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1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重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2、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交流等各方面能力
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熟悉、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多领域的、融合的合理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探究、协作的能力。
3、教育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融入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爱好,有利于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建立;使学习内容更具实用性,更有利于对生物学核心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对生物科学价值的正确熟悉,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全面发展。
4、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精选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会生物学知识间的内存、本质的联系,学会运用旧知识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概念图的学习法构建生物学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达到事半倍的学习效果。
5、据不同层次同学学习接受能力的不同,布置弹性作业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习时,缺乏学习生物学的动力和热情而不够重视,导致初中生物知识严重欠缺,影响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因此,刚开始放慢速度,以便让学生能尽快把握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将作业分为两个层次(A级为全班必做题,B级为选做题),另外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破解往年的高考试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保持长久的学习生物学热情和学习干劲。
6、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生物模型,亲自预备实验材料,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7、科学指导各班的生物科代表开展工作,及时收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征集学生对教学的建议。
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生命;意志;表象;意欲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032-02
自哲学产生之初,哲学家们就没有停止过对“生命是什么?”这个命题的思考。在历史长河中,生命被理性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者们不断地赞颂,或被赞为纯粹理念的外显、或被看作是造物主的神圣印证。然而叔本华对待生命的态度却是冷静而严肃的,他向世人揭示了“生之罪”,并指出摆脱意志的束缚方式。叔本华的生命观饱含了人文关怀,能够给已经习惯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我们带来些许启发。笔者在文章第一部分对叔本华意志哲学作了概述,在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叔本华悲观主义的生命观,最后一部分论述了叔本华生命观的意义和价值。
一、意志与表象的对立统一
叔本华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是基于其意志哲学体系的。因此,要对其生命观有一个深入的理解,首先要理解他的意志哲学。
叔本华延续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的传统,他的意志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意志”和“表象”可以看作是对康德认识论对现象与物自身的二元区分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文中,叔本华开宗明义地宣称:“没有真理比以下这个真理更明确、更独立于所有其他东西并且更不需证明的,亦即:因为认识才存在的所有那些事物,也就是这整个世界,就其与主体的关系而言只是客体,只是直观者的直观,简言之,只是表象”[1]。由此可见,叔本华同康德一样也认为我们的认知能力无法掌握到世界的本质结构,我们所掌握到的东西,只是本质在心灵的表象。既然叔本华是用“表象”的概念替代了康德的“现象”概念,从理论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就必然有关于本质的概念来替代康德的“物自身”。对此,叔本华的回答是:“客体的世界,世界作为表象,这并不是世界唯一的一面,而只是它的外部的一面,也就是说,世界还有一个完全不同的面,那是它‘世界’最内在的本质,它的核心,亦即‘物自身’,而这个我们将在下一部探讨,根据最直接的它的客体化,它被命名为‘意志’”[1]。可见,在叔本华这里,“意志”是被作为外在世界的本质的,而对“意志”和“表象”的阐述也构成了其意志哲学体系的基础。
叔本华在对意志和表象进行界定后,又进一步阐释了意志与表象的关系,他指出“意志”不仅出现在人类身上,也出现在所有的动物、植物、无生物,乃至于整个自然之中。因而,意志可以看作是一种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个体所接触到的只是表象,是意志客体化的世界。因此理解作为意志客体化的表象世界与意志本身之间的关系成为理解叔本华意志哲学的一个关键。首先,“意志”与“表象”二者是对立的关系,叔本华明确指出了“意志”是自由的、是不受表象世界中“形式”的所支配的,那么何谓“形式”呢?叔本华给予的解释是“时空”或“个体化原则”,是专门针对“表象世界”而言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意志”与“表象”二者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其次,“意志”与“表象”二者又有统一性,叔本华指出“意志”能够通过客体化显现自身,由“意志”转变为“表象”,由此构成表象世界,此时二者又有了统一性,而且当“意志”转变为“表象”时,要受“时空”或“个体化原则”的支配。简而言之,个体作为表象是处在时空之中的,就必须受“个体化原则”的支配。而“意志”则不在时空之中,当然就不受“个体化原则”的支配。
“意志”与“表象”的对立统一是叔本华意志哲学的特点,世界作为内在本质的外显是理解其意志哲学的核心,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基于其意志哲学来解读他对生命的思考和看待。
二、生命作为客体化的意志
如前所述,在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中既然世界最内在的本质是“意志”,那么,“生命”作为表象,其本质同样也是“意志”。叔本华用“意志”的概念来对“生命”进行思考和反省,得出的结论是:“‘生命’是‘意志’的客体化,同时也是‘意志’自身的彰显”。要理解叔本华的生命观,就要从“意志”彰显的过程中去解析意志的活动,而由此便引出叔本华在思考生命时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意欲”(willing)。“意欲”(willing)可以看做是从“意志”(will)这个核心概念中衍生出来解释生命的概念,用来表达“意志的活动”。叔本华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人之所以承受着无止尽的痛苦,其根源在于无法摆脱“意欲”的折磨,因为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每一刻都离不开“意欲”,然而作为表象的生命必然要受制于表象世界的“个体化原则”,于是“意欲”就成为了折磨个体生命的痛苦之源。
叔本华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对生命的认识凸显出了悲观的色彩,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他指出:“‘意欲’,至少对较高等的生物而言,乃是无止尽的痛苦的来源。仅在我们脱离意愿束缚的范围内我们才脱离痛苦。”[1]我们分析这段话可以得出叔本华所要表达的是以下两点意思。1)“意欲”是无止尽的痛苦。2)痛苦的唯一解脱之道便是摆脱“意欲”的束缚,也就是弃绝“意欲”。叔本华指出只要我们的意识被我们的意志所填充,只要我们以它“愿望”的持续的希望和恐惧,忙碌于愿望的追求,只要我们是意欲的主体,我们就决不能得到持续的快乐或安宁,没有安宁,真正的幸福是绝对不可能的。叔本华认为“意欲”无止无尽,而且永不满足,甚至所谓的满足根本就只是假象,所以他认定“意欲”是痛苦之源,并且进一步认为,唯有断绝意欲,才能超脱痛苦。然而,事实上,饮食的需求、性的渴望以及其他意志的客体化,有些是生命所赖以延续的本能需求,有些则构成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我们如何断绝这些本能的渴望和需求呢?或许答案是根本不可能。这样的推论和结果,必然会导致叔本华走向悲观主义的道路,即,只要生命要延续下去,就必须不断地满足那些无止无尽的“意欲”,因而,必须不断地经验到那无止尽的痛苦,这就是他所强调的“生之罪”。
但是,叔本华并非绝对的悲观主义者,他也指出了获得幸福的方法:“纯粹的静观”,并且指出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沉醉于其中、物我两忘的状态便是“纯粹的静观”,在这种状态下,个体不再受到“意欲”的支配,从而达到了一种“摆脱意志”的状态:“认识从意志的使役之中解放,‘人们’忘记自身是个体,意识的提升为纯粹、无意志、无时间性、脱离一切关系的认知主体。”在这种状态中,个体能够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叔本华将生命看待为客体化的意志,并且指出唯有通过“纯粹的静观”才能让我们暂时忘却一切生之苦,从“意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有限的幸福。
三、深刻的审察与有限的幸福
未经审察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叔本华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以悲观主义视角来审察生命的哲学家,其生命观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通过对生命的审察,叔本华揭示了“生之罪”,即“存在之罪过”,这是对理性主义传统的扬弃,也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生命观的反思。他指出:“一个关于世界和存在特性之意义深长的暗示被发现了。它‘暗示’是意志跟自己的对抗,在此,意志以他的客体化的最高阶段被最完全地显示出来,并且可怕地显露出来。在人类的苦痛中它变得可见了,部分是由偶然和错误所造成,部分则是从人类自身所导致……直到最后,在个体的认识中,这个认识被苦痛本身所净化和提高”[1]。可见,叔本华认为个体存在于世界中是难以摆脱意志的束缚,随着意志的作用不断显现,个体会逐渐意识到唯有在苦痛中直面意识本身并与意志对抗,才有可能获得真实的认识。在叔本华这里个体生命存在于世是渺小和无力的,这对习惯于歌颂生命崇高伟大的人类中心主义者是一种警示,即对人类的态度不能过于乐观,更多的时候需要严肃的审察,把人的生命放在整体生存状态中去考量。
其次,叔本华用上帝的身份来审察世界的芸芸众生,看到了意志的自由、无限,生命的必然、有限,看到生命的种种障碍、欠缺,看到人们盲目的欲求、挣扎、奋斗,人们忙忙碌碌,但只是彷徨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最终都不可逃逸地走向死亡,归于空无和寂灭。短暂而悲剧的生命要获得幸福唯有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纯粹的静观”,即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所说的:“认识从意志的使役之中解放,‘人们’忘记自身是个体,意识的提升为纯粹、无意志、无时间性、脱离一切关系的认知主体。”[1]可见,叔本华在揭示了生命悲剧性的同时,也为大众指出了摆脱意志束缚、获得幸福的方法,个体内心只有进入一种“摆脱意志”的状态成为一种纯粹的认识主体,仅仅关注“事物是什么”时个体就能够摆脱意志的束缚感受到生命的幸福。个体在“纯粹的静观”的过程中成为了纯粹的观察主体,暂时地忘记生活之欲并从“意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此时的个体可以体悟永恒之生命,同时内心也可以体会到物我为一、物我相忘的逍遥与幸福。
最后,叔本华的生命观中对理性主义传统的扬弃以及所蕴含的人文关怀都具有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时至今日,我们已经饱受工具理性和人类中心主义之苦,对生命我们需要进行严肃而冷静的审察,需要“纯粹的静观”。总而言之,善待生命要从善待心灵做起。
参考文献:
[1][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3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
(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对于生物膜的结构,山东省2017级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要求为“概述生物膜的结构”。概述为理解水平,即不仅要说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还应该建立生物膜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与这一部分有关的学业要求有:“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视角,解释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是细胞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建构并使用细胞模型,阐明细胞各部分结构通过分工与合作,形成相互协调的统一整体。”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细胞膜功能和生物膜系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可以很好地使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从而提高生命观念这一核心素养,所以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节课将以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构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从而使学生对细胞结构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进而能阐明其功能,所以引导学生回顾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进而总结出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是本节课重要的学习目标。另外课标要求注重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本质的学习,而本节课恰恰是以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可以让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改变”“科学工作依赖观察和推论”“科学工作采用基于实证的范式”。
(二)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生物膜的结构”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是上一章中“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内容的延伸,与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联系紧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联系,使学生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对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教材中选取的资料简明扼要,所以在教学中以教材提供的资料为主,补充了冷冻断裂技术,以便学生认识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情况和技术对于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于荧光标记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不是直接给出,而是先让学生设计实验,以此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2、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探究蛋白质分子是否能够运动的实验设计;建立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己经学习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认同了细胞膜作为系统边界对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但对细胞膜的结构完全不了解 ,所以应该从膜的功能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最终让学生认同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这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高一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科学的本质等缺乏深入认识,科学探究能力需要逐步培养,所以本节课应该通过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和实验设计,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本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回顾生物膜的探究历程,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通过血型的介绍增强社会责任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2.说出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生命观念)
3.建立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联系,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科学思维、生命观念)
三、评价设计
目标1、通过目标检测题1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进行评价进行评价
目标2、通过目标检测题2进行评价
目标3、通过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进行评价
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生成本体论人本生态观美学生态化自然向人生成
当代科学的生态化趋势,促使生态学与美学结合,催生了生态美学。法国社会学家J--M·费里在其《现代化与协商一致》中指出,“美学原理”可能有一天会在现代化发挥头等重要的历史作用,生态学以及与之有关的一切,预示着一种受美学理论支配的现代化新浪潮的出现。他认为,环境整体化“只能靠应用美学知识来实现”①。但是,并非任何一种“美学原理”或“美学知识”,都能发挥这种作用。现行的美学中,像“究竟什么是审美和审美价值?”“人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活动功能的生命依据为何?”等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切实的解答,这样的美学本来就同人类生命活动和人性生成的生态实际相隔膜。所谓生态危机,从深层上说就是人性危机,人的素质的危机。而自来被看成人学的美学,不可能不受到人性危机的影响。那种为人性的分裂和异化张本的“美学”,并非就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美学要真能对人类的生态优化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从生态学中吸取智慧,获得必要的学理启示和价值诱导,使美学自身生态学化。
以生成本体论为哲学基础的人本生态观②,在自然——社会——文化的网络状整体关联中,揭示出“自然向人生成”的生态进化规律。这种生态观不仅树立起“为了人”的生态目的原则,同时也坚持“通过人”的工具原则,在两者的统一中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生成,实现自然与人的积极统一。人本生态观认为:“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即是一个生态进化的过程,人只有遵循生态规律而不是违背它破坏它,才能够健康地生成,在生态和谐的自由中进入美的王国。这种以人本生态学为主导精神的美学,作为美学的生态化形态,就是人本生态美学。本文仅对人本生态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个初步的阐释。
一、审美活动的生态本原
审美活动究竟是一种什么活动?为什么审美乃人之天性?对于这个美学的根本问题,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从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的生态本体中找到更为切实的答案。
自然向人生成,是一个生成性的生态过程。在人的生态生成中,不仅有物质和能量变换的生态关联,还存在着信息变换的关联。而在信息关联中,根源于运动本性的节律感应最为原始。这种节律感应的生命活动方式,作为生命体的一种普遍的生态调适方式,正是审美活动的生态本原所在。
心理学对生物的反映功能的研究成果表明,生命的诞生本身就意味着陆个生物反映形式——感应性的出现。感应性作为生物对环境的最自然的反应活动,是一切生物所固有的特性。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所有其他更高级的反映形式都在感应的基础上产生。在原始结构的机体中,生物体的各个部分都有同等的受环境影响的感应力。到了较复杂的生物组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同周围环境的直接接触逐渐减弱或消失,分化出几种专门组织来。这些组织,作为生物体和环境的媒介,形成了专门的反映器官,以接受不同形态和阈限的节律性信息。人的视觉和听觉就是这种专门的器官;除此之外,还有触觉和运动觉等。人的这些器官分别接受各种不同的“波”即节律,在从中获得信息内容(意义)的同时,也在节律感应中引起生命节律状态的相应变化。节律感应需要节律形式(光、声、形体及其运动等是节律形式最基本的形态)作信息中介,使节律形式成了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构成生命的生态环境,对生命体进行生态调适。正因此,视觉和听觉才成了动物和人的最重要的反映——感应器官,触觉和运动觉才有辅助的作用。
节律是运动在时空中的结构表现,包括事物和信息在运动中的力度、气势、节奏、韵律和张力结构;质言之,任何一种节律都是一种有方向性的张力结构。它以物质为载体,既是信息,也具有能量。作为信息,节律以特定的尺度表现物种的本质并传达生命的意义,因而具有意蕴。作为能量,节律通过“力”的传递激发、调节和引导生命活动的节律并达到物我同一,因而富于生气。生命意义的感悟和生命节律(形式)的激活,共同造成感应的效果。一切生命都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的节律感应中生成自己特殊的生命节律的。生命嘱具有节律,节律感应就是以节律形式为中介对生命状态的体验和调节。正是这样,节律感应成了生命存在和活动的一种生态基础和生态机制。声音、光(色彩)、形体及其运动,包括人类的实践活动等节律形式对生命节律的影响,都是通过这种节律感应发生的。所谓审美,无非是通过节律感应对生命节律状态及其生命意义的优化追求而已。在动物,还说不上对意义的追求,且不自觉。在人类,则意义追求成了主调,并逐步超越自发达到自觉了。由于物质变换和生理刺激也会对生命节律发生优化调节效应,引起身心愉悦,才有“食色”之美的说法。也正因为审美实源于这种生态性的生命本能,“节奏”才在审美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一切艺术才无不趋向于音乐。
人们早已认识到人是宇宙节律的产物,其结果就是人的生理节律。但是,人的生命节律并不只在生理领域(或层次),在人的心理活动和意识活动中,节律也存在着并更为精致和复杂。人的生命节律是以生理为基础、心理为中介、意识为主导的节律活动系统,它不仅受自然生态的影响,更要受社会和文化生态的更直接的制约。人的感官和大脑都是以节律的方式活动的。福尔迈根据有关发现指出:“能够体现脑活动的最令人吃惊和清楚的生理标志,是脑电波。……按照脑电波的频率,人们把它区分为Alpha、Beta、Delta与Theta波,每一种这样的节律,都和某种确定的心理过程相联系。”③正是节律,不仅使人的生命成为气灌注、灵肉合一的有机整体,也使其与环境建立起万物相通、天人相生的生态关联。也正是节律作为普遍中介(因为万物皆有节律),才使自然与人、物质与精神、肉体与心灵得以沟通对应,使世界的生态性以最广阔而又深幽的形式表现出来。
节律感应作为生物的生态调适活动,使生物本能地有对节律形式的选择和适应。达尔文把动物性选择中对色彩、声音和形体动态等节律形式的特殊敏感称为“美感”,这种美感活动实际上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生物性前提。在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中,它最终随着人的生成而上升为一种主体性的审美“关系”。
二、审美价值的生态尺度
在自然向人生成的生态进化运动中,人作为自然迄今所生成的最高成果即主体化的自然,理应是生态价值的终极主体。一切价值都产生于自然界生成为人的生态关联中,因此人也是审美价值的终极主体。从审美活动的生态本原看,人在生命节律活动上的生态需要所要求的尺度,也就是审美价值的生态尺度。
马克思在论及人的生产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时,明确肯定了体现着人的本质的“内在尺度”(或“内在固有的尺度”)与“美的规律”的密切联系:正是由于人的“内在尺度”内在地符合美的规律,经过这一尺度衡量的产品才可能因体现美的规律而成为美。这个“内在尺度”作为体现了人的本质的量和结构,也就是具有人的本质的节律形式。这个节律形式,既表现了人的生命意义,又充溢着人的生命张力。由自然向人生成的生态规律所决定,只有适合于这个内在尺度的生成需要,使之在人的本质的水平上得到激活和调适的节律形式,才对人具有肯定性的生态意义,因而也才是具有审美正价值的对象。
审美价值的生态尺度,就这样具体而微地体现在节律形式所具有的生命内涵之中。一方面,节律形式要发挥生态作用所具有的动力性,以其动势显示出生命的动的本质,并创生主体的动。通常所谓“力”、“活力”、“生命冲动”等,就是指的节律的这种动的特性。柏格森的“绵延”、尼采的“强力意志”、弗洛伊德的“性力”等等,正是对这一生命特征的强调和推崇。另一方面,节律形式既然有“节”有“律”,就具有生命机体所要求的秩序性。愈是高级的生命体,其序化程度也就愈高,而最基本的生态秩序就是多样统一的“和谐”和综合超越的“进化”。这种秩序性在一种有机组织状态中创生出更高水平的生机与活力。上述两个方面的结合和统一,使节律形式显示出生态的气象,发挥出生态的功能,从而具有向人生成的价值。在审美活动中,这种价值得以实现,或激发生命活力,或调节生命秩序,使人在身心和谐物我和谐的生命状态中,达到存在与本质高度统一的生命之境。
中国古代哲学具有深厚的生态意识。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以“和”为生命之大义。儒家以“仁”为本,“仁者爱人”,“爱”即相和相生。后世儒者迄将“仁”释为“生”,生即是仁。其中以二程传人谢良佳的说法最为生动,他说:“仁者何也?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今人身体麻痹,不知痛痒,谓之不仁。桃杏一核可种生者,谓之桃仁杏仁,言有生之意。”④以“生”释“仁”,着眼于“仁”的功能,其中内含着“和”的生态秩序。道家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乃源于“充气以和”,仍然标榜一个“和”字,并以“游于自然之道”的“和”为护生持性之术。在人天关系上,儒家主张“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倡言“浩然与溟滓同科”,仍然以“和”为尊。所不同者,儒家着眼于人世的社会生态建构,道家则执意于返归自然生态之中。但是,由于儒家的出发点是“孝梯”和“法先王”,就与道家的“法自然”同样具有“向后逃”的倾向。
人本生态学认为,生态平衡乃是动态的平衡,生态系统是生成的,进化的运动体。正是在生态的进化中,才有自然向人的生成,才有人的本质的不断跃迁和进步,生命的真义在于生成性造成的进化,而决不是为活而活,也决不能只是在同一水平上的循环或对原始和谐和的复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以马克思所揭示的“自然向人生成”的生态进化规律为生态价值立极,同时也就是以之为审美价值立极。这也就意味着,审美价值的尺度本身也是在生成之中的。
审美价值的生态尺度的生成性,使人类总是面对着古老而又常新的“终极关怀”:人究竟应当是什么样的?正如舍勒所说:“人只是一种‘介乎其间’,一种‘临界’,一种‘过渡’,……一种生命对本身的永恒的‘超越’。”⑤处在自然向人生成进程中的人,因此得不倦地自我超越,自觉的超越性也就成了人的本质所在,永恒的超越就是人的宿命。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人怀状况仍然堪忧。现代人的实利主义、消费主义和唯我主义中存在的、反人类倾向,说明人类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罗马俱乐部的报告为此提出进行“人类革命”即人的素质革命的主张,建设性后现代思潮呼吁普及生态意识,高扬创造性的精神。在他们看来,人类若无对自身本质的深刻反省,没有对自己的未来目标的合理选择,就不可能走出生态困境。正视生态困境,合理设计无愧于人的本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遵循生态进化的规律进行目标自律,已经成为审美价值生态尺度调整的根本内容。
美国神学家托马斯·伯里把后现代文化说成是一种生态时代的精神。他认为,生态时代的文化意识的核心是宇宙发展过程中固有的如下三种价值:分化(生命形式的多元化)、主体性(一切事物的内在性)和交流(通过交往来实现团结和对一切生命的热爱)。⑥这里除了泛化的主体性观念需要商榷之外,“分化”和“交流”的生态意义及其审美价值,都是毫无疑义的。“分化”造成的“生命形式的多元化”,不仅表现了生命的自由和繁荣,更为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基因和机遇。“交流”是以互补共生为前提的,它既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又使生命作为关系实在的互生性得以实现,进而在差异的综合中获得跃迁。这里不只是,而是使差异互补并且创生出更高水平的生命形态。至于“主体性”,如果只是在“事物的内在性”上来理解,无非是肯定了一切事物相对独立的存在价值和作为生态生成目的规律看,这些事物作为向人生成过程中的“中间物”和“过渡者”,只能说是具有“准生体”或“非现实主体”的意义。也正因为这样,这些事物的“主体性”理应受到尊重和爱护。而自然事物的审美价值,正是由这种非现实的“准主体性”赋予的。
三、精神之美的生态定位
人本生态观所说的,不只是物质一肉体即生理的人,而是以物质为基础、以精神为主导的,能实践的人。在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中,人的精神是同人的肉体同步生成的。信息是精神的本原。不仅人类生态系统的信息—精神(文化)圈是精神生成的生态基础,人的物质—肉体构成本身也以其机体活动的信息作用于精神的激活,人的精神也难以活化和生成。人本生态观以人为本,既把人的生成看作生态运动的目的。人本生态观以人为本,既把人生成看作生态运动的目的,又把人看成生态运动优化的工具。在“为了人”和“通过人”的统一中确立人在世界生态系统中的终极主体地位。基于此,就理应重视精神的本体地位及其在本体生成中的超越和创生作用,给精神美在美的本体世界中以合理的定位,肯定和重视精神之美的客观存在。
对于人的生命存在和生活活动来说,精神占有主导的地位,因此也是人的美的主导因素。比起物质世界来,精神世界具有更丰富、精微而活跃的节律形式,并且更直接而鲜明地表现着人的本质,显示和推动着人性的生成,因而乃是一个更具审美内涵的领域。文学艺术作为物态化精神,把精神的节律用生动的形式予以物化、感性化,就展现了精神美无比丰富多彩的气象。
对于美学来说,精神美的问题至关重要。中国当代美学论争中的“美在客观”说,以唯物主义或实践论的名义不承认精神美的存在,更不承认精神美的客观性。从人的立场看,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试想,既然物质世界有美,为什么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却没有美呢?排除了精神的美,人的美岂不成了一具空壳或僵尸?马克思所说的那个决定和表现了美的规律的“内在尺度”,它所具有的人的本质的内涵和它的存在方式,不都是精神的吗?人的精神之美不仅是在人身上客观地存在着,而且由于人能在精神上把自己一分为二,他也能凭着内感官去感知和体验精神之美。以想象把文学作品描绘的形象再现于意识之中,或把曾经游历的景色在记忆中重新唤醒,还有文艺家尚未形诸笔墨的审美心象和审美情致,无不是精神美存在的事实。否定了精神美的存在,文学艺术之美岂不是大半要被驱逐出美的领地吗?
人本生态学对精神美的本体地位的确定,不仅有助于消弥长期以来在美本质问题上的尖锐对立和分歧,更把精神美纳入人性生成的生态系统之中,这就从根本上肯定了精神美对于人的审美生成的生态意义。
首先,精神美在人性美的内在结构中的生态意义。在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中,精神与物质之间,诸精神因素之间,无不存在生态关系。什么样的精神结构才能使人的物质机体和整个生命状态达到优化,臻于美境?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这个问题已经作为人类困境的中心问题提出来了。人欲横流、物质主义、享乐至上,似乎已成天经地义。对精神的放逐和严重的“精神污染”⑦已使人性的现状受到尖锐质疑,并引起对人性前进的严重关注。针对这一现实,人们发表了各种主张,或重振人文主义,或高扬科学主义;有的诉求于强化人的社会性和合作精神。中国的现代化正竭尽全力发展物质文明,同时也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这正是对世界性人性困境的战略对策。
其次,精神美作为人性生成的生态环境对于自然向人生成运动的生态意义。在人的生成中,精神美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因素,其生态意义巨大而又复杂。一定时代的文化资源,时代精神、风俗时尚对人们精神面貌和生活追求的深刻影响,就是这种生态作用的表现。而任何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美,又总是以别的精神美为其生态前提的。审美文化广泛而又有力地发挥着精神美的生态影响,成为人类活动和生成的十分重要的生态条件。现代传媒特别是广告,正以全方位的轰击和煽惑策动和创造市场所需要的精神生态,不断打破和重建人们的精神平衡,以实现不可拒绝的欲望诱导。进入电子网络的人,更是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信息化精神世界之中,这个精神世界的生态效应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是要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态环境,为人们的精神美化和人性生成提供良性生态保证。
社会精神美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也有其得以生成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如何优化社会精神美的生态环境,创造必要的生态条件,乃是精神美生态建设的重大的基础性课题。社会精神美的生态条件,首先是物质条件,以及由物质提供的能量和信息。经济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存在决定意识,物质条件作为精神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理所当然。除此之外,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政治文化对社会精神的生态作用也很直接。列宁在论及提高人民群众的文艺生活质量时,既强调了面包与和平的必要性,也强调了文化和民主的意义。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即社会性的精神美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以美化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推动人的本质的真正生成。
四、自然之美的生态意蕴
自然生态是生态学的本义所在,当然也正是生态的核心精神所在。人作为自然向人生成的成果,本来就是自然属人的本质的生态化结晶。人的生成源于自然,自然在自组织进货中生成了人。这个生态进化的规律,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之美与人的本质的生态关联,而这正是自然之所以具有审美意蕴的根源。一句话,自然之所以会美,就因为它是人性生成的生态之源。
自然与人类生成的生态联系,使自然具有肯定和表征人的本质的意义,而成为美。宇宙诞生,天体演变,生物进化,人从动物中提升,在这个漫长的生成过程中,自然不断地创生着人的本质,呈现出某些人的征兆,并最终在各种形态的自然属人本质的综合中生成出人。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早就存在,其节律形式表现就是美---自然世界最本真的天然之美。美的规律在自然美中存在和表现出来,并有力地推动自然美的生态演化,终于在人的身上得到充分而自觉的表现。自然美对于生物进化的作用,达尔文对动物美感的性选择诱导和激发的描述,就提供了生动的证明。显然,即使是自然生态,也少不了节律感应这种“原美感”⑧的生态调适方式。这种方式后来成为人类理所当然地以更高的形式加以继承。
人生成于自然的节律之中,自然的节律形式不仅通过感应给我们的生命注入活力和秩序,而且也使我们在感应中领悟到生命的智慧和意义,这种意义感悟又进一步激发和调适我们的生命节律,使之升入美的境界。自然的生态之美,不仅是活力之美,更是整体上的和合与生成之美。多样分化,协调和谐,互补共生,综合超越,这就是自然生态的基本秩序。在这里,即使相互对立的事物也相反相成,相克相生,在整体性的综合中彼此超越而具有互生共长的意义。热带雨林开辟橡胶园造成的生态破坏,就是违背这种生态规律的结果。20世纪世界性的社会改造实践的严重挫折,也证明了这个生态规律的重要。自然生态之美对于人类生存智慧的启示,显然决不仅限于审美生命之中。
自然生态之美是人类审美智慧永恒的教科书和启示录。但是,诚如普利高律所说:“自然只对那些承认是自然的一部分的人作出回答”。对于那些否认自己的自然根基,“弑母情节”深重的人,蔑视自然生态规律、践踏自然生态之美的结果必然是使自己沦为陷人类于困境和危机的罪人。现代高科技无疑为人类的审美文化打开了一个神奇的领域,它的美学意义有待于冷静的考察和思索。但是,高科技把人置于各种创造物(包括人工信息)的层层包围攻之中,使人失去了同自然的直接联系和真实感受。由于丧失了这种生命体验的直感,也就使人的与生俱来的同大自然相沟通的灵气逐渐枯萎。大自然从那生命整体中发出的节律如果被单向的电磁波所取代,人的生命的整体和谐和整体向力也就会发生畸变。人是自然的系统生成之物。被现实生活的片面性、破坏性和间接性弄得身心交瘁、灵魂无根的人,只有在自然生态之美的怀抱中才能手实现生命及其灵魂的康复。这既是人类古老的经验,也一定是恒久的法则。
由于生态观念本来就涉及自然与人之间和人自身生命存在和生成的最本真、最深层的奥秘,人本生态学与美学的关系就既是根本的,也是全面的。所谓“美学革命”,首先应当是美学自身的“革命”。向生态思潮吸取智慧,就是这场“革命”启动的重要途径。只有从人本生态学出发的美学,才可能对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努力给予切实有力的学理支持。而这也正是关系着21世纪中国美学理论走向的重要课题。
①见《文艺研究》1994年第4期第159页。
②对于本体论这个哲学根本问题,马克思从世界的生成性作出了综合的、整体的回答。在马克思看来,包括人类及其社会历史在内的自然史,乃是自然界生成为人即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世界的本体就是自然向人生成的本体。这个思想,把哲学史上先后出现的物质本体论、精神(理性)本体论和生命本体论等的合理因素加以综合,并通过实践中介予以序化建构,揭示出本体的生成性。这就是笔者所说的“生成本体论”。从生成本体论看生态,就应把生态学建立在生成本体论的基础上,即使是生态学的原生形态自然生态学,也不能孤立地看待自然而应当立足于自然向人生成及人与自然之间被实践和社会中介化了的关系,去确立人在生态生成中既是目的(“为了人”)也是工具(“通过人”)的主体地位。这种生态学主张以人及其生成为终极价值标准的观念,因此称为“人本生态观”。详见《从生成本体论到人本生态观——对马克思“自然向人生成”说的生态哲学阐释》,载《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③[德]福尔迈:《进化认识论》,第125页。
④《上蔡语录·上》。
⑤[德]马克思·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第187页。
⑥比利时学者P·迪维诺在所著《生态学概论》中论述了由于文明化而带来的精神污染。
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5
摘要:教育不是产业,是人们在教育理论层面对教育本质特点的讨论业已达成的初步共识。然而“教育服务理论”在对教育不是物认同的同时,却认为教育是带有服务性质的实践活动,其理论主体仍是教育产业化的变种。教育服务理论对品牌教育、特色教育的阐释和发挥客观地导致人们对教育过程中“物”的追逐。昂贵的教育服务鳞次栉比,孩子们消费着高价教育服务的同时,是人们对无任何“服务”可言的公众教育,国民基础教育等的冷落;是越来越消费不起的广大贫困人口的子女;是对差别教育的制造。育人是教育的本质,维持人类种系的繁衍和发展是教育的本体性功能。对于教育本质的论述应该首先着眼于教育活动的公益性质。
关键词:产业 教育服务理论 品牌教育 公益性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是教育的本质;维持种系的繁衍和发展是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然而,在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中,人们往往视教育为产业,把教育事业,甚至是基础教育,当作产业来办。如此将教育视作产业性教育,服务性教育(时下,在理论界“教育服务”的观点颇为流行)。将学校教育事业视作第三产业,错误强调其服务性、生产性、工具性等。“教育服务理论”对教育活动的工具性、服务性的阐释和发挥必将导致更多的贫困人口子女失去享受教育的机会,制造更多的失学儿童和差别教育,进而影响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特点,了解教育活动自身的内在规律及其运行机制,对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消极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发端于部分西方国家,以“无边界高等教育”为理念,极大地拓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经济功能的“教育服务理论”的一些观点逐渐流行开来。尤其是在我国私立教育、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阐释和发挥。除了部分介绍了该理论的国际交流与协作功能以外,更多地关注了该理论的服务功能和产业属性。其基本观点是:(一)教育不是物,教育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具有服务性或者劳务性,因此教育服务可以定义为:教育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实践活动,教育服务就是教育活动的产品,或者说一种服务形态的产品,教育的产品就是教育服务。(二)教育服务这种产品就是商品,它既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交换价值,虽然它有特殊性,但同物质商品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已。(三)作为生产者来说,在教育市场上所提供的是教育服务的质量、品牌和特色。而作为消费者来说,在教育市场上要求购买的当然是优质的教育、特色教育和品牌教育。
综观“教育服务理论”,笔者认为这种对教育活动的理解和认识,有极端物化教育过程,将教育产业化的倾向(有人甚至认为教育无他,就是服务)。其对教育品牌和特色的追求,必将带来理论和实践领域对教育活动的畸化,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首先,公众和社会教育无所谓“服务”可言,从而受到忽视和冷落;教育服务理论强调对教育活动的市场运作,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活动必然以教育服务进入社会市场。在教育市场中,特色教育、品牌教育则是社会的稀缺资源,人们便会争相购买。于是就形成了社会对教育的消费性选择。显然,公众和社会教育便会游离于所谓的教育市场之外。其无所谓确切的消费者和购买者可言,也即通俗意义上的“买单”问题无法落实。因其更无品牌可言,也就无人打造,长此以往必将遭受更大的冷落。
再则,其潜在的危险还在于造成人口素质的整体下滑和对差别教育的制造;在“教育服务理论”的指导下,多数学校大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教育”。然而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他们中大多数则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对品牌学校望而却步,无法登上优质学校的门槛,只能委屈接受“三流教育”,甚至弃学。此外,服务和消费的紧密联系必然会造成学校把眼光紧紧盯在钱上,造成高收费,乱收费,甚至骗收费的现象。让学校忘记了教书育人的首要责任,降低了教育质量,恶化了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等。其根本错误还在于对教育实践活动“育人”本质的曲解和异化。
二、育人是教育的本质
培养教育年轻一代,使其成为初步社会化的个体,维持种系的繁衍与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最本质功能。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活动的,教育本身独有的基本特点。教育的这一特点把它与其他社会活动,如生产劳动、商业贸易、艺术创作、日常生活等区别开来。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教育活动就与之相伴而诞生了。
在原始社会,生产劳动一开始就伴随着教育。为了使生产劳动能代代继续下去,以维持人类生存,年幼一代必须向年长一代学习生产生活经验。在原始社会的渔猎时代,男孩子跟随成年男子学习猎取野兽、捕鱼,女孩子则跟随成年妇女学习制造器皿等等。另一方面,人类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群体的共同活动,人们彼此之间建立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生活方式。青少年在劳动中同时接受长者有关社会生活的教育,这种发端于经验的学习和传授的人类早期的教育活动是紧密结合着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进行的。由于生产力发展,可以提供足够的剩余产品,供养一些老人和少年儿童,让他们无须从事生产劳动而在这些场所专门从事教育活动。进而也便产生了较为固定的供人门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约四千年前的虞舜时代,就已经有了类似学校的专门的教育机构的建立,称之为“庠”。古籍《明堂位》说,“米廪,有虞氏(舜)之庠也”。据学者考证,“庠”,又称米廪,本是古人饲养家畜,储存谷物,供养老人的地方,并负担教育的责任,“庠”,是中国古代学校的萌芽。
因此从教育的起源来看,无论远古时期与生产生活混生的原始人类口传面授捕猎耕作技术,还是专门由老人及儿童组成的最早的学校,人类的教育活动更多注重的是通过教育活动让青年一代掌握生存和适应的基本技术。其原初动机并不是希望通过教育活动能给予人们的生产活动以什么直接帮助,诞生何种教育产品。其动机只在于使受教育者的预期成熟,成长和发展。
三、 生产性并非教育本体,教育不是产业
教育活动本身不会也不应该立即产生经济效益,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而实质的影响才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和主体特征。诚如某晨报报道:某市一“状元村”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该村为国家培养了数百位大学生,其中包括多名硕士、博士。可当记者来到“状元家庭”和为“状元”事业的发展做了巨大投入的该村支部时,看到的却是抽着旱烟的“状元”的父亲以及因大量投入教育而无起码办公设备的破旧不堪的村支部办公室。不难想见,教育若是产业,为什么几代人苦心经营,结果却是如此清苦?而且“状元村”的人们还是那样甘于清贫(然而有些“教育”却是一经营就能致富)?
笔者认为,“状元村”人的教育情结源于他们对教育非产业性实质的切实感悟和理解——教育不是产业,它甚至不具有生产性。所以早有中外学者撰文指出教育不是产业,教育实践活动不具有生产性。
教育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会上,也曾就教育的非产业属性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论述。他强调指出:“我国的《教育法》对教育的属性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不能把教育同其它产业等同起来。”“各级政府制定教育和经济政策应避免使用教育产业化概念,不能以教育产业化思想来指导教育事业发展,更不能把教育作为政府创收,摆脱财政困难的手段。”
四、教育具有公益性,有其发展的质的规定
有人将学校教育事业形象的比作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工厂,教室就是车间,学生就是教育工厂的产品。其实这种提法存在着对教育概念理解的偏差。其只表征了狭义教育的功能特点,而忽略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笔者一直认为,教育事业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恐怕决不仅止于将一个“成品”的社会人放置在社会上,使其完成一定的使命而自生自灭。他完成着使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的同时还养育着生命的个体。更为主要的是教育活动还传递知识,文化,精神等,即缔结着人类文明,是促使人类种族繁衍,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行为之一。若从教育的这些功能着眼,教育倒更象人类的防风固沙行为。因为防止土地沙漠化,保护生态环境也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工厂、车间、公司、农场均可以经营,并可以通过经营行为从中获得利润。倘若有人经营人类的防风固沙行动,则明显是一种亏本的生意。教育事业同人类的防风固沙行为一样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需要民族、国家、团体、家庭共同的投入和参与,具有强烈的公益性。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预期影响为其根本目的,有着与人类其他诸种实践活动相区别的质的规定:
(一)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活动的根本法则,并非“剩余价值”、“扩大生产”等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顺序的、阶段的、不平衡的;儿童的身心发展还有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造成的,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的个别差异等等,它们才是制约和规定着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法则。譬如,稍有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类的语言的发展幼儿阶段是关键时期,必须着力训练;在孩子成长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孩子的人格特质各有差异,因此,教法不一,张家父母的育儿经验是绝对保证不了李家的孩子也能成为栋梁的。于是那种期盼着不需研究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是不惜重金买回某某博士妈妈的育儿“药方”,然后依样“造出”自家的博士的想法定然是可笑的。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者应该正确认识,真切理解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类其它的诸种实践活动则少有如此困惑。譬如建房,甚至是进行一场战争,均可以根据计划有序进行,教育活动尤其不妥。然而,教育服务、品牌教育等所追求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从根本上说似乎不完全受制约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却更为直接地受制于“剩余价值规律”、“扩大生产的条件”等。
(二)教育者生命关怀下受教育者对生命的超越是教育活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教育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存在和运行同人类一切实践活动一样,也是基于其内在特殊的矛盾斗争。最本质意义上的教育活动的动力无疑是源于教育者所代表的教育要求(并且经过转化,成为受教育者自身的要求)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若从教育活动过程中生命的完善与重生的角度诠释教育,教育活动之所以生生不息,只能是源于教育者生命关怀下受教育者对生命的超越。人的生命无论是本能,还是已成为生命组成部分的要素,只要成为生命既定的现实状态,它都是有限的。但人的生命追求是无限的,人从不满足于有限,而在不断地追求无限。有限成为人超越的对象,无限成为生命追求的目标。一个“无限”经过人的创造性的活动成为“有限”,人又会产生新的“无限”,人总是生活在这种不断地否定有限,又不断地追求无限的动态过程之中。因此,人是宇宙间惟一地能够“是其所不是”和“不是其所是”的存在物,除人之外的一切存在物都“是其所是”地存在着。
(三)受教育者价值生命的完善是教育的全部
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6
一、加强戏曲人物画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戏曲艺术是戏曲文化中的一大精髓,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特征,其从创作思想、表演形式到欣赏层面,都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具有独特的特点。中国戏曲萌芽几乎与人类同步产生,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戏曲文化本身是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精神的,戏曲文化传播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真、善、美、仁、义、礼、智、信。戏曲人物画作为戏曲文化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具有独特的学术内涵。戏曲人物画是我国民族美术领域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门有特色的专题人物绘画品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不可忽视的艺术精粹,加强对戏曲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加强对民族文化、戏曲文化的弘扬与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精神是当代社会所缺少的,对当前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诚信建设有着必要的、积极的意义。
二、戏曲人物画的传承
戏曲的衰败是因为其发展有当今时代的发展节奏不相符,所以,艺术绘画人员就想通过对戏曲人物画的创作,引导观众欣赏戏曲。首先,应通过戏曲人物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戏曲人物画创作人员创作出良好的作品,不能仅仅是为了省事,而从电脑上下载一些戏曲人物图像进行临摹,这种绘画作品不仅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还会造成观众的反感。因此,戏曲人物画的创作人员要想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就必须要在艺术构思中充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这也是艺术的生命所在。只有在创作构思中,戏曲人物创作人员将自身对戏曲人物的强烈情感全部贯注到意象表现中,才能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试想,若是戏曲人物创作人员自己就不喜欢戏曲,不懂戏曲,那么其对戏曲人物如何具有强烈的情感,其创作出来的作品如何能吸引观众的目光。因此,要想进行戏曲人物画的创作,首先要学会欣赏戏曲,理解戏曲每个元素的意义,如醉如痴的爱上戏曲,这样才能激发对戏曲人物画的创作。
对于绘画创作,要有一种开阔的胸怀,对于西方美学思想和现代绘画风格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其是对于形式美——点、线、面的应用,改变一下国画陈陈相因的构图;从立体主义、抽象行为艺术,至上主义、野兽派、达达艺术中汲取抽象元素的的应用,但是最根本的还是不要忘了国画的核心——气韵生动,既不要固步自封,又不要崇洋媚外,要以一种兼容并蓄的胸怀,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戏曲人物画创作,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绘画作品,弘扬我国优秀的戏曲文化,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三、戏曲人物画的创新
在西方绘画艺术中,抽象表现主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抽象指的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最本质、共同的特征,而对其非本质的特征进行舍弃。抽象指的是舍弃事物的个性以及典型对立,而表现指的是在艺术中对艺术家自我感受以及主观感情的强调,是对客观形态的一种变形、夸张,甚至是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其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的,否定了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并反对艺术的目的性。中国戏曲引入了许多的抽象元素,在戏曲中形成了程式化的道具,马鞭当作马,船桨当作船,一个手势开门关门、晚上都表现的让人很容易理解。京剧《三岔口》,三个演员以一整套触目惊心的开打程式表演了梁山好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程式性武打,演员们高难度武术动作,配合默契的打斗,性格化、戏剧化、舞蹈化的動作,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使人目不暇接。中国戏曲的程式化从根本上说都是生活素材的规范化,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对生活中的语言表情进行再艺术、再加工的提炼,把它经过诗歌化、音乐化、舞蹈化、装饰化从而形成具有独立的艺术形式语言。总而言之,戏曲来源于生活,因此容易让观众接受认可,引起共鸣;另一方面,戏曲是对生活的艺术加工,又高于生活,追求不似之似的神似效果。
戏曲本身就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舍去了许多的细枝末节,追求事物的本质和共性的东西,戏曲人物画是对戏曲的再次艺术加工,戏曲中的抽象元素会反映在画面上,绘画中的抽象元素也会出现。近现代戏曲人物画没有把细节表现的毫发毕现,而是采用夸张、省略、诙谐的表现手法,用单独画面表现戏曲的故事情节,虽然简约,但并不妨碍欣赏者的理解,果只是注重事物的细节、质感、空间感反而妨碍对事物的本质理解,去除事物外在的表象抓本质,在有限的时空中表现无限的时空。艺术的高低在于留下了多少空白点,让欣赏者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去填充去完善。中国在古代已经充分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不是表面呈现给我们的表面元素,而是它内在的,能体现它生命的本质的东西。戏曲人物画既有戏曲自有的抽象元素,比如马鞭、船桨、服饰、脸谱等做题材,还有中国画特有的线条和水墨的肌理,两者有机结合,为中国戏曲人物画的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启发。西方人画飞舞的天使一定要长上翅膀,否则是飞不起来的,中国画飞舞的人,如果画上翅膀就不会让人理解是天使而是怪物,中国人画的飞天,借飘动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远比西方的长翅膀的天使灵动的多。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戏曲人物画是随着戏曲的发展而逐渐发展成熟的,其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中国画技法材料的演变而演变。在戏曲人物画的发展过程中,其受到了西方抽象现实主义的影响,实现了绘画上的创新,获得了全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巴菁.论中国戏曲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D].北京理工大学,2015.