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增长;碳排放;关系

中图分类号:F512;F124;X19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交通运输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点行业,其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温度变暖的主要影响因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据统计,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正在经历逐渐变暖的显著变化,主要是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导致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导致的。随着环境的恶化、温室气体的排放也越来越多,再加上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使用交通运输工具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了交通运输工具消耗的能源也越碓蕉啵交通运输的频繁一方面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给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又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增加了碳排放量,因此如何协调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引起国人的重视。根据统计,全球交通运输用油量已经占石油总消耗量的60%以上,交通运输引起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交通运输已经成为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同时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和需求量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很多家庭都购买了私家车,甚至有些家庭不止一辆。这种巨大的汽车需求确实给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也是成几何指数在增长,导致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等重污染天气影响,可以说跟巨大的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有直接的关系。据调查,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在城市总的碳排放量的占比超过17.5%,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低碳交通,绿色交通,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带来的碳排放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问题。如果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粗放式交通运输发展模式不得到根治,不仅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协调交通运输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矛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交通运输行业推行低碳环保发展理念

很多居民在电视和其他媒体上经常听说低碳交通这一名词,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实施。因此必须积极的给民众讲述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来降低交通运输带来的碳排放问题。应该多利用宣传媒体,借助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和手机微信等平台向公民灌输低碳环保的理念,让公民意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让公民树立绿色能源、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新理念。倡导公民养成绿色出行的好习惯,出门时如果不是必须最好不要开私家车,而是改用公交车或者自行车等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平时要多步行,多骑电动车或者自行车,多利用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工具出行,充分调动居民的环保积极性和节能减排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保护我们的子孙后代。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在整个市区范围内配置了公共自行车以及小黄车等交通设备供市民选用,倡导居民绿色出行,这一方面解决了居民短途出行的交通问题,也成为居民绿色环保出行的典范,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二、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交通运输工具的减排能力

除了提倡公民绿色出行、环保出行以外,还需要利用技术进步的手段提高交通运输工具的减排能力。要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加快交通运输改革的步伐和技术的创新,制定碳排放的相关标准,坚持实行技术创新来引导交通运输行业由高碳排放向低碳排放转化,同时政府要加大低碳交通和绿色交通的资金投入,实现交通运输的低碳化和环保化。加快信息化管理步伐,提升交通运输管理技术,不断的推广新能源汽车比如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市场的占有率,国家要给以一定的补贴,加快交通运输设备的更新换代步伐。

三、政府主导实施低碳政策

低碳交通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的特点,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推动和实施。政府应该利用政策手段来控制交通的出行量,比如提高停车费用以及车辆单双号出行或者错峰上下班等政策,降低私家车的出行数量,缓解交通运输压力,同时减少汽车的碳排放量。要鼓励市民优先乘坐公交车,开辟公交专用车道,对于达不到国家碳排放标准的车辆要严格取缔,对黄标车要进行淘汰,给予一定的补贴。控制私家车的交易数量,提高购车税、燃油税,对车辆牌照的发放也要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实施碳税的补贴政策,确保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应该大力提倡公共交通出行优先,多种交通方式补充的组合机制,科学规划公交线路和网点覆盖率,为公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对交通运输要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交通的效率。各地区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公共交通管理制度的管理,完善现有的交通管理制度,最终实现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出行理念。

总之,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问题,只有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才能具有可持续性,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才能走向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朱.基于协整分析的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5(1) .

[2]胡宗义,唐李伟,苏静.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空间动态效应与EKC再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2).

[3]张文尝,王姣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运输布局的重大变化[J].经济地理,2008(5) .

[4]杨琦,朱容辉,赵小强.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情景预测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共享单车;城市交通管理;影响;对策

一、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影响

共享单车的问世给很多人的日常出行带来便利,而且很多共享单车为大学生开了“路灯”,不仅可以通过学生认证就能免押金,而且还可以享受一段时期内的免费使用权,深受广大青年大学生的青睐。但是,共享单车的产生和发展给拥挤的城市交通带来压力,同时还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共享单车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因为有些不守规则的人而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共享单车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共享”方面,也就是说其属于公共资源,能够让人随时随地地停放,这就导致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随心所欲地停放共享单车,而且也不爱惜这些公共设施。有些公民会将共享单车直接停放在非机动车车道上,从而给那些非机动车、电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带来不便之处,导致这些路段的交通越发拥挤。而还有的人会将共享单车停放在人行道上,如果行人没有集体意识,即使这些共享单车给他们的行走带来了不便,他们也不会自觉地将这些单车放置在合理位置,那么行人所能行走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甚至可能造成交通的拥堵。社会大众缺乏安全意识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急剧上升。一些共享单车出现故障以后,由于没有及时维修,所以很容易被那些儿童使用,那么这给这些儿童所带来的人身安全隐患是非常大的。共享单车数量越来越多,势必会导致交叉路口信号灯配时在设计中将机动车通行时间超短。共享单车的初衷是好的,因为它的出现可以为很多人提供方便。而且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一些短距离出行已经不用挤公交或者冒着堵车的风险开私家车出现,只需要用手机扫码骑共享单车就可以方便出现,让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享受到共享单车给他们带来的出行新体验。可以说,共享单车就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的产物,同时对于公众素质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共享单车的出现是共享经济时代初现的表征,为城市居民注入了一个共享的思想,同时也向他们展现了共享思维模式。当然,每个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两面性”,而共享单车同样没有摆脱这样的一个“魔咒”。共享单车带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但是它同样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一些积极性的影响。由于共享单车不像汽车那样需要有牌照,所以很多人对于自己不守规则的行为视而不见,总是怀着一种“汽车不敢撞我”的心态在路上“飞驰”。当然,共享单车对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这是因为,由于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很多人提供了方便,可能过去需要开车达到的短距离,也会因为骑共享单车更方便快捷而使这部分人骑车达到自己的目的地,从而使路上的汽车数量减少,从而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降低了城市交通管理工作量。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共享单车的出现还降低了城市交通管理工作负担。总而言之,共享单车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既有负面影响同时又有正面影响,而决定其影响性质的并不是共享单车本身,而是取决于人们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扩大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消除或者降低其负面影响,就必须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管理,提高国民素质,规范他们使用共享单车的行为,让共享单车在为他们自己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还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

二、共享单车与城市交通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不可否认,共享单车的产生和发展有效带动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效率,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发展要求,对于现代化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共享单车的出现同时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一些积极和消极性的影响,而产生这两种相反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一些国民素质不高,缺乏集体荣誉感,不能正确看待共享单车的作用和优势,只考虑自己的方便而忽视其他人的利益。为了更好地应用共享单车,将其价值和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并且消除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对国民思想道德的教育。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享受共享单车服务的主要对象,他们能否规范使用共享单车直接决定了共享单车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如果每个公民都能严格按照城市交通管理相关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共享单车停放在相应的位置,那么必然可以降低共享单车停放问题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相应的,当地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专门为共享单车停放划定区域,由于是一些公交站牌、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等位置,更是政府要重点考虑的地方,使市民有足够的区域停放共享单车。与此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国民思想道德素养的教育,为他们积极宣传共享单车带来的优势,同时对于一些基本的使用要求进行宣传,让每个市民都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当国民素质提升以后,他们才会按照相关规定停放共享单车,同时在出行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出现逆行、闯红灯等行为,从而解决掉共享单车与城市交通管理之间的问题。(二)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备建设。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该根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分配非机动车与行人路权,将道路共同资源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妥善处理好共享单车与行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可以将人行道靠近非机动车道的一侧设置宽度为1.5米左右的共享单车停车专用区域,方便公众将共享单车停放在这些区域,同时还不会占用人行道的位置,更不会给非机动车通行带来压力。人人都有惰性,由于是在对待这些共享单车停放问题上,很多人都没有停放在合理区域的意识,更不可能跑到比较远的合适位置停放共享单车,基本上都是“就近原则”,哪里停的方便自己就停在哪里。这就会导致一系列后续问题的产生。这就要求当地政府能够意识到公众的这种停放心理,并且加以利用,尽可能给他们创造更方便的停放条件。(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共享单车属于新兴的产业,所以国家并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用于约束公众行为,这也是导致那些不道德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这就要求国家政府能够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明确的法律条例来迫使他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还要配合相关的奖惩政策。对于一些人流比较密集的路口,要安排专人负责引导行人以及使用共享单车的人群,对于那些不服管教的人要做出相应的惩治措施,逐渐引导民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而对于那些随意停放共享单车的公众也要予以批评教育,告诉他们其行为可能会对其他人造成的危害,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已经属于危害到了公共安全,严重者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只有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这些随意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可大可小以后,他们还会有一种“害怕”的心理,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更好地解决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问题奠定基础。(四)重新规划十字路通设计。在共享单车使用量日渐频繁的今天,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要意识到这些共享单车给路通带来的影响,不要墨守成规,依然采用原有的车道以及信号等配时原则,而是应该根据每个路口的实际需要重新划分车道,同时扩宽或者增加车道,让非机动车流与机动车流都有足够的时间及时通过路口,为每个人都提供方便。总之,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重要组成部门,所以必须处理好共享单车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问题,将共享单车的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同时促进城市交通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共享单车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一些积极和消极性的影响。共享单车的问世给很多人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是,共享单车的产生和发展给拥挤的城市交通带来了压力,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由此可知,探究共享单车与城市交通管理问题具有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丁宁,杨建新,逯馨华,刘晶茹.共享单车生命周期评价及对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9.6.11.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经济;相互发展;问题

一、城市交通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所得来的,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可以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而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是离不开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交通正是这样一个的基础设施建设,它直接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了城市经济发展。

(一)城市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

我们在任何的一个地区区域内要加强其对于经济的发展,那么都离不开对其交通运输的要求,只有交通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才能够让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我国当前的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城市交通已经给城市经济带来直接的影响,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

(二)城市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交通运输不仅仅是作为流动载体,它同时也是作为其经济组成的一部分而独立存在。它在实现生产商品交换这个过程中起到主导型的作用,它在促进其它行业发展的同时,自己本身的发展也会产生经济效益。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可以降低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可以加大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使其可以扩大规模。城市交通加大了城市间的相互联系.

因为城市交通的发展,使得各个城市间的距离得以拉近,这可以让整个市场的发展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统一和完善。快捷便利的城市交通的发展,增进了资本的流动性因素,可以吸引更多的公司企业前来进行发展投资,同时也可以带动更多的消费者来进行生活和消费,加大了经济发展的灵活性。以贵州遵义市为例,2005年以前贵州遵义市都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自从2005年崇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2006年当地工业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321.81亿元,是2005年127.91亿元的2.3倍,全市旅客接待量就由上年的323.32万人(次)上升为764.56万人(次),旅游收入由2005年的1.51亿元增加到4.78亿元。由此可见,城市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城市交通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在经济发展脚步的日益加快,城市交通行业也得到了一个突破性的发展,让城市交通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走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状况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交通条件相比较,我们的城市交通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一)城市交通发展速度不及城市经济发展速度

我们不断的加快了城市交通的建设工作,使得城市交通运输网络得以升级及完善。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没有充分去考虑到城市交通承载量的问题,致使很多城市交通出现的压力之大,在城市的道路之中,经常会发生拥挤、堵塞现象。这种城市交通不及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问题,给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因素,从而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这我们在城市规划中的水平较低

从我国目前的城市交通的规划上来看,其水平都普遍比较低,在我们所做的城市交通规划之中,没能够做到从长远的利益上去考虑,这不符合城市的科学规划和建设。它就会给城市经济的日后发展带来不利的后果,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那么以前建成的城市交通设施因为不满足其发展需要,只能够不断的进行整修甚至是重建,这样就会造成资源上的消耗,同时在改建过程中,要限制交通的运行,这都会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北京开车、坐车或打车的人很容易发现,一些路段刚刚翻修、拓展后马上就又开始拥堵,而且局部地段甚至越来越堵,政府不得不进一步增加投资,不断翻修。可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修路的速度根本无法赶上车辆增加的速度,结果自然是一个恶性循环。

(二)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城市经济的支持

我们分析分析我国交通发展的现状就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平衡的因素。这让我国的城市交通在其发展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其中很多地方政府没有将城市交通的地位重视起来,从而使得其经济一直发展不上去。城市交通的落后使得其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城市经济的落后,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发展城市交通设施。另外,也有很多政府没有意识到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加完善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来做保障,从而给城市交通的发展造成忽视,若是政府不能够足够的重视城市交通的发展,那么城市交通的发展就得不到提升。

三、做好城市交通的基础性建设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的加大,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中,都给我们的城市交通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我们从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及经济建设的角度上去考虑,建设完善的城市交通设施基础,去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让城市交通和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一个较为良性的循环,其实现更大的利益。

我国目前的城市交通仍旧存在着各类的问题,在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同时,就要加大探讨城市交通治理的方法问题,为城市的继续发展增进一些保障。

(一)加大政府对于城市交通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

在我国,政府实行宏观调控来实行对经济的控制,政府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部分。因此,政府要实现城市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保障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城市交通的依赖,政府首先要对其重要性有所意识,然后再将其放在其相关工作建设中的主要地位,要使得城市交通的发展脚步超过其城市经济的发展脚步,有效积极的对城市交通做出建造和改善。另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做好规划,让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方可以得到国家的项目支持,去积极的发展其城市交通建设。

(二)要做好城市交通的建设规划工作

城市交通应该属于一个城市的公共型的基础性设施,其在发展和规划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城市各个方面产业所存在的因素。像城市的高架及轨道交通的建设工作,都是一个特别艰巨而困难的工作,像这样大的工程的建设,都是关系到这个城市在以后的发展定位及其整体布局,对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交通的建设工作中,不仅仅要考虑到这个城市当前发展所存在的情况,还要充分的考虑到这所城市未来的发展因素。完善城市交通的规划工作,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及科学高效性,做到合理的构建城市交通项目,不给城市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负面的影响。另外,还要做到整个城市交通在规划过后,进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能够通过城市交通的建设来做到有效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使得这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周围的覆盖地域都可以因此而得到发展,此外,在城市交通的建设过程中,还要保证其城市的生态设施不受到影响。

(三)要增加对城市交通的投入力度

我国目前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城市交通不能满足其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切实的增加城市交通项目及基础设施工作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增进关注度,要投入充足的资金来保障其有效可行的发展,另外,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要做到有效到位。将政府投入的资金用于城市道路的扩建中来,去改善和构建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可以承载相关运力的交通项目,例如大城市所建设的高架与轨道交通。从而使得城市拥挤的状况得到很大程度的

改善。

四、总结

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互推动的作用,城市经济的大力发展给城市交通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虽然我国近些年已经大力发展城市交通建设,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需求,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很多城市交通的不利因素就暴露出来了,这将会给城市未来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程度上的阻碍。因此,我们要从中积极的发现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改善,另外,我们还要切合实际的加强城市交通建设,以便于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常惠丹.我国城市交通与经济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

[2]谢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探索与思考.[J]中外建筑.2010

[3]邓童,李泽宇,万美洁.中国城市经济与交通状况的模糊聚类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问题;措施;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大跨度的发展,城市体量也在争先恐后的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与城市发展一同到来的除了便利的生活,还有许许多多的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对此,城市居民与政府都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与精力力求改善现代城市交通所面临的发展瓶颈与问题。

一、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作用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而城市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为城市发展所产生的交通需求服务,是支撑城市发展的血脉。所以城市交通规划是重中之重,二者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1、整合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

以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减少路网建设的盲目性和冗余度建立完整有效的道路交通网络,包括普通道路、城市快速路、地铁系统、轻轨系统等。以城市快速路为主干、普通道路为支线的道路交通路网系统。优化整合系统资源,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和道路交通网络的效率。

2、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主体规划的框架之下,交通系统发展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建立整合、高效、经济的道路交通网络,并使之持续满足国家的需要,规划并管理道路交通系统,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利用现有交通资源和保证公共交通的通畅。

二、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中的问题

目前,城市薄弱的交通设施现状、密集的城市布局形态、高速的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相对落后的城市交通规划等,都给复杂的城市交通带来了深刻地不利的影响。探索新形势下的城市交通规划发展问题,是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规划体系所必需的。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于集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出现了道路建设相对滞后、道路资源无序利用、公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等状况。迅速推进的城市化,带来了城市人口和车辆的急速膨胀,使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进程中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但由于交通规划观念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常具有盲目性。一方面,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出现了赶工期、资金短缺的情况,导致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过于集中的工程建设增加了城市的交通负担,造成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严重。这种缺乏规划意识的盲目性给城市交通带来了隐患,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2、缺乏整体的城市交通规划战略

城市交通规划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城市整体化的研究更加偏重于对整个城市布局和经济的调控及带动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城市交通的整体规划战略。比如我国大多数城市一直实行的“单中心―环路―放射性”城市交通规划模式就存在较多问题,在城市规模较小时问题不大。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这种城市交通规划模式就暴露出诸多的问题,直接的就是交通拥堵的问题。

3、城市交通方式结构单一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措施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政策性地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交通结构单一,市内交通主要限于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摩托车的管理力度不够,违规现象较为明显,带来的安全隐患较多。小汽车近年来增长势头很大,给城市交通规划带来的压力较为沉重。

三、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的措施

1、重视土地高效利用

目前中国城市的发展与交通的发展并没有紧密结合起来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没有和创建走廊式的公共交通系统有机结合,因此很难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线路也由于没有足够的客流量导致运营上的不经济;2)土地利用尤其是在公交车站周围,没有很好的空间布局,以至于很难达到理想的公交出行率;3)建造功能单一而且通常相隔距离遥远的社区将产生大量的通勤交通出行。工作人群现在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上下班的路途中,不必要的社会总体资源消耗因此上升。此外这种交通出行也会在上下班时间产生潮汐现象,也限制了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因此,考虑交通问题不能将交通单纯的孤立起来考虑,而是要将其与土地利用密切结合起来考虑,尤其在制定交通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避免将来再造成由于城市用地布局不合理所引起的交通问题。

2、道路布局的多样化、网络化

由于交通方式的多样化,相应的道路形式也就形成多样化的布局。路网的分级比较均衡,密度也高。有快速路、干道、次干道、支路、自行车道、步行路、公交专用道等,等级完备,形成网络化的道路布局,对交通量进行合理的分配,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堵车的可能,提高了交通效率。由于道路性质划分明确,各种交通方式可以方便地分流,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和堵塞的发生,而且也减少了小汽车的使用。

3、健全城市交通规划体系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而城市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为城市发展所产生的交通需求服务,是支撑城市发展的血脉。所以城市交通规划是重中之重,二者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城市规划模式深深地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布局,更对城市交通效率产生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单中心―环路―放射性”发展模式对于城市的交通发展不是最好的选择,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都面临着这种尴尬。所以城市交通的规划模式可以“主轴―网状”,通过将城市沿几条轴进行有计划的规划,这样有利于交通效率的提高和城市中心人口的转移,从而改善城市中心发展的交通拥堵等状况。

4、提倡绿色交通

发展绿色交通,源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因此,中国绿色交通的目标同样除了要追求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之外,还要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体现在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供给之间的动态平衡,体现在交通运输的低成本、高效率。社会的可持续性以实现社会的公平为目标,并实施公众乐意接受的、以人为本的交通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各个阶层用户的需求。环境可持续性的实现,鼓励和诱导城市居民放弃小汽车而转向公共交通,从而有效的减少汽车燃料的消耗和废气的排放,达到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居民身心健康的目的。

5、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方式,一些城市注重发挥公共交通运量大、所占空间少、能耗低等特点,使之成为居民出行的主要选择,并且围绕公共交通组织城市用地布局。发展快速轨道交通,可以提高中心城区的可达性,促进城市人口、产业的疏散,并且有利于形成新的集中点,加速城市网络化结构的形成。由于公共交通的重要地位,因此很多城市通过赋予公共交通优先权的方式来加快其运行速度,措施包括:开辟电车、公交车专用线路和区域;在道路交叉口给公交车辆绿灯;在共用车道中其他车辆要给公交车辆让道等。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还应主张限制小汽车的使用,促使居民出行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中心区限速:通过限速,强制削减小汽车相对其他交通方式的优势,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中心区限制停车位数量并征收高额停车费:通过限制中心区停车位的数量来限制通过中心区的交通量。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范文5

当今全球正处于第三次城市化浪潮,预计到2020年全球城市化率将达到55%,而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关键时期。按照我国现有城市化发展速度,未来3~5年之内,即在“十二五”的中后期,我国城市化水平有可能达到50%以上,初步完成城市化进程;未来10年左右,城市化水平将提升到60%左右,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扩展的必然性已成共识,城市的急剧膨胀形成了对土地资源的巨大需求,面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粗放的现状、城市的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等一系列城市发展不可持续问题的产生,引起了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普遍担忧。正是基于这种背景,紧凑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被引入,并作为一种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良方为人们所接受。确实,紧凑城市理论不失为解决当下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一条有效策略,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紧凑城市的理论来源于西方,简单将其运用到我国的城市发展之中是否可取?在我国当今的城市化背景下紧凑城市的涵义以及通过何种方式推动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应该谨慎思考。

紧凑城市的概念与核心理念

1. 紧凑城市的概念

紧凑城市(The Compact City)是国际上针对城市无序蔓延而提出来的概念,其构想受到欧洲许多名城高密集度发展模式的启发,它强调通过集中设置的公共设施的可持续性的综合利用,有效地减少交通距离、废气排放量,促进城市的和谐、清洁发展。紧凑城市在西方文献上有不同的定义。迈凯轮(1992)认为紧凑城市应当具有高密度的人口;艾坚等(1991)提出紧凑城市是强化对城市空间的使用;而纽曼和肯沃斯(1989)则认为紧凑城市既要有高密度,更重要的是混合的土地利用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区经济活动和高密度效益。而巴顿(2000)认为紧凑城市是几种观念的混合,包括了相对的高密度,混合功能的城市中心,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步行的和自行车的环境等等[4]。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紧凑城市应当是城市建设的指导理念,而不是指一种具体的、特定的城市形态。紧凑城市作为指导城市建设的一种理念,其意旨是希望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和土地浪费解决城市无序蔓延等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问题。

2. 紧凑城市的核心理念

目前,国内外有关紧凑城市的内涵和定义可谓众说纷纭,其核心不外乎以下三点:

(1)控制发展规模

城市“规模效益”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如果城市规模过大,人口过于集中,又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为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构建更加紧凑的城市形态,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例如荷兰的“对分散的集中”战略;德国的“开发轴系统”理论;英国通过设置“绿带”来限制城市的扩展和小城镇的集中连片;美国的“ 新都市主义”、“理性发展”和“城市发展边界主义”等理念。而在城市发展控制方面做的较好的实例就是我国香港特区,在用地如此紧张的香港,前殖民地总督麦理浩于1975年划定41000hm2——占全港土地40% ——为法定不准开发土地,分属23个郊野公园,香港只有不到20%的地面覆盖着建筑物,约80%的土地并未开发建设。700万人口生活在特区20%的土地上,核心区每公顷超过1000人。这让很多观光客既窒息于中环、铜锣湾的熙攘人群,又在海洋公园的缆车上赞叹海山天下的壮美景观[5]。相对较高的密度更能减少能源需求以及环境污染,从而更好地保证生活质量和环境状况。

(2)用地功能混合

城市的用地功能混合是指某种兼容性土地和空间用途的混合状态。现代城市规划刻意对城市土地进行分区和分隔,割裂城市功能的有机联系,导致城市活力丧失、环境恶化[6]。紧凑城市的用地功能混合不仅包括商用、办公、居住等功能的混合,还可以是社区间、社区内,甚至一栋和几栋建筑内的功能混合,这种混合不仅可以实现区域内功能的多样性而且还有利于减少出行时间、交通距离和交通能耗,鼓励步行和自行车,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率,提升城市的活力。

(3)公共交通优先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以其人均动态占用道路面积少、人均造成的污染低、能源消耗小等优点,备受紧凑城市理论的推崇。据有关资料显示,若按在市区同样运送100名乘客计算,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汽车相比,道路占用长度减少近9倍,节省油耗约5倍,排放的有害气体最多的可降低15倍左右。所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关于紧凑城市的争议

紧凑城市理论虽然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但其目前仍存在争议,争议的主要焦点是城市的紧凑发展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及土地价值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 交通拥挤加重

紧凑城市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人机动车的使用,鼓励无车出行,最终实现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的目标。但是控制小汽车的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政策,并非紧凑型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就能独立解决。公共交通除了需要提高供给量,还需要提供与小汽车同样便捷和舒适的服务,方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需求。而紧凑型城市由于密度增加,可能导致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更为严重,所以,紧凑城市战略运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城市规划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环境质量下降

紧凑城市以环境保护为目标,但高密度的城市,可能会带来声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和绿化的减少,导致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持紧凑城市理念的学者比一般的人更关心。如何在增加城市密度的同时,降低汽车的使用率、提高公共绿化率等已成为很多城市实施紧凑城市战略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3. 地价不断攀升

在高密度的城市中,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急剧膨胀集中,土地使用的高强度势必造成地价攀升,生活的成本增加,从香港、东京和欧洲一些紧凑城市目前发展的现状中已见端倪。但从长远角度看,采取紧凑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可以把更多的土地、更多的空间、更多的环境资源留给后代,保证城市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所以,在将紧凑城市理论运用于实际操作时就需要权衡利弊,综合分析,正如巴顿在2000年指出,“紧凑城市值得推广,但必须小心翼翼地推广,并在每一处小心观察”。

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规划的适用性

1. 我国与西方城市蔓延情况的比较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城市扩张的目的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广大的农民由农村向城市流动,以及城市之间的人口转移。而西方城市蔓延的形成主要是受小汽车主导的交通方式的发展以及倾向于低密度的区划法规的影响。由于我国与西方城市蔓延的成因不同,所带来的问题也有所不同。西方城市的城市蔓延所带来的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导致主城区的衰败,所以他们更加注重主城区的复兴。而我国的大部分城市的主城区仍然是城市各类公共活动的中心,未出现衰败问题,我国城市蔓延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是交通问题和环境问题。因此,在运用紧凑城市理论解决我国城市问题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2. 我国城市空间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目前,由于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转变较为缓慢,不少地方政府仍然把追求“GDP增长最快化”作为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一目标的导引,所以产业向城市集聚以获得聚集效益构成当前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的基本动力机制。各级政府会制定很多“优惠政策”用来扩大土地供给,吸引外资落户,这就使得我国城市建设规模迅速扩张。这种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张主要表现为以建设各类“开发区”为名义大肆圈地,将郊区的非城市建设用地快速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伴随着开发区的建设,以南京为例,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别分布在江北的浦口、江宁的东山、东部的高新区三大块,三个园区的分工定位问题目前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还存在某些相互恶性竞争的问题。

3. 探寻适合中国的紧凑城市道路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问题具有“中国特色”,所以必须从我国城市的自身特点出发寻求适合我国发展的紧凑城市道路。

(1)分散式紧凑型的发展模式

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人口仍然集中在中心城区内,同时私人小汽车交通的增长又十分迅猛,因此,我国城市中心的交通堵塞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单一中心的紧凑型城市明显不适合我国的城市,而分散式紧凑型的组团城市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中心过高的密度,提高环境和生活质量,因此可能更加适合我国城市的特点,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每个组团都是密集、紧凑的。

(2)复合型的土地利用模式

复合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即倡导土地的混合使用,这有利于增强城市各相关产业和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促进多样性的成长,有利于住宅和就业岗位的均衡分布,减少钟摆式的交通引发的能耗和污染,使交通设施的占地面积大大减少,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整体人居环境质量。

例如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园区是单一的土地使用模式,它的经济活力、创造的就业机会就不如新加坡城市边缘那些比较混杂的、呈现出多样性的街区好。而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就没有完全按照裕廊工业区的模式进行建设,而是注意到土地的混合使用,倡导多样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再如,在我国的一些经济开发区存在厂房和仓库闲置的现象,其实可以通过土地置换、闲置厂房租赁回购等途径,加大存量土地资源的二次开发,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这样既可为引进优质项目提供发展空间,又有利于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劣势企业,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存量土地和房产资源,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3)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城市仅设多路公共汽车共用的首末站和中途乘站点,缺少具有各类交通换乘,机动车、自行车停车场,购物等综合设施组合的换乘中心,这样给人们利用公共交通出行带来不便,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机会。因此为了鼓励人们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建议应该多增加一些综合性的换乘中心,增加公共交通的方便性和快捷性。同时应该加强对于公共交通的站点周边地区的开发强度,给公共交通提供必需的客流量,以加大公共交通的使用率。从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状况来看,可以借鉴一些经验,在站点周边地区考虑级差式的开发模式。例如我国台北市就提出距离站点400m 以内的土地开发可获得最多50%的容积率奖励;而在我国香港地区轨道运营商对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具有开发权。

结 语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存在问题;看法

0 引言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交通也面临着大规模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就给一些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和车辆给城市的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给一些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体制都带来了一定的考验。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它们的交通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道路交通的供需矛盾正在日益凸显出来。

1 重视道路的交通功能,轻视道路的环境功能

在以往的传统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一般设计者考虑的过多的都是道路的路网布置或是车道数的确定,他们注重的是在交通运输中,道路的交通运输量能不能达到一定的要求,而对于城市的空间功能和环境功能都很大程度上予以了忽视。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过度的追求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增长,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的生态规划,所以在城市的道路建设过程中也应该从城市环境规划的整体出发,根据各个城市的不同,来因地制宜地将当地的特色景物和空间组合以及一些特色的建筑都综合到道路的设计当中去,对于宣传当地的特色文化也有一定的帮助[1]。而在道路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将一些建筑物的风格特色充分融入到道路的规划中去,也就是要运用到户外的设计艺术,在提高城市道路环境的整体水平的同时也能丰富市民的审美情趣,给市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2 重视道路设施基础的开发,轻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对于中小型城市来说,它们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型过程,所以在道路规划建设当中,相关部门都过多的注重道路基础设施的开发,他们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系统来拉动城市道德经济发展,所以不断加强道路基础设施的开发,然后建成快速的城市交通系统。但在建设过程中一味地求快,而不综合该城市未来发展的道路来整体规划,对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比如一些城市在道路规划中只是针对目前的情况而建立一个快速的交通城市网络,但发展了几年之后又发现该交通网络又不适用了,拿江苏某一县城来说,在几年内就对一条规划好的快速交通公路进行了三次改造,就是在原来的设计基础上有移动了三次,其交通的主干道和生活的主干道都来回的变换,给人们的交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对于政府的道路建设资金投入上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3 重视道路拓宽,轻视历史文化保护

对于一些中小型城市来说,很多都是一些老城,其历史文化资源非常的丰富,而他们交通道路在改造之前一般都是比较狭窄的,但是为了发挥城市交通的主导作用,很多城市道路在规划中都将拓宽老道路来作为改变老城区的道路建设的突破口。他们认为一些老的狭窄的道路不仅占用了交通资源,但远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交通运输能力,所以会经常造成拥堵的现象。但是中小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不应该都归结于老城区的道路利用面积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机动车辆发生了快速的增长,而城市的交通运输改造能力还跟不上那个速度,所以拓宽道路成为很多交通改造规划中常见的一种手段。但在城市道路拓宽的过程中,很多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在很多时候就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拆迁来将道路两旁的建筑物进行清理,这对于人文资源的破坏是极大的,城市的独有历史特色也逐渐的丧失了。

4 重视道路的近期规划,轻视弹性规则

在相关部门制定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以分析和预测为依据,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往往对于未来的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考虑的不足,然后对于系统在投入建设的过程中的应变能力也没有予以充分的考虑。对于不少的中小型城市来说,其道路规划建设往往都因为扩展的太快,其基础设施的稳定性都比较差,而对于一些处在城市边缘的城镇地区来说,由于受到区域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影响,相关部门都希望在短期的时间内能够改善交通拥挤的现象,但城市的产业结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要想短时间内就得到很好的改善未免有些急功近利,很大程度上就会导致城市道路无序的扩张,对于后期的治理和规划工作都带来很大的困扰,并且其弹性差,设计的道路网络也不能很好的适应突发状况,所以在今后的道理交通规划啊过程中应该为未来的发展规划留有一定的余地,方便其弹性规则来适应一些突发状况[2]。

5 重视机动车的规划,轻视道路人性化规划

从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的城市的交通道路设计上来看,很多城市都是重视道路建设多余对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缓解了机动车的道路毒堵塞问题,但对于行人的行驶权利却大大的忽视,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就拿北京来说,自行车可以说是公路交通上的很大一部分群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骑自行车上班,一来是缓解交通的堵塞,其次还可以锻炼身体。但是在北京的道路交通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道路并没有设置非机动车道,以至于一到上下班的高峰期自行车就穿梭在机动车道里,给行车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在道路设施建设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机动车的路口通行时间过长,而人行道的禁行时间也被拉的很长,又或是天桥等隧道的间距设置道德又过大,在交通管制上常常出现问题,也是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6 重视道路的土地利用规划,轻视交通量控制规划

对于不同的城市路段其道路规划都应该是不同的,以更好的来适应不同的交通需求,而解决这一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合理地将道路土地规划起来,通过不断改变啊开发的强度来适应整个城市的交通量的分布。但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任何的规划都会带来一些新的交通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土地利用率非常高的地方,这就需要相关的规划部门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交通评估,把那些影响因素都控制在可以调控的范围之内。尤其是对于当下的一些政府部门急切地想把市政建设扩大化,而道路规划部门又想将工程的利润最大化,这就需要合理地规划土地,并对交通量进行一定的控制。

7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城市交通面临着大规模的快速发展,这就给一些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其实就是根据城市的发展状况来进行一定的系统布局,来满足该城市的交通需求,而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上文提出来的几点,相关部门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 高红建,李韩娟.道路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一体化模式探讨[J].江苏交通,2013(6):34

[2] 孟召宜,渠爱雪,沈山.试论地方小交通及其构建问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