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 诺贝尔奖 青蒿素 疟疾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39 - 02
1 中国首次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时事资料
201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证明了传统中医药是全人类宝贵的财富。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每年3亿多人感染疟疾。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黄花蒿(别称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
1971年,屠呦呦率领的科研团队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30年后的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用直接得自黄花蒿的青蒿素制成口服片剂,制作简便,价格便宜,又不易产生抗药性。据WHO提供资料显示,每天约有3 000个婴幼儿童死于疟疾,为此还研发了“双氢青蒿素栓剂”,以方便儿童直肠给药。
诺贝尔奖是科学研究中最具杰出成就的象征,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因此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引入该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结合,对课堂内容进行充实,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生物学与人类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
2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与之关联的知识点及使用策略
2.1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单细胞生物”
(1) 关联点: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的基本细胞结构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可以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疟疾寒热往来发作,俗称“打摆子”。从其结构到生活习性可以看出:疟原虫是单细胞动物。
(2) 使用策略:让时事热点恰当地诱感教育。
本节内容在国家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苏教版教材主要是以草履虫为代表,介绍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理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结构简单的生物同样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因此,笔者选择将这个时事热点放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教学环节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道有的单细胞生物如疟原虫,可以寄生在人体内,让人患病。这样就对教材中列举的“关系”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然后,谈及屠呦呦40多年致力于研究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甚至在自己身上进行药理实验,导致肝脏受损,为全人类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学生无疑会敬佩科学家不懈努力的探索精神和为了科学研究的献身精神。同时学生也会自动地产生民族自豪感,坚信中国人民只要努力也同样能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产生认真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2.2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节“生物多样性”
(1) 关联点:青蒿素提取自黄花蒿(又叫青蒿),是菊科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在国内各省,为中国传统中草药,其有效成分青蒿素在抗疟方面与传统的奎宁类抗疟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目前,青蒿素用于疟疾防治的价值已被人类认识和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青蒿素的复方制剂列为国际上防治疟疾的首选药物。
(2) 使用策略:将时事热点巧妙地改编入题。
学习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内容时,笔者采用先自学的形式,再通过一道题目来考查学生的理解程度,该题涉及该时事热点。
2015年,药学家屠呦呦用提取自黄花蒿中的青蒿素治疗疟疾,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种植黄花蒿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潜在价值 B. 间接价值
C. 直接价值 D. 没有价值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笔者补充提问:自然界很可能还存在像黄花蒿一样,能治疗人类其他疾病的植物,等待我们去发掘和认识,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什么价值?(潜在价值)通过举例说明直接价值与潜在价值的区别,让学生能直观的理解概念的内在含义。接着笔者继续追问:如果人类不保护环境,很多生物可能在认识它之前就已经灭绝,人类将丧失宝贵的财富,这些生物的潜在价值将永远无法被发掘和利用。
将时事热点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还能比较自然地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笔者坚信课堂上不放过每一次真实而不矫揉造作的情感教育,最终能在学生的内心埋下“爱的种子”,总有一天当这颗“爱的种子”萌发时,学生会用行动展现出来。
2.3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五章第一节“传染病”
(1) 关联点:疟疾是4 000多年前古老的传染病,至今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发疟疾的疟原虫,首先通过雌蚊(只有雌蚊才吸食人血)叮咬疟疾病人,摄取含疟原虫的血液,疟原虫移至雌蚊的唾液腺,这样的雌蚊叮咬他人时,疟原虫会沿唾液注入此人体内。进入人体的疟原虫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并繁殖,平均2~4周才成熟,然后离开肝脏侵入红细胞,最后导致受感染的红细胞破裂。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世界上仍有90多个国家为疟疾流行区,全球每年发病人数达3亿~5亿,年死亡人数达100万~200万,其中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非洲。
(2) 使用策略:把时事热点充分融入课堂教学。
策略一:学习传染病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网上找到该时事热点新闻的宣传视频,用来导入新课,也为后面的学习进行铺垫。热点新闻往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本身产生好奇心,教师也要营造一些神秘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疟疾”“疟疾如何传播”“青蒿素的发现和使用为什么被世界所瞩目”……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再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策略二:在学习“传染病类型”这一知识点时,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对疟疾进行介绍,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 疟疾的病原体是什么?
② 疟疾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
③ 从传播途径来看,疟疾属于哪类传染病?
④ 材料中提供预防疟疾的方法分别是对传染病的哪个环节采取的措施?
⑤ 非洲疟疾盛行,你如果去非洲旅行,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疟疾?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范文2
2005年6月,美国文特尔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史密斯共同成立合成基因组公司,20多位科学家前后花费15年时间和4 000万美元,才得以成功。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进化”来完成。他为人造生命在环保、能源等领域有着诱人前景,说明人类已经具备根据自身意志设计生命的能力。
这一“人造生命”自诞生以来,引起科学界和公众的震惊、质疑、兴奋和焦虑。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对人类现有观念的巨大挑战,也是一次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的跨越。
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一全新的事物?基因组学、干细胞研究领域和医学伦理学领域的专家,对由此引发的科学疑点和看点,进行了解读。
看点一:是否属于“人造生命”
“人造生命”诞生后,在医学网络上,就其是否属于真正的“人造”,科研人员持不同的意见。
一位网友在某著名生命科学论坛上指出,如果只有基因组是人工合成的,其他部分是从自然界借来的,不能称为人造生命。如果完全由无机物质(原子)开始建构,最后成为有生命的生物体,才能真正称为人造生命。
支持这位网友观点的学者指出,在人造生命中,各种细胞器(例如核糖体、高尔基体等)、细胞膜(如核膜)等,以及细胞整个复杂的膜―质―核系统,是否都能人造出来?即使造出了上述各种细胞器、细胞膜与膜―质―核系统,还有复杂的整个细胞系统组装工程问题,而文特尔只解决了细胞核内“建构染色体的基因”的一部分问题,有点像借了别人的房子重新装修,但要说“整个房子都是新建的”就有点勉强。
中山大学附属二院黄绍良教授曾于2002年成功建立中国人胚胎干细胞系。他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人造生命技术与克隆技术有着相似的地方,只不过前者把遗传物质转入另一个剔除遗传物质的“载体”中,但是人造生命的这个遗传物质是人工合成的,载体是细菌。从这点来看,质疑“人造”可以理解。但文特尔的研究重塑了丝状支原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从构成生命最核心的DNA来说,可以在这种新的单细胞细菌体内进行自我复制,可以将遗传信息传递下去。所以,说这个生物体是人造生命并不为过。
对这样的质疑,文特尔回应说:“将它界定为“人工生命”,是因为它完全被人工合成染色体控制。这是第一次有人造出了完整的108万对碱基染色体,将这一染色体移植到受体细胞并控制受体细胞,有效地将其转化为另一个新的物种,所以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
看点二:打破“修补”基因的旧框架
人造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指出,人造生命不仅要看做是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更要看作是科学理念的进步。
韩忠朝说:“现在科学界做的都是“改造”和“修补”基因工作,而不是“取代”基因。无论是基因组工程、克隆技术、干细胞技术,都是在这个概念里打转转。而文特尔经过十多年的研究,“重起炉灶”新建了一个人工基因组,打破了以前的概念。虽然合成DNA从技术上来看并不是很难,但是没有人想过将DNA扩大到基因组水平。”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胡松年参与过“人类基因组1%计划”。他指出,随着生命科学领域各项技术的发展,一些技术瓶颈已被科学界突破。文特尔坚持自己的理念,用十多年时间完成一个设想,这一研究挑战了大家固有的理念,所以对科学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韩忠朝指出,文特尔的研究提醒我们,美国在涉及生命科学等重大战略领域研究上,再次走在国际的前沿。这点值得我们关注。而研究中的创新性思维更值得科学界关注。
看点三:人造复杂生命还有多远
人造生命诞生后,引发不少公众担心:会不会有一天从实验室里跑出来个具有高等智慧的“怪物”?人造生命是不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对此,韩忠朝说,单细胞生物体到高等生物之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到智慧生命就更远了,公众的恐慌还没有必要。但是,对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必须严格监督。
胡松年说,文特尔所使用的DN段,仅仅包含约850个基因,而人类自身已发现数万个基因,约有30亿个碱基。相比之下,新的生命体结构还非常简短。
韩忠朝说,DNA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这次创造出的单细胞生物体,是构成生命最小的单位,可以看作所有生命的起源。更重要的是,细胞具有独立的功能。
黄绍良说,实验室制造的生命,有点像温室里的花朵,并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没有经过自然界“物竞天择”的过程,有可能非常脆弱,是否像克隆羊多利一样“弱不禁风”,还有待观察。
看点四:是否挑战伦理的底线
人造生命是天使还是魔鬼?支持者和反对者泾渭分明。反对者认为人类不能挑战自然规则,更不能随意改变自然规则;而支持者则将其看作人类战胜自然规则的巨大科学进步。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范文3
一、多媒体与中学生物课教学整合的思考
“课程整合”是中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也是当前我国正在着力研究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整合(integration)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1]所谓多媒体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就是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声、像、图、文,通过人机交互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2]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多媒体与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机整合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1. 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增大教学信息量。直观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形象地展示各类生物特征及各种生理活动,能使微观世界宏观化、抽象事物具体化。如,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一节,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这一节是比较微观、抽象的内容,尤其是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更是难以理解。教师可将“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这一探究实验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flas的形式向学生展现这一过程。屏幕上先出现一个实验平台、一个放大的载玻片,上面有两滴中间联通的培养液,培养液中是草履虫(以小黑点表示)旁边有三个按钮:食盐、食糖、光,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实验过程。按下食盐按钮,滴管将一滴食盐滴入载玻片上的一滴培养液中,随后可见草履虫聚集向另一端的培养液,这一过程形象地说明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害的;按下食糖按钮,滴管将一滴食糖滴入载玻片上的一滴培养液中,可见草履虫聚集向滴入食糖的培养液,说明食糖对草履虫是有利的;按下光按钮,一束光照向一滴培养液,另一滴出于黑暗中,可见草履虫向有光照的培养液中跑去,说明光对草履虫是有利的。通过上述三个实验的演示及教师的讲解,可形象地将单细胞生物趋利避害、适应环境的特点展现给学生,在视、听双重感官的刺激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准确直观地理解这一难点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知识完整统一。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中关于血液循环途径这部分内容,学生常常是机械地记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一般很难把它们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为了使学生摸清脉络,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血液循环的完整途径制作成flas展现给学生。首先,演示体循环:鲜红色的动脉血液从左心室流出,经主动脉进入全身毛细血管网,并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氧气从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向外扩散,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此时血液的颜色变为暗红色的静脉血。静脉血通过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至此体循环结束。此时,在同一画面下出现肺循环途径:右心室中的静脉血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可看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血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的过程。最后,演示血液循环的完整途径。这样,血液源源不断地反复循环,心脏有节律地收缩跳动,使它们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既实现了知识完整统一的目的,又可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效果是依靠挂图、幻灯片都无法获得的。[3]
3. 利用多媒体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教学过程。在生物教学中,许多微观、抽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单靠挂图、幻灯片等手段很难讲解清楚,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CAI课件,从多个角度演示生命现象,将抽象的生命概念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以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中“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属微观领域的知识,相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教师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巧妙设计,将其制作成三维立体图像,就可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这就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模糊概念直观化。再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中“DNA的复制”一节课,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往都是通过平面图以及教师在黑板上画的简易图给学生讲解,许多学生不容易理解。现在,教师可通过一些多媒体软件将这一过程制作成flas,在课堂上演示,在演示过程中教师略加以引导、启发,使学生通过观看、分析很快理解并掌握DNA复制的过程。
4.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丰富生物实验教学。在传统教学中,通常是老师在台上演示实验,学生在下面看实验,即使是学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也是对老师做过的演示实验的机械重复,既缺乏趣味性,又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教师讲解的只能是共性的问题,即便是同一植物材料,由于所取部位不同或制作过程中的微小差异,都会导致显微镜下观察内容的改变,而对于实验经验少的中学生而言,很难区分这些异同。如今,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将课前拍下的显微照片演示给学生,对一些异常现象做出解释,会使学生对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七年级“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节课,要求对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观察,教师先将课前拍摄的自制装片的显微照片演示给学生,将微观的结构直观化,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将结果与教师的演示照片加以对照,就能够清楚地观察到中央大液泡、细胞核等结构,并区别一些易混淆的现象,减少盲目观察。这样,既让学生容易理解、增强实验教学效果,又节省了实验时间。
二、思考与建议
1. 提高教师的信息科学素养。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一部分内容,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要很好地实现生物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教师就应该学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接受现代教育理论、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设计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水平。
2. 设计课件的几点建议。虽然多媒体与生物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但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面需额外注意以下几方面:
(1)课件的颜色搭配应协调、柔和,不宜太过刺激和强烈对比。屏幕底色易为浅色,某些重点内容可用字体的变化来加以突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2)课件文字内容应言简意赅,突出重、难点,切不可长篇大段的演示。必要时,可用图片补充说明文字内容,还可以增加动画效果,但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4]
(3)课本上有的,或一般陈述性的内容尽量不要放在课件中,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述和板书来解决。
(4)不容易说清的内容要精心设计课件,利用动画、三维图、二维图表和信号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增强识记。
(5)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难点和重点内容时不要简单地照搬书本,难点内容要做到通俗化,深入浅出;重点内容要突出,要让学生印象深刻。[5]
(6)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课件中编辑一部分课外资料,这有助于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深化和知识的扩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流。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方法及理论研究越来越显得重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的诸多功能,真正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必将带来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必然会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各种能力得到提高。但我们也应注意,多媒体课件与图片幻灯、模型一样,对教学的作用永远只是辅助,不能把用课件当作一种时髦,不分场合、不加需要地滥用,要将多媒体课件用在最适合的地方,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注释:
[1]王丽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课程整合的两种形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2(183),65-66.
[2]龚大洁,严峰,俞诗源.多媒体技术与高校生物教学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3):63-67.
[3]王雪松,李铁,王艳.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高师理科学刊,2002,⑴:79-80.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 智力多元化 高中生物 分层教学 教学措施
在我国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之间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都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状态。如果教师沿袭传统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就会严重阻碍学生个体能力的提高。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具体学习认知能力的分析,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群体,其中每个小组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相近,然后对每个小组进行针对性引导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展现新课程标准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突出生物知识体系中的重难点,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生物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高中生物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生在知识水平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很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不能适应高中课堂内容实施的节奏,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在生物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班上的学生进行重新调整,将知识能力相近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认知能力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与其能力相符的学习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任务执行过程中逐渐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充分展示了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的意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小组间的能力水平帮助组内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
二、高中生物课堂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课前准备和备课要重视分层处理
备课是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对高中生物的教学大纲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将要实施的课程内容中的重难点,设计、安排生物课堂实施的教学内容。提前对班上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进行分析,对将要讲授的章节内容知识进行分层处理,保证在课堂内容实施的时候,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识难度较大,且内容较为抽象,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找到一定的案例,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准备一些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的生物实验,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实验操作,逐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例如,学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内容的时候。教师备课可以结合学过的有丝分裂,同时又是后面学习遗传变异的基础,本节内容图像多,曲线多,变化抽象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提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采用多媒体动画、绘图和列表等方法模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及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授课和练习要进行分层设计
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细节,保证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实施。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分层教学的实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符合自身能力的教学要求。
例如,学习“单细胞结构”知识的时候,教师很难通过教材上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单细胞结构”知识讲述。必须利用实验中显微镜的操作对单细胞生物进行观察。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通过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然后描述单细胞的形状特征即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除形状特征之外的更高层次的知识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而且在原有认知能力水平基础上得到能力的提高。如果在教学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生物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讲解结束的时间,对这部分学生制定一些基础性和概念性的题型,引导这部分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对于生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学生的实际要求,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题型,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课后辅导和实践要注重分层引导
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保证课堂分层教学实施的有效性,课后引导学生展开相关知识的生物探究实践,而且要保证课堂学习内容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例如,学习植物的“向光性”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花籽种在花盆里,等发芽长成幼苗后放在一个开小孔的盒子里,把盒子放在阳台上,保持小口的位置在阳面,然后学生每隔一段时间观察植物生长的状况,让生物有效融入日常实践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活动的时候,也要注重分层式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与自己智力认知水平相近的知识经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潜力。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注重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智力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丽芳.分层次教学理论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5(23):54-54.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高中生物;认知冲突;情境教学
所谓认知冲突,是指事物的客观属性与学生认知结构里已成定论的概念产生碰撞、发生冲突,从而改变学生对事物认识的一种思想状态。对于学生来说,当他的主观思想被客观事实所,那么他的本能意识是寻找客观事实成立的依据,以促使自己接受认识上的转变,而这种本能意识能催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仅就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和合作情境进行讨论,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以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是启发他们思维,引导他们重新审视个人认知结构及其学习思路的重要媒介。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物知识经验,这些经验有些是客观的、理性的,但有些经验仅是学生的主观认识,并不符合客观实际。以此为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问题将这种认知冲突激发出来,以改变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以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在课堂开篇,笔者首先以上节课教学的“光合作用”为题,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其次以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导入新课。
问题1:有的学生喜欢夜间睡眠时在床头放一盆绿叶植物,旨在为身边增氧,提高睡眠质量。那么,这种做法正确吗?
设计意图:绿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而释放氧气是所有人的共识。然而,大多数绿叶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而释放二氧化碳,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这一客观事实。因此,采用这种带有强烈生活色彩的问题,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在得到否定答案后也会直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有利于导入新课。
问题2:为什么绿叶植物夜间会释放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复习“光合作用”的重点知识,并由此而引出“植物的呼吸作用”,导入新课“细胞呼吸”。
二、以多媒体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多媒体情境是指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媒体手段,以文字、图片、声音、动画或影片等形式来展现具体的课题知识,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知识环境,使抽象的认知结构与真实的知识环境产生碰撞和交融,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是教师最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它替代了传统的板书和讲解,将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以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细胞衰老和凋亡”教学为例。
在课前,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报纸杂志、看电视等途径收集与细胞衰老与凋亡有关的资料。
在课堂开篇提出问题:人的死亡与身体机能存在哪些联系?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突出的是“死亡”的概念,身体机能影响人的死亡,但确切的死亡定义是“细胞”的死亡,其中包括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入多媒体情境,使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感受“细胞死亡”的客观事实,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多媒体创设情境:我们学过的单细胞生物;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单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类死亡的关系。
设计意图:在问题情境下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衰老与凋亡”,首先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印象,并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结构,对“死亡”存在哪些客观认识与不足,通过多媒体的形象展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互动合作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在兼顾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同时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当中,不断地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合作学习中情境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互动合作过程中营造出的学习氛围,它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督促学生融入合作氛围,使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拓宽思路。每一名学生都有其各自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方法,在合作过程中,当某一种认知结构或学习方法在破解难题中发挥了作用,即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懂得灵活运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认知冲突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的重要动力。通过认知冲突,学生会感知到更真实、客观的事实存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林木病害 介绍 症状区分
中图分类号:S7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fores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many, this is what disease, what is the insect pest, to introduce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simple kinds of disease, So in the pract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n a more targeted.
Key Words:Forest diseaseIntroduceSymptoma distinguish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把病虫害作为一个名词来形容树木的受害。比如说,“我家的树长腻虫病了”。事实上病害和虫害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腻虫(蚜虫)是昆虫的一种,而病害是属于病原微生物侵入植物体内造成的伤害而导致的症状。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线虫等,在树木上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约占80%以上,其次是细菌病害,这些微生物也统称病原。虫害是由昆虫取食或由其生活习性而对树木产生的危害,比如天牛幼虫蛀干,金龟子幼虫蛀根,舞毒蛾、松毛虫危害树木叶片,食心虫危害树木果实等等。
在生产上,必须弄清楚树木受害是由害虫引起还是由病原菌引起的,才能进行防治。杀虫剂和杀菌剂具有不同的作用,只能在正确使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功效,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防治效果,反而会产生负面作用。
一、林木病害种类
能寄生于树木的真菌、细菌、病毒和类病毒都属于树木病害种类,统称为病原微生物。它们能引起树木生长不良,严重时则会导致树木死亡。病原微生物与树木的关系有一定的专一性,不同病原菌通常寄生不同的树木。有些病原菌只危害一种或几种植物,另一些病原菌可能危害于多种树木。有些病原菌除了寄生(在活的树木上)以外,在没有适合的寄主时,还能营腐生(在死的有机物上)生活,它们属于兼性寄生的类群。在树木上大量发育的病原菌通过各种途径干扰树木的正常功能并引起病害的典型症状。例如,树叶组织坏死造成叶病斑;气孔或输导组织被病菌侵染后可导致萎蔫和枯萎;叶绿素合成代谢的破坏则造成树木缺绿;病原菌产生的吲哚乙酸等生长素类物质可使局部组织细胞过度增生而产生畸形或树瘿等特殊形态。
二、林木病原真菌
1、林木病原真菌概念
真菌是主要的树木病原微生物,许多真菌都可以引起树木病害。真菌是指有固定的细胞核与细胞壁,不含叶绿素,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以吸收为营养方式,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一类真核生物。根据营养体,分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真菌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均能在植物上寄生。而无性孢子的大量繁殖和生长是病害蔓延和流行的主要原因,有性孢子在残枝落叶中休眠或越冬是第2年发病的主要原因。在许多病原真菌的生活史中,一个阶段在寄主树木上,另一阶段则在土壤或植物残留物中完成。病原真菌的侵染通常与温度和湿度有密切的关系。温暖潮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尤其有利于病原真菌的侵染和蔓延,土壤pH值也对真菌的侵染和致病性有一定的影响。
2、真菌性病害特点
真菌所致树木病害几乎包括了所有病害症状类型。主要特点是在树木受害部位表面出病症,如粉状物、霉状物、瘤状物、毛状物、颗粒状物、白色絮状物等真菌的子实体(繁殖器官)或营养体(吸收器官)结构,一般根据子实体形状特征可以直接鉴定出病菌的种类。
三、林木细菌性病害
1、林木细菌性病害概念
细菌是指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与细胞膜,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的单细胞生物。它们通常通过渗透作用直接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以裂殖方式繁殖,其繁殖速度在有利条件下极为快速。细菌主是通过树木的孔口传染,如皮孔,气孔,伤口。有些细菌通过染色反应可以对其鉴别。
2、细菌性病害的特点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在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的组织上,组织死亡后易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干上。萎蔫是细菌侵染维管束的结果,树木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萎蔫。细菌性病害的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四、林木病毒性病害
1、林木病毒病害概念
病毒是非常小的微生物,一般长度在500nm(纳米)以下,小的甚至在10nm以下。所以,病毒的大小就可想而知了。病毒的构造很简单,它有蛋白质的外壳,里面的芯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组成的。病毒寄生在树木上,与树木共享原料来繁殖,依靠树木的活细胞来维持生命,这也导致了防治病毒病的难度,因为我们在杀死病毒的同时也杀死了寄主本身的细胞或抑制其本身正常生理活动。病毒对化学杀菌剂、抗菌素、酸碱物质也有很强的抵抗力。
2、林木病毒性病害的特点
当树木感染病毒后,会在全株表现出病状,这是病毒病害的一个重要特点。其次树木病毒病害只有明显的病状而无病症。这在诊断上有助于区别病毒和其他病原物所引起病害。病毒侵染树木,病变主要发生在叶片上,表现褪绿、白化、黄化、紫(或红)化、变褐等。还有畸形生长,生长萎缩或矮化、卷叶、线叶、皱缩、蕨叶、小叶等。病毒在树木间的传播分为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介体传播就是病毒依附在其他生物体上,借助其他生物的活动而传播。非介体传播是枝叶磨擦,嫁接、种子及种用材料的传播。介体传播主要靠一些昆虫实施,如飞虱、蚜虫等。昆虫传播病毒的方式很多,有的是昆虫取食已染病毒的树木后,口器上沾染了病毒,再去取食没染病的树木时,就把病毒传播上去了。因此,防治植物病毒病,要防治传毒昆虫。
五、林木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受自然环境和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化学防治,不能从根本上防除病虫害。因此,要根据病虫害与树木、有益生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护,保护天敌等。长期单用一种农药会使生态环境恶化,病虫害更加严重。应尽量选用低毒高效农药,把握住用药时机,做到科学用药。要改单用一种农药为两种农药混用或各种农药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