追寻与拥有程度。
生命意义在积极预防自杀等心理健康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当人们感知到意义,拥有生活目标,具有一个独特的自始至终为生活奋斗的使命时,各项功能状态最佳。[9]生命意义的缺乏是导致价值观沦丧、心理症状产生的重要因素。系列实证研究发现,[10]生命意义较低的个体面对压力时会倾向于放弃努力,出现更多的空虚、抑郁和烟酒等物质滥用,对心理治疗的需求更大,具有更多的自杀意念和死亡数;而拥有生命意义感则能帮助个体从困苦逆境中获得积极发展,与生活满意度、快乐感、幸福感和身体健康有着较强的相关,培育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二、生命意义感的干预现状
弗兰克尔将“生命价值、信念和意义”引入心理治疗建立意义治疗,但其干预对象多局限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癌症患者、重症患者、肥胖妇女及有酗酒问题的成人、面临人生重大创伤者及夫妻治疗等,生命意义干预研究有待丰富和拓展到普通人群。例如,Steger在《牛津积极心理学手册》总结到:目前关于生命意义的有效提升路径甚少,基于积极预防及生命意义的重要性,他呼吁未来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普通人群的生命意义提升上。[8]
当前,自杀是15-34岁年龄段人口的首要死亡原因,[11]人们在此阶段具有寻求生命意义的强烈需求,[12]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是其自杀的重要原因。同时,面对不健康的社会心理,大学生由于其阅历的局限性和不成熟性,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错误引导,其生命意义感亟需培育或进行正常化的矫正。
目前国内对生命意义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但进展迅速,主要集中于测评工具的开发及信效度研究、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与心理健康、死亡态度或自杀意念关系的考察等方面。生命意义的干预国内当前主要为生命教育(主要集中于中小学生)和癌症、灾民等特殊人群的团体辅导,多为理论介绍和初步实践探索,其干预的路径有待拓展。生命教育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说教、灌输所起作用有限,生命意义培育应克服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不足,围绕大学生喜爱、富有体验性的活动(例如影视赏析),使其在体验中产生内心的感悟与触动,从而达到澄清观念、明确生活目标,协助其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
三、红色影视资源培育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独特作用
当今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的“读文时代”正在让位于迅猛崛起的“声像时代”,声像艺术以“一览无余”的优势迅速抢占了受众,并对大众进行全方位渗透。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实验研究表明影视作品主要通过对比积极的和消极的榜样以及发生转变的榜样、显示积极生活方式的益处和有害生活方式的代价、观看影视结束时提供的环境支持等来激发和改变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社会行为。西方心理学研究者最近的研究表明影视的隐喻可以有效缓解人们被评价的压力,让人们更容易放下僵化的防御机制心理,通过“认同、净化和领悟”三个心理机制来引导其积极成长有着长期性、保持性的效果,发挥其独特的渗透作用,对于心理逆反高的青少年有特别的效果。[13]此外,叙事传输理论也认为当人们对叙事性电影文化进行加工时很容易沉浸在电影文化的故事中,此时人们似乎离开了真实世界而进入了故事世界,当人们从故事世界中回来的时候,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实证研究表明叙事传输可以有效减少负面认知反应和人们反驳的动机。[14]
红色文化影视化是当今重要的文化现象。红色影视集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为一体,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主流价值观,讲述人生道理,通过寓教于乐、情境营造、榜样示范等机制对大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导向作用,激励大学生追寻与反思人生意义的教育功能,在国家软治理中扮演了重要力量。目前国内关于红色影视资源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存在以下两个不足:一方面,对体现民族文化主体精神和核心价值的红色影视文化研究不够,已有研究仅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分析红色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生命意义的作用,较少实证考察红色影视文化对生命意义的具体影响。发掘和利用红色影视文化独特的教育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德育的方式,拓展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路径,还有利于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另一方面,虽然西方将电视电影资源用于培育青少年价值观、治疗心理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很多,但这些研究结论对跨文化个体适用性具有局限性。因此,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红色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生命意义的影响显得十分必要,有助于大学生明确生活的目的,树立理想信念,从而改善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从源头上预防心理行为问题,丰富电影治疗和影视教育理论,拓展研究领域。
四、红色影视资源培育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研究构想
(一)开展红色影视资源融入大学生生命意义培育体系的理论研究
借鉴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历史,从理论上系统分析生命意义培育在大学生自杀预防、心理健康辅导及整个国民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综述中西方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理论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培育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工作、积极心理治疗、心理健康与咨询、教育技术学的相关原理,系统论述红色影视资源进入大学生生命意义培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操作性,构建大学生红色影视资源治疗辅导模式,为红色影视资源融入大学生生命意义培育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二)进行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特点及与红色影视资源观看关系的调查研究
可在初始访谈和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大学生红色影视资源观看情况调查问卷并结合生命意义等心理自评量表和残句补全任务,对所在学校或地区的大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分析大学生观看红色影视资源的数量、途径、方式、目的和类型,以及分析生命意义的现状特点,从横断研究的角度考察红色影视资源观看对大学生生命意义、自杀意念的作用程度。在横断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聚合交叉设计,进行追踪研究,纵向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的发展规律、红色影视资源观看的特点及对生命意义的影响、生命意义在自杀意念中的作用机制等。
(三)建立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红色影视资源素材库
根据电影赏析的选片原则及大学生生命意义培育的目的,对大学生以及相关领域专家采用开放式访谈法、提名法和评定法,围绕生命意义的“追寻意义”、“拥有意义”、“自我超越”、“求意义的意志”、“存在盈实”、“生命目的”、“生命控制”、“苦难接纳”、“死亡接纳”等维度对相关红色影视资源进行科学分析和筛选分类,初步建立不同题材类型的大学生生命意义培育的红色影视资源素材库,供大学生或成人的心理健康自主学习及心理辅导人员、社会工作者的研究与实践使用。
(四)实施红色影视资源对大学生生命意义影响的系列实验研究
可在红色影视资源治疗辅导模式的基础上设计具体的干预方案,招募被试,从实验研究的角度探讨红色影视资源对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各维度的有效性,考察不同变式辅导模式的实验效应的产生、变化规律或特点及其与个体心理逆反的关系,分析影片特征和个体特征(性别、城乡来源及人格)对实验效应的影响,向有关部门提供系列决策咨询建议,以期较好地实现成果转化。例如红色影视资源对大学生生命意义影响的ABA时间序列设计研究;有/无指导的红色影视资源对大学生生命意义影响差异的实验研究;非结构化定向、结构化不定向和结构化定向三种红色影视资源治疗辅导模式对大学生生命意义影响差异的实验研究;影前辅导、影中辅导、影后辅导和全程辅导四种红色影视资源治疗辅导模式对大学生生命意义影响差异的实验研究;红色影视资源的特征对不同性别、城乡来源、人格特征大学生生命意义影响差异的实验研究;红色影视资源对大学生生命意义影响与心理逆反、自杀意念关系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贾林祥,石春.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142-145.
[2]李旭,卢勤.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 1232-1235.
[3]Ryff C D, Singer B H. The contours of positive human health [J]. Psychological Inquiry, 1998, (9): 1-28.
[4]Emmons R A. Personal goals, life meaning, and virtue: Well springs of a positive life. In C L M Keyes, J Haidt (Eds.), 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life well-lived (pp. 105-128) [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5]Battista J, Almond R. The development of meaning in life [J]. Psychiatry: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1973, (36): 409-427.
[6]Bering J M. The existential theory of mind [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2, (6): 3-24.
[7]Reker G 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dimensions, and measurement of existential meaning. In G T Reker, K Chamberlain (Eds.), Exploring existential meaning: Optimizing human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pp. 39-58) [M]. Thousand Oak, CA: Sage, 2000.
[8]Steger M F. Meaning in life. In S J Lopez (Ed.),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nd ed., pp. 679-687) [M].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0]张姝h,许燕,杨浩铿等.生命意义的内涵、测量及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10,(11):1756-1761.
[9]Michael F Steger. Making meaning in life [J]. Psychological Inquir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sychological Theory, 2012, 23(4): 381-385.
[11]张杰,景军,吴学雅,孙薇薇,王存同.中国自杀率下降趋势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1,(5):97-113.
[12]Michael F Steger, Shigehiro Oishi, Todd B Kashdan. Meaning in life across the life span: Levels and correlates of meaning in life from emerging adulthood to older adulthood [J].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Dedicated to Furthering Research & Promoting Good Practice, 2009, 4(1): 43-52.
[13]黄籍毅,王鑫强.电影疗法的作用机制、干预流程及案例述评[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7):43-49.
[14]Green M C, Brock T C, Kaufman G F. Understanding media enjoyment: The role of transportation into narrative worlds [J]. Communication Theory, 2004, 14(4): 311-327.
作者简介: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自杀意念 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桑海云(1980- ),女,江苏沭阳人,淮阴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强冬梅(1966- ),女,黑龙江鸡西人,淮阴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咸大伟(1984- ),女,山东临沂人,淮阴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江苏 淮安 22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苏北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大学生轻生现象及优化生命教育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BXLKTYJ13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75-02
自杀意念又称自杀动机,指自己有意识地自愿结束生命的意念而无行为,它并非一种精神症状,正常的人由于失恋等原因也可产生自杀意念。虽然自杀意念并不一定导致自杀行为,但相关研究发现它是预测自杀行为最为敏感的因素,也是自杀行为发生必然经历的心理过程或阶段。有自杀意念的人大多只是无限夸大了个人的精神痛苦程度,认定自己所蒙受的打击举世无双、空前绝后,于是便有了万念俱灰的感觉,死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自杀意念作为一种比较隐蔽的心理活动,虽然是一过性的,但反映了个体某个时期的消极思想动态,因此了解自杀意念的产生及影响因素,对于自杀行为的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苏4所高校大一到大四学生中(平均年龄:21.39±0.05岁)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问卷675份,有效问卷641份。
2.研究内容和研究工具。自行设计问卷,包括学历、专业、性别、年龄、年级、来源、家庭结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失恋过,是否有过性经历、性格、压力程度、是否有安全感、是否目睹或亲身经历家庭成员有过暴力行为。心理问卷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两道自编问题。其中一题是评估自杀意念情况,即你曾经想过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有4个选项:A经常,B有几次,C有一次,D从来没有。另一题是评估自杀行为情况,即从出生到现在,你是否有过自杀行为?有4个选项:A经常有,B有几次,C曾经有过一次,D从来没有。
3.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并对样本差异的显著性进行X2检验和F检验。
二、结果与讨论分析
1.不同学历、专业、性别、年级自杀意念的比较。不同专业、不同性别自杀意念无统计学差异,但不同学历、不同年级的自杀意念有显著差异,本科生的自杀意念高于专科生,大一学生自杀意念高于其他年级。这可能是因为本科生社会期望值比专科生要高,因而本科生的压力比专科生要高,对很多学生来说难以承受,所以自杀意念要比专科生高;大一学生刚经历高考,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个痛苦的经历,加上进校后要面对环境、学习、生活、人际等一系列适应过程,因而自杀意念要比其他年级高。
2.不同生源地、家庭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自杀意念比较。不同的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自杀意念无统计学差异,但不同的家庭类型、是否独生子女的学生自杀意念有显著差异。健全家庭的学生自杀意念高于单亲家庭,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健全家庭的学生自杀意念高于单亲家庭,这可能与时展、人们的观念转变有关,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会受家庭的影响,反而会获得更多的爱,这比很多夫妻关系不和、貌合神离在一起要好,因而健全家庭学生自杀意念反而比单亲家庭学生高;独生子女因为从小就是家庭的核心,聚集的所有人的爱,反而阻碍一些方面成长,如容易自我中心、不能承受挫折等,因而自杀意念比非独生子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