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1
【关键词】 农村 农村居民 体育锻炼 体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一重大战略规划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者素质应是新农村建设的主题。
1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现状的调查
我们随机选择了河北省的邢台、邯郸两地共五个县的32个村庄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300份,回收2178份。问卷主要调查了上述地区的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情况、体育锻炼的时间地点、选择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
1.1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由于农村居民的特殊性,我们不可能用通行的体育人口标准来衡量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情况,因此,我们采用了最为简单的方式,即,在过去的一年中是否曾经参加过体育锻炼为判断上述地区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状况,并且把在校学生排除在调查对象之外。调查发现,在过去的一年中,有50.18%的人曾经参加过体育锻炼活动,共计有1093人,其中12.54%基本达到了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31.65%的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但不能达到体育人口标准,其余55.71%属于偶尔参加体育活动者。在被调查者中,男女比例分别占59.41%、40.59%。
1.2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地点选择情况调查
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较大,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同样受季节性影响较大。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往往带有较强的随意性,多数人参加体育活动没有固定的时间,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农忙时活动人数较少,而在农闲时活动人数较多。在地点选择方面发现,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把锻炼的地点选在田间小路上,而选择正规体育场所(学校中的体育场地或村落中的健身场地)仅有27.4%,这从侧面也表明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的简陋。
1.3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调查
自联产承包以来,农村居民处于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结构,在进行健身锻炼时往往处于自发的组织形式,调查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有75.38%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参加体育活动主要是自发的形式进行。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参加体育锻炼者时,独自锻炼的占参加者的43.87%,与家人一起锻炼的占19.31%,与朋友、街坊一起锻炼的占36.82%。随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参加有组织活动的人数正在增加,希望参加有组织活动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有62.45%的人明确表示如果有专门机构来组织农村居民体育活动时将“一定参加”。
1.4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选择调查
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形式多种多样,调查发现,77.64%的农村居民在选择健身项目时首选慢跑和健身走,其中,老年人居多。有21.71%的居民经常参加乒乓球或羽毛球运动,这部分人群中以中年男性居多。有20.44%的居民经常进行毽子或跳绳等单人练习类体育活动,主要以家庭妇女或年轻女性为主。有7.9%的人把太极拳、梅花拳等传统武术作为经常练习的项目,主要以老年男性为主。从上述调查我们发现,在项目选择方面与性别和年龄关系最为紧密,而篮球、足球等群体型项目在农村居民中很少进行,走访中发现,这一情况并非是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居民不喜欢,而是受到体育场地设施影响比较明显的结果。
2影响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调查情况来看,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居民体育参与情况不容乐观,归结原因,基本属于下述几种情况的影响。
2.1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未能正确树立
由于长期小农经济的思想影响,追求温饱和发家致富成为两个不同阶段的追求,当人们在发家致富的同时,很难考虑到如何更好提高生活品质。在这一惯性思维的影响下,体育意识和价值观明显淡薄,普遍存在前面所述的“劳动等于体育锻炼”的落后认识。而真正当疾病袭来时才想起体育锻炼能够祛病健身的体育价值。
2.2农村体育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由于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长期以来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水平较低。尽管国家推出了农民健身工程的好政策,但在目前我国实际经济情况下很难惠及每一个村落,使之大幅改善体育设施情况。而目前大部分村落基本普及的以体育彩票公益金援助的全民健身路径等健身器械也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另外,农村中拥有突出体育技能的人非常少,又很少有专人进行体育健身指导,农民进行健身的趣味性、技巧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也影响了居民的体育锻炼热情。
3建设新农村背景下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体育工作全面推进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改善传统的健康认识。
3.2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为农村居民体育锻炼提供场所。
3.3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为农村体育工作奠定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2
(1.陕西省宜君县三集中业余体校 陕西宜君 727
>> 关于新农村居民理财调查分析 甘肃省农村居民急救常识掌握现状调查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财产现状调查分析 农村居民患病现状及其就医方式调查分析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冀南地区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研究 西吉县农村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湖州市农村居民口腔保健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常熟市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调查分析 河北省农村居民饮酒行为特征调查分析 门源县东川镇农村居民吸烟状况调查分析 高碑店市农村居民环境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结构调查分析 农村居民农药中毒预防及相关急救知识的调查分析 河南南阳农村居民购买力调查分析 连云港市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状况调查与比较分析 农村初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 乐山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http://,2012-07-20.
[3] 王景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重点西部、难点在西部农村[EB/OL]http:///macroeconomic/
[4] 平永忠.山东省农村小广场体育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5.37(1)11-17.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背景 图书馆 下乡 意义
[中图分类号]G2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35-01
在农村,完全对农民朋友开放的图书馆很少。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还应建设精神文明。而后者往往容易被简化或是忽略,这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图书馆下乡(以村为单位,在农村建设小型图书馆)能很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精神面貌现状分析
(一)传统的娱乐方式
农闲季节,农民朋友一般通过看电视、打牌、闲聊、到处转悠等方式来打发空闲时间。看电视除了能打发时间外,只会让人越看越空虚。打牌除了能让人消遣时光外,只会让人越打越浮躁。闲聊除了能让人彼此交流外,只会让人越说越无聊。到处转悠除了让人漫无目的的游走外,只会让人越转悠身心越疲惫。这些传统的娱乐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朋友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且也不能提高农民朋友的素质。唯独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本好书,能让人为之欣喜和振奋。
(二)科学文化知识缺乏
在农村,近亲结婚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病不就医而信迷信的大有人在。可见,科学在农村还很匮乏。导致科学在农村匮乏的原因之一就是科普方面的图书在农村严重不足。常常由于经济原因的制约,很少有农民主动买书看。如何解决农民免费阅读图书的问题是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其实,在农村建设村级小型图书馆供农民免费借阅是一个可行且不错的办法。如果有供农民免费借阅的图书,肯定有不少农民会利用农闲时间来看书。看书对增长农民的科学知识和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都是很有帮助的。图书馆下乡,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民无图书可读的问题。图书馆下乡应做为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措施的重中之中。我们不求科学在农村的普及一蹴而就,但求科学在农村的普及随着图书馆下乡而不断深入。科学早一天在农村普及,就能早一天惠及农民。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图书馆下乡的重要意义
(一)图书馆下乡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也应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农村,缺乏的不是粮食,而是精神食粮。好的图书无疑是一种上好的精神食粮,而农村,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好的图书。图书馆下乡无疑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让农民朋友尽情享受文化盛宴。农民朋友不但可以通过读书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能陶冶情操。农民朋友的精神风貌随之焕然一新,就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能够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二)图书馆下乡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资源
在农村,大多数小学、中学还没有图书馆,这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有多少阅读资源,而他们仅仅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下乡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图书馆不仅对农民朋友开放,同样也对小学生、中学生开放,让他们有好书可读。图书馆下乡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源,有利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有利于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小学生和中学生是学习知识、吸收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这个年龄段学到的知识可以终身不忘,图书馆下乡可以为他们在学习的黄金时期提供足够的知识资源。
(三)图书馆下乡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
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哺育心灵的母乳,启迪智慧的钥匙。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由此可见,书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简而言之,书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书能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书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图书馆下乡,服务对象和受益对象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通过自主阅读、广泛阅读、持续阅读,他们的素质会随着不断的阅读而不断的提高。
(四)图书馆下乡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在农村,酷爱读书的人不在少数。然而,有一部分人由于经济原因买不起大量的图书,这成为了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道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图书馆下乡如同久旱逢甘露,长夜得明灯,及时满足了那部分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图书但又酷爱读书的农民朋友的学习阅读需求。图书馆下乡,意味着图书可以免费借阅,农民朋友不用自掏腰包就可以阅读自己想读的图书,从而免去了他们由于购买图书而支出的那部分费用,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是显而易见的。
(五)图书馆下乡可以让图书资源共享
农村图书馆实行免费借阅制度,借阅者将图书从农村图书馆借出去,并在规定还书日期内将图书还回图书馆,这样图书就可以周转使用,同一本图书就可以被不同的借阅者反复借阅,真正做到了图书资源共享,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每一本图书的作用。图书馆下乡可以让图书资源共享,既做到了大家有书可读,又可以节约大量用于印刷的纸张,节能环保是肯定的,这与国家和政府所倡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高度一致的,必定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书馆下乡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图书馆下乡是培养现代农民的基本保障,图书馆下乡是指导农民科学务农的重要依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图书馆下乡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期待图书馆下乡能早日实现,以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4
关键词:满意度;农村居民;新农村建设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满意度是个体对某项事件的综合认知判断,作为一个认知因素,通常被用来衡量被测评事件的社会认可度,是反映个体主观认同感的关键指标。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已近十年,政府为新农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人———农村居民对这项建设主观上是否有认同感?他们如何评价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政策?哪些因素影响着这些评价?明确这些问题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工作持续有效的进行,有助于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农村居民能真正分享和获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新农村建设开展近十年来,政府决策部门和学者对于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进行了一些研究。田野和赵晓飞通过对湖北省71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经济收入、惠农政策、教育、医疗、交通和干部作风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满意度影响很大,其中农村居民对惠农政策、教育、医疗满意度较高,而对经济收入、交通和干部作风满意度较低;进一步观察发现:农村居民满意度在其性别、年龄、有无孩子上学等方面差异不大,但在文化程度、收入来源与家庭人口数等方面差异较大。[1]刘成奎发现,湖北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满意度总体上为6.065,二级指标中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农业科技与培训、农田水利设施、惠农政策的满意度偏低;调查对象的家庭年收入、年龄、职业、受教育年限对其满意度提升有积极影响;强化湖北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支持、优先解决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和信息服务等)、规范乡村管理能促进满意度的提高。[2]陈前虎和汤婧婕以浙江省为例发现,浙江省5年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明显,但硬公共产品供给绩效优于软公共产品,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绩效优于政府的公共产品的供给绩效,政府层面公共产品供给绩效优于市场的公共产品的供给绩效,且区域差异明显。[3]李燕凌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医疗可及性、收入水平、农户有效灌溉面积率、农户距乡镇政府距离、农林技术站服务次数以及被调查者年龄等对湖南省农户公共产品供给的满意度影响很大。[4]杨静和陈亮认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应重点解决农村居民增收、医疗社保、就业机会、教育发展以及土地征用等问题。[5]由于研究目的不同,调查方案的设计以及研究对象的选取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每一个研究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但综合来看,基本结论是一致的,即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肯定,但某些具体政策的满意度低下。本文的研究也正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加入了农村居民对政策的认知和满意的度量同时发现了新的问题。
二、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情况,湖北经济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组织师生于2012年对湖北省的村镇进行抽样调查,采取入户访谈的形式,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7份。本次对湖北省仙洪实验区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3个具体项目。首先对这23个具体项目的满意度现状进行描述,然后对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来对总体满意度的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总体满意度的程度进行度量。(一)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现状对于衡量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各个调查项目,满意程度分为5个等级: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对应于各种满意程度的百分比分布如表1所示。从表1我们大体可知,农村居民对各项惠农政策的满意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对“国家粮食综合补贴政策”满意的达到72.28%,是满意程度较高的项目,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也较高,很满意和满意的累计百分比分别达到59.4%和77.32%,而对于“畜牧业生产补贴政策”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不满意所占的比重偏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新制度第一次让农村居民的养老有了社会保障的支持,虽然它还远远不能达到城市居民的水平,但对于世代只能依靠家庭养老的农村居民而言,这项政策的实施无疑是个好的开端,同时他们也有着更高的预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试行以来,已有大量的农村居民从中受益,由于这是一项自愿型的合作医疗制度,因此从逐年不断提高的参合率也可以看出他们对这项政策的认可,虽然大家对其报销比率低、报销手续复杂有一些抱怨,但总体而言是非常满意的。对于“国家粮食综合补贴政策”,受访者也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由此可见,农村居民满意的是那些能直接获得收益且实施到位的政策,不满意的是那些实际操作困难或者执行力度欠佳的政策,这也对我们在政策设计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在许多关于公共设施建设、教育文化、乡风民俗的调查项目中,受访者大多都比较满意,只是其中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较高,累计占到28.28%,这与调查组观察到的农村现实情况也是相符的。虽然样本村庄特别是纳入到新农村规划的村庄大多有阅览室、体育设施,但由于层次较低、种类单一造成使用率很低,而同时农村居民又非常渴望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参与各种文化活动,这其中便存在着供需矛盾,也就成为居民们表达不满的对象。(二)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比较分析表1只是满意度的一个总体描述,每一个调查项目的差异难以观察和直接判断,为了对各项满意度进行比较,我们采取了求平均值的方法来进一步判断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最为满意的项目以及最不满意的项目,以利于我们进行下一步的分析。首先对各调查项目满意程度赋予一定的分值,然后计算所有调查对象的平均满意度,再进行各项满意度的对比。满意度越高,赋值分值就越高,很满意为1分,满意为2分,一般为3分,不太满意为4分,很不满意为5分。通过计算进行排名如表2。满意度位居前5位的分别是对当地的通讯邮电设施的满意度、对当地用水用电的满意度、对乡村看病便利性的满意度、对乡村道路建设的满意度以及对乡风民俗的满意度。其中有3个项目属于公共设施和基本建设,说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并且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同。而“看病的便利性”的满意度排名第三是出乎调查组预料的,在以往的调查研究文献中,农村居民对看病的便利性始终评价不高,乡村医疗水平低下是抱怨的焦点,但此次居民的评价非常高,这主要基于调查村交通的便捷使得居民可以很方便地寻求医疗水平较高的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这说明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诉求可能从以前的便利性转变为经济约束。满意度居第5位的是对“乡风民俗”的满意程度,由于被访者大多是世代居住当地的居民,对于当地的乡风民俗熟悉认可是一种常态,再加村庄大多是在血缘亲缘基础上形成的,大家彼此熟悉了解,邻里间的互动也较多,因此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当地的乡风民俗非常满意。满意度位居最后两位的分别是对“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对“畜牧业扶持政策”的评价,这与我们前面满意度的现状描述是基本一致的,农村居民对这两项政策的不满意在于他们并不知道政策有何具体措施,也没有看到政策实施带来的具体收益,或者是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帮助。满意度位于倒数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对“村务公开情况”和“一事一议执行情况”的评价,这说明新农村建设中村级民主制度的建设有待不断提高,因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耕地占用、农企合作等事件,而农村居民对于此类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事件的参与要求也会很高。
三、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3个具体度量项目,为了从这些度量项目中选择有重要影响的变量,我们采用了因子分析法进行信息综合,从而对新农村建设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因子分析法的主要思想是将众多错综复杂的变量按照相关性进行分组,使同组内的变量相关性高,而每组之间的相关性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让众多的变量归结为几个公共因子,以达到降维、便于分析的目的。在经济分析中,找出几个主因子,主因子代表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一种经济关系,抓住这些主因子就可帮助我们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借助stata软件,提取因子的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法采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倾斜旋转法,可得到旋转以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再经过不断的调整分析,最终选取了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7个主因子来衡量新农村建设总体满意度的因素(见表3)。7个主因子对样本方差的贡献和为63.14%,对于调查数据而言,达到50%以上就可以做因子分析,说明用这7个主因子代表原来的23个调查项目是有一定的把握的。7个主因子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4所示。主因子F1主要由b12、b14、b16、b17决定,主因子F2主要由e27、e29、e42、e43决定,主因子F3主要由e40、e41决定,主因子F4主要由e37、e38决定,主因子F5主要由e44、e45、e46、e47决定,主因子F6主要由e48、e49、e50决定,主因子F7主要由e32、e33、e34决定。就经济意义而言,F1代表惠农政策的实施,可称为政策因子;F2代表农村居民自身的经济条件,可称为经济因子;F3代表村庄的教育水平和教学环境,可称为教育环境因子;F4代表乡风民俗和治安环境,可称为治安文明因子;F5代表公共设施条件,可称为公共设施因子;F6代表村庄的民主程度和民主建设,可称为村级民主因子;F7代表医疗便利性及村容整洁,可称为医疗卫生因子。由回归法估计出因子得分,再以各因子的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出主因子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满意度:F=(14.16%×F1+13.74×F2+8.56%×F3+7.24%×F4+6.92%×F5+6.84%×F6+5.69%×F7)/63.14%这样就得到了新农村建设总体满意度的衡量指标,在所有的影响因子中,F1政策因子的影响力最大,达到22.42%,F2经济因子的影响力度也达到21.76%,可见政策环境和经济因素对于满意度的影响力很大,其余因子的影响力都小于20%。F代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满意度,按照F值的大小区分满意状况,由于所有的数据都已经标准化,并且F值越小满意度越高,因此按照标准化后的均值0作为分界点,F<0则赋值为1,表示满意;F>0则赋值为0,表示不满意。样本区新农村建设总体满意状况为满意的占比67.1%,不满意的比例为42.9%,表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总体上是好的。
四、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受访者的个体特征千差万别,他们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评价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为了了解形成不同评价的原因,我们将受访者的个体特征作为解释变量,寻找影响满意度的显著因素。根据满意度调查的理论、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调查组在样本区调查感性认识的结论,我们设定了以下的解释变量(见表5),其中调查表中设计了7个关于村基层组织组织实施的项目类别,如果样本村有该项目得1分,没有该项目得0分,汇总得分得到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得分;调查表中设计了对各项政策是否了解的问题,回答了解得1分,不了解得0分,汇总得分得到政策认知度得分;调查表中设计了“您对自身健康状况及综合素质的评价”和“您对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较差得1分,不是很好得2分,一般得3分,较好得4分,很好得5分,汇总得分得到自我评价得分。为了准确了解新农村建设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我们利用所做的因子分析,针对23个满意度调查项目提取的7个主因子预测其分值,并计算出总体满意度的分值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依然是以上的个体特征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从表6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年龄是影响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一个显著因素,在1%水平下显著。年龄越大,满意度越高;反之,满意度越低。同时我们将年龄、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和总体满意度做一个交叉分析发现,年轻人外出打工的机会多于老年人,对外面的世界更为了解,也更有奋斗的激情,对未来有着更多的预期,对现实的某种不满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改变现状的动力,而老年人则相对更安于现状,并且大多数一直居住在当地很少外出,亲眼目睹了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一点一滴的改变,对新农村建设更有认同感。第二,家庭经济条件是按照调查项目家庭的年收入得到的,令人惊讶的是经济条件过去普遍被认为是影响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在我们此次的调查中却并不显著。家庭的经济条件仅仅对教育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公共设施的满意度产生显著的影响,即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对教育环境以及公共设施的满意度越高;反之。满意度越低。但家庭经济条件却对总体满意度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第三,受教育程度虽然不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显著因素,但它显著影响了F1政策因子和F2经济因子。这主要是由于农村高学历的人群不多,代表性不够,我们所调查的100位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3年,大部分人只有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第四,村基层组织为帮助村民走上致富之路而提供的各种措施是影响新农村建设总体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并且村基层组织提供的措施越多,村民的满意度就越高。从结果来看,与村基层组织工作得分在4分及以上的相比,得分为2分或3分的村庄以及得分为0或1的村庄的村民不满意的概率更大,并且这种关系在0.001水平下显著。村基层组织提供的各种致富措施实际上也就是基层组织为群众服务所尽的主观努力和付出,这种努力和付出能显著地反映到满意度的提高上。因此村基层组织的服务意识和领导能力对于新农村建设本身以及群众满意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农村居民的自我评价也是显著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之一。本次调查中我们设计了对自身健康状况及综合素质的总体评价以及对自身的适应能力的总体评价的问题,结果发现对自身状况评价较高的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满意度也较高。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近十年的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居民的总体满意度达到67.1%。他们普遍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表示满意。与以往调研文献不同的是,此次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新农合、新农保的评价非常高,总体而言非常满意,而对村级民主制度建设以及文化建设不太满意。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村基层组织的工作能力以及对新农村建设中政策的认识程度。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方向可以逐渐从硬公共产品的投入转移到软公共产品的投入,包括村级民主建设村干部能力的培养、加大政策的宣讲和执行的力度等。
作者:胡静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田野,赵晓飞.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J].财贸研究,2010,(6):39-47.
[2]刘成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满意度分析———基于湖北省的经验数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6):3-7.
[3]陈前虎,汤婧婕.基于问卷评析的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绩效及特征研究[J].规划师,2008,(9):89-93.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5
[关键词]地方高校;农村服务体系构建;作用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134 — 02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及党的“十七大”报告均强调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他公共服务体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2012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了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良性发展和构建适合我省农村现状的公共服务体系,成为摆在全社会各个阶层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着力点。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的专业化、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上,而这也是目前困扰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瓶颈”之一。基于这样的认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单凭政府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供给体制,汇聚社会各种力量,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合力,全力打造新型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服务。高等教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担当重任。
一、地方高校参与农村服务体系构建是地方高校职能的具体体现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逐渐进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已成为现代高校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其中,服务社会职能已被世界各高校广泛接受,成为许多高校的立校和发展的根本。正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Charles Richard Van Hise)所指出的:“服务应该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
现代高等学校己三大职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从高等学校职能的角度考虑,地方高校具有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服务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1.人才是农村服务体系构建的基础和保障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的专业化、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上。目前,影响农村公共服务良性发展的因素较多。其中,公共服务内容的多维化和专业人员匮乏是其主要矛盾之一。而专业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的最基本职能所在。地方高校可以为出新农村建设培养所需的各级各类实用人才,让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服务于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才能使新农村建设有人才可依。
2.科技扶持是农村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和核心
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支撑这个工程的关键和核心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要加快推广农村适用科技成果,提高农村文化科技素质。只有地方高校充分发挥科学研究职能,以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研究课题,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在农村的推广,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科技支持,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现。
3.服务地方新农村建设是地方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载体与舞台
作为地方投资的高校最终必须为地方服务,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地方高等学校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肩负起不可替代的职责与使命。时至今日,“三农”问题己成为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地方性高校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担当重任。,可以说服务地方新农村建设是地方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载体与舞台。
二、参与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要实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在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反哺”与“支援”过程中,核心要素是要体现在“智力”和“人力”上支持。“智力”与“人力”的支援对于新农村建设既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支援,又是一种更具有持久性、长效性和多效的支援。对于“智力”与“人力”支援而言,地方高等教育更有资格更有可能肩负起这种支援的责任。
现阶段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目前我国大多数区域仍以农村为主体。所以地方高校完全可以依托本身所具有的的资源、人力、科技优势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奉献力量,可以说地方高校参与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
三、地方高校参与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所具有的的优势分析
1.地方高校具有地缘优势
从高等教育的布局上看,地方高校一般都建立在我国的中小城市,处在农村的边缘地带,贴近农村实际。对于农村目前建设中的问题地方高校更具有切实的感性体验,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有着深刻的认识,这种基于地缘的优势决定了地方高校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可以提供更准确、更快捷的服务。
2.地方高校具有人力优势
地方高校在所在地区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拥有着该地区最优秀的人力资源,承担着为当地培养、培训、输送各级各类应用人才的任务。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建设和发展,地方高校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逐步构建了完善的学科体系和实践、实验体系,其科研、教学、师资水平得到了全面发展,完全有能力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优势人才和强势智力支持。
3.地方高校具有人脉优势
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脉络显示其主要职能是为地方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其毕业生大多来源于当地,这些毕业生大多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相关职能、服务部门。他们对于培养他们的母校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一方面他们十分希望母校能够为自己的家乡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建设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他们也十分愿意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力。地方高校所具有的的这些人脉优势促进了地方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4.地方高校具有成本优势
地方高校所具有的的地缘优势,使得地方高校在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提供服务方面具有明显的简约服务成本优势。地方高校在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中可以更加便捷,不仅有利于农村建设的问题的快速解决,而且后续的技术指导和扶持更能有效、有序的开展。
四、地方高校参与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1.地方高校要勇于承担社会服务的责任,构筑服务地方的新理念
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把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看作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自身快速发展壮大的机遇与挑战,要举全校之力,发挥学校综合优势与学科特色,推动区域农业和农村发展,这正是高等教育服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条件。地方高校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发展的高度来重视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化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 构筑服务地方的新理念,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合本地区农村建设和发展实际需要的服务体系、目标和路径。
2.地方高校要构建服务农村建设的组织系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地方高校要意识到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地方高校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是地方高校与地区发展的双赢机制。在这种理念支撑下地方高校必须以服务为导向,利用学校综合优势,整合有效资源,加强组织与领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管理,集思广益,建立有效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保证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3.地方高校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地方高校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要从制度保障、组织建设、职称评定、学分承认、经费支持等方面为师生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服务工作提供最大的支持。地方高校所具有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科研人员,特色的学科专业,先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优势是其它社会组织所无法媲美的,这一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在确保学校教学、科研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动员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等新农村建设活动尤为重要,学校应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制订激励措施,提供服务平台,让师生走进到广阔的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工作,建立教学与实践教育,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互结合,互相促进的发展模式。
总之,发挥地方高校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既是地方高校的阐释高等教育职能的使命所在,也是地方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
〔参 考 文 献〕
〔1〕高耀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朱明.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3〕李佐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朱红根,翁贞林,康兰媛.地方农业高校支撑“三农”问题解决的机制研究——高等农业教育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04,(03).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6
关键词:保定; 农村体育; 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69-001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可以增强农民健康体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保定市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保定市积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围绕体育强市建设目标,以满足农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为主线,紧密结合“示范城市”的创建活动,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改变农村体育场地面貌,强力推进农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投资700多万元为全市596个村修建了不低于1000平米的健身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路径,开展丰富多样的健身活动。这些为新农村建设中以体育文化建设引领农民积极融入新风尚,形成特色民间文化奠定了基础。
当然,保定的地理人文风貌造成了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平原与山区经济收入依然存在差距,“百县千乡万村”的全民健身引领作用目前还滞留在乡镇及区级、市级农村,自然村落的农民健身过程相对空白。通过对保定自然村落的农民体育进行调查,农民健身一般选择乡间小路、僻静闲地、自家庭院或村中空地进行锻炼,几乎没有专门的体育健身场地。贫困村落更是无从谈起体育投资,体育经费缺口很大。
随着整体经济的逐步向前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民健身的逐渐渗透,农村受教育学生的逐步影响,加上因病返贫现象的不断出现,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是非常认可健身观念的。调查发现,有88.57%的农民认为“体育锻炼能增进健康”,有73.68%的农民认为“体育活动能防病治病”。不过由于条件受限,其活动形式多为散步、慢跑、舒活腿脚等简单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基本分布在市里及县镇一级,很少延伸到农村,体育工作在农村乡镇没有相应的支撑点,致使体育活动指导在这里成了盲点,农村体育骨干,尤其是经过正规培训的体育骨干很少,极大地制约了农村体育的有序发展。
农民进行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简单。通过对部分农村的农民进行调查,有27%的居民选择与朋友伙伴相约一起锻炼,特别是中老年人;有38.5%的农民选择个人锻炼;有9.5%的居民选择与家人一起锻炼;有15%的农民选择参加锻炼小组一起锻炼。其中,锻炼小组的锻炼具有组织性,如秧歌锻炼小组,每到锻炼时间,就会敲起锣鼓组织成员一起锻炼,但人数也是不固定,有空闲的才来。就场地而言,多为自家庭院、田间小径、村头及村中空地为主,除去乡镇县城及市中及市区村落,远离城郊镇的自然村落几乎没有专用场地。
总体而言,目前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随意性比较大,组织效率低,缺乏体育协会的宣传和管理,缺少体育指导员进行专业指导,更是缺乏专门的活动器材及场地。
二、保定市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建议
1.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设计公共活动场所,缓解人口集中的精神压力
新农村建设应关注农民的体育活动场地建设,以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农村城市化建设移风易俗,为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有力帮助。公共活动场所的建设,可以为农民各种文娱活动提供基础,引导农民积极融入新农村的生活方式,为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
2.政府因地制宜,积极宣传引导新农村体育发展机制
新农村体育要想多快好省地阔步前进,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长期以来城乡差距造成文化意识形态的体育认知差异一直是遏制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比如由于文化生活的空虚而参与赌博活动的乡村村民已不在少数。这样政府不仅要注重农村体育发展的硬件建设,更要关注体育思想软件的升级,在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同时,开展送健康、送活动、送表演等各种高层次的体育文化活动,宣传、引导农民的体育思想转变。
3.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要强调传承民俗项目,让民众找到心理归属感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长期沉淀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弘扬和发展民间优秀体育传统文化,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提升农村现代化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改变农民精神面貌,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民的新形象,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保定在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很多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如武术、高跷、秧歌、跑旱船等体育娱乐项目,这些都应当在保定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予以传承发扬,满足农民对“根”的期盼和追索心理,促进新农村建设和谐、有序前进。
4.注重节日体育开发
保定民间非常注重传统节假日的欢度,如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等,地域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节庆体育文化特色。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应充分考虑各地民俗传承,延续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经常参与的项目,并对广泛开展的武术、舞龙舞狮、拔河、踢毽子、跳绳、放风筝、抽陀螺等民间体育健身娱乐活动,通过组织比赛的形式,交流推广,在条件较好的乡镇,注重节日体育开发的同时,可以逐步推广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提高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5.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体育
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要因地制宜开展,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山发展攀爬活动、傍水开展游泳活动,平原健身走跑、沙漠湿地多样探险。总之,充分挖掘自然条件,与体育产业开发有机结合,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满足百姓的健身需求。
6.搞好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发展
农民体育是一个庞大工程,非一朝一夕之效,因此,农村体育发展应抓住关键核心点,形成以点带面的核心辐射扩散,最终达到全面普及。以示范为主导,坚持典型引路、自觉参与的原则。这是我们搞好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法宝。在目前农民群众的体育意识还不健全的条件下,要更新农民的观念,必须通过使部分爱好体育活动的农民群众受益,让农民看到体育锻炼给身体带来的好处,进而克服“劳动就是体育”的错误观念,不断扩大农村中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
本文为2012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0206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