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网络环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网络环境范文1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仅渗透了各行各业及百姓家庭,而且已经向教育提出了挑战。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创新和深刻的变革。同时这也表明,教育的深刻变革,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突破口,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特点是:信息资源是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这说明,一旦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起来,必然带有松散性、不确定性、难控制性,在不脱离学校模式、班级模式的课堂形式下,这种教学的确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尝试。
一、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实践比较
课堂教学分为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前者主要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后者主要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前者是通过教学分析进行教学事件的设计及呈现教学事件的教学策略的设计,后者主要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选用学习资源或外界帮助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分析,设计学习资源、认知工具,以及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支持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模式。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符合了人本主义及素质教育的对教育的要求。以多媒体组合的课堂教学比起照本宣经的原始方法先进了许多,但它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依然处于被动的位置,教学依然是教师的个人表演舞台。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本身是线性的(从开始到结束),但内部教学资源的使用不再是线性的,因为各个内容区是用虚框围起来的,学生可任意在各个区漫游,学生自主学习在一节课时中占了90%的时间,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绝大部分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的位置,网络环境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广播者,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当然包括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整合、试验、测试等)作用外,还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习过程。在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班级上课的教室必须能满足人手一台多媒体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必须构成局域网并且联接上互联网)、必要的多媒体控制平台(可以是以计算机为主的软硬件)、完整稳定的网络教学信息系统和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
二、网络环境下教学实验的个人体会
在网络环境下教学中,学生不太习惯于这种不太“像”上课的模式,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进入角色(可能与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有关),学生普遍反映信息太多,没有次序,不容易进入学习的角色。另外,网页内容外观花样多、干扰大。但课堂教学实践是成功的,效果是好的,大部分的学生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学习兴趣增强了,创新能力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威信感受到了挑战,压力增大,因为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由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代替,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教师唯一的选择是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教学组织者需要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学组织是单个教师所不能完成的,需要教师的群体协作。网络化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因此,如何制作符合网络环境下优秀的教学课件是网络环境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网络环境课堂教学的优点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知识体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首先要具有计算机知识(最起码是基础知识),其次必须有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才能驾驭各种计算机软件。比如几何画板软件,要用它来进行学习,要知道软件本身用法及它涉及的数学、物理等学科各方面知识,这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科学习的兴趣,它使学生形成了长久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很有益处,也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互联网比特量以月成倍增长,传统教师念经式上课模式,其信息量充其量是九牛一毛。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学生是否做好了准备?要使教师、学生转型到这种模式下,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培训便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四、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实践所带来的思考
关于网络环境范文2
一、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多媒体课件能够形象地展现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特征。它能集文本、符号、动画、声音和图象等于一体,为外语教学创设逼真的视听效果,将一些抽象或枯燥的概念以及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担。这些既生动又形象的画面、纯正的口语以及得体的语言材料都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的观察、思维和表达都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知识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教学初中英语新目标英语 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 Unit 6 It’s raining 时,我制作了大量有关天气和季节方面的图片,首先链接了一个四季的配乐的诗歌朗诵,让学生感受到四季气候的特点,接着播放了几个画面:wind刮风,rain下雨,snow下雪,cloudy多云,sunny 晴天。同时在播放时,点击相关的单词,可以朗读数遍,学生跟读几遍,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这几个单词,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融入英语学习的情境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声、光、像各种媒介综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语言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得到极大的集中,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自发地去发现学习中的机会,主动探求新的知识运用,自觉利用尽可能的一切资源来自主学习。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之间进行及时的交流,之后教师再执导学生从网上查阅有关材料,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此外,以网络或光盘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能将学习从课堂扩展到家庭。从网络或光盘中得到的教学信息不仅可以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学生还可以进行自测,随机检查学习效果。互联网上的信息多样性,学生就可以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自主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实现外语课堂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三、利用网络优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扩充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供学习示范。它可以多方面、多角度以不用形式描述某一事物,能提供直观的教学素材,克服文字与口头表达形象性弱的缺点,激发左右大脑半球同时工作,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转贴于 我认为以下情况尤其适用:
1、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地导入新课,是每个英语教师都愿意下工夫去争取做好的。有效的导入设计可以在开课后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缓和课堂气氛,使师生自然而迅速地进入教学状态。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以下是几种有效的课堂导入:⑴利用图片、影象、图像和学生熟知的事物导入。(2)利用歌曲和游戏,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3)复习导入,使新旧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例如,我在讲初中新目标Go for it! Unit 11 Section A 时,利用几幅动作的图片教学词汇run, eat breakfast, take a shower, go to bed 等,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视觉效果到思维的联想,很容易地学会这些生词,而且还非常感兴趣。
2、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准确合理地处理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将教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关键点。而多媒体就是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手段之一。比如,在进行语音教学时,使用多媒体可以保证学生发音的准确率,而且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画面上声音和口形的变化学生可以一目了然,通过反复的听和读,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而且非常感兴趣。有的学会爱看动画片,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动画,并配以对话,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境中用什么样的语言来交际。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语言点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模拟真实情景实际应用,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将难点化难为易。
3、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听、说、读、写训练
听、说、读、写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中学英语训练的基本要求。据心理测试表明,视觉所获取的知识居多。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声像视觉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听和读是学生通过听觉从文字和语言情景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多媒体的参与,有效地提高了听和读的质量。
首先,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接受信息的载体由课本中的文字变成了可感知的声音,可视的情景,解决了由于认知水平不足而无法完全接受信息的问题,使更多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听英语录音,看英语录象,标准的发音更具吸引力,录象声情并茂,为学生形成语感、提高说和写的能力打下基础。
关于网络环境范文3
【摘要】网络培训解决了邮政局、所较为分散,集中培训较为困难的实际问题,增加了培训的覆盖面,提高了培训效率。总之,网络导向型培训的多重优势越来越被企业所看重,因此中国邮政企业应尽快调整自身企业职业教育的步伐,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加快邮政企业自身发展。
在中国邮政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邮政业务结构不断调整,邮政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对邮政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邮政企业和员工对于邮政技术、邮政业务及营销知识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邮战略,缓解工学矛盾,降低培训成本,全面提高邮政职工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必要进一步的完善邮政企业网络教育培训体系。
一、逐步实施网络教育
中国邮政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构建功能简单网络教育体系,以提供更符合要求的职业培训内容。然后,随着技术进步与需求变化,不断丰富和更新网络教育系统,以达到有效实施网络教育过程。另外,企业采用AS(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即应用服务提供商)服务,只要可以使用网络浏览器,就可以享受服务商的服务,无需在本地的机器上安装软件,无需购买添加特别的设备,无需专门增加IT人员维护,从而大大节省开支。在购买的基础上,添加些企业自己内容,如企业文化的宣扬等。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能够提供很好内容和服务的供应商,如以时代光华为代表的e-Learning提供商。但再购买时,选择企业最需要的模块。一个完整的e-Learning系统包括许多子系统,如学习管理系统(LMS)、电子学习社区、虚拟教室、评估系统、管理系统、课程制作与开发系统等。企业可以选择当前最需要、最能发挥培训费用的模块,不能一味求大求全。
二、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培训体系
网络教育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缺点,传统的培训模式有着自己独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根据教学设计大师甘案(Gagne)的理论,学习的范畴包含认知的学习、技能的学习、态度的学习等。针对不同的学习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网络教育对于知识类培训更为有用,而技能类可通过课堂互动获得,实际能力和绩效则通过工作实践获得。如销售技巧的培训,可利用网络教育来前期培训销售人员。公司产品、基础销售理论、销售技巧、案例等等,通过测试确定销售人员已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再到课堂培训(或通过即时地网络视讯会议)与企业的销售教师即时互动、沙盘演练。如此一来可大大提高面对面培训的效果与深度。课堂之后可利用email或BBS继续与老师、同学交流,让邮政专业的学习持续不断地保持下去。比如对于教导游泳的技能培训最好的方式仍是把学员直接丢到水里,从实际练习中学习。
三、构建丰富的职业培训资源
培训资源是网络教育的生命,邮政企业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培训资源库的建设。电子课件及资料库、案例库、图书馆等相关内容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邮企业根据所从事的行业特点,可以自行请人开发一些课件,如邮企业文化宣传和素质教育方面课件;也可以向培训机构购买适量的优质通用类和工具类课件;还可通过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和各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培训资源。
四、完善网络教育培训模式
关于网络环境范文4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生英语写作 自主学习
引言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改变英语教学模式的相关文件,即提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的教育模式。该文件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的优势,改变以往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新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建立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的,确保英语学习不受空间、时间的影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是该教学模式提出的前提,是新世纪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针对上述言论,笔者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保证教学达到教学要求,也就是突出学习的自主性与个性化。
一、大学英语写作的现状
1.缺乏教学时间
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初中高中,英语的教学始终离不开说、读、写、听,老师往往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制定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只注重讲解基础知识,不仅占用了属于写作课的时间,还使得学生缺乏写作技巧的学习。有关研究表明,第二语言学习的程度与学习时间有很大关联。在我国,受到课程设置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远没有专业课的时间充足,学生的英语写作练习比较少,要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就得在课后自主学习。
2.教学手段落后
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深远,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老师往往比较重视对语法的讲解,在写作技巧与写作思路方面缺少有效指导。另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大都是老师对语法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学生缺乏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练习的机会。在大学里,一般都是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学生在课外完成后交由老师批改审阅。由于学生众多,老师在批改时也只是注意语法及用词的正确与否,按照四六级的审核标准大致予以评分,之后分发给学生,缺乏针对性的讲解,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3.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
在大学学习中,英语课程的学习往往会被专业课取代,对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往往会忽略写作教学,即没有具体的课程安排。写作课被基础知识课程占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是因为教师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使其他教学内容挤占了写作课;但是又不能忽略英语写作在英语课程中的重要性,所以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写作就在课后进行安排。其实课后训练的效果相较于课堂是大打折扣的。[2]另外由于教师的缺乏,大学大都采用大班教学或是一个老师负责几个班级的教学的方式,这就使得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解,学生也就难以掌握英语的写作思路与技巧,从而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路径
在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进行分析之后,笔者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教学环境、网络资源及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大学的英语学习资源,为师生提供一种交互式网络教学的写作平台。
1.在大学中,设立关于英语学习的体验中心,老师可以利用这个中心的设备,促使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写作培训。学习如何正确规范操作键盘,确保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姿势及规范的指法在计算机上完成写作,对参与四六级网考也是提前体验的过程。同时在进行计算机写作的时候,向学生介绍网考的趋势及进展,四六级的评分标准,以及作文批改的常用符号,使学生做到心里有数。[3]
2.在师生间建立公用的教学QQ群和邮箱,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电子邮件。例如密送功能,附件发送、抄送、主题功能;培养学生高效使用Word软件,学会对文件进行排版、命名,对字体、页脚、页眉、页边距等进行设立;注重拼写检查器、文档修订及语法的使用;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数字化网络资源,如有道词典、资源链接、金山词霸等。运用这些共享空间,可以使学生在写作之后互读文章,相互评议,帮助学生自我评价,激发写作兴趣。老师可以将与写作有关的电子书籍和文章发到群共享中,方便学生进行交流与学习。另外可以一些网址供学生查阅等。
3.在对英语写作的要求和任务进行决定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目前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兴趣,以及正在学习的内容制定。在写作之前进行讨论,制订相关的写作计划,在写作之后,同伴之间进行讨论评议,最后交由老师批改。在写作前,对有关信息进行输入,能够有效激发写作灵感,从而活跃学生思维,有很好的表达方式。
结语
对于英语来说,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辅助教学相比以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鲜事物。它不仅增加了语言信息的输入,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还在课堂上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多样性、自主性及立体性,有利于为信息社会培养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从而促进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进步。因此,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学校社会,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的必然趋势,应该顺应这一趋势,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平,章国英.利用网络环境促进自主英语学习――一门网络课程的实例研究[J].外语界,2006(05).
关于网络环境范文5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还无法适应数字化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应在开展继续教育、加强信息意识、提高道德素质等方面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
随着数字化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能,正从传统的馆藏维护、图书管理转向对信息资源的传递、检索和维护。图书馆馆员正由图书的保馆员进化为网络的异航员,图书馆馆员在网络环境下要发挥的作用以及其本身素质的提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已有很大提升,但随着网络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还无法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技术
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馆员不但要掌握图书馆学知识,还要掌握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网络知识。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有很多对信息检索、信息共享等知识掌握不够,这直接影响到图书馆馆员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无法深层次地为读者查找有关资料,无法满足读者快速、有效的信息咨询要求。
(二)外语水平
网络信息中英文信息量占很大比重,要想在网络中畅游,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加强与外籍学者、教师及留学生的语言文化交流,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则需要一定的外语阅读水平,尤其是英语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外语水平大多偏低,极大影响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全面利用。
(三)综合能力
由于当代学科的交叉、渗透,图书馆馆员仅具备一个专业、一门学科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读者服务需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除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不断吸取新知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就图书馆学的专门知识,大多经过专门培训,而图书馆学之外的知识,则接触不多,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带来的严峻挑战。
(四)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主要指人们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和洞察力。读者信息的需求不断向着微观化、多样化、实用化和时效化方向发展,这要求图书馆馆员自身要有较高的信息意识,以便服务于读者,满足他们的各种信息需求。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意识淡薄,还停留在传统“借借还还”的工作流程,不能深入挖掘信息资源,没有能力对信息进行深加工,不能充当信息的组织和传播者,从而影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方法
(一)开展继续教育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主要是指图书馆馆员在接受图书馆专业或其他专业的传统教育以后,继续接受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外语、文化、科学等内容的再教育。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读者对文献信息需求的多样化,突显了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图书馆馆员能正确地选择信息,恰当地将各学科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选择最佳切人点,以便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因此,图书馆要根据馆员的个体差异、层次结构、自身实际状况,按工作实际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图书馆馆员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训,以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
(二)加强信息意识
进人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于读者和社会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要通过工作实际不断加强图书馆馆员的信息意识:(1)网络化图书馆虽具有高效的信息处理功能,但不具有理性的纠错功能,对原始输人数据的正确性提出了绝对正确的要求;(2)图书馆馆员应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动态,敏锐地收集有价值的最新信息资料,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以充当各层次读者的好参谋;(3)图书馆馆员能够独立筛选与鉴别适用信息,要在抵制不良信息、防止信息污染、预防信息破坏等方面提高自己,树立并培养自己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以确保知识创新的永久活力。
(三)提高道德素质
图书信息的管理和传递过程,是图书馆馆员逻辑分辫和去粗取精的过程。图书馆馆员有引导、强化或弱化读者某些方面信息取向的作用和义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道德操守,关系到工作效率、信息可信度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能使馆员洞察社会的政治形势,明断是非,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履行自己的义务去感染和引导读者。所以,信息时代的图书馆馆员,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一方面要订立制度,执行制度,另一方面要依靠思想教育,提高馆员的思想道德本质。只有不断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图书馆。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学生、教师等进行阅读和学术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服务的中心和重要机构。作为高校图书馆馆员,所面对的读者都是文化层次较高、知识掌握较全面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是知识要新、信息要准、资料要精,加之图书馆文献信息结构趋于多元化、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日趋现代化等,这些都对馆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通过加强各方面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高校图书馆馆员一定能做到与时共进。
参考文献
关于网络环境范文6
关键词:网络化;高校图书馆;馆员;信息素质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特征日趋明显,与传统高校图书馆对比,其管理技术、知识载体、传播环境、文献加工、保管手段和组织方法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就使得高校图书馆传统工作模式所培养出来的馆员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越来越力不从心。正如英国图书馆汤普森所预言:“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员和图书馆都要进行进化,如果不接受这些变化,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进化的牺牲品”。所以,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员学习掌握新信息科学、微电子及计算机知识,提高馆员自身信息素质尤为迫切。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信息素质内涵及要求
1、信息素质内涵。信息素质,也称“信息文化”、“信息素养”,最初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译考斯基,他在1974年的论文中将其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技术及技能”。信息素质,就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它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有不同的内涵。通常认为,信息素质的内涵涉及多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素质的拓展和延续;二是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三是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和应用;四是拥有处理各种信息的技能;五是信息智慧和信息道德。作为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质主要是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信息意识,指人们对信息是否具有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信息能力,指人们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包括信息资源的认识能力、获取能力和开发利用能力。在对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基础上,对有价值的信息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重新进行整合重组,并使其升华创造出新的信息能力。
2、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质要求。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中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必然对馆员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培养一支具备信息素质和图书馆专业知识,有较强读者服务意识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够使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具体而言:一是图书馆员知识需要更新,知识面要广,信息技能要强,还要有较强的外语水平;二是馆员的网上检索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要相对较高,对读者实施网络基础知识、各类信息资源及检索工具使用方法等内容的培训和指导,提高读者获取网上信息资源的技能;三是对数据、信息能够进行高效整合,对信息进行简要标识,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导航,对数据信息及网络信息进行高效检索,并能够对读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分析,以及对读者进行信息素质普及性教育等。
二、馆员信息素质在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馆员信息素质是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是信息服务的主体,是信息的重现者和再造者。当前,图书馆员角色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由过去的信息保管员转变成信息导航员,工作重心也从传统馆藏文献借阅、手工检索及查询等方式向直接为读者进行知识导航和信息参考咨询服务。相对于图书馆硬件,馆员的信息素质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为顺应网络时展要求,纷纷加大资金投入,增添了各种现代化设备。这就要求馆员尽快掌握计算机系统日常管理、维护与使用,快速具备一定的信息资源整合、信息资源传输能力。馆员信息素质提高越快,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步伐就越快。因此,馆员信息素质已经上升到图书建设大局高度,成为图书馆建设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馆员信息素质是图书馆不断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重要保证。高校图书馆主要是针对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而动态发展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资源是工具,馆员是信息服务的主体,有信息需求的读者是信息服务的客体。近年年,随着高校升本、扩招、合并,高校的师生结构和专业设置都发生了改变,读者信息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读者信息需求的层次性,专业知识、专业背景不同,其信息需求各不相同,对馆员业务水平、知识层面的要求不断提升;二是读者信息需求的知识性,现在读者信息需求更注重彰显个性,针对性较强,高度综合的知识单元需求量明显增多,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馆员的信息服务难度;三是读者需求更加系统性。随着交叉、边缘学科的涌现,读者信息需求逐渐向多学科、多渠道、多载体转变,需求更加系统性,要求馆员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四是读者信息需求更加精确性和真实性。网络给人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污染,高校师生要获得全面、系统、真实的信息,这对馆员服务水平、深度和准确检索、传输信息提出了很高要求。图书馆员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信息素质,才能在信息与读者之间直接架起信息沟通桥梁,为读者进行信息导航。
3、馆员信息素质是图书馆提供网络化参考咨询的前提。网络的出现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读者阅读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参考咨询越来越信赖于Internet上的资源,图书馆要给读者提供高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还要帮助读者获得馆藏资源外的二次、三次文献咨询,为读者提供定题、查新、检索等高层次服务。所以,图书馆员要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如采访、编目典藏等)中解放出末,腾出更多精力,使服务工作从一般向深层次参考咨询服务转移。通过广博厚识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检索、综合、社交、组织协调、调研、网络操作检索及外语翻译能力,开展好各种参考咨询服务。这种良好的信息素质,既为馆员今后谋求更高发展空间提供可能,也同时为不断满足读者高层次的信息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前提和基础。
三、加强馆员信息素质的措施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强化馆员信息意识。要树立馆员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信息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首先要让馆员了解信息知识是怎样组成的,知道如何找到信息,加强他们的信息意识教育。培养馆员在信息活动中信息行为的自主性、独立性。对于自然科学文献,要从“新度”、“深度”、“准确度”、“信息度”、“响应”等指标来鉴别质量的高低。而对于社会科学文献,由于它的非严格积累和复杂性,鉴别其质量高低,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除了参考自然科学文献的一般指标外,还要注意著者的态度、立场,文献的有关背景、文献的版本、真伪等方面的问题。
2、做好教育培训,提高馆员信息素质。作为高校图书馆应从整体上采取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办法,统筹规划。首先,做好专业培训,高校图书馆根据人才结构现状和实际工作需要,大胆选拔一批专业技术好、思想素质高、接受能力强的馆员,有计划地送出去定向重点培训,使他们在短期内有针对性地重点补充更新知识结构,逐步成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学术带头人,或现代技术应用的业务骨干和主体力量;其次,通过在职教育,引导不具备网络知识的馆员通过参加成人教育、在职研究生、电大、函授、自考等在职教育形式,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另外,还可以通过岗位自学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铸造高素质馆员联合体,同时也应着眼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发展需求,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抓好人力资源配置,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学科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比较合理的人才队伍,以保证图书馆发展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3、加强网上平台建设,多渠道提高馆员信息素质。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性,为馆员提供一个功能完善的网上培训平台,以便馆员不受时空限制,获取该平台的课程学习资源,开展实时演练,个体之间可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馆员信息素质培养的网上平台建设应注重馆员之间互动性方面的建设,并提倡培训课程资源共享。可以把图书馆培训计划、课程内容链接在本馆主页,既方便本馆馆员学习,又让其他院校的馆员得到学习,馆与馆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四、结语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最具活力的因素。馆员素质能力决定着图书馆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据资料分析显示,当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质匮乏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大多数馆员工作方式和手段依然保持着旧的观念和方式,这种现状的持续必将导致在减少“认字文盲”的同时又增加了更多的更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盲”。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技术也无法得到延续和发展。在推进高校图书馆网络化进程中,只有加强馆员的信息素质教育,高校图书馆网络化才能得以全面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肖自力.信息素养教育和高校图书馆使命[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