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通发展的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通发展的感悟范文1
文/章美云
【摘 要】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建立源于儿童生活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搭建一个促进儿童发展的平台,使儿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关键词 体验;品德与生活;有效教学
《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的自我得到发展,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意识和生存发展的能力。而发展自我的前提是认识自我,加强自我教育。在低年级学生的教学中,面对着那一双双纯真清澈、充满渴望的大眼睛,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呢?是体验,它其实是一本丰富的实践教科书,它能教给孩子们怎样感悟生命, 锻炼能力,培养道德情操。一、开展多彩的活动,奠定情感体验基础
有效的活动是品德课的生命所在。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体验和感悟,已形成的道德情感也需要用各种活动来加以巩固和深化,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只有那些让儿童真正有所体验、感悟和收获的活动,才是有价值的活动。在平常的课堂中,我们针对教学目标经常采取教学游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和练习等活动来强化学生的体验感悟。
如在教学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时,课前我先带领同学到户外去感受春天,发现春天,爱上春天,让童心体验春天的美景,为创作春天的作品打下基础。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每个小组先讨论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把春天带进教室,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得到充分的调动,大家畅所欲言,创造性地提出来了很多的建议。最后我和学生共同筛选,把班级分为6个小组:鲜花组、绘画组、歌舞组、花灯制作组、警示牌制作组、头饰组。然后让各个小组的组长组织成员分工合作,通过询问家长、请教老师、网上查找等各种渠道为活动做好准备,再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能力,也教给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儿童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二、运用评价手段,创设情感体验氛围
评价是对价值或意义的系统的调查研究。课堂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成效及表现情况的评定。课堂评价不仅是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必要手段,在品德与生活教与学的活动中起着极大的导向作用。课堂中进行评价时,带着放大镜去寻找每一位学生的优点的。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微小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努力付出,使学生在教师富有童心的赞赏性评价中获得自信。
我们提倡采用包含着教师的情和爱的激励性课堂用语,进行口头评价,如:“你是大家的榜样。”“你说得非常有道理,能说得更清楚吗?”“别急,再试试,你能行的。”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的评价文化,使激励性、鼓励性评价成为习惯化行为,体现在对学生日常的、微小的行为关注上。口头评价时,特别注意保护“弱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语言的措辞上要非常谨慎,让他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我们还提倡即时口头评价与体态评价相结合,点点头,摇摇头,拍拍肩膀,摸摸头,竖起大拇指,拍手鼓掌等,都能起到语言难于表达的效果。
三、生活德育为先,引领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以“生活德育”为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让美好的道德理智指导学生的生活,让美好的道德情感滋润学生的生活。
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一课,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规则入手,通过游戏,引导学生体验、发现交通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与自己相关的交通规则,在观察和对比中认识规则的意义,提高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教师应该注意,进行交通规则意识教育的立足点不是单纯强调必须遵守规则,而是要让儿童感受到交通规则与生活的关系,使儿童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并进而指导其在马路上行走时的行为,从而影响家长共同遵守交通规则,达到最佳效果。
四、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升华情感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表资源共享不限于传统观念意义上的教材。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大家要把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可利用的资源能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增强活力课程的现实性。这就要求我们大家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有效地利用和搜集各种教学资源,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教学《我的家庭》一课时,为了让儿童体悟家庭的亲情,我要求学生课前收集家庭成员体现亲情的有关照片,因为学生年龄还小,或是家庭缺乏这方面的兴趣素养,根本没有或没有保存照片,学生就无从收集,可以让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外请家长拍一张“全家福”,在小组交流时加以选择。如果在课堂上不加选择,一味地让学生任意展示,那就会出现什么照片都“上”的“热闹”场面,学生的兴致可能会很高昂,可是,它的背后却是“高耗低效”,收获甚小。教师在学生小组交流时有目的地“物色”所需呈现的有代表性的照片或让学生推荐,就能更好地利用这些现成的人文资源,达到“为我所用”,促进目标达成。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产生强烈的情绪效应,从而使学生情感深化,让儿童真正体验到什么是亲情。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综合课程,充满童心、童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富有童心结合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个性化经验,重视学生体验的积累,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体验认识、感受世界,在体验的过程中提高道德感受力,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只要让童心插上体验的翅膀,他们就能在各自的蓝天下自由快乐地飞翔,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温晓静.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形式的有效运用.《教育艺术》2014年07期
交通发展的感悟范文2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需要;课堂活动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融入学生生活。
1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比如我在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考虑到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农村,学校里也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对城市交通法规缺少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接触交通标志的机会相对较少,缺乏自我保o意识和能力,很容易发生危险。虽然学校、老师也经常就此问题进行教育,但对于接触不到这些知识的孩子来说则收获甚微。借助这节课,我认为从细微之处入手,让学生学会常见的交通标志,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指导他们认识常见的交通手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所以这堂课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补充更多交通知识,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让他们在头脑中时常紧绷“安全”这根弦,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并要努力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在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2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让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件毛衣,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织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
3选取素材要来源于生活
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是喜欢让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这就要求教师做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景剧);把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flas等,供学生探讨、解决,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
4品德课堂教学活动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如教学《平安回家》时,我采用视频的方法带领学生认识藏有交通标志的漫画,仔细观察交通图标,联系交通路线说说自己的发现,将认识交通标志与实际交通状况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指引,使学生很快明白这些交通标志的实际含义和应注意事项。
5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如我在教学《爱惜粮食》时,先让学生去了解家长种粮的过程,其作用最多是在学生脑中思考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DD粮食来得不容易,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去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辛苦呢?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活动,让学生抓一把鸡毛键子,弯下腰,右手把这些键子一行摆六个,人倒退着走,十分钟后交流这一活动的感受。有了这腰酸腿痛的真切体验,再来谈种粮的过程,学生就仿佛是自己参与了种粮。有了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脑海。
6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展创新
为了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各种校外的资源,让学生动手进行调查,或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叶澜教授强调“只有关注学生潜在性、才会去促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这就需要一种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快的课堂气氛,需要给学生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人生的直接生长提供发展的“空气”、“阳光”和“水”,我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寓有生命的个性化的过程。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交通发展的感悟范文3
一、模拟真实情境,引发学生道德行为
德育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教学技巧不同,它是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所以不能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而应该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让德育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在很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其真谛是教育从生活中来,教育服务于生活,教育不能拒绝生活。我们不能将我们的孩子与实际的生活环境隔离。
我校的德育工作也努力遵循着“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本着“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的原则,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我校还在学生的安全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如交通安全教育,交通事故对未成年人来说,是容易忽视同时也是威胁最大的一类事故。如何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对于交通安全最重要的不是你懂不懂得这些交通法规,而是你能不能自觉地按要求去执行。为使学生知行合一,学校将现实生活中的交通规则迁移到我们的校园内,我们将交通标识、交通法规搬到校内。在康乐小学的校内路面上、楼梯上出现了双黄线、单黄线、虚线;在楼道的拐角、丁字路口、十字路中出现了斑马线;校园“路面”上不时有身着交警正装的小交警在执勤。小交警将交通安全教育与学生在校日常活动联系在一起。制定了《康乐小学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条例》,劝阻处罚的内容主要有:逆行(主要指学生在上下楼梯、通道内的行进)、超速(在楼梯、通道内冲跑)、追尾(行进间推攘、打闹)、超载(背着同学行进或上下楼梯)等等。小交警开具“红单”及时表扬突出的同学,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后都给予表扬,并颁发由校长亲笔题写的“表扬卡”。另一方面小交警也会行使职权对在校内所发生的各种违纪行为的同学进行劝阻、警示情节严重的给予开罚单并进行相应的扣分。每位学生一学年12分,扣满12分则必需参加学校交警小队组织相关辅导、学习活动。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再获得12分积分。
场景化的校园为落实交通文明行为提供了保障。学生长久在这样的场景中浸染,自然而然就养成了文明交通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自然而然地迁移到了校外的社会文明交通行为中。因此,学生品德、习惯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二、营造仪式氛围,引导学生道德体验
当前我们的国家、社会正不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对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紧迫。几年来,学校将仪式与典礼教育作为我们推动德育工作的燃料,恢复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使学校更加充满活力。学校把仪式教育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投进感情、融进其境,在仪式中强烈感受到特定精神文化和内心深处自我要求的召唤,让学生在主动的实践体验中获得特定的精神文化营养。仪式能够表达一种精神意念,把人们的情绪调动起来、集合起来,使仪式的意义得到表现和强化。
如每周校园里神圣的一刻—升旗仪式。学校成立了护旗仪仗队,由学校的鼓乐队和护旗手组成。每次仪式开始,鼓乐响起,身着正装的仪仗队员们手擎着国旗、校旗,在护旗手的护送下,神情庄重,步伐整齐地走上升旗台。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少先队员们致以最神圣的队礼。此时全场国歌嘹亮、旗帜飘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油然而生。而旗手和护旗手的成员是前一阶段各班的文明礼仪标兵,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升旗手和护旗手成员,是很多学生的愿望,他们规范的站、立、行乃至一举一动都对全体同学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每周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或社会知名人士的讲话,有班级与个人的才艺展示,有对优秀学生及班级的表彰并配以颁奖词的宣读,还有师生社会实践成果的展示等。这些不断更新的活动内容为庄严的升旗仪式与典礼赋予新的亮点,给师生以庄重、生动、愉悦的感受。
除了每周常规的升旗仪式,每年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是学校最隆重的两个仪式。如毕业典礼分为四个环节:回顾六年—感恩师长—展望未来—篝火晚会。回顾环节,孩子们重温陪伴六年成长的校歌,跟着儿时哼唱的儿歌回顾六年成长的剪影;感恩环节同学们对老师们、伙伴们娓娓道来心里的话、感谢的事;展望环节毕业生从老师手中接过沉甸甸的毕业证书庄严宣誓,最后用歌声、舞姿告别母校、展望最好的未来。真正通过典礼活动让学生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学校,让学生向往学校、留恋学校、热爱学校,难忘自己经历过的那一段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毕业典礼中,学校将舞全交给了毕业班的孩子们,各班孩子各显神通,突破自身极限,所有的孩子都站上了舞台。四个班的孩子,四个不同的性格的班级,呈现出一样团结的力量,一样纯真的期盼。节目中没有华丽的服装、道具,没有精湛的演技,有的是孩子们难以割舍的师生情、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最后的篝火环节,在3名身着LED灯服饰的孩子的带领下,篝火推上广场中央的舞台,孩子们围着篝火跳起了兔子舞,带着对美好未来的生活的憧憬,带着老师们的祝福,带着家长们的期望,小学阶段的生活画上了一个快乐的句号,让毕业典礼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记忆。
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仪式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并表达了某一时代人们的意识观念,思想情感等等。在精心设计的仪式的氛围中学生身临其境,使教育能够打动心灵。当然,仪式与典礼应该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相联系,让仪式、典礼不落入俗套,可以开拓思路。参与者不只限于全校师生,可以邀请家长、校友、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仪式、典礼的地点可以不在学校,可以走进社区、走上街头、走进大自然;形式可以是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文艺表演、爱心捐助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引导学生道德体验的作用。
三、创建民主班级,引导学生道德规范
班级应该是学生的班级,班级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学生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应该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黄金法则。
1. 在班级建设中影响学生
创建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优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积极向上的氛围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美好的人格。学生在班级里,通过集体的共同学习与生活,养成行为规范,积累社会经验,逐步培养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班级可以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场所,同时班级也是学生个体与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学生在班级的各种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转换社会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班级建设中,学校也鼓励学生自己设计班级品牌。在讨论基础上拟定各自的班名、班风、班训,设计班徽,创作班歌、班级铭言等。这些以文字或图画形式存在的品牌标志成为凝聚班级人心、提炼班级精神、展示班级风貌的目标所在,更时常提醒着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励着孩子为争创品牌而努力。
2. 在班级管理中锻炼学生
班级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学校生活有一部分活动是每天周而复始的进行。例如,学习活动、两操活动、课间活动、卫生清扫、红旗评比、班务、校务等常规活动,就在这些看似普通而平淡的活动中,塑造了学生不同的人生。因此把常规活动做实做出特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易于产生德育认识。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现在的学生有着浓厚的参与意识,渴望班主任能给他们参与管理的机会,学校要求班主任大胆放权,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时时处处体现对学生的最大尊重,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及参与竞争的意识与能力。几年来,学校实行“岗位竞争制”“班级工作承包制”等,积极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有助于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学生做班级的主人,有了主动权和发言权,对班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荣感就被激发起来,工作起来就有劲头,创造性才会大。
3. 以班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塑造学生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往往能将抽象的道理、空洞的说教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活动的过程其实也是教育的过程。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潜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求。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按照学校的计划,班组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假日小队活动。在活动中,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安排,自己则以合作者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商讨,提出参考意见,不过分干预,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由学生自己总结活动的得失。通过活动,学生才能得到了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培养。应该说,活动有助于学生间的了解、交往与人格完善并能促使学生尽快融入到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活动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教师走近甚至走进学生心里,产生了互动发展的亲情。
四、组织实践体验,引导学生道德感悟
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抓住学生中的焦点问题,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教育途径。如果能注重“体验”和“感悟”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参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德育实践活动就可成为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训练、验证、实践道德规范,丰富自己的道德认知,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求、信念和行为。
如每年的春秋游活动,都是单一“看”“玩”“吃”的单调活动形式。去年学校确定了秋游主题:“远足”。希望通过组织孩子长距离的徒步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目的地设置在距离我校不远的仙岳山公园。为了配合引导学生体验吃苦耐劳,同时提倡健康饮食、节省开支,行前学校老师特别强调,要求同学们不带零食、饮料,不带精致奢侈的食物,提倡带自制的五谷杂粮食物和白开水,老师们的午饭也和孩子们一样是自带的温开水和白馒头。一样的秋游,却是别样的感受。
去年的“六一节”,学校也改变以往游园的传统活动模式,寓德育于体验,开展手拉手爱心义卖活动。我校学生电视台派出精英记者团,走访我校的“手拉手”结对学校世纪学校。世纪学校的简陋,小伙伴们艰苦的学习环境给小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加爱心义卖,帮一把我们的小伙伴吧!”回到学校的小记者们制作成宣传短片,在校园电视台的播出时间向同学们出号召。节目播出后,影片中那教室的斑驳墙面和学生的灿烂笑脸形成的鲜明对比引起了大家深深的思考。在厦门这座现代化城市,竟然还有这样一群同学们,他们的学习条件如此艰苦,但他们仍然在坚持学习着。
倡议播出之后,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甚至社区的爷爷奶奶们全都迅速地动员起来。六一义卖当天,跳蚤书市、爱心果汁铺、丝袜花制作、墨宝轩各种奇思妙想的义卖创意纷纷涌现出来。在这里孩子们亲手制作,体验动手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制作体验,而这制作的成果将成为今天的义卖主角,帮助“手拉手”的小伙伴们。
交通发展的感悟范文4
一、挖掘教材,在教学目标中明晰方向
教学目标就像是课堂上的方向标,指引着教学的方向。一节课有了方向,就如同大海中航行的轮船有了航向,不至于偏航。而教师有了方向,学生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入钻研教材,不仅要关注显性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所隐藏的数学思想,并将其作为教学目标落实在课堂上。例如教学“倍的认识”一课,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我们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①学生经历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数学活动,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②在观察、比较、操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悟模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变与不变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③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成功的体验。
明晰了教学目标后,教师紧紧围绕预定的教学目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又能解释倍的数学本质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与交流中理解倍,在比较与抽象中深化倍,感悟变与不变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模型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自主探究,在知识形成中落实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并能够理解、掌握、运用。
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教师从“分类”开始引入:把1~20这些自然数进行分类。大部分学生是根据这些数能否被2整除,而把它们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对于这种方法,教师给予了肯定。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把这些自然数进行分类。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同桌间合作先找出这些自然数的因数,再根据它们各自所含因数个数进行分类。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师生达成共识:分为只有一个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三类。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回顾,明确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1~20这些自然数会被分成不同的类别。
上述教学中,学生经历了由整体到分散,再到整体这样一个思维过程。教师先是通过发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引导自主探究,让学生有条理、有顺序、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寻找到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分类思想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体会到分类思想的优点,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自觉尝试应用这种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循序渐进,在反复训练中巩固思想
数学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同样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得以巩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在训练中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提升。
例如,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相关内容,在建立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个模型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模型的解释与应用,用模型去解释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设计了以下3道练习题:(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小红家到学校有1000米,她骑自行车的速度为200米/分,几分钟能到学校?(3)从平潭到福州的路程有128千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①计算:课件出示几种交通工具的速度,选择感兴趣的一种交通工具算一算所需的时间。②观察、比较,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1)和第(2)这两道练习主要是深化学生对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认识,让学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经历解释应用的过程,巩固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同时建构新的模型: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并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积累“抽象与具体”的数学活动经验。第(3)题是拓展应用,出示题目后学生发现不能求出时间,因为不知道交通工具的速度。而后教师给出几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算出从平潭到福州所需的时间,进一步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巩固三种数量关系式。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当路程不变时,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越少。领悟变量关系,渗透函数思想,在这些训练中,学生不断地体验、感悟和运用,模型思想、变与不变思想、函数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四、回反思,在概括总结中升华思想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当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感悟后,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回顾反思,对数学思想进行概括和总结,使学生对这些数学思想有明确的印象。在总结某一思想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是如何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只有通过这样的回顾反思,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交通发展的感悟范文5
关键词:生活化 经验 行为 升华 提高 回归
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会与其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在社会这个群体组织里,个人品德决定着大家对自己的认可程度,从而形成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和认识,无形中就确立了你在群体中的价值和地位。品德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也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对于朋友、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由好品德塑造形成的综合印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成为事业及其它方面向上的阶梯。好的品德会有着极强的公众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处处体现出价值,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同事友爱……可以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既然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一、 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二、选取素材要源于生活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就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剧);把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flas等,供学生探讨、解决,以实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品质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还有一段学生放学回家的录像,录像中行走过程中几人并排走、看书聊天、不按规定路线行走等等,是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课堂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很快找到了错误所在。可是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的呢?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再进行概括、提炼,并播放正确回家行走的方式,使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一个再认知的过程,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经验。
我想,这几个镜头,将会在这个班级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也会极力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
三、品社课堂活动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平安回家》中,我采用视频的方法带领学生认识藏有交通标志的漫画,仔细观察交通图标,联系交通路线说说自己的发现,将认识交通标志与实际交通状况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指引,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实际含义和应注意事项。
认识了交通标志――这些马路上不会说话的指挥官,还要懂得识别马路上真正的指挥官――交通警察的手势,从而懂得意思,服从指挥。当交通警察站在学生面前时,他们那种兴奋劲儿就别提有多高兴了!交警现场演示交通手势,学生学做并弄清楚这些手势分别代表的意思。这种手把手的学习,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有了真正实际的收获。这比老师空口说白话来的具体、实在,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将是非常深刻、终身难忘的。
四、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总之,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我努力把生活引进德育课程中,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交通发展的感悟范文6
1.实习时间XX年7月6日——XX年7月12日
2.实习目的:
通过对实习目的地陕西,内蒙,宁夏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参观了解其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现状。重点了解当地的餐饮业、旅游宾馆饭店、旅游交通、旅行社、4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等现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认识、分析这些旅游企业的现状;学习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优秀品质和团队精神,树立劳动观念、集体观念和创业精神。
二、实习安排:
7月6日早从十堰乘火车抵达安康,观江边、安澜楼、18:14乘火车抵达榆;7月7日10点到达榆林,休息。下午游览红石峡和镇北台,晚上自由活动,宿榆林。7月8日上午坐汽车前往东胜,再转火车抵达包头。乘公交车前往都市草原赛罕塔拉参观草原,晚游览市容和购物,宿包头。7月9日上午参观全国重工业旅游示范点——北方兵器工业城旅游区。下午15:35乘火车于22;39抵达银川,宿银川。7月10日上午乘公交车直达镇北堡华夏西部影视城,下午前往清真寺参观。17:30乘火车于次日9点抵达西安。7月11日上午休息,下午免费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晚上免费参观大雁塔广场和钟楼,游览市容和购物。宿西安。7月12日上午11:50乘火车于16:05抵达旬阳北再转火车于当晚返回十堰。
三、旅游认识实习工作内容:
对于这次旅游实习,目的便是通过这段实习,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更深的了解的了自己的不足,但与此同时考虑到内容繁多,任务艰巨的问题和难度,老师将我们36人分为食、宿、行、游、购、娱6个组进行组织和学习,这样便于我们通过实际有效系统并且专一地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进行研究与感悟。从而达到进一步学会分析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空间行为。
而身为“行”组中的一员,我们收获了许多。
“行”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的链条;是旅游规划的重要方面;是旅游心理的侧面反映。说起“行”,自然想到和旅游交通工具以及出游行程(旅游线路的安排)是密切相关的。
为此,我在这次实习中对于“行”这一方面总结出以下几点:
1、在旅游中,交通始终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1)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时间,因此出门希望尽可能在路上少花时间已成为不少人选择交通工具的第一原则。
我们实习是采取“逐步北上”的策略,因此采取乘坐火车是中线旅游里较为合适的交通工具使用方式。其实目前长线旅游选择乘飞机的已经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已很少有人会选择轮船作为旅游的交通工具,选择乘火车的游客也有减少的趋势。在中线旅游中,几乎是飞机与火车不相上下,至于轮船,只占了不大的比例。这是整个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的发展趋势。
(2)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条件变好,舒适程度也开始影响到对交通工具的选择。
因此,长线游客愿意乘飞机,与火车相比,较舒适的旅游列车便更加受到旅游者欢迎。而在某些线路上,人们宁愿坐船而不是更快些的火车,恰是站在是否舒适的角度上考虑的。我们实习进程中,在景点与落脚点之间往返的交通工具采用的亦是公汽或是出租。要使得班级(也可称为团队)能够集体活动,那么选择舒适的出租显然不算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而相比之下公汽里拥挤嘈杂,多数时候座位缺乏。对于老师的和学生的暂时休息要求都是不利的。这便是要求团队集体活动和游客舒适度之间的矛盾。而要想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下一个方面的因素是离不开的。
(3)价格。价格问题对交通工具的选择恐怕还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看到不少游客选择乘火车仅仅是因为其费用较乘飞机低得多,价格因素制约了乘飞机游客人次的飞速上升。毕竟是否经济还是大多数人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比如我们都是学生,实习的目的是从旅游中学习,感悟,发现,所以我们会因价格去选择交通工具,没有选择价格偏高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