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农村建设模式

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1

〔关键词〕 新农村,农民,消费模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重大的战略任务,关键是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其中应该包含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加强消费引导,推进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做到新农村有新的消费观。

一、农民消费模式转变是建设新农村战略的应有之义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描述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我们说,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这二十字实际上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其中,生活宽裕就是要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使农民收入相应得到提高,改善农村整体面貌,推进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能充分享受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带来的成果。可见,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创造更好的农村消费条件,广开农民增收渠道,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启动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从我国农村现实情况看,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农民的消费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比如,在吃的方面,恩格尔系数有下降的趋势,主食消费下降,高能量、富有营养的副食消费上升;在穿的方面,农民对服装款式、花色的要求提高,高档服装的需求也有一定增长;在用的方面,家用电器类消费快速增长;在住的方面,农村家庭对室内装潢用品的消费需求有增无减;在行的方面,农民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自行车,购买摩托车、机动三轮车甚至小型汽车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对交通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肯定,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农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农村整个消费领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能否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对农村消费升级做好分析、引导工作,能否使农民在开源增收的同时摒除消费陋习提高消费质量,能否帮助农村消费者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消费理念,都反映着我们开展农村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也是“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内涵的具体要求。

二、农民现有消费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低层次的消费结构。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显露出了低层次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恩格尔系数明显高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比重很低。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支出内部结构的调查表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食品、居住、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说明食品支出仍是农村最重要、最基本的消费,其中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虽属于小康型消费结构,但其总体消费结构层次仍低于城市居民。这种低层次集中反映在农村的文化消费基本上是贫乏的,读书看报、学习现代科学、掌握知识技术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仍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2)住房消费是农村居民在基本消费需求满足后的消费热点。农民在解决了吃穿问题之后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小农意识就显露无遗,很多农民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就不敢扩大再生产了,开始追求四平八稳的生活,不惜重金盖一所“有派头”的庭院成为他们消费生活中的重头戏。(3)服务消费比例较低。农村居民大多对服务消费的接受程度较低,这一方面是由于受收入的限制及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民传统持家思想的影响,很多服务消费都采取了自给自足的方式加以实现,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比如搬家业、钟点工、礼品速递等服务在农村还很少见。

(二)不健康的消费方式。饮食卫生、健康问题现在在农村已引起了足够的注意,但消费方式的“健康”问题远不止这些。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中还有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赌博消费、封建迷信消费和人情消费等。(1)赌博消费。一些地区赌博成风,不管男女老幼都在忙里偷闲玩麻将,这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他们消费支出的一个重要项目。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甚至出现人们开车去城里、镇上豪赌的场面。(2)封建迷信消费。封建迷信在广大农村仍十分盛行。很多农民四处花钱找“先生”、“大仙”看病免灾、算命看相、看风水等。这些愚昧消费不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浪费了大量的钱财,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的甚至带来极大的社会危害。(3)人情消费。人情消费主要指以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为中心的农户之间用于人情往来的礼仪性消费。这些年农村人情消费一直居高不下。以苏中地区为例,当前农民的每月支出中除日常生活必要开支外开销最大的前三项,有32.35%的人选择了人情支出,仅位于教育支出、抚养子女和老人支出之后。①人情消费的名目、种类繁多,价码也越来越高,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这种人情消费表面上看是礼尚往来、“人情储蓄”,实际上却造成了巨大浪费,也使部分农民不堪重负。

(三)非理性的消费观念。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交流的频繁,农村居民也开始追求积极向上的消费时尚,但受传统落后思想的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仍存在一些非理性因素。(1)过度节俭。一直以来,中国农民“贫”字当头,节俭被认为是消费第一原则,再加上实际生活中天灾人祸及生老病死等不确定情况的存在,以及子女的高等教育负担过重等原因,极大地限制了农户的其他正常消费支出,强化了农户消费的谨慎性心理,某些农户消费就会出现过度节俭的特征。过度节俭的消费观念必然会降低农户生活水平,甚至是以健康作为代价,产生所谓“节俭悖论”。(2)炫耀攀比。“随大流”和盲目攀比是我国最主要的传统消费动机,至今影响仍很大。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是需要什么买什么,而是大家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因为不买大家都买的东西就会显得穷酸被人鄙视。而且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这种炫耀攀比的心态就越严重。目前农村比较典型的消费攀比主要体现在重大节日和婚、丧、嫁、娶、建房等消费上。虽然农民平时日常消费非常节俭,但一到过年过节或者家里办大事,往往迫于社会压力,大铺大摆,大吃大喝,高额消费。这一方面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低收入的农户不堪重负,陷入贫困。(3)习惯于先储蓄再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很多农民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普遍认为“无债一身轻”,感到“寅吃卯粮”、借钱消费心理不踏实,基本上还是习惯于通过储蓄积累实现自己的消费需求。(4)重视消费中的物质因素,忽视消费中的精神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精神消费在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而且物质消费中精神因素也越来越多。但是,农村居民普遍对日常消费中的精神因素不加重视,如饮食很少讲究色、香、味,住房不注重装潢布置的品位和个性,文明和卫生状况也比较差。

三、建设新农村要推进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

由上可见,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仍处于一种缺乏科学引导的、传统向现代过渡但尚未成型的阶段,科学、文明、健康、现代的生活方式仍然没有充分展现出来,与城市社会化程度高、生活质量高的生活方式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农民消费模式的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需求的增长,进而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要求不相符,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奠定物质基础。目前,农业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农业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仍在45%~50%之间,特别是在粮食主产省和中西部地区该比重高达60%以上。②可见,要想使农民增收必须在农业上作好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走精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此外,为了增加农户的外延收入,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或者积极开展区域性劳务合作,规范组织劳务输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转移。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简化农民跨区就业和进城手续,妥善解决进城民工的工资待遇、劳动保障和子女教育问题。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才能使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使农民收入切实增加。

(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创造客观条件。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比如电力供应不足、电压不稳;上下水设施不配套,用水不便;交通道路建设滞后,商业网点不通畅等。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农户家庭的大件耐用消费品中有12%处于闲置状态,尤以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用品严重。这种消费环境制约了农民消费模式的演进,因此,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能用老眼光看今天的农民,也不能简单地把农村居民消费等同于城镇居民消费。要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收入层次的农民消费需求特点,生产开发出符合农民口味的经济实用、质量合格、售后服务规范的消费品,要降低农村商品流通成本,加强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有力地保护农民消费者的利益。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夯实思想基础。最近有记者在宁夏南部山区采访一农户时看到:占地几百平方米的大宅院,甚至比当地镇政府办公楼还气派,木制地板、红木家具、组合音响,装潢摆设之豪华考究让城里人都汗颜,更让人咂舌的是,不大的客厅里竟然有好几台大功率的空调在满负荷运转。户主竟然喜滋滋地称,这是在响应建设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这种暴发户式的摆阔不仅与当前倡导的节约型社会相悖,更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相违。不少群众把新农村建设错误理解成盖高楼、建新房和豪华装修,这一方面说明农民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各级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不仅要注重设施环境的“硬件”建设,更要宣传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提高农民的文化道德素质。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是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政府应该通过开展消费教育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各种大众媒体也应加强宣传,让农民学会理性消费,树立科学消费和健康消费的思想意识,摒弃一些消费陋习。农户只有对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各种维权的法律、基本的消费技能等有所把握,才能树立起健康科学文明的消费模式。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提供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是覆盖城市范围,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相当薄弱。统计数字表明,农村社会保障率仅有3%,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比为22:1。养老、医疗、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时刻困扰着农民,当务之急是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户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限度。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提高社会应负担的比例,彻底使农民摆脱“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起,重病只等死”的状况。二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使农民老有所养,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完善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扶贫规范化和制度化。

注释:

①田 珍.苏中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消费生活方式演进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②张锦梅,方天 .政府在农户消费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③顾伯冲.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N〕.光明日报,2006-02-01.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住宅模式;

Abstract: With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cross the country to start to Susong County Xu jinlingzhen AGF village construction planning, explains how cost-effective use of land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rural lifestyle, living habits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lex residential patterns with r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o improve farmers' living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rural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residential patterns.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提出“允许农民以各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思想指引下,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农村住宅的集约化就显的尤为重要。

现阶段许多村庄的建设缺少规划,选点随意,住宅结构松散,空间布局凌乱,交通不便利,乡村住宅多以联建的方式存在。笔者以宿松县许岭镇宏富村村庄整治规划为实例,结合当地农民的生活模式、居住习惯和环境特点,提出如下的规划设计方案,可以在联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节约土地,提升住宅空间的多变性,完成住宅模式的复合型转变。

1 项目概况

1.1规划范围及规模:

宏富村位于许岭镇东南,太下公路穿境而过,距离许岭镇区约2公里,向南沿太下公路通下仓镇,交通十分方便。行政隶属许岭镇管辖。本次规划为4个村民组拆并新建,总户数约160户 。

1.2现状用地评价:

目前许岭镇集镇发展模式主要是沿过境的太下公路两侧发展,建筑沿公路两侧“一层皮”布置,这样的发展模式会给居民的出行、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同时不便于基础设施的集中布置,加大了投资,不符合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规划用地范围内用地平坦,地形西北略高,东南低,有一10KV高压线及电信杆线由基地内穿过。建设条件良好,适宜村庄建设。

1.3现状居民生活方式评价:

许岭镇集镇村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二个方面:外出打工及农作物收成;部分临街的住宅兼做一些日用品小买卖。

一家三代同堂是该村最为主要的家庭结构方式,但一年中有约9个月的时间,青壮劳动力均选择前往城市打工挣钱,只在农忙或者节假日回乡团聚。

2规划原则:

(1)城乡统筹、科学规划,积极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2)合理用地、集约发展原则。

(3)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建设新江南风格村落。

(4)生态环保原则。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5)因地制宜原则。尊重现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节约投资。

(6)农民自愿、尊重民意的原则。村庄建设规划广泛征求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的意愿,反映农民的要求,保护农民的利益。

3规划理念:

规划设计充分尊重当地的空间尺度和生活方式,倡导和谐邻里关系,反映传统农村自然风貌,在体现出新村作为湖边丘陵地区乡村景观特色和建筑特色的基础上,采用传统徽派建筑手法,加以发展,注重体现人文、历史特色的新江南风格村落,并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以获得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规划强调居住与环境的融合,将农村周围的水系、农田等自然环境纳入村落中,使水系、农田等开敞空间能更直接地为本村居民服务,通过多样化的物质空间形态组合,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4住宅户型设计:

本着“城乡统筹、集约建设、坚持特色、生态环保、因地制宜、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做好充分的实地调研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村民的家庭收入状况,将原有的分散的住宅形式转化为联排集中布置。住宅采用底层高密度满足容积率的要求,中间设置内庭院来继承当地传统院落的居住形式。面积紧凑,空间流畅,所有功能房间全明设计,也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入。

规划设计推荐的户型以一种复合型住宅为标准,面积为253.3㎡。

根据当地居民的日常活动习惯,将堂屋作为主要场所进行安排,承担着一个家庭对聚会、休息、交流、会客、祭祖等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卧室、厨房、餐厅、卫生间等围绕这个中心布置。利用房屋之间的日照间距来布置庭院和道路,根据地形的变化可以进行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有序而丰富的韵律空间。

5住宅模式延伸分析:

在大量的走访与数据统计中,发现村庄里存在着四种家庭结构形式。

5.1四世同堂:

家庭结构:祖-父-子-孙;家庭人口:7~10人; 生活模式:父、子辈外出打工, 祖、孙辈留守。

平时家中以妇孺老人为主,常住人口在5人左右,以生活方便、安全为第一要素,日常就餐可在小餐厅解决。厨房设置在后院,减少一定的隐性危险。老人避免攀爬楼梯,孩子住在上层也便于照看。

节假日或农忙,外出的青壮年回家。常住人口在10人左右,和谐团聚很重要。按中国传统,堂屋成为最主要的聚会就餐场所,小餐厅可作为备用空间,可做临时寝所或者备餐或者冬季储粮场所。

5.2三代同堂一:

家庭结构:父-子-孙; 家庭人口:5~8人;生活模式:子辈外出打工,父、孙辈留守。

这种布置是在标准户型基础上略作改动,为家中有年龄偏大或身体不适的成员的家庭准备了一楼的房间,提供了很多便利。 考虑到很多传统家庭对传统生活习惯的坚持,对堂屋这个重要的场合还是予以沿袭。

5.3三代同堂二:

家庭结构:父-子-孙; 家庭人口:5~8人; 生活模式:务农为主,副业贴补。

这个户型较适用于沿街的住户。对于住户原先拥有商铺的合理置换是我们在做整体改造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多样化的户型选择可以缓解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

商铺的设置在方便当地人生活需求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小区整体的景观形象。

5.3二代同堂:

家庭结构:父-子;家庭人口:3~5人;生活模式:务农或者经营小买卖

这种形式在现村庄存在较少。

6 结语

新农村的建设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吸收传统建筑的精华,尊重地方乡土文化的延续,创造尺度宜人的特色村庄;在有限的设计中为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家庭生产需求的村民为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多的优化组合可能性是打造特色村庄的基本手段。

作者简介:郭艳秋(1978~),安徽合肥人,女,工学学士,现为城市规划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龚蓉,谷洪波. 小城镇住宅区规划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3):31-34.

[2]方明. 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3]方明.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J].建设科技,2006(22):50-51.

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但对不同地区、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类型的农村而言,则具有很大差异性。基于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道路选择上,将有较大区别。哈尔滨市作为农业大市,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必须找准切入点,靠先进的发展模式引领和带动,才能促进我市新农村建设不断提档升级。为此,我们对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旨在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寻求新的突破,最终达到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的目的。

哈尔滨市农村基础条件差异较大,总的来看,南部好于北部、西部好于东部,个别地处偏远、缺乏区位与资源优势的村,建设水平相对滞后。在上述新农村建设模式中,有许多成功做法与经验值得借鉴,但并非放置四海而皆准。基于此,在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上,不能仅仅生搬硬套上述发展模式,针对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其选择重点也必然有所不同。因此,在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还需注意把握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切忌简单模仿。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市有相当一部分乡村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相比,在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必须从本村实际出发,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少我多、人多我特”上做文章,才能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产品为龙头、效益为中心的新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是切忌只喊口号。实施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一件大事,为了配合这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的开展,提出一些适当的工作口号,事实告诉我们:要真正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靠大量艰苦细致、脚踏实地的忘我工作和辛勤劳动,而不是靠一些工作口号就能实现的。

三是切忌盲目多变。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规划一旦制定后组织实施犹如接力长跑,需要各个“参赛者”不间断地接个接力棒“跑”下去,才能取得成功。四是切忌“一言堂”。建设新农村同样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用“家长式”的行政命令手段来指挥

五是切忌只求速度。建设新农村既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加快进程,又要扎扎实实夯实基础、积累后劲。要改变这种只讲速度不讲效益的现状,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速度与提高整村经济质量相统一,速度与增强村级发展后劲相统一。

要因地制宜,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多措并举,既借鉴可行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又根据实际大胆创新;既加强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又注重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新农村建设这篇大文章。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要抓好规划调整,全力实施城乡规划一体化。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完善城乡一体的系统规划。在宏观层面上,要打破行政区域限制,通盘考虑城市和农村发展,优化空间、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三个布局”。

(二)要抓好生产发展,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把抓好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从根本上增强农民持续增收的后劲。一是抓好农业产业化调整。大力实施“旱改水”和“粮改菜”工程。力争五年内全市水稻达到千万亩的规模。争取在三年时间内,新增菜田面积50万亩,全市蔬菜面积由现在的146万亩,达到200万亩。二是抓好农产品加工。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重点建设稻米、大豆、玉米、乳品、生猪、肉牛、肉蛋鸡、蔬菜、食用菌、林木10大产业带,并做大拉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打造东北重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聚集区。三是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深入实施“百万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四是抓好畜牧业发展。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逐步建立健全预警系统,采取综合性措施稳定和加快畜牧业生产,提高我市畜牧业核心竞争力,确保畜牧产业“半壁江山”的格局。

(三)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住房建设,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覆盖,进一步加快快农村扶贫开发进程。

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4

关键词:农业园区;城郊型;模式

作者简介:张雷珍(1968-),女,浙江东阳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会计师,经济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0.3;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1-44-03

我国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大量众多类型的农业园区,仅各类农业科技园区就多达4000多个,其中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等600余个。由此可见。我国的农业园区发展正处于迅猛上升的阶段。然而对于服务于城市的城郊型农业园区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和成熟的发展模式。因此,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示范推广提供借鉴和经验。本研究以浙江省东阳农业园区为例,探求城郊型农业园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摸索一种建设城郊型农村的新型模式。

一、东阳市农业园区发展模式

东阳地处浙江省中部,市域面积173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36.2平方公里,辖有6个街道、11个镇和1个乡,城区人口30万,总人口81.3万,是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首批文明城市、首批旅游经济强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从总体上来说。东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棚栽蔬菜基地

斯村,农业人口2756人,位于东阳市城郊结合部,现有蔬菜基地13.3公顷(200亩)。该村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把棚栽蔬菜作为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利用财政补助资金,该村对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整改。统一建设钢架大棚、微滴灌、化粪池、四米宽田间道路、三面光水沟等,配备电子灭虫设备、微型旋耕机。建设集中育苗中心,提供配套服务。除了给蔬菜基地配备专门的农资门市部,做到无利润销售农资外,特地从金华请来专业的农艺师,专门帮助蔬菜种植户解决各种疑难杂症。蔬菜年总产量750吨,每棚(约5至6分)年均收入1万元。最高可达3万元。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产后深加工能力。斯村投资3000万元,建成10000平方米东阳市富坤农产品集散中心、1000吨蔬菜保鲜冷库。引进1万吨综合大型冷库。提升了市场品位。也为东阳本土农副产品提供展示和销售的平台。

2、园区多种产业成份并存型

这一类型的典型是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花园村距东阳城区16公里,农户1748户,总人口超2万人(其中村民4393人),村区域面积达5平方公里。花园村走的是一条以工强村、工业反哺农业、生活社区化、村民市民化的路子。主要产业有生物医药产业、红木家具产业、商贸产业、高效农业产业、旅游产业等。将全村划分为村民平安居住区、高效生态农业区、第三产业服务区、高科技工业园区4个区,将原10个行政村改为10个小区。第三产业服务区内花园红木家具城集聚了132家全国知名红木家具企业,与花园木材市场、板材市场、工艺品一条街以及红木家具产业园一起,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

花园农业发展公司与浙江省农科院和上海市农科院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示范,相继建成了智能化玻璃温室、连栋塑胶大棚、单体钢结构塑料大棚及以种植无公害蔬果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开发了设施瓜菜栽培功能区、水生蔬菜种植功能区、名优水果生产功能区和花卉苗木培育功能区等4个区块,2009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被列为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之一。

3、生态型循环农业

位于城郊综合区内的东阳市良种场,是一家一级种畜禽养殖的良种场,占地面积6.67公顷(100亩),保种基地占地1.3公顷(20亩),田藕、水果及牧草占地5.3公顷(80亩)。有猪舍建筑面积3020平方米,基地年出售金华猪Ⅲ系种猪,按照“猪-沼-果”的模式,将养殖场内的生猪大量排泄物。经过沼气发酵后产生的沼液。除了供应场内5.3公顷水果、牧草基地的有机肥料,还将沼液通过肥水同灌转入给斯村的20公顷蔬菜示范区用作优质有机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产生的沼气还通过管道输送给周边农户作为炊事用能。在另外的一个雪舫生猪精品园内。按照“猪-沼-鱼”的模式,沼液不仅用于周边10.67公顷水果、苗木基地,还提供给4公顷鱼塘进行沼液养鱼。产生的沼气除了用于烧饭做菜,还通过纯沼气发电机组进行沼气发电,解决了场内饲料加工、猪舍保温等生产用能。

4、农业科技示范带动型

西湾香榧是东阳的一个特色品牌。近年来,东阳市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建设标准化基地。每年新增4000余亩香榧基地,聘任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韩宁林为香榧产业首席专家。开展科研攻关。“香榧规模化造林配套技术”不仅解决了香榧造林成活难的问题,而且为规模化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样板,做出示范,是推动整个香榧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方便科研、强化示范,东阳市及时组织专家将科研项目直接落实到开发基地,每个科研成果与业主的生产基地密切合作。现在东阳市现代农业香榧干果产业发展项目,受益农户5200户,为社会创造工作岗位、安置就业人员182人,带动农民增收49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5、农家乐型发展模式

位于东阳市城郊结合部的农家乐有10多家,以其宜人的景色、轻松舒适的自然环境,富有特色的水果和农家菜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垂钓、餐饮、住宿、旅游。可分为山水风光型、休闲垂钓型、水果采摘型、度假休闲型几种模式。基本上这些农家乐都由工商业主投资,财政资金补助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900万元。带动蔬菜、水果、养殖基地13.3公顷(200亩),直接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200人。

东阳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经济突破口的城郊型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东阳市委、市政府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财政支出重点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倾斜,5年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达4.19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总和的6.13%。大力实施城郊型新农村建设,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东阳城郊型新农村建设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存在的问题

东阳现行的城郊型新农村建设运行模式存在4个明显不足:

一是优势主导产品不突出。东阳市地貌以丘陵为主,农业规划没有得到良好执行,单个主导产业总量少,现有连片规模化的农业基地少,在浙江省占有重要地位的产业少,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品牌不多。

二是现有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农业基地总量不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目前带动能力强的龙头

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块状聚集效应不明显,精深加工程度低。

三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科技密集型、装备先进型农业企业,品种不多,技术相对滞后,企业家数量较少,示范、推广效应尚欠明显。

四是园区建设投入不足。园区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改善基础设施、产后加工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受东阳市财政状况限制,财政性资金直接投入严重不足。另外,农业生产周期长、比较效益低的现象还未得到改变。因此工商业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

五是农家乐休闲存在内容单一、服务同质化等现象。缺乏特色,没有拳头产品,休闲方式单一,服务水平、规模和旅游、文化等多样有待提升。

三、东阳市农业园区与城郊型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启示

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城郊优势,更好地服务城市,带动农村,富裕农民,推进以精品农业、高效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城郊型农业园区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东阳市农业园区和城郊型新农村建设实施的成功经验和不足,给我们以新的思考。

1、全面规划

按照“依托资源、突出特色、连片开发”的原则对城郊农业园区结构进行全面规划布局。解决城郊土地资源少,基地不足等问题。对现代农业园区布局进行适应性调整。打破农业生产“小而全”格局,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城郊农业规模化生产、板块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主导产业布局、特色农业园区要因地制宜。如东阳,城郊现代农业综合区规划主导产业为蔬菜、水果、生猪,特色精品园区规划为药材、花卉、席草、茶叶等。规划目标既要有高度,又要有深度,引领性强,可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

2、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培植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主力军。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积累和投入能力低、进入市场难等问题。整合资金集中用于全局性、基础性、引导性、示范性农业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资机制,特别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出台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优惠政策,搭建发展平台,营造宽松优越的投资环境,促进养殖型、加工型、运销型农业龙头企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积极变革。带动现代城郊特色农业形成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益,促进产业化发展。

3、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切实做好科技示范型农业园区的示范作用

科技示范型农业园区的功能主要是新品种展示优化、品种布局合理化、栽培技术规范化、全程生产生态化、经营管理集约化、产销服务社会化、进园农户知识化,把示范园区建设与发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把园区展示与产供销一体化探索结合起来,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可以说。科技示范型农业园区对效益农业是起关键作用的。一是加速了新品种的引进、筛选与推广;二是增加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农业效益:三是探索了发展效益农业的多种模式和栽培技术,增强了对农业的指导水平。

针对科技示范型农业园区的技术相对滞后,一是应立足于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加强创新机制,加大引智引资力度。二是采用高起点、高标准技术,以开发优质无公害农产品为目标。实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创品牌,园区不在于规模大而在于精,不在于内容全而在于特,以品牌开发市场,提高园区农业科技品位。

加强科技示范型农业园区的示范作用,为农民增产增收树立可看、可学、可比的典型。围绕促进农业品质的提高这条主线,使园区在标准化农业技术、高新农业技术、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无公害农业技术应用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达到高科技、高质量、高产出、高效益,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典型和样板,使园区真正成为农业科技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农民增产增收的“助推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4、节约资源,防止污染,积极探索循环型农业园区

农业废弃物变为再生资源,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不断进行的农业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减少最终排放废物的产生量。防止环境污染。一是有利于解决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农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二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三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突破贸易壁垒的能力。以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为主导的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造成农副产品农药残留等超标,为许多发达国家限制我国农副产品进口找到了借口。在国内,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一些农产品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或药残等严重超标,带来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

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增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防止污染,东阳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尝试,这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行绿色生态农业的重要战略举措。

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5

【关键词】乡镇档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模式;改革创新

乡镇档案是指乡镇机关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多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其形成的文件材料涵盖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包含了乡镇土地承包合同、财政经管帐薄、计划生育档案、综合治理、农村建房合同、农业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它真实地记录着乡镇的发展历程,是乡镇各方面建设的历史见证。乡镇档案工作是乡镇党委、政府重要的日常性和基础性工作,齐全、完整的乡镇档案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具有察前启后的重要借鉴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镇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加强乡镇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对于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维护农村稳定、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改造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前沿的参与者和实施者,乡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但是目前乡镇档案管理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档案意识淡薄,缺乏档案理念。一方面,乡镇档案工作者没有意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档案意识淡薄,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在建档内容方面,乡镇档案工作多重视文书、会计、人事等档案,尤以乡镇机关文书和会计档案为主,没有及时对乡镇经济、民生、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建档,档案内容不合理,种类不齐全;在建档形式上,目前乡镇档案往往偏重于文书档案,很少涉及图表、音像记录,形式单一;在档案载体上,多数乡镇仍采用单一、传统的纸质档案,缺乏对电子信息化手段的利用和保存。档案工作仅仅局限于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乡镇档案服务机关、群众和社会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彰显。部分乡镇档案服务理念陈旧,服务方式单一,档案检索方法还比较原始,缺乏整体观念和主动服务的意识,导致乡镇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乡镇档案工作基础薄弱,缺乏完备的档案工作机制。首先,乡镇档案机构先天不足。由于乡镇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人员少,领导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多数乡镇只有档案室,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因而在档案的接收范围、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服务的对象与方式等方面局限性都比较大;其次,乡镇档案管理资金不足,缺少专项经费,设施设备不完善。多数乡镇没有专用档案室,保管条件差,而且室藏档案贫乏,资料不全,多数档案收集的仅是办公室日常收发的公文,缺乏工作活动形成的文件,如专项工程、专题工作档案等,而且部分乡镇档案没有进行系统整理,档案管理混乱;此外,档案队伍建设成为困扰乡镇档案建设的关键制约因素。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知识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政治观念、广博的知识层面和精深的业务素质。但目前多数乡镇没有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乡镇档案管理员大多由办公室秘书兼任,少数乡镇安排其他岗位的兼职,有的安排临时人员兼管,从事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员大多数都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岗位培训,档案业务水平普遍不高,致使档案归档整理和管理缺乏科学性。

三是封闭的档案管理模式和分散的档案管理方式制约了乡镇档案工作的发展。我国主要采用“条块结合”方式对专业档案进行管理,即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块)和专业主管部门(条)相结合对专业档案实施管理。在这一体制下,办公室主要保管本级党政机关形成的文书档案,至于财政经管部门的会计档案、农村建房档案、农业科技档案、计划生育档案、综合治理档案等专业档案则另成系统,由各自的专业主管部门按专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在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单一、分散的档案管理模式导致档案查找利用困难,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和弱化。

乡镇档案内容涉及广泛,信息形式多样,年代跨度大,由于档案管理机构缺失,档案工作基础条件差,档案工作人员少、业务素质低,加之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体系和有效的管理模式,现阶段乡镇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得不到发挥。基于上述现状,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镇档案工作的发展,使乡镇档案更好地服务于城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应当立足现实,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档案完整、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乡镇档案体系: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乡镇档案意识。一是强化乡镇档案工作意识。乡镇是形成档案的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来说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因此必须重视乡镇档案工作,努力增强各级人员的档案意识。通过对档案工作者进行培训,对档案工作进行系统解读,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档案工作者明确乡镇档案在国家档案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意义,熟悉档案工作要求和内容,熟练掌握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二是强化档案利用意识。提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档案利用和服务意识,将档案管理和档案利用工作与城镇发展和群众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工作宣传和教育,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农村经济秩序服务。

其次,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提升乡镇档案管理水平。一是完善基础条件,创造良好的乡镇档案工作环境,确保档案工作经费的投入、乡镇档案工作人员培训和农村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针对当前乡镇档案工作中存在的意识淡薄、机构缺失、人员不足的现状,各区、乡镇应切实加强领导,把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统一部署中,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设立档案室,配备档案柜、防盗门窗、灭火器等档案工作设施设备,为乡镇档案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档案工作人员配备上,应保持档案工作人员岗位的相对稳定,定期对乡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按档案工作相关规范、岗位职责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同时适当加大对档案事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将档案经费开支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确保档案工作与其他工作同步开展,并逐步解决档案工作所涉及的观念意识、机构体制、设施设备等问题,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档案工作给予支持和保证。二是做好档案管理日常工作,加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建立覆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档案资源体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方面及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以及涉及农民各方面利益的文件进行收集归档和管理利用,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对涉及农民权益的各种档案的收集整理。围绕“农”字建档,建立农村改革档案、农业科技档案、新农村建设专门档案、农村特色档案、社保民生档案和民情档案等门类档案 ,有效完善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档案资源体系。三是创新乡镇档案管理体制,建立乡镇档案工作长效机制:①不断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加强乡镇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充实档案人员,完善乡镇档案工作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各级档案部门应根据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多的特点,不断建立完善乡镇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鉴定、保管借阅、统计利用、保密销毁以及消防安全等档案管理制度和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并根据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求,建立新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促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②建立乡镇档案工作协调配合机制,确保城镇档案工作的高效开展。加强档案管理部门与农业、民政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推动各类涉农档案工作的开展,实现城镇档案工作的全面化、系统化。

乡镇是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中坚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和健全乡镇档案工作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镇档案的管理应主动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合拍共振,乡镇档案工作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服务新村建设、服务民生改善、服务经济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曹航.杨智勇,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困境与对策――从和县模式的现状说开去,档案学通讯[J].2010(3):85

[2]许岩,奏响新农村建设的和谐乐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成果巡礼,中国档案[J],2011(Ⅱ):29

[3]刘涛.卜凡意,谈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黑河学刊[J],2006(11):101

[4]刘朋云.高菊梅,青岛:构建乡镇档案管理新模式,中国档案[J],2009(4):31

[5]昝征,新型档案管理模式构建的实践价值,交流[J],2011(11):37

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6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隐性补贴;收入水平;新农村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019-03

1 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

1.1 国家统计局的收入定义

我国农村住户调查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统计局采用了农村居民纯收入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是由两方面组成:现金纯收入与扣除生产费用后的自产自销物品估价。纯收入可以分解为个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应数据通常是按这种分类公布的。显然,农村居民纯收入概念遗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收入项目:自有住房的估算租金。如果该项目收入计入居民纯收入的一部分,则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将大大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主要是城市近郊的农村居民)。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定义中存在与农村一样没有包括自有住房估算租金。经过房改和购买商品房后的城镇居民,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住房的私有权,自有住房估算租金导致收入低估问题也很严重。另外,城镇居民享有的实物性补贴与社会保障没有计入城镇居民收入之中。如果一个社会中各成员具有平等的机会获得相同的社会保障或社会保护,则这一问题可能并不重要。但我国显然并不如此。因此城乡居民之间进行收入比较时,应当考虑到那些只面向城镇居民提供的社会保障的市场价值。毫无疑问,如果把这些隐性补贴计入居民收入之中,则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将显著上升,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会随之上升。

1.2 城镇居民享有的隐性补贴

农村居民的自产自销部分已归入农村居民纯收入,但城镇居民的实物性收入并没有计入可支配收入。由于城乡分割,绝大多数的社会保障也将农村地区排除在外,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这些社会保障支出也是不包括在个人收入之中的。由于社会保障费用通常也是由个人与工作单位共同承担的,工作单位为个人支付的那部分社会保障支出通常也没有计入个人收入。社会保障与工作单位性质、就业特征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如果所有的就业机会对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是平等的,则每一个社会成员将以相同概率随机获得由社会保障所产生的经济福利。但我国城乡之间是严重分割的,只有城镇居民才可以获得正规就业,而农村居民是无法获得这些就业机会的。因此,农村居民无法从城镇居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中获益。这些为城镇居民所单独享有的社会保障成为导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异的一个重要来源。具体的隐性补贴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有住房补贴。如果居民居住公有住房中,并且实际支付的租金低于市场租金,则就获得了公有住房补贴。90年代中期57%城镇居民仍住在当地政府或工作单位的公有住房,政府或单位大约每平方米每月补贴10元左右,年补贴人均住房约为1296元。

(2)医疗补贴。城镇居民享有医疗补贴。以2002年为例人均医疗补贴约为293元。

(3)教育补贴。事实上,城乡居民受教育机会以及教育质量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一般说来,农村居民相对比较低。此外,教育融资体制的城乡差异也导致当地政府对城镇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补贴。我国城镇居民获得的教育补贴大大高于农村居民,这是城乡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不同造成的。农村居民不仅要交纳学杂费,还要承担教育附加费。这也是一种非正规的税负。但城镇居民只需交纳学杂费,相对农村的教育质量来说,城镇居民所交纳的学杂费也是较低的。考虑到城镇子女拥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以及享有更高的教育质量,城市地方政府必须对教育提供更多的补贴。 影响人均教育补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各类受教育者分布情况。尽管大学、中专等类别教育的生均补贴可能是没有城乡差异的,但接受教育的机会仍然存在城乡差异,显然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要大大低于城镇学生,这也导致教育补贴分布的城乡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2年城乡居民所享有的教育补贴分别为499元和247元。显然,城镇居民所获得的教育补贴是农村居民的两倍。

(4)社会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向性。城镇职工能够获得各种类型的社会保障,而农村居民则被拒之门外。在通常的收入定义中,这些社会保障的价值并没有计入居民收入。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如果这些社会保障以市场原则购买,则相应的费用应该为多少?换句话说,城镇居民所享有的这些社保费用应当按照市场估价后计入收入。在国家统计局的收入定义中,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缴纳的社保费用都没有包括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之中。这些缴费应当被看作是居民收入的一部分,其理由是它们是为了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做出的强迫性储蓄。到2002年为止,农村地区的社保几乎仍然为空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村低保都是从2002年以后才开始在农村地区进行试点。

①住房公积金。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最初于1991年在上海试行。1994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于1995年出台实施。根据条例的规定,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职工缴存部分与单位缴存部分,其中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按规定,这一比例在5%-20%,原则上覆盖全部城镇职工,单位与个人的缴存比例相同,这就意味着个人所享有的住房公积金数量为其实际支付数量的2倍。

②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与住房公积金类似,存在单位补贴部分。根据行业统筹企业养老保险费比例标准,单位的费率为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大约为工资总额的8%。因此,该项补贴的数量约为职工支付的2.5倍,该项实际收入为职工支付的3.5倍。

养老保险改革是发生在企业部门。政府机构与事业单位仍然遵循原有的养老保险体制。虽然政府机构与事业单位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但他们退休后获得的养老甚至高于企业部门。大约为1.84倍。

③医疗保险。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职工医疗保险中的补贴数量为职工支付的医疗保险费用的3倍,该项实际收入为职工支付的医疗保险的4倍。

④失业保险。根据1998年《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保险费由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从2%缴纳,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因此,可以认为失业保险中的补贴数额为职工支付的保险费的2倍,该项实际收入为职工支付的失业保险的3倍。

从以上4项社会保障的隐性补贴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城镇职工偏向性。城镇居民中,由于社会保障支出而产生的个人收入大约为1933元。

(5)实物收入。实物收入所涉及的消费品类型包括肉食、鱼类、蔬菜与水果等食品以及衣着或其他日常消费品,2002年实物收入的均值为193元。

总之,城镇居民所获的各类隐性补贴总额为4275元,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所获得的人均收入水平,它必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2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思路

2.1 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取决于农村发展水平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约65%,农民的富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国民生的富裕。自1982年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和提高。但1990年代中期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到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3倍以上。如此巨大的社会差别显然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不相一致。那么造成如此巨大的城乡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政府再分配机制还是市场机制或两者的共同作用呢?无论是哪一种情形,政府改变这种社会不平等的责任都是义不容辞的。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发展关系到能否建成更加和谐、更加稳定、更加安全的社会。如果不改变农村发展现状,允许城乡差别继续扩大,社会结构的失衡就难以避免,随之也将危及中国食物生产和供给保障。因此,农村社会的发展水平,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短木效应”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农村发展水平。

此外,“三农”问题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但是,现实情况则是,尽管为解决此问题而有较多惠农政府的出台,例如:减免农业税、减免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收费,农村实行低保制度等等,中央政府各部门几乎在“十一五”规划中对参与新农村建设都作出了规划,有的已经诉诸行动。农业部已提出了从五个方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导产业强村,科技人员兴村,龙头企业帮村,生态家园建设和支部组织带村。卫生部则提出了从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快农村卫生服务等条件方面促进农村建设。财政部表示要增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投入。劳动保障部则重点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构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维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等开展工作。可以说这些都是促进农村建设、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有的地方政府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比如,有的已经派出规模庞大的干部团下乡进行新农村建设,而东部发达地区的某些城市已经在拆除郊区农村前些年农民建起的楼房,再进行“统一规划”。可以说,现在已经开始的新农村建设活动基本上是由政府发动甚至强力推动的,从具体项目来看,以设施类建设为主,包含经济建设和物质建设方面,也有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的。但是问题并没有实质的改变。进入21世纪,政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战略。旨在以此作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达到共同富裕的策略。但是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是综合的,它的各种活动最后都要落脚于农村居民,让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一样,公平享受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带来的成果(含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2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思考

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仅仅侧重于解决几个问题、上几个项目、出台几项惠农措施而忽视积极的制度创新和改革,将诱致策略的偏差。目前,迫切需要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是:

(1)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身份制,构筑公民身份平等的法律和制度基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与一些制度是分不开的,建立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消除体制障碍,使农村居民享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和国民的待遇(当然户籍的开放会给政府很大的财政压力,这就需要统筹、协调)。

(2)提高农村居民自身的文化水平。农村多数居民受教育水平在初中以下,这一文化知识结构与实现农村现代化是不相一致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导致农村居民就业的困难,以及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及个人致富的角度看,农村居民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3)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制和就业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不断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就需要制定一系列平等就业的劳动就业制度,实行公平的就业政策,才能保障其合法权益,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问题。

(4)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要真正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就必须做到凡是中国的国民应享有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利。从具体措施来看,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增加公共品投入和社会保障投入,实行农村低保制度,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合理调整农村价格政策,促进农民增收。

(5)推进城镇化。我国的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19184个,城市人口由1.78亿增加到3.88亿,城镇人口比重由17.9%增至30.9%。我国70%的国内生产总值、80%的国家税收、90%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以及85%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都集中在城镇。城镇是我国经济、信息汇聚的中心。

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但是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地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在同等人均GDP水平上,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城镇化发展长期滞后,农民不能尽快富裕起来,城乡收入差距就会继续扩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就会影响整个现代化进程。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在我国,乡村社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农村差异巨大,再加上当今时代是一个现代化、全球化的复杂时代,不可能强求所有地区都走同一条道路,采用同一模式,而是需要根据现实条件,选择各种各样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以求达到“共同富裕”。

3.1 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实质

就是农村发展模式。意是指要选择多元化的城市化模式,通过建设现代城市文化与文明,促动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3.2 三种模式

第一,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它适用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人均耕地少,工商业已经快速发展,已经基本实现工商业化,但由于宏观制度的制约,这些地区还未实现城市化,即:经济结构的转变未带动社会发展。这一模式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城市文明,通过城市化的力量推动农村发展。

第二,乡村集镇化模式。这一模式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偏僻和贫困地区,由于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农业及其他经济发展滞后,劳动力外流较多,留守农村的主要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在这些地区可以通过政府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向集镇化集中的方式,并通过土地流转、社会保障和基础教育等制度安排,实现农村资源再整合,从而达到乡村集镇化,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乡村生活方式城市化模式。这一模式适合于以农业为主的平原农村地区,在这些地区,耕地相对较多,农业较为发达,村庄规模大,人口聚集较明显。尤其在华北地区,村庄居住格局已呈现街坊式,且集市发展有悠久传统。把这样的农村建设为新农村,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他们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即社会的城市化。具体说就是增加公共设施和公共物品的投入,改善生活环境和管理制度,实现居民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必须统筹兼顾,分析协调差异,使我国三个不同层次地带的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使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李实,岳希明.中国个人收入差距的最新变化[J].财经,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