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时代对学生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时代对学生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信仰;影响;对策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新媒体因具有容量大、载体新、时效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网络平台和物质技术环境,网上聊天、博客、微博、播客、交互网络电视等新兴的媒介手段在以新的方式传播信息的同时,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青年大学生是网络常客,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最大,复杂的网络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甚至影响着他们的信仰。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
网络文化隶属于文化大范畴,是网络上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1.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支点的网络而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说,特指以语言数字化为前提,以互联网络为基础,以电子传输为依托,以创新和互动为核心,与现实文化密切联系的文化现象。
2.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
(1)网络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在传统社会里,消费和文化是相对分离的,人的情感需求和终极关怀通常是在消费活动之外,通过特定仪式获得的。在网络社会里,人的心理需求、社会期望、信仰等均被压缩,还原为经济行为,即消费,消费者通过网络实现对各类精神文化产品与精神文化的占有、欣赏和利用,获得物质的满足或精神的愉悦,实现了实际意义上的享受,使信息资源的享受功能发挥到极大的程度。(2)网络文化具有多样性、交互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中国社会日益多元化,文化日趋多元,网络也不例外。由于互联网有巨大的虚拟空间,不受现实社会中各种身份、地域的限制,这种多元化的特征显得更为突出。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文化越来越呈现一种多元并存的状态。在信息网络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趣味性和娱乐性成为生活的重要特征,借助现代网络技术的强大传播力量,网络文化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带给人们新鲜的阅读体验。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
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信仰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大众性使之成为提升人类,尤其是大学生智慧的途径,通过网络构筑整个社会的神经系统,将低智商转化为高智商,将相互分离的个别人的智慧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组织智慧、国家智慧、人类智慧。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传播为大学生实践自律精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训练场。在互联网这样一个虚拟空间里,缺少他律的道德力量,只有靠个人自主的道德意识和自律精神才可以杜绝不良文化的毒害,因而大学生分享网络文化的过程就是提升他们自主意识、提高自律精神的过程,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不论是自主意识和自律精神的提升,还是道德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有利于大学生信仰的形成和稳固。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信仰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虽然同样注重理想和追求,但更注重现实和功利,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和世俗化。(2)大学生信仰呈多元化发展,进而出现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问题和形形、千差万别的价值观念,使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取向面临“多元价值”的冲击,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直接导致大学生信仰根基不稳定。(3)受网络虚拟文化的影响,面对现实生活产生不适感,甚至会出现各种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无法区分而导致盲目或困惑的状态,进而导致大学生信仰的迷失。
三、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
1.转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要帮助大学生认清主流信仰之外的信仰,改变目前理论教育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突出问题,不只注重灌输,且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解决大学生在信仰上及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要大力发展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发展,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关键是利用好网络文化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使引领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网络时代对学生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网络时代;中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333-01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当今社会成员的网龄趋于低龄化,而学生由于学习的需要和时代环境的影响自然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网络。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不健康的网络信息资源泛滥成灾,中学生心理建设尚不完全很容易沉溺在网络构造的虚拟世界中从而忽略作为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以致无法完成学业任务。
一、网络时代中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内容无法跟进时展
一直以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很难得以实现,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往往都是在监督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约束、行为习惯约束甚至是思想约束,学生的个性化意识在长期压制下要么逐渐消失要么愈加强烈,而网络时代以其特有的自由性、虚拟性极大满足了学生的这部分心理需要。在网络时代中成长的中学生其思想观念和性格特点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管理内容的缺失观念的落后不但使教师无法准确把控学生的思想变化也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沟通。
2、管理手段无法满足网络时代的需求
管理手段是决定管理制度实施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在中学期间学校的管理执行人员一般都是由教师单独担任,方式基本固定与班级例会、教师组织的主题活动或者学习检测等。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想意识都与网络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关联。如果在网络时代下教师仍然坚持采取与网络无关的管理手段不仅无法帮助教师及时探查到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令教师错失管理学生的最好时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
3、肯定多于否定容易引起学生反叛心理
许多教师接管的班级中可能都存在由于沉迷网络而引起学生厌学情绪的事件,这一客观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对网络的不良印象,甚至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而对网络本身具有的优势全盘否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然无法站在长辈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优缺点,可能还会与学生产生思想分歧并不断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困难。如果中学生长期没有接受正确的网络引导甚至会逐渐形成难以戒除的网瘾是,甚至出现网络失德、网络违法等恶性事件。
二、解决网络时代中学生管理问题相关对策
1、创新学生管理制度
必须承认的是,网络在对开展教学活动起到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在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上加以改进并创新是进行现代中学生管理的必然趋势。传销学生管理制度要求教师立足教学现状结合时展,客观系统的分析总结网络时代下的教学特征和学生特点,准确判断网络时代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根本原因并对此进行规范性管理,尽量在保留网络优势的前提下消除网络时代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2、优化管理手段与学生建立共同话题
脱离网络的管理手段虽然具有不可否认的必要性但是却依旧无法满足网络时代下对中学生管理目标的需要。优化管理手段主要是指在学生管理中融入针对网络管理的方式手段,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学校要培养具备一定网络技术的管理人员,普及教师应该了解的基本网络知识并打破师生交流障碍,通过与学生的深入沟通可以令教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这一管理手段的开展可以将班级作为管理单位,建立特定的网络交流群组与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
3、引领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强制性的教学管理模式在于网络的包含性和自由性发生碰撞时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网络,长期以往还会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柔性管理相对硬性管理而言更具有实际效果,在网络时代下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不可能完全脱离网络进行,因此学校管理人员需要对学生进行网络引导,应用科学的理论性知识和实际指导引领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念和网络下意识,避免由于学生的自主摸索而出现网络的过度应用现象。
教育领域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期间同样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网络时代的影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执行人员与中学生有着大量的接触时间,教师只有客观看待网络时代为中学生带来的双重影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对网络时代中学生管理方案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新芝.浅谈网络时代中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师,2013,30:25.
[2] 孙晓莉.网络时代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0:200-201.
网络时代对学生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开展
小学阶段是个体思想道德成型的重要阶段,做好德育工作,是小学班主任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多是通过学校宣传、教师讲解、家长教育的方式开展,在网络时代下,对德育教育工作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班主任,需要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调整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
一、网络时代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在科技的发展下,网络已经渗透至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小学生对网络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他们会利用网络看视频、玩游戏、听音乐等,不可否认,网络确实对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价值观冲突也是普遍存在的,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并不稳定。在网络上,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世界观朝着我国汹涌袭来,更有甚者,通过歪曲事实制造了一系列的黑色文化。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网络给小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分辨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类负面信息的影响。劣质的信息资源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甚至导致小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出现扭曲。
德育是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这一阶段的德育教学旨在培养小学生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在网络时代下,传统的家校互动德育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小学生发展的需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发挥出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上的先天优势,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与正确的是非观念。
二、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尊重中心地位,构建和谐关系
进入了网络时代后,每一个个体,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者,传统的一元权威结构被瓦解,表现出强烈的个体性。在网络时代下,关注个体的需求和体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是德育在育人方面的基本要求。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做,亲自参与,对外部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身处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尊重孩子们的主体、中心地位,做到换位思考,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需求、年龄、个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学方式,合理应用德育资源,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让学校成为德育联动模式的中心。
同时,还要构建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欣赏学生,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特殊的年龄段,他们自尊心强,希望得到同学、教师、教师的认可与关注。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将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用深沉的爱来看到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是优等生就予以他们特别关注,也不能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就过分苛责。只有认真公平的对待学生,才能够让他人从心底里接受德育教育。
(二)轉变教育思路,开展网络教学
为了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育思路,将德育教学与网络相结合,通过网络时代提供的各类资源来弥补传统德育教学的短板。借助社交媒体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表现,沟通想法,形成教育合力。
为了提高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效,还可以组织孩子们自己来建立班级网页,亲自动手,将生活中的内容分享到班级网页中,进行科学的判断,在整个过程中,以孩子们的动手为主,教师只要负责监督即可。同时,设置班主任信箱,孩子们可以通过私信的方式与班主任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对于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寻求班主任的帮助,这对于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效用。
(三)促进道德内化,提倡合理上网
人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无律到他律的过程,德育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课堂上的德育理论,更重要的是实现道德内化,将其践行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德育理论的传授说到底,是带有强制性的,只有引导学生将外在道德转化为自身的终身品德,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飞跃。在德育教育内容上,要积极借鉴网络技术,让德育内容变得活泼、生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形成课上、课后的联动。在课后,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参观博物馆,通过实际生活来理解自己在课堂中学习到的德育内容,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到德育教学中,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的问题,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合理上网,在这一方面,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积极向上的网站,如学乐中国网、中国儿童资源网、中国少年雏鹰网,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传至班级网页,针对网络中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孩子们有目的的参与“网络摄影大赛”、“网络读书征文”等活动,发挥个性特长,做到合理上网。
三、结语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小学德育活动带来了新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积极应对时代的要求,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应对网络时代不良信息思潮的影响。深刻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爱心、耐心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雷.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J].科技资讯.2015(25)
[2]窦桂梅,陈世荣.天机云锦妙剪裁——窦桂梅《晏子使楚》教学实录与赏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6(01)
[3]金晔.实用理性运思下的文化制衡——老舍《骆驼祥子》新释[J].中国文化研究.2014(04)
网络时代对学生的影响范文4
>>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趋势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机遇和挑战 浅谈网络时代对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浅谈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机遇和挑战 试论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机遇和挑战 浅谈网络时代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网络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究 后网络时代下如何开展高校思政教育 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转变探讨 浅谈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和突破 网络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机遇及挑战分析 网络时代大学生法制意识教育探究 网络时代与学校德育 网络时代与群众工作 浅析如何应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机遇与挑战 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网络伦理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 资助工作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探究 网络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李丽娜.网络时代:思政教育如何应付[J].辽宁教育,2014(20).
[3]阮博.“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学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5-12.
[4]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5]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M].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108.
[6]关于公布2015年全省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评选结果的通知,.
[7]网络安全:智能时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http://chinair
/news/20150922/152429626.shtml.
网络时代对学生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一、网络时代之下的思政工作特点分析
(一)网络时代下的凸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复杂性
网络文化就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超越了民族以及国家的界限。但是,当前网上大部分的信息都是西方网点传播的,网上的信息量较大,以及我国网上的信息没有西方多,这样就必然导致西方在网上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观念,这些发达国家通过网络进行资本主义思想的渗透,从而对大学生的意识以及观念进行改变,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不明确以及不稳定之下,其中的负面思想以及言论就会对当前的大学生造成困扰以及误导作用,对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不利。
(二)虚拟的环境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艰巨性
由于在网络上,人们的行为以及语言都是在虚拟的环境之中,换句话说,不是人和人面对面的谈话以及交流,而且通过电脑以及网络媒介进行交流。这种网络的虚拟性,大幅度降低了对人们道德以及语言的约束。此外,也没有针对网络形成法律规范,很多学生在网上放任言论,忘记了对于社会的责任。甚至很多学生不负责任,随意在网上传播负面消息以及言论,比如,散布一些谣言、虚假信息,或者传播木马病毒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就使得现如今的思想政治工作更为艰巨,教师更加需要对学生的行为以及言论进行规范,让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网上道德以及行为。
(三)网络时代下更加突出了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性
由于网络时代的快速到来,很多学生以及教师都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网络技术并未能完全掌握,对于相关的网络文化等也是知之甚少,所以,导致当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网络时代的先进性以及时代性更加凸显了当前的思政工作的传统性,传统的思政工作也难以适应当前的网络环境。传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严重受到场地、时间的制约。但是,将思政教育和网络相互结合,在任何时间以及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电脑以及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一)对网络道德进行规范
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道德教育,促使学生将自律和他律相互结合,从而提升学生鉴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分清楚哪些信息是有害信息以及负面信息,哪些信息是有用信息以及正面积极的信息,需要培养学生自觉抵制西方负面有害言论。与此同时,需要加强网络的监控,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网上可以接受正面以及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达到网络教育的效果,提升学生道德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的氛围
网络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文明进步的标志,在网上应当用先进的文化取代落后以及腐朽的文化,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空间,传播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思想,营造出丰富多彩以及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丰富思想以及发展党的思想教育,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采取学生喜爱的方式,比如,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聊天室、电子论坛等,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思想政治信息的传播以及学生比较熟悉。
(三)建立红色网站以及加强思政教育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积极转变思想,不能采取以往说教的形式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可以建立红色网站,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思想以及进行思政教育工作,通过交互、平等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真正做到以理服人。其中,秀的思政网站单纯传播思政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主要是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思路都很活跃以及热爱新事物,单纯传播思想政治信息对于学生难以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所以,不但应当进行思政理论传播,而且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有趣的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思政教育。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以及治疗工作
在网络时代之下,很多学生存在网络心理障碍,比如,有学生将大量的精力以及金钱用在网上游戏上,不但耽误自己的学业,而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甚至也会出现心理异常的情况,比如网络成瘾、睡眠障碍、食欲降低、思维迟缓、厌恶社交等,针对这样的情况应当开必要的指导课程,尤其是要防止学生网络成瘾以及性格孤僻,对于这部分学生需要做好咨询以及治疗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需要研究网络时代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相对更为复杂、艰巨,并且更为凸显了传统性。
网络时代对学生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网络时代;价值观;路径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关系党和国家的未来。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的大学生是运用互联网的重要群体之一。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与外界交流的方式增多、受外界的影响程度增强,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互联网所构成的虚拟世界已经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日益突破虚拟的边界,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需要重视的现实问题。如何适应时展的变化,科学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网络时代的复杂现实环境
1.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网络紧密相连,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和外界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资源,在网络中大学生接触到各种观点和观念、文化和习俗,获取来自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但网络正如一枚硬币,亦有正反面,网络信息的大量传播以及网络信息内容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严重影响。2.在网络环境中,面对各种信息,大学生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存在不足;面对各种有害信息,大学生的抵御能力匮乏。而大学生经常处于这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因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要适应时代要求,积极面对复杂环境,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网络时代的复杂环境是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客观要求。
(二) 应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渗透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西方国家对我国在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持续进行。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西方国家重视通过网络手段加强对我国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渗透,用西方价值观影响中国青年。2.在网络信息中,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观念、生活方式等信息及西方的价值观通过各种网络形式对我国大学生进行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形式对我国大学生进行"西化",把嵌入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信息形式进行传播,诱导我国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西方价值观念。因为西方国家运用网络形式对我国青年进行思想渗透的方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对加强我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危害较大。
(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随着我国加快推进市场经济的进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市场经济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时,存在过分强调经济发展的现象,在思想方面的教育存在不足。在我国各个地方普遍存在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在思想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和引导匮乏。在这种忽视思想教育的环境下,严重影响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2.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社会群体利益分化、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面对复杂的现实环境,对我国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造成一定影响。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对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笔者认为,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在价值观教育重要性方面认识不足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价值观的状况关乎国家的未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大学生,才能为国家输送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培养方面,虽然相关专家学者和高校都在积极努力,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还未予以高度重视。1.在学生个人意愿方面,在高校并轨改革之后,高校学生就业采取自主择业的方式,使学生和家长把在高校学习的重点放在与工作相关的课程之上,主要集中于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政治理论课却在大学生心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2.在高校教育方面,高校在就业指标考核体制的约束下,缺乏对政治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部分高校在政治理论课堂教育方面属于薄弱环节;3.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支撑制度体系,缺乏有效的资金和政策支撑。
(二)在价值观培养方面缺乏社会环境支撑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家庭、高校等社会多方协同合作,才能完成。但是,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主要通过高校进行教育培养,但仅仅依靠高校本身,还是不够的。1.当前情况下,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具有长期性特征,效果短期难以显现;但同时,高校就业率是考核一个高校的重要指标,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社科类专业在就业指挥棒的调节下,甚至被限制或停止招生;2.学生家长因为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在价值观培养方面作用没有得到发挥;3.在企业方面,相关就业单位用人导向存在盲目性,相当部分的用人单位更加重视英语和专业课学习,特别是很多单位把英语成绩作为硬性资格条件,缺乏对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方面素质的考量。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持久和有效的宣传,网络媒体充斥着大量娱乐信息,客观上助长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风气,不利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
(三)在价值观培养方法方面缺乏创新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普遍使用网络,接触外界信息渠道广、信息获取速度快,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对他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在我国高校中,广大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一直在培养方法方面进行努力探索,但在大部分高校中,缺乏对网络时代特征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以前的教育方法,主要采取课堂教育的方式,在政治理论课堂教育中,政治说教意味较为浓厚,缺乏贴近大学生实际的政治教育内容,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失去吸引力。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面,一般采取开卷或者闭卷的笔试考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他们而言更多考察的是记忆能力,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相去甚远。因此,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三、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路径思考
(一)建立价值观培养的多元协同体系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仅依靠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封闭式的教育,是不能完成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重任的。通过利用网络手段,大学生接收到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也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等多元主体有效协同。1.政府要加强对价值观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通过完善制度等措施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培养提供制度保障,有效利用现有爱国主义等教育基地进行价值观教育;2.社会各界要增加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的支持力度,用人单位要改变单一用人导向,完善包括价值观等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方面在内的复合型用人导向制度,相关网络媒体应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积极传播正能量,相关团体和社会组织应多开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活动,营造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3.高校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的发展,加强对校园网络媒体的规范和引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重视思想政治方面的课堂和课外学习,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在价值观教育和培养过程中,须不断在方式、方法上面进行创新,要敢于突破常规,勇于与时俱进。1.加强对网络的运用,构建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通过微博、论坛、飞信、QQ群等方式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建立和大学生进行交流的网络渠道,通过构建网络交流渠道,协助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教学;2.运用网络手段促进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的完善,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新网络信息,合理使用网络图片、网络流行语、网络视频等辅助教学,把网络上大学生关注的焦点社会话题引入课堂,进行讨论,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3.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考核方面,改变单一笔试的考核方式,建立包含笔试、网络形式的实践测试及其他形式在内的复合考核体系,除笔试之外,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网络形式的测试,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网上讨论、制作网络视频、撰写网络征文和日志、感悟等各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考核。
(三)构建价值观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项复杂任务,需要通过构建价值观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来实现。1.构建价值观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求把价值观指标和就业指标等一起,列入对高校的考核考评体系,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人文社会科类专业进行政策倾斜和就业扶持;2.用人单位要从长远出发,重视人才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素质,重视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方面的考核,网络新闻媒体应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进行有效宣传;3.高校在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在评优评先等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考核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对大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4.政府应不断完善企业、高校等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核方面的制度规范,在全社会形成企业、高校、社会参与的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大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肖铁岩.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2(8)
[2]刘芳.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的机制建构[J].前沿,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