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交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交通发展范文1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加快农村交通物流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推动农村市场流通领域发展现代化,降低和分散农民经营风险;有利于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总体上看,我国现代农村交通物流业发展尚处在初始阶段,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我国现代农村交通那个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1、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农村物流发展缓慢。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农民受益很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落后,农民收入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物流业发展缓慢。同时,农村物流发展缓慢还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2、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农村物流经营难度大。
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具有生物属性,容易腐烂变质。农产品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对其运输、包装、加工等提出了特殊的也是更高的要求,经营农产品物流风险较大。
3、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
在我国,农业生产仍基本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而物流的供给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实现规模经济。目前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
4、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运作成本高。
物流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每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有关。农村道路状况差,物流运费就高;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就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就难以运输、加工等实现其价值;没有科学的工艺和技术,农产品就难以实现加工增值。
5、物流政策不到位,作业不规范,交易成本高。
影响物流交易合约顺利形成和履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策和信用是主要的。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合约难以达成。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 现代农村物流的发展前景展望
1、政府主导,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管理系统
物流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企业来做,政府起到引导、扶持、规范和服务的作用。大力扶持几个本地现代物流业的龙头企业,鼓励现有的运输企业做大做强,变大而全的运输为专业运输,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方向转型,同时向下延伸和拓宽服务范围,来带动农村物流的发展。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方面,从目前看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物流园区都没有派上太大用场。因此,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应该按照市场规律,顺应市场的需求,以企业投资建设为主。同时,加快货运场站的建设,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好货运场站建设的规划,对现有的货运场站进行全面的站级核定,为物流提供集散和交易平台。加大规范货运市场的力度,着重对货运场站经营、货运、配送、信息服务等经营行为进行规范,逐步建立一个规范经营、诚实守信、竞争有序的货运市场,为物流业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和管理部门着力搭建一个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物流企业与货源地、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为物流提供信息平台。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GPS平台,以便掌握和分析动态货源,提高车辆利用率。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客运网络资源,依托乡镇客运站建立货源集散中心,发展连锁经营、快速配送和专用运输。通过客运车辆结构调整,向分舱式客车方向发展,对小件货物采取“以客带货”的方式。鼓励发展县内的小型厢式货车物流配送,政府出面协调和解决物流配送的专用小型厢式货车进入城区的问题。
农产品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设计目标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当没有接到定单请求时,根据预测决策系统的预测值保持少量库存;当接到定单请求,开始备货,并根据库存状况迅速补货。而且选取的是运输量最短路径,也降低了运输成本。第二,做到在准确的时间,按准确的数量送到准确的地点。该系统借助强大的网络功能,可以对客户的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另外本着中心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为配送活动减少了时间,提高了准确度。第三,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由于此模式是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一种,具有第三方物流规模化运的特点,可以将各地的定单汇集起来,通过配载、拼箱,实现农产品的多频次、少批量配送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2、以地方特色为切入点,建立农村交通物流服务网络
按照“先行试点、全面推广”的原则,依托农副产品的运销,以大的乡镇为试点,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农贸市场,组建专业运输车队,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形成初具规模的交通物流体系。结合交通“四位一体”建设与交通四化管理工作,在运管所建立农村交通物流管理办公室,进一步整合驻地乡镇物流资源,形成管理工作基本框架。在企业货物源头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建立重点运输企业的物流服务中心。培育骨干交通物流企业,培训农村物流人才,建设和完善由县物流中心、乡镇(街道)物流站场、农村网点构成三级交通实体网络和信息网络。实现农村商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结合,提高交通网络运营效率,减少流通环节交易费用,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使农村交通物流在及时性、便捷性、经济性方面明显提高。建立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交通物流运作模式,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易于推广、促进农村交通物流走上良性、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边发展、边完善、边推广,逐步建成“精力充沛、组织协调、运转高效、服务优质、货畅其流”的物资流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以蒙阴为例:今年三月份,随着临沂市推广沂水县农村交通物流推进现场会议在沂水的召开,蒙阴县农村交通物流工作在全县范围全面展开。蒙阴县交通运输局围绕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准备建成县级分拨中心、以乡镇交管所为依托的乡镇分拨站、以中心村为网点的村级分拨点,形成 “县、乡、村”三级农村交通物流网络,扎根“三农”、服务“三农”,切实探索出切合蒙阴实际的农村交通物流发展路子。
3、制定合理建设计划
分阶段、按步骤组织实施,既服从于自身发展规划,又保持与省、市交通物流发展规划协调一致。交通部门依托农村集贸流通市场或乡镇企业聚集带,建设农村物流分拨中心,并结合运管所站所改造,新建和扩建货运站场,形成层次分明的“区物流中心、乡镇物流货运站、农村货运网点”三级物流网络;建设和改造农村道路,提高物流网络的覆盖率和连通度,增强交通服务的辐射力。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突破空间地理位置限制,实现商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结合,优化和重构农村物流链。综合考虑现有生产、流通、交通等领域的信息化状况,保证各领域间信息沟通的顺畅;坚持适度超前发展,保证物流信息系统与全市政务信息平台和全省交通信息系统的对接。组建新型的农村交通物流运营网络。一是开展农村综合物流服务,以为乡镇企业生产流通和规模化农副产品加工服务为主,兼顾季节性农产品购销运输服务,主要采用干线长途货运、和市内网络配送方式。二是开展农村便民物流服务,以为农村客运班车捎载为主要运输手段,开展农资、良种、医药、日常消费品等连锁商业网点的下行补货配送,同时培育受理小件、零散货物的上行发运市场。
农村交通发展范文2
一、公路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农村公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干线到支线,从单线到网络的渐进发展过程。县委、县政府把97年定为公路建设年,我局适时制定切实可行的长短期计划,突出重点基础工程和形象工程。在资金落实上,采取了“四个一点”的做法。即群众统筹一点,跑市进厅争取一点,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统筹一点,交通规费超出收返还一点,从而即保证了重点工程的完成,又促进了县、乡公路全面发展。投资6000余万元,新改建油路30多条,400余公里,新改建桥梁40余座,贯穿了周边接线,实现了全县十八条干线大循环。同时在“十五”期间狠抓公路通达深度,使40%的行政村通油路,70%以上自然村实现了“晴雨通车”。投资1.8亿元,将两条纵横穿境而过的“S202”、“S307”省道改造成高标准、规范化的水泥路。争取多方支持,建成了*城东立交桥和*涡河大桥。目前全县交通已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两条省道为骨架,乡镇驻地及较大集镇为结点,县乡公路为依托,乡村公路为环绕的公路网络。
二、农村公路建设存在问题
一是公路标准级低,路网通行能力不足;二是地方配套资金缺口大,造成国债项目、通达工程进展缓慢,加大了农村公路养护难度;三是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淡薄,乱搭、乱建、乱堆等违规现象严重,使路政执法治理难度加大。
三、关于农村公路建议与对策
1、突出重点,明确目标
根据农村公路"十五"规划,建议今后三年集中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活动,重点是围绕实施国债和通达工程,投资7000万元,改建县道200公里;投资3000万元,改建乡道200公里;投资1000万元,改建村道400公里;投资600万元,新改建桥梁30座、涵洞150道。通过三年努力,做到:
①县道公路油路标准化。突出"畅、洁、绿、美",对现有县道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并进行全部油路标准化改造,路基宽不少于16.0米,油路面宽7.0米,桥涵配套。
②乡道公路油路、砂石综合化。乡镇通往行政村及行政村之间的乡道,按照四级公路标准的上限实施改建,要求路基不少于12.0米,路面宽4.5~6.0米,努力实现乡道30%油路化,其余砂石化,桥涵基本配套,并达到路基坚实,路面平整,排水畅通,安全防护设施齐全。
③村道公路砂石化。行政村通往自然村及自然村之间的村道,60%要铺筑砂石,四级公路标准,路基宽不少于8.0米,路面宽不少于3.5米,确保机动安全通畅。
④农村公路网络化。提高现有农村公路等级,沟通现有农村公路中的断头路,打通联接线,实现县道大循环、乡道区域循环、村道小循环。初步形成以县道公路为骨架,乡道公路为动脉,村道公路为辐射的农村公路网络。
⑤公路管养正常化。本着属地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提高农村公路治理站建设,理顺农村公路养管体制,配齐路政员、会统员,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养管机制。县道公路养护由县、乡(镇)两级共同负责,县交通、公路部门负责油层,乡镇负责底层;乡道公路养护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村道公路养护由村民委员会负责。一要建立新型养护机制。实行日常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相结合。专业养护与群众性养护相结合,推行完善分段、分户承包养护形式,组建乡镇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切实把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要坚持依法治路。建立乡规民约,增强广大群众的护路意识,聘请兼职路政员,做到每条路都有人管,防止乱占乱建。采取必要的工程设施,杜绝超限、超载车辆驶入农村公路,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
2、落实措施,强化机制
(1)坚持分级治理原则。由县政府负责统筹规划、指导直辖市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乡镇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计划,前期工程,落实配套资金,优化建设环境;县交通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计划、技术、质量治理、工程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等,建设资金由县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统一治理,专款专用。
(2)坚持多元渠道筹资原则。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量大,国家和省市补助有限,在充分用好国债、通达省被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补助,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动员社会各界捐助,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3)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本着“充分利用老路,适当提高等级,加强防护排水,提高抗灾能力”的原则;确定农村公路改造、改建的技术标准。县道以三级公路为主,配套资金不足,猜测交通量不大的按四级公路上限实施,乡村道以四级公路为主,配套资金不足的,除路基宽度处,可以适当降低,按四级公路下限技术指标。
(4)坚持建养并重原则。必须纠正“重建轻养”的现象,要理顺农村公路管养体制,建立县、乡、村三级管养机制,落实管养机构、人员、经费,做到每一条路都有人治理,有人养护,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3、多方动员,营造良好建设环境
(1)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筹措,认真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切实加大对土地交通基金和小机养路费的征管力度,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落实。
(2)对农村公路建设要采取更加优惠,凡需征用的国有土地在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范围内给予优惠,拆迁标准要尽量从优,工程所需的土方由所在乡镇备足备齐,三杆(通信杆、电力杆、广播杆)迁移或升高由产权单位自行负责。
(3)鼓励和支持县内外社会各界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投资参与农村公路建设,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答应投资者经有关机关批准在公路两一定的区域内开发经营性项目。
(4)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集资捐款、社会车辆建勤、投工投劳,积极投入农村公路建设。
4、加强领导,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
1、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县调整充实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从交通局、公路分局、县乡公路站抽调人员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乡镇要明确一名副职专职分管农村公路建设,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加强资金治理。坚持专款专用,国债、通达工程省市补助资金必须专款用于建设项目;各渠道筹集的建设资金一律纳入专户治理。建立健全资金使用治理的内部监管制度,加强财政、审计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的安全、合理和有效使用。
3、全面落实“四制”。坚持铁腕抓质量、抓廉政的方针,完善建设期前、期中、期末跟踪监管机制、招投标机制、资金运行机制、材料质量监管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杜绝违法腐败行为的发生。
4、强化安全生产。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切实保护施工人员及公路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农村交通发展范文3
关键词:统筹城乡;农村金融;内生发展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11-0045-04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从1994年开始,我国农村金融出现了存贷差,并且差额呈逐年扩大趋势,大量农村资金被金融系统转移到了城市。农村金融发展的落后严重损害了乡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资本积累,使资本更为迅速地向城市集中,这是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关键原因之一。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村人口大省,城乡金融差距显著,其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成因在我国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因此,对河南农村金融发展对策的讨论可以为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河南农村金融困境分析
(一)农村金融供需缺口巨大
由于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滞后,农村的金融供给总量提高缓慢,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中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需缺口的存在集中体现在县域金融机构的资金外流。截至2005年末,河南省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947亿元,贷款余额2281亿元,与1999年相比存款增加了2282亿元,而贷款仅增加了509亿元。7年间,县域存款占全省金融机构存款的比重下降了3个百分点,而贷款则下降了15个百分点,存款大量流入了城市,2005年末,河南省县域金融机构上存资金余额为1614亿元,上借的资金余额为573亿元,仅通过该渠道就净流出资金1041亿元。2006年底,河南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7.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6.4%,河南省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比重为23.6%,而所有金融机构信贷中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分别占各项贷款总额的10.3%和1.9%,合计仅为12.2%。
另外,根据世界银行2004年的研究,中国农村非农产业的资本边际收益率远远高于城市工业,2001年曾高达5.2倍。以上数据说明河南农村的金融需求还远未得到满足,巨大的金融缺口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的金融需求必将快速增长,为农村金融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农村金融服务种类单一
在农村金融需求数量上得不到满足的同时,现有农村金融服务的种类又过于单一,阻碍了农村资本的形成。
首先,农村融资渠道单一,正规渠道只有间接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方式则主要以非正规甚至是非法的民间金融形式存在,农村企业很少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来筹措资金,金融机构之间同业拆借无法进行,农民个人的货币结余也只能选择储蓄存款,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购买证券、保险,从而更多地依赖间接融资。
其次,农村金融的中间业务产品极少,目前只有结算、汇兑等少量传统的中间业务,抵押、担保、承兑、贴现、承诺、咨询服务、代收代付等业务还很少。
再次,农村地区证券、信托、基金等投资银行业务尚属空白。另外,在服务种类无法满足农村金融的同时,现有的服务项目价格又过高,造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低效率。
2003年底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2004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把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高上浮系数调整为基准利率的2.3倍。目前河南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普遍接近上限,一年期贷款利率一般在10%左右,不仅高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甚至高于民间借贷的利率,过高的利率使众多中小企业和农户望而却步。
(三)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质量差
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整体较高,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较差。农业银行虽然剥离了大量的不良资产,但其不良贷款率在各大商业银行中仍是最高的。农业发展银行在办理粮棉油收购专项贷款过程中,资金时常被挪用、挤占,贷款回收率低,目前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农信社的风险问题更加突出。农信社几乎承担了历次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成本,再加上长期以来产权不清、经营管理混乱,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大量农信社资不抵债,经营十分困难。
2005年末,河南省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824亿元。尽管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比如,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置换其不良资产达119亿元,贷款的不良率有了大幅度下降,由2000年的49%降至2005年的36%,但这一比率仍高出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16余个百分点。
(四)农村金融组织的结构不合理
河南农村金融组织虽然表面上具备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但在结构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各类金融机构都未能在支持农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继工行、中行、建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分支迅速撤并以后,作为农村地区惟一国有商业银行的农行也显示出较大的“城市化”倾向,其支农的效果不佳,在县域内的贷款也更多地投向工业领域,对农业的直接支持不足。农业发展银行名义上是政策性银行,但目前的状况是业务过于单一,不能向一般的涉农企业和农户提供贷款。农民和农村地区中小企业接触最多的依然是农村信用社。可以说,农信社在农村地区居于垄断的地位,但由于其自身存在大量的经营管理及体制问题,社员的利益往往无法得到保障,近些年来农信社的商业化倾向也与河南省农村经济落后的省情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广大农户的利益。在正规金融发育不良的同时,民间非正规金融则在法律上被否定,得不到正常发育的机会。另外,河南省农村金融还存在很大的地区结构差异,从发放的贷款分布来看,2000年到2004年间,有的县(市)贷款增加了6个亿,而有的县(市)贷款减少了5个亿。
二、河南农村金融困境的成因剖析
(一)农村经济落后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正相关的。一方面,发达的金融系统可以提高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总水平,增加资本形成的数量,并通过竞争保证资金首先流向投资风险小、回报期短、盈利水平高的产业和地区,提高投资的效率和边际收益,从而提高资本运用的质量,这被称为金
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引致增长效应”(Growth-Inducing Effect)。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经济增长为金融发展提供了需求拉力,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和表现的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都需要足量和适当的金融服务为其提供支持;其次,经济增长为金融发展提供了供给推力,这主要是伴随经济增长而逐步完善的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系统,以及市场经济观念――尤其是信用观念的深入人心,使金融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有力地推动了金融发展。
然而,河南省农村经济还很落后,城乡差别巨大,并且仍在继续拉大。2006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61.0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810.26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3.24%。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虽然处在上升阶段,但由于农村地区整体经济环境及相关制度的缺乏,农村地区的经济机会与城市地区相比不够明显,无法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形成有效地吸引。农村与城市之间巨大的基础设施差距也使农村金融机构成长缓慢,同时加剧了农村资金向城市的集中。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投资回报,并且农村居民所必需的医疗、高等教育、文化娱乐等资源大部分集中于大中城市,农村居民在这些方面的消费也加剧了农村地区的资金流失。目前河南省的城镇化率还很低,特大城市和小城镇功能都不完善,众多中小城市急需大量资金投入以提升自身实力,迅猛而大规模的城镇化也会对农村金融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挤压。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又使农村经济的货币化水平难以提高,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也不利于农村地区乘数效应的实现,这又反过来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河南农村金融欠发达的根本原因依然是农村经济的欠发达。
(二)农村金融组织管理机制混乱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农村金融也正在从计划金融向市场金融转轨,但我国(尤其是包括河南在内的内陆地区)的农村金融向市场金融转变的步伐太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计划经济色彩仍很浓厚,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环就是产权改革缓慢,有效的治理结构尚未建立,组织管理体系混乱,非规范化运行。农业银行虽早已启动商业化改革,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尚未建立,委托关系效率低下,经营目标多元化以及价值标准政治化,导致了经营管理的混乱、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缺失、经营行为的扭曲。农信社长期以来产权关系模糊,“三会”形同虚设,政府干预严重,“内部人”控制,内控制度缺失,违规经营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非正规的民间金融虽然产权关系清晰,但长期以来得不到政府的承认,缺乏有效的外部制度约束,出现了管理的真空。民间金融市场上鱼龙混杂,部分民间金融机构违规经营,加剧农村金融市场的混乱。河南省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亟须建立现代管理机制以提高农村金融组织的服务效率,但是与我国的区域政策相适应,农村金融组织改革的试点及重点也走过了东部、西部、东北,最后才注意中部的过程,致使河南农村金融组织效率长期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
(三)城乡金融体系分割
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城乡改革分割现象,造成了城乡二元金融体系。城乡金融改革的不同步,执行不同的标准,实际上是歧视农村金融政策的延续,人为地割断了城乡金融体系之间的统一,这显然同我国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方向相悖。这种改革的分割恶化了金融发展的城乡差距,并且削弱了城市金融对农村金融的带动作用。以服务城市工商业为主的城市金融产品完全外生于农村经济,在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背景下,当相对发达的城市金融向农村扩展业务时,出现种种不适是必然的,因为农村金融需求具有很多独特的属性。应当注意的是,河南的城市经济发展还很落后,城市建设的很多指标都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由此决定了河南的城市金融实力整体较弱,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带动农村”的金融发展模式对河南来说也是不现实的。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地区执行的是比城市更加严格的金融管制,以便农村金融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金融体系改革不仅没有促成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反而让农村金融体系承担了改革的大部分成本,进一步削弱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实力与活力。
(四)农村信用环境差
首先,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加上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河南农村地区的普通居民信用意识不强,对市场经济规则不熟悉,当有资金需求(尤其是消费资金需求)时也更倾向于向亲友求助,而这种以血缘和人情为基础的民间金融形式本身就带有极高的风险性,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农村信用环境。
其次,河南省农村地区的小企业大多从事高污染高风险低效率的“四小”工业,即小煤窑、小造纸厂、小水泥厂和小砖瓦厂,它们占用的大量贷款往往会给农村信用环境造成混乱。
最后,各地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恶化了农村信用环境,调查表明,我国“直接或间接行政干预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占不良资产总额的80%左右”,而农村地区则是地方保护主义的重灾区。
(五)相关政策措施的缺乏与失当
相关政策措施的缺乏与失当在三个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
第一,缺乏对商业性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利益诱导机制。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是以营利为目标的,在农村投资环境不佳,又没有政策诱导的情况下,它们都将重点放在了城市,实行自上而下的资金管理模式,使大量农村资金向城市集中,其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实际上成了“抽水机”。这些分支机构不仅要向央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还要向上级行缴存二级准备金,改制前的邮政储蓄资金则全部要上存。而且,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上存资金利率普遍比一年期存款利率高1-2个百分点,基层的分支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和回避责任,更倾向于将资金上存,缺乏放贷的动力。
第二,对农村工业的政策失当。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部分公共产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取消,乡镇企业的职工人数逐年减少,大量企业停产、倒闭,进而给金融机构造成大量呆账坏账。
第三,政府对农村地区民间金融过多的干预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地方政府对民间金融采取了“一刀切”式的限制,并试图通过建立全新的农村金融组织来取代现有的民间金融形式。然而,现有的民间金融形式在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其对于农村经济来说是内生性的,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取缔。由政府及非官方组织推动的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带有明显的外生性和强制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农村金
融发展的成本,削弱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河南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应该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会束手无策,相反,相对于上级政府,地方政府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可以并且应该大有作为。河南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必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河南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近期内,河南省各级政府可望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规范地方政府参与金融活动的行为
政府在金融活动中的任务应当是创造适当的政策、法律环境,促使各金融机构有效的发挥功能,而不应直接干预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更不应自己直接提供担保等金融服务。当前盛行的地方保护主义已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的效率和信用环境,急需规范。一是要改进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强化对地区整体信用状况、投资收益率、资源消耗率、生态环境状况等效率指标的考核;二是上级政府通过立法和司法手段,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在金融活动中的合法行为边界。
(二)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需要农村经济的繁荣,尤其是要缩小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差距,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有责任充分发挥手中的财政资金的作用,重点扶持农村路网、水网、通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通过带动农村地区的投资来拉动农村金融需求,并使普通农村居民逐步熟悉和适应现代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可降低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的成本,增加各金融机构向农村拓展业务的积极性,减少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缩小城乡金融差距。
(三)扶持并引导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乡镇企业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力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政府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大量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当前乡镇企业普遍面临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政府应对那些符合产业政策、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的乡镇企业予以扶持,恢复一部分曾一度实行的优惠政策,引导其在解决农村就业、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进而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并降低农村地区的金融风险,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四)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同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必将直接推动农村商业保险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主要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个方面,目前河南省在这三个方面都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还非常有限。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把农村困难救助制度建设等相关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管理机制混乱与农村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有很大关系。央行的地方机构及相关组织应当在明确各农村金融机构经营业务范围的前提下,以建立统一的城乡金融市场为目标,对农村金融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监管服务,进而使各农村金融机构在有效监管下进行大胆的内部改革探索,协助农村信用社理顺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规范农村地区各商业银行和民间金融的信贷活动。
(六)完善农村信用监督体系
针对当前农村地区信用环境恶劣的现实,政府应发挥积极而适当的作用。积极推动人民银行及其他政府部门对农村地区个人、企业以及乡村集体单位的信用评级工作,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其他金融机构开展信用监督业务,在适当的时候创立民间性质的独立而权威的信用监督管理机构,对其业务范围不设城乡和地区限制,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跨区域的信用信息共享。
(七)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农业投资不足的关键原因是农业的高风险性,农业一直被视为弱质产业,因为农业生产要素中土地等自然资源占重要地位,受气候、季节、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影响巨大,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农业对保险业务的巨大需求。然而,由于农业的风险超出了商业保险的承受范围,仅靠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无法满足巨额的农业保险需求。当前急需政府提供不以营利为目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另外,为了鼓励商业金融对农业的投资,降低商业金融投资农业的风险,政府应当尽快建立适当的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资金投入提供保障。
农村交通发展范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学条件
留守儿童多为从小脱离父母照顾,缺乏父母关心和爱护,在生活、学习以及行为习惯等方方面面都存着严重的问题。学校是留守儿童获得教育的唯一途径,但是农村的学校普遍存在着教育条件差,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教学设备和教学书本严重匮乏等诸多问题,并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只有农村教育得到良性发展,才能促进留守儿童受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与农村教育良性发展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留守儿童在行为养成方面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和偏差,留守儿童独立性强,性格孤僻、偏激,具有极强的自卑感和自我保护意识,这些在生活、学习以及行为习惯等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在生活方面主要体现在留守儿童由于没有亲人照顾,不注重饮食,很多留守儿童都有严重的健康问题,不能处理好个人卫生,同时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也极差。在学习方面,无法培养起自己的学习兴趣,不能把学习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不能给自己确定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加上没有家长的督促,学习的主动性很差,作业潦草、考试作弊、逃课等现象都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在行为习惯方面,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心理压力大,对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没有准确的判断,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悔恨终身。
面对这些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促进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学校必须担负起教育留守儿童的职责。除了传授文化知识,学校也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担负起教师与家长的双重角色,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理,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让其对自己产生自信心,帮助留守儿童建立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目前农村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农村教育的发展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农村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
1.农村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较差
在我国农村,多数还存在着学校数量不足、教学条件差、教育设备落后、教材单一陈旧等问题。只有少数教师愿意回到农村发展,因此农村学校的教师多数专业性差,甚至从未受到过任何培训,这都成为阻碍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学校的数量不足导致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无法上学,教学条件差导致了很多农村学校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而设备和教材方面的问题则导致留守儿童无法开阔视野,一些农村学校仅仅只开设几门干巴巴的文化课,没有美术课、体育课、思品课等,课程单一,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无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2.教育观念传统,忽视行为养成教育
多数留守儿童上学的目的都是学习知识,通过中考、高考最终改变命运,学校在开设课程中也是抱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只开设传统的课程而忽视对留守儿童行为养成的教育。学校在授课时多数以成绩区分学生的好坏,不能做到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好学生虽然是一种鼓励,但是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则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留守儿童本身已经缺失父母的爱,在学校又受到教师的差别对待,对他们的心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和打击,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3.教师综合素质差,不能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我国农村学校的教师多数专业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教育,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在身边呵护,教师必须担负起教师与父母的双重角色,让孩子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而现如今,有一些教师不但不能履行自己的责任,反而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留守儿童,直接导致一些留守儿童旷课、逃课、厌学现象的发生,这对其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三、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行为的培养对策
首先,农村的学校应该全面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同时也要积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其次,教师要担负起作为留守儿童的教师与父母的双重角色,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找到父母的影子,感受到亲情,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让父母随时能够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课下能够及时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学校可以加大宣传,吸纳社会的爱心资金,为留守儿童建立宿舍等,方便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虽然国家一直有相关政策对留守儿童进行补贴,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思想教育,但是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是在不断增长。面对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为留守儿童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发展和未来负责任。
农村交通发展范文5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教育;任课教师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之下,大规模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流动,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到其他地区外出打工,单独留下孩子在户籍所在地生活,并由其他父辈或临辈监护人长期抚养监护或者独自生活。他们之间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祖辈隔代抚养的。据报道,农村留守儿童会在情绪、学习、道德和个性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应该引起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学校这一方面,作为与留守儿童相处时间相对较多的任课教师也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一、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
人的一生中,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良好心理素质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具有长期间断性、在交往上呈现非面对面性、在空间上具有远距离性以及互动的频率低下性的特点,他们只能得到代管者进行的温饱式哺育,最终出现了心理发展方面的异常。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有以下表现:一是乐群性较低,具体表现为性情冷淡,孤独寂寞;二是情绪容易起伏,自控能力比较差; 三是内心自卑而显得拘谨,平时比较沉默寡言;四是圆滑世故,社会化;五是心情抑郁,比较焦躁不安;六是任性乱为,冲动并自制力弱;七是极易紧张焦虑,平时容易心神不宁。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是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其他问题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的。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与严重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状。
1.班级学生繁冗,师资力量薄弱
近几年的乡镇中小学,平均每班学生人数达到七八十人,而最多可以超过100人。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寄宿学生很少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班主任多数负责寄宿学生的管理,负担极重。班级学生过多,使互动式新教学方式无法实现,任课教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留守儿童的心理、感情需求,教师根本无法顾及,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对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和管理。
2.学校教育措施失当,应试教育依旧盛行
目前,农村学校对于教师的评价机制有所偏差。“教几个差生不如教一个好生”这样的观念大行其肆。学校教育观念依旧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在对教师的考核和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上。如此一来,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成绩较差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同时一定意义上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加严重。另外,对困难学生的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教育措施。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一些地方便取消“留级制”,使学生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升级,而这些家长便不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3.寄宿条件差,管护现空档
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寄宿条件不是很好,因此,很多外出打工的家长不乐意将子女寄宿在学校。一部分农村学生会选择寄住在学校附近的亲戚家。留守儿童选择住校的不足一半。而寄住亲戚家,亲戚一般不会太过管束、教导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则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而学校方面则认为这些孩子在校外不便于管理。由此,在学校和亲戚之间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监护有所失控,使得他们容易沾染社会的不良习气。
二、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笔者认为,在农村中,应该利用农村学校所现有的教育基础,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针对性地扩展学校教育的功能。因为在农村地区,最正规的教育场所是学校,学校对留守儿童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学校应该利用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多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以及生理健康。
(一)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班主任是在学校中平时接触学生最多的教师,应该让班主任在完成基本的日常工作的同时,更加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二)让任课教师掌握基本的心理疏导技巧,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各科教师可以挖掘并利用各科教材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各科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目标,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任课教师拥有基本的心理疏导技巧,可以增加学生向教师求助的绿色通道,以便及时预防或者治疗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
(三)在学校中设置心理邮箱,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
留守儿童的性格多是内向的,可能不会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面对面地向教师求助,所以,心理邮箱的设置就是必须的。留守儿童可以通过这些邮箱,避免尴尬之类的情绪。此外,通过参加多种多样的心理活动,让留守儿童慢慢培养起心理健康意识,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社会经济急速发展之下的产物,应该由全人类共同负责解决。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共同构筑关爱留守儿童的立体化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农村交通发展范文6
关键词:城乡统筹;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
1.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农村社区的建设程度不仅是促使城乡发展战略的落实,更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农村社区建设中,信息化是改变农村社区落后局面的有效途径,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农村社区信息化是指在农民生活、农村基层管理、农业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村社区中运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筑建政务、管理、服务、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充分有效的共享及合理开发信息资源,促使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多年来,城市社区的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农村社区的发展与城市社区的建设发展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路径。在城乡分治的情况下,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得到了更多的公共资源和政府支持,而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信息化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手段,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
2.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与农村社区的建设息息相关。我国农村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因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缺乏资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在农村,对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远远低于城市社区。一是没有固定的投资主体,缺乏对基本的硬件设施,网路运行等方面的投入。二是政府的不重视,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没有发挥应有的主导地位。因此,缺乏必要的投入导致农村社区的信息基础设施是否薄弱。目前,许多农村社区的村委办公地点没有配备电脑,要么电脑设备陈旧、网速很慢,要么是无法使用的坏电脑,整体的信息化基础设备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缺乏统一管理,认识不到位
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是没有收到政府干部的认识,村级基层干部并没有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只认为是工作业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未认识到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能的必要手段,未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农民自身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农民不知道什么是信息化,并认为日常的生产、生活不需要使用信息化技术,所以农村社区信息化意识淡薄,缺乏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在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中,只是凭借经验和农民内部流传的信息就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信息化的作用没有其他资源作用的那么明显,所以农民习惯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待信息资源。
2.3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农民接受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薄弱
根据2011年1月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底,中国网民4.57亿,而农村网民只有1.25亿,占网民总数的27.3%,对于8亿多的农民来说网络的普及程度是偏低的。主要是农民文化程度低,信息接收能力差,甚至有许多农民根本就不懂的如何使用电脑,导致信息化无法广泛普及。而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的是既是懂得农业的,又懂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人才。但是,在目前的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中,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在乡镇机构中严重缺乏信息员人才,也无法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的信息人才,从而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
2.4信息资源分布不均,没有建立独立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
在农村社区内部产生和流通的信息是有限,而且这些信息是农民在日常交流中是可以得到的。农村社区的内部信息是被农民广泛知晓的,但是有价值的信息往往是来自外部,因此,可能导致信息分布不均的局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背景下,信息掌握的不够及时完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颈瓶。与城市社区的信息发展程度相比,农村社区信息化才刚刚起步,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还少。而且少量的计算机、网络只用于聊天,整理档案等低层次的管理应用,没有与村级的日常管理,办公联系起来,并且村级的管理应用没有与上级政府,同级村级管理联系起来,造成了"上下不通,村村分离"的局面。
3.改进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应之对策
"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并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城乡之间的信息交流、传递、交互共享的信息资源平台和通道,提升农村社区经济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1加大对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建设农村社区信息化,首先需要把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纳入农村建设基础投资中来,一是扩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是村级政府中的电脑、网络、电视、电话等基本的硬件设备齐全可用,实现"村村通,上下通"的目的,并使内外部的有效信息能够及时流通。二是加强人力投入,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引入相关专业的人才。
3.2统一规划管理,提高认识
搞好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首先各级政府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地位,把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纳入农村建设的基础建设中来。其次合理统一规划,整合信息资源不重复建设,同时制定出优惠政策,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促使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再次,在农民中加大思想教育,使农民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使信息化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3.3提高农民接收信息的能力,培养一批农村社区信息化专业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培养知识型农民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中显的尤为重要,在信息化普及过程中,要普及农民的网络知识。
3.4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区信息化服务体系
在农村信息服务建设的实际中,不同的生产者、经营者的信息需求不同,这就需要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和多极化的服务对象发展模式。要根据我省各地区特色和服务对象,确定信息服务的范围和领域,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服务对象,做到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形成纵向与宏观决策部门、各级农业科研教育部门、农业信息机构、农技推广站以及与农民信息相通,横向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综合信息机构相联的纵横交错的多专业、多学科、覆盖范围广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安徽省农村信息服务在内容上,应当是农业全过程涵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给生产者、经营者提供国家法规、政策、市场、技术、天气等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为政府、企业和农户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多层次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需要政府、专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政府部门与各种专业协会决策咨询机构形成了民间农业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孙芸,黄世祥.我国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J].调研世界,200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